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左右的寶寶需要補鈣嗎?補鈣會使寶寶提前學會走路嗎?
感謝提問和邀請,這個內容非常有必要普及一下。為什麼呢?因為萌媽每次帶小萌去出生的醫院體檢和附近的社區衛生站打預防針,總是被所謂「專業」的醫生護士不斷給出錯誤的建議,不勝其擾。可想而知,大多數拿醫生的話當聖旨的爸媽,會怎麼做了。
內容較長,且充滿了術語(雖然也有生動的例子),摘要如下:
1. 缺鈣和缺乏維生素D是兩回事2. 母乳餵養的孩子需要每天補充400-800UI的維生素D,至少到2歲半3. 不能單純以骨密度和微量元素檢測作為孩子需要補鈣的依據
4. 奶量(母乳或者配方奶粉)足夠的孩子不會缺鈣5. 母乳餵養的媽媽需要注意給自己補鈣主要參考了鮑秀蘭醫生、崔玉濤醫生的微博,張思萊醫師的博客,西爾斯醫生的書籍;經驗部分來自萌媽和周圍的媽媽的經歷,另有 @笑道人 的某案例口述
- 枕禿(2歲以前孩子後腦勺,蹭著枕頭部位的頭髮沒了):實際上是物理學摩擦導致的;
- 夜驚:1歲以內的哺乳嬰兒,因寒、熱、受驚等而致的夜間定時啼哭,哭一整晚才是病(引自百度百科:夜驚_百度百科,這是專業醫生編輯的,定義還是可以看看的);
- 盜汗:入睡後出汗,是中醫的一種說法(百度百科:盜汗_百度百科)其實很多時候是爸媽或者老人怕孩子冷,給孩子裹太多了;
- 手、腳、頭突然抖一下:嬰兒神經發育不健全導致的;太過頻繁可能是癲癇/痙攣,需要重視,但不是缺鈣的表現;
- 出牙晚:多與遺傳或者咀嚼訓練有關,和缺鈣無關(萌媽的牙科醫生的女兒14個月才長第一顆牙,3歲才長滿全口牙,只要牙齦下面有牙齒就不用擔心!)
- 肋緣外翻:張思萊醫師說不是缺鈣,萌媽不是醫學專業的,希望有專業人士來補充
醫生一問到上述內容,就直接判斷:這是缺鈣了,可以補著點!
萌媽也曾提出過疑問:「我家小萌這些癥狀都沒有,也需要補嗎?」醫生(一臉黑線):「最好還是補著點,萬一缺呢?」……Part 2 缺鈣和缺乏維生素D是兩回事以下內容來自張思萊醫師的博客,地址:正確認識維生素D 缺乏佝僂病和補充鈣劑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因為維生素D缺乏,引起鈣代謝異常發生的疾病。
缺鈣是因為鈣攝入不足,或者由於甲狀旁腺及腎功能的異常造成血鈣過低,引起的低鈣血症。
大多數爸媽擔心孩子得的佝僂病,其實是缺乏維生素D,不是缺鈣!以下同個地址的引用: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評估與分期(1)早期:多見於6月齡內,特別是3月齡內的嬰兒。可有多汗、易激惹、夜驚等非特異性神經精神癥狀,此期常無骨骼病變。血鈣、血磷正常或稍低,鹼性磷酸酶(AKP)正常或稍高,血25-(OH)D降低。骨X線片無異常或長骨幹骺端臨時鈣化帶模糊。
(2)活動期1)骨骼體征:小於6月齡嬰兒可有顱骨軟化;大於6月齡嬰兒可見方顱、手(足)鐲、肋骨串珠、肋軟骨溝、雞胸、O型腿、X形腿等。2) 血生化:血鈣正常低值或降低,血磷明顯下降,血AKP增高,血25-(OH)D顯著降低。3)骨X線片:長骨幹骺端臨時鈣化帶消失,干骺端增寬,呈毛刷狀或杯口狀,骨骺軟骨盤加寬&>2 mm。(3)恢復期1)癥狀體征:早期或活動期患兒可經日光照射或治療後逐漸減輕或消失。2)血生化:血鈣、血磷、AKP、25-(OH)D逐漸恢復正常。3)骨X線片:長骨幹骺端臨時鈣化帶重現、增寬、密度增加,骨骺軟骨盤&<2 mm。(4)後遺症期:嚴重佝僂病治癒後遺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Part 3 如何補充維生素D
醫生建議,每天給寶寶曬夠2小時太陽即可。(2小時,光抱著都崩潰了……)如果真有體力給孩子曬2小時,萌媽有兩個提示和建議:- 北方人民避開中午11點-下午3點毒辣辣的日頭,會對孩子的眼睛產生影響(四川盆地這種霧靄中的陽光就還好啦),過多紫外線照射對寶寶的皮膚也不好(西方有研究成果認為可能增加孩子罹患皮膚癌的幾率)
- 帶孩子在樹蔭下遛彎,透過樹蔭的光斑就足夠了
這麼麻煩,還是直接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吧:
- 對母乳餵養的寶寶,2歲半以前,每天補充400-800UI的維生素D滴劑(國內就是醫院都會開的伊可新,居然是每袋500UI的奇怪數字;國外的滴劑也不錯,萌媽不喜歡推薦品牌,就別問我了)
- 對喝配方奶的寶寶,爸媽注意看看奶粉里已經含多少維生素D了,如果足夠就不用額外補充了
- 平時補400UI就夠了,天氣不好、雲層太厚(嚴寒的冬日)可以酌情增加到800UI
萌媽帶小萌體檢的某三甲醫院,要求孩子滿6個月就要做微量元素檢查,然後被某社區醫院嘲笑了:「微量元素檢測根本沒意義,根本測不準,我們很久以前就已經取消這項測試了!」
以下內容來自張思萊醫師的博客:嬰幼兒沒有必要進行微量元素檢查檢驗微量元素大多通過三種途徑:頭髮、指血、靜脈血。通過頭髮檢驗: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每個人頭髮的發質、環境的污染、洗滌的方法、使用的洗滌劑,取頭髮的部位、取頭髮使用的工具以及化驗室內的環境、各家使用的檢驗儀器的不同都影響著檢驗的結果。
通過靜脈血檢查:目前來說靜脈血檢查也不能全面反映微量元素在體內的真實營養狀況,因為很多微量元素存在於血液中只是極少量,有的微量元素甚至還不到身體儲存量的1%,靜脈血檢查包括採集指血檢查只能反映身體血液中瞬間的必需微量元素和一些常量元素的情況,在採集標本過程中也極易受到污染。因此化驗結果也只能供臨床參考。由於取血比較困難,所以目前一些醫院多以取指血檢測。 通過指血檢查:給孩子造成的痛苦小,但是缺點也很多:針刺的部位如果進針淺血液流不出來,化驗師通過手擠出血液來,勢必會將周圍的組織液混入,同時標本極易污染,這樣的檢測結果肯定是不準確的。 在採集過程中標本存在著交叉污染的情況、各個醫院所採用的化驗儀器是不同的、化驗用的微量元素專用試管是否合格、以及封閉試管的各種材料是否合格、化驗員的專業水平如何、化驗室的環境是否符合標準、即使以上都合格,小兒當時的飲食、食物的品種、患有的疾病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都會影響檢驗的結果。
但是,所有兒科醫師和兒童問題諮詢專家都強調了,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了「鉛中毒」的癥狀,越早救治越好!(這又牽涉到鉛中毒的問題了,內容也很多!就不在這裡詳細展開了)簡單說來可以查看孩子是否有以下情況,原文同樣來自張思萊醫師同篇文章:
如果孩子近來不明原因哭鬧、拍頭、腹瀉、貧血或通過末梢血查出鉛中毒,一定去要去驅鉛專業門診確診。不要自己亂用藥,更不要輕信一些商業宣傳。市面上的排鉛保健品約十幾種,但幾乎都沒經過嚴格、科學的科研和實驗。以防出現意外。
不過,張思萊還是很嚴謹的,說孩子「沒有必要一定要進行微量元素檢測」。也就是如果出現其他醫學指征,還是要配合醫生檢測的!
Part 5 幼兒骨密度檢測有意義嗎?有一定意義。張思萊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354cce0102e8xg.html測量骨密度目前最好是採用放射劑量低的雙能量X線測量。但是由於骨密度個體差異比較大,影響骨密度的因素也多,因此對於檢測的結果需要綜合分析,不能貿然判定缺鈣。
崔玉濤醫生也在微博里三番五次地回答過這個問題:
Part 6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缺鈣?張思萊醫生的說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354cce0102e8xg.html骨密度低,說明單位容積的骨質中鈣質數量不足「預計」標準。嬰兒處於生長快速期,骨骼長長是生長的信號。骨骼應該先長長,才會有更多鈣質附著骨內。那嬰兒骨密度偏低應是生長的信號,而不是缺鈣的信號!再有,維D促進血鈣進入骨內,因此應定期監測血液維D水平,而不是一味補鈣!。
嬰幼兒處於生長旺盛期,骨密度就應偏低。只有骨密度偏低,才會有更多鈣質進入骨內,保證骨骼生長。如果骨密度正常,說明孩子生長緩慢/停滯。促進血液中鈣質進入骨骼的功臣是維生素D。常規需要每天400國際單位。是否需要多補,一定有血液維生素D濃度的檢測結果。不是多多益善呀!也不知何時骨密度檢查引入了兒童保健,導致多少嬰幼兒因為骨密度低而不得已補鈣。目前,根本沒有標準的兒童骨密度檢查方法,更何況對待嬰兒。微量元素也是忽悠的方式之一,特別是末梢血檢查微量元素更無可靠依據。頭頂上的一道顱骨凸起是分娩時形成的顱骨重疊,隨著長大自然消失。
Part 7 奶量足夠的孩子不缺鈣,那麼什麼叫奶量足?通常的判斷標準是:孩子每天有6次以上足量小便,同時身高體重發育在正常範圍內母乳餵養的寶寶因為母乳殘渣少,可能出現攢肚,有的寶寶一周才有一次大便;添加輔食以後可能出現便秘。所以沒有用大便的次數/量作為奶量是否充足的判斷標準。現臨床多檢測血清鈣、血清磷、血清鈣磷乘積以及鹼性磷酸酶作為參考數值。
具體需要多少奶量呢?參見張思萊醫師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354cce0102e8xg.html
人工餵養(萌媽按:也就是吃配方奶的寶寶)的嬰兒,我國2010年制定並執行的《嬰兒配方食品》強制技術規定100kcal含鈣量為50~146毫克。因此對於人工餵養的嬰兒在滿足熱量的需求下,鈣的含量足以滿足孩子發育的需要,因此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
7~12個月:母乳餵養嬰兒,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和輔食的添加,每天鈣的生理需要量為250毫克。因為輔食中含有的鈣增加,能夠滿足嬰兒發育的需要,因此也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同樣人工餵養兒只要保證每天的奶量(600~800毫升),正常進行輔食,也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1~3歲:不管是繼續吃母乳還是人工餵養。每天鈣的生理需要量為600毫克,只要滿足孩子每天需要的奶量(保證每天400~600毫升奶量),注意飲食多樣化,也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
Part 8 母乳餵養的媽媽需要補鈣嗎?
當然需要!西爾斯醫生建議,只要媽媽還在哺乳,就應該吃和孕期相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這是1994年的建議,現在各類產品更細分了,有不少哺乳期的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各位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和實際需要來進行選擇(萌媽依然不推薦品牌)。特別提示:維生素D缺乏症也可能由於孕期補充不足,所以准媽媽們也要孕期補充和多曬太陽!Part 9 過量補鈣可能造成的問題很多人只看到「缺鈣」的問題,某搜索引擎第一頁第一條某國內大型母嬰網站的文章居然也稱「普通人對鈣的攝入量都不足,更別說對鈣的需求量更大的孕婦和嬰兒了」,得出結論提倡給嬰兒補鈣……真不明白這一缺乏數據證實的邏輯從何而來。
言歸正傳,過量補鈣可能造成很多其他問題。看看張思萊醫師怎麼說:1、攝入鈣過多可以引起高鈣尿是增加腎結石的重要危險因素。如果膳食中草酸、蛋白質和植物纖維攝入量高,最易與鈣結合成腎結石。
2、攝入過量的鈣對一些其它礦物質的吸收有影響的。例如高鈣攝入可以明顯抑制鐵的吸收,因此對於生長迅速的嬰幼兒來說顯然是不利的。3、高鈣攝入還可以降低鋅的生物利用率,因為在腸道中鈣、鋅相互之間有拮抗作用;4、高鈣攝入也會影響鎂的吸收和血鎂水平下降,也會影響磷的吸收。鈣、磷、鎂在體內的代謝也是互相聯繫和互相影響的。三種礦物質共同在腸道吸收,又共同從腎臟排泄。磷、鎂在體內的代謝都要依靠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和維生素D的調節,三者之間存在著互相競爭的作用。鈣與磷的比例為2:1時鈣吸收的最好。當攝入的磷過高時鈣和鎂的吸收就會減少;當鈣攝入增多時就會影響鎂的吸收,造成鎂吸收減少。5、同時過量補充鈣劑也會造成孩子便秘。
@笑道人 曾經在轉發我微博的時候舉過他身邊真實的例子:
最怕亂查微量元素亂補(不止是鈣),我同齡就有瞎補骨骼閉合發育的孩子,成年不到1米4。
Part 10 補鈣會使寶寶提前學會走路嗎?
看了上面九個part的內容,這個問題實在是…不答自明了。什麼?題主還是想知道答案?實在是太任性了!……不過既然萌媽回娘家沒有霧霾心情好,還是回答一下吧……答案是:不會。提示1:不要讓寶寶做超越自己年齡段的鍛煉(容易出事)提示2:要讓寶寶做適合自己年齡段的鍛煉1,不需要,每天吃維生素D即可。
2,不會。補鈣和走路沒有關係。3,建議題主微博微信去關注下崔玉濤,蝦米媽咪,醫生媽媽歐茜,兒科醫生魚小南等等醫生的科普。貼一篇關於補鈣問題的文章
作者是澳大利亞公共衛生博士陳舒,研究方向就是兒童營養與健康。導語:身高跟鈣營養沒有直接關係,出汗多不是因為缺鈣,枕禿,出牙晚,夜驚,嬰兒O型腿等,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正常的表現,寶寶們不需要一出生就補鈣,乳糖不耐受的寶寶也不是一定要完全杜絕奶製品的……有關寶寶的補鈣問題,你都知道正確答案嗎?
國內外的調查顯示,亞洲/亞裔兒童的鈣攝入相對西方的兒童要少,很多亞洲兒童的鈣攝入也沒有達到該年齡段推薦的鈣攝入值 [1-5]。於是,現在的家長們都非常關注孩子的鈣營養問題,多數家長認為鈣營養是兒童長個子的關鍵,於是很多兒童從出生2-3個月就開始額外補鈣了[6, 7]。
確實,鈣對骨骼正常生長發育、保持骨骼健康,以及對維持正常的血管神經和心臟功能都必不可少 [8, 9]。在嬰兒期以及兒童時期獲得充足的鈣質,不僅可以影響兒童目前的健康,可能還會推遲或預防老年時期的骨質疏鬆 [10-13]。
但是,鈣營養跟身高並沒有直接關係。目前關於鈣補充劑和骨骼健康,尤其是兒童的骨骼健康的研究,證據非常有限,還不足以支持給兒童普遍補鈣 [13, 14]。更重要的是,或許你的寶寶根本就不缺鈣。
鈣營養和身高沒有直接關係
孩子的身高的確跟營養狀況有很大的關係,可這裡指的「營養」是均衡的營養搭配,沒有任何一種營養素比另外一種更加重要 [15]。應該說,營養和基因共同決定著孩子的身高。
在營養相當的情況下,同一年齡段兒童的身高會在正常範圍內波動,如果身高低於該年齡段的正常水平,幾乎能肯定地說,這個寶寶的營養狀況不是特別好 [16]。
但單獨看鈣營養,卻對身高沒有影響。無論是在寶寶出生前給媽媽補鈣,還是在寶寶出生後,以及兒童期補鈣,對孩子的身高均沒有影響 [17, 18]。
所以說,要想通過後天的努力,讓孩子長得更高,需要的是合理搭配膳食,加上適當的戶外運動。
枕禿,多汗,出牙晚,夜驚,嬰兒O型腿是缺鈣嗎?
【枕禿】很多嬰兒後腦勺都會少一圈頭髮,被稱為「枕禿」,這主要是由於嬰兒毛囊發育不全,加上新陳代謝旺盛,長時間躺著在睡枕頭的部位,或者戴帽子的部位,由於經常摩擦到,頭髮就長不好(別的地方可能頭髮也長得不好)。等孩子大一點,毛囊慢慢發育好了,頭髮自然就會長好了,不需要補鈣,也不需要吃黑顏色的食物。
【多汗】小朋友晚上出汗多非常普遍,往往並不意味著有什麼營養問題。寶寶的體溫比成人高,睡覺時出汗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穿/蓋多了。但是也可能意味著嚴重的疾病,如甲亢,肝上的腫瘤,惡性皮膚癌,結核,艾滋等。如果不是那些嚴重疾病,那就是熱出汗的,可別瞎補腎、補鈣啊。
【出牙晚】寶寶正常的第一顆乳牙萌出的時間最晚至18個月。13個月後出牙才算作「出牙晚」,但這通常是遺傳決定的,可以遺傳自父母任意一方。如果你家寶寶出牙晚,問問你的父母或者對方父母,你們當年是不是就出牙晚。18個月後還沒有出牙的話,需要看牙醫確定是不是有什麼別的問題引起。
【夜驚】寶寶夜裡驚醒哭鬧是很正常的現象,可能是因為做夢,可能是餓,可能是便便了不舒服,或者是想要便便了不舒服,可能是尿了……
【嬰兒O型腿】嬰兒O型腿不能僅僅因為O型腿判斷為缺鈣或者佝僂病 ,很多健康的不缺鈣的寶寶的腿都會看上去很「O」,但實際上確實完全正常的,因為嬰兒的骨骼還不夠堅硬,不夠有力支持他們身體的重量,等孩子大一點,肌肉有力骨骼更強健了,腿部自然會直起來。
總而言之,缺鈣並不能通過這些表現來判斷。臨床上診斷佝僂病除了臨床表現,更主要的是通過一些血液和骨骼檢測來診斷。
健康足月產的寶寶6個月內無需補鈣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鈣營養來源,母乳中的鈣質是最易於嬰兒吸收的 [19, 20]。目前為止,全世界母乳餵養的、足月產且不缺維生素D的嬰兒中,還未見到缺鈣的報道 [21]。
無論媽媽的營養狀況如何,是否缺鈣,母乳都能給6個月前的足月產寶寶提供充足的鈣質 [13]。母乳中的鈣含量(媽媽的母乳中的鈣含量的個體差異不大)都是能滿足寶寶實際需求的 [13]。(註:但需要注意的是,早產兒或低體重兒可能需要在母乳之外強化一些鈣和別的營養素。早產兒和低體重兒的餵養是一個專門的領域,不在本文中討論。)
配方奶中的鈣含量是以母乳為參照標準的 [21, 22]。但由於配方奶中的鈣質的生物利用度沒有母乳的高,因此配方奶中的鈣含量會高於母乳中的鈣,以期達到和母乳相同的實際鈣吸收量 [13]。
六個月前,只要是科學餵養的、奶量充足的寶寶,都不可能會缺鈣。但對於那些純母乳餵養的,又不怎麼曬太陽的寶寶,特別是生活在中國北方高緯度地區的寶寶,建議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以保證鈣的吸收 [21]。
6-12月喝奶為主,無需額外補鈣
六個月後合理添加輔食,並且每天保證大約600毫升的母乳或配方奶,遠遠足夠提供這個年齡段小朋友所需的鈣質了。實際上孩子在一歲前的鈣需求不高,畢竟他們才那麼小,骨骼也那麼小,母乳和配方奶完全能夠滿足。母乳中的鈣在這個時期雖然含量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生物利用度最高的鈣來源 [13]。母乳餵養為主,加上合理的輔食,寶寶就不會缺鈣 [1, 9, 21, 23, 24]。如果是配方奶餵養,配方奶中的鈣含量是遠超過這個年齡段兒童的需要 [13, 21]。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合理的輔食添加原則是,六個月到九個月時,每天2-3次輔食,九個月到十二個月時,每天3-4次輔食。輔食的添加應注意合理搭配米糊或嬰兒麥片、蔬菜、豆類、肉類、奶製品(酸奶、乳酪)等 [25]。
1-2歲保證牛奶供給+合理飲食搭配,也無需額外補鈣
1-2歲的孩子的鈣需求大約為每天500毫克(美國)到600毫克(中國膳食指南)[13, 23]。在進入孩子進入青春期前,他們的鈣需求平均需求量大約1.5杯(一杯=250ml)奶,如果每天有2杯奶,足以滿足幾乎所有孩子的鈣需求。隨著年齡增長,鈣需求增加,青春期(9歲後)需求最高,大約需要每天3杯奶,加上合理飲食。
1-2歲階段的孩子已經可以喝全脂牛奶了,每天1-2杯(240毫升一杯)牛奶或酸奶,或者差不多量的母乳或配方奶,或者相應的乳酪(乳酪由於把牛奶中的水分去掉了,所以鈣含量非常高),再加上合理的飲食搭配(除了奶製品,其他日常食物也能提供一部分鈣營養),也不會缺鈣 [1, 9, 21, 23, 24]。
這個年齡的寶寶已經可以吃成人食物了,每天要保證種類豐富,顏色豐富的五大類食物:第一類是蔬菜,水果;第二類是穀物;第三類是瘦肉、禽類、魚;第四類是蛋和豆類;第五類是奶製品 [26, 27]。
另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跑了,活動量比較大,可胃容量還小,因此要少量多餐。每天除了喝奶,還應有3-4次進食,另外,如果孩子覺得餓,可以再增加1-2次營養零食,如小塊的水果、小三明治、芝士條、酸奶等 [25]。
牛奶及奶製品是大寶寶的最佳鈣源
兩歲到青春期前兒童的鈣需求為每日500到800毫克[13, 23],根據日常飲食的搭配的情況(奶製品的食物搭配中的鈣攝入),平均每天1.5-2杯奶仍然被認為是能夠提供足夠鈣營養的 [26]。
兩歲後兒童可以喝低脂或脫脂牛奶了,如果沒有肥胖的問題,繼續喝全脂牛奶也是可以的。一杯240毫升的牛奶中含有約300毫克的鈣質,是含鈣最豐富、最易吸收、又最方便食用的鈣來源。每個年齡段的小朋友都應該被鼓勵多喝牛奶 [28]。
如果孩子乳糖不耐受,喝牛奶會拉肚子,可以分多次、少量飲用,這樣可以避免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癥狀 [29-31]。或者也可以喝等量的酸奶,或吃100克左右的乳酪 (足以滿足一個青春期或成年人的鈣每日需求)。奶製品是最好的鈣來源,同時也能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和其他能促進孩子發育的營養素,無論有沒有乳糖不耐受症,所有的孩子都不應該避免食用奶製品 [28]。
鈣營養的其他食物來源
對於那些因牛奶蛋白過敏或其他原因不得不避免飲用牛奶或奶製品的孩子,也可以通其他食物來獲取鈣 [13]。一些低草酸的綠色蔬菜,如西蘭花、大白菜葉、捲心菜、羽衣甘藍和添加了檸檬酸鈣的果汁都是很好的、易吸收的鈣來源;豆腐也能提供生物利用度較高的鈣;而一些含草酸高的食物(如菠菜、青豆等),或者一些含植酸高的食物(如植物種子、乾果、穀物等),所含的鈣則不易吸收 [32]。比起牛奶,干豆中的鈣的生物率用率只有牛奶的一半,而菠菜的鈣的生物利用率只有牛奶的10% 。如果在超市購買的強化了鈣的果汁或者豆奶中加的是碳酸鈣的話,其生物利用率和牛奶差不多,如果是磷酸三鈣,那麼生物利用率是低於牛奶的[33]。
不能通過食物獲得足夠的鈣,才考慮鈣補充劑
如果有可能通過食物獲取足夠的鈣的話,最好是通過食物獲取,而不是選擇鈣補充劑 [34]。以目前城市的生活條件來說,只要科學餵養,嬰幼兒和兒童發生缺鈣的可能性極小,但如果嬰幼兒和兒童因為營養問題、需求量過大甚至疾病等原因出現難以通過飲食解決的缺鈣問題,還是應該選擇合適的鈣補充劑進行治療的。只是由於針對嬰幼兒和兒童服用鈣補充劑的研究還非常有限,且過高的鈣攝入也會干擾其他一些營養素的吸收,在給孩子鈣補充劑之前,還是應該諮詢醫生或營養師等專業人員。
市面上常見的兒童鈣劑有乳鈣、葡萄糖酸鈣和碳酸鈣 [35, 36]。選擇鈣劑的時候要注意看其中所含的鈣成分的含量,而不是鈣化合物的成分含量。乳鈣和葡萄糖酸鈣由於其中鈣成分含量非常低,並不適宜用於補鈣 [35, 36]。碳酸鈣通常是固體片劑,每片成分鈣的含量較高,因此需要服用的藥片數比較少,價格相對便宜 [37]。但是碳酸鈣的吸收需要胃酸的參與,因此需要隨餐服用,最好是同午餐或晚餐一起服用 [24, 38]。
結論
只要保證飲食均衡,你家的寶寶可能並不缺鈣,自然無需補鈣。
參考文獻: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Vitamin and mineral requirements in human nutrition. 2004.
2.Novotny, R., et al., Calcium intake of Asian, Hispanic and white youth. J Am Coll Nutr, 2003. 22(1): p. 64-70.
3.Wang, M.C., P.B. Crawford, and L.K. Bachrach, Intakes of nutrients and foods relevant to bone health in ethnically diverse youths. J Am Diet Assoc, 1997. 97(9): p. 1010-3.
4.Ta, T.M., et al., Micronutrient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girls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of South Vietnam. Asia Pac J Clin Nutr, 2003. 12(2): p. 178-85.
5.He, Y., et al., [Status of dietary calcium intake of Chinese residents]. 衛生研究, 2007. 36(5): p. 600-602.
6.Li, L., et al., Feeding practice of infants and their correlates in urban areas of Beijing, China. Pediatr Int, 2003. 45(4): p. 400-6.
7.Zhang, Q.J. and C.Q. Song, [Investigation of the use of calcium supplements and the medication instructions in pre-school childre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10. 8(2): p. 12-13.
8.Lee, W.T. and J. Jiang, Calcium requirements for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sia Pac J Clin Nutr, 2008. 17 Suppl 1: p. 33-6.
9.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and Ministry of Health, 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 for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 including recommended dietary intakes. 2006, Canberra.
10.Thacher, T.D. and S.A. Abrams, Relationship of calcium absorption with 25(OH)D and calcium intake in children with rickets. Nutr Rev, 2010. 68(11): p. 682-8.
11.Voloc, A., et al., High prevalence of genu varum/valgum in European children with low vitamin D status and insufficient dairy products/calcium intakes. Eur J Endocrinol, 2010. 163(5): p. 811-7.
12.Baker, S.S., et al.,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Nutrition. Calcium requirements of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1999. 104(5 Pt 1): p. 1152-7.
13.Abrams, S.A., What are the risks and benefits to increasing dietary bone minerals and vitamin D intake in infants and small children? Annu Rev Nutr, 2011. 31: p. 285-97.
14.Winzenberg, T.M., et al.,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for improving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childre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6(2): p. CD005119.
15.McAfee, A.J., et al., Intakes and adequacy of potentially important nutrients for cognitive development among 5-year-old children in the Seychelles Child Development and Nutrition Study. Public Health Nutr, 2012. 15(9): p. 1670-7.
16.WHO, 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 : length/height-for-age, weight-for-age, weight-for-length, weight-for- height and body mass index-for-age :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2006: WHO.
17.Winzenberg, T., et al., Calcium supplements in healthy children do not affect weight gain, height, or body composition.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07. 15(7): p. 1789-98.
18.Prentice, A., Milk intake, calcium and vitamin D in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effects on maternal, fetal and infant bone in low- and high-income countries. Nestle Nutr Workshop Ser Pediatr Program, 2011. 67: p. 1-15.
19.Section on Breastfeeding, Breastfeeding and the use of human milk. Pediatrics, 2012. 129(3): p. e827-41.
20.Medicine,, I.o., Nutrition During Lactation. 1991,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1.Institute of Medicin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 and Vitamin D. 2011,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2.Atkinson, S.A., et al., Handbook of Milk Composition. Major minerals and ionic constituents of human and bovine milk, ed. R.G. Jensen. 1995,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93-619.
23.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 [Dietary Guidelines of China]. 2010, Lhasa: The Tibet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19.
24.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Nutrition,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Japanese. The summary report from 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f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Japanese」. 2010. 33.
25.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fant and young child feeding. 2014; Available from: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42/en/.
26.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Australian Guide to Healthy Eating. 2012: NHMRC.
27.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Australian Dietary Guidelines - providing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healthier Australian diets 2013, Canberra: NHMRC.
28.Heyman, M.B., Lactose intolerance in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2006. 118(3): p. 1279-86.
29.Novotny, R., Motivators and barriers to consuming calcium-rich foods among Asian adolescents in Hawaii. 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1999. 31(2): p. 99.
30.Lomer, M.C., G.C. Parkes, and J.D. Sanderson, Review article: lactose intolerance in clinical practice--myths and realities.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8. 27(2): p. 93-103.
31.Suarez, F.L., Lactose maldigestion is not an impediment to the intake of 1500 mg calcium daily as dairy product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98. 68(5): p. 1118.
32.Weaver, C.M., W.R. Proulx, and R. Heaney, Choices for achieving adequate dietary calcium with a vegetarian diet. Am J Clin Nutr, 1999. 70(3 Suppl): p. 543S-548S.
33.Zhao, Y., B.R. Martin, and C.M. Weaver, Calcium bioavailability of calcium carbonate fortified soymilk is equivalent to cow"s milk in young women. J Nutr, 2005. 135(10): p. 2379-82.
34.Green, J.H., C. Booth, and R. Bunning, Postprandial metabolic responses to milk enriched with milk calcium are different from responses to milk enriched with calcium carbonate. Asia Pac J Clin Nutr, 2003. 12(1): p. 109-19.
35.Chen, S., et al., Prevalence of dietary supplement use in healthy pre-school Chinese children in Australia and China. Nutrients, 2014. 6(2): p. 815-28.
36.Chen, S., C.W. Binns, and B. Maycock,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in young children in Asia-prevalence, benefits and risks, in Child Nutrition and Health. 2013,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37.Heaney, R.P., et al., Absorbability and cost effectiveness in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J Am Coll Nutr, 2001. 20(3): p. 239-46.
38.Heaney, R.P., Absorption of Calcium as the Carbonate and Citrate Salts, with Some Observations on Method.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1999. 9(1): p. 19-23.補鈣不補鈣,很多人觀點不一致。
我家孩子本來沒打算補鈣,後來醫生要求補鈣,我們開始用了醫院的鈣,孩子不愛喝,後來買了childlife的液體鈣,孩子挺喜歡的。
不過近期吃的少了。因為我總是忘了給他吃。
其實正常母乳或者好奶粉加維生素D加多曬太陽,多戶外活動,就很不錯。不特意補鈣也沒什麼。
只是身在帝都,孩子又死活不肯戴口罩,基本出不去啊!反正在紐西蘭,助產士不建議亂補。
都是抽血,化驗,缺啥補啥,不缺不補。
平時多喝奶多曬太陽就好啦,另外配方奶粉建議喝到七八歲
一歲左右寶寶當然需要補鈣,鈣可以有助於寶寶骨骼發育,有助於寶寶長牙,不過不是補了鈣寶寶就會提前走路了。寶寶慢慢長大慢慢會走路是一個過程,更補鈣關係不大。
一歲左右的寶寶建議給補充一些輔食粉。比如蝦皮粉,補鈣。豬肝粉,補鐵。牡蠣粉,補鋅。香菇粉,補維生素D。這是粉粉網上都有賣的,可以去選擇購買。但要保證質量,最好是熟粉。寶寶吃起來更放心和安全。當然,最好是無鹽的哦。(聚之誠)
寶寶走路受到寶寶性格的影響,有的寶寶有較強的好奇心,想去尋找更多的玩具,走路較早。
有的寶寶較為成為,要確定周圍環境安全才會嘗試走路。
家長不要感覺到心急,寶寶在一歲半之前走路都是正常的。
您是為人父母了嗎?隨著孩子迅速成長,這種最基礎的問題會越來越多,還是買幾本靠譜的育兒書籍自己學習一下吧。另外關注幾個權威點的育兒專家微博。這都比在知乎問有效率多了。
如果您在寶寶出生後前6個月是全母乳餵養,一般不用補鈣。
人乳每天約能提供280mg左右的鈣。如果是牛乳餵養或者混合餵養,建議補鈣。尤其是出生6個月之後。
雖然牛乳中鈣量是母乳的2~3倍,但是鈣磷比例不合適,使嬰兒對鈣的吸收率低。建議嬰兒鈣的適宜攝入量(AI)為:6個月~1歲400mg/天,1~4歲800mg/天。
如果不方便請專業營養師,可以自己去買些書看。
還有,學走路和鈣有一定關係,但是不至於有天大關係,更不會比別的孩子提前1年就能撒丫子跑.....
.就算您給您家寶寶每天超量補充800mg的鈣,如果不補充蛋白質,脂肪,鐵,鋅,碘,Vc ,Vd等一些列礦物質和營養素,我想那樣的寶寶也不會健康吧。請記住,保持嬰兒的膳食平衡,不要過度補充某一類營養素或礦物質。
平衡,最重要!推薦閱讀:
※寶寶使用學步車走路是否比手把手教寶寶學走路更好?
※未滿一周歲的小孩偏食怎麼辦?
※歐美家庭寵物和小孩一起養嗎?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