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語中要保留漢字?

日語中外來語越來越豐富,一個和語詞已經幾經輾轉可有豐富的外來語進行表達。日語會不會像韓語一樣廢棄漢字呢?


日本之前曾經有過要脫漢字的說法。後來被反對了現在為了讓用手機電腦的年輕人不要遠離漢字,還增加了常用漢字的字數。

日語中同音詞太多了,比如沒有漢字叫ゆうき這個名字的人恐怕要被重名麻煩死了


我個人覺得主要還是在閱讀的問題上。

如果日文只剩下假名的話,讀起來會非常費勁,比如說:

こうげきとどうじにどうぐをぬすむ。

じぶんがどうぐをもっているばあいはぬすめない。

一堆假名,看著亂的不行。

然而實際上這句話是精靈寶可夢的一個技能機的說明,原文是這樣的:

こうげきと どうじに どうぐを ぬすむ。

じぶんが どうぐを もっている ばあいは ぬすめない。

去掉了漢字之後只能用添加空格的方式來,非常不符合平常的閱讀習慣,然而精靈寶可夢這麼多年了,一直都是這樣……然後之前的幾作可以選漢字了,就變成了這樣

攻撃と 同時に 道具を 盜む。

自分が 道具を 持っている 場合は 盜めない。

漢字寫出來實際上就算是不加上空格,也能做到很流暢的閱讀:

攻撃と同時に道具を盜む。

自分が道具を持っている場合は盜めない。

而且日語的同一讀音有時候會對應不同的漢字,書寫的時候只用假名很容易造成理解錯誤的現象,就算是現在外來語變多了,在比較嚴肅正式的場合依舊會使用原有的辭彙。


(第一次回答,好緊張=。=)想了一下,個人感覺有以下原因:

1、發音原因

日語發音比漢語發音要少很多,所以很多詞句的讀音是相同的。如果全部用假名來書寫的話,很容易產生歧義。

2、歷史原因

歷史上日本一開始是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因此日語的語法與漢語語法差別很大)。從中國學習過去的漢字一直是日本精英階層才能接觸得到的,也就是上層社會才會用,所有的正式場合一律都使用漢字書寫。假名也是因為語法的不同而產生輔助書寫用的,直到現在,大部分的漢字辭彙也比普通的和語感覺要更敬重一些。

3、閱讀

在閱讀的時候,通篇全是平假名或者片假名會大大增加閱讀難度、降低閱讀速度。雖然漢字的存在增加的學習成本,但是你在記住漢字的意思的情況下去閱讀,內容一目了然,甚至中國人沒有學過日語的也能看懂一些。

4、電子信息化

電腦和手機的普及,間接的增加了日本人使用漢字的頻率。因為日語大部分漢字是繁體的,寫起來非常麻煩,但是在使用手機和電腦的時候不存在這樣的問題,語句更容易閱讀。

5、漢字本土化

日本人很重視歷史文化的保護,雖然是從中國學習過去的,但是已經融入日本文化之中,已經很成功的本土化了。日本很多漢字與中國繁簡體不同,是日本人自己簡化或者創造的。近代開始有很多日本人發明的辭彙也傳入中國,被中國人所接受。

6、常用漢字的使用

日本官方列出了將近2000個常用漢字推薦使用,一些很複雜的字或者使用頻率很低的字在日本已經不怎麼使用了。經歷過很多次廢用漢字的討論之後,漢字依然堅挺,說明漢字還是有它獨特的魅力和地位的。個人感覺進入信息化以後,文字基本上就定型,不會再有大的變動了。

7、中國崛起

中國近年的發展非常迅速,雖然兩國關係還是坎坎坷坷,但是不能否認兩國之間的交流已經超越歷史上任何的時期了。共同使用漢字能使兩國交流更為便利,日本大街小巷標語大部分都是漢字書寫,中國遊客很輕鬆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漢字的使用這也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了日本人學習中文和中國人學習日文的難度。


好些沒有學習過日語的中國人,總是說日語裡面百分之多少多少是漢語。這是一個錯誤到不值得反駁的謬論。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日語文字中有漢字。就好像許多語種採用了拉丁字母對語言進行記錄一樣,只不過日語是把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三個系統混在一起使用而已。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尤其是漢字,倘若現在的日語中不使用漢字,後果不堪設想。舉個身邊的例子說明。下面這個是盜版新上海灘DVD盒子上的一段話。大意是:13億人為之狂熱,某某,某某和某某的名作被重新演繹。

此處的「リメイク」實際上就是「re-make」這個詞換成了片假名標記。這種做法和「hold住」一樣,讓本人作嘔。有點兒不會英語卻要愣裝會英語的感覺。接下來說說這句子中的三個人名。チョウ?ウンファ:讀作「瞧·溫發」,大家看出來了吧,是周潤發。レスリー?チャン:讀作「萊斯利·常」,這個我百度了一下,應該是張國榮。アンディ?テウ:讀作「安迪·台偶」,這個讓我費了好些時間。因為他打錯字了。其實應該是アンディ?ラウ(劉德華)。第三個名字的印刷錯誤,真是讓人覺得可笑

出此之外,日本人在寫這個的時候沒有做到名與姓的順序的統一。周潤發的那個把姓些前面了,剩下的張國榮和劉德華的把名寫前面了。這個我可以理解,因為此處張國榮和劉德華用的都是他們的英文小名,所以也就順理成章的按照歐美人的習慣,把這個given name寫到姓氏前面了。稱呼的時候,也是叫名字。日本人的可笑與無知,體現在了這裡。

明明可以用漢字寫出來的字,偏偏要用片假名,意思是「這些是外國人」。同是漢字文化圈,日本人又何必執著於這一點呢?看到了吧,沒有漢字,日語容易被誤解,容易寫錯。這就是漢字的魅力,日語文字中必定要保留漢字,否則寸步難行。謹以此文感嘆僅剩下圈點橫折的「去中國化」的朝鮮語文字。


謝邀。

之前幾位回答者已經說中了要點。日語中沒有漢字,單憑假名的組合無法正確理解文字所表達的內容。

由於日語的母音只有5個,重音多義詞大量存在於日語當中,數量遠超中文。只用假名寫成的文章,幾乎無法識別其中含義。任何稍有專業性質文章都會伴有大量的漢字就是最好的例子。

稍稍對韓語有所了解的人就會知道,韓語由於摒棄了漢字,在文章構造層面的複雜程度幾乎令人髮指。其無意義書寫體在口語中幾乎不可能出現。日語由於母音更少於韓語,想摒棄漢字幾乎是不可能的。


謝邀,這也是我註冊知乎以來,第一次被人邀請,很榮幸。其實我不是日語專業的,工科狗一隻,我也沒去過日本,純粹是個人愛看些歷史地理方面的東西,外加本人高中同桌大學專業日語,跟有了解過這方面的知識,拋開政治和軍事以及領土爭端這些不談,文化上我還是比較喜歡日本的,也覺得日本人活得比較精緻,有我們古中國的些許遺風,以下拙見,還望大神指教:

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都是英語國家,但是為什麼沒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些國家要使用英語?這原因自然不必多說,因為這地方都曾是英國殖民地。換言之,在古代,尤其是鴉片戰爭前,或是鼎盛的大唐大宋大明時期,我們中國不亞於航海時代的英國,雖然不能直接說日韓越南等周邊國家使我們的殖民地,但也被扣上了「附屬藩國」的帽子,故而他們當時用中文(漢字)是正常不過的行為。然而到了近代,我國開始衰落,並且一落千丈。原來的小國就都投靠歐美,比如越南被法國殖民,原有的漢字體系被打破,而形成了以漢語域外變音體為主的羅馬字母文。應當說,漢字在當時東亞圈,相當於一種「聯合國語言」。故而,漢字源於中國,但已超越了國界,已經成為古代社會東亞圈的共同文化。只是在近代,各國在發展時對漢字的棄用和改造程度不同。雖然韓國基本日常不再夾雜漢字,但在身份信息,重要地名或者文件指示甚至是死者靈牌上都還使用漢字,棒子國一直在自我鼓吹,但目前的教育狀況時,韓國的古迹或者歷史文物詩歌遺存等,都是古代漢字時期留下來的,從而造成了文化斷層,如今的韓國青少年不能很好地理解相當於另一種語言的「本國」文物,最近韓國也有想要重新恢復使用部分漢字的想法,但韓國國內對此褒貶不一。日本同是,只是他沒有韓國這麼徹底,他們一方面想要擺脫中華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卻又做不到,日本有很多片假名,其實跟韓語的用法類似,只表音而不表意,比如韓國人名,寫出來的韓文(即韓文發音)一樣的時候,例如江城可譯為姜城或姜承等,容易造成誤會。我朋友說,如果日文也全用片假名的話,簡直會瘋掉(你可以想像,如果我們現在的文章用古代注音符號寫出來的話會是什麼樣子)。

其次,日本現代化的進程比我們中國早。我們還處在戰亂革命和兩半社會的時候,日本已經效法歐美,明治維新了。所以為了實現現代化,日本就對文字進行了改造,以便於更好地適應和表達一些以前沒有的意義,當然,日本當時使用的文字也就是古中國的文言文。比如蒸汽,汽車,公司,股份等這些辭彙,都是日本在近現代化中為了適應新思想新事物而創造出來的,或者說,賦予了這些字詞不同於以往的意思。而我們中國在近代,現代化的過程中很多字詞是借鑒了日本,這是事實,沒什麼不好承認的,可以這麼理解,古代強大的中國教會了日本古漢語,近現代比中國早一步強大的日本改造了古漢語,再把改造後的現代漢語又傳給了中國人。其實這麼多年我們總說日本都在受我們中國的影響,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他們在古代學會漢語之後,結合他們自身的社會情況,很多字詞用法是跟我們不一樣的(包括日本對現代漢語的改造以及片假名的創造)。這也是日本一直在用漢字的原因,很多字雖然我們看起來寫法一樣,但同一個字在兩個國家可是有兩個意思的。還有一個現象,日語中的漢字有些是簡體,有些是繁體,有些跟我們的筆畫有一些差異(就像我們的錯別字)。這也是日本在近現代化過程中改造漢字的行為。我們中國大陸用簡體字,是因為覺得方便,港台用繁體字,也是因為他們覺得沒要簡化,繁體用的也挺好的。所以,日本也是,日語中的繁體字是因為日本人覺得這個字不需要簡化(例如港台),日語中的簡體字是因為日本人覺得有必要簡化(就像大陸),還有那些我們看起來有點差異像錯別字的,是因為大家都覺得這個字要簡化,但是簡化得結果不太一樣,比如我們減了三筆,而日本減了四筆,這就造成我們會覺得個別日語漢字是錯別字的原因,這沒有為什麼,只是不同地區的居民各自認為的簡化結果是不一樣而已。

總的來說,漢字已經超越了國界,他起源於中國,但早已突破了國界。古代漢字傳到了日本,由於意思的改變改造和創新,他也早成了日語的一部分,或者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日語中的漢字,並不是我們自己以為的中文字,而是日本人心中的日本漢字。就像,法語,英語,德語中都有ABCD這樣的字母,但你能說為什麼法語要保留英語的字母?英語為什麼要使用德語中的字母嗎?


謝邀,這是知乎第一次回答,有不完全的地方見諒~~~

首先要知道日語文字是由平假名、片假名、漢字和一部分羅馬字組成的,假名只能用來表示發音。

其次,日語發音在各大語言中算少的,只有5個母音,あ い う え お 加上輔音組合也只有50音(其實只有48個音),如果不使用漢字,會造成大量的同音詞產生歧義現象,特別是法律和政府行政公文,而且日本古代歷史文獻和文學名著幾乎都是用漢字書寫的,完全廢止漢字會造成年輕人完全無法閱讀古代歷史文獻(就像韓國一樣),漢字在表意的準確性上面是假名無法替代的

ps:現在日本人為了方便,翻譯外來名詞不再使用漢字而用片假名,結果造成一個詞沒有規範的翻譯,完全沒有明治維新時期用漢字翻譯外來詞語的那種美感與準確,如: 電話 哲學 物理 宇宙 社會 主義 政府等


給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補一張圖。這是在百元店買的洗髮水。看一下使用注意事項和成分表。


日語中保留漢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漢字的明白、清楚。


都用假名的話,閱讀性差了很多。網上可以找一找以前的拼音報,感受一下。至於韓語沒有用漢字,和日韓的歷史和地理因素差異有關。可以參看各位答主的分析,我就按下不表了


談談親身體體驗吧,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感覺日本人對漢字還是很重視的,路標,人名基本都是漢字,文章里的實詞也有很多漢字。日語課上羅馬字,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同時教,漢字相比羅馬字和假名更加簡潔,而且形式和含義一一對應,沒有歧義,有利於信息的快速識別。假名和羅馬字則類似於漢語拼音,想像一下,如果把一本書的漢字都替換成拼音,讀起來會是何等痛苦。我想這就是日本人離不開漢字的主要原因吧。

有趣的是,不是所有日本人都知道漢字是從中國傳來的。有次在餐館吃飯,老闆得知中國人用漢字後竟非常吃驚,原來她一直以為只有日本人才用漢字。好吧我承認那是個鄉下的小地方。


個人觀點,至少官方無法捨棄,假名的表達很多時候有歧義,正式場合無可避免的要使用漢字,除非他們廢除日語,改用英語或法語,或更通用性的國際語言,想想看,日本國名用假名寫的話是多麼亮麗的圖畫(呵呵)!我記得二戰後日本有人提出廢除日語,改用法語,具體是誰就不清楚了。初次回答,請各位手下留情


推薦閱讀:

什麼是中式日文?

TAG:日本 | 日語 | 日本漢字 | 新字體日文 | 語言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