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體制內工作後,此前積累的閱讀量還很重要麼?

如題,最近很多人強調閱讀量的積累,認為這關乎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但是,假如你進入體制內,工作好壞的評價標準在關係的處理和平衡,而這種能力主要靠實踐獲得。可能有人會說寫作是機關工作必備素質,它是個表達的邏輯,與解決問題、閱讀的邏輯一致,也需要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事實上,公文寫作不是這個邏輯,而且還是個關係處理和平衡的問題,比如一個文章你按照解決問題的邏輯寫深了,它可能就牽扯到一批人利益了,矛盾也就產生了,四平八穩才是它的邏輯,因為不會得罪人。


當然有用,讀書多多益善。在任何環境下,都講究事在人為,而這個人能「為」什麼,「為」的水平如何,其擁有的知識量包括來自閱讀的知識量,都有重要的作用。這不需要多說。

怕的是讀死書,自己也成了書獃子。比如提問者在補充說明中後面所說的情況,就呆了。書中會有各種道理,包括生活中的道理和知識,都應兼收並蓄。不能在死道理上去鑽牛角尖。

這方面的工作,我是干過的,也見得多了。我敢肯定的說,一般的大學生,進機關初上崗操刀,會不知道從何下手。對許多政策性的提法性的東西不了解,一寫出來就不像。甚至寫個通知或者寫個簡單的總結,都困難。特別是不少學生,比較習慣用挑剔的比較消極的眼光看政府的工作,還希望在裡面突出一下個人的見解,就更難整。

機關裡面產生的文章,包括許多調研性的、政策規定性的、領導講話等等,當你在裡面呆了一段時間,比較熟悉了,寫得好的那些,你會發現,一段文字中,涵蓋的問題,照應的方面,邏輯點的把握,都是很講究的。

從前我參加起草文件,再交大家討論,方方面面的人來了,有些從事具體工作的人,包括一些有經驗的領導,提意見,說看法,對措辭提法上的修改,一說出來,那是真有水平。你得想想,政府部門出來的東西,那些重要的,要照此去辦去執行的,稍有不對,就會出問題。

算了,不多說了。各有各的學問,都需要知識。既有書本上的,也有來自實際工作的。不知提問者是不是準備進機關了,如是,不管是不是會從事文字方面的工作,多讀點書,都是有好處的,怕的是把書讀死了。知識當為人所用,而不是讓人去按圖索驥、刻舟求劍的,那樣的話,就呆了。

謝邀。


裡面的人最看重四件事:會辦事,文筆好,學歷高和抖書包。

多讀書提高了你的閱讀量,客觀提高了你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跟領導出差,領導東聊西扯,你卻總能應對入流,而非單純的拍馬屁,領導肯定對你另眼相看。

最後,跟外面人開會,當你發言的時候,抖抖書包,對方一看,小子我們部門的業務你很了解啊,不能瞎忽悠了,就這樣給對方造成一種你是大拿的感覺,你的形象想想吧。

所以,體制內不是混吃等死,也需要奮鬥的。但多讀書就有一個問題,當讀書過多會導致你無法融入機關文化(這個文化很可怕),以至於你後來對那種文化十分反感的時候,你連混吃等死的想法都會忘記了。。。


糾正題主幾個觀點。

「公文寫作不是這個邏輯,而且還是個關係處理和平衡的問題 」

公文寫作一般給領導寫,關鍵是要把領導想要表達的意思表達出來。書讀的多,下筆才更有話說。光看公文是寫不出好公文的。身邊公文寫的好的,都是喜歡看書的人,他們看書一般沒有目的性,什麼都看。關係處理平衡這個問題真的很少涉及,公文,是給大家看的東西,怎麼平衡關係領導心裡有數,寫文章的人不要瞎操心。

「一個文章你按照解決問題的邏輯寫深了,它可能就牽扯到一批人利益了,矛盾也就產生了 」

真是高看公文的力量了。很多公文幾年都不變的,今年的公文是去年的公文進行加工得來。還是上面的邏輯,解決問題不是寫公文的人首要操心的,寫公文關鍵是要把領導想要表達的意思表達出來,把領導乾的普通的事情說得響亮,把領導幹得漂亮的事情說得偉大,把領導想要推行的政策說得鏗鏘有力,這就是好公文。至於矛盾,那是領導操心的事情。

「四平八穩才是它的邏輯,因為不會得罪人」

四平八穩,不得罪人,也就不會提出什麼觀點。做領導,想不得罪人基本不可能。推行一個政策,會使一部分人得到利益,同時也會使一部分人損失利益,領導做的,是從多個選項中選擇最優的決策,是對多方關係的平衡。這個也不是寫公文的人操心的事。

真正需要操心的:

在機關工作,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擺正自己的位置。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一定要清楚。

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干好,不是自己份內的事情不要插手,能夠做到這兩樣,就是很好的員工了。


從前有一個圖書管理員。。。

你見過跨度最大的轉行是什麼?


馬上要在中國結婚並在中國生活,之前在美國讀的學位還有用嗎?

如題,最近很多人強調美國學位教育的優勢,認為這關乎生活的熱情、敏感度和人生閱歷。但是,假如你在中國結婚,夫妻關係的好壞的評價標準在家庭關係的處理和平衡,而這種能力主要靠實踐獲得。可能有人會說認識、解決問題是家庭生活的必備素質,它是個解決生活難題的邏輯,與解決問題、閱讀的邏輯一致,也需要對人情的敏感度、人生閱歷。事實上,家庭生活不是這個邏輯,而且還是個關係處理和平衡的問題,比如一個一件事情你按照你解決問題的邏輯做下去,它可能就牽扯到丈母娘不滿意了,矛盾也就產生了,四平八穩才是它的邏輯,因為不會得罪丈母娘。


你是不打算再混了才出來問的這個問題?

體制內的工作還用過多的說嗎?

基本路子就是;

你以為沒用的,以後皆會有用,而且很可能是立馬就能帶來現實收益的、很功利的那種用處。

你以為不是機會的,可能皆是難得的機會,錯過了就絕對不再有第二次。

你以為不重要的,其實領導很在乎,你的不在乎導致你始終不上路。

你以為你工作實績突出,實則可能一直在低層次徘徊。

排除非正常干擾後,眼界、眼光、思路、判斷、基礎素質就是影響仕途的重要因素了。

閱讀量有什麼用?一是可以增大你準確判斷某一事物的幾率,眼光更准!二是可以給你增加一個叫底蘊的東西,眼界更寬!三是在上述那些時機和場合能避免你犯糊塗,懂得協調和平衡。

你說有用還是沒用??


反正都是有套路的。如果有套路的東西你也整不好,深一腳淺一腳,那還是能力欠缺。對什麼樣的人,知道用什麼樣的表達和溝通方式,本身就是種能力。當然願不願意做,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樓主既然提到了實用的角度,就從實用的角度來說。

本人接觸過的高層次的人也少,但是見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領導,都是比較博學且有真材實料的人,他們對於讀書多的年輕人也都是發自內心的欣賞,也願意提攜和給這樣的年輕人機會。

所以,在背景、業務水平,人際處理和其它人差不多的情況下,就是要拼機遇了,而個人的格局和內涵,無疑會幫助你去獲得更多的機會。

怎麼提高內涵呢,多讀書多思考吧。


題主最主要的誤區在於,把「體制內」這項事物妖魔化。

「體制內」也是在地球上,也是在人類社會中,也是職場的一種。人類關於真善美的一切價值在這裡同樣被認同,通用的人力資源的評價標準和成長路徑這裡同樣適用。固然,「體制內」會有一些特殊的職場文化,但絕不會特殊到與三百六十行中的其他三百五十九行都截然對立的程度,不會有完全迥異於正常思維的一套思考問題和推進工作的邏輯體系,尤其不會把題主反覆強調的所謂的「關係處理和平衡」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評價標準。

我在500強外企實習過一段時間,再看《杜拉拉升職記》就感覺很真實、很現實,大外企裡面的明爭暗算、勾心鬥角、派系傾軋,其殘酷性不會遜於任何一部官場小說。說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好,「中國人就愛窩裡斗」也好,我是說,「體制外」工作同樣需要具備處理關係、權衡利益的能力,正如「體制內」同樣需要專註於提升思想深度和真正紮實有效地推動工作,而不是從早到晚想著搞搞關係,搞搞平衡,四平八穩,不得罪人。

此外,「體制內」只是個大而化之的統稱,裡面有無數種工作,從習core這種描繪家國大夢的到婚姻登記處蓋章的,從做規劃批項目的到做財務做文印的,即使同一層級同一機關同一工作性質的不同條線、不同業務部門之間,有的要出政策,有的要搞活動,有的要做協調,所需要的能力素質千差萬別,差別之大常常大於不同職業的兩個人。

我只想到一個狀況符合這一結論,就是體制內由於歷史原因和退出機制的薄弱,確實更易於混日子。外企可能一個閑人都不養,但在體制內一些發揮不了太多作用但沒犯大錯、面上過得去的人也能混下去,這時候就不需要閱讀量了——但也不需要實踐之類的了。我想題主一定不是在說這個。


我認為無論在哪裡,生活的更好,成為更好的人,擁有更幸福的生活,擁有更寬廣的眼見與見識都是最重要的。

體制裡面就不是生活了?

另外看書多不多與升得快不快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關係了吧,升得快不快與活得怎麼樣也不是必然關係吧。

好吧,我爸是個不大不小的小領導吧,每天都要看書看文章啊。

不過呢,也許就是看書的角度不同吧,可能更關注歷史類的,更關注分析人際關係之類的內容吧。

書有無限世界,看你取哪一瓢飲了。


此前的閱讀量是為了讓自己看到不同於別人的視野以及可以安靜生活的心態,這些在體制內尤為重要。退一萬步講,本身這就是個偽命題,大部分閱讀哪有目的可言呢?


永遠相信四個字:終身學習


問出這個問題,說明還沒體會到閱讀的真正價值。別懷疑,知識文化的積累提升的是整個人的生活態度與水準,對工作有幫助只是一方面。看書學知識合算的很


重要。

不管是不是在體制內,多閱讀都是很重要的。


你公文寫的很好?不好就看這方面的。官場規則完全會了?不會就去看官場小說呀


我覺得,讀書讀好書教給自己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教給你一個思考的習慣,而且沒事多讀讀哲學書


同樣作為一名在體制內工作的基層人員,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到哪裡工作都要看工作能力,而工作能力的積累就是要靠不斷的學習積累,而學習積累就是要靠讀大量的書籍。

我這所說的書是針對工作相關的專業書籍。

基層就是踏實工作,其他都靠邊站。


其實我畢業兩年了,機關工作一年半不到,現在從最基層馬上調到省一級了,我會告訴你我看了很多書,官場的,機關的,做人的,然後實踐摔打頭破血流上台階了,他們說我有悟性,我知道我的悟性從何而來,自己努力吧,個人造化不同,匿了。


對工作能力的提升、分析問題的深度肯定是有積極作用的。

但是,在沒有背景的情況下,真正對你有助益的不是職場上的工作能力,而是是否跟對了領導,貴人相助很重要。當然想要讓領導倚重你,自己必須要有「工作能力」才行,這個「工作能力」更多的是你對你領導有什麼用處,比方說善拍馬屁者能讓領導開心,善處理事務者能讓領導省心。

你與他根本就不是上下級關係,而是主與仆的關係,搞清楚這個很多問題你就明白了。

PS:上面很多回答都是想當然的扯淡。


喜歡讀就讀,你可以做個經驗主義者也可以。但別把體制和閱讀扯上關係。


推薦閱讀:

所謂「發散性思維」是什麼意思,它是哪個學科提出來的概念,與它相對應的其他思維模式包括哪些?

TAG:閱讀 | 思考 | 人際交往 | 邏輯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