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要想不痛苦,就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or

個人無法全能,所以憤怒、痛苦不可避免,只能靠自己調節?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我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把它當作金科玉律——因為我不想當一個無能的人呀。

直到後來我走進諮詢室里慢慢探索自己時,我才明白,我應該憤怒,為什麼不呢?憤怒,從來就不是一件值得羞恥的事情~


壓抑憤怒,是一種受傷害的開始

如果我告訴你,嬰孩時期,我們的大哭便是一種憤怒的方式,來表達需求未被滿足或被剝奪的痛苦。那麼,你就會相信,憤怒是一種原始的情緒。只是,隨著成長,人們漸漸意識到,在社會文化中,我們需要壓制憤怒,因為它太不討喜——不僅因為消極,還因為它天生具有攻擊性,往往會嚇跑身邊的所有人,無法招致好意。

初二的時候,我們班來了一個剛畢業的語文老師。也不記得最初是誰惹了誰,總之,我們班迅速成了她口中全年級紀律最差、最不像話的班級。上課時,她總是將手裡的滑鼠當成角尺,噼里啪啦摔打在桌上。而同學們也不負所望,紛紛則從課桌里掏出 CD 機、小說、漫畫,甚至三五成群坐在一起小聲聊天。課堂瞬時變成兩軍交火的戰場——不管你信不信,這是所重點中學。

我,也和所有那個年紀的孩子一樣(呃什麼?你們都不是這樣?),甚至可能再稍稍過分那麼一點點:私下給老師起外號,對她的吼叫置若罔聞,上語文課有可能在做任何事,除了聽課……

終於,在一次公然與老師作對之後,我被請到了辦公室。當時我怒不可遏,但又隱隱有些擔憂。在語文教研組的辦公室里,另一位老師走過來,拍拍我,笑著滿是善意地說:聽說過你,挺有個性的?

瞬時間,我所有的未被尊重(當然,反過來年少的我也報以對方傷害和不尊重)、被否認、被質疑,都在她這動作、話語和笑容間消散了。後來,初三的時候,她成了我們的語文老師。我和她關係還挺不錯。

但是,話說回來,未必人人願意以我這種「叛逆」表達自己的不滿,或許也懼怕面對類似的衝突。所以,我們漸漸學會壓抑自己的憤怒:在學校得不到尊重,夢想被嘲笑;轉身,面對社會上的不公,對房價、對上司……絕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選擇控制。還有些時候,原本和平的社交關係被對方忽然越界,邊界被侵犯混淆;有時,陌生人或親人會侵犯、剝奪我們的權利或空間。凡此種種。

憤怒的「電光火石」,隨處皆是。小火苗一旦燃起,被它傷害的「初始」模式,就是壓抑憤怒,將其埋在心裡。尤其,對於向影片女主角 Terry 這般,有著諸多「附屬身份」的女性而言,發怒似乎意味著粗魯、自私,更不被接受,因而也更傾向被抑制。

未被熄滅的憤怒會轉化為兩種情緒:自責、自我懷疑,與焦慮。心理學家凱倫·霍妮曾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孩子對於父母的敵意如果受到了壓抑,將會逐漸導致這種敵意被轉化為焦慮,並且蔓延到孩子對整個世界的觀感中去。即,如果長期壓抑自己的敵意,那麼這種敵意就會從有明確對象的「憤怒」,轉化為失去明確對象的,泛化的焦慮。

長此以往控制情緒,可能會愈發喪失覺察與滿足自我需要的能力,甚至無法體驗、表達憤怒,而這本身,已會讓人們產生無力感。

「合理」面對自己的憤怒

不同的情緒會激活大腦不同的部分。例如,焦慮和恐懼會激活大腦中與「逃避」有關的區域,而憤怒則與趨向行為有關。在生氣的時候,我們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結果,使之有所不同。所以,我們會趨向行動、改變,而非逃避。因此,從本質上講,憤怒的情緒帶有「命題驗證」的色彩,驅使人們去尋求能夠證明自己想法的證據。

那,憤怒的人一定會更熱衷尋找與先前想法結論一致的證據啦?——你的直覺這樣告訴你,畢竟,像十五歲的我一樣,他們看起來那麼自以為是。

然而,研究者得出的結論恰恰相反。憤怒狀態下的人反而會更多地採集駁斥自己的信息,想法更開放,結果也更有可能改變先前的認識,而非陷在其中。

相比僅僅只是感到「悲傷」,憤怒下的行動傾向有助於減弱「證實偏差」,即一種搜索、解釋新信息,將其統統解讀為對原有認識的強化和支持的偏差。

這種狀態下,如果運用得好,別說是和語文老師的戰爭了,即使是社會中根深蒂固的衝突,甚至也能以憤怒化解。

在巴以衝突的背景下,曾有研究者請以色列的被試者們閱讀一份煽動性很強的內容,以此激發他們憤怒的情緒,然後衡量這種情緒會讓他們更激進,還是更緩和。結果是:說不準,更高漲的憤怒使一些人的仇恨加深,但同時會令另一些人的仇恨得到妥協和緩解。

這聽起來很奇怪:為什麼同樣的刺激會使人們向兩個不同方向驅使?

原因要歸結於一個社會心理學概念:「基本歸因謬誤」。對方做出惹惱你的行為,究竟因為他這個人就是壞,還是當時情況所導致的呢?如果我們相信令我們憤怒的、不受歡迎的行為來自對方的內在特點,例如人格,或是一個組織的道德風氣時,我們便會以破壞性的、激進的方式行動;而如果認為不滿意的結果只是由當時的情境因素造成,那麼人們則會以更緩和、更和平的方式趨近。

所以,如果當時語文課戰場上的雙方都能意識到自己在火上澆油,講台上的人未必天生氣急敗壞愛攻擊,講台下的人也不全然無藥可救、目中無人,那麼,可能……可能會少很多有趣的回憶吧。

高情商之間的對決

乍看之下,「情商高」的人似乎會選擇把怒氣及一切消極情緒都拋到一邊,但心理學家 Dan Moshavi 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真正情商高的人會選擇擁抱憤怒——只要這種情緒在當時情況下,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某個目標。

毫無疑問,「會哭的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注意力,憤怒的表達甚至可以讓對方感受到某種真實可信感。相比那些從不發怒的夥伴,懂得憤怒的人們居然能得到更大的尊重,也更受歡迎。

如此說來,高情商者們一定意識到,如何解讀憤怒也是門藝術。這種能力被稱作「認知動機」:認知動機高的人,會試圖尋找憤怒表達背後的意義,而認知動機低的人則會關注與憤怒本身。

可能,這也正是為什麼有些人會寧願選擇脾氣不好的老闆的原因:當你以高認知動機對待上司的憤怒時,看到的是引發憤怒的根本原因,例如自己工作上的不足,或是溝通上的失誤,進而可以得到自我的進步和提升。

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每個人都會發怒,這很簡單。但向恰當的人,在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動機、恰當的方法,表達恰當程度的憤怒,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易事。」


其實,憤怒的情緒並不值得我們羞恥。相反,其中對於個人空間、邊界、正義的知覺,恰恰是人性中自尊與道德的生動證明。

很多時候,憤怒只是我們的一種逃避方法,逃避其他更深、更脆弱的感情,例如悲傷,或羞恥。當被有意識地處理、審視的時候,憤怒可以將我們指向那些真正的問題,告訴我們,自己究竟在意什麼,甚至,究竟什麼是自己真實的模樣。

所以,事情很簡單:要麼,你觀察、了解你的憤怒;要麼,你受制於它。

最後,送上電影The Upside of Anger或許可以翻譯成「憤怒的好處」)里的台詞:

我現在知道,憤怒和憎惡讓你在原有軌跡上停下來。它並不需要什麼燃料,僅是把空氣和生活吞噬、浸沒……但它是真實的。它會改變你,塑造你,把你打造成不同於原本的樣子。

是的,憤怒有這種力量。但將它駛向哪裡的方向盤,在你手上。

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janelee1231),發現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科普內容。


嗯…跪求哪位大神給個出處,就我百度的結果來看,沒找到原文。

最接近的出處是《關於幽閉型小說》。

順道嘮叨兩句。

也不是最近吧,就是在知乎上逛久了,發現了特別奇妙的提問習慣:經常會有人隨便找出一句話,然後問大家這句話什麼意思,然後眾人各抒己見,也沒人去考察一下文本出處。

比如有些同學引用「有何勝利可言? 挺住就是一切。 」就把這句話當成整首詩的題目。你在百度知道上可以找到很多。但實際上,這首詩的題目是《輓歌——為沃爾夫伯爵封?卡爾克洛伊特而作》…而且這句話的譯本是魏育青整出來的…

我曾經特別偏好片段式的格言,譬如尼采,我以為他預言了人應該超越一切。但後來發現我讀的本子是奧修改的= =。然後我反省了自己的膚淺。

格言不過是一種修辭方式,用鼓舞人心的排列組合,給人們舀一勺以為正確的雞湯。

基於一句話的解釋是開放的。每個人都可以依據自己的經驗對這句話加以評註解釋,但也就失去了句子在文本中的意義。題中很多答案都是先給這幾個辭彙限定語境,加以闡釋。

簡短的句型有利於傳頌和記憶,但是卻往往發生變形。更為誇張的,還有託名的假作。

知名的諸如泰戈爾《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羅伯特彭斯《我要是在麥田裡遇見你》。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前者還有英文版。

我們看到簡短的名人名言,心生感慨,不過是在內心迎合了自己。感動天,感動地,感動的只有你自己。粗淺的滿足,並不意味著深刻,不過是在浮躁當中尋求一絲快慰。

名人名言這種東西,寫過作文的都知道,是為了補充論證的。於是,有一個非常討巧的做法,就是「發明」名人名言。俄羅斯人的名字最好編,「欺負」老師知道的少,顯擺自己讀書少。為了寫作文,這些人什麼都幹得出來,題目是一篇很好的作文題,嗯…

好讀書不求甚解,好摘抄不問原文,都是毛病。所以遇上這些句子,還是留點心。

還有嗯嗯,哪位大神替我看看這句話的出處,跪謝:

加繆說:人生越沒有意義就越值得過。怎麼理解這句話? - 哲學

不說了,我先去刷碗了…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普通人聽到這話,多半是感嘆,這話是多麼深刻,多麼有哲理。

你看,如果人足夠有能力,那又怎麼會痛苦呢?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在怨恨自己的無能啊。

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痛苦和憤怒是兩種不同的心理機制,痛苦怎麼會是憤怒呢?

當一個人走路摔了一跤時,他很痛苦。但是他是在為自己的無能感到憤怒嗎?他是在抱怨自己沒有提前預知道自己的摔跤,從而做出準備嗎?

再假設一個人的神經系統出了一些問題。痛覺感受器在沒有受到刺激的條件下依然向中樞神經系統發送信號。這個人看似好端端的,卻痛苦萬分,不斷哀嚎。這是他在為自己的無能而憤怒嗎?

反過來,憤怒更加不是痛苦。憤怒是一種應激狀態。人們一般在受到威脅時表現出憤怒,從而做出攻擊行為以消滅那個威脅性的刺激。從個體的打鬥到群體的戰爭皆是如此。但人們還可能表現出義憤。當弱勢群體受到欺凌,或者資源分配明顯不公平時。富有正義感的人便將怒火指向那些惡人。這樣的憤怒是痛苦嗎?

這便是那些「深刻的哲理」中蘊含的「深刻的錯誤」。一方面來看,它從字面理解上是一種明顯的錯誤。但另一方面來看,它又有一種模糊的深刻性,好似靠短短的句子講出了一番大道理。人們往往出於對其修辭上好感,從心底希望這樣的句子是正確的,但全然忽略它事實上的模糊與錯誤。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便是這樣一種模糊而又錯誤的哲理。挑出這句話的主謂賓,便是「痛苦是憤怒」,這是一個明顯的錯誤。但加上一些修辭,整句話便美麗如一句短詩,使人忘卻了美麗背後的虛幻之物。

深刻是一種病,是一種思維病,也是一種修辭病。人們往往以為那些模糊的句子會蘊含著一些深刻的道理。而自己也常常試著用模糊的辭彙拼湊出一些看似深刻的哲理,並試圖以此教育甚至教化他人。當他人表示困惑時,只需如山中禪師一般,沉默不語,或搖頭,或做出幾個模糊的手勢。對方如果再問,那便以一副長者的面孔,讓對方自己去細細「領悟」。

科學和哲學都是厭惡模糊的。既然你知道真理,又為什麼不敢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呢?是怕說得太清楚,就容易接受經驗證據的檢驗,從而影響到自己的真理性了嗎?我從來不憚以最易懂的句子去表達自己的思想,也不憚以最合理的方式解釋你表達出來的句子。但如果你的句子實在是太過模糊,有太多合理的解釋方案,那我又該如何呢?

那些深刻的哲理,連錯誤都不是。


「人的一切痛苦,

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說這話的人,

一定沒有經受過大姨媽的凌辱。


這句話在嚴格意義上說是不對的。

聽過兩個版本,一個說「來源於」,一個說「本質上」

一個條件要讓我們能夠說「來源於」,是需要充分性的;說「本質上」,是需要充分必要性的。

而一般人痛苦,主要源於兩個因素:

  1. 現實情況低於心理預期——比如說經常考100的學霸考了98分,會比經常考55分的人考61分痛苦;

  2. 並且我們沒有能力改變現實情況——如果退步的人知道自己扣的那兩分其實不是自己的能力問題,是老師改錯卷子,然後找老師要回了兩分,那麼他的痛苦會消失。

所以,能力的缺乏其實只是這兩個必要條件中的一個,甚至只是更次要的一個,所以不能說「來源於」,更不能說「本質上」。


人的痛苦源自抗拒現狀、改變自我和無奈式的不甘。

現實世界中的自己和自我世界中的自己,格格不入,,,在希望與絕望之間便是痛苦。

那些知道的卻又無可奈何,或未知而漫長的等待,令人純粹的痛苦。

絕望之後,沒有痛苦沒有快樂沒有心靈,痛苦是心靈的另一面,所以人生難得糊塗。


這兩句話我倒是會在激勵自己的時候用一下。。。既然今天要來探究它對不對。。。

我們來看看《冒牌天神》

屌絲金凱瑞什麼都沒有,罵上帝個狗娘養的不公平,結果成了上帝,但是還是會為詹妮弗安妮斯頓不愛他而痛苦。

什麼?你說那是因為他能力不夠強大?控制不了詹妮弗?

我們再來看看《基地三部曲》

騾生下來就有就有控制別人思想的能力,但是他最後還是敗在了他愛的人的手裡雖然我不記得叫什麼名字了。他為什麼不控制那個女人愛上他呢?多簡單啊。因為他自己也知道那不叫愛,只是他自己的超能力罷了。

你看都這樣了人家還痛苦著呢。人的痛苦,本質上來源於對自我的調節,對自己心態的調節和對自己能力的調節,這二者缺一不可,缺前者你會走火入魔,缺前者你會成一個隱士。

親~這個世界很複雜,價值觀單一可要不得,想要知道價值觀單一會有什麼後果?

請看綠箭俠,死亡筆記,東京食屍鬼。


其實這是人性與神性的天然對立,或者說是理性與慾望的矛盾,人性的慾望永無止境,能力卻永遠有止境,認識到這個現實,但卻無法改變已經被編碼的人性和慾望,所以痛苦


這句話是王小波說的,勵志,而且勵得相當高明。

這是王小波的話里流傳得幾乎最廣被引用次數最多的一句了。

王小波罵過國學,罵過儒家,罵過程朱陸王,但很遺憾,他的引用率最高的話,恰巧和儒家的態度是一致的。——即把外界施加給你的痛苦用歸咎於自身的方式來觀照。

這樣的意思儒家早有了,不過是「反求諸己」四個字而已。


不認同這句話。這在你們眼裡可能充滿哲理。但在我的世界觀中。我可以這麼說:任何感情都是對這個虛空世界的依賴


提問者的兩個假設,在我看來,基本都是正解

(我其實不太在乎這話是誰說的,但我覺得這話很有道理)

人會痛苦,往往都是因為自己無法處理面臨的各種困難,這些難題非但不會隨著時間淡化,反逐漸成為巨石甚至大山一樣的負擔。時間越長,人越容易發現自己依舊不能解決難題。這種負擔是人痛苦的起源。究其本質,則是人不能承擔這些負擔,不能解決困難,改變自己的處境。

這就可以理解為,人在面臨難以解決的困難時通常是軟弱的。而人苦於無法解決困難,逐漸認識到自己無能為力,除了怨天尤人之外,唯一的宣洩只能是憤怒,而且是針對自己的憤怒。

只不過,多數時候這種憤怒常會被當事人宣洩在他人身上。

扯得遠些——

人要解決自身的痛苦,一般只有這幾種途徑:

  1. 正視困境,正視自身,意識到困難是一種生命過程,把困難當作一種磨鍊,通過面對困境來鍛煉自身的意志力,讓自己能夠從心理狀態到實際能力都得到增強,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能夠解決問題,化解危機,基本根除痛苦的根源。

  2. 認識到困難不可避免,以及自身的各種弱點和缺陷,承認自己的軟弱和卑微,但採取順其自然的方式,樂觀淡然面對困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努力對自身和處境都做出改變,儘可能地減少困難對自身產生的影響,弱化痛苦給自己帶來的傷害。

  3. 在困難中看到自己的失敗,發現自己難以改變一切,用其他事情分散自己對困境的注意力,並試圖逃避解決問題,避免做出決定性的選擇,自甘懦弱,逐漸變得麻木、漠然,視痛苦或憤怒為無物,以戲謔心態面對一切。

以上途徑中,前兩者屬於比較積極的應對態度,也都是建立在擁有堅定信念的基礎上,區別只在第一個方法是好勝心強之人常用,且更多針對自身多方面能力的鍛煉,比如抗打擊能力、危機處理能力、分析思考能力等;第二個是性格溫和之人多用,更多針對自身的心態調整,比如保持樂觀、積極的工作、學習、生活態度,加強自己對追求善的修鍊。

第三個途徑是相當消極的應對方法,多為沒有堅定信念之人慣用,效果最好,但副作用極大,因為無視困境本質上無助於解決自己的處境問題這種無視是一種高程度的自我麻醉,其後果很可怕,一旦遭受刺激,其憤怒的爆發程度將更驚人,對周圍人或事的破壞性更大。

所以不管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或是調節自己的心態,都是首先針對自身做出改變,而不是一來就要求改變周遭環境來附和自己的需要。

無論對自身或周圍,改變都是從小事做起,先從自身的心態調整開始,逐步深入到提升思考分析處理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痛苦帶來的危害,同時也可以減少痛苦。

從以上方法中,可以先從第二個方法開始,慢慢進入第一個方法,最終得到自身全部能力的提高,也就清除了痛苦的根源。這兩個方法結合使用,可以在心態和實際能力中達到一種平衡,更有利於今後面對並解決其他壓力負擔帶來的困難。

不建議選擇第三個方法,這種方法對自身的心態和能力,都會是一種災難性打擊,一旦自己清醒過來,悔恨所帶來的痛苦會比原本困難帶來的痛苦更巨大,如果不讓自己清醒,則自己的心態和能力基礎都將得到破壞性摧毀,重建的難度也會比原本遭遇的困難高許多倍

似乎是我們就算做任何一個選擇,都還要回到一個基礎——擁有堅定的信念

信念恐怕是我們面對困難以及之後的痛苦,唯一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只要還有這根稻草,我們就不會輕言放棄。那麼為自己樹立一個正確的信念,就是我們足以抵擋困難和痛苦的最初動力

換句話說——

  要想避免因自己無能而身陷困境以至於憤怒,請先尋找一個能成為自己堅強後盾、支持自己不斷前進的信仰。


無能在語言中是有貶義的,而且意義也不明確。在【沒有某種能力】和【沒有任何能力】兩種解釋之間,經常是指後者;而題目中的話,只能解釋為前者才說的通。按前者的話,除了全知全能的上帝,沒有什麼人不是無能的吧

即使按前者來看,無能、痛苦但不憤怒的例子也舉不勝舉,那這句話作為全稱命題顯然是錯的。只是這種反駁避開了原文核心觀點,雖然完備,但我不大喜歡。

當然,如果是毫無語感的死理性派來看,看不出這句話有什麼錯,實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部份的痛苦,確實都是「如果自己足夠有能力,就可以避免」的,比如缺錢,比如失戀,比如跟自己的孩子無法溝通。甚至即使是天災,如果你夠有能力,也能保護自己和家人、財產的安全。

唯一跟能力無關,即使再有能力也無濟於事的,是自己和身邊的人的生老病死。有能力的人可以享受最好的醫療照顧,有比一般人長一點的壽命,但是不可能不老、不死,違抗不了自然法則。可以說這是唯一一件不論貧富,人人大致上平等的事。

當然如果未來有人能力強到發明了長生不老的方法,那就推翻了這個法則。。。


任何絕對化結論都是錯誤的。羅素所說的對愛情的渴望,知識的追尋和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都是美麗的。豈能說這樣的痛苦是對無能的憤怒。憤怒總是懷著一種敵意不甘,而對苦難的憐憫是看透必然規律後屬於人性的悲憫和寬容。

任何生命都背負著苦難而來而存在著,很多痛苦是實實在在的,並不是任何姿態可以掩蓋。看人看累了就愛看看動物世界這類節目,看動物們為了生存掙扎,為同伴的死去而悲傷,一切那麼自然而虔誠。精神的強大不該是懷著自欺與欺人妄圖消滅蔑視痛苦,而是正視苦難,尊重自己痛苦的感受,至少給自己以憐憫慰藉和寬容。


這句話儼然已成為流傳最廣的王小波名言。。

但是首先,這句話極有可能不是王小波說的。在沒有任何資料能指出這句話確切出處的情況下,大家都在不假思索地傳播,其中甚至不乏一些資深文字愛好者。讓人感嘆以訛傳訛之風盛行的同時,卻也體現了這句話確實有點意思。

這句話有典型的「王二風格」,犀利無比。難怪很多資深讀者都不假思索地以為是出自王小波之手。可是仔細想想,便會發覺有失偏頗,說得過於絕對,有種矯枉過正的感覺。個人認為,這句話本質上是一句極高明的雞湯,也有雞湯文的通病。

它很適合拿來自我激勵,讓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而不是客觀條件。正如題主所說,要想不痛苦,就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困境中看到這句話,無疑會讓人產生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的慾望,而不是去怨天尤人。這是好的。

但題主也意識到了,一個人是無法全能的,所以憤怒、痛苦不可避免。但是這種情況真的只能靠自己調節?我覺得不是的。這句話說得過於絕對,以至於給人一種錯覺:任何事情都只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句話讓人忽視了一些重要的事實:客觀因素也同樣重要,客觀因素也是可以改變的,有時候,改變客觀因素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提高自身修養,固然能拉高觸發憤怒的域值,但是有時候,為什麼不更直接地解決問題呢?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假如你的大學宿舍各種髒亂差,大家住得很不爽,然後室友說,不爽是因為我們自身修養不夠,不如多看幾本書,心態更平和了,也就能夠住得開心了。。。放屁!!!!!!!!!住得不爽是因為宿舍跟豬窩一樣,好好打掃乾淨保持清潔才是正道!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這句話是王小波說的嗎?出自哪裡? - X 的出處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感覺是十分精闢的現在名言了,有深度。

對應的一句話是:你若喜歡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歌德

說到底:

一個人的信念,或說價值觀決定這一切。人表面上來衡量是德智體美勞,但對個體而言,價值觀是最核心的,價值產生信心,信心產生熱情,熱情產生行為,而行為產生習慣,習慣決定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

你的品德智慧都來源於你的行動。

而最難的是,人的價值觀難於統一,因人的本性十分複雜,並相互對立和相互矛盾。可說慾望無限,而能力有限(所以才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之說)。(又有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之說)。

如何平衡,哲人早給出答案:

以出世的態度做入世的事。

即不役於生活,又不漠視它的命運。

高尚的生活是由愛的激勵,並由知識引導的生活。

可以這樣說: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及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都是對人的某一方面的缺點的確認。

古人的一句話,真的好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如你志向不定,只能去:

未能誠意,則先堅守志向。

弘一法師的:多思不若養志,多言不若守靜,多才不若守德。


想起我最近最憤怒的一次,好像有一年了吧。

剛去實習,一個哥哥負責帶我。他人真的不錯,會騎車跑個三里路給我送水,吃飯點我喜歡的菜,還說工程結束了請我泡溫泉。

直到由我來負責看工人幹活,六十,七十,路都走不動的老人在搬五六個年輕人都搬不動的樹。他讓我看緊點?

當時真的很生氣,直接吼他:出事了你負責嗎?

可能他從沒看我吼過吧,當時就一愣,然後點了根煙:我們也只是打工的。

然後我倆站了一會。過兩天我直接辭職了。

讓我聽說這些事可以,讓我看到這些事也可以。但讓我做這些事就是不行。而且不行的事永遠不行,就這麼簡單。

所有無能為力的事都可以憑我們去改變,哪怕很慢很慢


給你摘一段德勒茲吧:「痛苦激情是一種情結,它連接慾望之無限性與心靈之惶恐不安,連接貪婪與迷信。」


不清楚是不是王小波說的,也有相關問題考證過。比較同意這個答案的說法:「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這句話是王小波說的嗎?出自哪裡? - cheng mark 的回答

如果沒有上下文,只評論這一句話,那麼

我的理解是:這就是一句蠢話。

如果這是王小波說的,那就是王小波說的蠢話。

高票答案從這一句話能分析出那麼多玩意來,也真是腦洞大開。


這句話不僅胡扯,說這句話的人還缺德。

當然這句話有一個優點,就是激勵作用。但是這句話缺德的成分更多,因為這句話容易影響三觀還不成熟的未成年人。

這句話又很巧妙地迎合了部分人的心理活動。

這句話是宣揚「過度反省」和「譴責被害者」

這兩種推卸責任潑髒水的下作的手段

就像是在工作里,一個同事無緣無故地把黑鍋甩給你。本質上是同事缺德,可按這句話「譴責被害者」的邏輯,錯誤卻在你身上了。

如果你又恰好是過度反省那一類人,那你以後很可能就在自我安慰自我感動中,成為最佳背鍋俠受氣包。

校園霸凌里要是按這句話的邏輯,那就是惡霸無罪啰?

這句話除了宣揚「譴責受害者」之外,

還有非常讓人噁心的類似於「惰政」的推卸責任的意味。

就比如回到商紂時代,明明是當時的統治集團惡貫滿盈,結果統治集團說「痛苦源於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所以痛苦是你們自己造成的,不關我們的事。」

這種懶惰的推卸責任實在是噁心。

如果相信了這句話,很可能之後會變成攬責任到自己身上的過度反省的受氣型的那一類人。

明明痛苦和不幸來自外界,錯誤本質來源於別人,是別人夠缺德,這跟你壓根沒關係,

而你卻把這種責任歸咎到自己身上?

千萬別這樣,

自己的責任自己擔

外界的責任也讓他們自己擔

如果你攬了他們的責任,那可就正中他們的下懷了。

如果你支持這句話,並贊成「譴責受害者」和「過度反省」,那麼你有可能是社會達爾文主義者

宣揚社會達爾文主義,種族主義、屠殺、不平等主義,用社會達爾文為他們辯護,而且是該理論忠實的擁護者,但是能說這樣是對的嗎?社會達爾文主義是為欺凌弱小找到合理化的理由;強勢者可以壓制奴役弱者,弱者要麼就被吃掉,要麼就強起來去奴役他人。

殊不知當社會變成叢林的那一天,你們有可能是第一個被殺掉的。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一個人最痛苦的不是戰死,而是後悔沒有戰死」這句話?
如何理解「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移民後的華人對中國沒有任何義務 但中國卻對華人有責任?
如何理解「奴性是人的本能」這句話?
如何理解卡夫卡的《城堡》?

TAG:閱讀 | 生活 | 心理學 | 邏輯 | 如何理解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