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大器晚成的人?

開始表現平庸,後來忽然像是中間開了竅一樣,後半生就開始了開掛一樣的人生


劉邦。

劉邦同學出生在農村,終日嬉皮笑臉不大會幹活。

常被父親臭罵。

鄉親們都覺得劉邦這人定沒啥出息。

混到47歲勉強混了個小亭長當。

相當於現在七八線小縣城一個小幹部吧。

但是56歲的時候他當上了皇帝。

不過用了九年。

所以大家現在20郎當歲也沒啥可著急的。

祝你們都能大器晚成。


在我印象中最能忍的人,當屬北周武帝宇文邕。

北周奠基者宇文泰行將就木之際下令讓自己的次子宇文覺繼位,並讓侄子宇文護作為託孤之臣。

然而宇文覺和宇文護關係並不好,最終宇文覺謀劃刺殺宇文護失敗,被宇文護所廢殺。

之後宇文護又擁立宇文泰的長子宇文毓繼位,同時宇文護上表說願意把部分行政權歸還給皇帝,以此作為試探。宇文毓批了宇文護的上表,這讓宇文護大為不滿,不久之後又派人毒害宇文毓,使其身體狀況大幅度惡化。

宇文毓臨死前下詔要把帝位傳位給弟弟宇文邕,於是18歲的宇文邕繼位。

繼位後的宇文邕立刻加封宇文護使其位極人臣,並把行政權和軍權都託付於他,這讓宇文護十分滿意。

有一次宇文邕外出失察,當天晚上突然急忙返回長安。老臣侯莫陳崇散布謠言說這定是宇文護死了,皇帝要來接收權力。不過宇文護活的好好,得知此事大怒,立刻問宇文邕如何處置侯莫陳崇,宇文邕當即表示一切聽宇文護的,隨而宇文護立刻率軍將包圍侯莫陳崇府邸,逼其自殺。

之後宇文邕面對宇文護一直恭恭敬敬,不敢有一點自己的主張。

就這樣12年過去了,這期間宇文邕把軍國大權全交給宇文護處理,自己整天吟詩作賦和文人聚會,同時又沉迷於象棋,特別喜歡在上朝期間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闡述下象棋的精髓。

當年18歲繼位的宇文邕,現在已經30歲了,如果說剛繼位的時候宇文護還對宇文邕有所顧慮,現在看來宇文邕就是個活廢。

日久見人心,12年還不久嗎?

事實證明,確實還不夠久

其實宇文邕一直裝作沒心沒肺,低聲下氣的樣子,實際上內心一直沒有屈服。他想扳倒宇文護,可是貿然行動只會重蹈兄長的覆轍,所以宇文邕一直在「忍」

同時12年間也發生了不少事,宇文護當政期間對外發動多次戰爭,然而大多得不償失,這讓他在國內威望逐漸下降。

正所謂樹大招風,像宇文護這樣的權臣,依附的人多,自然不滿的人也多,而這些也都被宇文邕看著眼裡。

隨而宇文邕覺得時機已到,便和同樣對宇文護不滿的宇文直密謀除掉宇文護。

公元572年,宇文護從同州(宇文護府邸所在)返回長安,受到宇文邕的熱情歡迎。宇文邕對宇文護說道因為太后最近酗酒,我覺得這樣對她身體不好,而我作為小輩勸說效果不大,希望堂兄你幫我勸勸太后。

同時宇文邕拿出早就準備好的《酒皓》交給宇文護,宇文護覺得這小事一樁立刻答應。

於是正如往常一樣,宇文護和宇文邕一起見面見太后,就在宇文護朗讀《酒皓》之時,宇文邕拿著玉制手板直接往宇文護後腦勺打去!宇文護當場倒地,這時候埋伏在旁的宇文直殺出,一刀殺死宇文護。

之後宇文邕立刻掌握軍隊,並將宇文護一家處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皇帝。

不出則已,一出致命!

重掌大權的宇文邕勵精圖治,倡導節儉,並主導滅佛、滅道,使北周國力為之大振。

在準備三年後,北周武帝發動了伐齊之戰,雖然第一次伐齊無功而返,但吸取教訓調整進軍路線後,第二次伐齊大獲全勝!

至此北周一統華北、益州、江漢之地,可以說正是因為宇文邕的奮起,才讓南北朝三百餘年的大分裂看到統一的曙光。

因為相對於此時的北周,只有江東之地的陳國根本無法抗衡。

然而天妒英才,就在北周武帝打算北盪突厥,南伐陳朝時驟然離世,時年36歲。

之後楊堅撿了大便宜,取代北周,完成了宇文邕未完成的功業。


大漢功臣第一的蕭何吧。

蕭何是誰,想必不用我多說,但,蕭何的曾經,卻真的很一般。

如史家所記載的:

太史公曰: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錄錄未有奇節。《史記·蕭相國世家》

贊曰:蕭何、曹參皆起秦刀筆吏,當時錄錄未有奇節。《漢書·蕭何曹參傳》

這裡面都是強調了蕭何在曾經擔任秦國屬吏的時候的經歷,是什麼呢?錄錄未有奇節。何謂錄錄?

錄錄: 通「碌碌」,庸碌無能。如:公等錄錄。——《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沒錯,這就是庸碌的意思,是,筆者雖然很不贊同史家這裡的記錄,但,沒辦法,誰讓人家是史家呢?

然,蕭何的以後呢?誰又能想到,當年那個並未有任何突出能力的人,居然會再以後有如此偉大的成就。

正如有人說,漢帝國的皇帝是劉邦,但真正締造了這個帝國的,卻恰恰是蕭何,何也?是啊,憑什麼?別說是我們現人了,古人也都疑惑,憑什麼?

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餘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知獵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隨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史記·蕭相國世家》

漢五年,劉邦徹底戰勝項羽,並登基稱帝,而後便開始了封賞功臣的活動如以上記錄,群臣都是互相爭論自己的功勞最高,然而卻沒有想到,皇帝劉邦居然直接以蕭何為首功,如此,便引得朝堂諸臣為之憤怒,什麼?一個就知道站在後面藏起來的文官,也敢為首功,他配嗎?

那麼,劉邦是怎麼說的呢?多的我就不敘述了,劉邦的意思很明確,你們能在前方打贏,大漢之所以能夠勝利,全靠的是蕭何在背後支撐其龐大的軍隊補給和物資輸送,況且,蕭何把自己的家裡面幾十位親族子弟都發送到了戰場上了,如此之壯烈,在場諸人誰家能比?

那麼?如果換做是我們現代人,我們還會爭嗎?自然是不會了,甚至還會很慚愧,但是,史書中卻是如何記載的呢?群臣皆莫敢言,哈哈,好一個皆莫敢言,什麼叫做莫敢言,莫敢言的意思就是依然不服,所以,在之後,那些大臣們針對蕭何首功便又進行了一次對於劉邦的反擊:

列侯畢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陽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橈功臣,多封蕭何,至位次未有以復難之,然心欲何第一。《史記·蕭相國世家》

如這個記載,已經說的很明白的事了,眾臣卻依然是不服,還拿出曹參說事,說什麼曹參才是首功,以此來駁斥劉邦。這一次,劉邦沒有在表面上做出直接回復,只是,如太史公記載的時候,也明確說明了,劉邦還是心向蕭何為第一功臣。

而幸運的是,也還是有明事理的人的,所以也就有了下面的記載:

關內侯鄂君進曰:「群臣議皆誤。夫曹參雖有野戰略地之功,此特一時之事。夫上與楚相距五歲,常失軍亡眾,逃身遁者數矣。然蕭何常從關中遣軍補其處,非上所詔令召,而數萬眾會上之乏絕者數矣。夫漢與楚相守滎陽數年,軍無見糧,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以待陛下,此萬世之功也。今雖亡曹參等百數,何缺於漢?漢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萬世之功哉!蕭何第一,曹參次之。」高祖曰:「善。」於是乃令蕭何,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史記·蕭相國世家》

我每次讀到關內侯鄂千秋為蕭何說的這番話,都是非常感動。滿朝功臣宿將,居然故意假裝不明白,卻要一而再的反對蕭何,為何?不就是因為蕭何的出身夠低,而其又多在後方,名聲不顯,所以,便被人欺凌到如此地步了。還是如鄂千秋所言,蕭何可是以一旦之功而加萬世之功,如此都不為第一?誰堪為第一呢?

所以,史書中關於這裡之後的記載,直接都沒有說明群臣的反應,只是說明了高祖劉邦對於鄂千秋這番話的讚賞程度,事後,劉邦便特准蕭何以後可帶劍進宮,以表明對蕭何為第一功臣的絕對認可。

然,再讓我們回頭看看蕭何的這一生:

蕭何,幼年生活在戰國末期,生於亂世,去長於秦國,雖然自幼有些機緣入了學堂,算的上一個學子,但後因家境貧寒,卻始終無法踏足官場,後只因秦朝擴編官員體制,才有機會以以刀筆之吏作為立身之資。後,蕭何此人為人敦厚熱心,故更結交得沛縣一眾豪傑之士,其中,便有一位叫做劉邦的人。

後,秦末大亂,劉邦因為押送囚犯出事,落草芒碭山。而此時的蕭何,面對這天下紛爭的局面,卻也不再甘心就此沉淪,遂與同僚曹參一同邀劉邦率眾入主沛縣。

我始終都覺得,歷史表面上記載的,卻不一定就是記載了最難的,如劉邦當時剛剛入主沛縣,所為一切事,便都是蕭何負責。雖然,蕭何從未當過主事之官,然其治理才能卻在長期擔任秦吏的基礎上,已經磨練的異常優秀,如此在短短期間便讓整個沛縣煥然一新。故而,或許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劉邦便與蕭何彷彿是約定好的一樣,軍事外交歸劉邦管,其他一切均為蕭何負責。

劉邦入主咸陽一戰,當其餘人都忙得搶掠財物的時候,卻唯有蕭何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以藏之,而或許更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事關整個天下的戶籍文書,卻恰恰是後來劉邦能那麼快東山再起的主要原因。

表面上,是,各種輝煌的戰役,如韓信,敗五王,滅五國,何等壯烈,可這背後呢?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縱然那時候沒有那麼誇張,但,軍費也是絕對不低的,然而,項羽的地盤雖然夠大,人口足夠多,卻越打越窮,越打兵越少,而唯有劉邦的大軍,卻是越打越強,越打越多,這又是為什麼呢?

而且,更多的人或許忘記了,韓信是怎麼效忠劉邦的?蕭何的親自追回,以及後期對於劉邦的不斷逼迫,才讓韓信有機會當上了那個大將軍,才有了後來獲得那麼大的功績。

沒有人知道蕭何當年與韓信進行過咋樣的交談,但是,當天下幾乎所有人包括劉邦在內都對韓信不以為然之時,卻唯獨蕭何可以慧眼識珠,縱觀古今,有幾個人有這樣的眼神?

或者說,劉邦憑什麼敢用韓信?與其說是賭,還不如說是對於蕭何的絕對信任,沒錯,哪怕韓信就是一個蠢材,劉邦也相信,只要有蕭何在,大漢的基業就在。

所以,當聽聞韓信逃走之時,劉邦笑一笑不以為然,當聽到其他士卒軍官大批量逃走的時候,劉邦也是笑一笑不意外,然而,當聽到蕭何也逃走了,劉邦卻是如臨大敵一般,徹底的慌了。

故而,劉邦能用韓信,只是因為蕭何這一個理由,便就夠了。如此,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後來當群臣都反對蕭何作為第一功臣的時候,唯獨劉邦卻是始終都堅信,蕭何就是當之無愧的開國第一功臣。

當年,是蕭何親自將沛公的名號戴在了劉邦的頭上。

當年,在劉邦最無助的時候,也是蕭何將一位舉世無雙的大將軍獻給了他,由此才讓他重新崛起。

當年,在劉邦面對項羽的輪番進攻之下,幾乎都要失敗之時,也是蕭何幾乎以一人之力撐起的後方,給了劉邦戰勝項羽的最堅實的後勤保障。

所以,事實上就是,劉邦的成功,就是蕭何一手締造的。

但,這樣的人的曾經,在史家眼裡,卻是一個「錄錄未有奇節」的人,如此,不是大器晚成,是什麼?

而或許,只有晚成,才能真正締造這樣的鎮國神器吧。


肯德基老爺爺 哈倫德·山德士

在那個年代 他無錢無資源 想開一家炸雞店

不斷的嘗試向別人去推廣他的炸雞

努力嘗試發展新口味

經歷過1009次他人的拒絕 終於有人採納了他的想法 購買了他的配方

八十多歲才正式進入「炸雞行業」

憑藉契而不舍的精神 和執著的性格

88歲時 他的連鎖店才開始遍布全球

所以 你從任何時候開始努力 都不晚


都是退休的年紀了,突然被中央委以重任,他的兩句詩歌至今還被年輕人傳唱,他,就是偉大的林則徐!


謝邀!

首先想到的就是司馬懿了。曹操時代球都不是,直到曹丕死後的那年(公元226年),48歲的司馬懿才開始了自己的開掛人生。

後面的事情大家基本上都已知曉,無須多言了。

再次想到了姜子牙。72歲時於渭水之濱垂釣,周文王上鉤。於是輔佐西周,伐紂,開國。傳百歲封神,著《六韜》,終年139歲。


一鳴驚人,楚莊王。

楚莊王蒞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右司馬御座而與王隱曰:"有鳥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然無聲,此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衝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子釋之,不穀知之矣。"處半年,乃自聽政。所廢者十,所起者九,誅大臣五,舉處士六,而邦大治。舉兵誅齊,敗之徐州,勝晉於河雍,合諸侯於宋,遂霸天下。庄王不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見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姜太公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你這描述的不是黃裳嗎……金老爺子真會寫啊……


羅納德?威爾遜?里根 德懷特?大衛?艾森豪威爾

里根:

里根的家境貧窮,大學一般,學習成績一般。

畢業後,先是做了5年的播音員,後又在好萊塢混跡廿多年。二戰中里根在預備役中任少尉,但沒有出過國(所以他對以色列總理說他二戰去過歐洲,了解猶太人的苦難是不負責的)里根拍的電影都很一般,沒有多少出彩的。

關鍵他還離過婚!對方是好萊塢影后簡?惠曼(現在看Trump三婚都不算事,但在當年,沒有一個美國總統是離過婚的,很多想問鼎白宮的政客都盡量避免離婚)

里根原來是民主黨人,他父親約翰?里根就是民主黨人,但里根本人從1952開始變為「支持艾森豪威爾的民主黨人」(艾森豪威爾原來也是民主黨人。。。汗)

1960年,他又在大選中支持Nixon,

1962年,他正式轉投共和黨。

1964年,里根已經53歲了,這一年他支持巴里?戈德華特競選,他的電視演講引起了極大的關注,於是,年過五旬的里根機會來了!

1966年,55歲的里根擊敗派特?布朗成為加州州長,並於1970年取得連任。

1976年,他爭奪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失敗(這是第三次失敗),但由於執政黨的諸多問題,他仍保有機會。

1980年,在整個美國都萎靡不振的情況下,里根擊敗了在任總統卡特(競選戰術就是猛烈抨擊卡特),成為美國總統,這一年,他已69歲,在歷史上只有現在的特朗普比他年紀大。1984年,里根又以壓倒性的優勢獲得了連任,這一年他73歲。

———————————————————————————————————

艾森豪威爾:

由於種種原因,艾森豪威爾的名聲要比里根小一些,但是他也是大器晚成型的人物。

艾森豪威爾也是出身貧窮,原先也是民主黨人,也是成績平平,里根走上的是演藝道路,而艾森豪威爾則是從軍!

1911-1915年,他在西點軍校學習,和在學校時一樣,艾克在西點軍校成績也一般,25歲畢業時是少尉軍銜,又升任中尉和上尉;

一戰後,他仍是上尉軍銜;

1920年,他升任陸軍少校;

1925-1926年,他在利文沃斯參謀指揮學院學習,畢業時成績第一,這時他已36歲了。

1935年,他作為麥克阿瑟的副官去了菲律賓,到1939年時,他已49歲了,還只是陸軍中校,可是——二戰爆發了!

於是,49歲的艾森豪威爾中校開始了他不可思議的升遷之路:

1940年他升任上校;

1941年,由於出色的演習指揮,他升為準將;

1942年,他升為少將;

1942年,他升任中將,駐歐美軍總司令;

1943年,2月,他晉陞為上將

1944年底,他升任五星上將。(如此之快的升遷速度是極為罕見的,但是原因不光是戰爭形勢,也有政治考量,甚至是民意在裡面)

1945年底,他回國擔任美軍最高參謀長;

1948年,他從軍隊辭職,在兩黨都爭奪他做候選人的情況下,他選擇了按兵不動,但是投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杜威的票(他的做法十分明智,但是如果那時杜威真贏得了大選,他的政治前途就難說了);

1948-1950年,他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儘管更多的只是名譽性質的)

1951-1952年,他擔任NATO最高總司令;

1952年,他憑藉二戰英雄的名望和自己的能力,他順利地贏得初選和大選,成為美國總統,並於四年後獲得連任,70歲時正好退休。

中國的事例,正如樓下講宇文邕時講到的,楊堅。其他可能的還有李淵。


遠點的,如蹇叔和百里奚;近的如馬援。

成名當然須趁早,但有時不是自己說了算


劉邦呀!48歲才起家,在平均年紀35的時代,劉邦屬於半截入土那種了,結果還有雄心造反,


春秋第二霸晉文公重耳,年過六十回國奪位;清初名臣于成龍,年近四十第一次出仕


蘇洵吧,他在生了兒子後才開始發奮讀書的。還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莊王,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還有劉備


趙充國

以前一直碌碌無為,好像七十多歲還是80歲才大發神威,打的匈奴各種不能自理。


說一個外國的吧,足利尊氏。這人雖說是出身武家名門,可是打仗一般,總被楠木正成戲耍,靠倒戈叛變取勝,狗屎運又好,屢次死裡逃生。叛北條幕府,叛後醍醐天皇,廢京都北朝,除掉重臣高師直,與其弟足利直義手足相殘,經過三十年的戰鬥,終於大體平定日本,背上長疽54歲不治去世。


Ray Drecker一個中年體育老師在離異失業後終於發現自己的「長處」,走向事業巔峰。


左中堂算不算?


輔佐周王室的姜太公阿。

太公望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周文王)。——《太史公書》


齊白石,畫了一輩子的蝦!


推薦閱讀: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確很差嗎? ?
有沒有可能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同一個人?
大家怎麼看日本高端彩妝護膚品牌cpb賣天價香水?
在什麼時刻你覺得自己很傻?

TAG:歷史 | 故事 | | 人生的抉擇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