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總是資本持有者僱傭勞動力提供者?

在各種生產要素中來看,場地、設備、材料、技術、人員、資金等,生產人員的勞動力供給多是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為什麼?


題主可能是想問:1. 為什麼不是勞動力持有者僱傭資本?

2. 為什麼勞動力處於相對弱勢地位?

問題1其實是錯的,實際上勞動力也可以被理解為在「僱傭」資本。勞資關係本質是一種通過公司這種形式建立起來的契約(contract),公司其實是勞動力方和資本方的中間人,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公司接受資方投資也可以被理解為對資方進行僱傭,它僱傭的是資方的金錢。

2. 勞動力的確是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所以在西方國家才會有工會這種組織。但勞動力的弱勢地位主要是相對於公司而言。

最主要原因是所謂的bargaining power。普通勞動力持有者是一個人面對一個公司的專門團隊,公司可以對求職者各個擊破,可是求職者要付出很大的機會成本來尋找工作機會,所以在bargain的過程中,勞動力難以拿到租(rent)。


相較於勞動力,現在資本是缺失資源。

比如老齡化持續下去,99個老年人手握大把金錢,只有一個年輕人可以工作,你猜那時候是啥樣子?


這個問題好。不過我沒時間答。先說一方面吧,以後有時間補充。

其實是因為剩餘控制權的劃分。

所謂剩餘控制權,就是契約里沒有規定的東西聽誰的。所謂僱傭,就是勞動者和資本簽訂契約,但是這個契約是不完全的,也就是只規定勞動時間,而不規定具體做什麼。遇到不同的事情,究竟聽誰的呢?這就是剩餘控制權的劃分問題。如果剩餘控制權在資本這裡,那麼就是資本僱傭勞動。

為什麼要在資本這裡?因為資本是具有專用性的,而勞動力不具有。假設你們想毀約,勞動者找工作是相對容易的,而資本方把廠房和機器變現或者進行另一種生產則較難,如果剩餘控制權在勞動這裡,那麼資本家就沒有激勵去進行專用性投資,蓋房子買機器。所以資本僱傭勞動是有效率的。

同理,假如勞動者具有了某種專用性投資,例如某種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技能,或者先天的優勢,那麼他們去參與經營,甚至他們去僱傭資本,也是有效率的。

另一個概念是剩餘索取權,也就是利潤分配問題。資本僱傭勞動不僅體現在勞動聽資本的,還在於勞動拿的是固定工資,而資本收益是不確定的,賠了它全賠,賺了它全賺,而勞動工資無論賠和賺都是固定的。

很顯然資本具有很強的風險承受能力,資本家可以通過分散投資等方式規避風險,而勞動者不會,所以資本掌握剩餘索取權也是有效率的。

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這是對資本的激勵,由於勞動者的勞動是便於監督的,而管理、決策、商業戰略等是不便於監督的;勞動者偷懶你能輕易看出來,但是經理人決策失誤,你是很難看出到底是他偷懶,還是市場兇險,唯一的激勵方式就是讓管理者的收入和經營績效掛鉤。這也是資本僱傭勞動的一個理由。

當然,也同理,假如勞動者的監督也比較困難,那麼勞動者參與經營也是合理的。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早期資本家同時承擔了企業家的職能,而在現代社會承擔企業家職能的不是資本所有者,而是職業的經理人,這些職業經理人也可以看作某種高級勞動者,由他們決定對普通勞動者的僱傭,但同時他們本質上是資本所有者的代理人,為了解決代理問題,一般資本所有者會給予他一定的股權激勵。

先隨便寫寫。有時間補充吧。


回答這一問題的四種方法分彆強調了:工資僱傭作為風險厭惡的工人的一種保險,勞動者努力程度的監督問題,交易專用型資產帶來的敲竹杠問題,以及勞動供給者面臨的信貸約束。

以上來源於:鮑爾斯《微觀經濟學:行為,制度和演化》第十章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作為對 @zcw gaizhili 和 @Noah的補充。書中在前幾章給出了詳細的數學模型和相應的推導(註:與主流經濟學不同,這本書的數學推導更多地貼近實際,考慮了社會偏好、雙曲線貼現函數等行為經濟學理論)。如果數學不好的話,具體可參看P250-253頁。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前沿的綜合論述了,供經濟學視角的諸位參考。


因為生產資料被少數人佔據,大多數人沒有生產資料,也沒有可供謀生的生活資料,只能靠出賣勞動力來獲得生活資料,導致勞動力充足到過剩,所以才會處於弱勢。

當年美國生產資料沒有被少數人完全控制的時候,大多數人可以自由得到生產資料,生產出保障他們生存的生活資料,所以都不出賣勞動力,勞動力稀缺,遷移到美國的資本家,想僱人幹活都難。

政治經濟學在原則上把兩種極不相同的私有制混同起來了。其中一種是以生產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另一種是以剝削別人的勞動為基礎。它忘記了,後者不僅與前者直接對立,而且只是在前者的墳墓上成長起來的。
  

在西歐,政治經濟學的故鄉,原始積累的過程多少已經完成。在這裡,資本主義制度或者已經直接征服整個國民生產,或者在這種關係還不很發達的地方,它也至少間接地控制著那些與它並存的、屬於舊生產方式的、腐朽的社會階層。事實越是明顯地反對政治經濟學家的意識形態,政治經濟學家就越是熱心地起勁地把資本主義以前世界的法權觀念和所有權觀念應用到這個已經完成的資本世界。


  殖民地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在那裡,資本主義制度到處都碰到這樣一種生產者的阻礙,這種生產者是自己勞動條件的所有者,靠自己的勞動使自己變富,而不是使資本家變富。在那裡,這兩種完全對立的經濟制度之間的矛盾,在它們的鬥爭中實際地得到證實。在資本家有宗主國的力量作後盾的地方,資本家就企圖用暴力清除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的生產方式和佔有方式。同樣的利益,在宗主國使資本的獻媚者政治經濟學家從理論上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本身的對立面說成是同一的,在殖民地卻使他「公開揭露事實」,大聲宣布這兩種生產方式是對立的。為了這個目的,他證明,不剝奪勞動者,不相應地把他們的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勞動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協作、分工以及機器的大規模使用等等,都是不可能的。為了所謂國民財富的利益,他要尋找那些製造人民貧困的人為的手段。在這裡,他的辯護的甲胄就象鬆軟的火線一樣裂成一片一片的了。

威克菲爾德在殖民地發現,擁有貨幣、生活資料、機器以及其他生產資料,而沒有僱傭工人這個補充物,沒有被迫自願出賣自己的人,還不能使一個人成為資本家。他發現,資本不是一種物,而是一種以物為媒介的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係。[註:「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關係下,他才成為奴隸。紡紗機是紡棉花的機器。只有在一定的關係下,它才成為資本。脫離了這種關係,它也就不是資本了,就象黃金本身並不是貨幣,砂糖並不是砂糖的價格一樣……資本是一種社會生產關係。它是一種歷史的生產關係。」(卡爾·馬克思《僱傭勞動與資本》,載於1849年4月7日《新萊茵報》第266號[250])]他向我們感慨地說,皮爾先生把共值5萬鎊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從英國帶到新荷蘭[註:澳洲的舊稱。——譯者注]的斯旺河去。皮爾先生非常有遠見,他除此以外還帶去了工人階級的3000名男工、女工和童工。可是,一到達目的地,「皮爾先生竟連一個替他鋪床或到河邊打水的僕人也沒有了」[註:愛·吉·威克菲爾德《英國和美國》第2卷第33頁。]。不幸的皮爾先生,他什麼都預見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國的生產關係輸出到斯旺河去!

的確,勞動人口很少有為資本而自我剝奪的慾望,連威克菲爾德也認為,奴隸制是殖民地財富唯一的自然基礎。他的系統的殖民只是一種應急手段,因為他要對付的是自由民,而不是奴隸。

  「到聖多明哥的第一批西班牙移民,沒有從西班牙得到一個工人。但是沒有工人〈即沒有奴隸制〉,資本就會死亡,至少也會縮小到每個人都可以親手使用的微小數額。實際上,上述那個由英國人建立的殖民地的情況就是這樣。在那裡,大量資本即種子、牲畜和工具,由於缺乏僱傭工人而毀掉了,同時每個移民所擁有的資本並不比他能親手使用的資本多多少。」[註:愛·吉·威克菲爾德《英國和美國》第2卷第5頁。]

  我們已經知道,剝奪人民群眾的土地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與此相反,自由殖民地的本質在於,大量土地仍然是人民的財產,因此每個移民都能夠把一部分土地變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和個人的生產資料,而又不妨礙後來的移民這樣做。[註:「土地要成為殖民的要素,不僅必須是未耕種的,而且必須是能夠變為私人財產的公共財產。」(同上,第125頁)]這就是殖民地繁榮的秘密,同時也是殖民地的痼疾——反抗資本遷入——的秘密。

  「在土地十分便宜,所有的人都自由,每個人能隨意得到一塊土地的地方,不僅勞動十分昂貴,勞動者會在自己的產品中佔去很大的份額,而且不論出什麼價格都很難得到結合勞動。」[註:愛·吉·威克菲爾德《英國和美國》第1卷第247頁。]

  因為殖民地的勞動者還沒有和勞動條件以及他們的根基即土地分離,或者這種分離只是間或地或在極有限的範圍內存在,所以,農業還沒有和工業分離,農村家庭工業也還沒有消滅。在那裡,資本的國內市場又從何而來呢?

  「在美洲,除了奴隸和他們的主人,即那些把資本和勞動結合起來經營大企業的人,沒有一部分專門從事農業的人口。自由的美洲人自己耕種土地,同時還從事其他許多職業。他們使用的一部分傢具和工具,通常是他們自己製造的。他們往往自己建造房屋,並把自己的工業製品送到遙遠的市場去。他們是紡紗者和織布者,他們製造自己消費的肥皂、蠟燭、鞋和衣服。在美洲,種地往往是鐵匠、磨面匠或小商人的副業。」[註:同上,第21—22頁。]

  在這些古怪的人當中,哪裡還有資本家「禁慾的場所」呢?

  資本主義生產最美妙的地方,就在於它不僅不斷地再生產出僱傭工人本身,而且總是與資本積累相適應地生產出僱傭工人的相對過剩人口。這樣,勞動的供求規律就保持在正常的軌道上,工資的變動就限制在資本主義剝削所容許的範圍內,最後,工人對資本家必不可少的社會從屬性即絕對的從屬關係得到了保證。政治經濟學家在本國,即在宗主國,可以花言巧語地把這種絕對的從屬關係描繪成買者和賣者之間的自由契約關係,描繪成同樣獨立的商品所有者即資本商品所有者和勞動商品所有者之間的自由契約關係。但是在殖民地,這個美麗的幻想破滅了。到這裡來的許多工人都是成年人,因此這裡絕對人口增長得比宗主國快得多,但是勞動市場卻總是供給不足。勞動的供求規律遭到了破壞。一方面,舊大陸不斷地把渴望剝削和要求禁慾的資本投進來,另一方面,僱傭工人本身有規則的再生產,遇到了非常頑強的、部分是不可克服的障礙。哪裡還能與資本積累相適應地生產出過剩的僱傭工人來呢!今天的僱傭工人,明天就會成為獨立經營的農民或手工業者。他從勞動市場上消失,但並不是到貧民習藝所去了。僱傭工人不斷地轉化為獨立生產者,他們不是為資本勞動,而是為自己勞動,不是使資本家老爺變富,而是使自己變富;這種轉化又反過來對勞動市場的狀況產生極有害的影響。不僅僱傭工人受剝削的程度低得不象樣子;而且,僱傭工人在喪失對禁慾資本家的從屬關係時,也喪失了對他的從屬感情。我們的愛·吉·威克菲爾德那樣勇敢,那樣雄辯,那樣感人地描述的種種弊病,就是由此而來的。


為什麼總是資本家僱傭勞動力提供者呢?

正如 @改之理zcw 所提到的,資本對勞動的僱傭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資本家對勞動者的人身支配權,也就是所謂「剩餘控制權」是在資本家的手裡;其二,是資本家對勞動者的經濟剝削,也就是所謂「剩餘索取權」也是在資本家的手裡。

為什麼總是會在資本家的手裡呢?其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經濟規律,必然確保資本與勞動的對立鬥爭中,資本總是處於上風。

1:大量產業後備軍的存在,使得勞動者極易被別的勞動者所替代。最基礎的產業後備軍就表現在失業人口,和來自落後地區的人口紅利之中。在其之上,各個行業的看似「專業」的人員,也都有著自己的產業後備軍。由於每個勞動者都在努力往上爬,失業人員構成了底層工人的後備軍,底層工人構成了技術工人的後備軍,高中學歷的構成了大專學歷的後備軍,大專學歷構成了本科學歷的後備軍,等等。以此類推,幾乎沒有什麼勞動者是不可替代的。因此,資本家只要不滿意勞動者,通常可以輕易將其替換。

2:資本還會通過各種手段擴大產業後備軍的規模。一旦底層產業後備軍有著縮小的趨勢,資本就會獲得足夠的激勵進行勞動替代型的技術進步,或進行產業轉移。一旦中層產業後背軍有縮小的趨勢,資本就會獲得足夠的激勵進行教育產業的擴張,或者敦促政府加緊對教育產業的補貼。

3:勞動者如果不滿意資本家,大多數情況下只能忍著。單個的勞動者,因為自身極易替代,無法對資本家構成威脅。並且,由於生產資料和貨幣都集中在資本家的手中,如果離開了資本家的僱傭,勞動者極難自己組織生產(可參看 @清徽 的答案所附資料)。因此,或者無法維持生計,或者生活質量大幅下降,並且因為無法完成自身階級的再生產(後代的生養與教育)而備受社會壓力。

4:勞動者聯合起來,以罷工的形式對抗資本家,是最為有效的方式。但是,將分散的勞動者組織起來的難度很大。牽頭組織工人,本身是一件極為耗費時間的難事。資本家只需要對少數牽頭者加以打壓(解僱,名譽受損),對不參與組織甚至舉報組織的工人給予獎勵,就能夠分化瓦解工人的自組織行為。最後,即便工人組織起來了,在罷工期間,也會失去經濟來源,使原本不寬裕的工人難以組織持久的罷工活動,罷工也可能因此歸於失敗。

5:資本家由於掌握大量的經濟資源,可以進行豐富的政治和輿論運作,削弱工人運動的破壞性。比如將罷工,通過工會的形式限制在一定的程序下進行。

6:當工人的力量變得過於強大時,資本還會通過引入競爭、轉移產業等方式削弱本國單個企業出現罷工的經濟破壞力。結果,工會僅在發達國家的高度壟斷的行業或公共部門中擁有較強的實質力量。

工人面對這樣的劣勢,「自然」只能把「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拱手奉上了。

這實際上是一個在特定經濟制度下,相對力量對比的問題。勞動者想要擺脫資本的鉗制,除了推翻生產資料私有制和建立在之上的僱傭勞動制,重塑新的社會經濟制度外,別無他法。

改之理的回答中,認為這種結果是效率最優化的產物。這可以說是經濟學界最常見的看法了。但我認為這種看法經不起推敲。

比如,改之理說:

為什麼(剩餘控制權)要在資本這裡? 因為資本是具有專用性的,而勞動力不具有。假設你們想毀約,勞動者找工作是相對容易的,而資本方把廠房和機器變現或者進行另一種生產則較難,如果剩餘控制權在勞動這裡,那麼資本家就沒有激勵去進行專用性投資,蓋房子買機器。所以資本僱傭勞動是有效率的。 同理,假如勞動者具有了某種專用性投資,例如某種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技能,或者先天的優勢,那麼他們去參與經營,甚至他們去僱傭資本,也是有效率的。

實際上,勞動力之所以不具有所謂的「專有性」,就是因為產業後備軍的存在,使得勞動者極易被別的勞動者所替代。因此,勞動者如果開除資本家,自己去找工作並不容易,而資本家開除勞動者,自己再找另一個勞動者,才是「相對容易」。

如果剩餘控制權在勞動這裡,那麼資本家的確就沒有激勵去進行「專用性投資,蓋房子買機器」。但是,與之相對的,工人們就有了積極性去進行「專用性投資,蓋房子買機器」。為什麼,只有資本家能做,工人卻偏偏做不來呢?

最後,即便勞動者具有了「某種專用性投資,例如某種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技能」,比如,需要學習才能掌握開車、開飛機,需要學習才能掌握一門外語,需要學習才能成為程序員、工程師、教師、或者科研工作者。但為什麼我們沒有廣泛地見到司機,翻譯,程序員,工程師,教師,科研人員去支配資本,反而要將自己的「剩餘控制權」交給資本家呢?怎麼就沒有人擔心,「剩餘控制權」交到了資本家的手裡,大家就都不學習了呢?

再比如,改之理又說:

資本僱傭勞動不僅體現在勞動聽資本的,還在於勞動拿的是固定工資,而資本收益是不確定的,賠了它全賠,賺了它全賺,而勞動工資無論賠和賺都是固定的。
很顯然資本具有很強的風險承受能力,資本家可以通過分散投資等方式規避風險,而勞動者不會,所以資本掌握剩餘索取權也是有效率的。

然而事實是,工人面對的並不是「無論賠和賺都是固定的」工資,而是如果資本家賠了,或者資本家有賠錢的可能性,工人就會被解僱,再也拿不到錢的境遇。大資本家,面對經濟危機,所損失的不過是賬面上的數字,他自身的消費幾乎不受影響,而工人卻可能因此損失整個收入。既然,經濟周期的風險主要是工人階級承擔的,為什麼,「剩餘索取權」會跑到資本家,特別是大資本家的手裡呢?

再者,如果把剩餘索取權全部交到勞動者的手上,勞動者自然也會通過分散投資,甚至是建立勞動保障基金等方式規避風險的。勞動者先前之所以不會,僅僅不過是因為他不能。憑什麼認為,剩餘索取權只能掌握在資本家的手中呢?

再比如,改之理還說:

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這是對資本的激勵,由於勞動者的勞動是便於監督的,而管理、決策、商業戰略等是不便於監督的;勞動者偷懶你能輕易看出來,但是經理人決策失誤,你是很難看出到底是他偷懶,還是市場兇險,唯一的激勵方式就是讓管理者的收入和經營績效掛鉤。這也是資本僱傭勞動的一個理由。
當然,也同理,假如勞動者的監督也比較困難,那麼勞動者參與經營也是合理的。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早期資本家同時承擔了企業家的職能,而在現代社會承擔企業家職能的不是資本所有者,而是職業的經理人,這些職業經理人也可以看作某種高級勞動者,由他們決定對普通勞動者的僱傭,但同時他們本質上是資本所有者的代理人,為了解決代理問題,一般資本所有者會給予他一定的股權激勵。

首先,上面說的激勵並不是對資本的激勵,而是對職業經理人的激勵。然而,職業經理人並沒有獲得全部的剩餘索取權。為什麼,剩下的「剩餘索取權」,還是以分紅和利息的形式,由什麼都沒幹的資本家獲取了呢?莫非是激勵他們偷懶?

其次,對於職業經理人,資本家的確難以在事中監督其是否盡心儘力。可是,同樣面對複雜環境的,比如醫生,教師,程序員,營銷員,設計師,科研人員等,資本家也同樣難以在事中監督其是否盡心儘力,為什麼這類人獲得的剩餘索取權,卻少得可憐呢?因為,事中監督雖然難,事後問責卻易。做不好,就走人的威懾以足以讓這些人盡心儘力。作為單個勞動者,又能對資本帶來什麼威脅呢?除非是像職業經理人這樣的情形,一個人的罷工或怠工,就足以對資本家的財產帶來重大威脅,這才能使資本家不得不讓渡部分的剩餘索取權。然而,普通勞動者可以想一想,這樣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職位能有多少?依靠這樣的職位的普遍化,來改善勞動者對資本的地位劣勢,這在經濟上可能嗎?普通勞動者,又有何德何能何資本,得以身居要職呢?


資本的密集度更高。

淺一點說吧,資本的天然特質決定了它容易密集,從而形成相對的優勢。

而勞動力很難做到這一點,如果勞動力也能做到密集的話,資本的相對優勢也就削弱了。

密集勞動力如西方國家的工會,面對資本時的議價權和博弈能力極強,這時候資本反而要受制於勞動力。近些年來興起的眾籌、PE之類的,也屬於這一方向。


場地設備不是更弱勢?勞動者還可以說「錢少我不幹」。你什麼時候見過挖掘機嫌租金低撂挑子的?


提問者提出一個相當有深度的問題,「深度」排名應該排進知乎所有問題的前百分之一吧。不過回應者寥寥而且所有的答案都無人點贊,太不熱鬧了。

勞動者總是緊緊把持著他的人力資本,人力資本與勞動者本人基本上永不分離,勞動者的人力資本也不隨著個別企業的興衰而減少。

而物質資本的所有者的物質資本,在企業經營失敗的時候,會受到極大的損耗,甚至消失殆盡還欠一屁股債。

比如說,一個剛畢業的程序員去一個企業寫程序,該企業由於經營不善五年後垮了。該工程師的人力資本不但不會貶值,甚至搞不好會因為他畢竟寫了幾年程序,其人力資本反而提升了。

當企業經營不善的時候,物質資本的所有者最倒霉,資本所有者最害怕企業倒閉。反之,若經營很好,也是資本所有者利益最大。所以,經營好與壞使得資本所有者的收益的波動很大很大,由資本所有者僱傭勞動者並且由資本所有者來把握企業的戰略方向,最為合理。

————————————————————————————————分界線

資方與勞方誰適合成立一家企業僱傭對方,很顯然,企業辦垮了誰投入到企業中的資本損失最重,誰就充當這個角色。資本僱傭勞動是符合經濟學邏輯的。

我們幻想一下,假設一家企業一旦辦垮了勞動者的人力資本就沒了(體力勞動者喪失體力,腦力勞動者喪失腦力),那就會大大增加勞動僱傭資本的幾率(或者勞動與資本都佔有企業股份)。


當一個公司出讓10%股權給投資人,但不允許投資人在公司設置董事席位的時候,等於勞動力僱傭資本了嘛。

誰僱傭誰不重要,賺錢最重要。


樓上回答的好熱鬧,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是不是得跳出來看看?不扯什麼經濟學,這個學那個學的理論。這裡只說商業企業作為資本持有方與勞動力的一點點關係。

-------------------------------分割線---------------------------------------------------------------------------------------------------

先看基本環境,基本環境現在是市場經濟。所有行為之間的聯繫在市場中都可以用交易來概括。

所以樓主說的僱傭行為其實也只是一種市場交易行為,而從表面來看,交易的媒介就是是貨幣,貨幣最直接讓人聯想到的可能就是資本。

回到樓主這個問題的場景當中,交易的雙方其實大部分場景之下是一方企業,一方是個體。在市場的規則和法律制度的保障之下,理論上交易雙方是平等的。企業付出薪資給人,人為企業付出勞動。表面看起來是這樣。但人在接受了僱傭之後獲得的不僅僅是薪資收入,還有隱性的其他方面收入(工作收入,地位,影響力,比如公務員的官職等)

然後再說為何僱傭行為通常看起來都是由企業發起,而作為勞動力的個人卻是被僱傭一方。讓人感覺像是資本持有者僱傭勞動力提供者。

簡單的說企業是一個複雜的機構,個人相對於企業來說。大部分場景之下可能就是機構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就類似於一部汽車的一個部件。作為商業企業要生存發展,資本肯定是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和資源之一。這是大環境決定的。但是說受雇於企業就是受雇於資本這個問題其實是片面的。並不完整。資本只是組成生產的一個重要要素之一。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影響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就好像汽車最重要的發動機一樣。但是汽車少了輪胎也照樣跑不起來,有了輪胎少了公路照樣也不行。

所以作為企業主(假設企業主就是資本方)在組建一個企業的時候,他的預計回報跟個人在企業里供職也預計的回報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概念。這裡的企業主提供了資金,生產設備,產品,勞動力等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因為除了資金可以由個人大量私有,在現代文明社會裡勞動力是不能由個人大量真正意義上私有的。所以只能通過資金去購買生產設備,去購買勞動力,去實現企業的經濟目標。

綜上所述,在這個市場行為體系里,資本持有者將持有的貨幣資金去購買自己所需的各種生產資料這種行為時商業社會的規則,勞動力座位生產要素,只能通過貨幣進行流通。而勞動力的有效組織者就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即你這個問題的資本持有者),這個體系現在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而且也是人類社會發展衍生而來的。


並非總是資本持有者僱傭勞力提供者,反過來的情況也是存在的,比如各大天使投資基金,影視片投資者,普通小股民,私募基金的認募者等。這些投資者都是只管出錢,風險自擔,無權對勞力提供者指手畫腳,反過來,勞力提供者卻可以對他們挑挑揀揀,何時投多少,如何償還都是由乙方說了算。


勒布朗詹姆斯就比球隊屌多了。


這個問題讓人眼前一亮,我從來沒開過這個腦洞········

僅以最淺顯但又最普適的道理回答:

話語權總在稀缺者手中,相對於大量的勞動力供給,資本總是稀缺的

以下內容無關經濟學,純屬瞎編亂造

假如有一天,人類經歷了一場滅頂之災,世界僅存人口400人,其中100人佔據全世界所有資本,包括土地,器械,自然資源在內的一切資本,這100人我們稱之為「資資」(假設他們擁有十分純凈的資本家血統,絕不會為其他資本家打工賣命)。剩下300人組成「無產階級勞動大隊」,簡稱「勞勞」。

這個時候,相信局面會完全不一樣:「資資」們由於佔有太多資本,相對大量的資本富裕,勞動力供給幾乎為0,整天望著一堆看似自動化但還是要人來操作的機器和土地,吃不上飯,穿不上衣服,娶不上老婆。「勞勞」內部有一個十分高明的領導人,能指揮大家走向繁榮富強,他說:面對新局勢,新問題,我們要一改老路,不再共他們的產,不再搶他們的地,我們坐擁絕對的勞動力富於,來僱傭那些「資資」的資本,讓他們為我們服務!。

於是,「資資」們每年開春,都要排著隊到「勞勞」那裡爭取勞作優先權,「勞勞」坐擁全世界3/4的勞動力,成為了生產要素中的絕對王者,他們每年派遣分隊到各處勞作,進行研究,製造效率更高的機器,而作為回報,「勞勞」可以要求全部產出的大多數,回報的邊界是剛好不引起「資資」的集體反抗,但作為無產階級,他們並不積累產出作為資本,而是要求可以隨時取用,剩餘任歸資本方所有,除此之外,「勞勞」擁有人口優勢,要求「資資」把其佔有的圖書館,研究院免費開放,進行大量的學習探究。「勞勞」們嚴格實行內部通婚,所學知識只用於內部消化,這樣,隨著時間推移,「勞勞」的技術積澱會越來越多,生產效率越來越高,勞動力優勢越來越大。「資資」們任然佔領著全部資本,但幾乎沒有勞動力為其產出,「勞勞」們由於一代一代的積澱和努力,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資本方的勞動產出可以任由其索取,任由其使用,邊界是不引起「資資」的集體反抗。

到這裡,「勞勞」實質上成為了資本的實際佔有者。但作為無產階級,他們任然幸苦的勞作著,保持著其無產階級的純潔性和經久不衰的勞動力,並代代相傳。

瞎編亂造,打完收工。


其實是億萬工人僱傭資本家,為工人掙錢。 這點都想不通,中學、大學的唯物辯證法你就白學了。


工業時代的基本生產要素:廠房,機器,技術,原材料,資金,勞動力。

如果你是企業家,要到東莞建傢具廠,需要做些什麼?

註冊公司,找地興建廠房,買木材加工機器,從東北購買木材,還要招聘工人;

這些事情辦下來後,可以開始生產傢具;

生產之後,還要尋找銷路;

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基本生產要素有:政府公共服務,土地,廠房,機器,技術,原材料,資金,勞動力。

企業家做的,是把這些要素組合起來,生產出人們需要的產品。

現在我們要追問的是,這些要素有沒有主次之分,或者說某一個要素地位要高於其他要素,某一個要素地位要低於其他要素?

這不一定。比如政府公共服務要素,如果公司註冊需要花幾年,或者政府不允許你在這裡建廠,再有其他要素都是沒用的;

同樣的資金要素,你很有錢,多的花不完,想投10億在東莞市中心建木材加工廠,也是不被允許的;

還有勞動力,你其他要素都準備好了,但是恰逢春節,招不到足夠的工人,也無法開工。

放到實際中我們看到,勞動力要素並不必然處於弱勢。沒有哪一個要素必然處於弱勢,也沒有哪一個要素必然處於優勢。

有人可能會說,有錢有資本,其它要素不是都可以買到嗎?這我剛剛也說了,很多時候你買不到。比如市中心建廠的資質你買不到,比如美國限制出口的機器你買不到,比如德國保密的數控技術你買不到,比如直徑5米的紅木原料你買不到,比如春節時都想著回家的勞動力你買不到。

題目說的「資本持有者」,包括馬克思說的「資本家」,是不完全的。企業家,不僅僅是資本持有者,準確的說是土地、廠房、機器、技術、原材料、勞動力等要素的資源組合利用者。


從交換、偏好、競爭力角度嘗試解釋。

1. 交換

各取所需,工人要錢,資本家要勞動力;

2. 偏好

一開始市場上,工人沒有錢,因此特別偏好錢,可以從物以稀為貴角度,理解。資本家沒有勞動力,所以特別偏好勞動力。他們之間的議價能力,按照他們的偏好決定。誰更需要,誰就願意腆著臉,降價。當勞動力賺的多時,就會去衡量自己工作時間和閑暇時間的價值。於是他有錢了,就對工作時間的偏好不強了,反而對閑暇時間偏好。因此資本家開始求他們工作。當然這裡不考慮管制,因為我國之前實行固定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不升值。於是我們買了國債,不把財富用來發展生產力,於是勞動力一直在窮。

3.競爭力

勞動力群體較資本家群體,工作技術低、人數多,沒有競爭力。


因為政治書上沒說有一種東西叫風險投資,大部分人也想不起來找,更不會自我推銷。


因為勞動力需要資金來維持生活

勞動者需要出賣勞動力獲得資金來換取其他生活資源。

一個巴掌拍不響的,

光有需求還不行,還得有供給才能完成交易或者僱傭。

雙方各取所需罷了。

=======================

工人也可以不鳥其他要素所有者,然後自己喝西北風。要麼自己有本事創業?能力不夠,但是又要養家糊口,要麼賣勞動力賣自尊。要麼就是搶殺去革命。這一過程就是對自己「命價」的計算,稱之為「血酬」。搶殺革命打仗犯罪的風險太大,收益又不夠多,各么就只好先賣勞動力賣尊嚴嘍。等工廠里學到本事了,自己也可以開干。李嘉誠不也是從學徒工做起的?


首先問題有問題。

我國以廉價勞動力佔據市場,

那當然勞動力就是廉價的。。。

工資薪酬佔GDP的百分比,我國低的離譜。

但是歐美等國,大概有30%-40%

這麼多的話,按照要素來看

人家勞動可不廉價!!!

如果說為什麼在我國的印象一直是

非熟練工人在要素分配中處不利地位

1是,他們真的沒那麼重要,所以分配環節應得本來就少

2是,沒有工會組織(那個叫工會的偶爾辦辦相親活動的真不是工會),實在缺乏議價能力。

3是,國策如此。各地都在招商引資。那你憑什麼吸引資本?蛋糕無論多大,各方比例的問題都沒有解決。招商引資就是許給資方利益,那毫無疑問就要從其他方面抽成。

4是,非熟練工人之間的競爭導致地位下降——人太多了。


推薦閱讀:

請問未來經濟走勢到底如何?五線小城的商品房是否值得購買?

TAG:經濟 | 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