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撞球時一定要運桿嗎?
01-11
我打球一直不運桿,瞄準了就打。但是看幾乎所有的職業選手都會在擊打之前運幾下桿,這樣就讓我糾結了。不知道運桿與否所帶來的結果有何不同。
謝邀!
不瞞大家,當初學習撞球時,我也是不運桿的。畢竟,在不運桿的情況下直接擊打主球,有以下好處:一、由於剛建立一套瞄準系統,但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不運桿,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於瞄準點上,確保準確、有效地完成擊球過程。二、從俯身瞄準到擊球,我們是屏住呼吸去完成的。剛學習撞球之初,我們的身體機能還無法適應這種情況,勢必會因為血液流動加速、心跳紊亂等因素,影響擊球的穩定性,所以,不運桿,也就是減少一個擊球環節,可以避免運桿時帶來的偏差。三、不運桿,也就沒有「後停」動作。從瞄準開始,球杆皮頭對準主球擊打點,然後後拉、出桿,一氣呵成。後拉短,出桿迅捷,可以更準確地擊打到主球的擊打點上,降低擊球失誤率。
但是,隨著撞球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對撞球理念的深入認識,不運桿的局限性就顯得越來越明顯,具體如下:出桿不流暢,發力不通透;擊球時機滯後,影響擊球質量;具體桿法運用無法做到隨心所欲。當然了,誠如個別答主提到的那樣,傅家俊就是不運桿的成功範例。但我們應該清楚,天才是稀少的,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把自己當作天才去對待,還是以謙遜的態度、理智的視角去對待撞球這項運動,踏實、認真地學習撞球理論,通過勤奮練習,提高撞球水平。更何況,傅家俊也發現自己不運桿的局限性,也開始嘗試調整自己的擊打系統。那麼,我們如何認識運桿在撞球擊打過程中的意義,以及怎麼正確地運桿,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下面,淺談一下我對運桿的認識:一、運桿是充分調動身體機能協同作戰的有效過程。
在確定好瞄準線、具體的桿法、力量的大小,以及預想主球碰撞目標球後的分離角,大腦就會下達指令,讓身體俯身去完成這一系列的工作,但是,身體機能不見得就會聽從大腦的調遣,大腦也無法感知胳膊的位置在哪,腳的位置在哪,球杆是否在瞄準線上。那麼,在運桿的過程中,眼睛會檢驗球杆是否在瞄準線上,從而將信息反饋給大腦,讓大腦判斷是哪一部分出現了問題;雙腳的站位角度、距離是否舒適、協調,也會把信息反饋給大腦,讓大腦考慮是否要調整站位;大臂、小臂、手腕等發力部位是否正確,同樣會把信息反饋給大腦,讓大腦進一步確定有效的發力部位,去除掉不需要的發力部位……所有的這些反應行為,都是在運桿過程中完成的,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秒鐘,但是,大腦在收到反饋的信息後,會從新部署,從新下達指令,有效地調動身體的各個機能,協調、統一地去執行。從這一點而言,運桿的過程,也就是給了大腦和身體機能溝通的時間。二、運桿是保障出桿質量的有力支撐。
富有節奏的運桿,不僅能夠充分調動身體機能達到最佳狀態,還能讓自己滿懷信心地完成擊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保障出桿的質量。
我們清楚,撞球的擊打,有很多種擊打方式,根據桿法運用的需要、力度掌控的需要,大致可分為:打、推、搓等。不運桿的情況下,雖然也可以使用桿法,但效果不是很顯著,從傅家俊以往的比賽視頻就能看出來這一點。充分的運桿,其實就是小臂作擺鐘狀態的畫弧,它可以在小臂打開、閉合的情況下,讓球杆有一個很完善的適應過程。運桿快,出桿則快,運桿慢,則出桿慢,運桿幅度大,出桿就會更有力、更迅捷,運桿沉穩、流暢,則出桿沉穩、流暢,那麼,在這種狀態下,通過球杆完成打、推、搓等擊打方式,就會顯得極富彈性,遊刃有餘,擊打主球就會顯得發力流暢、通透,主球與目標球碰撞後的效果就會達到預期的目的。三、運桿是把握擊球時機的最佳標尺。
完成一桿擊打,需要五個過程:運桿、前停、後拉、後停、送桿。那麼,可以發現,運桿是其中一項不可或缺的環節。具體到這個環節,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擊球的最佳時機!從擊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捕捉到三個擊球的有效時機:前停:對於初學者而言,這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的事情,因為,它是在運桿結束後,小臂恢復到俯身時瞄準的垂直狀態,具體表現在球杆上,皮頭是無限接近主球的。這和不運桿就去完成擊球的狀態是接近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前者有運桿這一重要的準備過程,而後者沒有。對於大角度的切球,或者關鍵球的處理,許多人也會採用這個環節把握擊球時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前停時間過長,運桿時所保持的那種最佳狀態就會降低,從而影響擊球質量。後拉:就是指球杆運桿結束,作短暫的前停動作後,小臂後拉到後停位置前的這一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把握擊球時機,適用於主球貼庫等影響視線尋找目標球瞄準點的特殊球例,也適用於眼睛聚焦反應偏慢的練習者。後停:是正常的、較為合理的、被廣泛應用的去捕捉擊球時機的最重要環節。
無論在哪個過程中去捕捉擊球的最佳時機,與運桿是密不可分的。這是因為,運桿的過程,就是反覆確認瞄準線的過程,也是捕捉擊球時機的最佳標尺,優秀的撞球選手之所以有屬於自己技術風格的運桿節奏,就是他們在無數次的訓練中,尋找到了最佳的擊球時機。四、運桿是保證具體桿法運用的重要步驟。
如圖所示,我們打一桿直線球進底袋,要求:採用低桿桿法將目標球打進底袋的同時,主球分別回到a、b兩個位置。
通常的做法是調整主球上的擊打點,或者調整力度,或者調整出桿的速度,均可達到規定要求。但是,在反覆的練習後,身體的機能已經把球杆融為一體,忽略了主球上的擊打點,忽略了刻意地去調整力度和出桿的速度,同樣可以做到輕車駕熟、萬無一失,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已經厭倦了複雜的擊球過程,潛意識裡希望把這些過程簡化到最簡單化,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理由吧?假如,根據主球和目標球的距離,大腦通過以往訓練積累到的大量反饋信息,可以做出一個預判:這樣的球應該使用什麼樣的桿法,應該使用多大的力度和出桿速度就可以完成準確的擊打,隨後,在運桿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做這樣大膽的想像:忽略主球和目標球的體積,把它看作無限小的兩個點;忽略球杆的存在,把它看作是一條和瞄準線重疊的線;忽略身體各個有效機能的存在,把它們看作是一股蓄勢而發的力!那麼,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這股力量打到a的位置,在送桿的過程中,讓主球這個點沿著瞄準線快速移動,去接觸目標球的那個點,即兩點重合!那麼,我就會發現這樣的結果,兩點重合之後,目標球那個點沿著進球線移動,而主球這個點作短暫停留後,就會退回到預判的a位置——這可能是潛意識裡渴求的最簡單化的程序了吧?寫到這裡,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這只是憑空想像,但主球和目標球的碰撞,是客觀存在的兩個實體作物理效應的碰撞,似乎不可能吧?
我要說的是:撞球技術提高到一定階段,它就化作為一種意象。這就好比你出門後不久,突然想起鑰匙忘在家裡了,大腦給你的記憶是,鑰匙是放在門口鞋柜上的,你本來是要揣在包里的,可是,在俯身穿鞋時,來了一個電話,然後你忘了……這是最簡單的記憶搜索!如果非要從客觀現實去追憶,倘若時光可以倒流,情景應該是這樣的:你從商場走出來,穿過噴泉的廣場,踩在電梯上緩緩行駛到地下三層,然後穿過檢票處,坐上返程的地鐵,然後出站,回到小區院子,上電梯,回家,鑰匙在鞋柜上擱著……通過這個例子,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思維是最活躍的,卻又是最懶惰的,它只會以最簡潔的方式搜索到結果,而身體機能卻是按照思維的結果作引導,完成後者所演示的一系列複雜的過程。舉這個例子,我試圖表達的觀點是:撞球技術的精進,需要先進的理念作支撐。在這個理念的指引下,勤加練習,你才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境界!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2015-11-24 於家中傅家俊以前不運桿的,最近兩年也強行改運桿了。
這麼說吧,一個球能不能打進從你趴下那一刻基本已經決定了。正確有規律有方法的入位是職業球員保持擊球穩定度最重要的一項之一。入位包括退後觀察擊球角度,確定球杆位置,重心腳踩擊球線(這個每個人踩的線都不一樣)等等。而運桿恰恰就是檢查入位是否正確的主要辦法,球員運桿不舒服肯定會起來再重新入位的。入位錯了感覺視線和球杆不重合或者運桿不夠平直。職業球員經過這麼多年系統的訓練,也有專門的入位方法和習慣。但他們入位也會經常出錯,更何況我們呢?!除了檢查,還有一個用處就是對所謂力度的把握,運桿大力量大,運桿小力量小。這樣打本質是能利用球杆速度去控制母球速度,也就是我們誤解的力量。再者運桿是出桿的模擬,能從身體和心理上給我們帶來擊球的幫助。當然不運桿過百的業餘愛好者也有很多,也可以不必在意,但既然題主問題,我就給出一個撞球界普遍認同的答案。題主可以怎樣舒服怎樣打,玩得開心就好了。強如奧沙利文都得運桿找節奏…
建議運桿,比如現在的90後最強karen wilson 運桿就特別好,3-4下運桿,前停後停,然後打出去。奧沙利文都說他基本功很紮實,本賽季已經兩度打入大型排名賽決賽運桿能幫你找到節奏,增加穩定性你不運桿能像有傅家俊那個水平也行,不過傅家俊有幾年水平掉的很多,他自己說連50分都打不到,辛虧後來格里菲斯幫他調整回來了
運桿是一個不斷找節奏調整狀態的過程,如果是單純娛樂,且習慣了不運桿,也可。但如果是想有所進步,天賦一般還是建議認真打基礎
運桿只不過給你一個節奏感,讓你可以判斷這一球適合打多大力而已。當然不運也無所謂。只要有進的把握。
也有不運的,楊青順啊傅家俊啊就不怎麼運,無所謂。
推薦閱讀:
※為什麼奧運會沒有撞球項目?
※如何評價奧沙利文不打 147 分?
※為什麼斯諾克比賽中沒有人一直用貼紅球堆的防守方式呢?
※如何從撞球小白開始成撞球大神?
TAG:撞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