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為何沒有形成統一的思想?

從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到現在,各家學說一直處於爭鳴中,甚至自家也會出現不同的觀點學說。古代先聖先賢們為何沒有形成統一的思想呢,為何頻頻攻擊其他學說,甚至呈現兩級分化之勢,難到先聖先賢們意識不到嗎?還是先聖先賢們本來就是故意提出「極端」的思想學說,共同傳承下來影響著我們,讓我們受這些不同的思想來形成自己的趨於「中」的思想呢?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莊子·天下篇》來做一個解讀。

天下篇不是莊子所作,但是,這篇文章的作者非常可愛,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他面對百家爭鳴,沒有刻意批判誰,對待各家思想的態度都很厚道,沒有把任何一家的思想,全盤否定,而是做了一個偉大的總結。在天下篇里,

作者肯定墨子、禽滑厘:

雖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宋鈃、尹文

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苟於人,不忮於眾,願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養,畢足而止,以此白心

田駢、慎到:

公而不黨,易而無私,決然無主,趣物而不兩,不顧於慮,不謀於知,於物無擇,與之俱往。

老子

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

莊子

寂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

批評惠施

惜乎!惠施之才,駘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是窮響以聲,形與影競走也,悲夫!

這些讚美與批評,都被放置在這樣一段話之下:

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

按照作者的說法,百家思想都是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百家思想都是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

百家思想的缺憾是: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

作者心中有一種可以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的思想,這種思想,不是墨子,不是尹文,不是老子,不是莊子,什麼思想呢?就是內聖外王之道。

因為百家爭鳴的出現,所以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結果就是: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

百家不合,造成的嚴重後果是:道術將為天下裂。

按照天下篇作者的意思,所謂思想,原本是統一的,古人稱之為道術。

在統一的思想里,也就是在道術的統治下,人們看見的是「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

自從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於是道術為天下裂,百家爭鳴,互相攻擊,往而不返。

作者感嘆的是,遠古中國,思想是統一的,自從道術為天下裂以後,就再也沒法統一了。

這個沒辦法統一的原因,我想用莊子的一個寓言來解答:

《應帝王》:「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

混沌有了七竅以後,再也沒有辦法回到混沌的狀態了。道術分裂以後,也沒有辦法回到完整狀態了。


易乃群經之首,天下之學皆從易出。百家爭鳴都是各取一端。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地域不同,出身不同,經歷不同,怎麼可能會有同一種思想學說?


因為思想以及包括所有人文科學,原本就不應該也不可能得到統一。

蘇聯通過極為慘烈的手段嘗試統一思想,結局大家也都知道。

在那些嘗試統一思想的年代裡,究竟是怎樣一個令人窒息的環境大家也知道。

所以真正的思想家從來不考慮如何統一思想,想統一思想的只能是那些不能說的人


推薦閱讀:

儒家思想比法家思想更適合現今中國嗎?
法家是否能夠算作是自成一派?為什麼?

TAG:中國歷史 | 文化 | 諸子百家 | 中國古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