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現在大家都勸離不勸和的問題?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個新聞是男子家暴女子要求離婚但法院不給判,被大眾瘋狂吐槽,完全違背了本來的初衷,顯得非常多管閑事和不人道,完全沒有站在女方角度考慮,這樣的吐槽可以理解,今天又看到一個列印店列印離婚協議收費50,我看了覺得還好,挺有人情味的,可是評論仍然沿襲了上一次的吐槽風格,說離婚自由你家列印不了去別人家,讓我感到現在輿論太過極端,這樣不會讓很多迷茫的人對婚姻問題有更深的偏見嗎……


謝邀。

emmm,在法院、民政局、自己爹媽親戚等等都在勸和的情況下,網友有點不同意見也沒啥的吧?

而且一般網上看到的消息,其實都是片面的,比如家暴這種,新聞爆出來肯定是家暴以及嚴重程度,過於細節和無關的消息並不會報道,所以呈現出的就很像「非黑即白」的樣子,這種信息偏差 (法院肯定掌握更多信息)以及立場不同(法院可能會顧及社會影響等等)的情況下,很多人勸分,我覺得也沒有太大問題,並不存在不懷好意的情況。

至於列印離婚協議這個,雖然是老闆個人行為,但是真的會有人因為列印費貴而不考慮離婚嗎?這個出發點很神奇啊,換句話說,如果我和老公鬧得根本過不下去了,本來心情就低落,離婚一堆事,列印個破協議還被漫天要價,題主你真的覺得OK?

我覺得網友勸離不勸和主要是基於兩點原因:

1,並不了解訴求者的狀況,因為不認識,所以把ta本人狀況都忽略了,單從被陳述的事情(而且還是帶著訴求者主觀情緒的陳述)上來想這件事,覺得陳述者委屈,從而勸離。

這種「勸」是一次性的,沒有售後服務。單拿出任何一件事,完全不考慮其他情況時,誰都傾向於發泄的方法,比如老闆對我性騷擾,那離職,主管拿了我的作品邀功,揍他一頓。這個邏輯太正常了。

很少有陳述者說「我老公雖然家暴,但是我離開他可能要不了一個月就餓死了」,如果給夠這些信息,那大家判斷會更有依據一點,但是這種情況太少見了。

2,勸離是社會發展後的一種傾向。

如果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你想離婚 ,所有人都會勸和,忍忍吧,誰家不是這樣呢?

但是社會發展了,大家都可以獨立生活,婚姻不再是吃飽飯的手段,這時候情感需要就會提上來。而因為之前的壓迫,這會大家會傾向於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激烈的反抗階段,表現就是,大批量的勸離,好像真的完全過不下去了。

至於迷茫的人,誰不迷茫呢?再迷茫也要自己做選擇的。如果真有人因為看了兩句網上的評論就做決定,那要麼這就是ta潛意識的想法,要麼ta就是個沒判斷力的。

沒腦子還耳根子軟的人,無論和還是分都不會幸福的,所以選擇哪個其實無所謂啦。


推薦閱讀:

TAG:婚姻價值觀 | 輿論導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