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現代流行音樂基本上都有鼓點?

鼓點算不算一種廉價的煽情方式?

能不能做的像古典音樂一樣行雲流水?


謝邀!好問題!

因為流行音樂是集體舞性的。

現代舞 伊莎多拉·鄧肯(Tamara Rojo)

先來看下這個現代舞視頻吧,這個舞蹈配的音樂毫無疑問可以算作古典音樂,舞者所表演的舞蹈應該說都是事先設計好的動作。這就像古典音樂作品一樣,往往都是作曲家自己的個人表達,樂手演奏的作品也都是事先寫好了的。

Mozart: String Quartet No.14 in G, K.387

所以律動在這些作品裡就變成了一個相對次要的東西,沒有去強調它的必要。

什麼叫律動呢,簡單地來講它就是當你聽到音樂時忍不住跟著搖擺跳躍的東西。音樂中的各個音符之間包含著一種內在的調性關係,讓你覺得悅耳;律動也是一樣,它不是實實在在的某種節奏,而是這些音的時值長短組合在一起構成某種統一的規律,能讓你跟著擺動。

古典音樂和我上面所貼出來的現代舞也並非沒有律動,只不過它是相對自由的,變化更豐富。因而讓你集中注意力去注意音樂當中的旋律,和聲,音色,注意舞蹈演員的動作。

回顧一下剛剛那首弦樂四重奏,雖然有四件樂器,但是它們各自演奏的部分是不同的,主次分明;對應到那個現代舞,如果是四名演員在台上演,那麼也不可能這四個人表演同樣的動作,一定會各自安排,同樣也有主次之分。

但是這些都需要事先的安排與訓練。

鼓,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已經誕生很久了,就像舞蹈一樣。遠古時代的的部落舞蹈,到後來的鄉間舞蹈,以及延續到今天的拉丁舞,街舞,它們本身就屬於普通人的舞蹈。大家聚在一起隨意跳跳,有的舞蹈類型有一個大概的規定動作,但是不會每個動作都會事先固定好。而這種舞蹈,強調的就是律動,這樣大家才能跟著一起跳,所以它需要鼓。

流行音樂也是如此,在它誕生之初它並不是像古典音樂那樣被作曲家先寫好,排練好後在音樂廳裡演出。它是樂隊裏的樂手們自己玩出來的這麼一個東西,是相對即興的,所以需要有一個強調律動的角色,所以交給了爵士鼓組。它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集體性質的音樂,比如流行音樂的根兒——布魯斯音樂,它的某個分支從一開始是黑奴們在莊園裡的集體喊叫(具體可以去考據一下流行音樂史)。樂手和觀眾之間有一種心有靈犀,這種交流是靠律動去支撐,靠鼓組去強化。

而反過來講,鼓組裡的幾件樂器都是不確定音高的樂器,本身就是噪音,因此在著重去表現旋律,和聲與音色的古典音樂中顯然就佔據不到重要的地位。事實上在管弦樂曲裡經常也有打擊樂的身影,但是它們往往較少出現,盡可能地和樂隊融合。

然而,音樂不是絕對的,流行音樂也會有個人,或者說樂隊的一種自我表達,而古典音樂中也有強調律動的舞曲,進行曲。隨著20世紀以來音樂的不斷發展,會有人專門買票去聽專業的流行音樂,而打擊樂在管弦樂隊中也擔負著比過去更豐富的任務。

沒有一種音樂形式是完美的,當你想要強調某種音樂元素勢必要讓其他的東西讓步。古典音樂的管弦樂隊逐步形成的時代,也捨棄了不少。所以如果你認為爵士鼓的出現是一種廉價的表現手段,那麼我覺得更多還是看它如何去使用。當然啦,價值判斷永遠都是個人化的事情。

The Chicken-Dave Weckl

但是我是擔心大家被某些業餘的言論忽悠。音樂中的惡俗,不管什麼什麼風格,有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是它是否在不斷重複而沒有發展。但是這裡不是指的這種在流行音樂中往往作輔助的樂器,而是音樂的主要部分,主旋律,比如有的人認為拉威爾的Bolero就是惡俗的;且不說拉威爾這首本身其實是想表達什麼,一個是主要的旋律和和聲,一個只不過是經常循環某個節奏型的爵士鼓聲部,完全就是不恰當比喻。按照這種邏輯,古典音樂中經常也有大片大片在重複的織體(不要告訴我和聲有變化,Bolero難道和聲沒變?),難道這些作品都可以批判為惡俗?再說回爵士鼓組,隨便挑一首達到工業標準的流行歌曲,難道它的鼓節奏是一直在重複而沒有變化的?


鼓點算不算一種廉價的煽情方式?

流行音樂是商品,需要考慮利潤、效率、用戶的使用成本。

流行音樂的「鼓點」,也就是打擊聲部,使用比例遠高於古典音樂。因為鼓點是一種更有效率的煽情方式。古典音樂鋪墊個兩三分鐘可能才能帶動起來的氣氛,鼓點兩三小節就做到了。(當然煽出來的情有什麼區別就是另外一個大問題了,在此不作展開)

能不能做的像古典音樂一樣行雲流水?

假如「行雲流水」指的是「沒鼓點」和「散拍子」的話,當然可以啊,只不過不是主流罷了。

就好像有人問「為什麼現代人做飯都用天然氣?天然氣算不算一種廉價的烹飪方式?能不能像以前一樣燒柴禾?」


因為流行音樂是從節奏藍調出來的,都是黑人音樂。黑人音樂是從鼓開始的,他們節奏比較強。黑人音樂變成了早期的藍調音樂,變成了搖滾音樂,然後變成了流行音樂。這是西方流行音樂演變過程,沒有太大的原因。

有鼓沒有鼓不重要,重要的是節奏。如果這個題目是以鼓點來發問我覺得應該要改一下改成為什麼流行音樂的節奏和速度是持續不變的。

流行音樂里就算沒有鼓、是純鋼琴的伴奏,也是有節奏在裡面。而古典音樂純粹是跟著心情的。為什麼要有指揮,就是因為古典樂的速度一直在變,而且變化很大。


因為鼓最容易調動人的情緒

你可以試著去聽一聽那種前半部分只有簡單的鋼琴/吉他,後半部分加入鼓點的歌曲,兩部分就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情緒變化。

而且打擊樂的節奏變化是所有樂器中最為豐富的,爵士鼓作為多種基礎打擊樂器的集合體,在節奏的表現力上是其他任何樂器都無法比擬的,而節奏作為音樂作品風格的重要標識之一是不可或缺的,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憑啥黑我打擊樂


按照一本叫《惡俗》的書上的定義,號稱音樂的作品上不斷反覆同一個東西都屬惡俗(空洞)。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也被歸入此類。不斷反覆的鼓點節奏型毫無疑問是惡俗的優秀樣本。

節奏是音樂中最富感染力的因素,流行樂深諳這一點,也主要靠這種生理刺激籠絡沒有精緻聽覺與審美的受眾。

以下為《惡俗》中的一些片段。

糟糕(bad)與惡俗(BAD)之間有什麼區別呢?糟糕就像人行道上的一灘狗屎,一次留級,或一例猩紅熱病,總而言之,某種沒有人會說好的東西。惡俗可就不一樣了。惡俗是指某種虛假、粗陋、毫無智慧、沒有才氣、空洞而令人厭惡的東西,但是不少美國人竟會相信它們是純正、高雅、明智或迷人的東西。勞倫斯·韋爾克是個低級的例子,而喬治·布希是個高級的例子。要想一樣東西是真正惡俗的,它必須能顯示出刻意虛飾、矯揉造作或欺騙性的要素。割破你手指的浴室籠頭是糟糕的,可如果把它們鍍上金,就是惡俗的了。不新鮮的食物是糟糕的,若要在餐館裡刻意奉上不新鮮的食物,還要賦之以「美食」之名,那就是惡俗了。在一個充滿了鬧哄哄地將空洞和垃圾似的物品標上高價的時代,保持高度警惕區分何為惡俗,是時下「生活樂趣」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音樂,不管什麼音樂,只要它受貧弱的大腦歡迎,只要它隨時願意為它的商業操縱者們效勞,那麼你所聽到的一切音樂,至少你漫不經心地聽到的一切音樂,就都屬於糟糕的之列。然而,一旦它變得裝腔作勢,就像其他東西一樣,要求被當作「藝術」看待,要求人們表示敬意,這時它就成長為惡俗了。而在此時再談論什麼「古典」和「流行」的區別,就幾近無謂了。披頭士和西蒙-卡方科的許多音樂都要比大多數愛德華·埃爾加爵士的音樂寫得好,也只有十足的世儈才會在帕西·格蘭傑的「鄉間庭院」那陳腐、乏味的重複和最新的拉蓋樂之間找到什麼重大差異。

  在音樂中,空洞無物就是惡俗,不管這首音樂是出現在一家音樂大廳里還是一個妓院里,也不管它是由一支弦樂四重奏樂隊演奏還是一支重金屬樂隊演奏。有幾種可靠的標誌可以判斷惡俗音樂的出場或即將來臨--如明目張胆的豎琴和音急速彈奏(注意一下那些翻飛著的手指!)(大家想想朗朗的演奏,呵呵)或者在鋼琴演奏中,那套利伯萊斯式的把戲,將雙手儘可能高地抬起在鍵盤的上方以展示能量和感動,這也是大多數動感派交響樂指揮家們的意圖。

  惡俗的音樂總是藉助於機械手段來使它有什麼進展,如膚淺的調高音量,用來擦亮和掩飾每一次重複,或純粹的節奏與響亮度的加強。這麼做比創造容易多了。(如拉威爾的《波萊羅》。)音樂中的這類伎倆與話劇中類似的欺詐表現相當,如由來已久的劇院經理的詭計:神秘兮兮地推動調光器,使各式燈光次第變亮,隨著每一張帷幕的展開,好像人們的興緻也在一步步增加。

  還有一個簡便易行的標準,對糟糕的和惡俗的音樂二者都合適:那種在最世俗的場所,如銀行、書店或電梯里向你迎面撲來的音樂,以及當你在電話上等待你那位慢吞吞的惡俗對話者時沒完沒了地向你的話筒里放送的音樂。


主要是鼓的表現力越來越強。

一套鼓除了能給出明顯的節奏線外,鼓本身也有自己的律動。

古典樂是有類似的打擊樂器的,比如過去的交響樂、進行曲、一些民族鼓樂(常見非洲,中國也有大鑼鼓)等。一些古典演奏家也嘗試了古典和現代鼓聲、電子樂、電聲樂器的組合,典型的陳美、古典辣妹等等

架子鼓很廉價?這是個偽命題。


基本都有 但是周杰倫的《你好嗎》沒有加入鼓


為了節奏感,陳奕迅的《十年》《愛情轉移》就沒有鼓點,有多少人唱成了rap。


你聽聽沒鼓軌的曲子再說吧。


《遇見》、《星月神話》就沒有鼓點。。。


對音樂並沒有很深的了解,以一個門外漢的角度說說自己的感受:鼓點能將一個本來疲如軟面的曲子撐起來。


簡直受不了。什麼俗不俗的?不斷重複?問題是這個嗎?

這個「鼓點」(打擊樂的節奏型)是從幾人的流行樂隊的存在模式(「鼓點」是打擊樂部分)來的。

爵士樂隊、卡巴列、街頭、餐館小樂隊,演化到今天,各種流行樂編曲必有鼓組(形成鼓點)已成定式。

鼓點算不算一種廉價的煽情方式?不算。主要煽情的不是它。

能不能做的像古典音樂一樣行雲流水?神馬意思,問題不明。


我認為鼓點的加入可以讓樂曲所表現的情緒被更好的享受和理解。


推薦你看看電影《爆裂鼓手》

雖然與問題並沒有什麼聯繫,,,,


個人認為鼓點是為了好打拍子 ,唱歌可以節奏准一些


鼓的加入是根據歌曲風格加入的好伐 你搞個民族風都是動詞大慈 搞個小朋克都是東東次大次卡次卡動大次 對於鼓點我的認知就是一首歌的佐料 少不了 也不能多 少了無味 多了雞肋


推薦閱讀:

charlie puth的attention是funk風嗎 funk有什麼特徵?感覺就鼓點節奏感很強?
為什麼大陸地區的搖滾幾乎都是北方人在搞?
如何評價大越香里(kaoling)的音樂?
關於 Radiohead 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趣事?
求助,零基礎如何選購竹簫?

TAG: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