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自己的關係怎樣的?人如何與自己和諧相處?

直到現在都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我們要戰勝自己」,那麼我們與自己的關係是對立的嗎?跟自己不能和諧相處嗎?


謝邀。

這本來不是一個問題,即你和你或者是我和我怎麼相處?這是一個重合關係,沒法說!但潛在的問題是,你的這個想法和你的那個想法不一致,或者是我的這個想法和我那個想法不一致,該如何處理?可以一說。

當你希望做到而沒做到時,降格以求,當你苛求他人他人做不到令你沮喪時,寬以待人。退而求其次。如果這樣心裡舒坦,相安無事,不就行了嗎?

麻煩的是,人常常不會因此而平靜。無關緊要的事,也就罷了,但這樁事,在你看來重要,如果不能實現,可能是因為自己懦弱,可能是因為不願做更多的努力,你因此而始終不甘心,此時戰勝自己就有必要了,此種戰勝,體現為一種積極的進取。

有兩樣東西會讓人產生戰勝自己的願望:一是個人發現自己的心理與行為習慣與要達到的目標不一致時;二是人的獨立性總會與社會性發生矛盾,在發現自己的獨立性不利於自己的社會性覺得需要改變時。

所謂和諧,對一個群體而言,承認個體差異的合理存在並給予存在的空間,求同存異,不發生衝突,也就和諧了。

對具體的個人來說,你想要的和得到的有矛盾,要麼放棄想法,要麼自得其樂,安於空想,要麼付出代價,戰勝自己,去爭取達到,也都可以和諧。

只是在我看來,和諧本身只具有暫時性。就群體而言,個體間的差異,會生長,這正是這個群體能保持活力的奧秘所在,你生長,他生長,都會擠奪對方的生長空間,這個和諧就破壞了,於是大家再商討空間界線,在生長中獲得新一輪和諧。

就個體而言,道理相似,只要你在爭取中,目標就還沒實現,實現之時,會有心滿意足的感覺,假如這算和諧,就和諧了。但你保證你不會很快就會去迎接新的目標和戰勝自己的挑戰嗎?你能保證這種狀態,不會相伴於你直至終老嗎?

由此看來,美妙動人的和諧,也有高級低級之分,可以降格以求,可以退而求其次,也可以出現在由低地向高地的邁進過程中,你要的是什麼?就看你自己了。


小編覺得題主的問題很贊~

有時候,我們會花很大的精力在和別人的關係上,卻忽視了和自己的關係。

甚至,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說:「永遠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

這一句話被很多人奉為經典。在他們看來,面對苦難和挫折時,同情自己就意味著迴避現實、逃避責任、降低標準和自我放縱。同情自己就會讓自己搞砸一切。

但同情自己真的就意味著在給自己開脫嗎?真的永遠都不要同情自己嗎?

也許恰恰相反,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會「自我同情」

什麼是自我同情?

自我同情是心理學家Kristin Neff 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你像自己最好的朋友一樣,友善、接納和充滿愛的對待自己。

自我同情不同於自尊,自尊可能會隨著我們的成功或者失敗而起起落落。而自我同情,卻是一種全然接納和善待自己的態度。

它包括三個部分:

1. 不評判

當自己犯錯或者失敗時,我們很容易責備自己,有些人會拚命壓抑著情緒,覺得犯錯之後還安慰自己是一種懦弱的表現。

另一些人則會認為自己很沒用,陷入不可自拔的低落中。

自我同情可以讓我們以一種「不評判」的態度對待自己,既不壓抑也不誇大我們的負性情緒,而這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平靜的接納痛苦的想法和情緒。

2. 自我友善

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文化,面對家人、鄰里、朋友的苦難,人們都很容易感同身受並施以友善,卻唯獨把自己排除在外。

自我友善意味著以溫暖的心態理解自己的瑕疵和失敗,不是一味地譴責和批評自己。

就像對待陷入困境的朋友一樣,我們也可以被自己的努力和苦痛所打動。

對於自我友善的人而言,他們很清楚挫折不過是人生的尋常遭遇,有時候就算儘力了,壞事還是會發生。他們會欣賞自己的努力,包容自己所遭遇的苦難。

「同情不只與那些無辜的受害者有關,它與每個為失敗、弱點或者失策所累的人都息息相關。不言而喻,你我的生活就是如此。」

3. 共同人性

當人們經歷不幸的時候,往往會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體驗到這種不幸的人,好像這些不幸都是自己的責任。

為什麼只有我這麼差勁?

為什麼只有我被人甩了?

為什麼只有我一無是處!

一遍遍重複只會讓本來就低落的情緒更加一落千丈。

更可能的情況是,這些不幸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而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不足。

共同人性意味著,面對不幸的事情,告訴自己:「生命的每一時刻都會發生數以千計的失誤,很多人都會遇到不幸的事情。」

把自己的失敗經驗當作是人類普遍經驗的一部分,可以幫助我們不被自己的痛苦所孤立和隔離。

同情自己就意味給自己開脫嗎?

可能有時候並非如此。自我同情更像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這種坦然而接納的看待自己失敗的態度,不僅有利於積極解決問題,也有利於心理健康。

研究發現,經常自我同情的人生活滿意度更高,他們會更少地感到焦慮和抑鬱,情緒更加穩定。

他們的修復能力也更強,看待事物的視角更佳樂觀,無論是否達成目標,都不容易陷入負性情緒。

一項追蹤研究還發現,自我同情能夠幫助個體在離婚後更好地適應生活。

適當的自我同情有利於心理健康,但如果一味的沉浸於自己的感受中,過分的誇大自己的苦難,那就另當別論……

如何培養自我同情?

如果每當有不幸的事情發生,你都下意識責備批評自己,那麼也許就需要改善一下與自己的關係。

以下的方法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1. 覺察那些你對自己非常苛責的時刻

你是否經常對自己說氣話、難聽的話,或是在遇到挫折時屢屢懲罰自己?

一定的負性想法確實能幫助我們調整自己的行為,但是帶來更多的往往是挫敗感。覺察到這些你對自己非常苛責的時刻,是改變的第一步。

2. 接納自己的想法

當你覺察到自己的胡思亂想之後,強迫這些想法停下來是很困難的事情,它們會無法抑制地在你的腦海盤旋。

要知道,沒有不應該產生的想法,即使它們讓你感到痛苦。

試著在我們的頭腦中,給所有不安的想法一個立足之地,先讓它們靜靜地呆在那裡,去接納它們的存在。

3. 嘗試積極的暗示

最後,試著告訴自己,「這的確是很艱難的一刻,而艱難也正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已經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

這些積極的自我暗示可能會幫助你對自己有更好的感受,並獲得重新開始生活的勇氣。

溫暖、友愛、同情的對待自己

真正的治癒才有可能發生。

參考文獻

Lisa Firestone.(2016).The Many Benefits of Self-Compassion.Psychology Today

Karen Kleiman.(2013).No Time for Self-Compassion? Psychology Today

Kristin Neff.(2011).Self-compass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簡單心理(janelee1231),查看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科普文章。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要學會接納自己,無論怎樣的自己都是自己。只有先接納,理解了自己是怎樣思考的過程,才能談改造。


勢大力沉的問題,勢大力沉的邀請。前幾日我的思想在別處披荊斬棘的前行,最近回到大本營。回答下問題,算是年前把債清了吧。。。

張紀中說,「人生其實是個心理過程。」我們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你曾經特看重的,會變得不知何時而淡忘;你曾經未曾考慮的,會忽然成為你前行的標準。所以,超越不是一個痛苦的動詞,是個(自然)過程的形容詞。不管你主觀上意願強不強,「超越」是一定會發生的。至於糾結能不能變少,「苦逼」會不會「二逼」,也許是運氣。

在全家中午聽小說的年代,陳祖德的「超越自我」給我的青春期的心靈絕對是注入了一些外來的壓力或者能量。這能量「和著」青春期的洶湧澎湃,威力大展了至少十年吧。(在猛啃計算機雜誌時,在剛剛領工資時,在擠火車時。。。)

我是在工作三年時發生某種回歸時意識到這股威力的。因為我忽然發現自己開始重新逛人文書店,開始細心挑選和閱讀自己有興趣的那些思想。這是我從小到大學畢業的穩定習慣,它被掙錢的超級體驗和繁重的技術研發(大學和工作間的巨大鴻溝)打斷了三年,但是不知道啥時候回來的。

時至今日,我跨界跨了很遠的路程,已經有點不知何處為「界」的感覺。只是越來越覺得,我們這一生的心靈成長,像極了人類這個種群的成長。四五歲前像是古希臘或是春秋時期的人物,小學畢業時有點到了一千年前的感覺,初中階段進入文藝復興,高中時趕上伽利略時期,大學時看天賦,總之落在 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之間吧。工作後,帶著前面的基礎,開始親身品味當下的時代。雖然腦子裡裝著的,不知是什麼比例,什麼階段。

至於能不能和諧,啥時候和諧,看看人類社會在上下數千年,就可以知道答案。


我覺得,到某一天自己敢於把自己坦白的剖析出來給親人、朋友看的時候,算是參悟到一定的東西了。

大部分人樂意把自己的成功、快樂、幸福分享出來給人,也有一部分人願意把痛苦、悲傷、懊惱傾訴給別人。

但是誰敢把自己骯髒、齷齪、猥瑣、醜陋、自私、貪婪的一面如實的對人(不是對神)揭露懺悔出來?

我是不敢,所以我覺得自己與自己相處是很難和諧的。即便是(也是假的)。

你敢嗎?

或許大家都不敢吧。


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嘗試先解決如何與別人和諧相處,

例如:遭到別人猜忌如何處置

遭到別人辱罵如何處置

受到別人歡迎如何處置

········

在這個基礎上才有經驗去談如何和自己相處

理性的講,和自己相處,是現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的相處,是未來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的相處是········,不論哪一方,必然是以現在的覺知去評價過去的自己,必然是以更高級的認知去認識過去的自己。例如,上了大學,去回顧高中生涯,去評價高中生涯。

我認為,要實現自己的和諧相處,其要點在於覺知與瞭然,實實在在,本本真真,當如是,即如是,則和。


此心安處是故鄉。


得意之時對自嚴格一點,失意之時對自己寬容一點。別慣著自己,別逼著自己。


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主角,不必模仿誰,我是我,你是你,好好地活著,為自己活著。有夢想就大膽地追求,失敗了也不要放棄。鄭板橋說:「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活出自我,不要猶豫。風雨兼程人生路,在現實生活中,能真正改變我們自己人生命運的,往往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人生如戲,自己才是唯一的導演!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隱居山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份瀟洒和自我每個人都很羨慕。如果他和那些市井無賴混在一起,整天錙銖必較,早就被歷史所遺忘,今天又有誰知道他的存在。請試著將奔跑的腳步、無止境的追求收回,向內窺視自己的心靈秘密,聽花開的聲音、看雲浮的行程,整個世界將會因此變得安靜、平和……

為什麼誘惑有機可乘?為什麼慾望無法剋制?當炫目的誘惑從四面八方逼近,我們心動了,行動了,我們也從四面八方出擊,去捕捉誘惑。最終,不是一無所得,就是迷失自己,最起碼,要以身心疲憊為代價。當慾望從心底開始燃燒,我們就會頭腦發熱,喪失理性思考的能力,甚至為了滿足慾望而衝動到不顧後果。活出為自己而活的快樂與喜悅。如果讓你完全聽聽一個人的話,沒有個人獨立思考的空間,沒有自己內在生活,你一定不願意吧。

我們生活之所以不幸福,是因為太過於執著,追求的太多,失去了自己。幸福和快樂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只有「成為你自己」,才能了解生命的目的和意義。人們一直說要尋找自我,其實自我不需要尋找,自我始終都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心裡最深的地方。活出自我,要懂得堅持,學會執著,在心中保留一塊凈土,播種自己的希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自我不需要刻意改變什麼,順其自然就是自我。


自己如何與自己和平共處。

前提:你足夠成熟了解人性、了解現實並接受它、了解自己,包括自身的優缺點、閃光點、以及自己的背景和潛力。

1.了解自己,制定合理的計劃和目標,不好高騖遠。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計劃和大小目標合理。

2.不無理苛責。如果沒有完成計劃,先不要苛責,先考慮一下客觀條件,確定計劃是否要調整。如果純粹是因為自己懶惰等原因,可以設置一些小小的懲罰,只是儀式上的,不要太苛責,如:晚上不能吃肉,只能吃蔬菜,而不是苛責到晚上不許吃飯!

3.適當滿足自己。我覺得人其實有時是一個小動物,你要給自己定規矩,以免自己越軌。但是,也要適當地寵愛一下,比如,自己哪裡做得好,可以給一些小獎勵,比如:一頓大餐。

4.不拿負面新聞、負面能量腐蝕內心。不論看見什麼負面新聞,什麼負面話語,都要相信自己是有能力讓自己過得更好;不論前途如何,堅持做下去,總會比現在好。

5.一個人時,要學會自己找樂。自娛自樂,是一個人度過一生最重要的本領,不論女人、男人,不會自娛自樂,註定一輩子孤獨,不論是否單身。


不壓抑自己的聲音,尤其是消極的那些。

去感受自己的恐懼、自私、憤怒、卑微。

接受不完整的自己,覺察自己受環境影響而萌生的惡意,淡然地像呼吸一樣釋放它,不妨帶些黑色幽默的自嘲。

當迷茫時,聽別人的意見也許能讓你儘快決定,但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你會做自己感覺最正確的選擇。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超越自己

以上過程不斷反覆。

個人不太喜歡使用「戰勝」的說法,

如此一來好像那箇舊的自己就成了一個輸家、一個失敗者了一樣。

希望不斷超越昨天的自己,不是因為那個自己做得不夠好,而是因為自己的心無法停止成長。


既愛著自己也厭惡自己。能夠陪伴著自己到老的,只有自己。

順其自然的相處是最好的,喜歡和厭惡之間需要一個平衡點,不能過。張惠妹的有一首歌很喜歡,《一個人對話》。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了解自己的過程,我們理解自己首先是由自己的器官開始的,最開始幼兒園的時候我們認識手指,鼻子,眼睛。小學的時候我們了解我們的情緒,高興,生氣,悲傷,無奈等等,等初中了我們理解我們和他人的交互,比如愛情友情,同窗等。再到高中了我們會試著去了解我們的理想,我們的目標。比如高考,比如就業等。

到了社會我們開始試著了解自己在婚姻中的存在方式,如何做一個丈夫,一個爸爸。

每一個角色都是新鮮的,需要我們去了解,並掌握。

人了解自己,也試著改變自己。

改變自己的方向是什麼呢,我覺得是更符合這個社會的要求和道德要求,比如要遵守法律

要節約等。

改變自己就和當時的自己有衝突。這時候我和自己是有衝突的。

衝突最後由一方妥協,或者雙方讓步結束。

這時候我和自己是改變的關係。

或者是接受的關係,比如自己一個缺點改變不了,自己試著去接納他。

總結來說就是 我和自己的關係就是了解 改變 接受 的關係。


這是一個好問題。

我的觀點是:我們很多時候所說的「我(們)」 和「自己」 ,並不是指真正的完整的自我,而實際是「我們認為自己所應該扮演好的那個角色」 ,不得不承認的是,「角色」 往往也已經是Part of Me了,在我們體內共生,類似於感性和理性,但他們又不能二元化地各自分立在理性或感性的一邊,因此,「自我」與「角色」利益不協調所造成的內在衝突,並不能簡單地定義為感性與理性之爭。為了減少這種衝突所造成的內耗,能做的工作就是認真客觀地「認識你自己」,然後去選擇一個無愧於心的「自我」與「角色」的組合模式。以「死亡」為出發點去思考和選擇,我們更容易看清「自我」,而當我們以「生存」為側重點去考慮這個問題,也許「角色」才是最重要的。這都沒關係,只要, 選擇來源於足夠的自我認識,並且能保持一定的穩定性,我們都會和自己相處得和諧,這是一種動態的和諧。

再回答問題:

我和自己關係一直不太好。因為我認識自己不夠,且喜歡自欺欺人,還不具備選擇的穩定性,於是內耗一直很大,不夠和諧。

如何與自己和諧共處?在學習、思考、經歷中更多角度地去認識自己、選擇活法兒。

補充: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它的落腳點在於「人格」,如果提問者是喜歡剖根問底的人,不妨看看側重「人格」的心理和哲學書。


圓融

至善至邪徹底融為一體

理性感性極致交融又分別獨立。


夥伴和教育者的關係

我是先分離出部分的人格,進行單方面交談

再融合回去


戀人關係。


分裂的性格,有時很難和諧,有時卻渾然一體地平靜。往往在做完一件蠢事後覺得跟自己好不熟,想說,以我的個性,怎麼會這樣?!或在面對誘惑的時候,惡魔跟仙女同時出現,僵持不下。但想想其實也正常,人這輩子其實就是在慢慢了解自己,在跟別人的互動中,學著跟自己相處。


戰勝自己,意在錶示超越舊日有陋習的自己,使自己心性更趨圓滿。從心理學角度,每個人都要去戰勝自己的陰影及各種人格缺陷。在生活過程中,每個人都在積纍和改變自己心裡冰山下的東西。

不過戰勝一詞確實有問題,有戰勝,就有失敗。應該逐步調解心結,調動心裡能量,達到和諧。


推薦閱讀:

如何反駁【你現在不行 以後也不行】?
是什麼激勵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為什麼受到父母越多關愛,成年後反而更想與父母疏遠?
笨的人是否能意識到自己笨?

TAG:哲學 | 人性 | 關係 | 自我 | 自我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