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工作的社會會不會反而出現一些問題?

失業率為零也就是每個人都有工作的情況可能發生嗎?

如果可以,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市場環境嗎?

是不是就能夠形成那種「安居樂業」的狀況?

會不會失業率為零的時候又會出現其它的社會問題?


謝邀。第一次被邀請。

其實這一問題已經有了一個很新鮮的答案,就是斯拉法的經濟理論(參見《用商品生產商品》,一個很薄的小冊子)。斯拉法幾乎重建了整個經濟學分析框架,把供給需求和生產技術全都變成了方程組,方程組的解就是經濟的動態均衡狀態。也就是說,如果人口數量足夠巧合的話,失業率為0在理論上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在當代經濟學界,斯拉法更像是個bug。不過當年測定光速不變也是個bug。誰知道呢。

下面繼續用西方主流經濟學開開腦洞。

首先聲明一句,摩擦性失業等自願失業(這一提法是個美國人發明的,叫什麼名字記不清了)是不可能被消除的。所以,除非在計劃經濟里,也就是政府直接安排就業,自願失業問題很難解決。

現在假定不存在自願失業,人人都有工作。有個問題必須說清楚,有工作不代表幸福生活。

讓我們考慮這樣一個情景:現在人人都成功就業,大家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然後日本地震了(撒花*^_^*),福島核泄露污染了大量海水和空氣,碘片需求激增(我們概括為正向需求衝擊,等價於負向供給衝擊,大家知道這一故事的本質就好,別跟我扯什麼碘片生產技術)。然後生產碘片的廠商樂瘋了,趕快加大產量賺一筆吧。然而,勞動力市場上根本沒有人啊!大家都就業了啊!怎麼破?工人們加班加點吧!提高工資吸引新人跳槽吧!於是在一定的範圍內,原來的工人們只得認栽,他們的生產者剩餘被壓榨了(這裡我們把工人視作勞動生產者,工廠視作勞動消費者)。

然後呢,有些人就跳槽了,假設他們都是農民吧。這時農業生產也遭受了負向供給衝擊,農民伯伯就也要加班加點,農產品價格上漲……我想你已經明白了,這一故事延續到其他領域,結局就是通貨膨脹,這一問題將延續到核危機徹底結束。換句話說,無失業,不出事還好,出事就是大事。因為沒有失業者的緩衝作用。

如果我們更加現實一點,政府通過量化寬鬆的貨幣供給壓低失業率,最終結局除了通貨膨脹什麼都得不到(原因在於貨幣政策的中立性),如果工人們特別聰明,就會出現李嘉圖等價,這一貨幣政策徹底失靈,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如果通過擴張的財政政策壓低失業率,後果就是利率上揚,貨幣資產轉移為非貨幣資產,最終達到新的均衡。這時由於羊毛出在羊身上,增稅是必然的,勞動供給增加,工資率降低。也就是說,雖然失業率低了,但是工人生活水平下降了。失業和幸福不可兼得。

————————更新——————————

最後一段推理其實是西方經濟學比較經典的推理,所以我就簡化了。這裡詳細說一下。

政府支出增加相當於國民儲蓄減少,所以投資——儲蓄市場的供給減少,利率上升,is曲線上移。

實際上,增稅對於勞動力供給的影響是相當有限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所以fe曲線移動幅度比is曲線更小,再加上企業勞動儲備的影響,失業率下降是非常少的。

即使我們考慮了失業率的減少,這時lm和is的交點位於fe右側,需求過剩,價格水平上升,實際貨幣供給減少,lm上移,新均衡就達到了。

不過這些好像不是重點,只是說明一下推理過程。


謝謝 @Zampeli Diana。今天集中清理一些科普問題。說實話,這個問題腦洞較大,有點難。我還真不敢說我知道答案,所以這個答案應該是我回答當中最沒譜的一個。我就隨便扯兩句吧,歡迎大家來一起討論。

在(一)(二)中舉了一個例子。在(三)(四)中引用了初級宏觀的例證。事實上,正如評論中有人指出的問題,我對答案中的結論是一種經驗式的指向,有點像前幾天大神們科普的normative而非positive,(一)(二)是試圖通過一個最一般性的例子來說明(三)的源頭,但是我確實沒有想到一個完美的例子。因此,(一)(二)「顯然是不完整的」,只能提示一個並不清晰的指向性。當然,我並不想深究這個問題,畢竟它並不簡單,可能從源頭涉及,就不能不考慮分工的複雜性與博弈等非市場經濟學的問題,甚至有可能與貧富差距、公平分配問題等paradox一樣陷入無解的循環。

(一)直觀上來說,如果失業率為0,等於經濟增長停滯

舉個例子(可能不恰當),假定:如果有一個原始部落,只有我們五個人,一個人負責其它所有人的衣服穿,一個人負責其它所有人要喝的水,一個人負責其它所有人要吃的肉,一個人要負責其它所有人要居住的屋子,一個人要負責其它所有人要使用的工具。這是一個完美經濟市場。所有人除了睡覺吃飯以及其它維持生存的必須時間外,所有時間必須用於本職工作,否則就會引起這個循環失調,進而五個人要麼凍死要麼餓死要麼渴死。每天,日復一日,保持這種循環,生產全部被消費。經濟不會增長。

情形一:外部惡性衝擊。

比如某個人病了,或者某個人生產效率下降了,或者來了一場大雪導致某一環節生產成果全毀。結果,全死了。

情形二:外部良性衝擊。

比如某個人生產效率提高了,某個人撿到了一種新的工具,發現了新的水源自然源源不斷流下來,新的天然的洞穴。此時就會有一個人失業。經濟增長一定會帶來失業,否則經濟就會停滯增長。(這一點可以有一種極端擴展,見下面的(二))

這個例子看似極端,但它本意是欲表明一個經濟持續增長中的勞動力市場的配置應當是具有一定調整空間的。如果一個不具備調整能力的勞動力市場,將無法應對任何意外的外部衝擊。當然,這種為了應對衝擊的常備準備勞動力,也可以算在就業之中比如fireman。但是我們無法估計所有的外部衝擊,因此勞動力市場不可能達到完全掌控下的充分就業。或者說正是這種勞動力市場中的失業存在,給予了經濟增長在外部衝擊波動下的調整空間。有如海綿泡在一個封閉玻璃缸中有點水的水池裡,如果熱了就吸收一點水,如果冷了就擠出一點水。當然,這個例子並不完整,也存在一些漏洞,我只是想用它來提供一種normative式的並不清晰的指向性。

(二)補充:一個極端的情況:均衡下的跳躍式增長?

@焦鋒朋友在下面提及人口增長的問題。使我想到一個新的問題,補充在(二)中。

事實上,可能出現沒有失業,而保持均衡下的(比如技術整體進步)跳躍式的增長?

比如上面五個原始人的例子,他們完全可能在某一年同時出現了同等的技術生產率進步,因而沒有失業,而使得產出擴大了一倍。似乎是一個均衡下的持續跳躍增長。但是問題來了。原例子中假設五個人剛好通過勞動滿足生存,而現在既然一年的勞作是以前的兩倍了,等於可以不用那麼多勞動就能生存(似乎是共產主義)。那麼根據效用最大化原則,我們在忽略效用函數是什麼樣前提下,近似認為所有五個人都打算只工作半年,然後休息玩耍半年,以達到效用最大化。那麼此時,第二年半年的勞動正好達到前一年的產出,因此依然沒有經濟增長。當然,也沒有失業,因為他們是自願退出勞動力市場。

至於加入人口問題,那就越來越複雜。事實上,原來的答案不過是基於初級宏觀的內容。如果要在更深入的前提中討論它,勞動力市場那可不簡單。因此我們可以簡單的假設人口增長是無需通過時間養育造就的,而是女媧大人每年元旦沒事玩就捏幾個,且人口總是壽命相同,即同時被捏出來的會在同一時間進入極樂世界。還是上面五個原始人的例子,第二年女媧大人又捏了五個,我們假設碰巧這五個人從事的職業和勞動能力與原來五個原始人一樣,那麼顯然這五個人又成為了一個新的局部均衡。現在十個人成為了一個全局均衡,然後回到我們上面例子的起點。儘管此時總量增長了,但是如果我們討論增長的時候是在討論人均產出,那就仍然沒有增長。當然加入人口之後的現實問題要複雜得多。初級宏觀不過是理想世界中的邏輯。

兩點補充:

其一,你可以把所喝的水所吃的東西換成所有實際需求,或者說「產出」。其二,我並沒有否定人除了生存或滿足現狀以外的其它追求,而是說這種追求(產出增長)在勞動力市場沒有調整空間的情況下難以實現,但存在技術集體躍遷的可能。題主的題設是零失業率,這是個先決條件,而不是說我們在討論怎樣才能達到零失業率;

其二,在原始人的例子中,對於技術進步帶來的是數量增長、還是商品品種增長,答案里進行了區分。請注意這個前提假設。你說得很對,但是在沒有商品品種增長的情況下,饜足點的存在不會使得產出持續增長,相比勞動與休閑的平衡才能帶來更大效用。

(三)從初級理論上來看,自然失業率是經濟均衡的必然結果

中期模型中的AS曲線來自於勞動力市場的均衡,具體而言是工資制定Wage-setting與價格制定Price-setting均衡的結果。

其一,我們假定了工資受到對未來的價格預期以及失業率和其它因素影響,叫Wage-setting。

式1:

簡言之,一般人關心的是名義工資,即對未來的價格預期(通脹預期)會對他對當前工資的要求有所影響。而同樣,一個人跟公司的工資議價能力受到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影響。失業率高,勞動力市場供給就多,他的議價能力就會下降(此處不準確地考慮人不同的人力資本等因素)。失業率低,公司想要換人就會變得更加困難一些,要找到同樣合適的人就會變難,員工的工資議價能力就會變強。這個道理可以簡單參考沿海地區05-15年之間的勞動密集企業僱工議價能力的變化。

其二,在初級微觀經濟中,我們經由生產理論或廠商理論得知,當處於完全經濟時,企業的邊際成本就等於價格,而邊際成本就是工資,即工資等於價格。但是由於實際經濟並非完全經濟,因此企業對產品的定價會高於工資,叫Price-setting。

式2:

其三,綜合起來,以上兩個關係會得到一個均衡決定式,即

式3:

進一步假設在自然產出水平下,自然產出由自然失業率決定,即勞動參與人數決定了產出,如下(L為總勞動參與數量)

式4:

就有了我們常見的AS曲線,反映產出與價格指數的關係式:

式5:

因此,如果失業率為0,等同於在一個經濟增長的環境下,或者說勞動力市場供需並不會永遠維持不變的情況下,任何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增長,都會使得員工的工資議價能力接近無限大(見式1)。這會通過Price-setting反映在當期價格指數上,或者說,因為員工要求提高工資,生產的邊際成本上升,因此企業為了謀利,也只能提高價格(見式2)。而在價格螺旋spiral的影響下,當期通脹的快速上升,比如房價快速上升,會引起員工的通脹預期增長,即當期價格指數對未來價格預期水平的影響。而未來價格預期水平的上升,會進一步通過wage-setting,使得工資進一步增長(式1),或者說由於我們對未來價格預期增長,因此我們會進一步要求老闆加薪。從而進一步引起當期價格指數上升(綜合來看,就是式5)。而這個問題,由於失業率初始為0,瞬時工資議價能力無限大,所以這一問題會持續惡化。

此時,由於當期價格指數快速上升,AS曲線會向左移動,產出迅速減少。而我們知道在一個充分經濟條件下,產出的減少,對應著勞動力數量的下降,即失業率的升高。因而上述過程到哪裡停止呢,到勞動力市場恢復到自然失業率為止,此時產出水平維持在自然產出水平上(如下圖)。這個分析很接近於短期需求刺激政策(比如貨幣擴張、政府擴大投資等)帶來的AS曲線先向右瞬間移動到某一位置,再逐漸恢復到自然產出水平的例子。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任何試圖通過短期需求刺激以迅速消滅失業率的政策,都會通過影響勞動力市場進而制約該刺激政策的中長期效果,進而在中長期逐漸失效。自然失業率,是經濟增長下的必然結果。當然,以上並不是一個足夠符合現實的例子。

(四)摩擦、結構、周期失業率

概念:

就偷個懶,轉一下百度百科:

摩擦性失業是指勞動者想要工作與得到工作之間的時間消耗造成的失業。經濟總是變動的,工人尋找最適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時間,一定數量的摩擦性失業必然不可避免。

經濟產業的每次變動都要求勞動力供應能迅速適應變動,但勞動力市場的結構特徵卻與社會對勞動力需求不吻合,由此而導致的失業被稱為「結構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是由經濟變化導致的,這些經濟變化引起特定市場和區域中的特定類型勞動力的需求相對低於其供給。包括:結構調整型失業、體制轉軌型失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型失業、技術進步型失業、知識經濟發展型失業、教育發展滯後型失業、就業觀念滯後性失業、地區供求不對稱性失業、年齡供求不對稱性失業等等。

周期性失業又稱為總需求不足的失業,是由於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業,它一般出現在經濟周期的蕭條階段。這種失業與經濟中周期性波動是一致的。在復甦和繁榮階段,各廠商爭先擴充生產,就業人數普遍增加。在衰退和谷底階段,由於社會需求不足,前景暗淡,各廠商又紛紛壓縮生產,大量裁減僱員,形成令人頭疼的失業大軍。

它們的相關關係:

結構性失業與自然性失業並非是兩個不同的部分,只是不同的維度,它們有交叉。當經濟增長是來源於結構轉型的時候,結構性失業中的一部分會轉變成為短暫的自然性失業,並隨著新常態的自然產出經濟,進而形成新的勞動力市場均衡,以達到新的自然失業率。

結構性失業與周期性失業也並非很容易區分,儘管概念上較為清晰,但是實際情況卻不易觀察。當然極端情況例外,極端情況如出現了大面積衰退,那就是周期來了。可是有幾個重要行業出現了替代性衰退,這個就很難講得清楚了。而且事實上,行業周期往往與經濟周期密不可分,在經濟預期良好的時候,就算是行業本身已經遇見了衰退趨勢,也容易在經濟熱浪中持續維持下去。而重要行業的結構升級,又往往容易不小心引發經濟周期性。

結構性失業與摩擦失業,也不好說就完全沒有交叉。有時候結構性失業是暫時的,某種意義上也是摩擦性失業。

關於這幾點不同失業的角度,上面大家的答案已經講了很多,而且繼續詳述也超出了禮賓員的工作,我就不啰嗦了。

就扯這麼多。歡迎討論。

-------


謝邀@Zampeli Diana

這個題目問得是有問題的,每個人都有工作的情況我們叫做充分就業,充分就業≠失業率為零,建議修改。

首先,理清一個概念,題中的失業率是實際失業率,實際失業率不可能為零,這是由失業的組成成分決定的。

一般來說實際失業分為自然失業周期性失業

自然失業又分為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是因為僱主和僱員之間信息不對稱,職位空缺對應不到合適的失業者。結構性失業是因為經濟結構不斷變化,產業興衰造成的,可以理解成你現在讀了個熱門的金融專業,但等你畢業的時候機電專業開始吃香,你的技能不能和職位要求所匹配。

周期性失業是總需求不足以實現充分就業時的均衡國民收入而產生的,隨著經濟周期波動,經濟大蕭條就是周期性失業的典型案例。

自然失業不可避免,周期性失業可以避免,但都不可能為零。前者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難以調控,後者經濟周期總是上下波動的,社會總需求不可能完全貼合國內生產總值。

我國公布的失業率一般在4%-5%之間,我黨的尿性你也知道,我國用得是登記失業率,不是國際通用的調查失業率,而且那些進城工作的勞動力默認全部就業,到底多少誰也不知道。

最後,失業率只是社會問題其中之一,就業問題永遠不會被解決,這是懸在政府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是檢驗政府執政能力的最直接表現。


奴隸社會不就這樣,奴隸都是忙碌的。不會有失業。


失業率高和低都不能證明好或者壞。先說說失業率的定義,成年人並且小於60歲的人群才計算失業率嗎?如果人類壽命大幅延長,那麼退休標準設定為65或者70,失業率肯定也會大幅變化。18歲算成年嗎?也有很多人初中畢業就工作了。那麼按照工作的人占所有人的比呢?也得不出有意義的結論。畢竟沒有人是喜歡工作而工作的,如果是,那麼這應該叫做娛樂,而不能稱之為工作。所以一個社會失業率高,你可以認為是這個社會生產率非常高,可以養活非常多不工作的人。而這些不工作的人也可能是因為辛苦了幾年攢夠了後半輩子的錢,所以開始享樂。你也可以認為經濟非常糟糕,所有人都在混吃等死,找到一份工作很不容易。

所以失業率高和低本身不能得出有意義的結論,能得出結論的是你的邏輯。這就是我認為的信息本身不會做出判斷,做出判斷的是人。


「失業率」是啥玩意兒?你沒工作、沒幹活不代表你「失業」,為什麼?因為「失業」是一種特定的形式,表示你不被他所僱傭,亦不能自雇或僱傭別人。只有這種情況下你才算「失業」。

有勞動能力,而不幹活,處於非緊張狀態,這可以是儲備、是調度、調用,也可以是「失業」,即被拋棄不管。

你的能力沒有100%發揮、200%發揮,這就叫你的能力「失業」么?別逗我。

你原來要用100%精力,因為「進步」,只需要50%精力,這叫「失業」么?別唬我。

但是,假如你可以把自己撇成兩半,一個50%,另一個50%,完全獨立,彼此不發生關係。那你就可以說,另一個「失業」鳥,因為你「用不上」另一個50%。

為啥?

一個人,一個社會的整體勞動力甚至潛在勞動力(特殊動員時期,老少婦孺都得上),用還是不用,用多少,留多少,這是整體的問題。不用不代表「失業」,因為「失業」對應於個人的拋棄,對應於整體的不負責、不擔責。正因為你留置不用,才能有其他人更好地工作、勞動。這種留置是失業嗎?這種調動是失業嗎?

只有當這種留置被當成是純粹個體的事情,看成是一人不對他人負責的事情的時候,看成是彼此分裂、無關的原子化個人的「單純私事」和「咎由自取」之後,它才採取「失業」形式——啊,我用不到,所以你可以滾了。

而換一種視角,我用不到你,這本身就是一種「用」——暫時不用和可資利用形式的用,換言之,正是以「現在不用」的形式來對整體產生「作用」。這是一個顛倒:原來看上去被否定的對象(失業者、失敗者、無用者),現在卻成了原來肯定的對象(就業者、勞動者、有用者)的前提條件和立足點。

因此,在一個採取「失業」形式的社會裡,「失業」本身就是一個矛盾,有、沒有、過多、過少,都不改變它自身的矛盾性質。拿所謂「自然失業率」來自欺,以為加上「自然」倆字就可以心安理得、處之泰然,實屬自我安慰而已。


世間任何事都是好壞摻半,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我壞。萬物一陰陽

假設每個人都有工作,都不失業。那老闆,企業家,政治家能壓抑住自己內心慾望的膨脹?會不會去包更多的二奶,讓窮人找不到老婆?會不會拿基層人不當做人看?政治和經濟聯合起來,會不會再次催生奴隸主義?種族主義?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太多。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現在的生活是比一千年前吃得好,但是一定會比那時候的古人幸福嗎?要知道,基層老百姓一個星期工作時間70小時是常態,就拿工作時間來說,遠遠甩古人幾條街

科技的發達既然不能給人帶來幸福

那科技的進步就一定是好的演化嗎?


確實看過一篇文章講失業率的問題,剛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這裡簡單說一下。

首先一個正常的社會環境下失業率為零是不太可能出現的,因為勞動力資源在數量和結構上完全適應市場需求的情況發生的概率極小。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在市場上需要1000名會計2000名技術工人,然而這勞動力市場上可能有1200名會計和1500名技術工人。所以勞動力供給和市場需求不能完全匹配的情況下,必然有人待業。

如果失業率為零可能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物價普遍上漲。因為人人都有工作都有收入,基本的生活用品大家都買得起,這時物價將會上漲,漲到讓一些人買不起的水平,以追求最大經濟效益。

所以保持自然失業率是經濟保持平穩的保證。

知乎新人,臨睡前偶然看到,手機碼字,簡單一說,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感謝邀請,失業率零?怎麼可能啊,失業有兩種,周期性的和自然性的,周期性的當然就是勞動力需求不足引起的,是非自願的!

自然失業率,當然好理解了,經濟可以長期持續運行的最低失業率,是市場本身決定的,與勞動力供求沒啥關係,即使實現了充分就業也會有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存在,所以失業率為零首先是不可能的,只能實現周期性失業率為零。


迪爾凱姆有相關的理論吧


存在即合理。無業人群也是社會正常人群,屬於社會發展的必要。總之一切絕對化都不現實。換個方向想,如果所有人都沒有工作會怎樣?社會會崩壞。所以即使所有人都有業,社會也會崩壞


像不像某主義的終極目標


保暖思淫慾!


聽說過原始人的生活嗎?那時候那時候老人女人小孩都是要工作的。人力資源一點都沒有浪費。


上網搜「戰前納粹德國失業率」有真相


市場經濟下,勞動力是商品,就業是動態平衡,總會有人由於宏觀微觀的原因無法就業。

強行靜態平衡,會扭曲市場,會出現強迫勞動,強迫僱傭,隱形失業,無效勞動等等。

得失可以就事論事逐項分析,但就業越充分,一般效益遞減代價遞增。


失業率為零類等於共產屬於理想國。可能存在於遠古社會。社會是活得,人也是活得。


不請自來。嘗試從理論入手,然後結合理論談一下零失業率在現實當中可能造成的影響。

據我所知,在研究失業與就業的各派理論中,失業率都是內生變數,即給定一些外生參數假設,討論均衡狀態下的失業率。現在題主想討論零失業率對其他變數的影響,似乎是由果推因。不過,不妨先看看失業是如何產生的,然後看看那些因素的變化會導致零失業率,從而間接推知可能與零失業相關的結果。更準確的說法是,可能導致零失業的原因。

首先要明確的是定義。「失業」指的是「在想要找工作的人中,沒有工作的人所佔的比例」,而非「在總人口中,沒有工作的人所佔的比例」。

在最理想化的均衡市場模型(新古典主義)中,是永遠沒有失業的。工人們根據市場工資和自己的偏好決定是否要找工作,一旦決定找工作,一定能找到工作。工資的作用在於,讓正確數量的工人決定找工作,並讓正確數量的僱主決定僱工人。在市場完全運行,沒有任何摩擦、外部性、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時,題主擔心的問題並不存在,因為該經濟體中一定是沒有失業的,而且這是最好的結果,並不存在社會問題。

新古典主義的模型非常理想,因此無法造成失業。然而,新古典主義模型存在的意義在於,為經濟學分析提供了參照。一般來講,經濟學家把現實中的問題看作與新古典主義完全市場的偏離,偏離越小越好。完全市場是經濟學家的「最高理想」。完全市場中不存在失業,因此能減少失業的措施,應該是好的措施。

有哪些因素可能造成失業呢?我所知道的主要宏觀解釋包括搜尋摩擦和粘性工資。搜尋摩擦指的是僱主要尋找合適的僱員,工人要尋找合適的僱主。搜尋的過程並不是瞬間、無成本的。因此,一定有一些僱主找不到僱員,也一定有一些工人找不到僱主。經濟學家一般把搜尋過程當成給定的,從而討論這種摩擦所導致的失業。如果失業是由搜尋過程的摩擦造成的,那麼零失業意味著沒有摩擦,市場是完美的,當然是件好事。

粘性工資指的是僱主並不會隨時改變工資。如果可以,那麼市場又回到了完全競爭狀態,供求平衡,「最高理想」實現了。僱主不願隨時調整工資的原因一般被認為是調整工資要產生成本。僱主要衡量調整工資的成本與不調整工資所帶來的利潤損失。當前者較小時,工資會保持恆定,從而勞動力市場供求不相等,失業產生。這是(新)凱恩斯學派的觀點,也是Nash Lew的IS-LM分析的核心。當粘性存在時,社會的總福利小於完全市場的總福利。零失業意味著沒有粘性,工資隨時調整使得市場出清,社會福利最大化,也是件好事。

綜上,從純經濟學理論角度看,零失業是好事,是「最高理想」,是社會進步。

Nash Lew構建的五人經濟模型,並不能說明完全就業意味著經濟停滯。畢竟,宏觀經濟第一課「索洛模型」的假設之一就是完全就業。完全就業條件下,資本積累、技術進步都會推動經濟增長。我猜,Nash Lew的論點是:不完全就業條件下,經濟中仍然有潛在的就業機會,因此還有進步空間。然而,攀登頂峰和站在頂峰,到底哪個更高呢?經濟增長的核心不是就業率增長,而是產出的增長、人均消費的增長、社會福利的增長。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完全就業條件下的經濟增長,都好於不完全就業時的增長。

從現實角度看,推動就業的方法有很多。我認為,總而言之,通過改善市場提高就業對社會是好的,相當於「向完全競爭市場靠近」;不尊重市場規律,使用蠻力刺激就業可能會造成副作用。因此,在現實中,題主的問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當時我們教授講的很通俗易懂,其實剛畢業的學生進入社會也算unemployment,所以失業率為零就預示著所有學生一出校門就要進入他們看到的第一個職位,不管是麥當勞還是掃大街的,但是自身的價值沒有發揮出來,所以生產率會下降…就醬


xx國失業率為零,xx國的xxx全票連任總統。


推薦閱讀:

「留大城市還是回小城市」,能夠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嗎?
20 萬、50 萬、100 萬年薪的演算法工程師在能力素質模型上有哪些差距?
女性的教育回報率是高於男性嗎?如果是,為什麼?
最先會被機器人代替的幾個職業將會是什麼?
有哪些證據可以反駁「亞裔學生錄取率低不是因為歧視而是因為『高分低能』」?

TAG:社會問題 | 勞動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