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名字的由來是「朝日鮮明」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不讀作「zhāo xiān」?
維基百科言:《尚書大傳》中的「朝鮮」即「朝日鮮明」之意,「朝」讀如「朝日」的「朝」;但在《史記》卷一百一十五《朝鮮列傳》第五十五「集解」引張晏云:「朝鮮有濕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為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也。」索隱云:「朝音潮,直驕反,鮮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訕。」
如此,「朝鮮」名字讀音,要麼是 zhāo xiān 如「招仙」,要麼是 cháo xiān 如「潮顯」;參考@Himawari提供的信息,似乎 zhāo xiān 更可信;可如今讀做 cháo xiǎn,這個 xiǎn 音又作何解?
宋代編寫的《廣韻》裏,「陟遙切」(即中古拼音trieu &> 漢語拼音zhāo)有「朝。早也,又旦至食時爲終朝。又朝鮮,國名。亦姓,左傳有蔡大夫朝吳。陟遙切,又直遙切,二。」而在「直遙切」(即中古拼音drieu &> 漢語拼音cháo)無此義項。
至少說明了「朝鮮」兩字的國名早在宋代已存在,且讀作對應普通話zhāo的音。此處「鮮」應讀平聲還是上聲,《廣韻》沒有答案。還是要讀「chao xian"的。
有不少人認為朝鮮應讀ZhāoXiān,是因為「朝日鮮明」是朱元璋賜的國號(《東國輿地勝覽》也是寫就於明代時期)但這個朝鮮一般特指李朝以後的朝鮮,而所謂的"賜名「也是當時的開朝之王李成桂是參考了高麗古名「朝鮮」和他爹以前當官的地方「和寧」,求朱元璋選其中的一個,朱覺得還是老中國的名字比較好,有朝日鮮明之意(注意,不是讀現代漢語的「朝日鮮明」四個發音,只是取其意而已)所以選了朝鮮為名。上面說的是一般流傳的說法,但是我查了一些資料,還沒發現朱元璋有說過朝日鮮明四字的,甚至朝鮮和「朝日鮮明」怎麼聯繫在一起的,我也沒有找到(有說是《尚書大傳》但是尚書大傳里沒有這一記錄),還請大家幫著查一下,現在我有些疑心只是個附會了。
關於求朝鮮國名這一段,《朝鮮太祖實錄》是如此記載的:「更國號一節, 遣人請旨, 或祖朝鮮, 已許自為,卽合正名。 今旣更號朝鮮, 表文仍稱權知國事, 未審何謀。」 欽此前件事理,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十五日,
陪臣韓尙質回自京師, 齎捧到禮部咨, 欽奉聖旨: 「東夷之號, 惟朝鮮之稱美, 且其來遠矣, 可以本其名而祖之。 體天牧民,
永昌後嗣。」 欽此, 國號欽依改稱朝鮮外, 中間並沒有提到「朝日鮮明」一說,只說朝鮮好,由來遠,而且不管是朱元璋還是李成桂都承認是是「祖朝鮮」,意思是跟著古代地名「朝鮮」來定的這個國號。從這段史料看得出來,李氏朝鮮國的讀音應當從高麗的古地名」朝鮮「,而朝鮮」一詞較早出現於中國史書時,讀什麼呢?讀「chao xian"。指周朝時箕子受封之地。《史記》卷一百一十五《朝鮮列傳》第五十五「集解」引張晏云:「朝鮮有濕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為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也。」索隱云:「朝音潮。」這裡已經明確說了讀」潮「音,」仙「音,但」仙「的音調不明。有人曾引清初張岱所撰《夜航船》卷十五 「外國部」《夷語》:的記載為證,「朝鮮(音招先),日初出,即照其地,故名。近讀為」潮「,非。」所以認為朝鮮讀chaoxian,但不要以為古書里寫招先兩字就是以為它讀「zhao xian「啊,張岱是明末清初的,而明初的洪武器正韻寫得很明確,招有三個發音」之遙切「」時招切「」「 祁堯切」,而古音里沒有zh這個音的,基本上發成ch等其他音。
而且夜航船是為私書,非史書,很多人都對其中「外國部」《夷語》有疑異。因為他是漸江人,而吳語是不被認可為正音的,中原的發音才是雅言。
比如《夜航船》卷十五 「外國部」《夷語》所記其中寫龜茲(音糾慈),國名。而唐李賢章懷太子在做《後漢書·西域傳》的注時,仍然說:「龜茲讀曰丘慈」,此國名從梵語Kucina而來,近現代庫車的音,和」糾「音差很遠。另外同章所記月氏(音肉支),也被很多人詬病。因古讀為「入支」「。而史記匈奴列傳》、《漢書西域傳》及《資治通鑒》卷18,凡首見月氏名字之處,其中「氏」字均專門注音「支」,而「月」字則無注音,可見「月氏」之「月」自古並不另外讀音。又據清王國維考證:《逸周書》和《穆天子傳》中提「禺氏」、「禺知」」都指月氏,所以如果認為它讀「rou「音,是不被認可的。也不要把現代的漢語讀音和古代的漢語相匹配。事實在不同的年代裡,中文字有很多不同的發音。例如朝鮮這說了「音同潮,直驕反」,並不是就是說應當讀現代漢語直和驕的切音,」潮「的古漢語發音是怎麼回事呢?從日本和越南語的音讀發音也可以看出(這兩國語言的音讀自古漢語,潮在日語中發作chō,在越南語中發作trieu,朝在日語音讀中發作chō,古韓語里發作? (co)? (cwu)在越南語中發作trieu.所以可以歸納一下,古漢語中的「朝」的確是讀chao的可能性大大於zhao.這一點,也可以從現在朝鮮兩字所對應的英文證實,是chosen或joseon,一般英文基本都是根據原民族發音來確定的,Joseon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DPRK)的當地發音是Choson
Minjujuui Inmin Konghwaguk。 關於朝鮮的本國發音,請聽"??"? ???? : ??? ????,大家可以判斷到底是近「C」還是「Z」
基於這幾點,推斷出朝鮮還是應當讀chaoxian的可能性比較大,至於音調,確實不好考證了。大約也是受其本民族的發音不是一聲的影響?
————————有幾位精熟韓語的朋友提出了並認為?的發音更近於J,但??在羅馬拼音字中zhao/chao是很相近,所以沒必要較真,作為不熟悉韓語的人而言,這的確是一個新的思路,但我還是認為,在嚴謹的角度看來,正式的「朝鮮」讀作「chaoxian「的可能性更大,原因是,朝鮮兩字的發音應從漢語而來,而不是從它獲國名後才誕生的諺文而來。中古韓語的發音和現代韓語的發音是不一樣的,在這方面得到世界認可的專家是日本的河野六郎和伊藤智ゆき,史界也公認,中古韓語的發音是從隋唐時期的《切韻》而來的、根據他們的考證,中古韓語里,?,?兩個音對應的韻母都為」從、床「兩字的漢字音(s,j,c三個韻母),?也可以對應「精照"兩字的漢字音( j字母),而古漢語是幾乎沒有zh這個音的,現在韻母為zh的漢字一般發D或不發音,如「中」「趙"字,古漢語中趙發音為「dio」,而漢代對趙字的解讀根本就是」趙,朝也。本小邑,朝事於大國也「,這裡趙「朝」通。可見「朝鮮」之音,還是以「chao「為佳。我提供一個線索吧。
漢語有一個時期,平聲不分陰陽。什麼意思?就是說,「張」(陰平)「長」(陽平)同調。
後來平聲分化出陰陽後,帶有塞音聲母的陽平字出現了變化,其中那些不送氣的塞音聲母開始送氣(求證,也許我說反了,是塞音聲母送氣導致的平聲分化)。結果就是什麼呢?本來同調且同音的「張」和「長」音也不同調也不同了。
因此,「朝」就流傳下兩個讀音。一個是 zhao 陰平,一個是 chao 陽平。zh 不送氣,而 ch 是送氣的。所以在平聲分化前,「朝」只有一個讀音 zhao 平聲(假設)。
之所以現在讀 朝鮮 chaoxian,我覺得可能是為了和常用字「朝」zhao 有所區別,或其他原因。
其實閩浙湘三地那些陽平塞音聲母不送氣的方言區的人對這個應該不會太陌生。《東國輿地勝覽》:「國在東方,先受朝日之光鮮,故名朝鮮。」
愚以為,此「朝」定非介詞「towards」(cháo),此「鮮」定不可讀上聲「xiǎn」(少),故只有一解為「zhāo xiān」。現代韓國語中是念「jo」,接近「zao」「zhao」。朝鮮語漢字語的發音都來自古漢語,其實zhao/jo/chao/cho都是相近音,糾結這個沒意義。別念聲調,多念幾遍zhaoxian/chaoxian,就應該能明白。很多事其實沒那麼複雜。
節錄一段張岱所撰《夜航船》卷十五 「外國部」《夷語》:「朝鮮(音招先),日初出,即照其地,故名。近讀為」潮「,非。」所以至少在明朝一代的讀音大致可以推斷出來是讀「zhao"的但是對於其他朝代,得受其他的史籍的論證了。所以,我覺得此問題貌似沒有標準答案。誰找的史實詳實誰的證明就強勢一點。
我來總結一下:本來以為今人誤讀,應作「釗先」,因為「朝日鮮明」,後來發現朱重八沒有附過「朝日鮮明」解。再發現古書上有的作「潮」有的作「招」。參考日語 朝鮮語 和越南語卻發現更可能是「潮」,因為古漢語無「zh」讀音。但是用今人的音去切古代的拼音就對了嗎 古代拼音也是用漢字切出來 這個漢字的讀音本生就有可能演變過了 你用它今天的讀音去拼古代的音未必準確。所以我整理一下思路 朱元璋給李氏朝鮮起名朝鮮是尊其祖先 那這祖先就是根據箕子朝鮮來的嗎 還是根據古地名熱浪朝鮮得名?熱浪朝鮮《史記》讀音「潮」。但當年「潮」音又為何?如果是根據箕子朝鮮 那箕子朝鮮的讀音到底是什麼有無記載?我覺得太祖爺根據箕子朝鮮取名的可能性更大,因為箕子朝鮮是周朝一諸侯國,洪武帝取名朝鮮是意味你也是我的分封國。不過無論怎樣說到底 語言的歷史記載是最難站住腳的,因為語言語音會有變化,既是你記載了讀音什麼也不能用今天的讀音去讀。
推薦閱讀:
※為什麼韓國人認為長白山是韓國領土,有何歷史和法理根據?
※朝鮮計劃經濟,哪他們的貨幣人民是從哪裡賺的?即賺到的錢可以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