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開始對錢有興趣,知道用錢可以買東西,作為父母應該怎樣進行引導?


曾經看過文章說,五六歲是培養金錢觀的最佳時期。

作為父母,如果要刻意地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消費觀,不妨以下面幾條作為參考:

1. 讓孩子知道金錢有限,並來之不易。舉例說,孩子看到你從ATM機上取錢,就告訴他,ATM就是個大大的儲錢罐,要把錢先存進去,才能取出來。如果沒錢了,爸媽就要努力工作把錢賺回來,然後再存進去,這樣裡面就又有錢了。所以以後買東西一定要有節制,必須買的東西才去買。

2. 給孩子一個「消費日」。孩子平時總要買這買那,可以讓他記在一張紙上,然後你通過「審核」,並跟他商量,把大家討論過的覺得可以不買的東西剔除,然後在「消費日」里一起去購買。需要謹記的是,消費日的花費是固定的,如果當時他花光了所有的錢,還想買其他東西,你千萬不能妥協,只能讓他在下一個消費日再購買。如果需要買大型的玩具,就讓他計算一下,需要攢夠多少個「消費日」的錢才能購買。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控制力和統籌力。

3. 在遊戲中學習理財。不妨在家裡的玩具和他喜歡的食品上貼上價格標籤。然後拿出某個金額的紙幣給他,然後你做超市收銀員,他做顧客,看他用有限的錢來自己計算該買些什麼。

4. 讓孩子有適當的掙錢機會。從小培養他「有付出才有收穫」的觀念。比如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來進行金錢獎勵。但要絕對注意的是,必須掌握分寸,千萬不要讓他有一做事就伸手要錢的習慣。

其實以上的建議太過教條。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影響極大。作為父母,本身不奢侈,不揮霍,懂得適當節儉的話,共同成長的孩子也會耳暄目染,養成良好的消費觀和價值觀。


打算在孩子3-5歲後開始,每月給他固定零花錢,不再親自給他買不必要的東西。


在我6歲的時候,已經知道藏錢了,每天父母給不少零花錢,但為了不在路上或者學校里被搶劫,我只拿很少的一部分,並且在學校里裝出生活窘迫的樣子,從來不會買零食,玩具,絕對不炫富。

在我10歲左右,父母已經將全年的零花錢一次性給我,並告訴我,多不退,少不補。在我還沒學會寫日記之前,就學會記賬了。

但至今,也只是養成了良好的儲蓄習慣而已。


一個美國朋友教給我這樣的方式:

他一個禮拜給孩子三塊美金零用錢,而且規定了一塊錢存起來,一塊錢花掉,一塊錢做善事。

這個方法真讓我激賞不已。

大家肯定都知道,初中、小學的孩子,他們對數字的觀念和價值並沒有很強的印象。但一個禮拜三塊錢對於小孩子來說是屬於非常容易了解,一點都不複雜的範圍內,所以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都有辦法理解並明白運用這個零用錢規則。

*提醒:當教育孩子金錢觀時,各位父母注意循序漸進,將範圍設在孩子能駕馭的範圍里,勿揠苗助長,一下子超越他們的認知概念,那會讓孩子們困惑的。

這個朋友指導孩子將三塊錢分成三份來處理,我們來看下每份的作用是什麼:

第一份存起來,儲蓄是美德,從小培養孩子儲蓄的好習慣

第二份要用掉——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這麼小怎麼可以自己花錢呢?小孩子怎麼知道錢得要花在刀口上?這是不是從小養成了愛亂花錢的壞習慣?應該全部存起來才對!

但,孩子只懂存錢,不懂如何花錢未必是件好事。

如果沒有好好建立健康的消費觀,等到成人後,他可能拿到一大筆錢就傻住了,不是一下子把它花光就是當個守財奴,讓錢失去了它的價值。

其實吧,孩子也有自己花錢的需要,比如小朋友過生日,總要表示表示一下,這個錢就不用再向爸爸媽媽要;再比如,吃零食的時候也可以自己做打算,這一塊錢買了糖果就不能買餅乾,孩子無形之中也有了理財的觀念。

各位父母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很想要什麼嗎?

是小浣熊水滸卡?還是一枚漂亮的髪卡?我知道長大之後要回首小時候的心理是比較困難的,但是教育小孩的話,肯定要將心比心從他們的心理去出發,試圖理解並引導他們的思考方式。

第三份錢拿去做善事。對告訴我這個故事的美國朋友來說,社會上捐獻的觀念是非常盛行的,可能是受基督教的影響吧?

聖經上說了,你的收入10%就是要捐獻出來,救濟窮人的。

讓孩子從小學會愛這個世界,也不錯。

建議國內父母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來調整要給多少零花錢,但這種三分法的關鍵理念是:1/3存起來,1/3花掉,1/3做捐獻。

這種方式適用於小學及初中的孩子,可以安全又健康地讓孩子從小了解金錢/理財/儲蓄/消費的觀念。


前陣子幼兒園通知要每個孩子帶幾毛錢去上學,說是要辦個跳蚤市場,讓小孩子在裡面自由交易,每個人拿出自己不想要的玩具去賣,可以賣錢,也可以以物易物。我們家那位帶去的錢一分沒花,好像還掙了點,另外弄回來好多好東西,不知道她怎麼辦到的。比我強。

孩子對錢感興趣應該是好事,只要引導得當,能建立起健康的價值觀就是了──我認為我所在的這一代有相當一部分人價值觀是不怎麼健康的。

具體怎麼做都是點點滴滴的事情吧,說不出什麼道理來。我自己也在學習中。(好「沒有幫助」的一個答案……)


家長自己要先平常心對待。

把孩子對金錢的購買力轉移到計算上是一個方法。把買東西完全轉化成讓孩子來完成的算術題。

同時,注意引導方向,經常要從自己的行事、話語等方面,表現出一個準則,那就是「不是什麼東西都能拿錢買到的」。

孩子的習慣和行為,一定是家長或者監護人的心態的一個反應和外化。所以您要轉變孩子的想法,您自己的想法和準則就要狠明確得讓孩子看到。

言傳身教,會有效的。


我女兒現在2歲10個月了 我們已經開始培養她對錢的興趣了 不過也不是有意的 也是在遊戲中形成的 她很喜歡幫我們做事情 錢作為獎勵的方式之一 自己吃飯 5毛錢 做家務5毛錢 她也不是很懂 不過從中得到了快樂 無論如何 快樂最重要 不是么~


成本;

獎勵(勞動換來收益);

開支(消費額度和結構比例);

懲罰(破壞規則的損失);

有限責任、有限義務;

意外風險(被借了不還,或直接被偷了);

儲蓄—投資收益;

有價證券(承諾券).......

一套一套地玩唄~


錢是用來進行數學啟蒙教育的很好教具。


給他/她準備一個可愛的小豬儲蓄罐,讓他/她養成存錢的習慣。


推薦閱讀:

親戚家的熊孩子弄髒了自己的東西,應不應該讓其賠償?
中式教育好還是英式?
歐美國家是如何進行性啟蒙教育的?
家人帶孩子的理念和自己不一致,要怎麼協商?

TAG: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