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日本的某些地區的農業生產力高於中國的江南地區嗎?
01-11
這個要看你所謂的農業生產的狹義還是廣義的。如果是狹義的糧食生產,那麼應該說,狹義的江南地區(上下八府)在18世紀的糧食生產已經整體走下坡路了,雖然土地開發此時已經極限,但第一,當地經濟早已是糧食和食用作物無法滿足的,整體上,狹義的江南已經基本轉向為經濟作物,尤其是絲棉主導了,糧食本身轉向於對外依賴(實際上,水土條件而言,狹義江南並不那麼適合稻米生產,因此宋元和明代中前期江南經濟之所以沒能爆發出明代中後期白銀刺激下那麼可怕的經濟實力,其實和這個地區維持大規模稻米生產的高成本有直接關係)。這一點上,江南肯定是比不上包括關東在內,日本的幾個主要產糧區的,後者在18世紀的產糧效率走到了歷史最高點,這也是傳統日本最後的黃金年代。再晚些時候,即使把這個範圍擴大到蠶桑,江南也漸漸不具有優勢了。
如果是廣義的農業,也就是以農牧業為中心的經濟體系,那18世紀的江南應該說除了幾個天生水熱土條件就更加優越的地區,比如此時正在快速崛起為世界稻米中心的湄公河和湄南河流域,孟加拉灣地區,它不僅是日本比不上(日本在明治之前沒有地主,這造成根本性的生產力障礙),包括歐洲和將來會驅動整個世界的北美大農場在內,儘管近代農業已經初具雛形,但都還不存在這樣將傳統農業效率提高到如此地步的地區,說它是近代農業(以種植園和農場經濟為特徵)誕生之前,人類古典農業模式的最高峰恐怕也不為過。
在這個時間點,從集約度和生產效率而言,狹義江南在東亞的競爭對手其實是從17世紀正在快速躥升的珠三角地區,但珠三角真正和狹義江南比肩,還要等到19世紀,而此時的江南已經走向了下一個發展階段,傳統農業已經開始全面衰退(當然,江南蠶桑行業將迎來最後一輪輝煌,一直到20世紀20年代初,不過其中很多因素已經進入了下一個時代,不僅僅是農業的問題)。日本的農業效率很快也將迎來神跡一般的提升,但這已經是19世紀末,明治維新重新為日本引入地主制度以後的事情了,已經是另一個故事了。要看你對生產力怎麼理解。首先生產力受生產技術約束。工業革命之前,生產力其實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單就農業產量以及規模來說,日本一直不如中國。但是當時日本的資本主義發展遠超中國。
一般都以為幕府閉關鎖國,加上日本是分封制,國力遠不如大清。
其實不然。日本早就有資本主義的萌芽。在某些製造業和漁業都有僱主僱傭大量勞工勞作的證據。我在日本很多古迹里都有看到主人家一樓專為勞工設置的宿舍。當時日本已經有批發商存在(日語叫問屋)。交易量甚至大到用到黃金。這在中國民間交易是十分罕見的.由於日本商業發展迅速,日本本身又不產銅。日本還從中國進口(走私)大量制錢。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