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遊戲為什麼那麼貴,是國外消費高嗎?
最近買了一台switch,看了大部分遊戲價格在60美元左右,感覺有點貴,卻也不是不能接受
你可以拿著最新的遊戲機XBOX ONE X的配置去找零售商,看看誰願意以3000多的價格賣給你。與X1X顯卡浮點能力相當的R580顯卡賣2500多。雖然說遊戲機所有部件都是縮水的,CPU比最爛的筆記本的CPU還差,但是這一堆東西湊出來的PC,怎麼也不會在4500塊以下吧。
而且X1X還是屬於稍微能賺點錢的遊戲機,過去那種每台廠家倒賠消費者小1000塊錢的XBOX和PS3就更瘋狂了。
遊戲機廠家又不是活雷鋒,賠本賣機器是指望遊戲賺錢的,遊戲公司每賣一個遊戲,要交給主機廠商8美元~15美元不等的稅,蘋果APP和STEAM抽30%流水的制度就起源自遊戲機。
STEAM遊戲比遊戲機便宜,原因並不是同一個廠商做PC版時更有良心。
首先,3A級單機遊戲8成以上的銷量都是在遊戲機上賣出去的,越是高銷量遊戲,這個比例越高,PC版完全沒有回本壓力,能夠通過大膽降價來促銷。
遊戲史上最後一個想靠PC玩家回本的非網遊3A大作是孤島危機1,這遊戲是2007年的,之後再也沒人敢動這個想法了。
第二,STEAM遊戲的普遍低價和打折有關,只不過遊戲機版打折的速度更慢,幅度更小,顯得PC版優惠幅度更大了。
第三,遊戲機遊戲在美國是通過大商場和遊戲店銷售的,這些渠道都有一定的折扣。最關鍵的是二手遊戲市場的存在,其折扣幅度極為瘋狂,還能以舊換新,對美國人來說遊戲機遊戲的支出不一定比PC版高。
你覺得60美元有點貴,但還可以接受。
那我要是告訴你90年代遊戲售價在80~100美元之間,你豈不是要瘋了。
這個表上的美元是折算到現在,但是價格也是平均值而不是峰值,也就是說真正的高價要比這個值高很多,90年代中期3A遊戲的實際售價是超過100美元的。
為什麼當年的遊戲開發成本更低,但是售價更高呢?一個是因為遊戲卡的製造成本,另一個就是現代遊戲的數量遠少於過去,而玩家總數遠超過去。這樣一來,單個遊戲的銷量就更高了,廠商能用更高的成本製作遊戲。而各個廠家之間為了爭奪玩家,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大,價格卻保持不變。這中間的虧損就只能用內購來彌補了。
我講句大實話吧:
PSN和XLIVE國服商店實際上與STEAM一樣被劃為了低價區,可是能過審的國行遊戲比外服少很多,造成了大家都上港服的局面。
正常情況下:PSN和XLIVE港服和台服的價位,與STEAM港台地區的價位是旗鼓相當的。結果大家都得抗一下香港和台灣地區的價格。
題主可以查詢一下國行XBOX和PS4遊戲上市時的定價,即使是同步上市的,比其母國版本都有一定程度下調。
其實港台地區還算可以的,隔壁韓國的價位更加可人
生化危機7 黃金版 52000韓元
人中之龍 極2 標準版 57000韓元
極限巔峰 冬奧會版 62000韓元
Switch 灰色手柄版 420000韓元
PlayStation 4 PRO 7117B 498000韓元
遊戲軟體全部是實體盤價格。
每年退dnf坑的時期就是我大量限定入手的時期...
媽的不刷深淵老子不要太有錢,這個限定來一份,那個限定不夠看,來個GS最強限定箱子
如果我碰巧回了dnf坑,那麼當月遊戲購入基本就是:emmm,這個300?找找看中古,這個30的初版BBCT?OKOK,就是它了.限定什麼的基本88.
沒錢有沒錢的玩法.
60刀?划過來也就360到400RMB,無夜2剛出來普通版都450,最大限定2000+.
我覺得以前大家沒錢的時候80刀100刀遊戲不是買的也挺好的....
沒必要爭60美元便宜,其實就是國外消費水平高。更明確地說的話,60美元的售價,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更多的是習慣問題。
對,就只是一種習慣。
回憶一下咱們國產遊戲的定價歷程。當年根據國人的經濟購買力,將國產「3A大作」基本都定在69元這個價位。這一度影響了整個遊戲市場的售價,包括國外引進代理的遊戲,到了國內也都變成了這個價格。甚至在國內MMO網遊剛剛興起的時候,氪金元素,比如什麼神獸之類的,也都定在69附近。就算到現在,神舞幻想也不敢定價超過三位數。遊戲質量尚且不論,虛幻4做到這個體量的遊戲,放在國外首發售價賣到49美元應該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同理,假如一款遊戲能同時登錄傳統遊戲機和智能手機平台,那往往在智能手機平台上售價是最低的。這也跟移動平台用戶的消費習慣和傳統遊戲玩家不同有關,很多時候移動平台軟體的價格大約相當於社交遊戲「首氪」的價位,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究竟是誰在學誰定價。
回到現在遊戲的定價,首發3A遊戲大約定在60美元(59.9美元)基本上就是既往定價的延續。然而現在整個遊戲開發和營銷的環境跟當年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別。一方面暴漲的開發成本使得定價入不敷出,另一方面數字平台的興起又使得零售商和二手市場的盈利回歸遊戲平台本身。就算如此,遊戲的定價也幾乎沒有多大改變。。。誰敢變啊?你遊戲售價降低了,是不是有鬼啊?是不是遊戲體量不夠啊?是不是氪金要素很多啊?遊戲售價提高了,別家定價比你便宜,我為啥要買你家的?
想要買低價遊戲,辦法有的是。倒不是只有國區是「受到歧視」才打低價。很多steam全球key的銷售平台往往能打出超過steam大促,甚至超過國內杉果平台的優惠價格。現在某些人利用政策漏洞,跨到更低價的地區做「精神南非人」也不失為一種方法。現在的遊戲定價不再是簡單的一口價,根據平台、政策、地區等因素有各種各樣的波動變化。與其在這裡糾結定價,不如自己多多利用搜索引擎,相信你能買到喜歡的,物有所值的遊戲。別玩了幾天steam就到處說主機遊戲貴。
一部分人玩著N年前的打折遊戲,跟別人說,你看我玩的正版遊戲10塊錢都不到,實際上別人N年前36塊錢的遊戲早都玩膩不玩玩新的了,吃了便宜的冷飯還要到處說?
另一方面,pc遊戲體量這麼大,steam上幾萬個遊戲任你挑,再者國內有盜版市場狙擊,價格高一點很容易引起玩家反彈。
回頭來看,主機遊戲比pc遊戲在價格上都有一定的上飄,幅度比較固定,主要也和平台分成比例等有關。
再看最近的pc遊戲價格其實有回升趨勢,近幾年的新遊戲pc上打折都不凶,對應主機上的遊戲價格也差距不大。有少部分遊戲會出現pc高於主機的。
還有switch其實也有低價區,價格能便宜不少。
主機遊戲還有一點可以出實體二手,現在pc遊戲基本已經消滅實體版了。
其實原因還有很多,各方面你綜合一起看,就會發現主機遊戲也不算太貴。
我曾經也以為主機遊戲很貴,後來一頭扎入國產手游的溫暖懷抱~~~
後來我覺得主機遊戲真便宜~
…………………………不是國外賣的貴,是因為國服的psn,xblive,steam都是低價區。
你覺的60元RMB一款3A大作貴嗎?
如果你覺的不貴,那麼國外玩家也覺的不貴。
主機遊戲對大多數國人來說,真的是要咬牙才能買的。
我們花四五百RMB只能購買一款遊戲。
而國外玩家,四五百美元基本就是他們一款遊戲機生涯中絕大多數遊戲的購價總和了。
沒辦法,中國人太窮了。
因為很久以來一直是60美元。大膽推測一下,題主可能是受了steam的低價區售價影響,認為30美元才是正常的,15美元是5折。實際上你如果去查查美元區的售價會發現,steam美元區價格和主機大致是持平的
PC大作也是60刀的,你看到的幾十塊人民幣的是國區steam打折的結果,不要忘記他們原價也是六十刀遊戲能賣60刀的地方才有人做值60刀的遊戲
如果你是個遊戲玩家 就會覺得主機遊戲簡直太便宜啦 買個遊戲300玩膩了230肯定能賣掉 玩近100小時才70。你玩網遊 手游充錢充了幾千幾萬 自己沒算過么? 電腦我就玩爐石每個系列沖兩次388 也很多錢 比我買的所有ps4遊戲 都多。更別提玩萬智牌的錢了
參考日本廠商在steam上的價格。日本廠商在國區steam上基本是原價,歐美大廠則是低價。60刀才是正常價格。(ns上的遊戲真?的貴啊)
1、主機遊戲大多是一次性買斷消費,開發成本偏高,玩家粘度高,需要定價高來賺錢,而且定價需高仍然很多人買賬。2、這個錢對於我們看似很多,但對於發達國家的人們而言並不多。其實隨著我們生活水平提高,我們越來越能接受主機遊戲價格了。而我記得小時候遊戲機是很貴的東西,因為那時家庭的收入並不高。
不是
60刀的價格從很多年前就開始了
別說現在我朝G2的實力了
就算和G1也不存在現在比不上十年前
所以並非海外的消費水平高
那麼為何會有人還會覺得區區60刀貴呢
除了部分經濟真的困難的不提
更多的是消費觀念未隨著經濟增長而提高當你玩過了國內的網遊手游,你就會發現60刀簡直是太便宜了。
永遠記住:免費的才是最貴的。外國人賺4000美金,買80美元的遊戲還嫌貴
中國人賺4000人民幣,買500塊的遊戲也不是不能接受。
總之一個字 ,窮。知乎大佬們估計都是賺4000美金的吧。
steam覺得便宜是因為steam本地化好,讓你賺4000人民幣的買80塊的遊戲。
不是外國物價高,而是你算價格都乘上匯率,但你算工資的時候不乘匯率啊
國外電腦遊戲也不便宜。10年前,NGC沒有破解,一個遊戲400多,那時候400可不跟現在一樣。
現在steam動不動就打折,就跟超市過期食品一樣。其實可玩性不大了。
主機上也有各種會員可以買,每月都有會免。其實差不多。
比起國內的網遊所需的花費,主機遊戲價格就是地攤價。而且你花60刀買的遊戲碟 將來還可以賣二手。
因為你還需要多努力工作賺錢
推薦閱讀:
※相對於岩田聰時期,以君島達己為首的新團隊對任天堂的營運方針作出了哪些改進?
※老任為什麼非出沒優勢的硬體,如Switch。 完全可以放在iOS開發,專心做個iPhone的遊戲手柄?
※如何評價 IGN 為Switch平台新游Splatoon 2 (噴射戰士2)評分8.3分?
※如何看待EDGE雜誌給超級馬里奧 奧德賽滿分?是否又是神作?
TAG:任天堂Swit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