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鎖國真的是中國近代落後的根本原因嗎?

中國就算閉關鎖國了,如果有創造力能否通過自身現代化?就算中國沒有閉關鎖國,是否結果只能是更早淪為西方的殖民地?把中國近代的落後都歸咎於閉關鎖國是否有失偏頗?


公元前約300年,歐幾里得的煌煌大作《幾何原本》問世,基本相當於西方自然科學體系的奠基之作,在將近兩千年後,它被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集大成者徐光啟引入中國,被驚為天書!

中國近代被堅船利炮所擊敗,是資本主義打造工業革命的基礎嗎?是歐洲源遠流長的科學精神,演化成了現代文明,在科學這個領域,中國從來就沒有領先過世界,且長期遠遠落後。

給一個直觀的感覺,徐光啟生於1562年4月24日,卒於1633年11月8日,而幾乎相同的時代,有另一個人存在著,他生於1564年2月15日,卒於1642年1月8日,他的名字叫伽利略,被認為是牛頓之前最偉大的科學家,徐光啟和伽利略,這兩個同時代的「科學家」,正是中國和西方差距的直觀體現,難道你認為徐光啟和伽利略的差距,是由於大明不到200年的閉關造成的?

1215年,英國的《自由大憲章》誕生,被後世公認為英國憲法的起源,這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是近代法制的起源,而差不多相同的時間,中國大地上,「存天理滅人慾」綱常名教的程朱理學,正以燎原之勢影響之後的中國。看看《自由大憲章》的內容,和程朱理學的思想,你還覺得中國和西方是在同一個層面上嗎?這個時候,中國遠還沒有閉關鎖國!

中國是曾領先於世界,但這種領先,主要指經濟實力,在意識形態、科學水平上,中國反而是長期都是落後的那一個。

四大發明?那是生產技術,依然只是經濟發達的一種體現。


閉關鎖國只是落後的表面原因,而非根本原因。

但閉關鎖國是弱小的根本原因。

因為閉關鎖國,中國的統治階級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不知道1840年所面對的不是蠻夷小國而是一個體量比自己還大的強大帝國。因為閉關鎖國了太長時間,作為一個傳統大國既沒有參與制定新世界的規則,也沒有在新世界找到自己的定位,在驟然碰撞到新世界時也無法跟上發展的步伐,從思想到文化,從生產方式到軍隊模式全面落後,大差距落後,才導致了近代的屈辱。

但假使不閉關鎖國,中國就跟得上西方世界的步伐嗎?

並不能跟上。

做一個很簡單的對比,英國的工業化伊始,貴族地主敢奪走農民全部土地羊毛圈地,把農民趕進血汗工廠當工人,趕到船上做探路者和炮灰,不但敢,而且有足夠力量壓制住他們。

中國敢嗎?

作為傳統農業大國,農民的力量是可怕的,資本主義想在這裡磨肉吸血是很困難的,所以明朝只能出現所謂「資本主義萌芽」,清朝沒有明朝壓榨那麼厲害,萌芽還是長不起來。

而歐洲資本家勢力有了力量就敢出去搶黃金賣黑奴滿世界佔領殖民地種植生產糧食和原材料反哺本土,建立三角貿易線,而明朝那幫機戶打的過誰?

即使日後不閉關鎖國了,洋務運動如何?戊戌變法如何?辛亥革命如何?護法運動如何?

先進的思想,先進的體制,先進的工業生產方式乃至先進的武器都有,又如何?

先進有屁用?合適才是王道。

這麼多運籌帷幄的奇才,為什麼是圖書管理員毛澤東成功?

因為這麼多運動,這麼多人,農民只支持毛澤東啊。

在近代中國你想頂著農民的壓力逆勢崛起?

因此,即使不閉關鎖國,中國依然是落後的農業國和封建王朝,不會變成工業國和資本主義國家。

但還有一個問題,在17到19世紀,農業國或者封建王朝就一定弱勢嗎?

十九世紀才廢除農奴制度的歐洲憲兵表示不服啊。

雖然日薄西山但還挺著的奧斯曼也有點不服。

在奧斯曼後面怒懟蘇丹菊花的阿里也表示不服。

事實上,不需要有資本主義,不需要有西方思想,只要你會抄就夠了。

英國人發明了蒸汽機,但世界進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德國人發明了內燃機,美國人發明了交流發電機,比利時人發明了大功率電動機,但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還是全世界。

中國人的山寨能力一向很強啊。

萬曆二十四年一個叫趙士楨的人第一次見到西洋的火繩槍,第二年向朝廷上奏申請仿造,第三年不但仿製成功,自己又鼓搗出聯發火槍和燧發槍。同年,西洋燧發槍的發明者馬漢也才剛得到亨利四世的召見。

科學和思想,可以在強大之前,也可以在強大之後。

在近代,只要中國能夠及時瞥到一眼歐洲戰場上的火槍排炮,能夠聽到一絲蒸汽機的轟鳴就可以改變命運。

而思想,科技和體制的考驗,是要放到現代的。

蝴蝶扇一下翅膀,誰又能知道會不會有一個貪財的皇帝覬覦三角貿易的豐厚利潤?誰又能知道一個好大喜功的皇帝得知北美沃野千里,非洲部分土地撒啥長啥一年四熟之後又會怎麼想?


是也不是,起碼這裡閉關鎖國的概念,跟普通人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不學無術的人眼裡,中國閉關鎖國所以沒有學習外國的先進思想,所以就落後了,這種僵化的思維,不過是近代某些希望中國開放市場的人對中國人的洗腦而已。

導致中國落後的閉關鎖國,是讓中國沒有冒險精神、掠奪精神的閉關鎖國,不是對外交往、市場的閉關鎖國,實際上中國在市場上從來么有閉關鎖國過,否則近代流入中國的幾萬億白銀,都是偷渡進中國的?

實際上,東方在幾千年來,一直都是人類資本、生產力積累的高地,而西方直到發現了新大陸,殖民美洲和非洲,對新大陸掠奪了大量白銀,並用這些廉價貨幣對東方進行吸血之後,才開始生產力的提升,才開始思想、科技的提升的而已。

我一直推薦諸位看一下安德烈·貢德·弗蘭克寫的《白銀資本》,起碼對近代這個世界格局是怎麼形成的,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某些人動不動就說什麼羊吃人,把農民趕去工廠造成了資本主義、工業革命什麼的,說明人家西方人思想多麼先進,你難道不用腦子想想,為什麼英國可以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不種糧食改放羊?難道英國人不用吃糧食,吃羊糞就可以?如果沒有新世界掠奪的大量財富,可以從其他地方比如東歐購入糧食,英國人憑什麼把農民趕入工廠?

近代西方人的發展,不是tm什麼「不閉關鎖國」的開放思想導致的,是對新大陸和非洲、印度的掠奪導致的懂么?如果說導致中國落後的是「閉關鎖國」,那也是不曾像歐洲野蠻人一樣對外掠奪、殖民、搶奪財富的閉關鎖國,而非市場、思想行為、交往的閉關鎖國,懂?


因為中國向來重技術而不重科學,重應用而不重原理,對於技術的革新很有天賦,但對於科學的研究卻淺嘗輒止。


閉關鎖國是落後的結果,而非原因。

17—18世紀,東亞實行閉關鎖國的可不止中國一家,朝鮮、日本、越南在當時不約而同的進入鎖國模式,這絕非偶然。實際上閉關鎖國是東方農業國家抵禦早期資本主義經濟漩渦和政治滲透的最佳手段。17—18世紀,以廣義西歐地帶為中心早已形成一個巨大的經濟漩渦,歐洲人利用自己高效手工業生產能力和美洲的廉價貴金屬佔據了世界生產鏈條的頂端,並從四周吸取生產資料(商品、原料、勞動力),在這個經濟漩渦下走向毀滅的不止亞洲國家,還包括中東歐的廣大農業地帶,波蘭、普魯士、俄羅斯、匈牙利等國在17世紀開始的農奴制回潮就是這一經濟漩渦造成的結果。

因為當時的東亞國家無論從生產效率還是經濟結構的上,都不具備與西歐進行對等自由貿易的條件,如果不想被經濟漩渦捲入而經濟崩潰,只能採用強大的國家力量人為的阻斷雙方的社會交流,將自由貿易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這也許不是最佳的抵禦手段,當一定是最適合的手段。


中國古代思想中缺乏形式邏輯,而缺乏形式邏輯就無法形成系統性的理論科學,沒有理論科學又如何能夠實現現代化呢?

既然靠自己無法搞出科學,那隻能從西方那邊學習了,可閉關鎖國又把這條路給斷了,等到形成代差,看到對方鐵船來了還以為是妖術的時候,也只能挨打了。

將落後全部歸咎為閉關鎖國也是不妥的,在被敲開大門後如果能及時向西方學習,也不一定就不能趕上,隔壁日本就是個例子。

閉關鎖國不能算是近代落後的根本原因,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未必是根本原因,但肯定是重大原因

一百多年日本的發展、近幾十年中國和韓國的發展證明東亞文明圈並非無可救藥,只不過因為某些原因而沉睡了,一旦醒過來,趕上的腳步還是挺快的


中國從秦始皇焚書坑儒,從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就註定了永遠落後了。

如果一直按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套路走,相互競爭,互相促進,絕不是現在的卵樣。

現在TG還在推已經畸形了的儒家,未來也沒有可能超美,洗洗睡吧。


只能算個重要原因,要說最主要的,個人認為還是,特殊地理位置引起的特殊文明方式。在這種文明方式下,古中國的科學發展方向與西方(希臘)完全不同。


我回答不了你的這個問題,但我想告訴你,你對史實了解得不對。

首先,我想說, 「閉關鎖國」一詞從未見於清代典籍。該詞是英國在鴉片戰爭前夕最早使用於中國,他們不滿於清政府在海外貿易方面的嚴格管理,迫切要求打開中國市場,譏諷、攻擊清廷,企圖以此說明中國是一個「野蠻、落後、愚昧」的國家,對外商採取排斥態度,為其發動戰爭找理由。

清政府實行的政策叫做「海禁」和「遷海」。海禁就是禁止中國人出海,遷海就是將沿海居民遷至內地,以防止其出海。

下面我講一講清代的「海禁」和「遷海」。

1644年,清軍入關後,雖勢如破竹,但鄭成功等南明勢力退居海上,依託海島與利潤豐厚的海外貿易繼續與清軍對抗,並和海上其他的反清勢力一起配合不斷反攻大陸。

清廷面臨的局面與300年前朱元璋剛建立大明時面臨的局面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不能應對鄭成功等南明反清勢力在東南沿海的不斷進攻,清政府在南方乃至全國的統治就不能穩固。而鄭成功等海上勢力需要大陸的糧餉、油鐵、木材等補給品,船隻的製造和修理也需要大陸上的技術力量和船塢。因此順治、康熙與他們的同行朱洪武一樣,不得不實行海禁乃至遷海政策,認為「如此半載,海賊船隻無可修葺,自然朽爛。賊眾雖多,糧草不繼,自然瓦解。此所謂不用戰而坐看其死也。」

明初和清初的統治者實行海禁並非自己有恐水症,而是為了餓死盤踞在海上的敵對勢力,來鞏固自己的新生政權,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最初實施海禁政策都是無奈之舉。

下表是明清實行海禁與開海政策的時間

明代海禁實行了199年,開海實行了77年,清代海禁實行了39年,開海實行了229年。所以清代的海禁政策不是主流。

清朝實施海禁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應對海上反清勢力的一個權宜之計。

清初繼承明制,實行海禁。但康熙皇帝在1683年消滅了內陸(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藩集團)和海上(台灣鄭氏集團)的反清勢力後,於第二年即1684年宣布開海,廢止了海禁政策。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清軍佔領台灣,剿滅了海外反清勢力的大本營。八月,福建總督姚啟聖上疏請求開海。十月,兩廣總督吳興祚也上疏請求「展界」,即取消遷海政策。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皇帝就取消海禁和遷海令時曾說過:「前因海寇未靖,故令遷界(即強迫沿海居民遷至內地,以防止其接濟海外反清勢力)。今若展界,令民耕種采捕,甚有益於沿海之民。」後來又說:「先因海寇,故海禁不開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

同時,康熙皇帝對沿海海禁不可能完全斷絕的情況是了解的,與其實行一個不能完全執行的海禁,讓手下貪腐的官員有機會收錢非法放行出海貿易船隻,還不如乾脆廢止了它。所以康熙皇帝在朝廷取得共識的基礎上,最終決定「今海外平定,台灣、澎湖設立官兵駐紮,直隸、山東、江南、浙江、福建、廣東各省,先定海禁處分之例,應盡行停止。」

從康熙皇帝的話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清代的海禁和遷海政策與明代的基本國策不一樣,有很強的權宜性,其目的就是因為海上的反清勢力,待清政府將這些反清勢力消滅後,海禁和遷海政策也就不再需要實施了。

但清朝的海禁政策還有一次反覆。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頒布了禁止中國商船前往南洋貿易的命令。康熙皇帝死後,雍正皇帝做出決策,於雍正五年(1727年)同意「開洋禁,以惠商民」,准許商民前往南洋貿易。從此以後,清政府再也沒有實行過海禁政策,更不曾實行所謂閉關鎖國政策。

1684年開海後,清政府為了管理海外貿易,於第二年(1685年)宣布江蘇的松江、浙江的寧波、福建的泉州、廣東的廣州為對外貿易的港口,並分別設立江海關、浙海關、閩海關和粵海關等四個海關,負責管理海外貿易事務 。這四個海關雖然是仿效元明的市舶司而來,但海關與市舶司有著本質不同。明代市舶司的稅收由皇帝派遣太監管理,利歸皇室財政,清康熙的海關實質上是近代海關的開始,其稅收歸政府財政所有。此外,海外貿易管理機構的名稱由市舶司改為海關,也說明清政府對外交往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不再把海外貿易諸國看做清朝的藩屬,而是從商業交往的態度來看待海外貿易了。

據《粵海關志》、《戶部吏書》、《浙江通志》、《江南通志》等史料資料,康熙時期開放給中外商人進行貿易的大大小小的港口計有100多處,主要有:

廣東的佛山口、黃埔口,虎門口、紫妮口、市橋口、鎮口口、澳門總口、烏坎總口、神泉口、甲子口、錫石口、汕尾口、長沙口、析門口、平海口、穩山口、湖東口、墩頭口、庵埠口、雙溪口、溪東口、汕頭口、潮陽口、後溪口、江門口、海門口、達豪口、澄海口、卡路口、南洋口、府館口、東隴口、障林口、黃崗口、烏塘口、北炮台口、梅蓑總口、對樓小口、水東口、拘州口、芷芍口、暗輔口、兩家灘口、陽江口、海安總口、東西鄉口、白沙小口、徐博小口、南樵小口、田頭小口、錦囊小口、雷洲口、赤坎口、沙老口、樂民口、山口小口、欽州口、海口總口、鋪前口、廉州口、青潤口、束會口、禹州口、澹州口、北黎口、陸水口、崖州口,共的5五大總口及四十三處小口。

福建的廈門口、同安口、海澄口、福州口、安鎮口、漳州口、泉州口、南台口、青城口、汀州口、台灣口等二十餘處。

浙江的大關口、古窯口、鎮海口、湖頭渡、小港口、象山口、乍浦口、頭圍口( 橄浦口) 、瀝海口、白嬌口、海門口、江下埠、溫州口、瑞安口、平陽口等十五處。

江蘇的常州口、揚州口、鎮江口、劉河口、松江口、施翹河口、黃田瀾港口、任家港口、吳淞口、七丫口、白茹口、孟河口、黃家港口、小海口、石庄口、呂四口、徐六淫口、福山口、新開河口、當沙頭等二十二處。

北方以天津口為盛,其次是山東的登州、遼東的牛庄等港口。由此可知,當時雖然政府規定是廣州、泉州、寧波、松江四口通商,但實際上中國整個沿海的大小港口都是開放貿易的。

每個海關管理的範圍是非常大的,現拿浙海關舉例。下表是各口岸距離海關官署所在地的距離:

最遠的平陽口離官署有920里,可見浙海關管理範圍之廣。

進入18世紀,英國商人繼伊比利亞人、荷蘭人之後來到東方。此時正值清政府開放4個海關,英國商人一般是取道粵海關貿易。

乾隆二十年(1755年)五月,英國商人哈喇生(Samuel Harrison)和翻譯洪仁輝(James Flint)來到寧波貿易。據浙江提督武進升向乾隆皇帝的奏章,他們這次帶來了6隻裝滿銀幣的箱子,每隻4000枚銀幣,前來購買湖絲、茶葉等貨。在浙江地方官府的大力支持下,生意進行得十分順利,在繳納關稅後,英國商人帶著滿滿一船的絲織品、茶葉回國了。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七月,另一名英國商人來寧波貿易,他是否與洪仁輝有關我們不得而知。清政府還是接待了這名英商,其貿易也順利完成。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洪仁輝再次來到寧波貿易。

清廷認為越來越多的英國商人來到浙江做生意,日久弊生,擔心寧波成為第二個澳門,於是乾隆皇帝決定下令提高浙海關的稅收,希望英國商人在浙獲利減少而趨向廣州。誰知事與願違,由於寧波坐落在中國絲織業發達的江南地區,英商在浙海關採購絲貨雖然關稅較高,但不必通過層層中間商的盤剝,利潤更高,因此他們寧可忍受浙海關的高稅收,也不願意去廣州。

乾隆爺見提高稅收的政策無效,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脆決定,禁止番商到浙江、江蘇、福建貿易,只能去廣東貿易。這就是所謂的「一口通商」。

雖然名為一口通商,但小夥伴們要知道這一政策主要針對歐洲商人,特別是英國和荷蘭商人,其他國家的商人仍然可以到四個海關貿易,中國海商也不受限制,可從四海關各口岸出海貿易。

清廷的這一海外貿易政策一直延續到鴉片戰爭。隨著《南京條約》中五口通商的規定,清政府才被迫開放更多的通商口岸給英國。對西方國家「一口通商」的格局才被打破。

自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開海以來,清廷基本上保持了對外開放的貿易政策,所以清代沒有出現像明代那樣的大規模海盜。

綜上,歷史上清政府並未實行過長時間的閉關鎖國政策。實際上,從1567年隆慶開關以來,明清政府都未實行過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因此,我認為你的問題根本就不成立。


閉關鎖國是表現之一,而不是原因。

古代中國的社會、經濟和地緣形態決定了它缺乏與外界進行經濟交換的理由。對於中國統治階級而言,外界帶來的麻煩遠多於利益,選擇閉關鎖國非常合理。


當然不是。世界上其他沒有閉關鎖國的大帝國如奧斯曼、阿茲特克、印加、祖魯,以及一大群中小國家都在西方殖民壓力下滅亡了。閉關鎖國是為了應對西方殖民者的騷擾,是結果,而不是原因,落後的原因是西方在啟蒙時代之後狂飆突進,科技、文化有了質的飛躍,把世界上其他國家都甩在後面。中國支撐到19世紀才落後於西方,已經是非常晚了,這歸功於東亞大陸的封閉性、中國龐大的土地和財富、明清兩朝都是統一的大帝國。

事實上,即使鴉片戰爭中,英國領先中國的軍事技術也不多,如開花彈、蒸汽輪船、內刻膛線等都是剛出現不久,技術並不成熟。戰爭中雙方都大量裝備了火槍和加農炮,英軍有龐大的海軍機動作戰,清軍也有堅固的岸防炮,射程和火力都比艦炮大,最後清軍被吊打完全是軍隊腐化的結果,而不是軍事科技落後的結果。直至工業革命大規模展開,中國才無可避免地衰落下去。


閉關鎖國代表的是一種強盜邏輯,作為中國人要自己動動腦子。

近代史上,西方列強魚肉壓榨了中國百多年,然後告訴你,這是因為你們自己閉關鎖國導致的,這不是王八蛋嗎!

這不就是英美草翻了伊拉克之後,告訴國際社會,這是因為他們有大殺器導致的。王八蛋還是那個王八蛋,怎麼放到中國自己身上,就想不明白這個問題了呢?

大航海時代開啟後,葡萄牙人在明朝中葉進入了澳門。自此中國同歐洲的貿易往來從未斷絕,並且不斷增長擴大,僅僅在明清更替的那幾年裡有所回落。

鴉片輸入以前,中國同歐洲人的貿易保持了300多年的巨額順差,有學者統計美洲出產白銀的三分之一流入了中國。中國紡織業曾經擠垮了墨西哥和賴比瑞亞半島的紡織業。

然後你們把這個叫做閉關鎖國?


就是不閉關也會落後,不閉關反而會加速英國滲透中國的主權。


隱約記得人類簡史中對於工業革命的觀點頗為有趣:

工業革命和大航海為什麼在歐洲而不是更為發達的中國、印度等地出現?甚至於歐洲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地區哪怕有一點苗頭?作者是結論是因為當時只有歐洲人意識到了自己的弱小和無知,而其他文明由於長期處於大一統和地區霸權之中,反而因此產生了「全能先知」的文化。

回到這個問題上,是否閉關鎖國並不是決定性因素,決定性因素是中國(及其他文明)並未像歐洲那樣因經歷長達千年的中世紀屈辱而發現自己的無知與落後;當然還有另一個因素就是古希臘奇蹟般的發展出科學體系而歐洲剛好撿了這個便宜!

而閉關鎖國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只是本可以靠著老本吃點小虧便追上的,生生拖到老本耗光被強行……


劃重點→(中國近代落後)是一個非必然的中間結果(閉關鎖國)必然導致的最終結果。

閉關鎖國的原因之一是長期自給自足的中原王朝缺乏與外界交流的動力,也因為思想文化領域交流不夠順暢。

對於前面那些個陰陽怪氣,自以為是的回答,我是無語了,就問題的思維邏輯方式互懟兩句就被扣上盲目自大不承認差距自我安慰的帽子。


不是,主要是東亞文明圈環境太好了,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外,外患太少,造成的生活安逸,自以為是

閉關鎖國阻斷了交流,就更越發的使國人認為天朝上國了

自大才是根源

反對那個逆向民族主義的答案,明顯沒讀過書,連西方文明的發展歷程都不知道就敢瞎說…


閉關鎖國應該是挨打弱小的根本原因。落後只是一部分。平行來看,當時腐敗落後的國家滿地都是,但同體量挨打的好像就我們一個了。對比當時的奧斯曼帝國,同樣是少數民族統治大量土地,同樣是腐敗落後,政治混亂,就是因為對世界局勢更加了解,硬生生挺到了一戰戰敗後才被滅掉,硬是比清政府多挺了10來年。


可以說是原因「之一」,並不是「根本」原因。

實際上,所謂「根本」原因,不管怎麼去說明,都有點宿命論的味道。

我更傾向於認為,一個歷史結果(比如中國的落後),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但是,在「多重因素」里,恐怕還是有「最重要」的因素的。

比如,中國在近代(世界近代)以後,為什麼落後了?

我以為,起碼在這個問題里,「物質決定論」是不靠譜的,靠譜的是「政治決定論」(注意:我所說的這個「決定論」限於此問題)。

中國至遲從秦帝國開始,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

我以為,是一個「權力」支配的社會。

至於為什麼是「權力支配」,太複雜,我無法回答,這裡自然也沒法談。

在漫長的兩千多年裡,中國社會,是「權力」去支配「財富」的,而不是反過來。(而西方所謂「資本主義」,恰恰是「財富」去影響乃至支配權力,把權力關進籠子里。中華帝國沒有可能自發做到這一點,因此搞不起「資本主義」,進而被因為搞了資本主義而積聚起強大實力的「列強」比了下去。)這一點恐怕無須過多證明,中國人很容易就能理解。所謂「官本位」,背後是「權力至上」。

因此,在傳統的中華帝國,「政治」對其他領域具有一種絕對的影響力甚至支配力。

漢武帝搞「國有化」,是政治支配經濟。

科舉、文字獄之類,是政治支配文化。

這就要涉及中華帝國政治的特點,要搞清楚為什麼中華帝國的「政治」如此強勢。

特點也不複雜,最重要的,就是「皇權至上」。

所謂「皇權」,其實就是一種「絕對」權力。所謂「絕對」,就是不受限制。所謂「不受限制」,就是說,擁有它的人,可以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當然,這是在它的擁有者能正常行使它的前提下。

因此,擁有絕對權力者,可以有足夠的力量,去維護自己和自己家對那種絕對權勢的佔有。

為什麼要「閉關鎖國」呢?

很簡單,就是因為擁有絕對權力者「覺得」(未必就是),「開關開國」會對自己的統治產生不好的影響。

那就「閉關鎖國」吧。

所以中國的落後,在於「社會制度」——就是前面說的,那種絕對的權力主宰一切的制度;當然,還有制度背後的理念。

因此,如果沒有外國扣關而侵,中國會怎麼樣?

恐怕是停滯、停滯、再停滯,最後腐爛。

當然,這麼說並不是為侵略者辯護。侵略就是侵略,沒什麼好「翻案」的。我們之所以覺醒、奮鬥,之所以趕上了,是因為我們自己利用了外人帶來的進步的東西。

但是,如果不承認自己落後,不去學習,是不會有進步和趕超的。

落後了就是落後了,這也沒什麼好說的。承認落後,並不意味著承認自己低人一等。


閉關鎖國是相對的,假設只有兩個國家,你閉關鎖國了,另一個國家也沒法開放,人家發展為什麼比你快?


推薦閱讀:

近現代有哪些短命的國家?
二戰德國走上戰爭侵略擴張是否是必然?
以前國民黨(台灣)在國際如何對大陸?
沙俄時代的俄羅斯又窮又弱,為何蘇聯上台,就一躍成為超級大國?
美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人是誰?

TAG:中國歷史 | 世界史 | 世界近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