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家物語》的歷史真實性究竟如何呢?
不知道此書的內容與日本正史有無太大出入呢。或者如三國演義一樣,戲說的成分較多,只是一部休閑性質的小說?
謝邀~最近比較忙,這個問題就簡單回答一下,請見諒。
總的來說,《平家物語》是軍記物語而不是歷史文獻,因而不具備太高的史料價值。它是類似於《三國演義》一樣的歷史小說,主要體現的是文學價值。就個人閱讀體驗看來,《平家物語》其「戲說」的誇張程度或許略低於《三國演義》。此外,《平家物語》不僅僅是一本著力於刻畫英雄的軍記物語,其本身涉及到大量日本平安時代末年的政治權謀,宗教觀念,並且很大程度上加入了作者的主觀理解,傳達了作者本人的一種「無常」的美學意識。其內容可能比羅貫中幾乎以旁白的方式敘事的《三國演義》要複雜一點。當然,這個純粹是個人感受。。。
作為歷史參考的話,《平家物語》有幾處特別不靠譜的記錄描述。首當其衝的就是關於入道相國平清盛的出身問題。《平家物語》的作者聲稱平清盛是白河法皇的御落胤。這其實是特別扯淡的一個說法。然而由於《平家物語》從鎌倉時代現後世便開始流行,因此「平清盛是白河法皇私生子」的說法便深入人心了。不要說民間後世的各種記錄,像NHK拍的《平清盛》也是採用這種說法。然而事實上,根據相當可靠的史料記載 - 日本歷代朝臣的記錄《公卿補任》,平清盛出生於元永元年(1118年),明明白白地記載為伊勢平氏棟樑?平忠盛的長子。這個才是可信度最高的說法。(可以參看我以前寫過的一個回答:平清盛是白河天皇的兒子嗎? - 宋陽的回答 )。
最後強調一下,《平家物語》的作者對漢文化了解頗深,其書里有大量體現中國文化和思想的文本。書中引用中國文詞典故共124處,光是直接引用便達到72處。引用所涉及的文獻範圍非常廣。從「經史子集」、「漢書」到「白氏文集」和「文選」。可以說處處都體現了對中國古典文化的借鑒。而作者在基本歷史大概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加工與貼花,不僅僅體現了對中國文化的欣賞,更多地也是作者個人美學的輸出。因而,無論在中國還是日本,一般研究《平家物語》都是把其作為古典文學作品來討論,很少有作為歷史文獻來參考的。事實上,同樣成書於鎌倉時代的一級史料《吾妻鏡》就因為過多地引用軍記物語如《平家物語》之類,曾經被質疑其記述上的準確性和史料價值。源氏物語是貴族文學,平家物語是平民文學。是不斷傳唱至今的東西,很多人參與了創作。很多對人生的感悟吧。周作人晚年就是要翻譯完這個,但是還沒翻譯完就死了。很多遺憾吧。應該說平家物語反應了日本的世俗情懷吧,那種在市井中不斷生活的感覺。祗園精舍鐘聲響,訴說世事本無常;婆羅雙樹花失色,盛者轉衰如滄桑。 驕奢淫逸不長久,恰如春夜夢一場;強梁霸道終覆滅,好似風中塵土揚。
一種說書人的味道。人生無常吧。
推薦閱讀:
※日本歷史上有幾個女性天皇?
※鎌倉、室町、江戶三個幕府的制度各是什麼樣?室町幕府時代戰亂頻繁,是否是因為足利家的制度有明顯缺陷?
※戊辰戰爭中,倒幕軍的進軍路線是怎樣的?是一路打過去還是兵分幾路分別平定各藩?
※德川慶喜為何要鎖橫浜港?
※武田與上杉為何無法實現強強聯合,卻要在川中島互耗多年?如果他們聯合,天下能否傳檄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