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出現時火藥還沒有被發明,那麼現在的中國象棋中的「炮」是何時出現的?
這裡的 「炮」 並非是火炮,而是投石機。很多象棋上雙方炮的寫法是不一樣的,一邊是火字旁,一邊是石字旁。石字旁的好理解,就是投石了,而火字旁的是用投石機投擲可燃燒彈丸。漢語的 「砲」 便是古漢語動詞 「拋」 的名詞形式,這種通過聲調改變詞性的手段被稱為「 四聲別義」 。
唐代以前,象棋只有將、車、馬、卒四個乒種,唐代以後,火器開始用于軍事。據《唐書》記載,以機發石為攻城,號將軍炮。所以那時的炮字還是"石"為偏旁的。軍事上火器的發展給模仿戰鬥場面的象棋帶來了新的發展,使象棋逐漸改革成為擁有將、車、馬、炮、士、象、卒七個兵種,這就和現代象棋的兵種基本相似了。唐《續藏經》載:"昔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牛僧儒用車、馬、將、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由此可見,唐牛僧儒的時代以前,象棋沒有炮,加炮以後,才成現代象棋的雛型。但牛僧儒《玄怪錄》中岑順夢幻所見和挖掘古墓所發現的象棋,只有王、上將(象)、軍師(士)、輜車、天馬、六甲(步卒)等六個兵種,還沒有炮。其時為唐代宗寶應元年,故後人稱之為"寶應象棋"。
宋晁無咎(公元1053-1110年)的 "廣象棋" ,棋子32個,與現制象棋的棋子總數相同,棋盤縱橫各11路,比現制象棋盤大一點。廣象棋把兩炮放在車的外側,棋子名稱和著法與現制象棋相同,但沒有說明棋盤中間有無河界。
參考資料:[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A%95%E7%9F%B3%E6%A9%9F [2] http://games.sports.cn/server/xiangqi/2008-04-22/1447006.html砲 就是投石車那類東西炮 在宋朝出現「突火槍」這類雛形 元朝在政府扶植下逐步發展 明朝基本成型
有興趣的話,可參看宋代兵書《武經總要》
砲
象棋的「炮」正確的寫法應該是「砲」而不是「炮」。「砲」最早是投石機的意思,到了宋代出現了「火砲」,也才有了現在的意思。「炮」字是一個轉注字,因為有了「火砲」的意思才有了火字旁的版本,但大多只是民間在使用,到現在港澳台乃至日韓都視「砲」為規範字形(e.g.:とある科學の超電磁砲)。現在推行簡化字,語言學家考慮到現代文的「砲」字已無投石機之意,索性直接改成了火字旁,以免誤導小盆友。
中國的投石機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這一時期的古希臘也有大量投石機出現,所以它在中西方差不多同時出現。但如上面所說,象棋是在唐代才有「砲」的,那個時候還沒有火炮,依然是投石機唱主角,所以石字旁是沒錯的。投石機不是三國時劉燁發明的嗎?說錯了勿噴
唐代以前,象棋只有將、車、馬、卒四個乒種,唐代以後,火器開始用于軍事。據《唐書》記載,以機發石為攻城,號將軍炮。所以那時的炮字還是"石"為偏旁的。軍事上火器的發展給模仿戰鬥場面的象棋帶來了新的發展,使象棋逐漸改革成為擁有將、車、馬、炮、士、象、卒七個兵種,這就和現代象棋的兵種基本相似了。唐《續藏經》載:"昔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牛僧儒用車、馬、將、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由此可見,唐牛僧儒的時代以前,象棋沒有炮,加炮以後,才成現代象棋的雛型。但牛僧儒《玄怪錄》中岑順夢幻所見和挖掘古墓所發現的象棋,只有王、上將(象)、軍師(士)、輜車、天馬、六甲(步卒)等六個兵種,還沒有炮。其時為唐代宗寶應元年,故後人稱之為"寶應象棋"。
宋晁無咎(公元1053-1110年)的"廣象棋",棋子32個,與現制象棋的棋子總數相同,棋盤縱橫各11路,比現制象棋盤大一點。廣象棋把兩炮放在車的外側,棋子名稱和著法與現制象棋相同,但沒有說明棋盤中間有無河界。有河界的象棋盤見於北宋末。北宋末女詞家李清照的《打馬圖經序》中刊有打馬戲和象棋兩用的局戲圖,它所表示的象棋盤圖形與現在的完全一樣。另外宋顥關於象棋詩詞中有"河外尖斜步卒輕"的描述。由此可見,北宋前的象棋盤沒有河界,棋盤有河界的象棋是在北宋末定型的。
象棋子現在是平面字形的,但早先曾是立體象形的。《玄怪錄》中所述的出土古墓,前有金床戲局,列馬滿枰,皆金銅成形,說明唐朝"寶應象棋"的棋子是銅質象形立體子。後來,北宋古墓出土的象棋文物中,見有圓形銅質的平面棋子,直徑大小不等。正面有車、馬、炮、將、士、象、卒字樣;反面則是各種不同形狀的圖文。將是坐著的將軍,腰懸長劍;士是女將,上著戎裝,下穿裙子;象是一隻大象;車是帶有飛輪的輜車;馬是飛躍的馬;炮是飛石;卒是手執長矛的士兵。以後,圖枰的棋子逐步為字形棋子代替。宋徽宗趙佶的《宮詞》有"白檀象戲小棋枰,牙子金書字更明",說的就是白色的檀木棋盤和象牙制的金書字形棋子。
第一個以比較完整的篇章來描述象棋著法的是南宋詩人劉克莊。他的長達240字的五言古詩《象弈》中,有"小藝雖難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桔中戲,妙不出局外。屹然兩國立,限以大河界。三十二子者,--俱變態。……遠炮勿虛發,冗卒要精汰。……昆陽以象奔,陳濤以車敗。匹馬郭令來,一士汲黯在。……"等句,形象地描寫了象棋的棋盤、棋子和著法。和劉克莊同時代但稍晚些的著名學者陳元靚,在他晚年所編的日用百科全書《事林廣記》中,輯集了一些棋勢和兩個全局著法,這是見於記載的最古棋局。
北宋司馬光的《七國象棋圖》、南宋洪邁的《棋經論》是現代象棋最早的理論著作。其後問世的象棋書譜,有明代的《夢人神機》、《適情雅趣》、《桔中秘》,清代的《梅花譜》、《韜略元機》、《心武殘編》、《竹香齋象戲譜》、《百局象棋譜》等等。而最有名氣、最有代表性的則是桔、梅兩譜,它們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揭示了象棋的基本規律,探討了各種開局的戰略戰術。
推薦閱讀:
※中國象棋的走法是有限的嗎?如果有限,有沒有先走或者後走的人必贏的可能?
※中國象棋雙方的棋子為什麼寫法不一樣?
※中國象棋「一車換雙」是否合算?其中兌換雙炮、雙馬、馬炮哪個更合算?
※下象棋時,怎樣克服隨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