VR 是不是偽需求?

對VR了解很久了,總的來說VR還是屬於單人的體驗,久了孤獨感很強。很多VR內容都是讓用戶被動式的接受影像信息,主動體驗(遊戲比較多)在操控上又不盡人意。人們去電影院看電影有一部分也是為了熱鬧嘛,VR這塊究竟是風口還是泡沫,請各位一起討論討論


周末剛和基友聊到這個,VR在色(he)情(xie)領域可算是妥妥的剛需,為了不被刪帖,還是不放圖了……

上面的話是半開玩笑,但VR即將改變人們的生活確是實實在在的。有知友提到VR的優勢在於沉浸感,這當然是一個巨大的優勢,身臨其境一直以來是人類的夢想。去之前去不了的地方,體驗以前體會不了的場景,這在遊戲、旅行、電影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會有革命性的意義。

但是在關注娛樂的同時,也不要忘記VR的工具屬性。人們對「方便」「直觀」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之前 @胡言亂語者 和我討論過微軟Hololens,所以就以Hololens的的設計目標為例來說明吧(正如評論區知友所說,hololens這類產品準確地說其實是AR技術,不過一來目前還沒有VR產品來說明我的觀點,二來吧,我覺得這兩者的邊界最終會模糊甚至消失,所以還是堅持這樣寫了):

有多少人小時候數學課上看三視圖算方塊個數逼到哭?

現實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是三維的,但受限於表現手段的缺乏,我們不得不把三維事物抽象為二維圖形,然後再鍛煉大腦從二維圖形想像三維物體。這個過程中產生了無數的繪圖標準需要大家去遵守,就是擔心這個降維又升維的過程不同人產生不同的結果。

比如,不經過長期的訓練,你知道下圖到底長啥樣嗎?

若是看到的物體可以隨意拆卸、轉動瀏覽呢?如下圖:

我們從小的訓練中,有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空間想像力」的訓練。這個三維-二維-三維的訓練過程,不少人做的很好,但同樣也有更多的人實在是做不到。

難道這些人就真的不能從事相關的設計工作嗎?其實不然。有了VR技術,我們對產品的設計就可以是三維的,需要看哪一部分的細節,放大了去看就是,想怎麼轉著看都行。沒了工程製圖標準的束縛,極大地降低了參與設計製造的門檻。

同樣,在醫療領域,醫學生再也不用對著幻燈片上的插圖來想像器官的構造:

更不必提藝術領域了:

所以我始終認為,雖然目前VR主要用在娛樂領域,被很多人視為玩具,但是VR所具有的價值卻遠遠超出「玩具」的範疇。它的工具屬性將極大解放人類想像力和創造力,甚至開拓一個新的維度,改變工作方式、改變科研人員、設計人員和一線生產施工人員之間的協作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和生產效率。

也必須得意識到,前景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硬體和軟體研發所需的資金都是海量,這不是哪一家公司能夠獨立完成的,這將是整個時代的一次跨越。

視頻截圖來源:微軟Hololens已經做到如此效果,發布會現場演示精華版


智能手機是不是偽需求?

如果今天有人這樣問你,你可能覺得他腦子有問題。智能手機已經超過PC成為佔有率最大的互聯網終端,沒幾個比這再剛的剛需了。

但時間退回到2000年,你在街上隨便拉住幾個人,問他們這個問題,答案會是什麼?

那個年代市面上能見到的手機全是黑白屏、九宮格按鍵的非智能機;

觸摸屏設備只有不能上網的PDA,而且價錢對當時的收入水平而言仍然是天文數字;

電容屏技術尚未成熟,人們的認知里觸屏必須是用筆來戳的;

尺寸小。事實上直到2006~07年,iPhone出來之前,2.8寸的手機已經稱得上是「巨屏」了;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解析度簡直粗糙得可笑,320x240已經是極限;

插一句,PSP誕生於2004年,當時所有人都被它華麗的效果和龐大的屏幕尺寸震驚了——4.3寸,480x272,現在400塊的智能手機也遠不止這個配置;

沒有WIFI、沒有3G網路,連2.5G的GPRS都沒有,網速的極限是5~7KB/s,而且移動網站數量幾乎為零;

應用程序極少,基本只有給不差錢的商務人士準備的電話簿、行程錄之類,沒有可玩性,遊戲更不用提,能在這種設備上跑的,無非就是貪食蛇、黑白棋而已;

最關鍵的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所謂的「智能手機」,將來會是什麼樣子,能做什麼。

這種時候恐怕很少有人能自信地說它是剛需而不是偽需求吧。

現在的VR,可能正處於比那個年代的智能手機更原始的時代。

在這種狀態下熱炒概念,從金融界到消費者鋪天蓋地轟炸,很顯然是個泡沫,巨大的泡沫。

但VR本身不是那麼虛假而架空的概念。

VR的根基建築在一個巨大的剛需之上——人類要擴展自己的感官。

從報紙到廣播到電視到互聯網,從唱片到CD到數字音樂,從CRT到等離子和液晶,我們把自己的知覺範圍從眼前耳畔擴展到了全世界,而且越發地細膩逼真,一步步接近感官極限。

而音畫素材本身也從最早那些充斥著噪點雜音的實錄實拍進化到幾可亂真的數字合成。

在2D屏幕和立體聲音響的領域上我們已經接近了極限,接下來呢?

前幾年的風靡一時的3D電影3D電視各種裸眼3D技術是一種嘗試方向,但跟現在的VR一樣,從技術到市場的多種原因導致現在只有3D電影穩定下來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買3D電視回家的人里不知還有沒有1%是經常看3D片源的?

這不怪他們三分鐘熱度,3D技術本來就是個過渡產品,但如果研究出來不賣錢,那就沒人研究下一代產品了。

我們不知道下一代家用視聽的普及型產品究竟是什麼。上一代是CRT電視,這一代是液晶平板,它可是花了十來年幹掉了背投、等離子這些競爭對手才一統天下的。而現在VR遠未成熟,但它確實是目前可行性最高的次世代視聽技術。

但是,VR的現狀肯定是不能消滅平板電視的,投資熱潮也正在快速消退,最後剩下的可能只有少數幾家最大的設備商,而決勝的關鍵不是技術——這一代技術大致定型了,短期內不會有突飛猛進的突破,目前最重要的是內容。

而VR各類內容的前景中:

影視仍然不值得看好,如果要拍,全景攝像帶來的改變是翻天覆地級別的。影片的布景、演繹手法、鏡頭技巧等等幾乎完全被顛覆。不誇張地說,就算技術資金全都不是問題,10~15年內都很難拍出一部真正的VR大片。必須從短片、實驗性作品一步步向上驗證。

而短期內最大的受益者反倒是AV這種單一場景、小製作的片子,能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新奇體驗。說不定將來拍VR電影的一些室內技巧還是現在從AV導演那裡借鑒來的呢。

而實際上VR帶來最大利好的還應該是遊戲。因為3D遊戲引擎從原理上和VR是完全兼容的:原本就在內存里生成了整個場景的完整模型,你走到哪看到哪就顯示到哪。這跟只需考慮鏡頭以內而拍攝的電影是完全相反的。

我心目中的最佳次世代遊戲方案,應該是把三家的遊戲外設結合起來:

Wii Remote操控遊戲本身;

Kinect捕捉全身動作;

PS VR負責顯示遊戲畫面。

就完美了。

……可惜想把這三家死對頭湊在一起是個世紀難題,還是寄希望於微軟搞定VR或索尼做出體感外設吧,比如萬向跑步機之類。

總結起來就是:人類對更真實的視聽感受有著永無止境的需求。這種需求的下一代會不會是VR,我們尚未得知,但目前看來VR是可能性最大的,其他更科幻的產品尚在實驗室里。

而VR的現狀還承載不起這個重任,特別是在缺乏內容、技術短時間內不會有飛躍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影視會成為一波炒作的噱頭,遊戲則有希望能成為一個新熱潮,但VR遊戲會不會和Kinect一樣曇花一現,就看各位軟硬界廠商的造化了。


嚴重反對高票Cyber Stan的回答,剛好上學期上了關於Virtual Reality的課,跟大家分享一下內容和我的理解。

VR全名Virtual Reality,中文翻譯大概是虛擬現實一類的,專家對於VR的定義是:Application in which we can interact with spatial data in real time. (Jennifer Whyte, 2002)

定義中最重要的三點:1. Interact,用戶要能和數據以及信息互動;2. Spatial:VR里的模型或者信息是3D;3. Real Time:與信息的互動要是即時的。

VR簡單的分類可以分為三類:1. Immersive:即為用戶所有感官都融入虛擬世界中,大家經常說到的Occulus Rift就是Immersive的,因為所有感官都被虛擬環境所包圍;2. Non-immersive:這個跟第一個相反,並不提供一個全面的感官替代,而是讓用戶通過一個屏幕之類的媒介與虛擬信息等進行互動,比如很多app現在就有這個功能;3. Augmented:這種VR是把虛擬信息和現實世界融合在一起,比如Microsoft最新的Hololens即是Augmented reality,這種VR主旨是把虛擬的信息和物體投射在現實物體上。

要想再複雜的分類,VR,特別是Augmented Reality,還有更細的分類:

Real Reality (真實現實)-》Augmented Reality (融合現實,投射虛擬物品到現實物品上)-》Mediated Reality(現實物品虛擬化)-》Augmented Virtuality(融合虛擬,從虛擬環境中嵌入現實物體)-》Virtualized Reality(虛擬化現實,將現實物體投射到虛擬環境中)-》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所有現實物體及環境被虛擬化。

從定義上來看,Cyber Stan對於VR的定義和了解僅僅停留在玩遊戲的Immersive VR系統上,甚至沒提到非包圍式的VR的存在。就算是玩遊戲,非浸入式的VR也能實現。

在VR里,一般有三種視角:1. 以用戶為中心,大多數Immersive的VR都是這種視角,比如Occulus Rift,2. 以環境中某一個物品為中心,類似GTA遊戲那種,3. 上帝視角。

高票答主提到任天堂開發VR來玩遊戲,所以說到VR只是用來玩遊戲看電視,這個說法是不全面的。當然,一個遊戲公司開發一款系統當然主要是為了自己的遊戲服務沒錯,但VR的應用遠遠多於僅僅是玩遊戲和看電視。

從另一個角度說,遊戲和娛樂產業極大的推動了VR的發展,但遊戲和娛樂業絕非是VR僅有的應用領域!!!

答主 @糖果吐泡泡 提到很多VR的應用,比如醫學,機器人,教育等,都是非常正確的。

簡單舉幾個例子:

1. 美軍訓練新兵時運用了Immersive VR讓士兵進入虛擬的戰場中,訓練戰術等等。

2. 美國NASA和微軟合作,將Hololens系統運用到空間站里,幫助航天員快速學習各種航天操作。

3. 建築土木業的BIM軟體也有VR的運用。

4. 同樣是建築業,美國有設計院運用VR將客戶代入設計好的項目里讓他們直觀體驗。

5. 細一點,對於有特殊要求的項目,比如醫院,手術室,等等自主性和客戶體驗性很強的項目,VR都能起到很大的幫助。

6. 訓練護士,輸液,配藥等等。

7. 現在美國已有遠程通過VR進行手術的例子出現,通過機械臂,微型攝影機,將信息傳遞給其他地方的醫生,醫生通過信息做手術,手術動作通過機械傳達過去。

8. 旅遊業:美國有一個國家公園通過VR,讓有興趣去旅遊的遊客率先體驗既定的兩個景點,幫助客戶決定要不要去旅遊。

9. 美國空軍,航天通過VR訓練飛行員。

例子還可以大量舉下去,所以再次反對答主 @Cyber Stan 的也就是說這玩意只有兩個用處:看片兒和玩遊戲。

我可以理解大多數人想的VR就是Occulus Rift那些東西嘛,而OR剛好是用來玩遊戲的,所以對VR的理解只限於娛樂上,這是很正常的,我最開始也是這樣的想法。但當大家真正深入了解下這個系統後,大家肯定也能理解到VR的真正應用是很廣的。

答主Cyber Stan提到的VR不是剛需,這句話其實並沒有錯,確實以上舉的例子並不能說明VR就是剛需,因為大多數說到的東西沒了VR也能做到。但不是剛需並不代表就是偽需。VR系統給大家帶來的好處有哪些:1. 便宜,例如飛行員的訓練,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的處理,不可能每次都墜毀架飛機讓飛行員訓練吧;2. 對問題的發現能提前,比如設計上的不足和與客戶期望的偏差,作為學土木的,我自己看著圖都頭大,更別說讓不懂的客戶去看了,運用VR能很直觀的讓客戶體驗到成型項目的體驗,有問題可以及早解決,大家都知道項目越到後期要改越花錢越難;3. 全感官的體驗,這個好處確實主要體現在遊戲和娛樂上,但建築行業以及教育行業里也很重要。

作為一個系統,最重要的是幫助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在這點上VR是合格的,所以在各個產業里VR的運用大多都是有益的,各個行業引入VR大多數都是會提高服務,產品的質量,因此再次強調之前的一個結論,VR可能不是剛需,但一定不會是偽需。

作為結論,關於VR系統最重要的幾個誤區:1. 並不是VR就只是浸入式的系統,浸入式系統(Immersive)只是VR技術的一部分;2. VR的應用並不限於娛樂界,VR在娛樂界里的運用最廣為大家所了解;3. VR的應用領域遠遠超越於遊戲,遊戲業只是VR系統大眾化的助推器而已。

有問題歡迎大家討論。以上答案只是來源大多來源於課上內容,Jennifer Whyte對於VR技術的書。


謝邀,其實以小看大,就能知道VR是不是偽需求了

在我回答這個問題前數據如下,

關注者 4600 被瀏覽
343275
回答數473

可以明確感受到的是,VR在一陣風之後,又迅速降溫了。從知乎能夠管中窺豹看出,其他的熱門話題,基本上數百個關注者,數十個回答者可能就有30多萬的瀏覽量。

而在VR話題下,4600關注者,473個回答者也就僅僅只有34W的瀏覽量。

因此在這裡可以對題主的回答略作回答:

答案是:當然不是偽需求。

首先先來說一下利益相關:我們是Multiverse,一家立志去做世界級VR遊戲的開發者團隊。

在我看來,VR當然不是偽需求,別的虛幻的一點的旅遊先不說,僅僅是遊戲就能去感受VR,就能發現,VR可以是能夠去改變遊戲形態的。

相比傳統遊戲,VR遊戲讓玩家更加沉浸感,通過身體感知來獲得VR遊戲存在感
因為我們正在讓玩家逃離現實,來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當你戴上頭盔之後,如果這個內容是為了VR設計並且設計的很好的話,那麼這個內容的衝擊力將直接翻十倍,你現在不僅僅是通過一個小小的窗戶來看世界,而是邁入了大門,真正的與世界融入一體。」

這是我們CEO 5月在Untiy VISION大會上的發言。對於VR遊戲,我們一致認為,這是次世代應該擁有的形態,遊戲的下一次升級就應該讓玩家從電腦前跨入進去,真正的站在遊戲中。事實上,這也是VR的魅力所在。

它能夠打破時間、空間所造成的阻礙,讓你突破一切去身臨其境的接觸目標物體。

再來看看題主的問題:

對VR了解很久了,總的來說VR還是屬於單人的體驗,久了孤獨感很強。很多VR內容都是讓用戶被動式的接受影像信息,主動體驗(遊戲比較多)在操控上又不盡人意。人們去電影院看電影有一部分也是為了熱鬧嘛,VR這塊究竟是風口還是泡沫,請各位一起討論討論

首先VR內容方面不同的需求自然也有不同的設定,舉個栗子,VR教育肯定大家都聽說過,假如說小學語文背誦到」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老師一聲令下,讓學生們帶上VR頭盔,然後學生們進入VR中去感受專門為這篇課文製作的VR內容,」看到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這樣是不是能夠遠遠比那點插畫更加容易讓小孩子去理解文中所描繪的景象,以及詩中想表達的情感。

當然,被動式的接受影像信息是沒有辦法的,畢竟VR內容的目的還是要表達某些東西,當然,這只是今年的情況,至於明年VR又會有怎麼樣的發展,誰又能說清楚呢?

而現在是2017年了,基本上VR遊戲都已經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單人內容肯定不行,2017年是多人聯機的一年,據我了解,基本上所有VR遊戲都在加入多人對戰,最起碼能夠解決題主的孤獨感的說話。

至於題主說的重點操控,對於這方面我覺得題主不能以偏概全,亦或者不能去可以抹殺未來的發展,舉個栗子,我先展示一下我們的遊戲。

視頻封面《Seeking Dawn》VR遊戲展示二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Seeking Dawn》VR遊戲展示三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其實在操控上面,為了讓玩家們感受不那麼齣戲,其實我們還是做了很多方面的修改和設定。最起碼就操控來說,真的適應之後你會覺得VR遊戲的操控並沒有那麼粗鄙和乏味。

當然,VR遊戲也不是說的那麼神話和強力,最起碼在體驗方面,因為VR太過自由,往往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比如說,一些劇本演出時,可能NPC在上演一場感天動地的感情戲時,你撓了撓腦袋,忽然發現腳下面的這個石頭挺驚艷的,然後你就蹲下來去拾起石頭來觀賞,從而錯過了這一場好戲。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CEO認為,只能通過QTE和一些其他方案來吸引玩家的注意力,畢竟VR時代玩家才是真正的自由體驗遊戲,而不是說如同之前的遊戲一樣牛不喝水強按頭,這隻會讓玩家的沉浸感徹底崩盤。

事實上能夠做到這些方面的真的不多。

視頻封面《Seeking Dawn》VR遊戲展示一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當然,最後來回答一下題主的最終提問:VR是不是偽需求?

可以明確的是,在VR教育和VR醫療略有小成的情況下,VR是偽需求的名頭已經可以去掉了。就算VR沒有那麼神通廣大,不能包容萬事,就僅僅是VR教育方面來看,就已經可以活得很滋潤了。所以VR必然是風口,但是具體到細分領域哪些區域更加容易呢?

在我看來,VR當然不是偽需求,別的虛幻的一點的。旅遊、意料先不說,僅僅是遊戲就能去感受到VR遊戲,從很大的程度上是能夠去改變遊戲形態的。

最後說一下,我們的公眾號是:MultiverseVR

知乎上二維碼可能會被吃。

一聲嘆息。

http://weixin.qq.com/r/rjvK0iHELHxTrWWx9268 (二維碼自動識別)


vr不是偽需求。

vr是將來的技術方向,但它根本不是需求。需求是更具體的東西,比如用vr來做什麼,解決什麼具體場景下的具體問題。

現在vr還處在單純的技術積累階段,有突破之後才會催生出真正的需求。


我認為目前(注意!是目前)投資VR影視劇是死路一條!!!!

——————此處是警告分割線———————

看了很多看題不認真的人,我只能再次強調下:你們看仔細了好么!我說的是拍攝類的VR影視劇,你們不要跟我扯到電腦CG上好么!還有拜託搞清楚VR、AR好么!這些概念都不明白的就不要瞎BB了………

——————此處是主體內容分割線————

好多人說VR是未來主流,我說你太天真了~~~~從目前我接觸的VR項目來說,我都不認為這是一個能夠替代目前(還是目前)影視劇主流方式的東西(注意,我說的都是影視劇!!遊戲除外)。

我來告訴你為什麼不

1:觀賞方式

VR需要你戴上眼鏡,坐在或者站在某一個區域內左右轉動頭部觀看,意味著,它有強烈的「儀式感」,

打個比方,你作為家庭主婦,你正在做飯,請問你能看VR么?不能!主婦們更喜歡手機上的肥皂劇。

所以躺在床上的時候你也不能看,懶人們連好好坐在電腦前看個美劇都無法做到,怎麼說服他們接上這麼個複雜的玩意看片子?

2:體驗

我說了,VR的沉浸感對很多人是噩夢!!平衡能力差的、容易暈車的、癲癇患者、第一視角眩暈症的都不行,最後結果一定是狂吐。

而且,視頻拍攝就算是4K的源文件,由於是球狀包圍,大部分像素是你看不到的,你眼睛看見的部分,最多也就是720P都不到的解析度,顆粒非常粗,目前網路帶寬發送的都是1080P的清晰度,你實際看到的差不多也就是標清的解析度,什麼帥哥美女,看起來也就是有鼻子有眼睛而已。

3:製作難度

這是關鍵!這是關鍵!這是關鍵!

VR拍攝意味著360度全看見!穿幫穿死你全家!穿幫穿死你全家!穿幫穿死你全家!

你想打個燈?來個碟布?來個泡沫板反個光?

對不起,全穿幫!全得弄走!

所以你最多自然光+環境中真實光源替換。

你問問明星願不願意這麼干?觀眾願不願意看這種真實的東西?

再說表演!

全是一鏡到底!全是一鏡到底!全是一鏡到底!全是一鏡到底!

一鏡到底對中國人來說,呵呵噠~~~

演員調度難度增加多少!演員台詞功力需要增加多少?

一天拍不了幾個鏡頭的東西,你覺得會大批量生產?

電視劇組敢玩一鏡到底,製片分分鐘開除導演好么?

而且沒有辦法換鏡頭給特寫!沒有特寫啊!你只能鏡頭湊上去啊!給個變形的大臉啊!

你能忍受你們的宋仲基歐巴沒有特寫么?你們能忍受最愛的妹子沒有特寫么?

沒有特寫意味著沒法剪輯!!!!

~~真的,你剪了之後真的好奇怪,感覺自己會瞬移一樣,(此處補充:請玩一下守望先鋒的裂空的閃現就是這感覺)

看不了一會,又該吐了。

你要看武打片?哈哈哈~~~武行都要哭了~~~因為沒法剪輯了啊!

你得硬打啊!吊威亞、帶動作、連摔打一鏡到底啊!

你問問武行兄弟們們覺得難不難?

真的~~VR這個東西講故事更接近舞台劇!!

他和現有的電影語言有非常大的區別!

你沒法用以前的方法好好的講故事了!

話劇導演終於能上位了,這是真的!

恩,還有一些小問題,比如說,我們現在攝像機移動都是小問題

因為攝影師是穿幫的!要麼戴在攝影師傅頭上,要麼用重型裝備拍了之後後期擦乾淨地面。

後期難度大很多你們造么?一邊要縫合多台機器的素材,一遍還要擦掉穿幫的地方,還要做好水平校正、把軸心穩住,以天朝劇組的尿性,能給多少錢?

如果要做特效,呵呵噠,工作流程比電影要更複雜,因為還需要360反跟蹤,再做全景的三維建模

我們連標準電影的工業流程還沒學號,做VR就是想飛呢!

能先把網劇做好么?好好講個故事成不?

能把那些傻逼的情節和台詞順順好么?說人話好么?

這都沒做好,玩VR?

拍拍風景紀錄片吧!

還有新聞啥的~~~

看多了其實沒啥意思的!

你們想看好的VR?

去APP Store 搜索 stories 這個軟體好么?

下載完畢之後麻煩先翻個牆,裡面才會出現4個片子

然後結束翻牆之後,你可以下載片子了。

第一條叫HELP,看一下吧!

這條片子導演是Justin Lin,對沒錯,林詣彬,速激3456的導演

這片子是很好,谷歌給親兒子拍的,能不好?特效碉堡了!!

你可以看一下製作人員名單,就在軟體播放界面下面

對,拉一下,很長是吧?

嚇尿了吧?和咋們票房33億的美人魚幕後名單差不多長

沒錯,2000W美元!!10分鐘的一個片子!!

這叫真正的VR電影~~~懂製作的人看一下就知道了,我們差了幾個天文單位。

所以~~我完全不看好VR影視劇的前景,因為第一,VR是個人觀賞的東西,他和電影院是完全衝突的東西,

電影院現在整個賺錢流程都打通了,大家都知道怎麼玩,VR現在就是根本怎麼賺錢都不知道呢。上面這一大堆問題,很多是無解的!明白么!無解的!

所以VR拍攝的片子,註定只能是奇淫巧計,作為傳統影視劇的一個補充而已!!

VR真正的方向在遊戲里!!!!!

說一百遍!VR真正的方向在遊戲里!!!!!VR真正的方向在遊戲里!!!!!

VR真正的方向在遊戲里!!!!!VR真正的方向在遊戲里!!!!!VR真正的方向在遊戲里!!!!!

等一下!只有一個產品是沒問題的!我想起來了!!

那就是色情小電影!!!!!!!!!!!!!!

黨是不會讓你們拍的!!!!!!!

所以現在投VR影視劇的公司,我認為都是傻逼!!!!真的!純傻逼!!!

投入產出根本不成比例!!!

等你們虧的倒閉的時候,一定會後悔現在的這個打算!!

如果不是,我直播吃VR眼鏡好么?

(這裡我加個期限,5年,原因是大部分熱錢投資都撐不到這個時長,最終能活下來的才是真心要做這個行業的)


從我個人親身經歷來看,VR 不是偽需求,但需求量太少,目前的發展狀況不容樂觀。

我在大學時做過一些 Kinect 的項目,那時候微軟的口號打得很響,You are the controller! 你就是控制器!然而,現在呢?還有幾個人在研究 Kinect?我看到的只有在科技館裡用作遊戲設備。原因很簡單,設備較為笨重,既要連 USB 又要連插座,而且所謂的人為指令很多時候都還是人刻意做出來的,不夠自然。既然如此,那很多人還是會老老實實地用遙控器,因為遙控器的人機交互不會有歧義產生,1 就是 1,2 就是2,而自然語言的交互則會。恰恰,任何計算機程序要求的都是理性而非感性。

其實那些語音識別什麼的,不也一樣嗎?它和圖像識別以及虛擬現實 VR 一樣,都是自然語言的人機交互中的一種。看上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需求,什麼減少學習成本啦,什麼提高安全性啦,實則然並卵。或許,這些功能對於有生理功能障礙的人來說是項福利,但對於我們絕大多數生理上完全正常的人來說——難道你操作手機不是逐層點擊對應的菜單項目,而是使用說話的方式?難道你的家門不是用鑰匙開的,是用聲音或臉來識別的?除卻好奇心,以及那些偽需求製造者,誰沒事會在日常生活中晾著一套成熟的人機交互方式不用,去用一套結果都未知的,新探索出的人機交互方式?這樣做的結果反倒是增加了學習成本。再說了,看上去好像能完美解決當前棘手問題的一些新方案,因為還沒有投入使用,所以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真正使用了這些新技術,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新問題。

我最早就職的公司就是一家主導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公司。我在那裡幹了一年半,也就僅僅過了一年半,公司的面孔只剩不到 1/3 是我剛來時所見到的面孔了。那裡的 BOSS 動不動就成立新項目組,然後又動不動就砍掉一些項目,隨隨便便就亂調人家的工作崗位。去年(2015 年)年初的時候,那個 BOSS 口口聲聲地說要做深度學習,項目倒是做出來幾個,什麼車牌識別啦,車身特徵識別啦,人的性別、衣著識別啦,但除了車牌識別以外,其他的準確率都不高,再說了,這些項目根本就賣不出去,因為壓根就沒這些需求啊。車牌識別什麼的,你可以說停車場什麼的,但人家已經有成熟的圖像演算法了,深度學習的演算法從效果上看和之前的演算法的效果幾乎一模一樣,準確率提高不了多少,你叫人家有什麼動力去選擇你這最新的、未經過驗證的、不成熟的演算法呢?出了事情遭受巨大損失了又怎麼辦?關鍵是我在那裡都幹了一年半了,結果工資連 2000 都不到,我看是根本就沒錢。現在在一家以單片機為核心的企業,企業介紹上說有穩定的市場。

圖像識別、語音識別這些 VR 的基礎,都已經快成泡沫了,你還指望真正的 VR 能發揚光大啊?不說過於長遠,最起碼近 30 年不會有太廣泛的用武之地。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目前的理性人機交互,足矣。


VR時代還能好好看電影嗎?

2016年

聽起來好偉大的感覺

...那麼...

2012年

是b2b o2o 各種「吐」的元年

2011年

是移動互聯網開放元年

.......

好像科技屆喜歡給每一年套上一個元年的菜名,不然不知道下一年如何下去的樣子。

anyway,虛擬現實技術也並不是2016才發明的,元年方年無所謂,既然VR如今如此熱門。

我們來意淫一下VR能給電影帶來什麼未來。

所以如今的電影,是這樣的

也是這樣的

甚至還能這樣

其實前面我們說了那麼多觀影的形式,其實大概都是這樣的

那麼,VR的到來,會給電影帶來什麼呢...

VR和電影結合以後,應該是這樣的

其實,去電影院觀影除了體驗大屏幕帶來的刺激,還有就是聽覺上的享受,環繞重低音的這種體驗在家裡還是很難感受的。

上面說的只是VR視覺的體驗。

如果未來電影可以和男女主角互動,還可以這樣,給每個人一個小房間:

所以以後的電影票應該是這樣的

但!是!

憑什麼VR獨吞電影市場,接下來繼續擴充,

讓大家VR,AR,MR 統統分清楚!

什麼是VR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

粗暴的說,就是在你臉上放一個屏幕,欺騙你的大腦

水汪汪的大眼睛和長長的睫毛那是誰呢?!

什麼是AR

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

聽說過全息成像嗎!就是這玩意,把數字信息投射到現實世界,你不需要佩戴任何東西。

什麼是MR

混合現實(Mix reality,簡稱MR)

就是VR+AR。即又能全息成像也能互動。

所以未來電影票應該是這樣子才對:

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關注大聰, 或關注公眾號:大聰電影


人本身是一種會浪漫的動物,因為這個特性,我們在沒有互聯網之前,創造了文學,從狩獵時代的吆喝詩歌到現代的泛娛樂。人對虛擬世界的構想從來沒有停過其實,無論是文字形式還是電影形式,接下來的VR形式。科技的進步,從電報、電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VR,一直是技術的創新不斷優化承載人們交流的工具,細一點說是承載浪漫信息表達的工具。互聯網相對沒有互聯網,我們變得更加方便表達,交流也變得更加容易,娛樂也變得更加豐富。而VR能帶給我們的是沉浸感的虛擬場景,這個相比互聯網,會更加真實,體驗更加豐富。所以回到話題上來,VR是不是偽需求,當然不是,現在整個行業已經發展得非常快。樓主遇到的問題也很正常,正如我們有了手機之後現在也很孤獨一樣,同樣,未來有了VR,我們也會出現這種孤獨的想像,但技術本身是無罪的,看你怎麼用。在目前這個階段,行業的技術相對還不夠完善的情況,需求是隨著用戶體驗的假期而加大的。泡沫當然有,不只是VR,互聯網本身也有大量泡沫,但這不影響這門技術的存在。


對你們而言是不是剛需我不清楚,對我來說我現在已經剛得不能再剛了。。。

S1你們給點力啊!一部亞有亞無的都沒找到!!要不說小日本走下坡路了呢!

感謝 @萌神 老司機帶我,這條路線我也會開了。。。設備3天到貨。

圖片已刪!24小時不到,評論里私信里叫喚老司機球袋的100+

這能叫偽需求?國內開發好硬體,等東瀛廠商提供免費內容支持,大把銀子等著掙呢!

媽的我這周就去華強北!這波必須抄著了!!


首先,我反對高盛關於VRAR是下一代計算平台的說法,我相信未來的VR是基於win的,未來的AR是基於Android的,所以VR是PC端的延伸,它是讓人待在家裡完成所有交互,而AR是走出去的,讓全世界各地都充滿著虛擬物體,虛擬物體和現實物體共同構成了我們所在的世界。

所以VR是PC的延伸,是PC上的人機交互的升級;AR是手機的延伸,是移動端的人機交互上的升級,而不宜說成下一代計算平台。

VRAR的基於三維空間映射的頭和手的交互(目前),比起傳統的移動端觸屏和PC端的鍵鼠交互,更加自然、直觀和高效。

因為觸屏,其實是紙面的交互邏輯,這種二維的設計語言需要練習。而VRAR的交互是模仿現實中物體的交互,是抓放捏拿,學習成本更低了。

VRAR是下一個時代的niche(商機、缺口),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當我們畢業的時候,移動互聯網的市場已經被分割一空,微信、支付寶的半壁江山,如果繼續走移動互聯網的老路,我們只能撿殘羹剩飯,比如細分市場等長尾。

現在VRAR還不成熟,我們這一代人還有機會趁虛而入。

具體,拆成三方面來看:

1、媒介的升級;

2、沉浸感;

3、三維信息的呈現。

—————————————————————————————————————

1、媒介的升級;

VR是整個媒介的發展趨勢,是一種更高維度的媒介。

我在《傳統電影和球形電影(全景視頻)、VR電影相比有什麼本質區別?》中提到:

  • 在小說中,小說家塑造了一個架空的世界讓你去體驗他所幻想的一切;

  • 音樂家將自己的情感記錄在了音樂里,當你戴上耳機,就能和他曾經的情感經歷發生共鳴;

  • 在紀錄片中,導演拍攝了主角的那些經歷讓你通過觀影這種形式去還原這些體驗……

而媒介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進化,從文字到音樂繪畫、歌劇舞台劇、無聲黑白電影、有聲彩色電影、imax3D電影、3D遊戲、VR……

從UGC的角度來講,在互聯網發展的十多年裡,我們用網頁和程序傳遞文字、語音、圖片,分享短視頻,在YouTube和bilibili上傳視頻,知道最近的直播+彈幕,可見媒體都是越來越大、越來越豐富,呈現的信息越來越多,可交互性越來越強。

越高維度的的媒介越能承載更加豐富的信息,更容易讓用戶產生沉浸感。

我永遠記得小時候趴在圖書館書架上看《七龍珠》,彷彿自己的整個靈魂都穿越了,穿越到那另一個世界成為孫悟空,體驗他的那些故事。

那時看金庸、郭敬明,也幻想自己是男主角……

作者通過一種媒介,建立起和我的聯繫,而小說漫畫可能還較為簡單,VR則會更豐富。

正如我在《好的VR體驗是怎樣的?》中提到的遊戲引擎對現實世界物理規則的模擬,讓你更不容易因為『懷疑所處空間不真實』而打破沉浸感。反之,體驗越真實,則沉浸感越強。

舉個例子,我查到了當年觀看第一部有剪輯和鏡頭變化的電影《The Great Train Robbery》的觀眾,我發現他們都是經常喜歡去看馬戲團、聽音樂會、看歌劇的貴族『用戶』。

不難想像,當時有幸看到這部電影的人們,產生了體驗這種新興媒體的需求,而這種需求促使了電影院的發展和電視機的誕生。

而這一批用戶是最容易被吸引走的!

經濟學裡有個詞叫『可替代商品』。

一百年前,喜歡聽收音機的用戶買了電視機,于是之前所鍾愛的收音機開始吃灰。

現在,一個本來喜歡每天晚上打手機遊戲並為它充值付費的用戶,開始看直播了,他的時間被直播所佔領,開始為直播妹子打賞付費。

同理,喜歡在電腦上看電影的用戶自從買了PS和XBox,就不再愛看電影了。

一種媒介,很可能會被更高級的媒介所吸引。

比如我,自從買了gearVR,就很少玩手機遊戲了。

當然,我們還需要一個能通過VR特性將VR需求引爆的一個點。

我們需要一個VR界的喬布斯。

在第一部電影之前,比如1890的時候,就有電影的播放技術了,那時候可能會放一些體育比賽、鬧劇、生活場景之類的……但最大的特點就是,只有一個,不變的靜態的鏡頭,沒有剪輯。

但是《The Great Train Robbery》採用了一些編輯技術,比如交叉剪接(cross cutting)、相機的多個位置擺放(multiple locations)還有一些特別的效果。

所以《The Great Train Robbery》可以說是電影的始祖。

在VR界,我們也需要這樣一個作品。

—————————————————————————————————————

2、沉浸感

從沉浸感的方面來看,VR只不過是有一個更大的屏幕,離眼睛更近,所佔的視場角更大,提供的視覺信息更豐富。

從視覺和形式上來說,

我們都知道電影院的屏幕越來越大,大到imax,甚至半圓、弧形屏的IMAX,那為什麼不讓畫面貼在你眼睛上呢?

因為屏幕占的視角太大,當屏幕中鏡頭運動,而你的頭沒動,則會引發暈動症。

因為大屏是趨勢,而打破這一層大屏,讓你感覺伸出內容之中,則更加重了這一重趨勢。

而在VR中,移動VR的三自由度方向跟蹤(Orientation Tracking)讓你可以輕鬆地轉動頭部,畫面產生相應的變化。(另一方面,方向的轉動也產生了運動視差,獲得後面要講的更多的『深度信息』。)

所以傳統的基於二維屏幕的影像,受限於一個很小的屏幕,而且是二維信息,而VR是三維的。

所以很多人只看到這一點,覺得VR是偽需求,只是體驗的升級。

—————————————————————————————————————

3、三維信息的呈現

計算機攝取現實中的圖像,從靜態的圖像,到動態的圖像,到有聲音的可交互的圖像,這些都是二維的。

而VR是可交互的三維的圖像,能夠還原更多的信息.

比如深度信息——《VR 中有哪些方法隱喻深度線索(depth cue)?》這就是一個新的維度,在這個維度里,你可以頭部轉動。

正如我在《六自由度的VR中,用戶的頭穿過虛擬剛體時是什麼體驗?》所說,主機端的VR更是有六自由度,你的頭部不僅可以通過轉動獲得有運動視差的圖像,更是可以前後左右移動……甚至把頭探入三維虛擬物體中,看它裡面有什麼。

人類使用計算機還原現實信息,而隨著採集設備的發展。『失真度』越來越低,能還原的信息越來越多,維度越來越高:

  • 記錄文字和繪畫的紙張、

  • 到記錄聲音的留聲機、

  • 記錄電影的膠捲

  • 記錄二維RGB信息的數字圖像

  • 一秒鐘含有24幀圖像的影視
  • 可交互的三維的遊戲、動畫

  • 各個方向都有攝像頭的全景立體相機(採集360度全方位的三自由度視覺信息,通過移動端VR就能觀看)
  • 將來,有了四維光場,就能還原更多的信息——六自由度的lytro全景光場相機,它拍攝的畫面雖然只有一幀靜態畫面,卻讓你可以在它拍攝的場景里四處走動。
  • 目前全景相機拍出來的全景視頻多為三自由度,只有全景光場相機能拍出來六自由度的畫面(因目前計算機性能限制,所以也只能拍單幀的靜態畫面)。

    前段時間lytro發布的光場相機拍攝的一個場景的一幀畫面——755 megapixel light field camera 40k。(但是它相當於一個三自由度加上前後移動的功能,但並不是完整的六自由度,也就是說你不能轉到物體的背後,不過還是非常黑科技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9X87GS7a-Y

  • 隨著量子計算的發展,可能還會有五維光場,就可以還原人類的全部視覺信息了。

  • 最後,計算機中採集有整個世界的所有空間、所有時間的五維光場視覺數據,你可以在計算機中查看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任何信息。(它的雛形可能是現在的Google街景和Google 地球)


    綜合挺VR的所有高票答案

    我們可以說,全息影像和腦晶元植入才是真需求

    vr,ar,mr都是未來垃圾堆里的展示品。

    需求是建立在技術成熟的基礎上的。

    汽車取代馬車,絕對不是因為有人發明了汽車。而是因為從某一年開始,馬車的速度再也趕不上汽車。

    電腦取代算盤,絕對不是因為有人製造出了電腦。而是因為從某一年開始,電腦的計算速度一萬個算盤手也趕不上。

    火車、飛機、智能手機

    他們不是偽需求的原因不是因為會飛會跑能移動這些毫無意義的概念,而是因為背後有了足夠發達的技術支持,才讓他們有機會成為人類的需求。

    VR,對不起,VR的技術還差的太遠太遠。

    也就是地球到土星的距離吧。


    我覺得,不能說偽需求,但起碼目前來說對大眾不會是主流需求。

    為什麼?所有在說vr沉浸式體驗有多牛逼多革命性的人都迴避了一個事實:vr在給你一個全新世界的同時,完全閉塞了你對原有世界的感官。

    這是vr的優勢,也是最大的劣勢。

    目前無論是電影電視,還是電腦手機,任何已有設備都不會讓你百分百的脫離原有世界。所以當vr這種極端全沉浸式設備剛出現時,大家都驚了,一面倒只看到了vr的優勢而忽略了劣勢,也就是我們過度高估了自己對脫離客觀世界的忍耐力。

    說明白點,我在看手機,這時候有電話來了,我可以立刻去接,同時眼睛還在瞄手機。如果有人叫我遞東西,我可以一邊遞給他一邊繼續看手機。因為我沒有從客觀世界被隔離出去,我可以把看手機這件事和其他的很多事同時進行多線程的處理。

    我可以邊看電腦邊耍手機邊吃西瓜邊摳腳丫,也就是說,同時進行不需要轉換。

    但是vr不行,它剝奪了你的視覺和聽覺來營造這個全沉浸的世界,並且將你限制在了這個世界裡,你被從客觀世界完全抽離出去了。這時候你要處理客觀世界的信息,你需要先轉換出來。哪怕你要和身邊的人做一個短暫的零點幾秒的眼神交流,你必須先從vr世界裡脫離出來。哪怕是一個很簡單的喝口水的動作,或者拍個蚊子、回個信息、甚至揉揉眼睛,原本只要一秒不到的下意識的動作,現在需要我們在兩個世界當中不停地轉換,這對人的精力和注意力其實是種損耗,最終反而降低了體驗。雖然vr本身是沉浸式的,但我們無法忍受持久地處在vr世界裡而同時無法處理客觀世界的任何事,注意是任何事!除非我從vr世界暫時脫離。而脫離,意味著打破沉浸式體驗。

    我打個比方好了,就像你的手機只能運行一個程序,開了微信就不能聽音樂,開了音樂就不能刷網頁,你要用這個就要關閉另一個,廠商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你有個更專一的體驗?或者說,想一想,你有多長時間沒有沉浸式地專心去做一件事了?你能忍受在兩個小時的觀影或者閱聽或者遊戲的過程里每看一眼手機都要把頭盔拿下來?

    這是其一。

    其二是,vr的沉浸式體驗,需要用連續大塊時間和持續的注意力去填補。在一個固定的場所,連續不被打擾地進行一個完整的娛樂體驗,這在現今社會是極其奢侈的!我們高估了自己對極端式全沉浸的需要,或者說我們的需求其實和全沉浸剛好是背離的。不是我們浮躁,而是現代生活節奏太快,沉浸式本身就違背了現代人多線程、碎片化處理事務的行為模式,哪怕它能在一個點上提升你的體驗。

    和vr非常類似的一個娛樂體驗就是電影。電影也是全沉浸的,雖然沒那麼極端但觀影過程里你也幾乎幹不了別的。3D什麼的無非就是模擬現實畫面來進一步提高人的沉浸感(還給我們眼鏡群體帶來一點不便呵呵)。但正是這種高度沉浸式娛樂對人的大塊時間和注意力的佔用過高,電影對大部分人來說並不是主流需求。你可能天天看手機的時間遠超兩小時,但那是碎片的、間斷的,上班地鐵沒看完下班地鐵接著看。但很少人能天天擠出完整的兩小時啥都不幹泡在影院看電影。以前90年代有錢人家很流行的家庭影院,現在也沒什麼人去搞了,因為搞了也不會一直看沒有意義,要是偶爾看那乾脆直接去電影院。我覺得vr可能最終就類似這樣,沉浸式娛樂不會是個主流需求,不會像智能手機一樣促成一場革命。

    想一想,為什麼作為大眾娛樂設備,筆記本取代了台式機,而手機最終又取代了筆記本嗎(當中還出現過什麼上網本、pad結果都不敵手機而無法成為主流)?就是因為手機把我們從禁錮狀態解放出來了!誰不知道大顯屏看著舒服?但無數人還是用著手機看劇,因為你可以躺著看、隨時看!可以邊走路、邊坐車邊看!甚至邊上班邊看!某一點的體驗從來不是全部,木桶理論都知道吧?

    無獨有偶,據說全世界主機市場都在萎縮,買遊戲機的越來越少。特別我們八零後,以前是買不起,現在是買了也沒時間玩。刀塔和擼啊擼干不過爐石傳說和王者榮耀,這些都不是偶然。所以任天堂不搞vr,搞了個既可以當主機也可以當掌機的NS,結果火了。因為它恰好滿足了現代人的需求——隨時隨地碎片化的娛樂。

    其實很多人已經隱隱意識到這一點了,滿大街的vr體驗店已經門可羅雀。也許將來vr技術進步到設備只有一副墨鏡大小並且不需要再和其他主機連接的時候,可能會有所改善(但你可能依然不敢邊坐地鐵邊看它因為很可能坐過站)?起碼現在是——無解。

    有人笑說vr會先從色情業開始發展,因為現在唯一需要我們全沉浸不被打擾的兩件事,就是高潮和睡覺了。


    看到高票答案都在討論VR的工具作用,那我們就來說說VR作為一個生產力工具到底能幹啥。

    首先 @看風景的蝸牛君 提到的幾個例子恰恰是最不需要VR作為生產力工具的。以工程製圖為例,3D的cad圖像的確更方便理解,但是這種圖像

    需要用VR來看么?不需要,用二維顯示器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事實上用滑鼠來實現角度變換分解組合比你用VR手柄方便多了。三維建模需要的工作難度恰恰不是體現在你用顯示器看這個圖看不清楚的問題上。

    然後是醫學,你真的相信醫學生用VR頭盔看這種視頻

    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么?這種東西給業餘人士看看的確是蠻有意思的,以後小部分醫學的教學視頻替換成這個也沒問題,就像你上生物課的時候老師給你放動物世界一樣,作為點綴沒問題,但是專業的功夫不是說你看個3D影片就咋咋地了。

    至於某些人不能從事建築/設計業是因為沒有3D感知,拜託,別逗了難道下面的圖像

    是那個妹子戴上眼鏡用手擼出來的?你要製作個3D設計圖,腦子裡想個形狀根本就不算什麼工作量好吧?除非你實現了腦機介面,否則你用VR一毛錢的數字建模工作都不能省下來。等你的3D模型建出來,放在2D的顯示器多角度展示一下三維感知再差的人也看得懂吧?

    然後是 @SuicideHorizon列舉的幾個例子:

    1. 美軍訓練新兵時運用了Immersive VR讓士兵進入虛擬的戰場中,訓練戰術等等。

    2. 美國NASA和微軟合作,將Hololens系統運用到空間站里,幫助航天員快速學習各種航天操作。 3. 建築土木業的BIM軟體也有VR的運用。

    4. 同樣是建築業,美國有設計院運用VR將客戶代入設計好的項目里讓他們直觀體驗。

    5. 細一點,對於有特殊要求的項目,比如醫院,手術室,等等自主性和客戶體驗性很強的項目,VR都能起到很大的幫助。

    6. 訓練護士,輸液,配藥等等。

    7. 現在美國已有遠程通過VR進行手術的例子出現,通過機械臂,微型攝影機,將信息傳遞給其他地方的醫生,醫生通過信息做手術,手術動作通過機械傳達過去。

    8. 旅遊業:美國有一個國家公園通過VR,讓有興趣去旅遊的遊客率先體驗既定的兩個景點,幫助客戶決定要不要去旅遊。

    9. 美國空軍,航天通過VR訓練飛行員。

    一看這列舉頗有我寫各種項目調研報告的風格啊,哈哈,半真半忽悠吧~

    這其中1 2 9就是軍事模擬器,這東西出現的時間可比VR被炒熱的時間早多了:

    這個都不用那美軍舉例了,這玩意就是我國搞得殲-5模擬器,雖然是上古時期的但是好歹有角度加速度模擬啊~算起來比頭盔式的還多點功能呢。事實上專用軍事模擬器一直都在發展,應用範圍也是逐步擴展的,這並不是VR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因為現在就用的好好的。

    3 4 5 8的共同特點其實都是一個最終效果展示,這點上VR的確很震撼,沒錯。不過,這其實不就是看片玩遊戲么?還是那句話,做電影用的軟體叫做生產力工具,看電影的,還是劃分為娛樂工具好一點,你拿這個來反對看片玩遊戲實在不合適,這其實就是個高級的電影/遊戲應用

    6 相信我,輸液,配藥這種事找個葡萄糖吊瓶加輸液器練練就行了,便宜還大碗,效果比VR模擬真實多了,除非你模仿的卓別林比卓別林還真

    7 你說的這個東西叫做遠程手術,雖然現在吹VR的都喜歡拿這個說事,但實際上迄今為止遠程手術絕大部分都不使用VR。

    實際上一個穩定的2D顯示器顯示的圖像對手術更有價值,VR的沉浸感反而更容易造成醫生對距離感的誤判。我並不否認未來VR做得更好的時候可能會更多的用在遠程手術上,但是,這僅僅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小東西而已,沒有,也物所謂的,並不是像VR吹所極力營造的彷彿VR技術使遠程手術成為了可能。說了這麼多來個總結吧,VR當然不僅限於看片看電影玩遊戲,作為一個生產力工具用作昂貴/危險場景的模擬器、用作商業展示的前景也是光明的。但是,VR真的不是一個框,程序員/建模師/設計師/電影特效工作者 這些人的主力生產工具相當長的時間內都還是普通的顯示器,畢竟,做遊戲,做電影特效的工具和看電影,玩遊戲的工具是不一樣的。你們給VR假定的好多「生產力」應用,說白了,太幼稚了。


    今天的VR就像DOS時代的PC,你說個人電腦是不是偽需求?

    比爾蓋茨說,要讓個人電腦走進千家萬戶,大家都覺得這哥們兒瘋了。老百姓覺得要它幹什麼用,比爾蓋茨用DOS展示了一個2D排球小遊戲。美國老農們覺得,哦,有點兒意思,太貴不買。

    之後他一手建立了軟體帝國,PC真的走進了千家萬戶。

    法拉第在博覽會上激動地向世人展示他的發明,發電機。一個貴婦人站起來,你說的我都懂,但是這玩意兒有什麼用呢?法拉第想了想,反問說,夫人,一個新生的嬰兒有什麼用呢?

    之後這個新生的嬰兒開啟了電氣時代。

    VR之所以讓人有點兒不明所以,是因為現在的硬體水平和軟體豐富程度都遠遠沒有達到成熟的水平,它還是一個新生的嬰兒。

    現在看來,VR只能玩兒玩兒遊戲看看片,就和當初比爾蓋茨給世人展示電腦一樣,先玩兒一個遊戲,這樣的方式最容易讓世人看懂,也最直觀。

    但在未來的幾十年中,VR的潛力遠不止於此。就像當初的電腦一樣,它不但會極大豐富人類的娛樂和生活方式,更會化身為生產力工具,開啟新的工作模式,從我們可以預見的設計行業、藝術創作行業,到我們無法預計的林林總總。

    這是一個偉大時代的開啟時刻,你我都是見證者。


    虛擬世界對某些人來說,是愛好是信仰,也是夢想中的另一個現實,而vr能使這個夢想成真。

    不知道其他玩家是不是超想要一個360度無死角的3d遊戲體驗……反正我是。


    腦後插管才是真需求!


    VR技術是一種革命性的新產品,所有的新產品在未被廣大用戶接受之前,嚴格意義上來說都是「偽需求」。

    就好像汽車發明之前,用戶只想要一匹更快的馬。用戶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有汽車,對汽車當然也不可能有什麼需求。但是結果怎樣大家都看到了,造馬車和養馬的公司紛紛破產,汽車行業一直發展到今天。

    人除了對食物、空氣和水的需求之外,其它方面的需求都是靠後天的教化才產生的。只要一項產品能夠滿足人的物質或是精神需求,那麼它的存在就必定是有價值的。


    大約6年前吧。

    我堅信智能手機是廢物,錢多人傻才買智能手機——拍照片那麼模糊,幹嘛不用照相機? 上網那麼慢,為啥不用電腦?遊戲那麼渣,幹嘛不玩遊戲機?

    我堅信網購是垃圾——隔著個網路,又摸不到貨物,又看不到店主,這樣的交易能放心?

    現在我狠狠抽了6年前的自己一個大耳光。


    VR破壞蒙太奇!

    VR破壞蒙太奇!

    VR破壞蒙太奇!

    試想一部恐怖片,鬼跑到你前面,而你你低頭看地板,鬼打人,你看地板,人打鬼,你看地板…完全破壞了電影的敘事系統,所有的電影技巧全部失效,所以用vr拍的,嚴格講不能算傳統意義上的電影。

    唯一的可能性還是av,但這還不如做成遊戲好,至少還能互動不是?


    推薦閱讀:

    在公司上市過程中,各個服務機構的一般能賺多少錢,怎麼收費呢?
    傳統法律行業到底能指望互聯網改變什麼?

    TAG:互聯網 | 遊戲 | 科技 | 虛擬現實V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