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超次元遊戲:海王星在歐美的影響比較大?
比如說,在L4D2的人物模組中,其模組相對流行。
感覺還是有許多東西想說說……在此把答案拓展一下……
首先吧,一部作品能火,尤其是在某些地區能火,一些「本地因素」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舉點其他地方的一些栗子:Infinite Stratos為啥成名作之壁,其實你也不得不說這番中的高達機戰蘿蔔元素與很多日本動畫觀眾心中的機甲情結還有日本當今政治上的一種「大國渴求心態」與片中幾個男主角的後宮來自UN五常+軸心2強戳中了不少日本觀眾的興奮點。同樣的,回頭看看遊戲,艦娘這個頁游論遊戲機制還有一些別的方面也都算不上什麼一流,不過回想下日本當年的海軍發展水平能跟USA在二戰里正面肛一波這麼一種「自豪感」加上擬人化的人設也考究了許多歷史方面的東西。也是從一些角度上對上了日本的國內玩家
類似的,不知有沒有朋友記得當年暗榮有款叫《鋼鐵的咆哮》(國內譯作《怒海激戰》)的海戰遊戲系列?這個系列當年出了三代並且登錄了多個平台,至少也算是過得還行了吧
而海王星系列呢?與其說這遊戲是什麼所謂「廢萌遊戲」,倒不如說是一部以「Console War」為主題的「關於遊戲的遊戲」;題主你提到了歐美,反正Console War這個主題的影視/動畫作品我都沒見過多少……唯一印象也就是《南方公園》里調侃了幾話的樣子
至於為啥Console War這個主題的作品少……別說堂而皇之地做成官方性質的作品了,玩家圈子裡討論幾句都能挑起戰爭;《南方公園》調侃這個畢竟人家是南方公園,而海王星系列則是世嘉自己鞭自己的屍(不然不客觀啊!!
這最基礎的世界觀設定就已經從根本上決定了它在日本和美國這兩個地方都會有不少助於人氣的「本地化因素」:因為回望世界電子遊戲發展史,美國和日本毫無疑問是最大的兩個主角
聯繫下前頭所說的例子,其實說白了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後頭所提到的英文版翻譯也差不多可以作為「本地化因素」的一個方面了)…然後嘛…就是最初的答案里提到的「走出去」三個字。
海王星系列應該算是少數相當有「願意走出去」這種國際化精神的了,不僅僅是正傳的4部主機原作以及3部先後登陸PSV和steam的重置,甚至像海王星ACT還有這類的不少衍生作品依舊是與正傳作品一樣,文字翻譯(對白的英文翻譯質量相當高,很多梗的轉換也做的很到位)和譯制配音這麼一整套譯制服務英文版一應俱全。而目前正傳系列的最新作新次元vii更是首次發布官方繁體中文版;雖說官方繁中的翻譯質量有點慘,但也足以見得這個遊戲系列在拓展海外市場上的積極
製作方和北美代理方都算不上多大牌的廠,但是這樣的精神卻反而是不少日系大廠所缺少的。近些年的日廠遊戲,別說是這種小廠了,就算是一些大廠的作品恐怕不少人都覺得越來越有「自己做個遊戲給自己玩」這樣的感覺了的說……尤其是像這種受眾定位還並不廣的類型。海王星系列從10年初代作品登場到現在的這些年,能一直這麼願意「走出去」(作品推向海外,並且遊戲的所在平台也走出國內的PS平台)確實也是實屬難得(看看新次元VII在psn的日服港服美服上頭的價格,你會覺得更「難得」……)
********************************分隔線,下頭談些別的,沒有要黑啥的意思**************************
比起這個遊戲系列「為何在歐美人氣旺影響大」這個問題,我覺得更該問的其實恐怕應該是這個系列在中國這邊的人氣:
遊戲裡頭不少角色的名稱以及地名要麼來自英語要麼來自法語,相比較於日本那邊年輕一代將片假名甚至拉丁字母音節奉為「時尚」和「洋氣」,這遊戲中"名字"這個第一印象方面的東西在國內這邊就並不是那麼容易被國內的玩家接受和記住;而中國這邊的遊戲主機市場那些年裡是怎麼樣的各位不說也懂……再者由於後來的一紙禁令使得主機市場與世界隔絕了10+年,前後波及了第6、7、8三個世代之久,遊戲中的很多東西所影射的現實歷史上遊戲業界中的著名事件如今這些年除了一些當年有一定條件的老玩家,相當一部分人都並不了解(就隨便舉倆例子,神次元V中的NEPSTATION里提到過的一個叫DECO倒閉了的公司還有劇情中涉及到的當年NEC的PCE主機,放國內估計沒多少人知道……)更別說像美國那邊的玩家那樣親身經歷過了。2013年出的這部遊戲的改編動畫也算是國內在線平台非常早的一批正版引進的日本動畫了,然而開播的時候國內的播送方也並沒有進行正確的宣傳和介紹(看看作為獨家播送方的騰訊給的這雲里霧裡有些地方還八竿子打不著邊兒的介紹吧……老子TM真服了……)就算是AB站這種ACG氛圍更濃的地方有騰訊官方賬號的轉投外鏈,照樣有很多觀眾一臉懵逼……
而且國內視頻網站上做這個遊戲系列的實況的UP主前頭些年也是鳳毛麟角,看的人也是少得可憐……B站上頭有個叫阿琴醬做的實況觀眾倒是不少,不過爛尾了……一句話:這個系列在國內很少得到了正確的推廣……
海王星系列在國內的人氣個人感覺其實就是15年3部重置登錄STEAM的時候開始起來的(其實完完全全就是一部英文遊戲,連日文界面都沒有…其實說來,要不是因為STEAM的首頁版頭,我還真不信國內人氣能有今天這樣子;說白了,這個都是歐美那邊帶過來的節奏),畢竟登錄了PC,漢化工作起碼沒那麼費勁了嘛……不過……STEAM版僅僅就這麼一年的功夫,最新作新次元VII猛地就被SCE給做上繁中漢化了…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羊毛出在羊身上;國內要是沒點兒人氣我感覺這個系列也不會這麼突然的就往中國這邊靠吧???(當然前頭提到的這個系列遊戲願意「走出去」應該也算是原因之一,不過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要真說國內這邊可能相對會熟悉並感興趣的一點我能想的起來的也就只有這遊戲的主役畫師TSUNAKO也負責在國內火得有點閉嘴的約會大作戰的人設……然而僅憑這一點又能影響到多少受眾呢?
反正相比這部遊戲系列在歐美受歡迎,國內的人氣其實更值得問問…就如隔壁這個答案所提到的(超次元遊戲海王星系列的角色原型都是哪些? - Lyragosa 的回答)國內感覺過於把這個遊戲當廢萌向的了……(同樣是主機擬人型作品,同樣是世嘉的最初企劃,14年10月番《世嘉硬體女孩》居然國內一個民間字幕組都沒有開坑……)然而這個遊戲最初可並不是這個意思啊……
因為英文版本地化工作做得好,這點對於非大公司出身(如卡、科、SE)的日式遊戲非常難得。
《海王星》系列和《魔界戰記》系列是典型的日本不火歐美火(這裡『火』是相對的意思,和那種上百萬大作的火不是一個概念)的日式萌豚/廢宅類遊戲,個人認為除了比較討喜的遊戲設計之外最重要的是這兩個系列的英文化工作做得非常好,遠超大多數日式同類遊戲。
PSV/PS3上《海王星》系列、《魔界戰記》系列幾作的英文版一應俱全,PS4版《魔界戰記5》英文版在上半年日本發售原作後半年也在歐美上市,評價和銷量也不錯。《海王星》幾年前的PSV遊戲重生1、2的英文版在Steam上也算是口碑銷量雙豐收。與之相比其他日式遊戲的英文版要麼壓根沒有要麼發售時間一拖再拖。比較典型的著名系列是《如龍》和《火焰紋章》,今年年底《如龍5》英文版才上市,火紋if英文版遙遙無期(我等只能繼續對著覺醒擼好難過)。《如龍》系列在日本國內銷量影響力均吊打以上《海王星》系列和《魔界戰記》系列,然而在歐美因為滯後的本地化現如今三者相比我認為後兩者粉絲更多。
所以別看海王星什麼的日本國內銷量不好就覺得藥丸,人家在歐美過得挺滋潤的。這系列在歐美的本地化是NIS America做的。這家一直以來的主打是魔界戰記系列,打開官網就能感受到了。也有在做別的一些比如彈丸論破系列遊戲的本地化啊還有不少動畫的北美版BD啊(價格超級良心)甚至Love Live劇場版在美國的上映之類的。魔界戰記在歐美受歡迎基本就是NISA的功勞。總之雖然是一家東西老是賣斷貨還不補貨的小公司但是本地化還是很有經驗的……於是推廣海王星也不是大問題。另外就是PSV目前在北美的處境……
首先在這裡買PSV的基本就是為了玩以JRPG為首的日式遊戲。這些日式遊戲的用戶群跟任飯的重合度又很高(因為上世紀在北美受追捧的JRPG基本都在任天堂平台上),然後這些用戶跟北美的阿宅的重合度又很高,加上之前魔界戰記系列在北美的fan base(定期給會員發郵件廣告),自然就宣傳起來了。老實說個人感覺以NISA的水平出PC版只是推波助瀾。
當然也有受到一些惡評,比如GT之前做了一個該消停一會兒的遊戲系列top 10就有海王星……情懷
現在大部分「日呆」遊戲都是要麼借著成功作品改編,要麼就是賣賣肉送送福利,基本上都是迎合日本國內中二年紀的玩家的口味。
根據遊戲媒體的數據大部分歐美玩家的年紀都是30上下,他們對中二爆棚的內容可能很難接受,不僅過了青春期老婆孩子都有的大叔估計對賣肉也不太感冒。
而海王星遊戲機擬人主題卻剛好迎合了這一代玩家的「情懷」,這些30歲左右的玩家都是70後80後,這就意味著遊戲業界里各種看得懂看不懂的梗對我們來說也許就是一笑,對他們來說確是親身經歷過的事:
小時候到別人家蹭玲醬,上了學成為紫國白國信徒在校車上吵著馬里奧和索尼克誰更厲害,拿著自己的romram看著土豪家的雞鴨眼饞,進入了社會了又看到諾瓦秒默全,uzume被眾人拋棄。也結了婚許還以給孩子玩為借口背著老婆偷偷帶回了uni,老婆想塑身又帶著全家在blanc面前反覆橫跳......
對於他們來說那些萌妹子們也許不僅僅只代表著一台主機一個廠商,更勾起了他們對遊戲伴隨著的過往人生的回憶
明顯只是因為出了pc所以模型好扒…
海王星在英文區的風評好,老外萌豚遊戲打得少佔三分,代理商良心佔八分,遊戲本身太屎倒扣一分。
為什麼說老外萌豚遊戲打得少,你蒸能前有Sakura Spirits後有中國西又葵大作這種劇本不入流的玩意都能成名大賣就看出來了,畢竟老外主流還是禿禿禿遊戲,猛然來一下子「正統派美少女RPG」就算嘗個鮮也要嘗一口。
為什麼說代理商良心,其他回答里有很正經的關於NIS America是怎麼做的回答,當然不好意思我沒閑工夫去打英文版,就日文版原文的情況來說,我倒是真的很懷疑原作一些比較日語的梗是怎麼讓白皮們笑出來的。
當然他們也不是沒幹過傻逼事,NDS版魔界戰記1美版是把配音全換掉的,艾特娜的聲音聽起來中氣十足年過半百,至於後來他們再代理魔界戰記和海王星是不是也這麼幹了就不知道了。遊戲本身之屎我覺得不用多說,打過五本好一點的RPG的人都能感覺到這遊戲在系統上每代試圖創新每代步子太大都扯到睾丸的良好傳統…講道理啊,海王星你要說它每代都輸出新梗和新圖這個沒問題,但是你要說它是個好RPG,我覺得不是傻逼就是大步流星走在奔向傻逼的路上。
=================================================
題外話,以下要掉偽善度的。
我認識無數個任豚轉身任黑和蒸汽人談起日本遊戲向外輸出必談海王星。
國人在吹日本人的風氣過後變成了吹白皮,外國人一定很NICE。外國人他也不會日語,外國人除了不喊任地獄八國語言是狗以外喊求英化沒有簡體英文不玩的嘴臉大概也不比3DM用戶好到哪兒去的。
海王星英文版賣得好都打不醒國人白皮就是鑒賞水平高的瞎夢,
我看你圈是越來越像已婚婦女了,別的不看,就看態度。以前鬼子也是有比海王星良心多了的海外版的,
還記得有那麼一個年代SE的遊戲美版總比日版多料嗎。對,這是美版的BASARA為了防止白皮們對戰國梗不熟,改掉了所有人的名稱,完全幻想化,一部分角色姓名做如下更改:
伊達政宗: Azure Dragon真田幸村:Scorpio
織田信長:Devil King上杉謙信:Frost………但3就回到戰國梗行列了,可見白皮也是挺讓鬼子寒心的不是新興萌豚遊戲的代表系列,而且角色固定,梗又多,在哪影響都大啊。
因為萌啊! 國內不火的原因應該就是人氣不高 畢竟國內大多都是跟風狗
這個遊戲系列知乎終於有人開始討論了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