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應平台上遵守 iOS 或 Android 設計規範對用戶來說很重要嗎?

如何看待 Android 平台上的 QQ,weico 等程序?遵守和不遵守對用戶來說和對開發者來說分別有什麼「利益」呢?


先說我的觀點,

用戶角度看一個應用是否用著順手就是一個習慣問題,用戶看到的只是結果;

而產品背後的細節需要由設計師和開發者把握好,才能給用戶一個最佳的結果。

所以,

如果是資質一般般的團隊或者想走大眾普適路線的團隊還是遵守規範比較好,近期遠期都是有利的;

如果是特別牛比的團隊,那麼你可以忽略官方規範自定義一套特別的交互規範,比如 Flipboard、Facebook Paper。

但我目前看到的更多優秀的 APP 都是在遵守規範的基礎上,表現自己的設計理念,比如:Expedia、 Timely。

所以這個問題只需要轉換成 iOS / Android 設計規範與一個平台的好產品之間有什麼聯繫,一個團隊要做出好產品是否需要遵守設計規範?

用戶不看規範,用戶只需要好用的產品而已~

在我看來

我會從一個 App 是否遵守規範來判斷出這個產品團隊的工作態度。那些從產品發布初期就遵守規範做出雙平台產品的團隊,我覺得僅這一點細節的關註上就說明他們不會太水太二,即使他們是個初創團隊他們的產品還有很多不足,因為第一步就為今後產品良好快速的迭代打下了基礎。

對設計師而言

Android 和 iOS 規範如果都要各自遵照來進行設計,兩套設計工作量確實會大很多,於是很多團隊為了搶著儘快上線選擇了 iOS 的風格作為兩個平台的共有交互、視覺規範。

這時看起來遵守規範會增加工作量耽誤上線時間,而不遵守用戶似乎也感受不到,因為普通用戶眼裡根本不知道 Android Design 也沒讀過 iOS 文檔。但是無形中卻埋下了一些隱患,這個稍後再討論。

對開發者而言,

遵守規範真的太爽了,可以直接調用自帶標準控制項啊,開發成本降低,工作更高效啊,不用自己找庫找控制項在 Android 上模仿 iOS 那套交互和布局啊!如此,開發周期縮短且產品性能好,為什麼不遵照呢?

對用戶而言,

用戶不知道什麼是規範,用戶只管用著爽就行了,好了,你可能會說那遵守規範不就沒有意義了?可是一個產品所處的大環境是一個系統一個平台,首先不遵守規範會讓用戶感到 App 的體驗和系統功能的體驗不一致,他會困惑,在系統下養成的使用習慣在 App 里卻行不通,於是你的 App 難以上手,學習成本高,難以被大眾快速接受。

所以這也是官方制定規範的意義之一,讓各個開發團隊了解系統生態的初衷和導向,讓用戶在同一個系統生態下能得到儘可能一致的體驗;同時也減少獨立開發者的工作成本。

而現狀是 Android 上經常出現 iOS 式操作,讓人覺得非常混亂……

於是接設計師那段,如果產品初期未按照規範上線,那麼後期時間充裕了想要改版以符合系統規範和風格,這又會再次折騰用戶,用戶之前培養起來的使用習慣歸零重來;對設計師開發者自身而言,需要耗費巨大的重設計精力,因為很可能相較之前的版本符合規範的新版整個交互邏輯視覺風格以及應用框架結構會完全不同…… 迭代更新的成本會很高,用戶還不一定能很快接受。

難免會有「費力不討好」或者「自作孽」的感覺~

就推廣而言,一個遵守規範同時又有自身產品亮點的應用,無論是 App Store 還是 Google Play 都是歡迎並推崇的,說不定你的應用哪天就上官方推薦了呢。

所以,我認為一個負責任、用心的團隊應該遵守平台規範,如果可以,再加以自身的風格和理念,就是錦上添花了。


有必要。隨便舉幾個例子(附上Twitter的Android和iOS版本對比圖):

1. 交互上面的很大區別就是Android有Back按鍵。這會讓整個應用的導航交互跟iOS不一樣。

2. Android和iOS本身的控制項風格是不同的。

3. 不說國內,國外的Google Play是絕對不會feature一個iOS設計風格的App的,App Store也同理。

4. 有些設計可能一家推崇,另一家明確不推崇。比如底部的Tab

iOSAndroid 首頁

iOSAndroid 推文頁

首先,iOS在下部放了Tab,安卓則把這些東西放在了頂部的Action Bar。還有輸入框控制項,絕對不能iOS和Android長一樣吧。其實針對Android和iOS分別進行設計也沒有那麼大的成本的。


既不重要, 又很重要.

對於大部分國內用戶而言, 他們是不知道也很難意識到 Android 和 iOS 在設計上有什麼差別的. 而國內主流的 ROM (沒錯, 我說的是 MIUI) 在 UI 上也模仿了非常多 iOS 特色,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 用戶很難意識到兩個平台設計規範的差異.

但是人是會進步的. 而國外優秀應用大部分都遵循著平台規範, 國內的新晉應用和開發者也漸漸都開始遵循規範, 當用戶用過了更優秀, 符合平台規範的應用之後, 他們中的一部分會漸漸意識到規範的優越性, 體會到遵循規範的應用具有更高的一致性. 而不同的平台畢竟是不同的平台, 一個平台的應用會漸漸趨於遵循一致的視覺規範 —— 只要這個規範"具有足夠的說服力", 平台內應用間統一感會不斷增強.

具體到 iOS 和 Android 上, 舉一個例子, iOS 的設計規範並沒有針對大屏手機進行優化, 而 Android 上開發者可以在規範內作出極為大屏有好的 UI/UE.

而對於開發者, 尤其是跨平台開發者而言, 分別遵循不同平台的設計規範會為設計帶來更大的壓力 —— 對於大部分應用而言, 需要設計多一套視覺樣式 (對於很多設計師/開發者而言, 還需要重新設計一套交互邏輯 —— 儘管這是毫無必要的), 必然會增加工作量. 但是, 遵循平台設計規範能夠讓開發者更好的發揮一個平台的實力 (調用自帶標準控制項節省性能, 不需調用外部庫實現模仿 iOS 的視覺/交互效果, 標準布局更容易實現, 等等).

關於跨平台 UI/UE 設計, 我搜集了一些正面的例子以供參考: 跨平台 UI/UX 設計示例 —— Android iOS 篇, 跨平台 UI/UX 設計示例 —— Android iOS 篇 (之二).


之前安了微信,草草試用下就刪掉了。後來微信換成 Android Design ,就很歡喜地開始用了。


用戶只認可是否好用,用戶不懂什麼設計規範,對普通用戶扯什麼我遵守了某某規範沒有作用。是否好用跟是否遵守某某規範也沒有必然聯繫。

這裡邊還涉及到一個使用習慣問題。典型的例子是微信,微信全新改版以後,遭到大量用戶吐槽稱難用,不過即使用戶再不認可,也只能用微信——如今沒有能夠取代微信的應用,久而久之,新微信就成了用戶新的習慣,用戶用著用著也就習慣了——說難聽點,強姦久了也就認了、樂於接受了。


我就吐槽一下安卓上無腦模仿ios的應用,各大廠商都有的一個問題

選取圖片時不是由用戶選擇關聯的圖片管理器(如快圖),而是使用內置的圖片選擇器,體驗超級差,縮略圖生成的慢,新下載的文件掃描不出來,不能瀏覽隱藏文件。好像那個高達幾G的.thumbnails3 就是因為qq

還有一個就是喜歡內置瀏覽器,內置瀏覽器cookie不通用,也不能調用外置程序查看,舉例,我的好友發給我一個淘寶鏈接,我從qq中打開,需要重新登錄,非常不便。如果是從原生瀏覽器中打開,則會提示我選擇程序,繼續用瀏覽器or使用淘寶客戶端。

想到什麼再補充


我個人認為,在相應平台上遵守 iOS 或 Android 設計規範對用戶來說不重要,很多用戶或許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設計規範」。用戶在乎的是,能不能快速順手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遵循iOS規範的安卓應用只要設計合理,就可以達到很好的用戶體驗;同樣,遵循Android Design的安卓應用,也可能達到很好的用戶體驗。所以,對用戶來說,最重要的是「合理」的設計和交互。

如同 @NovaDNG 所說,對開發者來說,要重新設計 UI,耗費了時間和資源;而且,重新設計UI,可能會導致用戶數量的波動,具有一定的風險。

對平台的主導者蘋果和谷歌來說,要求開發者遵循設計規範是必須的,因為他們要實現「差異化」。還好谷歌不是強制性地要求,所以我們可以看到TX的應用在Play 上架。App Store也有著一些不嚴格遵循設計規範的應用。

我個人還是偏向於遵循設計規範的。當然不是在相應的平台上遵循響應的規範。

這是我的一點小小的看法。


【在相應平台上遵守 iOS 或 Android 設計規範對用戶來說很重要嗎?】這個句子缺了主語啊題主。如果你是開發者,你的應用是否遵守設計規範應該至少考慮以下幾點:

你的應用是面對大眾還是細分的小眾市場?(不要回答「當然是大眾啦人越多越值錢嘛」這種傻話)

你的應用收費還是免費?(如果是按照時間或者功能數量來付費,這裡要考慮的是不付費情況下能使用到的功能的百分比)

你的應用是否具有較強依賴性?(健身、睡眠類應用與娛樂性應用)

你的應用是否需要頻繁互交?(極限例子:遊戲

你的應用是否具有較強的社交性?是否依賴其他社交網路?

你的應用是否有多平台版本?

問題的核心,是考慮應用與其他應用的關係。「要遵守設計規範」和「自動扶梯上靠右站」是類似的行為,但是有更多的情況需要考慮在內。

很重要。規範為程序的質量設定了一個底線,規範的制定經過了遠比單個程序多得多的思考和權衡。你自己要是感冒了可能咬咬牙挨過去可能打抗生素好不耽誤工作(嚴重不建議!),但你要是懷著娃就不會這麼隨心隨性了吧——你得為未來考慮啊。

軟體上的例子可以看看WP,始終不知道是什麼原理導致大家能出奇地一致。同類應用在WP上幾乎不用單獨學習就能上手(且不論順手不順手)。

但規範並不是必要的——只要你比規範做得好。規範狗們的殘點在於這裡——他們不理解(要麼就是睜眼瞎,我傾向於不理解)「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覺得用戶的操作心裡和習慣可以用一系列準則來限定和指導,當規範因為客制化適配出現偏差的時候,他們就屁股上著火地去「調整規範」,就像幾百年前試圖用「行星輪」來解釋地心論下眾行星的奇怪軌跡一樣。


其實很多人都是不在乎的。舉個例子,我問過我朋友新版微信好用還是老版微信好用,他說更喜歡老闆版。我問為什麼,他說用習慣了,雖然界面有點違和,不是太流暢,但也不卡,沒啥忍受不了的。
說白了,就是這個世界上的處女座不夠多。。。


對開發者來說,遵守平台規範意味著可以用原生的代碼來實現控制項,加快實現速度。自己寫個導航欄的切換控制項其實沒我們外行人想像中那麼容易。

對用戶來說,具體評判的方法應該是,先看這麼做帶來的價值是什麼,對用戶會帶來什麼變化。再反觀如果不這麼做,是否還是可行的。

遵守平台規範對用戶帶來的價值是,如果大多產品都是選擇遵守,那麼用戶很容易從使用其他產品的經驗中,無縫遷移到自身產品,從而降低學習成本。如果不這麼做,那麼用戶就需要學習一個本來不需要學習的事物。按照奧卡姆剃刀定律,「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因此,在iOS上,大多應用都遵守平台規範,所以選擇遵守還是比較靠譜的。而Android規範偏混亂,加上國內原生ROM幾乎不見,大體都是自家改造的國產ROM,因此遵守Android規範的效用就沒iOS那麼高了。

什麼情況下可以不遵守?即是遵守也沒價值,而不遵守也沒壞處的情況。當你在創造一種市場上幾乎不見的功能服務,交互方式,視覺表達手法時,並沒有現行的成熟規範可參考,你便可以選擇創新。比如類似QQ拖拽紅點清除的交互,在iOS規範中並沒存在吧?

這時,你便是規範本身,你也在創造新的規範,讓舊的規範不斷進化。iOS和Android隨時間打磨,已經有一部分取得共識,偶爾Android抄一下iOS,現在iOS也抄了一下Android的通知和桌面組件等。

畢竟,我們是想讓用戶用得舒適,而不是以遵循規範作為目標的。當規範已經不能讓用戶合理使用時,更需要斟酌萬千了。


如果我是有誠意的第三方。我會選擇自己的風格去跨平台。而不是不同平台不同操作。

第一,我不是為操作系統廠家服務,我是服務我自己的客戶。我要讓自己的客戶用什麼手機都享受盡量一致的感受。

第二,我應該鼓勵客戶跨平台使用我的軟體來完成協作,增加我網路服務的粘性。特別是不同用戶不同平台用相同APP協作時,保持同樣操作習慣便於降低團隊溝通成本 。

第三,保持自己的設計,可以減少操作系統升級帶來的用戶學習成本。比如安卓M和4的規範差異之大,跟著改會讓不同版本用戶直接形成隔閡。

第四,自己特有的跨平台操作方式,便於減少其他同質APP(特別是蘋果開發的)的惡意競爭。大家回歸本質競爭而不是硬體競爭。

另,那些所謂遵循規範可以讓不同APP保持一致體驗的說法。請先說服蘋果統一自己自帶APP的操作到完全一致。那種局部一致還要另外學習的所謂一致體驗,就別裝大頭了。

另,按照這種邏輯,WIN7下的OFFICE應該和WINXP下界面有明顯差異?用戶會懷疑是不是為了賣書《OFFICE 在 WIN7下的傻瓜書》←_←


我認為有兩個關鍵,1是設計真的很好,比如交互方式很特別很順手,形式很漂亮容易懂,2是用戶有相關的習慣或者很容易形成習慣,如果做到這兩點就不用在乎風格,我認為風格就是為了做到以上兩點,一種風格確立,可以有統一的交互容易懂且容易養成習慣,還容易形成統一的美感。


對於用戶來說,最終接觸到的還是自己喜歡用的應用,這些應用用的爽才是真正的規範。

平台設計方的規範,是想總結自己設計思路給開發者/設計師幫助設計開發應用,但是決定權還在於用戶。不是規範來限定用戶,應該是根據用戶的使用情況和應用設計需求來總結設計規範,共贏。


用過一段時間G+,Pocket,Play newsstand,以及 5.2版微信,再跑回去開一下QQ,簡直違和感爆表!怒刪的心思都有!


對用戶來說,所謂規範,不是Google發布的Android規範,也不是Apple發布的iOS規範。TA手機上最頻繁使用的幾個App怎麼設計,規範就是什麼樣。所以所謂規範其實由微信、手機QQ、微博、淘寶、支付寶等來決定的。

在微信改版前,Android世界不是完美但至少不是分裂的。微信改版後,Android世界分裂了,用戶得習慣微信風格(Android)以及其他比如微博風格(iOS)。

猿題庫系列App還不大,打算再等等,等到其他大型的App在Android上的風格調整之後,我猿題庫也會跟著進行調整。


我喜歡魅族flyme的設計思路,把常用的選項集成在低欄,很好的想法就是手機銷量上不去,為flyme設計的應用就就少。


很重要。符合規範的App能給用戶帶來一致的使用體驗。進而提升下一代的審美水平。


1,安卓非得在頂部加控制項就是反人類;手大到非人類的人當我多嘴。說安卓design對大屏優化的純屬扯淡。你丫看是頂部操作多還是底部操作多?你丫想想用戶視覺焦點是偏上還是偏下?

2,實體back和導航欄back也是思路混亂;對產品結構的視覺暗示和操作路徑竟然很多情況下是不一致的!

3,holo給頂層加多了一個維度,會嚴重影響產品結構設計;鑒於大屏越來越多,holo就是強迫用戶只能左右遠程滑動的愚蠢設計;holo在視覺上相當於給內容又多帶了一層帽子,春節給你家門上貼兩個橫幅你爽嗎?

4,設計師最重要的職責是幫助實現正確的產品結構,而不是死用任何規範。

5,安卓design還沒有資格說是一種規範,只能說是google強勢商業力量主導產出的一堆垃圾,竟然這麼多設計師捧臭腳,你們還好意思說自己是設計師嗎?

6,設計師應該從需求本源和對用戶的了解出發來進行設計,對平台規範保持一個了解並會注意的態度就行了。

7,作為一名設計師,你要相信google的設計師比你強,那你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因為你決定追隨豬前進。

8,IOS可能也有千般不是,但是ios至少在努力淡化系統控制項元素,強調讓用戶享受內容。

9,設計的初心是什麼?難道是設計規範嗎?


這就像是為什麼大家要靠右行駛一樣


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推薦閱讀:

未來還能買到4.7寸以下配置中上的智能手機嗎?
暑期換機,在HTC U11和索尼Xperia XZ Premium之間如何選擇?
怎麼看待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

TAG:Android應用 | Android開發 | 應用程序Application | Android | 設計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