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在《中國問題》扉頁上引用了莊子渾沌鑿竅的故事有什麼深意?

不知道這想表達什麼


這正是羅素的遠見,也是嚴復梁啟超胡適等自由主義先驅深感困惑的地方,同時也是中國社會轉型一波三折的根本原因。正如嚴復所說:一個危重病人,你是要在治療的過程中,逐漸強身健體,讓他慢慢恢復呢?還是哪裡生病就把哪裡換掉,甚至連全身的血液換掉呢?後者看似療效迅速,但很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跟西方國家比較,傳統的中國社會,雖然貴族勢力早已消滅,也沒有基督教那樣強大的宗教勢力,但也存在跟西方類似的各種民自化組織,如宗族組織、佛道組織、行會組織、同鄉組織、商會組織、幫會組織等,這些組織雖然跟世界上所有的傳統民間組織一樣,都有壓制人性的一面,但在團結互助、維持教化、促進自治、限制公權力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早在中世紀的時候,西方國家的一些城市,就在傳統的民自化組織——行會商會的帶領下,爭取到了市民自治的權利,後來,這些自治組織在基督教、國王、貴族勢力的夾縫中成長壯大,掀起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並藉助宗教貴族等的力量,最終完成了社會轉型,進入了自由民主的新時代。

反觀同一時期的中國,由於君權過於強大,傳統的民自化組織普遍較弱,又沒有強大的宗教和貴族勢力制衡,所以不但沒有完成社會轉型,反而陷入了內憂外困之中。面對幾千年未有的挑戰,雖然也有開民智、興民權、鼓民力的口號,但更多的時候,在引入西方文化的同時,不但不放權培植自已的民間力量,反而對固有的傳統民自化組織各種詆毀、摧殘甚至取締。結果在自由派和現代極權的聯手打擊下,中國社會的根基一——各種傳統的民自化組織基本被摧毀,而新的民自化組織又沒有成長起來,整個中國社會被混沌開竅,真正到了一盤散沙的地步,只好用政權強力捏合,幾千年的治亂循環還懸在頭頂,社會轉型也遲遲沒有結果。


謝邀。人們按照自己的標準來改造別人,往往是失敗的。給混沌鑿七竅就是一例。羅素引用這個故事,是在暗示看中國問題的時候不能套用西方標準和視角。


羅素來自相對富裕的資本社會,在那裡他由來。貧困的自由和富庶的不自由,哪個更可取呢?我們很難決斷,因為哪個都不好。最好當然是既富庶又自由,這應該是現代所有民族和國家,不分文化背景、意識形態、社會體制,都在憧憬的未來。就個人而言,在貧困的自由和富庶的不自由之間也往往難以做出選擇。據羅素描繪,一個典型的西方人總是躁動不安,會盡己所能去改變環境,而一個典型的中國人則喜歡靜觀自然,希望盡情享受現有生活。這是他那時候的景象,現在好像已顛倒過來。無論作為整體還是作為個人,西方人的節奏已明顯放慢,講究健康、環保,崇尚回歸自然,因此工作狂少了,旅遊者多了。因為他們已堆起足夠的財富,如今可以不緊不慢地享受生活。而我們還處在積累階段,正求高速行進,追逐GDP,於是免不了向自然宣戰,廣掘資源,大興土木,想不破壞也難。那時,西方人來開挖煤礦,糟蹋中國的美景,羅素看了很傷心;現在我們自己到處打洞挖煤,破壞的力度遠甚於那時。羅素地下有知,會怎麼說?很多事情他無法預料,但他有超前的睿識,並且能憂人之憂。一方面他希望中國人不要照搬西方經驗,另一方面他警告西方人不要干預中國的事務,因為,!將中國改造為現代國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外國人應該靜待中國人自行解決。只有中國人最理解中國,我們並不了解。如果任其自由發展,最終必然會有一種適合於他們性格的解決辦法,我們不應該越俎代庖。只有他們自己慢慢摸索出來的解決辦法才是長久之計,而外部勢力在時機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強加給他們的必然是不自然的,因而也不會是長久的。

中國問題 的扉頁上有一段古文,出自 莊子應帝王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羅素借這段話傳達了一絲擔憂:倘若中國照搬外國模式,或外國把自己的模式強加給中國,中國會怎樣,世界又會怎樣?今天,這一發問對中國和世界仍都有現實的意義。羅素指出,中西文明應該互通有無,取長補短:!西方文明的顯著長處在於科學的方法;中國文明的長處則在於對人生歸宿的合理理解。人們一定希望看到兩者逐漸結合起來。

的確,這是中西文化最理想的前景。但是,恕我坦率,我很疑惑:我們從西方學到了科學,可是我們自己的長處表現在哪裡?對人生的歸宿,生命的意義,怎樣去理解,才算是合理的?

羅素_中國問題


推薦閱讀:

如果莊子遇到了群體性嚴重災難時會怎麼想?
為什麼說老子的理想社會「小國寡民」是一種消極悲觀的態度?
濠梁之辯用邏輯學知識如何解讀?
感覺很多牛逼的人喜歡看莊子,這是為什麼?
《莊子》的譯註書籍哪個版本的好,據說陳鼓應先生的譯註挺權威的?

TAG:文學 | 羅素BertrandRussell | 莊子人物 | 混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