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物塑造能夠稱為成功的人物塑造?
在小說,影視,動漫,漫畫等作品中,什麼樣的塑造叫做成功的人物塑造,有什麼方法來界定嘛?
不完全贊成第一的答案。
原因是太具體,具體到剝離了故事。像上面一個答案中說的,麥克白,哈姆雷特都不具備上述的特點。
關於人物塑造,我更傾向於席德菲爾德的觀點,手機下簡單說下。
1 人物要有具體強烈的戲劇動機。如《末路狂花》中兩個主人公在殺人後要去往墨西哥,這就是她們倆的戲劇動機,整個故事也由這個展開。仔細觀察大多數好電影,戲劇動機都是強烈鮮明的。
2 人物對事物有一個態度和觀點。菲爾德把態度和觀點分開說,但我喜歡和在一起講,即人物有鮮明的世界觀,如《天註定》中姜武飾演的角色,又比如《蝙蝠俠》中的小丑,這些人物都有鮮明的世界觀。
3 人物有一個反轉(改變,變化)。人物在電影中經歷重重矛盾,必定有一個轉變,這種轉變可能包含人物命運,性格,個人領悟等等。以《指環王》為例,阿拉貢的人物命運就有從遊俠到國王這樣重大的改變。
其他塑造人人物的方法就多種多樣了,可以通過多閱讀和閱片來增加感悟。
參考書籍《電影編劇基礎》
以上。我認為有幾點,
1.有多重性格側面,同一個性格特徵有不同的表現層面。是立體而複雜的(你說豐滿也可)。
同一個性格特徵應該總是可以同時呈現出2種不同的性格表現(也就是說一個性格特徵本身就可以是有很多側面的)。比如一個人很容易衝動,這既可以使他在有些時候表現出勇敢,另外一些時候則表現出魯莽。當同一個性格特質能同時導致有優勢和弱點的表現時,這個人物很難不立體起來。我覺得重點是:不要把對一個人物由性格導致的行為表現的評價,當做性格本身。2.人物的性格是隨故事情節發展,成長的。
或者性格層次的呈現是逐步通過情節揭示的。
3.如果無法做到以上2點,至少這個人物行動說話的主導風格,不能與整個劇目的風格和主要的戲劇主旨衝突。由於敘事空間的限制你很難要求每個作品每個小的配角都做到以上2點。所以,大多數配角能不衝突就好了。不要為了僅僅創造某個支線劇情而創造一個與主線無關的人物。但我從來沒想清楚,如果一個配角人物很成功,但與主旨衝突。然後最後大家只記住這個人物而不關心作品其它部分。到底怎麼算?
4.這個人物是面臨一個人生課題的。或者自我性格中的矛盾需要他去克服的。
自我性格矛盾中周瑜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他自視甚高和完美主義當然很多時候是他的動力,讓他有各種自信實施大膽的計劃,但也是他氣量狹窄的來源之一),對這點,人物能克服獲得成長就是喜劇,不能克服就是悲劇。5.這個人物有很多細節(當然這是呈現上面幾點的手段之一),有關,
生活習慣,人物背景。 越多越好。這個人物是有前史的。
6.集合了某類人物的典型性,我也同意下面說的,有很強的戲劇動機或者說是有非常確定的價值觀的。 當然最終表現出來可能會是「執著「,也可能是"痴迷"於某些東西,在寫這條時我在想Humphrey Appleby
7.最終效果上看,ta會是一個你希望能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或者你相信你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人物。
怎麼寫出優秀的喜劇劇本? 這個答案里柏邦尼分享的一些感悟,主要是針對人物談的。我個人感覺不僅僅是對喜劇人物有效,對悲劇人物也是一樣。
高票失於具體,我發現,按照他的說法,麥克白和哈姆雷特,都只能對上3條不到。但不公平的傷害(Unfair Injury) 這點,對主要人物塑造確實是廣泛有效的。因為你需要觀眾關心你主角的命運,所以情節設置上經常需要讓主角遭受「不公平的傷害(Unfair Injury)」或者「正義的訴求得不到回應」(不一定有傷害)
舉個例子,描述我有一個哥們超級牛逼,他膽子巨大無比,他在墳前睡過覺,他在動物園敢往虎園裡跳,還能溜達一圈翻回來,他站在100米高瀑布前,迎著水從這邊石頭跳到另一邊。好了,素材在這裡放著了,如果把這些事例寫出來,那只是一個「一個大膽的人使用說明」,那要塑造人物的性格,光看他做什麼遠遠不夠,還要看他為什麼會做這些,同樣這個例子,可以進一步分析如下三點:一,他有怕的嗎,二,他為什麼膽大,三,這些都算不上什麼,你知道他還干過什麼嗎?
先說第一個,他怕貓。你心想,老虎都不怕,他怕貓,故事有了一個點。他為什麼怕貓,因為他小時候見過一次貓吃老鼠的完整過程,為什麼會怕,因為老鼠是他養的一隻小白鼠。他把小白鼠放出來在草地上玩,結果眼睜睜看著被吃了。
第二個,他為什麼膽大。因為他爸是軍人,小時候說很多離奇的,血腥的故事給他聽,從小培養他男子漢氣概,甚至有點變態,逼他晚上睡在外面,讓他做一些極限的事情,比如小時候爬山時候,會把兒子舉著懸空在懸崖上讓他看。這就能解釋了,原來有一個變態老爸。
第三,他還干過什麼。他殺過貓。就一次。也許你會覺得他這樣長大,有虐待動物的傾向,甚至說他是連環殺手都有人信。但他沒有,膽子大的不一定就是壞人,殺人的也有膽小鬼呢。為什麼他殺死了那隻貓,那是一隻晚上出來溜達的流浪貓,當時他先是嚇一跳,貓是他最恐懼的東西。但緊接著是生氣,因為這隻貓跟他童年有陰影的那隻貓有同樣毛色,然後他怒不可遏,用他的軍人素養(他不出意料也當了兵)保持理智和戰略戰術,一步步接近,用袋子套住了貓,他甚至不敢用手碰它。最後弄死他的方法甚至都很娘們,是淹死的。貓死後他也沒釋懷對貓的恐懼,甚至加深了,從那以後正義感十足,百毒不侵。
你會發現,從我有一個巨膽大的哥們到補充了另外的三點,人物做的事情變得合情合理,有理有據,人物也更加飽滿。
我想要說的就是,人物性格的塑造應該通過讓人物不停地面對各種選擇,作者是了解人物的,他的來龍去脈,他的前因後果,你幫助人物做各種選擇,在各種選擇之後,人物的形象也就出來了。所以不要用形容詞,不要有天生如此,他既然是個人,他面對選擇就會猶豫,就會思量,作為作者,只要把他思考的過程,抉擇的過程冷靜地描述出來,人物的個性讀者自然就能接收到。
我最近正在整理編劇筆記。在《故事策略:電影劇本必備的23個故事段落》中,有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如何塑造一位充滿魅力的電影主角。9大訣竅,相當有用。我逐字逐句手打上來,與各位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正文————
編劇到底如何創建引人共鳴的人物呢?
幸好這裡有9個秘訣。
越多共鳴特質,主角就越豐滿,更具力量和深度。一般來說,至少使用5個特質,若能用到6~7個特質可能會更好。
1. 勇氣
你的主人公必須有膽量,這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我們只對英勇無畏的英雄感興趣,我們欽佩他人勇於面對困難,急切地關心他們的遭遇。
我們更樂意認同有缺點的人,但這些缺點並不包括缺乏勇氣。因為只有勇敢的人才會採取行動,而只有行動才可以推動情節向前發展。
如果劇本講述的是缺乏勇氣的普通人、膽小的人、從未試想過追尋夢想且毫無自信的人,那麼這個人根本無法贏得我們的青睞。如果主人公沒有勇氣把握自己的命運,就會淪為消極主人公(Passive central character)。這一直是眾多原創新劇本賣不出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每一部電影都有值得主人公想得到而為之努力的東西。這是某些特定的目標。在追尋路上,主人公必須有足夠的膽識承擔風險,並讓故事發生。
同樣,即使較為平淡的故事和家庭劇也是如此。片中的主人公身上也必須體現出一種平和的英勇。
(查理註:例子就不多舉了,隨便找一部經典影片,比如《泰坦尼克號》,你都會發現主人公是充滿勇氣的。)
2. 不公平的傷害(Unfair Injury)
生活很少是公平的。
當你被忽略而晉陞無望,卻眼睜睜看著不稱職的奉承者步步高升時,心中是何感受?沒有什麼比不公平更能激起我們的憤怒。
但對於編劇來說,這是一個契機。
把主人公置於遭受明顯的不公平境地,是繼勇氣之後綁定觀眾和主人公的最為有效的方法。足有75%的成功電影以主人公經歷某些不公平的傷害開場。
(查理註:《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被宣判入獄;《霸王別姬》中程蝶衣開場被剁去第六指;《失戀33天》黃小仙一出場就被甩了……)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不公平的傷害也將主人公置於不得不出手的境地,為了報仇採取行動——任何一個電影故事展開的絕佳策略。
3. 本事(一技之長)
講述無能失敗者的電影難覓一二。我們羨慕魅力四射、有所專長和聰明機智的人,這些特質是他們成為各自領域的大師的基礎。主人公打拚的天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身懷絕技。
雖然我們有很強的包容心,可以原諒很多事,但是主人公一旦回歸本行就必須身手不凡。
(查理註:超級英雄電影,是最直白的例子,一個個神通廣大;而文藝片,譬如《桃姐》,桃姐燒得一手驚艷的好菜)
在任何警察電影或職業戰士、鬥士的故事中,主人公登場時可能是一個酗酒者,甚至是一個糟糕的丈夫和不稱職的父親,但是只要他回歸任務、案子,他一定是值得尊敬的勇士。交鋒時刻,他依然是頂尖高手。
新手的劇本常常會以主人公因為自己搞砸了他那糟糕的工作而被炒魷魚開場。隨後主人公徑直去了自己鍾愛的小酒吧叫了一打烈酒瘋狂買醉,他的調酒師哥們也笑他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傻逼。之後他沮喪地回家,又被女友滔滔不絕地訓斥他是怎樣的笨蛋、性無能、酒鬼和一個徹頭徹尾的懶鬼。通常,主人公一遍看著電視、喝著小酒,一邊承受這樣的語言暴力,偶爾他會反擊「嘿,八婆……」隨後,他的女友拎著行李箱沖了出去,他點燃一根煙,陷坐回沙發里,並且說一些「糟透了,哥們」之類的話。
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懦夫,一切糟糕的事情都是他自己的錯,簡直一無是處。如此一來,觀眾還會期待接下去他會發生什麼嗎?不好意思,我們早已沒興趣。
(提醒:當任何一個故事需要主人公被炒魷魚時,確保他被開除的理由不是他咎由自取。一定要是不公平的傷害。)
4. 幽默
我們對製造歡樂的人缺乏免疫力。我們自然會被身邊幽默的人吸引。真正的智慧是機智且充滿人性洞察力的。所以,如果你有可能賦予主人公內在而有趣的幽默感,那就不要猶豫。
這一點就不多說了。只提醒一點:賦予主人公幽默感是一回事,取笑他則完全是另一碼事,應當避免。
5. 善良 (Just Plain Nice)
我們很容易關心善良、正直、樂於助人、誠實的人,我們也欣賞那些善待他人和尊重卑微行業的人,以及保護弱者或維護無助者的人。
還記得拳王洛奇(史泰龍飾)精心照料寵物龜、他指導的街頭流浪者和他殷勤對待的極為害羞的女朋友嗎?即便他只是個二流拳手,但他展示出了愛心和善心。
我不建議你寫的人物總是把自己擺在最後的位置,或輕視自己,又或是不停地道歉。這種行為只能折射出主人公缺乏自尊心。
作為一個好人並不意味著低聲下氣。樸素的善良就夠了。
《黑衣人》的第一個場景,特工K(湯米·李·瓊斯飾)在搜尋匿名潛行的外星罪犯時攔下一輛塞滿墨西哥偷渡者的箱式貨車。K對這些惶恐不安的偷渡者十分友好,並用西班牙語告訴他們不用害怕。當K找出外星罪犯後,他把其他人都地放了,並真誠地說俏皮話:「歡迎來到美國」。
特工K只對外星罪犯鐵面無情,對其他所有人抱以尊重和友好。他是一個好人,一個勇敢的人,一個身手不凡的人。
怎能不招人喜歡呢?
當然,有些主人公不那麼友善,比如《功夫》里的周星馳,一出場就欺負小朋友,踩爆了他們的足球。但是在塑造主人公時如不考慮友善品質的話,那麼編劇必須展現其他堅實的理由來支持這個角色。
6. 身處險境(In Danger)
假如故事開場,主人公就已身處險境,將立刻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危險意味著即將來臨的人身傷害或損失。在特定的故事中用什麼來代表危險,取決於你的故事尺度。
大多數動作-歷險電影以一個被稱為動作鉤子(Action Hook)的驚心動魄的片段開場。通常,這些鉤子涉及主人公遭遇生死危險。
在較為平淡的故事中,生或死不是問題所在,主人公將要面臨的危險可能是令人難以接受的失敗,比如《美麗心靈》;或是經濟困局,比如《當幸福來敲門》;又或是失去戀人,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圖》。
在《靈魂歌王》(Ray,2004)的開場,年輕的雷·查爾斯(傑米·福克斯飾)獨自站在美國深南部的鄉村路邊等車。當然,雷遭受著眼疾的不公平傷害。公車司機對雷非常不友好,因為他是黑人。隨後雷一到西雅圖就被狡猾的吉他手洗劫一空,並遭受三流酒館老闆的性侵犯。不久之後,另一個酒吧混混誘騙雷吸毒。
危險無處不在。
7. 受到朋友和家人的深愛
如果主人公呈現在我們眼前時已有他人深愛,這也會使我們立刻關注他們。
想想你看過的那些以驚喜派對或主人公被突然出現的一屋子好友震驚開場的影片數目吧,如《懲罰者》,又或是主人公身邊有深愛他的父母、兄妹、愛人、孩子或摯友,如《阿波羅13號》《桃姐》。又比如,周星馳的角色身邊,常常跟著一個好基友——《功夫》里那個胖子,《大話西遊》里的吳孟達(這幾個例子明顯是查理的臨場發揮嘛)
8. 努力 我們在意主人公是否努力上進。努力的人有著一股上進的力量,推動著故事發展。《百萬美元寶貝》中的麥姬和《阿凡達》中的傑克·薩利。你又能說出多少主人公懶惰或無所事事的電影?
(查理亂入,插播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
曾經有記者問科比,為什麼你能取得現在的成功?
科比答道:你們知道凌晨4點的洛杉磯是什麼樣子嗎?
台下的記者一片茫然。
科比笑著說:我知道洛杉磯每一天凌晨四點的樣子。)
9. 執著
執著使得勇敢、身懷絕技和努力的主人公認定一個目標。這對於任何故事都是至關重要的。強力的執著引發情節——並確保你的劇本不偏離方向,將其不懈地推至有力的高潮。譬如《追夢赤子心》(Rudy,1993),又譬如《功夫熊貓》中的肥波。
但要確保你的主人公的執著是有價值的。
主人公的另一些品質也可以幫助他贏得觀眾的支持,但千萬不要忽略以上最基本的9點。不管你寫什麼類型的電影,都要充分地使用這些特質。
記住,我們必須與主人公建立情感聯繫,即使是無情的非傳統英雄。
在《疤面煞星》(Scarface,1983)的開場,小混混托尼(阿爾·帕西諾飾)定然不是一個好人。但是人物共鳴工具的使用,使得我們對他總是很關心:他超乎想像的勇敢、高超的犯罪手段、不時的幽默、遭受貧窮和身世的雙重不公平傷害、受到妹妹吉娜和摯友曼尼的深愛、在危險中過日子、日以繼夜地工作,以及對成功的執著。
十之八九,不是壞事。
只有勾起了讀者對人物的關心,故事才能真正開始。我覺得唐龍的答案偏題了。如評論區所說的那樣,題主問的是「成功的人物塑造」,也就是肯定該人物塑造的藝術性、複雜性。
但是你要說他說的那些是錯的,也不對。因為可以看到太多太多的影視作品在主人公的塑造上都是如此。(更別提二次元的動漫與漫畫了。)這叫「泛性格」。
既然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物是否能夠感動觀眾、能否被觀眾喜歡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能夠讓觀眾產生多深的代入感。有一個理論叫社會腦(social biain)理論——「人的社會行為都會受大腦中的某些區域調控,統稱為'社會腦'。」社會腦在社會交往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它無法對自我本身進行定義,只能在社會群體中定義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扮演的社會角色,是社會腦對自我定義的方式。而除了幾個特殊腦區,社會腦還有一個鏡像系統,由鏡像神經元組成。
鏡像神經元可以從周圍人身上尋找到與自身相同的特徵投射到周圍人身上,甚至可以體驗別人的經歷與情感。這給我們哪些啟發呢?不難想到,如果我們塑造的人物兼有很多「大眾」的性格,就能夠擁有更廣泛的受眾。而一個性格鮮明獨特的主角,誠然可以吸引性格相似的觀眾,卻也會直接阻止不同性格的觀眾產生代入感。
故,更多人喜歡塑造擁有「泛性格」的主角,也不會忘記塑造幾個性格鮮明獨特的配角。理論上來說,主角更容易被喜歡,而具有複雜性的配角,或許才稱得上成功的人物塑造。
《辛德勒的名單》里對納粹軍官西蒙的塑造,就非常有意思。關於他和海倫,其實可以多些筆墨,讓西蒙這個人物更豐滿更複雜,但可惜的是沒有。他愛海倫,然而他的愛就到此為止了。(順便想吐槽西蒙對海倫情感升溫也太快了吧……某些處理略顯倉促……)
那麼,如何成功地塑造人物呢?
我覺得第一點,就是「特殊的背景」,抑或「特殊的支點」。不要拘泥於一些爛俗的套路。或是把主人公安置在一個「合理、但又不怎麼舒服」的「地方」,或是把整個故事架構在一個獨特的「支點」展開。譬如說西蒙,他的背景就很獨特——納粹軍官,在人物「勢力抗衡」中處於「強者」那一方。他做什麼、他想什麼,這些都有很大空間發揮。
第二點,就是塑造複雜的人格。這裡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就拿西蒙來說,他貪圖利益、卑鄙下流,卻也有「和海倫白頭偕老」的夢想,也在對海倫的愛與海倫是猶太人這一衝突中糾結過、痛苦過。
第三點,製造矛盾,抉擇中豐滿、抉擇中成長;碰撞中顯複雜,碰撞中促悲壯。每一個抉擇都體現人物的某個性格偏向,而出人意料的決定更是能加深觀眾對主人公複雜性格的理解。但很多人物塑造的問題在於,演著演著就讓人看不清矛盾了,或是性格逐步趨向單一。
第四點,觸及「人性」這種本質問題的時候,一定不能懈怠。像針尖上跳舞一樣。大肆渲染「他是個好人」最終只能塑造出平乏無力的「好人」來,而複雜的人物豐滿但不能忘了偏向。「他複雜,但他還是個好人。」哪怕塑造loser也有有「人性上的悲壯美」。
就想到這麼多,有了再補充。
-以上。當所有看過作品的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幾乎把故事精彩的情節都忘光了,卻仍然還能記得你塑造的人物的特點,能夠把他的口頭禪、興趣愛好、優點和缺點、身世故事甚至連帶他的勁敵和密友,都如數家珍。能夠不假思索的告訴別人,他究竟喜歡這個角色的哪一點,或者哪幾點。
這個人物的塑造,可以認為是成功的。(這個成功的要求,會不會太高?)1. 哈!這模樣了!鬍子這麼長了!」一種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起來。
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2.一直到昨天遇見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鎮的東頭訪過一個朋友,走出來,就在河邊遇見她;而且見她瞪著的眼睛的視線,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來的。我這回在魯鎮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於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會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丕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技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3.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儘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4.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5. 阿Q「先前闊」,見識高,而且「真能做」,本來幾乎是一個「完人」了,但可惜他體質上還有一些缺點。最惱人的是在他頭皮上,頗有幾處不知起於何時的癩瘡疤。這雖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為不足貴的,因為他諱說「癩」以及一切近於「賴」的音,後來推而廣之,「光」也諱,「亮」也諱,再後來,連「燈」「燭」都諱了。一犯諱,不問有心與無心,阿Q便全疤通紅的發起怒來,估量了對手,口訥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麼一回事,總還是阿Q吃虧的時候多。於是他漸漸的變換了方針,大抵改為怒目而視了。
6.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 「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著;一隻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
7.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
第二年添教黴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裡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8.雖然背地裡說人長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說句真心話,我可只得說:我實在不大佩服她。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麼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裡一有些小風波,不知怎的我總疑心和這「切切察察」有些關係。又不許我走動,拔一株草,翻一塊石頭,就說我頑皮,要告訴我的母親去了。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餘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經烤得那麼熱。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
9. 子君不在我這破屋裡時,我什麼也看不見。在百無聊賴中,順手抓過一本書來,科學也好,文學也好,橫豎什麼都一樣;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覺得,已經翻了十多頁了,但是毫不記得書上所說的事。只是耳朵卻分外地靈,彷彿聽到大門外一切往來的履聲,從中便有子君的,而且橐橐地逐漸臨近,——但是,往往又逐漸渺茫,終於消失
在別的步聲的雜沓中了。我憎惡那不像子君鞋聲的穿布底鞋的長班的兒子,我憎惡那太像子君鞋聲的常常穿著新皮鞋的鄰院的搽雪花膏的小東西! 莫非她翻了車么?莫非她被電車撞傷了么?…… ————————標準是什麼說不清楚,但是中國白話文學當中,人物描寫的頂尖水平,大抵如此。成功的人物塑造,一定是要有鮮明的性格形象的。比如紅樓夢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形象,就如生活中活生生的兩個人(現實中雖然有性格相似的人,文學影視里有些忌諱),那人說出來的話一聽就知道像他/她說出來的,不一定每個角色都很鮮明,但一定是很獨有的。我猜測你所說的成功的人物塑造,應該是形象鮮明的,一下就記得住而且很獨特的那種吧。比如西遊記裡面的豬八戒、孫悟空,一個二貨一個猴精,再比如葛大爺飾演的很多角色如《活著》中的富貴,就是一個破落戶的謙卑與覺悟,再比如《哆啦a夢》裡面的康夫,典型一慫逼!這些角色是雖然不敢說獨一無二的,但絕對是形象鮮明的。
說到成功的人物塑造我心裡的no.1就是《亮劍》的李雲龍。我以他為例試著總結一下。一,人物特點鮮明。李是整個亮劍里最爆的火藥桶性格,沒有之一。這個巨大的特點放在那個特殊的背景中反而有一種特別的魅力。二,人物三觀與觀眾相同。李對霓虹人毫無餘地的痛恨,對於戀愛對象的選擇標準,對於上級不正確命令(在他眼裡)的適度反抗,為自己人撈好處(被服廠大肆中飽私囊)。他的所有行為準則都是被觀眾馬上理解並認同的。三,人物能力的無敵性。作為主角,必須有一個特長是全書最牛的,李在書里最讓人過癮的部分就是不管多麼惡劣的形勢,他最後都能翻盤。如果他翻不了盤,那觀眾只會認為,確實是形勢太過於惡劣,換誰來都沒辦法。他已經呈現出了他的能力的極限,而且在刻畫二號男主楚雲飛的時候,隱隱被李壓一頭。以上,目前就想了這麼多。
通俗的來講就是可以讓你愛上他。不論男女老少,或者讓你狠狠恨他。
實名反對當前第一名唐龍的答案。偏題。以下給出自己的答案,未必比唐龍先生的好,只是表達見解,百花齊放,望評論嘴下留情。
--------------------------------------------------------------------------------------------------------------------------------------------題主問了個很好的問題。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正史只有人名是真的,而小說只有人名是假的。啊啦啊拉,真是深得我心。在我看來,所有的小說都是寫人的小說,所有的背景設定、劇情發展都是為了豐富人物形象服務的。而一個成功的人物需要滿足以下三點:真實、豐滿、與讀者有共鳴。先說真實。比如《全民超人漢考克》中的主角漢考克,能在天空自由翱翔、皮膚硬如鋼鐵,完全無視動量守恆和熱力學第三定律,這樣的角色真實嗎?真實。因為當我們討論一個虛構的人物是否真實時,我們所指的是他的本質,也就是西方人所說的靈魂。分開闡述的話包括經歷、性格、理念等等,而漢考克這樣一個因失去記憶變得懶懶散散,生活沒有目標的流浪漢,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因而被觀眾所認同。那麼,一些並不常見的角色呢?比如信念無比堅定的「銀河系人類之父」章北海、因為學生作弊而將其殺死的蓮實老師,他們為何也受到了諸多讀者的認同呢?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從小從書中讀到過董存瑞、邱少雲等同樣意志堅定的人物,也在涉及心理學的其他作品中見過類似患有偏執型人格障礙(非心理專業,歡迎指正)的角色,他們於我們並不是真的陌生。再者,人的情感多種多樣,大家都有過一腔熱血想要報效祖國的時刻,也有忿忿不平怒開狗籠的時候。換句話說,藝術來源生活,作品中的成功角色都是誇張後的我們自己,或是我們遇到的活生生的人。
再說豐滿。豐滿在某種意義上是為了讓角色更顯真實。比如上世紀常有的標準反派,一心一意想著毀滅世界,一次又一次被打趴下(或是喊著台詞變成星星)卻又總會讓人安心地回歸。是什麼讓他們這麼執著?導演的盒飯?你特么在逗我。這樣的角色真實性就不足。而如果回憶他兒時的經歷,常年遭到父親的虐待,一次終於找到機會逃出來,像是被打怕了的小狗那樣在街角發抖時被好心的修女撿回家照料。而就在希望之火重新燃起時,一場疫病爆發,絕望的村民宣稱是修女瀆職,觸怒了神明,將修女在他面前活活燒死。這樣大家就覺得這個人物變得更加真實了。也就是,先天性格、教育、經歷、重大事件都對角色當前的性格和執念有所影響,當它們之間相互不衝突而且完整地構成一條證據鏈時,觀眾就會對這個角色的真實性心服口服,這樣的人物形象就叫做豐富。當然,也有證據鏈不完整的神秘角色,能讓觀眾自行腦補完成證據鏈也是很厲害的。
做到前兩點只能說是不錯的人物形象,只有讓觀眾產生共鳴才是真正成功的人物。而這一點主要是靠在滿足前兩點時激起觀眾最主要的集中情緒,比如憤怒、感動、遺憾、自豪、悲傷來實現的。具體的方法么,抱歉,我自己也在摸索中。
什麼?太長了?題主只是想問怎麼界定而不是怎麼塑造?那麼,能讓讀者/觀眾發自內心地喜愛或是討厭的角色(而不是作者,不是啊)都是塑造成功的。我覺得最好的人物塑造在於你看完會為他心疼,不論悲喜
【周大聖】具備這4種特質,你也能成為電影中的英雄!
2017-02-09 周大聖 編劇大聖
英雄有哪些特質?
大家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經常覺得某個故事中的主角和另一個故事中的主角有點像。
辛巴和哈姆雷特,都是叔叔殺了自己的父親,奪取了王位。
路飛和鳴人,都是沒頭腦,又衝動,待人真誠又很努力。
美國隊長和超人,都是又帥又壯,有正義感又有點古板。
各種故事主角間的相似,讓我不禁產生疑問:難不成?所有故事中的英雄都是相似的?
經過研究之後,我發現:
是的!所有英雄都是相似的!
為了讓觀眾們喜歡,英雄們都同樣具備以下4種令人喜歡的特質:
【紅色是必備特質,綠色是選配特質】
一、讓人佩服的特質
1、勇氣
電影的主角必須有膽量,遇到危機,迎難而上。可以是一開始很膽小,隨後變得有勇氣。
《飛屋環遊》的主角是一個夢想帶老婆去看仙境瀑布的老頭,直到老婆死了,老頭也沒能帶老婆去仙境瀑布。老頭孬了一輩子,終於在即將被關進養老院的時候,爆發出了勇氣,用無數氫氣球帶著自己的房子飛向了仙境瀑布。
2、堅持不懈
電影中,主角會遇到一個接一個的危難,阻礙他實現自己的目標。普通人可能就半途而廢了,只有靠堅持才能實現目標。
《肖申克的救贖》中,主角安迪含冤入獄,為了重獲自由,他堅持挖洞二十年、為了得到政府的捐款,連續6年每周寫一封信。正是他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觀眾分外喜歡。
3、犧牲精神
犧牲精神是一個英雄能具備的最偉大的品質,沒有之一。當一個人為了集體(他人)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的時候,我們總能體會到強烈的情感衝擊。
《勇敢的心》中,華萊士被反派抓住,寧死不屈,即使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為廣大同胞的自由,發出最後的吶喊。
《泰坦尼克號》結尾,傑克為了拯救ROSE,把唯一的木板讓給了她,自己被活活凍死。正是傑克為愛情犧牲的精神,使得這段愛情變得偉大。
4、果斷
果斷是電影主角必備的品質。一部電影中,主角會遇到20個左右的新情況,新危機。如果主角猶豫不決,電影會變得無聊,劇情也會被拉長。
《泰坦尼克號》中,坐上救生艇的ROSE,眼看著離傑克越來越遠,果斷的就跳船,她再猶豫一會,彼此的緣分也就到頭了。
《殭屍世界大戰》的主角也非常果斷。他看到小夥伴被殭屍咬到手到一瞬間,立馬舉刀砍斷了小夥伴的手,使小夥伴免於變殭屍。
5、專註
專註是指忽略外在干擾,專心於某個目標。是現代人最缺乏的品質,也是讓英雄從默默無聞,一直變得牛逼的一個品質。
《爆裂鼓手》的主角安德魯是一個非常專註於練習架子鼓的少年,每天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練習,甚至為了能有更多的練習時間,主動和女朋友談分手。
《美麗心靈》的主角,天才數學家約翰。從進入大學開始就專註於研究自己的博弈論,他在圖書館旁若無人似的用窗戶寫著公式,在路上研究鴿子步行的軌跡。
二、讓人羨慕的特質
1、顏值和身材
不解釋
2、能力
只有優秀的能力才能讓人羨慕,這裡的能力包括身體能力、智慧、專業能力等。
擁有超強身體能力的英雄往往大受歡迎:《超人》、《蜘蛛俠》等超級英雄系列電影以及《第一滴血》《諜影重重》等系列電影的票房就能說明問題。
除了身體能力,智慧也是另一項吸引人的能力:《神探夏洛克》中的夏洛克是一個天才偵探,他總是憑藉高智商破解疑難案件。觀眾們無不被夏洛克的聰明才智折服。
專業能力是另一種吸引人的能力,雖然不一定是主角最重要的能力,但往往能給主角提供很大的幫助。
《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含冤入獄前是一個牛逼的銀行家,入獄後,他的專業能力幫助他在監獄內得到了地位,也得到了出獄後重新做人的機會。
《幸福終點站》的主角被困在紐約機場,沒有經濟來源,在大家都以為他要餓死的時候,竟然靠著裝修技能在機場找到工作,成功生活下來了。
三、讓人關心的特質
1、不公平的傷害
生活很少是公平的,當你看著水平比你差同事,天天混日子,但因為會拍馬屁而當上了你的領導,心中是什麼感受?不公平發生在自己身上,你會憤怒,發生在別人身上,你會同情。
《阿凡達》的主角是個殘疾人,從他出場的第一秒開始,觀眾就因為同情,而拉近了和他之間的距離。
《泰坦尼克號》中的ROSE出場時一個貴族小姐,除了漂亮,並沒什麼值得大家喜歡的地方。但當大家發現她是個被母親用孝道綁架,被逼接受包辦婚姻的可憐孩子時。對她則平添了幾分好感。
2、身處險境
主人公必須身處險境。如果主人公人生一帆風順,那就沒有絲毫故事可言。假如我們初識主人公時就發現他已經身處險境,這將立刻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險境分為兩種,一種是肉體死亡危險,一種是精神死亡危險。
肉體死亡是最常見的危險。
《明日邊緣》的主角CAGE,開場3分鐘內就掉入了險境,他被將軍強行送上戰場,從頭到尾都一直身處死亡危險之中,觀眾們也一邊提心弔膽,一邊為他加油。
精神死亡是指某人經歷巨大的挫折或損失,變成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
任何一個為愛奮鬥的人都知道,求愛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大話西遊》中,大聖和紫霞仙子彼此相愛,卻因為命運註定無法在一起,他們最後的分離帶給彼此的傷痛,恐怕比死亡更痛苦。
《肖申克的救贖》中,主角安迪一度非常用心的教育自己的學生湯姆,把他當成監獄無聊生活的精神寄託,當湯姆帶來可能使安迪翻案的希望時,被監獄長殘忍的謀殺。安迪不但失去了精神寄託,還失去了自由的希望。精神上遭遇巨大的挫折和損失。
四、讓人覺得親切的特質
1、友善
我們很容易關心善良、正直、樂於助人、誠實的人,我們也欣賞那些善待他人和尊重卑微行業的人,以及保護弱者或維護無助者的人。
《泰坦尼克號》中,ROSE和傑克都是善良的人,他們在水衝進船艙,自身難保的危難關頭,還救了一個哭泣的小孩。
《明日邊緣》中,CAGE在戰場上多次因為想要拯救J小隊成員 還有RITA,而慘死戰場。
2、幽默
我們對製造快樂的人缺乏免疫力,覺得有幽默感的人很親切,自然而然被他們吸引。
周星馳之所以這麼受大家歡迎,就是因為他扮演了許多機智幽默的角色,逗得我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笑。
阿米爾·汗是另一位因為機智幽默受到大家歡迎的演員。他在《三傻大腦寶萊塢》、《外星醉漢PK 地球神》中的表現,不但幽默,而且極具批判性。他用作品告訴大家:真正的幽默是智慧,而充滿洞察力的。
3、直率真誠
做作和裝逼的人,總是讓人不舒服,他們說話拐彎抹角,行事趾高氣昂。而直率真誠的人,總是給人感覺很舒服,有話直說,對人坦誠,很容易得到我們的信任和喜歡。
說到直率真誠,成人往往比不過兒童。講述孩子間單純愛情故事的電影《怦然心動》之所以打動大家。正是因為孩子間簡單的愛情觀觸碰到了我們過往的單純,讓我們體驗到了情感凈化。
《泰坦尼克號》中的傑克同樣是一個直率的人,在打扮成富家公子出席貴族晚宴時,他毫不掩飾的告訴大家,他一無所有,只是個靠畫畫為生的流浪漢。他的直率和真誠打動大家,最終所有人一起舉杯致敬傑克的名言「享受每一天」
4、大家都有的缺點
英雄必須要有缺點,沒得商量。一個沒有缺點英雄,就像一朵沒有瑕疵的花,必然是假的。英雄擁有的缺點包括:膽小、自負、懶惰、內心封閉、沒責任感、情商低等這些大眾共有的缺點,缺點除了能讓英雄變得真實,還能夠為日後英雄的成長打下基礎,畢竟一個沒有缺點的人,是沒有成長空間的。
《明日邊緣》主角CAGE的缺點是膽小,為了不上戰場,甚至不惜威脅將軍。但隨著故事的發展,他克服了自己的缺點,變得英勇無畏。
《人生遙控器》主角紐曼的缺點是沒有家庭責任感,永遠工作優先。隨著故事的發展,他克服了缺點,變成一個好爸爸,好丈夫,好兒子。
《怪物史萊克》主角史萊克的缺點是內心封閉,不願讓任何人走進自己的內心。隨著故事的發展,他逐漸開放自己的內心,擁有了驢子朋友,還擁有了愛情。
結語
這篇文章本質是上一個 【人物形象塑造工具】
當你在寫一個劇本,不知道該給主角塑造一個怎麼樣的形象時,可以使用本工具,當你想在生活中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英雄時,請使用本工具。
人物的形象越豐富,必然越受到喜愛。
下期預告
主角們總是能夠在電影中完成驚人的成長
《阿甘正傳》主角從殘疾痴呆少年、變成戰爭英雄兼富翁。
《明日邊緣》主角從膽小發言人,變成身經百戰,拯救世界的英雄。
這些人物成長是編劇隨便設定的還是有什麼套路?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編劇大聖】公眾號,下周四給你答案。
http://weixin.qq.com/r/pzpLU1nEJARbrR0w92_1 (二維碼自動識別)
論是電影、電視劇或是小說,人物的塑造始終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看完一部好的作品,人們可能會忘記作品中的某一個場景、情節、關係等,卻仍然會記住那一個讓人刻骨銘心,或者說真實得似乎曾經存在過這個世上的人物。
比如梁家輝的《情人》里的17歲女孩簡,多年前曾經看過這部作品,那時懵懵懂懂的,不理解其中的情感,現在偶爾回憶,依然記得影片的末尾,簡站立在遠去的渡輪邊上,一身白衣,恍然驚覺,原來自己是如此深愛著那一個遠去的人。
比如《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溫文儒雅卻也是堅忍不拔,學識淵博卻也謙虛自信,他在十幾年的牢獄中創造的奇蹟至今依然是多少人心中努力的榜樣。
比如《阿甘正傳》中的阿甘、《千與千尋》中千尋、《雨人》的雷蒙…
這一些在銀幕或小說中出現的經典人物,他們的存在如同已經被賦予了靈魂,永遠不朽地活在觀眾的心中。
創造一個鮮活、富有靈魂的人物並不容易,便是如同金庸先生那樣的宗師級人物,在創作的初期仍然逃不過面譜化人物的嫌疑,比如他早期的作品《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飛狐外傳》等,傳統的俠客形象仍然固化,人物鮮明的性格特點還沒有形成。
在他的早期作品,我們很難找到一些恰當而富有特點的詞語來形容這些主人公,如陳家洛、袁承志、胡斐等等,這些人物的性格模糊,沒有令人留下多大的印象。
直到後來的《射鵰英雄傳》橫空出世後,讀者才猛地驚覺,作為一個主人公,竟也可以是一個笨笨地、普通的小伙,他的形象完全顛覆了以前作品中主角必定是帥氣、天資聰穎的設定。
從此金庸在創造人物上如有神助,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創造出來,比如現在我們所熟悉的楊過、令狐沖、喬峰、段譽等。
人物的塑造並不容易,稍一不慎很容易致使那個孕育多時,本來應該是天資聰穎的「孩子」不幸「夭折」,其實人物的創造是有規律可循的。
《創造難忘的人物》一書的作者琳達·西格(LindaSeger)說:「創造難忘的人物是一個過程。儘管某些創作者認為這是教不出來的,但作為一名劇本顧問,我發現還是有些程序和概念能夠有效改善人物。」
先來看一下什麼是劇本顧問?
在好萊塢看來,一部電影作品是否能夠成功始於它的編劇是否有能力,能夠有效的將視覺信息通過文本準確地傳達到電影的製片人、導演、演員以及其他投資方看。要達到這樣效果,編劇們常常求助於另外一類人,他們就是專業的劇本顧問。而琳達·西格就是在好萊塢第一個提供這樣服務的顧問。
從1981年開始,琳達·西格開始從事編劇的諮詢服務工作,就連著名的《魔戒》三部曲的導演彼得·傑克遜,早年也在他的成名作《群屍玩過界》(Braindead)尋找過琳達·西格的幫忙。
她的客戶數不勝數,其中就包括朗·霍華德(《美麗心靈》的導演)、雷·布雷德伯利(美國作家)等著名的導演、作家。琳達·西格在編劇方面的專業已以及經歷為《創造難忘的人物》提供豐富的素材,其中不少都可以為有志於成為編劇或者作家的讀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但話又說回來,書中有些素材年代已久,不熟悉電影史的讀者想來看得會覺得頗為吃力。
想要真正地創造出一個難忘、具有靈魂而不是千人一面的人物,琳達·西格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議:
1.創造人物的第一步就是研究。
要塑造一個有靈魂的人物,你需要的不是立馬揮毫而就,而是對這個人物進行徹徹底底地研究。
最近有一部火得不得了的電影,是由吳京自導自演的《戰狼2》,作品塑造了一個成功的特種部隊的戰士,在非洲大陸上英勇救人,揚我國威的故事。
據說為了了解特種部隊平時的訓練,吳京親自到部隊中服役18個月,親自嘗試了包括狙擊手射擊、發射火箭炮、潛水、爬牆、野外求生等等的訓練,甚至有些項目成績還破了部隊的記錄。所以一個出色的人物並不是憑空捏造的,往往是來源於對知識的積累。
當然,除了對所要塑造的人物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外,還有在特殊方面進行一些研究,包括人物的背景、文化圈的影響、故事的歷史時期、所在地域、人物的職業背景等等,缺少了其中的細節,人物的塑造效果將會大大折扣。
2.人物具有一致性和矛盾性
什麼是「一致性」,包括兩層意思,第一,人物的性格前後一致(連貫性);第二,人物表現與性格設定相符(合情合理)。
人物的「一致性」是很多作者在塑造人物時過多最求的一個特點,比如說到某一個人,你想到的形容詞、以及設定的情節,可能就是與他的個性品質高度一致的。某一個女孩總是表現得感情豐富、有同情心;某一位老師總是擅於邏輯和分析;某一個朋友似乎總是對體育比賽和生活懷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此種種。
但是只有稍微觀察一下,幾乎所有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都帶有一些細節,一些令人驚奇、不合理的、矛盾的細節。怎麼理解呢?
舉一個例子,還是一個電影人物,最近IMDB評分極高的《極盜車神》的主角BABY,他是一個車技高超的人物,他開車時戴著耳機、聽著音樂、架著墨鏡,一副極度耍酷模樣,他在城市叢林中恣意穿梭,片刻間將數十架攔截的警車,甚至飛機甩得不見人影。
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看來酷炫無比的「車神」,竟然有著一些小癖好,比如喜歡錄下別人的談話,剪輯後配上音樂,做成自己的音樂收藏品。
獨特的細節讓這個人物變得與眾不同,當你認為你的作品還不夠生動時,要學會理解並且加入這些細節,這樣可以有效地拓展、豐富、深化人物的內涵。
琳達·西格認為創造人物有幾個階段,她認為必須包括以下方面:
通過觀察和體驗,得到第一個想法。
對人物進行粗線條刻畫。尋找人物的核心,以創造人物的合理性。尋找人物身上的矛盾之處,以創造人物的複雜性。添加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一步充實人物。添加細節使人物非凡而獨特。
3.創造人物的幕後故事
在一部電影、電視劇又或是小說中,我們看到的人物故事很大程度都是幕前故事。所謂的幕前故事,就是編劇們真正想通過這部作品向我們講述的故事。幕前故事中的每個人物之所以成為自身,或者有此作為,都是源於他們的過去。
這裡說的過去可能包括創傷和危機、出現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童年的夢想和目標等等。我們現在有時也會調侃一個人說:「這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其實說的就是這個人物的幕後故事。
相信大家都會對《功夫》裡面的包租公和包租婆有深刻的印象,「大隱隱於市」,他們都是絕世高手,卻心甘情願地隱匿於豬籠城宅里當兩個星斗市民。
電影中有一幕,有人問他們身懷絕世武功,為什麼遲遲不出手相助,一致另外一些人白白送死,他們回答了一句,「當年就是為了比武,以致看著自己的兒子被活活打死。」
簡單的一句話,已經道出了兩人的幕後故事。
從一個高手轉變到平凡的市民,人生所有的重大的轉折都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將幕後的故事告訴給讀者或者觀眾,可以幫助他們了解為甚麼人物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從而增強人物的厚度。
在《創造難忘的人物》一書中,琳達·西格建議創造一個完整的人物前,可以先為人物寫一個小傳,這個小傳可以涵括了影響人物態度的特定經歷,已及一些關鍵性的背景故事。
琳達·西格提醒說,在有限的空間容量下,幕後故事不能講得太多,如果人物像是聊天一樣坐下來談論舊事,那麼整個故事的節奏就會變得乏味枯燥,最好的效果是每次以隻言片語滲入一點幕後故事,讓觀眾能夠迅速地從人物現在的行為了解他們的過去。幕後故事越是豐富,人物也就越豐富。除了創造幕後故事外,琳達·西格專門以一個章節的內容來強調要學會理解人物行動的緣由,思考人物的心理。
4.人物的反差與轉變
對於絕大多數的故事來說,儘管一個人物創造得再精彩也不足以支撐故事完整的架構,當然也有例外,但很多故事依賴得最多是人物之間的互動。無數的故事中都存在這樣搭檔關係,如警察的搭檔、夫妻的組合,這些搭檔的人物間強烈的反差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給整個故事的敘述帶來了無窮的張力。
在看一些關係型的電影的時候,比如《雨人》、《上海正午》、《致命武器》、《這個殺手不太冷》,很容易發現,組合的人物在行為和態度上存在不少反差,但在電影的末尾,人物往往能夠克服這些反差,真正被對方的性格所吸引,在愛情、合作、友誼上取得進展。
拿經典的電影作品《雨人》舉個例子,《雨人》這部電影中涉及帶有反差的人物是哥哥雷蒙德,弟弟查理。雷蒙德的性格內向、固執,而查理的性格則是圓滑、粗暴、冷漠,就是這麼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竟然一同度過了7天的時間,7天後,兩人的性格、價值觀等都為對方發生了許多變化,這部影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順利地傳遞了正能量,成為了影史上一部經典作品。
「衝突來自人物的反差。把不同的志向、動機、背景、需求、目標、態度和價值觀強加於人對方就可以產生衝突。」
或許我們都知道,一個故事順利下來,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反差的兩人都受到對方的影響,產生了多多少少的轉變,但問題是,轉變的程度與限度應該是多少呢?
關於這一點,琳達·西格的見解十分精闢詳盡,她說:「在電視劇中,如果人物完全轉變了,那麼戲劇性也就被毀掉了,因此,改變最好是最低限度的。而在電影和小說中,在故事的結尾,衝突可以被徹底地解決,轉變可以是完全的。」
《創造難忘的人物》
琳達·西格的《創造難忘的人物》一書一共有10個章節,除了上面說到的內容外,琳達·西格還對「對白的寫作」、「輔助人物和次要人物」、「創造非現實人物」、「超越刻板描寫」等內容給出了專門的指導意見。書中還有一個值得稱讚的地方是作者論述完每一個章節後,都在章節的尾端給出一個運用的建議與小結,她專門列出了關於章節內容的問題清單,提示讀者逐一思考,審視自己創造的人物。
會記得他,腦海中有那樣一個人,又彷彿可以透過這個特別的人看到一群人。
看完之後,提到他時,你通常想不起他本人的真名比如和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