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近兩年中山大學學術增長勢頭?

兩年間科研經費翻倍;

國家自然基金2017年立項數全國高校第二;

國家社科基金2017年度項目全國高校第一;

專題 | 中山大學近三年科研成果巡禮 ;

高被引論文增速27%,前十高校增速第一;

2017國內大學頂尖論文數量排行,哪所高校科研實力最強?


砸錢砸出來的。

作為剛剛畢業的13級本科生,我想根據四年來的觀察說幾句。

中大科研經費增速明顯,在全國來說增速數一數二。其實教育部投入的經費在同級學校裡面中大是比較少的,但是廣東省拚命砸錢,中大的總經費裡面四分之三都是廣東省出的,天琴計劃這樣中央砸錢的超大項目十年都不一定平均一個。

背靠中國第一經濟強省,中大作為一個曾經主打文理的學校經費已經拼到了全國第五,實屬不易。但是廣東省出的錢主要是想用在教育上面的,對於廣東省而言,多培養人才解決本省高質量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是最重要的,大力投資的目的無非是希望中大擴招。在省里的支持下,中大擴張了珠海、大學城和深圳三個校區,擴張了無數的專業,原本處於弱勢的工科現在規模也非常大。

但是不論國內還是國外,大學的評判標準還是以科研為導向的,培養學生再多沒有科研成果排名也上不去。中大的做法是用多收學生來換取大量經費,並把經費投入到科研上面,國內外的大牛使勁挖經費使勁給,在同級別學校里顯得非常豪氣。挖來了人才,學校的科研實力上來了,中央的科研經費也自然會增加,這樣科研水平增長的正向循環就建立起來了。

這麼做的好處是學校科研實力迅速增強,教師隊伍質量和數量都有所提高,學校排名上升趨勢明顯,成為今年剛剛出爐的雙一流學科評比里的贏家,一流學科數全國第八。取得這樣成績的代價就是本科生擴招太多導致專業和課程設置都越來水,傳統優勢學科教學質量下降不少,新開設的專業水平也不高。簡而言之,就是樂了教授,苦了學生。珠海校區公選少、院系調整、宿舍縮水什麼的都是結果,學校一心撲在科研上,對學生的投入和關注不夠,這才是校長在學生中人氣不高的原因。

個人認為這樣做是中大彎道超車衝進高校第二梯隊(華東五校級別)的唯一希望,現在屬於大躍進的陣痛期,至於結果怎麼樣現在實在是不好說。重科研輕教育這是全球很多學校的通病,是這個時代的普遍問題,沒人和經費過不去,只是苦了這十年的學生。

天佑中大。


謝題主邀,作為對母校關心已久的『校友』,這個問題我其實也想回答很久了。當前的學術增長勢頭可以用現象級來形容,我們大家都知道,往本質看,這一切都難以繞開『雙一流』建設,所以本次回答會重點圍繞雙一流來進行。

先拋結論吧,個人認為,在目前我國的『一把手責任制』背景下,這個現象級增速的功勞應該主要算在現任校長羅俊的領導方針下。

簡單的來概括,我覺得羅校長在15年上任後的這兩年間,很好的遇上了時代背景,並且抓住了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辦了大事。

時代背景很好理解,雙一流的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簡稱雙一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2010年代開始實施的高等教育政策,目標是在21世紀中葉建成高等教育強國。簡單的說,就是211 985後的高校重洗牌,重新整合資源。我們先來看一下評選標準~雙一流評選標準

簡單的說有四點主要考慮:1. 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2. 鼓勵和支持高水平建設。3.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布局。 4. 扶持特殊需求。

來看羅校長是如何應對的吧~~羅校長為雙一流準備了啥?

因為我時間有限,下面的分析只挑部分進行說明,如果各位有興趣繼續看,我再補充。

之前在知乎也引起過議論的如何看待中山大學課堂教學「十不準」的規定?從一定角度上確實限制了自由,開放的學風,但是完美的符合了第一點要求,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加強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內涵發展,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積極探索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中國道路中國模式。

對於第二點高水平建設,羅校長的解決方法可謂簡單粗暴,但是特別有效。不是要高水平嘛,中國最高學術水平就是院士了,在任兩年期間,引進4個全職院士,其速度超過了之前所有的校長。高水平怎麼能離得開錢呢,科研經費翻番,從12億直接到25億,且還有高速增長趨勢。其資金的來源,有引起轟動的開源中山大學接到校史上獲贈金額最大的捐款,也有備受爭議的節流如何看待中山大學在新生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部分宿舍由四人間改為六人間?爭議慢慢,但是結果就是,中大的科研投入達到了歷史最高。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科研項目表現會如此的突出,院士有了,錢也有了,不出成果才是怪事啊。

符合國家重點布局這一點,中大確實有天然優勢,畢竟廣州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但是羅校長決定擴建的深圳校區,最開始也是爭議紛紛。看完下面這一片推文,你就知道。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布局「新工科」 擬擴大港澳台招生 什麼叫符合國家重點布局?什麼叫一石四鳥?一個深圳校區,補齊了工科短板,服務了國家的重大戰略意義,提高了國際生比例,加深了港澳內地大團結。

最後一點,扶持特殊需求,我就打四個字就應該夠了吧,天琴計劃。中國在引力波這一塊的探索,還處於一個剛起步的階段,而天琴計劃則彌補了這個空白。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能否給中國催生「一批」諾貝爾獎 從這篇文章,大概可以看出來,改計劃有多麼重要和特殊吧。

最後,我重申一下我的結論,在學術領域,羅俊對中大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這兩年,他給中大的學術研究方面帶來了巨大的良性變革,為以後也留下了長久而深刻的影響。當然了,大量的學生不滿他,也從一方面說明他的做法並不得民心,但我覺得那是另一個應該討論的話題了。


最主要的原因,地方政府的投入

除了清北,第二梯度學校的強弱與否,基本和當地政府的財力以及教育投入相關。可以參考上交和浙大是怎麼崛起的

不過希望中大在上升的過程中,不要顧此失彼。中大和 CMU 合作破裂的事,弄的滿城風雨,直接影響了 CMU 以及世界高校對在中國辦學的看法。。。當年,CMU 的計算機本來是有意願在浙大的國際校區辦學的,可惜被中大搶了過去,但是結果非常讓人遺憾。這都是後話了。


因為呀~畢業要求很高,研究生要發SCI才能畢業,國內核心都不算。而導師又是低影響因子的看不上,學生也沒辦法

感覺總體水平就這麼高上去了……

理工學生的體會……

補充:

理工科在讀學生表示,碩士是一篇SCI,直博的和碩博是SCI累計影響因子6。必須是自己一作或導師一作自己二作。

心累!


因為招了很多特聘副研究員……


我就來看下,裡面沒河海大學呀。一河海大學的邀請我中大的回答這問題幹嘛,我又不是研究森,只是一枚不關心世事,研究,學術,排名的只知道睡覺吃飯健身旅行賺錢讀書的封閉中大08級畢業生


27是華科


在整體上中大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作為一個夕陽專業的學生表示自己的學科在中大已經很久沒有招人了,而且厲害的教授也部分跳槽到其他學校。

心塞


撇開和叛亂省份某沒落城市的偽中山大學搶正統這點

基本上是珠三角日益增長的人才升學需要同落後的政治地位之間的矛盾正在進行正常的修復程序中


推薦閱讀:

想研究一下遊戲機入華後相關的各種影響,有一些找不到方向?
請問伊斯蘭教有社會救濟的社會功能嗎?
在MIT攻讀經濟學博士是種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知乎上既有比較專業的學術文章,同時也有長篇雞湯故事和無聊歷史幻想小說?

TAG:學術 | 中山大學SYSU | 大學排名 | 羅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