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有哪些思維能力特彆強的人?他們有哪些獨特的思考方法?


孫武--打仗幾乎沒有輸過,還能功成身退,他的思想就看《孫子兵法》吧,理解幾個思想,就能提升很大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個是老生常談了。不提了。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詭道12法,其實就是一個戰術框架-如何迷惑和騷擾,而且說的特別簡單,想做啥,顯示意圖相反的行為就行了(像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個是迷惑,打得過打,打不過躲,一邊躲一邊削弱對方,這個是騷擾。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不打仗,就讓人誠服於你,是最牛逼的。打仗打得再漂亮,不如不打仗就能戰勝對方。

秦國降伏齊國就是這樣

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用流行的說法,實力大大超過對方,就碾壓過去,如果實力大抵相當,分開對方逐個擊破,如果比對方少,就逃吧,等以後有實力里再去對抗。這個說的很樸素,一點也不神奇,但要做到卻不容易

這個是作戰的原則問題。

以正合,以奇勝

我個人最喜歡這句,領悟了這句,戰鬥力就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了。它是《孫子》思維的核心之一- 正奇觀。如果用打仗術語來說就是用正規軍進行正面交鋒,用奇兵把戰役結束將敵軍打敗。出奇制勝就是這個道理。正奇觀講述了兩者的關係,沒有正規軍的正面交鋒進行,無法出奇兵打勝;沒有奇兵,光靠正面交鋒進行消耗戰,對己方也是損害很大的。必須做到能正面交鋒不落敗,然後出其不意以奇制勝。 對於現代生活也是一樣的。要和別人競爭,必須別人有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有,才能和對方進行正面交鋒不落敗,然後自己必須有自己的特點,或者奇妙的戰略,在正面交鋒的基礎上,出奇制勝。

----------------------------

update:2014-8-7

補充一下正奇觀,個人是非常喜歡這個觀點的,用它可以解釋很多東西,很淺顯的道理,我卻發現很多人不是太明白。

正和奇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沒有說那個比另外一個更加重要,沒有正,有奇不頂用; 有奇,沒有正,地基不牢,即使一時得勢,終究也會倒塌失敗。其實就是誰也離不開誰。

比如說知乎上有很多關於努力和天賦那個重要的問題,比如:

為什麼許多人很喜歡誇大勤奮、貶低天賦?

其實在正奇觀來解釋,就很容易看清楚了,勤奮和努力就是正,天賦就是奇,光有勤奮和努力,沒有天賦,可以有一定成就,但是繼續往上升,就有一定困難;有天賦,沒有努力,那就是沒有堅牢的基礎,可能一時的成功,但基本不能長久。努力和勤奮為正合,加上天賦的奇勝,這樣才是正奇觀的完美組合,缺一不可,沒必要將其對立

還有說 勤奮和努力的不夠,還沒有到拼天賦的時候。用正奇觀來表達,就是正規軍實力不足,還沒達到能可以使用奇謀的地步。

在舉一個著名戰例 - 四面楚歌,它就解釋了正合,漢軍包圍楚軍,使得楚軍無法突圍。然後用奇謀讓軍隊吹奏楚歌,完全瓦解楚軍意志力。正規軍在奇謀的輔助下,順利地瓦解了楚國的戰鬥力,為後來壓倒性的勝利做了很好的鋪墊。

暫時就寫到這裡。


John Carmack, 現代3D遊戲的啟蒙者,最傑出的程序員之一。

John D. Carmack

從他的代碼來看,我個人認為他的邏輯思維能力是相當罕見的。

id-Software (id Software) GitHub

關於他的 Methodology(嚴格來講,方法論比題主所說的思維方法更寬泛一些,但應該也不算偏題),卡馬克曾說過一段話(出處:http://www.aeflash.com/2013-01/john-carmack.html):

Focused, hard work is the real key to success. Keep your eyes on the goal, and just keep taking the next step towards completing it. If you aren"t sure which way to do something, do it both ways and see which works better.

這段話曾使我受益良多,也許對你也會有所啟發。

=====================================================================

[2014-03-13] 添加:

今天又讀了一下這個題目,發現題目問的是「有哪些」,就想到應該把愛因斯坦補充進來,讓這個答案更完善。

愛因斯坦,德國物理學家,相對論的奠基者。

相關信息:(這三個鏈接的信息量都很豐富,我在裡面不知不覺就逛了兩個小時,慎入)

(官方網站) http://einstein.biz/index.php

(Wikipedia介紹)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bert_Einstein

(Wikiquote引言) http://en.wikiquote.org/wiki/Albert_Einstein

我在下面的每一段前加了標籤和我的簡短理解,以便閱讀和整理。

凡是引言均以"引用"的方式註明。

(著名的公式)

愛因斯坦常對人說:學習時間是個常數,它的效率卻是個變數,單獨追求學習時間是不明智的,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習效率。他認為必須通過文體活動,才能獲得充沛的精力,保持清醒的頭腦,愛因斯坦還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總結出一個公式,即A=X+Y+Z。A代表成功,X代表正確的方法,Y代表努力工作,Z代表少說廢話。他把這個公式的內容,概括成兩句話:工作和休息是走向成功之路的階梯,珍惜時間是有所建樹的重要條件。

(直覺-演繹思維方法)

愛因斯坦不僅是位物理學大師,也是一位研究思維的專家,在他的文集中有大量研究科學思維方法的論述。他考察了從亞里士多德的演繹推理到培根的歸納推理,再到牛頓的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相統一的思維方法後,提出了一種新的思維方法。他認為從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沒有邏輯的,是直覺的方法,從一般到特殊的道路是邏輯的方法。這樣,愛因斯坦在邏輯方法與非邏輯方法之間保持了必要的張力思維,他本人稱為"直覺-演繹思維方法"。

(張力思維方法)

張力思維方法與其說是一種科學研究中的方法,不如說是關於科學研究方法的評論,而不僅僅只有方法論的意義。"直覺-演繹"本身是無法操作的。它要求我們善於在歸納與演繹、推理與直覺等對立的兩極保
持必要的張力,但沒說清楚怎樣保持這種張力,可以
把它形容為走鋼絲一樣的高超技藝,稍一偏離平衡,就會發生"翻車"。它與科學家個人學術素養及對問題的認識深度等因素相關。但在提出這種方法時,愛因斯坦對邏輯推理作用的評價,值得我們重視。

(聚焦思維模式)

(與前面提到的卡馬克的方法頗有共通之處,把思維始終聚焦在要點上,專註,砍掉細枝末節,才能探查到問題的本質)

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

(想像力的重要性)

邏輯帶你從A點到達B點,想像力帶你去任何地方。

Logic will get you from A to B. Imagination
will take you everywhere.

(想像力的重要性)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肅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提出問題的重要性)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非常有洞察力的觀點)

(想想蒙娜麗莎的微笑,時空的相對性和量子的疊加態)

我們能夠經歷的最美和最深奧的感情就是神秘,它是所有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源泉。

The most beautiful and profound emotion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ical.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
-Albert Einstein

(非常有洞察力的觀點)

(能造出「深藍」並不意味著也能造出iPad)

Innovation is not the product of logical
thought, even though the final product is tied to a logical structure.

創新不是由邏輯思維帶來的,儘管最後的產物有賴於一個符合邏輯的結構。

(此處譯文似有誤,似應譯為「創新往往不是經由邏輯思維產生的果實,然而最終產物卻能展現出一副契合邏輯的構造。」)

(一個非常有效的用來檢驗自己學習成果的標準)

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

如果你不能把它簡單地解釋出來,那說明你還沒有很好的理解它。

這裡我還挑選了幾條跟三觀方面的引言,嚴格來講不屬於思考方法之列,但三觀的塑造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方式,這似乎可算是間接的啟發吧。

(世界觀)

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world is that it is comprehensible.

這世界最無法理解的事情是它是可理解的。

(人生觀)

Life is like riding a bicycle. To keep your
balance you must keep moving.

人生就像騎單車。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價值觀)

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

試著不去做一個成功的人,而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以上。


謝邀。

(一)

「在你們人類世界裡,有一位叫羅伯特·胡克的在1666年說過:』自古以來,世界各地有許許多多的人熱衷於探索自然奧秘,潛心於探尋事物原因。對於這些探索活動,人們本來並沒有多少期待,但它們最終產生了對探索者本人和人類都或多或少有用的結果。當這些竭盡全力的探索活動單槍匹馬、不系統、不夠完善、互相沒有什麼關聯時,最終結果只能是微小的,有點甚至不值一提。人類已經有6000年的自然探索史,即使一年只考慮100個問題,也有60萬個以上的探索活動。不過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這些先驅無法征服自然探索歷程中的種種艱難險阻。發現知識世界新大陸,必須依靠一支紀律嚴明,組織有序,初期成員很少的科爾蒂斯遠征軍式的隊伍來完成。』」

「我的工作就將你們人類歷史上所有「單槍匹馬、不系統、不夠完善、互相沒有什麼關聯」的思維方法重新組合,形成一支組織有序的科爾蒂斯遠征軍。」

(二)

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我才確信現在站在我面前的這位老派學者裝扮的先生是我們俗稱的「死神」。

「你們通常叫我「死神」。我不知道為什麼你們要把我稱作「死神」,雖然我的出現經常伴隨著死亡,但我卻不是神,我不掌握你們的生老病死,我只是負責最後剪輯你們人生的工作罷了。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其實更像是你們的朋友,因為你們從子宮到墳墓我都一直陪在你們的身邊,忠誠地記載著屬於你的歷史。在你們臨死的時候,我還會特意剪切出你們最精彩最與眾不同的片段饋贈給你們,這雖然不是我的工作職責,但我從內心深處希望你們更加平靜得走向死亡。」

「那麼,死神先生,您的真正工作職責是什麼呢?」

「我們那邊的人沒有類似人類這樣的姓名傳承,我們都以自己的職位稱呼彼此,」死神非常儒雅地說道:「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請叫我人類檔案師。正如我的職位的字面意思,其實我是負責管理人類世界的歷史檔案,負責發覺記錄人類那些與眾不同的事情。」

「是否跟我們歷史書那樣,記錄著各個國家的科學、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偉人的相關事情?」

「不不不,你們人類的歷史中記載的那些事情對我們而言其實有點微不足道,科學、政治、經濟這些辭彙是只有你們人類才特有的分類方式」,死神頓了頓說道:「我們的歷史檔案裡面存放著的其實是人類歷史中那些的閃耀人心的思想,主要是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

「你要知道在我們創造這個世界以後,我們眼中的這個世界其實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算式......或者說,就像是你們看待俄羅斯方塊一樣,雖然有各種翻轉、組合形成不同的模式,但是在我們看來就是一個簡單的遊戲界面。但是,你們人類,」死神先生突然眼裡冒出激動的閃光,接著說道:「你們人類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卻又很多種,非常有意思。」

「就好像去年夏天的時候,您出席的那個講座——請不要感到吃驚,正如我之前提到的那樣,我隨時都陪在你的身邊,或者說是70多億人類的身邊——有一位出色的舞蹈藝術家跟你說過通過對自己身體25個點的控制,加上4種動作的展示,便可以感知自己對整個世界的控制。」

「或者前年夏天那樣,你聽到一個重金屬樂隊的主唱對場下的一位小孩說:不要對我們憤怒的吶喊感到不可思議,等你長大以後,面對這個瘋狂的世界,你的吶喊聲會比我還大。」

「再或者,你在五台山上以及西藏的大小寺廟中看到的舉家來朝聖的信徒,他們眼中的世界就是那一片聖地與信仰」

「這些事情,在我們看來是非常值得興奮的,因為你們賦予了這個世界很多種的解讀方式,每一種解讀方式其實都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外在表達

「而且沿著不同的思維方式,有的人解讀成了成功學,譬如幾步成功法;有的人參透了人類的歷史洪流規律;有的人解讀成謀略戰法;有的人成了開發人類潛能的專家;有的則演變成生死輪迴的佛學。從商業到哲學,從兵法到人體結構到精神領域,大家都在孜孜不倦地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解釋這個世界,尋求這個世界的運作規律。」

所以你看,紛紛擾擾的諸多事宜,其實本質都是對這個世界不同的解讀方式,也就是不同的思維方式造成的。」

(三)

下了幾天的雨,今天終於放晴了。

剛剛搬完家,在新居里將自己近幾年來閱讀的幾箱子的書放上書架的時候,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雖然我近年來主要攻讀商業類的書籍,從一些經典著作開始,然後順著這些著作提及的其它書籍拓展閱讀,以此循環類推,但不知不覺中,我的書架上竟然已經可以分類為哲學/數學/文學/商業/邏輯/歷史/社會心理學/美食/設計/藝術等明顯不同類別。從一個領域出發,最後竟然會延伸到不同的領域裡面去,等等,這種感覺好像似曾相識。

這些年來旅行歷事閱人讀書,時常出現的就是這種感覺: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事情到最後竟然是相通的。這些相通的感覺總是瞬間出現而又即刻消逝,就像靈感錯過之後難以再尋蹤跡一下。

就好像命運總是有意給我留下不同的線索,一直在慢慢地持續地挑逗著我的好奇心,我所有的求知慾在這一瞬間爆發出來,我決定要把這些感覺「相通」的瞬間都記錄下來,刨根究底來尋找出一個答案來。

死神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

「這麼看,我要做的事情其實就是您正在做的事情了?」

「是的,先生」

「那您是來告訴我最終的答案了么?」

「不不不,哦,先生,不是的,您難道不知道普羅米修斯的下場么?」

「我只是想著通過剛才的表述,能讓你少走點彎路,我不能直接給你答案,但是我可以給你指出方向。」

(四)

根據wiki百科的描述,「思維是高級的心理活動形式,人腦對信息的處理包括分析、抽象、綜合、概括、對比系統的和具體的過程」。而與之經常相提並論的「邏輯」,根據維基百科的分法,可以分為:歸納推理,溯因推理和演繹推理

「在我看來,倘若站在人類歷史發展的潮流邊上,思維方式其實只應該分為兩種:

一種是常人只能望其項背的。像達摩祖師菩提樹下的證悟;像愛因斯坦的思維實驗;或者像是尼古拉·斯特拉那般可以在腦海中直接進行現場模擬,且模擬結果與實際試驗無差異的稟賦。對於這樣一種天才的思維方式,其實對常人而言,更多只能驚嘆,卻無法學到更多。」我開始概況道。

死神不再說話了,用目光鼓勵著我繼續說下去。

「另一種,則是人人都可以通過模仿、學習而掌握的思維方式。像歐幾里德構建的歐式幾何;像佛洛依德開創的精神分析學科;像達爾文如何一步一步嚴格論證出進化學說;像納什的博弈論;像孫武的兵法思想;像像大陸板塊漂移論或者日心說。他們的精妙之處,不是思維方式本身有多晦澀難懂玄妙高深,而在於前人無人如此系統地構想過。而一旦這些思維體系被系統化論證後,人們接受並應用起來並不困難。」

「我個人而言就比較傾向於後者這種的思維方式,因為我覺得這是一種普世的教育,眾人如果人人在最初的時候都知曉這些思維方式的話,可以避免絕大多數的初級錯誤。值得慶幸的是,人類歷史上,其實絕大部分行業的開拓者和領先者都是後者,他們並不是傳統意義上智商驚人的存在,但是他們的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解讀這個世界的方式可以被我們所學習繼承。」

「商業上就有:提醒我們使用MECE的巴巴拉·明托、致力於壓縮成本的山姆·沃爾頓、處理轉型期的安迪·格魯夫、對產品完美要求的史蒂夫·喬布斯、有整天把定位掛在嘴邊的里斯特勞特、熟知競爭戰略邁克爾·波特、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的費曼、熟悉人性影響力的羅伯特·西奧迪尼、熟知傳播引爆點的馬爾科姆、在營銷細節方面經驗獨到的柏唯良、熟知定價的威廉·龐德斯特、知曉設計心理學的唐納德·A·諾曼、追求卓越服務的謝家華、時刻提醒您看財務報表的杜邦等等...當然還有最關鍵的三個人:提醒避免人類主觀思維缺陷的羅爾夫·多貝里、時刻警惕黑天鵝的尼古拉斯·塔勒布、讓您警醒光環效應的羅森維。」

「進一步的,我們其實可以打破學科的界限、行業的界限,去學習那些開拓者、領先者的思想體系。每一位開拓者、領先者都展示了一種從他們行業的角度領悟到用來解釋這個世界的方式,也就是他們的思維方式。正如查理·芒格說的那樣:這個世界並不是按照學科劃分來運作的。」

「是的,先生,我一開始就說過了,像政治、經濟、技術這些辭彙只是你們人類偷懶的劃分罷了。」死神點了點頭補充道。

「歷史上那些知名的開拓者,他們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呈現自己的成果理論,使得我們可以逆流而上,通過他們的成果理論來學習他們獨有的思維方式。就好像霍金從一個恆星的坍塌模型逆向思考後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的模型一樣,一旦我們這樣思考後會發現,我們將面對一個無比龐大的思想上的財富寶礦。」

(五)

1941年,也就是在斯蒂芬·茨威格自殺的前一年,他完成了自己的自傳《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這位奧地利作家在自傳里提到自己的一個愛好:收集各大名家的手稿,有詩人的,有哲學家的,有音樂家的。他這樣寫道:「在這個世界上無數難解之謎中,創造的秘密乃是最深奧而玄妙的......我們無法知曉一朵小花是如何產生的,一首詩是如何產生的,就連詩人、音樂家本人在時候也無法確切地說清自己靈感迸發的那一瞬息......對於這種不可捉摸的創造過程,能提供少許猜測依據的唯一材料就是藝術家的一頁頁的親筆手稿,尤其是那些塗塗改改,不準備拿去複印的未定初稿......」通過這些作品的初稿亦或者片段,可以讓他了解到一個受人愛戴的大師的創作方法。

「人類檔案師,先生,您在想什麼呢?」

「哦,請原諒我的失態,你剛才的話,讓我想起了70多年前的一位喜歡收集各類大家手稿的故人。」

「感謝您告訴我答案,人類檔案師先生。」

「不不不,哦,先生,我並沒有給你答案,其實也沒辦法給你的,我能給的只是方向。」

希望有所幫助。

Lonely Planet (Lonely Planet).

2014年5月23日


其實我覺得馬克思恩格斯還挺厲害的~噗


老子。道德經。道經講原始模型 變換規則 擴展模型。 德經 講各種模型的使用方法 具體例子 以證道經中的模型。思維從客觀中來,到客觀中去。虛無為根,現實為葉。


王守仁  

心即理為基礎,知行合一為過程,致良知是思考方法

【心即理】是起因,即意之動;【知行合一】是過程實踐;【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三者形成一個整體

朱載垕:「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朕甚憫焉!因念勛賢,重申盟誓。」

徐渭:「王羲之『以書掩其人』,王守仁則『以人掩其書』 。」

朱彝尊:「詩筆清婉,書法尤通神,足為臨池之模範。」

王世貞:「伯安之為詩,少年有意求工,而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於法;晚年盡舉而歸之道,而尚為少年意象所牽,率不能深融而出於自然。其自負若兩得。」[6]

張岱:「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7]

黃宗羲: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7]

魏禧:「陽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為三百年一人。」

王士禎:「王文成公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7]

紀曉嵐:「守仁勛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而為文博大昌達,詩亦秀逸有致,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7]

張廷玉:「王守仁始以直節著。比任疆事,提弱卒,從諸書生掃積年逋寇,平定孽籓。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雖由天資高,其亦有得於中者歟。矜其創穫,標異儒先,卒為學者譏。」[3]

鄧之成:「陽明以事功顯,故其學最為紮實有用。」[7]

嚴復:「夫陽明之學,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為其功夫之節目。」「獨陽明之學,簡徑捷易,高明往往喜之。」[7]

梁啟超:「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具偉大,軍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勛業。」「陽明是一位豪傑之士,他的學術像打藥針一般令人興奮,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學結束,吐很大光芒。」[7]

章太炎:「文成以內過非人所證,故付之於良知,以發於事業者或為時位阻,故言『行之明覺精察處即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行』,於是有知行合一之說。」「文成之術,非貴其能從政也,貴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7]

孫中山:「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7]

蔡元培:「明之中葉王陽明出,中興陸學,而思想界之氣象又一新焉。」[7]

三島毅:「憶昔陽明講學堂,震天動地活機藏。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7]

東鄉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陽明。」[7]

高瀨武次郎:「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7]

岡田武彥:「修文的龍場是王陽明大徹大悟,並形成思想體系的聖地。……陽明學最有東方文化的特點,它簡易樸實,不僅便於學習掌握,而且易於實踐執行。在人類這個大家庭里,不分種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實踐陽明的良知之學。」[7]

胡哲敷:「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只有兩人:一為明朝的王守仁,一則清朝的曾國藩。」[8]

郭沫若:「王陽明對於教育方面也有他獨到的主張,而他的主張與近代進步的教育學說每多一致。他在中國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大的影響。」[9]

錢穆:「陽明思想的價值在於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解決了宋儒留下的『萬物一體』和『變化氣質』的問題。……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與物、知與行統一起來,泯合朱子偏於外、陸子偏於內的片面性,解決宋儒遺留下來的問題。」[7]

張岱年:「陽明宣揚『知行合一』,強調躬行實踐的重要,更提出「致良知」學說,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提倡獨立思考具有深刻的意義。」[7]

杜維明:「王陽明繼承和發揚光大了中國儒學特有的人文精神。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就是要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他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創造人與社會的和諧;他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創造人與自身的和諧。」[7]

余秋雨:「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 ,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王陽明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哲學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智能發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夠有資格給予批評的人其實並不太多。」[10]

當年明月:「他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其中受益匪淺。」[11]

本朝太祖的老師兼岳父楊昌濟向他推薦的《王陽明全集》,不僅讀完了王陽明的著作還逐字逐句地作出批註,還以一篇《心之力》的作文得到楊昌濟的高分獎勵。要論思想,文學,軍事三合一的大家,首推王守仁,再推本朝太祖,沒第三個人了。


尼古拉·特斯拉。

為什麼說這人的思維能力超乎常人呢?請看他的自傳記載,他小時候得過一種怪病:

眼前常常浮現出圖像,往往伴有強光,模糊我的視線,干擾我的思想和行為

簡單來說,就是幻覺。但是特斯拉的幻覺不是一般的幻覺,而是:

這些景象是高度興奮狀態下大腦對視網膜產生的反射作用。

這些幻覺一開始讓特斯拉感覺很痛苦,他也嘗試用各種辦法去除這些幻覺,比如:

為了從這種痛苦的景象中解脫出來,我嘗試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我見過的東西上。使用這種方法,我通常可以獲得暫時的解脫;但是為了維持這種狀態,我不得不持續想像新的景象。

但是等特斯拉專註發明之後,這種幻覺就成了特斯拉的獨門秘技:

我不需要藉助任何模型、圖紙或實驗,就可以在腦海中把它們歷歷在目地想像出來。

他的想像力無比精確,簡直就是超級計算機一樣可以做模擬任何物體,做3D設計:

當我有思路時,就立刻在腦中構圖。我在腦海中修改結構、不斷改進、進行操作。不論是在腦海中運行渦輪機,還是在車間里實地測試,對於我來說都無關緊要。我甚至能想像它是否會失去平衡這樣的細節。想像和實際操作根本沒有差別,反正結果都一樣。用這種方法,我不必接觸任何實物,就能快速開發和完善設想。直到將所能想到的所有合理改進都體現在設計中,再也找不出任何缺點時,我才會把腦海中的成品具體製作出來。我設計的裝置實際運行總是與我想像的完全一致,試驗結果也恰好符合我的設想,20年來無一例外。

以上是他的想像力,不止如此,他的感官也非常人能及。這種能力來自於1880年他得的一場怪病:

我的視覺和聽覺總是異常敏感。遠處的物體別人無法看清,我可以清晰地辨別。童年時期,我好幾次聽到鄰居家發出的微弱噼啪聲,而他們還在呼呼大睡,於是我大聲呼喊,使他們家的房子免遭火災。1899年,我已年過四十,正在科羅拉多做實驗,還可以清晰地聽到550英里以外的雷聲,而我的年輕助手們的聽力極限不過150英里。我的聽力敏銳程度是常人的13倍。可要是與我精神極度緊張時的聽力敏銳程度相比,這樣的聽力簡直就是個聾子。在布達佩斯,隔著三個房間我還可以聽見鐘錶的滴答聲;當蒼蠅落在我房間的桌子上,我耳朵里就會聽到悶雷般的撞擊聲;幾英里外馬車駛過,都會讓我全身顫抖;二三十英里外的火車鳴響汽笛,我都覺得自己坐的椅子或凳子在劇烈搖晃,令人痛苦不堪;我腳下的地面也總在不斷晃動。我得在床下裝上橡膠墊才能休息。遠處或近處傳來的暄鬧聲,就像有人在我耳邊說話,如果不能將它們一一分辨清楚,我就會感到毛骨悚然。陽光如果時斷時續,我的大腦就會感到強烈的撞擊,以至昏厥過去。我必須調動全部的意志力才能從橋樑或其他建築物下面穿過,因為我會覺得頭骨都快被壓碎了。在黑暗中,我像蝙蝠一樣敏銳,憑著額頭上一種怪異的感覺可以探測到12英尺外的物體。我的脈搏每分鐘幾下到多達260下不等,身上所有組織都在抽搐和顫動,令人難以忍受。一位頗有名望的醫生每天給我服用大量溴化鉀,並且斷言這是種獨一無二的不治之症。

另外,特斯拉的身體機能也異乎常人:

突然,我的雙腿同時離開了地面。就在那一剎那,我腦中划過一道閃光,神經馬上作出反應,肌肉收縮,我的身體旋轉了180度,雙手撐在地上倒立著。我站起來繼續趕路,就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後面那位陌生人追了上來,驚訝地打量著我,問道:「您多大了?」「哦,差不多59了。」我回答道。

大概一個月前,我打算買副新眼鏡,於是去了一位眼科醫生那裡做例行檢查。他看著我,不敢相信我可以輕鬆讀出視力表上最小的字體。當我告訴他我已經年過六十的時候,他更是驚得瞠目結舌。朋友經常說我的衣服很合身,就像手套一樣服帖,但是他們不知道,這些衣服都是按我35年前量的尺寸做的。這麼多年我的身材一寸沒變,體重也是一磅沒變。

身體機能如果不能算思維能力,那麼記憶力總該是的。特斯拉有著驚人的eidetic memory,就是BigBang裡面謝耳朵引以為豪的圖像式記憶,即可以記得所有經歷的事情的所有細節,可以完全再現當時的圖像。

語言能力肯定也是思維能力。特斯拉能說8種語言: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捷克語、英語、法語、德語、匈牙利語、義大利語、拉丁文。

這樣一個人,再加上他在科學上的成就、他的發明、他開創的學科,我只想到一個詞可以形容他:Renaissance giant。但是這種巨人只有在軸心時代和文藝復興時期出現過,之後就再也沒有了,特斯拉就是文藝復興之後唯一一個文理雙通、在多個領域開宗立派的巨人。


推薦你看一本書:《天才的13個思維工具》。

遊戲、空間思維、抽象、身體思維、觀察、建立模型(草稿)、同情理解、類比、形象思維、識別模式、形成模式、直覺、轉化、整合。

這本書是以歷史上最牛的一些人的自傳、事迹來研究思維的,裡面談到了各種思維很強的牛人。


老子,他的《道德經》就是思維的集大成者。

比如其中有一句就可以用來回答樓主的問題:「吾有大患,以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大患若身。」

因為樓主想提高自己的能力,思想檔次,或者僅僅是知乎經驗值,他問了這個問題,而這個過程讓他離目標更近一步,但是別人的回答又會給他帶來更多的疑問和追求。

所以疑問或者追求(患)就是樓主進步(身)的階梯,而這個階梯本身又會再次產生更多的疑問和追求,這就是大患若身。因為需要進步,所以有疑問和追求;若沒有疑問,也就不再進步。也可以說,你既是自己的問題,又是自己的答案。

老子的思想方法,就是「反思」。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世界,這叫正思,但往往只看見全世界,唯獨漏了自己;這個時候就需要「反思」,即思考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和方向。現在我們的普遍狀況是缺乏反思,所以老子的方法才是我們需要方法。

當然《道德經》也有一些時代局限性,但是瑕不掩瑜。


居然沒人提Daniel Dennett的那本《直覺泵與其他思維工具》……真是掃興……


竟然沒有人提釋迦摩尼。

你們還在思考如何思考。他已認識到思維本身。通過思維本身認識到世界本質。

他的思維辯證已經超越思維本身,上升到世界觀。

在幾千年前,當時普遍的低文化水平下,他的思想已經超越時代,超越人類,超越宇宙。至今無人能及。


佛弟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專註於自己要做的事情,自然就知道怎麼思考了


圖靈


永遠在第一時間專註【核心】


中國我首推王陽明致良知:我的認為是每個人都具有先天的具有對事物的良知判斷。一切都要經由自己的良知去判斷是非對錯,不去盲從,教人以獨立思考。

國外的首推波普爾:試錯法。概念的形成--檢驗(試錯)--完善。知識的本身和個人的成長也遵循此路徑。


1、(馬克思)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這個顯然是真理,很多人習慣被一些概念性的東西,或大道理所束縛,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依靠經驗,但是事實上很多問題是很複雜的,很多道理也都有其適用空間,不能一概而論。

2、(馬克思)量變到質變

現實中很多情況下確實存在,平時積累都是有用的。

3、(白起)軍事戰略,出奇制勝

白起打仗,從戰略層面出發,對敵方情形分析透徹,先確定項目要不要做,能不能做,再考慮怎麼做。戰術層面,充分分析情形,利用合理戰術,並出奇制勝。

4.(納什)囚徒困境與納什均衡

每個人博弈過程中會參考對手策略,同時讓自己達到最優策略,但這個最優策略,並不是系統中兩方收益最大的最優策略。感興趣的可以百度囚徒困境。

經濟中,生產商會不斷加大產量,導致產品價格最終回歸成本。

5、(弗洛伊德)潛意識

第一次把人類從完全理性中釋放了出來,當然目前的發展已經認為,人類大部分思維活動都是潛意識的。最近研究甚至顯示,在你的意識出現以前,你已經通過潛意識給出了答案,甚至我可以預讀你的想法。人的認知是一種幻覺。

6、(達爾文)進化論

破除了創世說,對人類起源有重要意義,進化的思想也深入到各個領域。

其實中國在基礎教育領域還是很不錯的,唯一的遺憾是教育過程中實踐太少,缺少對行業,工作的接觸和認識。


《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學》

我沒有讀過多少書。所以對自己已知的世界持懷疑的態度。確信是有未知的,帷幕之後自己看不到但確實在運行的世界,我一無所知,懷著敬畏以及渴求探索的心情希望去觸碰。

在這條路上摸索的我是個傻逼,於是很是孤獨。


尼古拉特斯拉啊

要麼不知道這個人,要麼視他為神般的天才

之前有關於紀錄片,真實性十分有待考察。在片中,通古斯大爆炸據說與他有關,他有能力製造超級武器(紅警的特斯拉線圈就這貨),他能在腦中做所有實驗,能模擬宇宙所有條件,所以最後他的實際實驗永遠不會失敗

在他的故事裡,愛迪生是個大反派...


司馬懿,破公孫淵和擒孟達的方法完全不一樣,對諸葛錦和打諸葛亮的打法也完全不一樣,對付曹操曹丕曹睿和曹爽的方法也不一樣。對諸葛亮的評價: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對曹爽的評價》:「爽與范內疏而智不及,駑馬戀棧豆,必不能用也。」


推薦閱讀:

想的太多而無法專心學習怎麼辦?
如何克服自己的思維定式,理解別人的想法?
男人和女人在思維上的差異是什麼?

TAG:思維 | 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