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影票房的一路狂飆,是黃金時代來臨還僅是曇花一現?

自從去年年底《泰囧》的票房奇蹟開始,2014最新微電影排行榜中國電影票房破億似乎成了極其輕鬆而應該的事。接連出現幾部票房破5億的吸金影片。《十二生肖》八億,《西遊》12.44億,《一代宗師》近3.5億,《北京遇上西雅圖》5.12億,《廚子戲子痞子》近3億,《致青春》7.18億,《中國合伙人》4.24億。


謝邀~~

1. 中國電影市場在2013年真的取得了爆髮式的增長了么?

2012年,中國電影總票房是170.73億元,其中上半年的總票房是80億元多一點。

2013年上半年還沒有過完,目前的權威消息,是用「170天突破票房百億」,預估上半年票房105億元,全年票房超過200億元。也就是說,不管從上半年還是全年看,總票房的增長在20%上下。

和票房關聯度最大的數據是影院銀幕數,這個數據在2012年是1.38萬塊,今年的還沒有權威出處,但是根據排名靠前的幾大院線的建設計劃和總體經濟形勢的分析來看,今年和未來幾年的銀幕數量增長在每年35%左右。

也就是說,2013年的電影票房增長基本確定不能跑贏銀幕數的增長,換句話來說平均每塊銀幕產生的票房收益會下降。如果再算上8%左右的GDP增長和3%左右的CPI增長,說「中國電影市場在2013年取得了爆髮式的增長」,我認為是缺乏論據的。

那麼僅和電影產業自身相比,2013年的票房增速怎麼樣呢?我們來看一下前幾年的數據

2012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170.73億元,較2011年增長30.17%

2011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131.15億元,較2010年年增長28.93%

2010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101.72億元,較2009年增長63.9%

200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2.06億元,較2008年增長42.96%

結論很明顯了,2012-13年的電影市場或許產生了更多高票房的國產電影,使得大眾對電影產業的關注度更高,但是並沒有帶來在總體票房市場上的突飛猛進,更談不到「國產大片推動電影市場發展」。

2. 國產電影進入大片時代,是好事還是壞事?

第一個問題:國產電影是否進入大片時代?

答案是肯定的,題主所列的幾部大片已經給出了直觀的答案,另外,根據時光網的數據,截止目前,在國產電影歷史上票房排進前十的影片中,進口片佔4部,國產片佔6部,國產片中除2010年的《讓子彈飛》之外,全部都是近兩年的作品。見中國內地電影票房歷史排行(截至2013年6月23日)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大片扎堆?

自從中國開放進口大片以來,國產電影的製作發行營銷機構,在經過了大概10多年的連年被好萊塢大片抽耳光,以及自己內部血腥爭鬥逐鹿廣電總局的「煉獄式」特訓,到今天,我們終於可以自豪地說:國產電影更懂中國市場了!

是的,他們更懂得如何投資國產電影,更懂得如何打理政府關係,更懂得發行分成之中的種種貓膩,最重要的,他們更懂得中國觀眾想看什麼。

於是每一部大片,都是他們成功運作的結果,於是像《小時代》、《十二生肖》、《致青春》、《富春山居圖》這樣放到國外可能一錢不值的影片,會在中國市場上創造這麼大的票房,從這個角度說他們是很偉大的,真心的。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電影產品的資本運作市場中,資源的集中度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也就是說,更多的資源集中在了少部分電影作品上,這一點我們下面具體分析。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2012年官方電影市場報告中,有這麼一句話「2012年我國電影總票房達到了170.73億元,但進口片票房份額佔到52%,國產電影票房首次輸給了進口片」

領導震怒!於是後果嘛,你們懂的,2013年不只一部優秀的、具有市場潛力的進口大片,或被擋在國門之外,或在檔期安排上遭受非人的待遇,或已經上了但是看著票房漲勢喜人匆忙下架,或乾脆找個理由打回去重新剪!我們不討論地方保護主義是否必要,不過這些手段之下作,確實是近幾年少見的。

第三個問題:大片時代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們上面已經討論過,大片並沒有帶來電影市場總票房的正面影響。

那麼單純從電影市場本身的票房結構來考慮呢?我覺得所謂大片時代,在總票房不變的情況下,就代表四個字「結構失衡」。

也就是我上面說到的,不管是製作還是營銷還是發行,資源過多地集中在少數幾部電影作品上,導致在整個市場中,只見大片和虧掉底褲的路人,沒有紡錘形的正常結構。這種結構失衡在2013年只不過是通過票房市場爆發了出來而已——2011年16%的電影作品創造了70%的票房收入,這個數據在今年或者會更可怕。

我個人認為,「大片時代」不一定是好事,「好片時代」才是好事,比如1994-95年,國產電影加上香港電影市場,在現在看來都只是零頭,但是這個時間段內出現的那些作品,對於整個市場的發展和電影歷史,是一個風華絕代的好片時代。

從資本市場上來看,首先這種資源過度集中的態勢是對於中國電影市場巨大的風險的一種自發規避行為:我們沒有全面的監管體系,沒有成熟的市場底蘊,沒有完片擔保機制對投資人進行保障,在中國投資做電影,都他媽像在賭「扎金花」,自然大家會選擇集中地賭。於是乎,好電影拉不到投資,拉到投資的電影承載了太多商業慾望,影片投資額和排片數成絕對正比,最終的結果,是票房高歌,爛片橫行。

總結:我們其實不是在吐槽《XX·XXXXX》電影是爛片,一個成熟的市場應該允許各種爛片的存在,但是我們最應該吐槽的,是我們除了這些爛片,已經看不到別的了。


都不是,因為有國產電影保護月唄。


千與千尋在日本本土票房超過300億日元,摺合人民幣24億,所以說國內的票房空間還大的很。

不過我更擔心的是現在電影多數是靠營銷掙第一波票房,還出現了反口碑營銷的現象。只能說觀眾需求很強烈,只是能滿足他們的電影比較少。

拍大片還是得走普世價值觀,但國內影人也許都太清醒太現實,拍得東西實在虐心。

還有就是國內缺少真正的獨立電影,目前國內很多電影其實是政治電影,跟科恩賈木許那種不被商業運作影響的獨立創作差遠了。


我覺得吧,這跟限制進口電影上映時間有關係。

如果不限制外國優秀電影放映,想想後果如何?


願意享受生活的人多了,觸手可及的娛樂方式就這麼幾個,外面天氣這麼熱(冷),就算院線只有一部《孤島驚魂》,還是在電影院吹空調吧。


國產電影一直是爛片,只是人們生活水平高了一點點,在高房價下,似乎終於越來越悟出享樂主義,所以才有了當下票房飆升,只是假象而已。


美國大蕭條的時候,娛樂產業爆炸性增長。

現在是什麼時代?


如果房價跌了,資金鏈不然就會投入到股市,不然就會流入電影市場,利用電影票洗錢的事兒在我們這兒也不少了吧,比如叉叉叉,叉叉叉叉。中間環節你自己想像


是政策扶持。不過,我一直認為,就連諸葛亮都推不起阿斗,定政策的幾個臭皮匠就推得起國產爛片這個怪胎?


雖然票房奇蹟一路飆升,但有真正讓人反思的電影嘛?

都是喧嘩而已。


泰囧直接把人們帶進了電影院而且讓人們覺得瞎樂呵樂呵其實更是一種娛樂。


我只是覺得部分導演目光更加銳利,他們更精準的瞄準了目前主流觀影人群的需求。


單從消費者的角度回答,以前跟對象看場電影要付出一星期的飯錢,現在,兩個人一天的飯錢有木有。現在國產電影很大程度上不是逼格提升了,是以前只能在網吧看電影的人都去的起影院了,以及新成長的一代人發現只要節省一天的飯錢也能跟心愛的人浪漫的去影院了。管你放的什麼片,有氣氛就行了,當然我不是說生活水平提高了,是影票錢沒有跟飯錢同步上漲。


這是一個有趣的經濟現象lipstick effect, 即「口紅效應」,題主自己百度吧。


推薦閱讀:

比較一下《老炮兒》和《美人魚》兩部電影?
如何評價《間諜之橋》(Bridge of Spies)這部電影?
電影院為什麼不按照觀影位置而制定價格?

TAG:電影 | 商業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