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悅食Epicure》這本雜誌?
悅食中國
沒買過雜誌。看過悅食的視頻,關注了微博,讀過幾篇網站的文章。他們的理念我不大認可,但還是很佩服殳俏的堅持。
視頻拍得不錯。
網站的文章讀過不多,感覺質量參差不齊,有高質量的比如:
悅食中國-潮菜的醬碟乾坤悅食中國-豆豉之戀
也有錯誤百出的比如:
悅食中國-豆乳之腐因為錯誤實在太多,我寫了一篇腐乳與南乳考,發給殳俏。然後呢,殳俏回復我會轉達給作者,呃……估計是不會在雜誌上訂正了。我能說壞話嗎?
陳奕迅封面這期,赤裸裸的軟文集成啊。什麼什麼刀,什麼什麼鍋,什麼什麼廚電,都邀請殳俏去歐洲採風了,就采出些這樣的內容讓我們花錢買來看?
那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轉發姜武的這一期的封面。覺得拍得好。所以就稍微過了一下腦子。後來逛超市的時候發現架上有賣的,就隨手拿了一本。
我沒怎麼看過殳俏的書,但和她的御用插畫師有一點私交,吃過一次飯。所以大概也算是利益相關。
我算是做過兩天媒體的人,所以雜誌這塊,多多少少都翻過一些。因為就買了這一本,所以單指這期來說,《悅食》是一本香噴噴的雜誌。
之所以用香噴噴這個詞,倒不是因為這是一本說「吃」的雜誌。香噴噴容易讓人想到米飯。簡單,但是想做好。浸透著複雜。好歹你得講究。從原料到時間,從器具挑選,到火候的拿捏。選題,執行,文字,攝影,說起來事兒還挺多的。下得都是笨功夫,你願意做,而且你得懂。
最近這兩年值得買的紙媒,其實真的在減少。一方面是人才流失。一方面是運營壓力的增加。很多雜誌都不得不加重了廣告的比例。拿到手裡頭翻翻,能叫人贊一聲好。真的不容易。市場要細分,內容要深挖。做雜誌,畢竟還是有金線可言的——現在許多資訊性的東西已經不值錢了。很多雜誌,要麼就是定位不再符合時代,變得曖昧不清,要麼就是乾脆做糙了,成了廣告本。文字正經連很多做網媒的都比不過。如果真賣的好。那才叫沒有天理了。
但是有好東西,就值得拿出來一說。像前兩年的《東西》,這兩年的《LENS》,都是好雜誌。《悅食》以前沒買過。但是如果能一直保持這個水準。那還真的是值得一直看下去。順便長長做飯的本事。
昨天一邊翻一邊在想一個事兒:不懂得吃好的人,其實是沒理由過上好日子的。"悅食中國"有幾大業務,出雜誌、出書、做視頻、賣吃的(淘寶)
這是一家看起來很厲害很高大上的公司。總論:拼湊的集團業務產品線先來一段官方介紹
通過悅食中國項目,及刊物、書系、紀錄片、連同眾多線上和線下的市場宣傳活動,重建人與食物的關係。
看著十分高大上對不對!很立體全方位很360度對不對!
實際上↓- 紀錄片&<悅食中國&>,是房地產商花樣年2012的文化推廣,一竿子投資,2013年上電視播放,估計幾年內都不會再有。
- 「閱食知味 」書系,我搜了很久都沒有搜到。請問有懂行的知道是哪幾本嗎?
- 刊物&<悅食中國&>,租借刊號的雙月刊。
- 線上市場:淘寶C店4鑽。
在小區辦公的文化公司
————————————————————————————————————————
一、一竿子買賣的紀錄片視頻業務《悅食中國》紀錄片,我認為可以說是悅食中國整個公司的緣起。2012年舌尖中國1大火。有一個房地產公司叫花樣年,不知道是不是跟風,決定把當年的年度形象推廣業務交給殳俏做。就這樣拿了一筆投資。▲視頻片尾截圖。來自花樣年公司官網
2012年,「花樣年?發現幸福之旅」 選擇美食作家殳俏為主執行人。殳俏在一年內,在成都、大理、南京三地實地探尋傳統手工食物製作工藝,挖掘不同食物的文化背景、食材介紹、製作手法。最終以「悅食中國」系列紀錄片及書籍方式呈現出來。
2012年主編殳俏辛苦跑了一年,給房地產公司站了一年的台,順帶也拍出來了這套片子。
這套片子質量還可以,花錢也不少,導演是《舌尖中國》的執行導演任長箴。但是紀錄片不可能年年拍,房地產公司的主執行人也不能年年是她,第二年就是其他人咯。
主編大人想:如何能把這個錢繼續賺下去呢,反正這套片子央視談好要在2013年年底播了,就借這個曝光率做個雜誌立體傳媒吧。所以就有了整套公司(猜測,設計心理活動)。
————————————————————————————————————————
二、主力推廣的出版業務不曾見過的圖書
雖然各個平台的公司介紹一直說有「閱食知味 」書系,但是我從來沒見到過,也沒有搜到過。
可能是在開展、可能是在策劃、可能是在編輯,反正沒有被出版。(當然可能我不知道,請了解的指正)雜誌沒刊號
《悅食中國Epicure》 應該不能算是一本雜誌。因為沒有刊號。借用的是「頌雅風藝術雜誌」的增刊/特刊 刊號。
所以你們看到的是《頌雅風·悅食中國特刊/增刊》▲國家規定:增刊必須有主刊的名字。
因為沒有刊號,渠道也不太買賬。
上網銷售用單一《時尚》集團的渠道,時尚迅達的天貓店看了看,每個月銷售100本的樣子,這麼算算印刷菲林都很虧。當然也是因為目前雜誌也不是很好賣,紙媒都很慘,被移動端衝擊的一塌糊塗。
▲時尚迅達獨家銷售。月銷100。刊物沒記者
雜誌沒有固定的作者,每期專題的作者攝影師都不同。應該是主編在用自己的人脈約稿、約攝影師、約插畫家。
也是走的《時尚》系的人脈,比如《男人裝》的攝影師、比如《時尚旅遊》的作者等。雙月刊形式。因為每個月出一本的工作強度很大,團隊和編輯需要比較強大的,兼職的小團隊做不到的。
這種編輯+約稿形式,也是小型雜誌常用的方式。因為不用養太多人,論項目付錢,不用交金。
不過這類編輯+約稿雜誌大部分是企業內刊航空雜誌樓盤雜誌,背後都是金主的。不知道花樣年有沒有提供持續的投資?單獨這麼運作同時以盈利為導向的雜誌確實不多,很難賺。
————————————————————————————————————————
三、不專業的線上銷售業務賣雜誌,卻沒雜誌銷售資質、也沒開天貓商城
「悅食中國」除了廣告,有第二大收入來源。額,是一家淘寶C店,目前4鑽。以前賣雜誌,但是沒有出版物經營資質,雜誌很快就被下架了。(一個悲傷的故事)
悅食Epicure 2014年首刊沸騰上市那就只有賣食品了。賣食品,沒量沒廠商
▲悅食在賣的商品,售價¥168。賣食品,銷量其實不太好。
因為廣告費推廣費都是好幾萬塊一筆,如果賣臘肉等傳統行業毛利太低每條賺20塊錢。
很多媒體人真的懶得出手。所以每個都進行了重新的包裝印個卡片,要不就是送點手工小玩意,以獲得更好溢價。只不過這個加價率有點嚇人。但是悅食又沒有採購量來定製口味,也沒有品牌效應。只能印刷一點包裝自己找廠商貼。我們沒有廠商,我們只是貼標籤的搬運工。——標準化產品陷入比價境地。
淘寶的顧客是很殘酷的,比價成本太低了,一搜只要一秒鐘就好。。。所以淘寶賣的也不好。一條真相的顧客評價。
木子腐乳¥5塊 薑糖¥10塊 黑茶¥10塊 臘肉¥35 一共60塊一套淘寶隨便買 ,價錢都是往寬里說的哦還 味道一模一樣 太坑爹了[掌柜回復] 您好,感謝您關注並支持悅食家,正如我跟您旺旺溝通的那樣,我們的產品是花了很長時間去當地採購並親自品嘗後確定的套裝,包裝也是我們找設計師專門設計的,所以在這款產品上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及心血,如您所看到的木子腐乳,就是廠家提供給我們的特供版,很多買家也稱讚腐乳很好吃,每次看到這種稱讚我們都很有成就感,能讓您在網上再次購買木子腐乳,不管是不是我們的產品,我覺得我們也做了小小的貢獻,非常感謝您的意見,我們也會在今後的產品中仔細參考每一位買家的意見,希望您再次光臨悅食家!
加價率可見一斑。
▲舌尖中國2的古龍天成五年醬油。悅食售¥528。其他店梅璽閣賣¥268。廠商供貨價更低。從最近的招聘信息上來看,應該悅食自己也知道淘寶店賣得不好。
所以想招有大客戶資源的人,做團購/禮品/福利市場。。。估計最後還是要消耗殳俏本人自己的人脈。——————————
好像看到主編在去找關係拿團購、去拜託作者攝影師、去拜託時尚經銷渠道、去借刊號、到一個破破的居民樓里上班,燃燒自己照亮公司的感覺。反正,挺不容易的,包裝的很大很高尚,賺點錢很辛苦。
非黑非關聯,非媒體圈非文化圈。均來自公開信息。
講的全部都是可查證的事實,所有推測基於一般常識。僅針對商業模式向各位說明,不質疑人品。被反對到後面也沒辦法。。。就是因為人艱不拆吧。在《悅食Epicure》之前一直對殳俏無感,深深覺得「美食作家」不算作家,評價東西好不好吃怎麼也能夠成為作家。
但《悅食》使我積累了幾分對她的敬意。主要是因為微信公共號,做得確實很精緻,上下班的時候在地鐵公交的人流中看一看,能讓人心情舒緩。只看過一兩次實體雜誌,已經不大有印象。關於使用增刊刊號,別說申請刊號了,哪怕如果能夠買得到價格合理的刊號並成功更名,誰會想用增刊刊號呢?這是認真、專業、用心、努力都無法實現的事,就不必嘲笑了。另外,絕大部分時尚類月刊都是只有編輯沒有記者的,至多有主筆這種設置。絕大多數時尚類月刊也都無法依靠發行掙錢,廣告收入才是支撐。我說的絕大多數的意思是,可能有我沒聽說過的例外,但我知道的所有中國時尚類雜誌,都是賠錢發行(本人在時尚大廈里工作過三年)。不喜歡類似姜武、周迅那種名人封面故事,硬要跟演藝界人士聊吃飯做菜,還必誇獎其廚藝,大驚小怪的,文章也都是流水線作業,不值得讀。也沒有太仔細看殳俏親自寫的那些文章,都覺得偏長了一點,偏私人了一點,吸引力有限。但有一位我合作過幾年、個人非常喜歡的專欄作家許佳,也給《悅食Epicure》寫文章,她16 歲就出版了小說《我愛陽光》,算是少年成名,後來疏於個人經營,沒有大紅起來,其實水平勝過許多更有名氣的同輩,我很開心《悅食》能讓人們繼續有機會讀到她寫的東西。在微信公共號上還看到過一些好文,沒留意作者,配圖普遍非常講究。另外攝影師也不是時尚雜誌的標配,圖片總監比較重要。淘寶店應該經營得是很業餘的。確實如果不花錢請專業的人來,這種事情媒體人搞不定。業內楷模如 Monocle 或 PPaper 的在線商店,雖然沒有加價太多或商品質量太渣的問題,也都毫無性價比可言。紀錄片有地產商買單不丟臉。以上是我的評價。某位朋友尖酸的評價應該是由於問題的說明太有廣告嫌疑了吧?雖然只是偶然路過此題,我做一回志願者,把廣告字眼都刪掉了,接下來大家可以心平氣和地答題了。目前的雜誌內容而言還不錯,大量原創圖片,雖然平面設計相對弱些。我看重的是每一期都能讀到一些乾貨,見識點新東西,有足夠文字量,全部看完還有點花時間,不是那種隨便翻翻就結束了的雜誌。如果繼續這個水準,那麼這本雜誌我還是會繼續買下去~
不是我黑這個雜誌,殳俏還是太年輕了,而對於食物的評論要經歷歲月的。
很多年前就開始迷殳俏的文字。所以雜誌是每期必追,即使是要國際轉運辛苦到手。雜誌剛起步,像是銷售渠道物流之類確實有待提高(有人提到軟文比例我個人覺得尚可)。但良心說文章內容豐富選材廣泛而且很多乾貨,攝影和手繪之類的創意十足。還有很多所謂的小心機小情懷。總之相信會有一批像我一樣的忠實讀者拿在手上放不下
關於這本雜誌,且不論文章好壞格調高低,其排版和插畫不可謂不用心。可圈點處很多。
多圖慎入
火鍋那一期的封面插畫驚艷到了我
市井百態的熱鬧,煙火氣撲面而來火鍋涮菜時間表 清晰而生動我最愛的插畫是吳秀波那期的文與食
放大了看大文豪與菜肴,妙趣橫生每期都會根據節氣而繪畫的事物
每個類別的目錄也很別緻
食物的製作步驟條理清晰排版節奏也很好
關於食物的介紹,這種方式簡直讓我這種色彩控欲罷不能雖說整本有些雜亂,但每個類別的風格統一從今年開始看的,年初第一刊主打火鍋,真的很驚喜。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期(從封面到內容)。裡面內容涉及食物的方方面面:食材、器具、故事。作為一個吃貨,想了解我吃過的、正在吃的、將要吃到的食物的一切,這本雜誌滿足了我的這方面需求。
剛好床邊放著一本,剛好正在看一位專業解剖金槍魚30年的日本老大爺的故事,順便說兩句。這是本我女朋友每期必買的雜誌,好像只能在帝都和上海買到。我還看過姜武和彭于晏封面那兩期,品質還是挺穩定的,每期至少兩篇乾貨。這期講砂鍋史和剖三文魚的都挺有趣(就是下面 這條),沒意思的文章看看畫也挺好的嘛,反正都是好吃的,還有胖乎乎看起來與世無爭的吃貨和世界各地充滿生活氣息的菜市場。總之,如果去帝都/上海,一定會買悅食。好看又好摸的雜誌據說會越來越少,雖然我還沒有察覺到,且看且珍惜吧。
雜誌很好看,文字很踏實,有內容。看到得票第一的答案真是有點難過(可能說的都對但作者的口氣,或者我敏感了),作為愛看雜誌愛美食的人,能遇到一本這樣有內涵的書覺得挺難得。可能無論認真做什麼都有另外一種聲音。很喜歡殳俏,相信她。
前一段時間連著看了4期,搞得每天都很餓,整個人都不正常了
沒看過雜誌,但是看過《悅食中國》,做的很用心,調也很清新,關注傳統手工食物,值得推廣
很有誠意的一本雜誌。摒棄傳統美食雜誌滿篇的店麵食評和food receipt,悅食更擅長挖掘美食背後的故事,背後延伸的風土人情、正史野聞讀起來都很過癮。 配圖也精緻應景,很多人物照代入感很強。說矯情點,這就叫有情懷吧。
是這樣吧,無論仔仔細細做什麼的都有另外一種聲音。很喜歡殳俏,相信她。
雜誌出第一期的時候買過。第一感覺是,通篇軟文,重度商業化。細看下去,其餘文風十分眼熟,模仿和貼近主編殳俏,或者生硬地運用舌尖的語氣。有動力。而無誠意。
自從《ZEST天下美食》墮落以後,我就一直在找不僅僅從食物本身,更從源頭和心態出發,探討美食本質,捕捉流行趨勢,傳承傳統文化,充滿文化氣息又賦予美食報道本身超強實用性的雜誌(簡單來說就是3個字:逼格高!),現在終於有人接過了衣缽!就是這種感受!!
稂莠不齊的質量吧 有些廣告軟文太多 有那麼一兩本過於雜亂不成體系感覺就是原來隨三聯生活周刊出的東西 還會比較集中些訴求不要太多火鍋和雲南米線兩期很好 用心 其他的sososo這本雜誌估計把殳俏個人人脈消費的差不多了 插畫師有的也很差 萬年不變的亂塗色彩和粗筆線條工體那個破樓 天天經過 說不定還能偶遇
挺不錯的
推薦閱讀:
※有哪些好雜誌值得推薦?
※《博物》雜誌為什麼知名度這麼低?
※你見過哪些有趣的地攤書?
※怎樣閱讀時尚雜誌才能向時尚行業靠攏?
※在 VICE 中國工作是怎樣一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