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媽媽吉田生了五個娃上著班還讀完了博士」 ——這個大神一般的媽媽你怎麼看?

對於吉田媽媽的規劃,有什麼非常特殊的地方使她成功?

時間管理真的這麼神奇嗎?如果每個人都這麼善於時間管理,那豈不是神人一大片?

還有最最重要和現實的問題!擠出時間學習,考試,帶孩子,學費和生活費又從哪裡來嘞?天了嚕,真是人生大贏家啊。。。啟發不是一點點,就是一點都總結不出來=_=


其實真的沒那麼神奇……

人家還是請了保姆的……

人家還是有老公的……

人家的老公還是做事的……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標題故意誤導了人們讓人覺得她是在生五個孩子的過程里讀的博士。

用!心!險!惡!標!題!黨!去!死!

人家那時候博士早就畢業了,人家去哈佛讀的是碩士學位。

當然人家的時間管理應該也很贊……

但是如果她老公回家沙發一坐開始看報紙等吃飯,然後家裡不請人,她絕對大神不了……


最近,有一篇名為《生5個娃、上著班、考上哈佛,明明沒有時間,可她卻什麼都做到了》勵志故事在朋友圈火起來。

故事是主角是日本一位的婦產科醫生吉田穗波,她用半年的時間完成了從申請入學到被哈佛錄取的故事。

更讓人佩服的是,她帶著3個年幼的女兒踏上美國波士頓求學之路,並且期間生了第4個孩子,等到自傳書籍付梓之時,又生了第5個孩子。

但是這些事情一點兒都不耽誤她的深造,吉田穗波依然順利取得哈佛學位。

真的難以想像這個故事就是在鄰國發生的。

要知道現在我們國內全面放開二胎,不少媽媽因為「生不生二胎」的問題而糾結,很大程度上是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而吉田穗波呢,不僅是工作非常忙碌的醫生,還騰出時間學習而考上哈佛,並且能帶著這麼多個孩子,真的要頂禮膜拜。

然而,沒過多久,其他的聲音橫空出世:《去你的「她能你也能」,這些「時間管理法」我們都懂,那又怎樣?》。

一篇和前文唱反調的文章,洋洋洒洒幾千字批評長文,文筆犀利、直抒胸臆,表達了另一批小夥伴的心聲:她們認為吉田穗波的活法,客觀上給了其他女性造成壓力,讓別人無法專註一件事,也覺得要「什麼都得做到」,弄得人心惶惶。

到底哪一篇更有道理呢?

口說無憑,還是得還原故事的真相才行。

其實早在看到吉田穗波醫生故事時,我已經下單了她寫的《就因為「沒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到》,到手後立刻開始認真尋找答案。

利用蜀地行之途中坐飛機的時間,把此書啃完,在飛機上因為無法用手機做記錄,隨手抓了餐巾紙寫了一些感觸,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旅行途中隨手抓了餐巾紙寫了一些感觸

一、精心打磨的「吉田三寶」

那篇在朋友圈瘋轉的勵志文章,雖然把吉田醫生的時間管理法濃縮成一則又一則的乾貨,可是一眼掃過去,因為沒有細節的支撐,反而讓人覺得「好像道理都懂」,沒什麼特別。

直到我看到她的書,才從白紙黑字了解了她做事的細節,以及內心的剖析,才知道人家真得把那些時間管理法則用得很到位。

吉田穗波有幾點特別出彩的。

我把它總結成「吉田三寶」:

o 時間的保障

o 明確的使命

o 鉚足的動力

1.時間的保障——擠時間

擠出大時間:

她巧妙地製造出自己更多的「生理黃金時間」,可以用於學習。比如,早晨醒來會頭腦比較清醒,學習和思考效率高,於是,她選擇「晚上8點多和孩子一起入睡、凌晨3點起床學習」,趁著孩子起床前有整段集中精神的時間,因為孩子6點多才起床,這樣無形中就逼迫自己要全神貫注,高效起來。

這是她決定考前的一日時間表:

善用小時間:

她會「自訂規矩」以最大化時間的使用價值,把那些看似沒辦法使用的時間,想方設法用在學習上,她認為:「不坐在書桌前也能念書」(書中p19),「時間無法節約,只能提升價值」(書中p9)。這類似於日本理財天后勝間和代在《時間投資法》說的,盡量把「浪費」、「消費」兩種性質的時間轉化為「投資」自我的時間。

比如:

o 利用坐車去上班的路上學習;

o 利用晾衣服的時間一邊給孩子講故事;

o 在洗碗的時候一邊聽學習音頻;

o 利用坐車的時間去填寫那些厚厚的《獎學金申請表》;

o 在整段時間到來之前,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前置思考以提前給大腦「熱機」,縮短進入專註狀態的起跑時間。

利用零碎時間做事這點,是和她父親學的,因為她知道父親當年在帶她時,也是一邊折尿布,一邊朗讀論文。

2.明確的使命——知目標

她認為「少」而沒得選擇,才足以讓人覺下心來專註,所以那時候她的目標很簡單,考上哈佛留學深造,以及生女兒(她挺喜歡女兒)。

並且在準備考試時,她也只是專註做好一本題庫。等到考上哈佛時,她意識到無法兼顧工作,遂將當時的醫生工作辭去,專心求學。

另外,她為了提升對考哈佛目標的專註,在考前還特意去哈佛研究所參觀,用真實的場景把自己的「鬥志開關」打開。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夢想板」、「願景板」的作用。

3.巧使爆發力——有契機

早些年,吉田的生活也是自我感覺混亂的,工作評鑒也不佳。

後來為什麼突然間有衝勁呢?

她是這麼說的:「 我何曾有過這麼強烈的衝動,想要做點什麼事來著?越是沒空,就越想做事...或許,沒空正是某種「新契機」呢!」(書p12)

於是,吉田趁著這股能量來臨,把它發揮到淋漓盡致。

讓我想起成長沙龍的組建,也是在我身懷六甲時突然想要做的事。現在想想都有點瘋狂。而那時候呢,正是覺得生完孩子後可能會沒時間做這件事,才生成這股勁。

「時間越自由,越容易一事無成」,當我們閑的時候,覺得時間有的是,等等吧,這事緩一緩。每當時間緊迫,人更有爆發力,這股能量一定要好好利用起來,不能浪費了。

另外,她會給自己補充「燃料」,抄摘一些正能量的句子放在身邊,想要退縮時就看一看,立刻像大力水手吃波菜那樣有精神起來。

二、化攔路石,為墊腳石

吉田醫生在哈佛求學過程中的困難,在朋友圈瘋轉的那篇文章沒有展現出來。

期間她和先生遇到的困難,如果不是親歷,肯定不會知道有多麼惱人。

這些煩惱包括了「大女兒肺炎引發氣喘而住院」、「孩子上託兒所的費用高昂」、「聽課程的英文像鴨子聽雷」,「多次申請獎學金無果」、「快到畢業時突然被告知學分不夠」等等。

每一個困難都那麼棘手,換作是你,你會怎麼應對?

而吉田又是怎麼做呢?她選擇「戴上只能看見成功的眼鏡」(書中p7)。

她說,「張羅情緒,比張羅時間和金錢更重要(書中p8)」

看到困難時,不是把關注點放在困難上,不是想到壞的一面,而是樂觀主義,把關注點放在「現在最重要是做什麼」上,開動腦筋尋求解決之道,勇於向他人開口求助(她提倡的「受助力」),「厚著臉皮喊救命」(書中p28)。

於是,困難一個個被她按倒了。

她說,「只要還有心情笑,就要持續努力」(書中p73)。而她的照片上呈現的,也總是那麼笑靨如嫣。

正因為此,她在哈佛求學的經歷變得更為特別,有圈有點,從而形成經驗,出版書籍。

我想,出書之事本不是她早計劃好的,也許正是在解決這些困難中汲取的經驗變成了「財富庫」,水到渠成地寫成了一本書,從而通過文字的傳播,成就了她自己。

當困難來臨時,不懼怕太多,往前沖,把所有的逆境化為動力,困難就變成了墊腳石。

因為困難不是在這裡成就了你,就是在那裡成就了你。

三、突破「大眾常識」的圍牆

在書中,吉田醫生在一開篇的序言里也表示,自己並非別人眼中所謂的女強人。

比如說,在傳統的觀念來看,女性較男性會承擔更多的家務,在帶孩子方面也要親力親為。而吉田在每天工作、育兒、家事(家務)的轟炸下,並不是選擇全部都包下來。

比如面對一日三餐烹飪等一些家務時,她特意請了僱工來完成,用錢買時間。一方面減輕了自己的負擔,另一方面也減少和伴侶為家務問題爭吵的可能。在吃飯上,周一和周三是新鮮的,周二和周四是吃剩菜,周末會自己小小地開工。在有些人看來,這可以給予「這女人好懶」的評價。

比如在帶孩子方面,主要是由長輩在幫忙,自己則是每天固定18至20點為親子時間,陪陪孩子。在有些人看來,這可以歸為「生而不養」的調調。

另外,她只要天氣允許,不需要每天都洗澡,把每天洗澡用的幾十分鐘節約出來可以看書。在有些人看來,會覺得「這怎麼可以!太髒了」。

她說:「不要讓『常識』偷走你的時間(書p93)」(這裡的「常識」指的就是大眾的慣性思維和看法)。

為了獲得更多的時間用在夢想之上,她選擇放棄一些「別人眼中的常規看法」。

? 精心打磨的「吉田三寶」

? 化攔路石,為墊腳石

? 突破「大眾常識」的圍牆

這是我在書中看到的三大亮點。

好了,在看完吉田的書後,回到本文開頭的那個疑問。

到底誰更有道理?

真相是——

瘋轉的文章略有點「標題黨」的嫌疑。

吉田穗波並非什麼都做到了!

而把精力投入在自己最期待的事情上。

她不是大包大攬,而是有選擇地付出,有選擇地犧牲,

才能在「大的方向」上做到了「實現自我」與「完美家庭」二者兼得。

她是一個聰明(智商高)的媽媽,也是一個懂得調節心境(情商高)的媽媽。她知道如何去處理俗世對女性的定位、標籤和要求,也懂得調整對一些事情的標準要求。

正如宇宙間的能量守恆定律,有舍才能有得。所以,她也是有舍,才有得,不是全部都做得無比完美

她的故事,與其說是雞湯類的,更像是雞血類的,如同一本媽媽療愈手冊那樣,讓更多找不到自身價值的媽媽看到曙光,看到希望。

關於她的文章,和她自己寫的的文章,看或不看,它都在那裡,並沒有苛求任何人需要像她那樣

只是亮出一個閃耀的樣板,向其他女性同胞們傳遞正能量——

世界上,還有的媽媽是這樣的。

親愛的,請不過早地放棄自己!

文 | 發憤的草莓(公眾號neverstop201508)


我買了這本書,可以回答^_^首先不要被標題迷惑,四個孩子,照拿哈佛學位,並不是她自己帶著四個孩子考上哈佛並順利畢業,而是決定留學前已經有兩個孩子,準備留學時懷三胎,留學後期懷第四胎,此書付梓之時,第五胎都生啦^_^^_^^_^好了,我們可以聊聊內容了。作為全職準備考博的媽媽,對此書的內容進行評價。先聊聊本人認同的觀點,1,下決心把想做的事情一起進行,關鍵是堅持。2,管理情緒,盡量客觀,例如準備考試時別想著考不上怎麼辦,3,我在拖延心理學和自控力兩本書上也看到過的觀點,即想到就趕緊做,草率計劃,立即行動,接受生活亂成一團的現實,畢竟沒什麼大不了,告別所謂的完美主義,不必一氣呵成,利用零散時間。也就是說,告別拖延,有自控力。4,勇敢踏出第一步,集中注意力,先做重要的事,把不重要的放最後。

5,帶孩子有時不必專心致志,你可以一心多用。但是,但是,但是,以上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她做這一切是有前提的,即她沒有親自帶老大和老二,倆孩子都在託兒所,而且,她請父母幫忙,請保姆幫忙,而且夫妻二人共同承擔家務。這對一個西爾斯親密育兒洗腦的全職媽媽的我來說,人生實在很空閑,想幹啥都行。而且,2004年已經取得名古屋大學研究所博士學位,曾隨夫留學歐洲,返日後任婦產科醫師,留學前就已在學術上和工作上有豐富的經驗,她留學美國是因為認識到日本國內醫學對某領域的欠缺,而且,在哈佛念的是碩士。

好了,書中內容大概如此,結合本人實際情況和實踐進行再評價。首先,我夫婦二人都在高校,工資不高,而且我已辭職,全職帶孩子,雙方家長兄弟姐妹尚需我們接濟,經濟壓力很大,也更不可能對我們出錢出力,我們也不可能請保姆和鐘點工。其次,堅持親密育兒,孩子已兩歲一個月,還在堅持母乳餵養,不可能把孩子放在託兒所。也就是說,我必須全部時間用來照顧孩子和家庭而沒有完全獨立的時間。在這種狀況下擠出時間才是技術活。我的經驗是,早睡早起不午休。早上一個小時,中午兩個小時,偶爾不早睡,晚上一到兩個小時,就這些時間是自己的,而且不能完全保證。但是還要做飯做家務,這確實需要丈夫分擔。每天抽出時間看看書,但時常會斷斷續續,所以,不求完美,草率計劃,立即行動,絕不拖延,因為明天和今天沒有大的區別。

另外,還有一個可以用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看書,他看他的,你看你的,你還要不停的和孩子交流,同時看自己的書,一心多用,三心二意,儘管如此也比不看好,而且給孩子一個很好的示範。

孩子午睡快醒了,先寫這麼多。


Notice:如有幫助,金額隨意,support支付寶微信

支付寶:https://qr.alipay.com/apx04449qhxkwxng3rfdt62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微信:

---

想起長輩教訓後輩時說:

都是人,為什麼人家第一名,你倒數第三?你少手少腳還是咋地?

都是同一個老師教的,都吃一樣的飯,人家也不用金子做的鋼筆寫字,為什麼你就比別人差?

--

答曰:

那麼都是人,你為什麼三十多歲四十歲沒坐上CEO,走上人生巔峰?


不知道題主在哪裡看到這個事情的,反正我是在人民日報客戶端看到的。

我就篇文章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讀一下

**************************************************************************************************************************

【背景介紹】

吉田穗波,2004年從名古屋大學研究所博士畢業後,即在東京銀座的婦幼綜合診所任婦產科醫師,工作十分忙碌。大女兒一歲時因肺炎引發氣喘,讓吉田穗波在疲於應付的同時,也萌生了「若想改變現狀,只能積極提升自己的程度」的想法。她決定到哈佛念書時,大女兒兩歲,老二隻有兩個月,上班時間是朝九晚五,每天上下班要花三個小時在路上,通常下了班、接了小孩,回到家已經七點。但從準備考試到考取哈佛,吉田穗波只花了半年時間,期間還懷上了第三胎。2008年,吉田穗波帶著三歲、一歲和一個半月大的三個女兒,和先生一同前往波士頓(吉田穗波的丈夫因為妻子要留學,也辭掉工作,在波士頓覓得學校留學)。二年後(2010年)吉田穗波取得哈佛學位,留學期間,她懷上了第四胎。2012年,吉田穗波如願成為日本國立保健醫療科學院生涯健康研究部的主任研究官,致力於研究母子照護議題。就在她的著作《就因為沒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到》出版之際,她的第五個孩子出生了。

【文章主題】

只要學會這些時間管理方法,她能做到的,你也可以。

【成功原因】

1、家庭氛圍良好

父母都是大學老師,贏在起跑線。有了良好的人生導師,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更能在關鍵時

刻,獲取更準確的資源信息,在最合適的時間最合適的決定,比別人更輕鬆的按照想要的方式

規劃自己的人生。

2、經濟水平優渥

在日本就讀醫生專業需要相當大的開銷,能念醫生並博士畢業通常是家境不錯的。

且哈佛學費昂貴,很多人可能基於經濟壓力沒有(非跟團)去過美國,機票貴,簽證超麻煩,

要求又高又多,要求這樣那樣證明經濟實力,要填一堆的表格,恨不得把祖宗十八代挖出來查

一查,擔心你借個理由滯留不歸。。。人家說走就走,還拖了一家子。。。

在波士頓可能也是租房子的把,也是一筆開銷。

人家雖然說考慮過『自己沒有富裕到能請保姆的程度』,但結果人家還是請了。

很多人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是真的真的真的請不起。

3、優秀智力基因

哈佛不是誰考都能上的,從備考到錄取,只花了半年時間,說明本身工作經驗豐富, 平時多年

的積累不可小覷,當然人家智商也較高。

4、丈夫全力支持

在日本這樣一個男權社會中,會為了妻子就學而辭職實在很難想像。

找不到他丈夫的相關信息。。。不好推論。。。我只能說可能是丈夫思想開明。。。

而且,日本大多女性婚後全職在家做飯、帶孩子,能堅持工作的,也能說明什麼了吧。

5、沒有家庭負擔

準備留學和生第三胎時間完全重合,她沒考慮先做哪個,而是兩件一起搞定。

通過僱傭保姆,和丈夫分攤家務,解決家務問題。

丈夫居然同意哦!同意哦!同意哦!

就算我們現在很多家庭,男人也是當甩手掌柜的多

沒有家人得重病,沒有經濟壓力,沒缺胳膊少腿等阻礙因素,不用每天為了買房、孩子上學、

父母養老問題苦惱。

6、標題黨誤導

五個孩子不是邊念書邊生的,事實上是在

準備留學時,生了第三胎;

留學期間,她懷上了第

四胎。

【個人總結】

吉田女士的成功不是人人可以複製的,畢竟大家出身不同,處境不同,

即使拿一樣的劇本,結局也不一樣。要是真的那麼容易也不會上新聞了。

不過她的自我管理與時間管理理念還是值得借鑒的。

**************************************************************************************************************************

【經驗總結】

1、越沒時間越想做事,化焦躁為進步的決心

2、放棄完美主義,要有亂成一團的心理準備,

不做,收穫是0,做一點就有一點的收穫。

曲折漸進的成功主義

心理素質好

3、別想or,要想and

人生太短,不夠一件件順序做

4、「大石頭理論」

用整段時間優先處理「大石頭」,再用零碎時間安排「小石頭和細沙」。

5、早睡早起,留出不被打擾的時間

吉田穗波對作息時間進行了調整。她每天和孩子一同入睡,清晨3點起床,到孩子6點起床之間的三個小時,就是完完全全不被打擾的時間,可以集中精力做想做的事。

起床時間令人佩服,想起最近留行的5點起床黨。。。

6、學會藉助他人,用錢買時間

  所以,請人幫忙,把「五五分」變成丈夫負責其三,自己負責其三,外包其四,雙方扯平,皆大歡喜。吉田穗波沒了對不公平的忿忿感,心情輕鬆愉悅了很多,做事才更有效率。

這是不缺錢的人才能做到的

此外,吉田穗波也會買貴一點的車票。比如,在普通車上要站二十分鐘,耗費時間精力,不如花錢坐貴一點的新幹線,舒服坐著,就能用通勤的時間讀書。

新幹線。。。從京都到東京,花了我1000人民幣的樣子。。。

7、別被常識偷走時間,規矩是自己定的

  比如,她認為,幫孩子選擇吃什麼,比自己做、買來吃還是請人做更重要。吉田穗波堅持認為,小孩子要盡量攝取蔬菜、豆類、魚類。每周一、周四的晚餐她會請人來做,並提出上述要求,周二、周五吃前一天的剩菜周三簡單吃點或外出就餐。在她看來,這就夠了,「我和孩子都能吃到飯和菜,而且也能節省我的時間,真的是一舉兩得。」

吃剩菜畢竟不是太好,是用健康換時間的。每周全家外出就餐也是蠻大的開銷。

8、提高時間利用密度

吉田穗波從小耳濡目染,也會利用零碎時間處理事物,再用完整時段實現人生夢想,每天凌晨3點到6點、每天通勤的3小時是她的念書時間,而且,她的時間計劃表是細分到15分鐘的。

對於繁忙的生活,大段時間不可得,很難沉下心來。把時間分割的更細化,可能利於執行。善用零碎時間,生活更有效率

吉田穗波的父親就會邊看論文邊折尿布,一點也不浪費時間。

願意幹家務的好男人不多

9、控制情緒就是節約時間

  很多人浪費時間,是因為把時間都用來焦慮了,相反,很多人達成目標,是因為他們有堅定的信念和穩定的情緒。

  為此,吉田穗波會列出「在意事項清單」,因為她發現小壓抑會奪走超乎想像的大能量,每逢必須專心的時候,真正礙事的通常不是大煩惱,而是些小細節。

每天寫日記,記清單,整理自己確實比較高效。

這裡推薦一本探討焦慮的書--[美] 阿倫·瓦茲 的《心之道》

10、勇敢踏出第一步

  吉田穗波認為,每個人的肩膀上總有許多「理想」和「責任」。如果總以責任為先,理想就很難實現,因為,責任是永無止境的。如果等責任盡了才去追求理想,那等到天荒地老也動不了手了。所以,實現夢想的關鍵就是,理想和責任一起扛,同時做想做的事和該做的事。

「堅持」,並不是日復一日,而是「中途停頓很正常」,即使沒完成進度也要繼續前進。

  準備考哈佛的時候,吉田穗波每周末都去圖書館學習,三歲的大女兒跟丈夫在繪本專區玩,她背著一歲的二女兒,在閱覽室做題庫。

  但二女兒不可能讓她乖乖背一上午,不是手舞足蹈,就是咿咿呀呀。因為擔心吵到旁人,吉田穗波只好拿著單字卡,在圖書館走來走去,分散女兒的注意力。

  好不容易二女兒安靜了,馬上換大女兒跑來說肚子餓,她就要出去買飯糰或麵包,帶孩子到公園吃完。

  所以,吉田穗波的「周末圖書館學習之旅」總是斷斷續續的,但她沒有放棄,總安慰自己「有進步就好」,周末本來就應該陪孩子,能讀個兩三頁很該慶幸了。而且,她認為,有時候就是因為時間短,反而能快速進入專註狀態,讓學習更有效率。

人家的堅持確實也不容易

**************************************************************************************************************************

題外話:

有個笑話,是說一隻豬和一隻鳥一起坐飛機,飛了一半,鳥說我坐累了先下去了,然後就跳了下去。豬也跟著跳了下去。。。

TED裡面有一個talk說到:

獲取成功經驗的時候,你得到信息可能是真實的,但也可能是不完整的。

總之,喝雞湯的時候,看清自己和別人的區別,找准方向和方法再努力。

共勉!


英國媽媽維多利亞生了九個子女,還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元首,這個神一樣的媽媽你們是怎麼看的?


我有個遠方大伯,從小他就是我的「偶像」,他是大學教授,他的事迹一直被父母用來激勵我學習,包括四十多歲自學英語過了專業多少多少級,草紙用麻袋裝等等。

後來我結婚,他還特地過來捧場,讓我終於見到真人了。

後來幾年前,突發心梗就去世了。。。。。。。。。。。。。。

當然,就算正常人,也有可能的心梗,但是過勞絕對是很重要的誘因。

生命是公平的,你可以用時間去充實自己的知識,也可以用時間去享受,反正時間就這麼多,往哪個方向努力,過頭了都不是什麼好事。

反正這件事給我的啟示是,沒必要羨慕別人的人生,享受自己的生活、好好活著才是「人生贏家」。。。。。。。。。。


我看了一個公眾號分析的文章,原諒我就記住了1她必要時花錢請了非常有經驗保姆照顧生病的女兒。

2家裡的家務她三她老公三剩下的四保姆做。

必要的時候不要親力親為,有錢就找人做。

不得不佩服她的時間管理能力和學習的決心與毅力,但是標題有點太誇張了,讓人看完就腦補一個大著肚子的妻子一邊做飯一邊哄著孩子一邊拿著書在看的畫面,也是醉了。


我只生了一個娃上著班,老婆還分擔了大部分家務,在職博士都要讀不下去了。


閩南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一人苦一項,無人苦相同。


這剛剛開放二胎,萱萱就開始製造輿論了啊


事實證明,漢字的順序並不影響閱讀。順序正確也會腦補。

生了吉娃娃。。。。


我的導師當年自己一個人在比利時讀博士順便生了個娃自己帶,然而她跟我說起這件事的時候輕描淡寫的,只是偶爾跟我吐槽養孩子好麻煩哈哈哈哈萌死了我的導師~~~然後我默默滴想還好我打算丁克哈哈哈哈


沒辦法,可能人家兩口子一直想要個兒子吧,可人生總是不那麼順遂......


關鍵詞:

不是or是and:

幾件事同時做 ( 多任務管理 )

大石頭理論:

時間長度改變不了,密度可提高。

高效的行動派:

做,立即做,行動起來!踏出第一步。


對於「一孕傻三年」理念的瘋狂大打臉。


不要把時間投入到繁重的勞動中唄! 該請保姆的不含糊,家政服務也是,當然還得有錢。


找相同找不同吧,能做的儘力做到,但客觀因素也要考慮,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超人,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三十多歲已經是國家領導人的金三胖笑笑不說話〒_〒!


想起黃宏和朱時茂演的那個小品來了。

哎呀~這可太好咧!過去嘞,俺們生一個娃,你們生五個娃,打仗俺們吃虧,賺錢你們吃虧;這下好啦!俺們倆人生了一堆娃,你們仨口子守著一個娃,世界人民的錢啊,圈到你們中國首長家去了,人口這下還平衡咧~!


這是日本不是中國。要在中國,社會撫養費早把你壓死了


推薦閱讀:

TAG:學習 | 時間管理 | 家庭 | 職場 | 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