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摩拜單車完成超 6 億美元的 E 輪融資?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2017年6月16日,摩拜單車宣布完成超過6億美元新一輪融資,創下共享單車行業誕生以來的單筆融資最高紀錄。

本輪融資由騰訊領投,新引入的戰略和財務投資者包括交銀國際、工銀國際、Farallon Capital等重磅投資人;TPG、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高瓴資本等多家現有股東繼續增持跟投本輪。

摩拜單車CEO王曉峰表示:「新一輪融資將幫助摩拜單車在三個方面提速:1)摩拜將加速國際化進程,計划到2017年底服務全球200個城市,將出行智能解決方案帶給更多用戶;2)摩拜攜手全球領先的物聯網合作夥伴,加速推動移動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和實景應用;3)摩拜將在人工智慧、智能硬體等領域加速戰略布局和技術創新,提高技術壁壘、擴大領先優勢,給用戶帶來完美的體驗。」

摩拜單車獲超6億美元新一輪融資,助推國際化加速


共享單車領域現在的兩大巨頭,摩拜和ofo的優勢已經基本確定,第三名往後都很難撼動其地位,而最近的ofo在國內的廣告投放以及廣告代言、話題炒作上都多於摩拜,而你認為摩拜就此沉默嗎?那就太天真了,摩拜現在都啟動了國際化戰略。

今年3月摩拜單車正式入駐新加坡,率先走出國門,進軍海外市場,開始中國共享單車國際化征程。摩拜單車的技術實力在業內首屈一指,各項都是實打實的技術,無論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定位智能鎖,還是AI人工智慧平台魔方,無論是集多項黑科技於一身的新款「風輕揚」單車還是物聯網精細化管理技術,這些都是摩拜單車率先開啟國際化戰略的技術基礎。

而在6月份, 摩拜宣布登陸英國第二大城市、歐洲工業革命發源地曼徹斯特,並同步進入毗鄰曼徹斯特的索爾福德。 計劃首批在曼徹斯特和索爾福德投放1000輛智能共享單車,後續將逐步增加投放量,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其實怎麼說呢?目前國際化進程,摩拜顯然比ofo更加順利。而此次的融資,他們的意圖也是很明顯,就是主打國際市場。如下圖:

可以說,2017年是摩拜和ofo關鍵的一年,是合併還是一家獨大,有可能就在今年揭曉, 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模達到12.3億元,用戶規模達到0.28億人。預計到2017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模將達102.8億元,增長率為735.8%。用戶規模預計在2017年將達2.09億人,將繼續保持超高速增長。

關注藝林小宇 - 知乎


熱點項目投資接盤鏈:天使/早期投資人-&>主流VC(紅杉,IDG,經緯)-&>主流類PE大VC(高領,中信)-&>行業巨頭(BAT)-&>純財務投資人(銀行,保險)-&>國字型大小-&>韭菜。

現在又進行了一步呢。


帶來的影響是:共享單車 我們做不了。

想要像摩拜一樣,做出品牌,走向世界。

我們需要開始做:

共享電動車

共享汽車

共享嬰兒車

共享滑板

共享輪椅

共享輪滑

共享飛機

共享充電寶

共享數據線

共享相機

共享雨傘

共享廚房

共享廁所

共享盆栽

共享印表機

共享洗衣機

共享電視機

共享麵包機

共享榨汁機

共享咖啡機

共享冰箱

共享手機

共享耳機

共享主機

共享籃球

共享足球

共享羽毛球

共享乒乓球

共享高爾夫球

共享棒球

共享冰球

共享撞球

共享橄欖球

共享排球

共享實心球

共享機器人

當然,我和小夥伴準備開始做 共享服裝,預計今年年底完成測試投入市場。

1年內實現盈利。

我們的目標是做中國第一共享服裝平台,不,世界第一服裝共享平台

前期準備方案都做好了,就差融資了。

名字我都想好了,叫 「 不共再添 」

等我公司成立了,拿到融資上市了,所有點贊的知友都有股份。


短期的影響是:促進了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大玩家開始清場,小玩家死去。最終走向寡頭壟斷。

長期的影響是:線下和線上的界限將會越來越模糊,人們生活的方式將會被再次改變。

共享單車的確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也極大地提升了我們出行的效率。這次摩拜出海,把中國本土的共享單車帶到其他國家和地區還面臨很多難題。

因為我們國家是一個城市人口密度非常大的國家,主要城市的人口素質也相對較高,用戶早已被諸多互聯網公司教育過,移動端掃碼支付也早已成為全民共識。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共享單車這樣的「模式創新」就像一團燎原的火,風一來,越燒越旺。

但是,出海就有那麼一點問題了。在國內可以燎原,但是海外市場有沒有足夠大被教育好的「草原」市場給你燒呢?有沒有這樣那樣的風讓這團火越燒越旺呢?這些,都是共享單車出海所要面臨的問題。

騰訊給出龐大的用戶流量,摩拜掃碼騎車也將成為微信掃一掃重要的使用場景

一開始,我聽到圈內朋友說:「 摩拜又融了6億美元」。我作為一個吃瓜群眾,第一個反應是:「媽的,智障,共享單車市場也就幾十億市場。融資額都快蓋過市場規模了,這TM不合理。」

後來,仔細一盤算,才發現騰訊這盤棋下得很大,很好

騰訊推出小程序主打線下場景的覆蓋,但是一直不痛不癢。覆蓋線下,構建線下的生態一直是騰訊最想要的帝國版圖,當然也是時代所趨。而領投摩拜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接觸到線下的用戶,這部分的線下用戶數據可以用來做很多事情,這個市場非常有想像力,比如獲取到用戶到達公交站台了,大概率就是等公交嘛。這時候你無聊嘛,無聊好啊,我可以通過這段時間引導你購物、氪金、看廣告。當然我講的這個是一個最簡單的應用,可以說構建智能城市生態後,騰訊可以佔據用戶大部分時間,玩法也就非常多了。

而投資摩拜的重要性就是:「拿到一塊線下覆蓋的重要拼圖」。

這塊市場本身是可以不賺錢的,但是我拿到後結合其他的資源,可以換著花樣在其他地方賺回來就好了。


感謝o2o補貼我們吃飯錢,感謝共享經濟讓我們不用買自行車,充電寶,雨傘,電瓶車...... 互聯網公司真有錢!


摩拜、OfO 以後加入共享單車市場的就別玩了。

除非可以發掘出一個細分市場,比如,只滿足親子需求的共享單車,某品牌只專註這一市場,成為子品類的領導品牌。

或者進行橫向思維,突破品類邊界。縱向思考上的加加減減起不了多大作用,今天,你家的單車可以給手機充電,無需幾日,其它家就會配備。可以考慮,跨平台橫向式的結合,比如專門用來相親的共享單車,車上會留下異性信息,碰到匹配的對象,單車開始閃燈,提醒互換信息,已婚人士則無法打開車鎖。

作為後來者,要麼專註一個細分市場,市場小到你可以成為領導品牌,做專,做深。也就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要麼,大膽創意突破品類邊界,這塊市場上跟風是沒任何機會的。至於摩拜與ofo誰最終成為第一品牌,其實並不重要,它們可能會打一場況日持久的拉鋸戰。


放大招前,都是先攢能量條的。

當年華山頂上,歐陽鋒和洪七公以內力比拼,二者難分難解。

用資金鏈的龐大程度去對弈,就好比高手過招用內力對搏。

只不過這次內力相搏,和當年華山頂上的相比,背後還有人站著給人家源源不斷傳輸真氣。

這一輪融資無非是投資力量開始起引導作用的結果。

這一步是必然的結果,無非是時間早晚問題。

先來看看雙方背後的投資力量。

ofo方面,這其中的背後投資方有真格基金,小米科技,經緯中國,中信產業基金,順為基金,金沙江創投,天使投資人王剛以及後來加入的滴滴出行。

大約13家投資機構。 投資方不可不為龐大,資金鏈也是十分強力穩固。

再來看看摩拜的相關方面。

摩拜的投資方:天使投資人李斌,熊貓資本,創新工場,美團創始人CEO王興,紅杉資本,啟明創投,攜程,騰訊,貝塔斯曼,花平投資。

(圖源來自網路,侵刪)

創新工場是李開復手下的,騰訊的跟投是小馬哥授意的。

這二位是什麼人物?

一個商界幾十年沉浮,看萬物通透的人,你所能想到的各種"奇淫巧技",都是人家玩剩下的,掠奪者定價?數量堆砌速鋪市場?不存在的。

一個穩紮穩打,技術出身,相信數據和分析的力量。幾十年穩如磐石,不拋頭露臉,寡言少語,悶身發大財,商界石佛當之無愧。

大佬都買庄了,誰去買賢?

至於ofo的背後投資主力有滴滴打車...

或許是因為歷史經驗主義和....情懷吧?

事實上,這次的融資額如此巨大,真是投資方背景具有的資金引導性,我在上一個回答里就寫過:ofo很可能要騎虎難下了。

通過ofo背後投資主力滴滴可以看出,ofo想用和滴滴相同手段的掠奪性定價來餓死對手,快速佔領市場份額。而李開復馬化騰等人老早就看穿了這件事。

那為什麼他們不去給ofo添一把柴幫助這個策略完成?

因為他們很早就認識到這種策略的巨大弊端和根本不可行性在於:滴滴打車和共享單車是兩個用戶使用過程相反的東西。

滴滴是先選擇平台再獲取工具,而共享單車是先看到單車再選擇平台,換言之,看到哪家單車能用,我就用哪個平台。

ofo想到了這點,所以快速生產大量單車速鋪市場。

很多人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共享單車ofo似乎更輕,更好騎。摩拜似乎十分笨重。不好用。

為什麼?

因為材料。ofo為了降低每輛車的成本,使用了更少的耗材,這也是為什麼ofo壞車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雙方融資體量的不相上下導致了ofo核心策略的"掠奪性定價"無法產生壓制效果,甚至在幾輪融資下來和速鋪過程中,開始走向了被用戶綁架和市場反噬的過程,摩拜趁此機會開始提高投放量,可以說,摩拜的反撲已經開始了。

這也就是說,ofo如今面臨核心策略不起作用,如果改變方針實行收費盈利就必然會導致辛苦佔據的用戶量和市場拱手相讓,等於給她人做了嫁衣。

市場是無情的,消費者是殘酷的。

在實惠面前沒有"用戶忠誠度一說",又不是結婚,不允許一夫二妻,手機里還不准我裝兩app,裝一摩拜裝一ofo了?

誰先收費我先卸誰。

許多消費者如是想。


融資記錄不斷被打破,街頭火藥味也越來越濃,然而摩拜本輪融資或許與競爭沒有太大關係。

相對於可被不斷刷新的融資金額而言,騰訊連續三輪重倉押寶摩拜單車是這輪融資的最大看點。摩拜單車E輪融資領投方為騰訊,新引入交銀國際、工銀國際、Farallon Capital等新的戰略投資人;TPG、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高瓴資本等多家老股東繼續增持跟投。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對這一投資進行表態稱騰訊將繼續開放包括微信在內的核心資源,支持摩拜單車。

騰訊投資摩拜單車是對其發展前景的肯定,更重要的是,騰訊是中國互聯網最大的資源庫之一,可以給摩拜單車提供錢之外的東西,比如微信九宮格的小方塊就是許多互聯網公司夢寐以求的資源。

在巨額融資之後必然伴隨著更大力度的市場行為,摩拜單車的免費騎行、紅包車等活動有望繼續。不過,截至目前摩拜單車已進入全球超過100個城市運營超過500萬輛智能單車,日訂單量最高超過2500萬,註冊用戶超過1億,這表明跑馬圈地已經結束。獲取用戶和培養習慣將不再是接下來的重點,從本輪融資所透露的信息來看,摩拜單車已有新目標。

摩拜已無意與友商們纏鬥?

事實上,我在看到融資新聞的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針尖對麥芒的鏖戰場景,摩拜單車會與對手們比拼誰進入的城市多、誰獲取的用戶多、誰完成的訂單多,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看法。然而,仔細閱讀摩拜單車的官方新聞卻不難發現,它對於未來有更長遠的謀劃。這個結論的得出,主要是從摩拜單車對於最新一輪的資金用途說明上。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表示:

「新一輪融資將幫助摩拜單車在三個方面提速:1)摩拜將加速國際化進程,計划到2017年底服務全球200個城市,將出行智能解決方案帶給更多用戶;2)摩拜攜手全球領先的物聯網合作夥伴,加速推動移動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和實景應用;3)摩拜將在人工智慧、智能硬體等領域加速戰略布局和技術創新,提高技術壁壘、擴大領先優勢,給用戶帶來完美的體驗。」

國際化是中國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之後,在海外市場有需求也有出海實力的公司的共同選擇,此前,摩拜單車已進入新加坡、英國曼徹斯特和索爾福德等地,最新目標是在年底前進入全球200個城市,不過鑒於國外有政策環境、用戶需求、網路制式諸多不同,摩拜單車的全球化擴張應該會比較謹慎,最終200個城市大部分還是會停留在國內。

然而,眼下對於共享單車來說,相對於進入多少城市而言更值得關注的是,以什麼樣的姿勢進入城市,以及解決幾個關鍵問題:1、盈利;2、與城市和諧相處,不能野蠻投放粗放管理,不要對城市交通造成壓力;3、解決損耗偷竊等嚴重問題。對於摩拜單車來說,上述問題的答案是物聯網和智能化,理論上來說,它們也可歸結到一件事情。這也是摩拜最大的機會點和競爭力。

摩拜的野心是構建消費級物聯網

摩拜單車的slogan是「全球智能共享單車行業首創者和領導者」,強調「智能」二字因為它的第一部單車載入了智能鎖,智能鎖裡面有SIM卡,進而可聯網和定位,通過車與車、車與人的連接,500萬輛摩拜單車就成了物聯網的典型場景。如何更好地搭建和利用這張網,是摩拜單車的重中之重。

物聯網這個概念已很古老,記得我還在讀大學時江蘇就已在無錫建立物聯網基地,物聯網確實也有很廣泛的應用,比如智能抄表、智能監控等等,然而更早物聯網應用集中在行業,智能單車算是第一個面向消費者的大規模物聯網。更重要的是,共享單車與許多行業物聯網不同,它是一張移動的物聯網,這意味著它可以涉足到更多實體世界的場景中,不論是從獲取數據還是應用場景的角度來看,都比固定物聯網更具想像空間——智能電錶只能負責傳送一個數字,智能單車就不同了。

對於物聯網最積極的推動者是運營商,而不是互聯網公司。中國移動通信用戶已突破13億,人手一張SIM卡還有多,運營商必須尋找新客戶——答案就在於「物」而非「人」。還有4G網路普及後5G時代即將到來,5G最大的變革就在於對物更友好,畢竟用戶上網的需求4G已經滿足得不錯了。5G不只是更快,還更加節能,支持更多物聯網技術,比如NB-IoT技術即基於蜂窩的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是5G的核心機會,就像移動互聯網之於4G網路一樣。

因此,運營商一直在積極推進物聯網技術,共享單車剛火爆起來時,中國移動物聯網部門就積極拓展共享單車類客戶,它不只是可以開更多卡、用更多流量,還是一個物聯網的典型場景,可以推動物聯網技術發展、物聯網應用普及。所以,現在共享單車已成運營商非常重視的物聯網客戶。當然,正在對5G重點布局的高通這樣的晶元公司,對於摩拜單車這樣的合作對象自然也會很重視。

在與中國移動、高通戰略合作時,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就曾表示摩拜單車已是中國移動最大的物聯網客戶。現在500萬這個數字還在增加,並且覆蓋到全世界更多地區,摩拜單車的6億美金會重點投向物聯網技術和應用上。

物聯網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就會讓物聯網的價值得到釋放。眾所周知,人工智慧技術已進入應用階段,馬化騰之前曾說人工智慧要發展最重要的四個要素是:人才、數據、計算力和應用場景。摩拜單車是一張龐大的物聯網,這背後將會帶來海量的出行數據,而出行尤其是一公里出行又是一個人們每天都離不開的場景,因此這背後就是人工智慧的應用機會。所以,「物聯網+人工智慧」,才是摩拜單車最具想像空間的事情,這樣看它的故事跟滴滴等共享出行平台是完全不同的。

布局消費級物聯網給摩拜帶來什麼?

歸根結底,布局移動物聯網對於摩拜單車來說究竟有什麼價值呢?

第一,能夠更好地管理單車。

共享單車面臨的問題之一是如何與城市和諧相處。它的初心是與現有交通互補,成為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因此不能野蠻投放和粗放管理,不能對城市交通造成壓力。從平台層面看,通過物聯網技術獲取更多數據就可以更加精細地投放和管理,通過精準的定位技術限制用戶亂停亂放,未來還可以實現禁停區——就像禁飛區對於無人機管理的意義一樣,這同樣是基於物聯網技術。摩拜已為每一輛單車獨家配備「北斗+GPS+格洛納斯」多模衛星定位晶元和物聯網晶元,實現對車輛位置和狀態的實時精準掌控,進而更好地管理和調控。

第二,可以有效緩解損耗問題。

共享單車被人為私藏、損壞的報道已屢見不鮮,要解決這個問題只靠治安部門是不夠的,技術層面,物聯網技術可以讓摩拜單車更好地掌握車輛狀態、位置、使用軌跡,進而避免上述問題。

第三,可以釋放出大數據價值。

通過物聯網可以獲取海量出行大數據,摩拜單車每天處理超過5TB的出行大數據。通過出行數據,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戶的生活喜好,這是營銷價值;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人群的出行特徵,這是城市交通管理價值;可以更好地了解區域居住人群特徵,這對於房地產、商業地產、實體零售諸多行業都有價值……百度和阿里每年投資數億在地圖上,還免費給用戶和開發者用,正是看中其數據價值,共享單車出行數據的價值,跟地圖的可以互補,事實上摩拜單車和百度地圖也已達成合作。

摩拜單車已經將出行大數據開放出來。今年5月,摩拜單車發布 「摩拜+」開放平台戰略,中國聯通、中國銀聯、招商銀行、微信、百度地圖、京東商城等數十個品牌成為摩拜「生活圈」的首批戰略合作夥伴,這樣的故事完全講得通——Uber在出行與生活中尋求結合,美團點評也在南京上線共享出行平台,摩拜單車與汽車跑在大街上不同的是還能進入小巷,進而有更多生活場景的連接。

第四,可以從單車跳脫到更多行業。

如果說只做單車出行,那麼就只能是單車出行。但我們看滴滴,它從計程車進入專車、快車、大巴諸多領域,未來就可以像Uber那樣布局無人車,延展空間很大。共享單車除了圍繞單車布局生活圈進行「垂直擴張」之外,有沒有「水平延展空間」?答案是肯定的。

摩拜單車E輪融資要布局智能硬體,做什麼?行業有類似於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籃球這樣的看似相似的平台,然而真正的有機會的物聯網平台卻是類似於自動售貨機、照片印表機、自動果汁機、夾娃娃機等等,這些設備現在也在藉助於物聯網技術與互聯網連接。摩拜是否可以從單車跳出來進入這些領域?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它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在摩拜單車密集的地方投放共享雨傘、自助飲料機。再比如它可以在停放摩拜單車的附近布放廣告牌,與公車站廣告牌搶生意。在線上流量日益昂貴之後,線下場景尤其是有人流的場景彌足珍貴,摩拜單車有很多機會。

因此我認為,看待摩拜單車6億美元E輪融資要跳出競爭看未來,摩拜單車的未來不在於共享單車本身,而在於物聯網這件事情上,移動的物聯網、消費級的物聯網、可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的物聯網。摩拜單車不只是一家共享出行領域的現象級公司,更是一家消費級移動物聯網的現象級公司。

微博@互聯網阿超

微信 羅超頻道(luochaotmt)


對ofo和其他競爭者:

巨額融資除了恐嚇對手,主要意義在於利用資本提高競爭壁壘。多生產單車投放,投放數量多,這是壁壘。發紅包買用戶,用戶數量多,這是壁壘。花錢做廣告,知名度高了這是壁壘。併購小玩家,將其品牌、用戶納入囊中,這是提升壁壘。

ofo也在融資,可能不久後就會宣布。兩者之間還未決出勝負,之後將會有多輪紅包大戰、公關大戰。對外擴張會加速,美國、歐洲、東南亞重點城市。

小玩家可能被清掃出場。神仙打架,用戶都注意神仙去了,已有小玩家體力不支倒下。

對騰訊意義:

用共享單車帶微信支付,摩拜每天在微信上的訂單估計幾百萬,用戶基數大,而且使用頻次高,有助於在與支付寶的競爭中勝出。騰訊通過微信支付入手帶金融,延伸銀行借貸、理財、保險、證券等業務,未來有望藉此大規模盈利。

獲取用戶數據。微信朋友圈廣告可定位到年齡、性別、地域、手機系統等維度,但離真正的精準還是有距離。通過出行數據,可更精確識別你居住地、上班地、日常生活範圍,對推本地服務廣告很有利。如果你還使用微信看一看、搜一搜,對你的興趣識別性就更高了。

總的來說,近10億人使用微信,而且多數人最多時間都消耗在裡邊。微信將你數據化後,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而摩拜會幫微信採集多一維度的用戶數據。


只是拜託你們別再向城市投放垃圾了,我家地下車庫入口進不去了,早上上班人行道沒法走了,沿河邊跑步跟足球折返跑訓練似的,就連草坪上也都是自行車。

盲人估計再不敢出門了。

到處都是自行車,自行車,自行車,車自行,行自車,自行車,車行自,綠化帶,車自行,自行車,自行車,自行車,車自行,盲人道,行自車,人行道,自行車,車行自,地下停車庫入口,車自行,自行車,河邊步道,車自行,行自車,自行車,車行自,車自行,自行車,車自行,行自車,自行車,車行自,綠化帶,車自行,自行車,車自行,行自車,自行車,車行自,車自行。

還他媽不能扔,城管收也不能收。再一次表明立場:

這不是素質問題!隨停隨走你還去專門找地方停?

這是奔放粗曠發展的模式屬性!!!奔放粗曠發展的模式屬性!!!奔放粗曠發展的模式屬性!!!


這麼幾點:

1、進駐海外,曼徹斯特是第一百個城市,以後擴散全球,這6億美金肯定不夠花,在mobike上班的小朋友,不要想著漲工資,這錢不是給你們花的;

2、移動互聯網的概念提出來了好多年,物聯網的概念也早已經爛透了。但第一個能夠造出移動物聯網的概念的,目前僅僅有mobike,獨此一家;

3、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中國共享式經濟最終盈利的點在數據上,前幾個月火熱的共享充電寶和共享籃球基本不火了。但真正應該火的共享女友卻沒有火起來,單身男比女多3000萬,這還是幾年前的數據;扯遠了!

4、交通擁堵的城市病隨著共享單車的崛起逐漸在緩解之中,小汽車的行駛需要三米五四米寬的車道,而且城市主要道路規劃全部是按照小汽車為導向的,根本不會考慮行人安全。比如運輸兩百個人,就需要七十輛小汽車,當然了他們也可以使用自行車,這樣的話,整個街道就會顯得特別有活力,這是我們要達到的社會目的。有一個好消息是,相關部門將從北京中關村上地這邊要往回龍觀碼農城修建一條專門的自行車道。(其中數據說明,上下班高峰期這段路騎自行車要比駕車速度更快)

5、說得更遠一些,未來中國城鎮化的發展,應該是大家都從小汽車這種封閉的空間中走出來,被邀請出來,去使用公共交通系統、自行車跟步行系統,會更好地減少資源浪費。 舉個例子:紐約。這是2008年時代廣場。

後來它做了一個什麼事情?它把更多的空間歸還給了我們,街道是為每一個人準備的。

這個項目可以幫兩側的房地產價值提高百分之二十幾。

——————分割線———————

紐約時代廣場是個很典型的例子。當然例子還有

這是李明博在2003年擔任韓國總統期間開始拆除的清溪川高架橋,這使得清溪川成為了一個更加宜人的公共空間。兩的飯館和酒店、購物中心的數量變得更多。

還有一點需要補充的是一個小實驗,假設小汽車、公共交通有軌電車、自行車、步行各分配一條車道,同樣運輸200人。可以看出相比起來小汽車需要一公里長的道路。現在我們讓它們同時出發,看看到底誰的效率高。

答案其實很明顯了。自行車的通過效率是最高的。所以很多媒體機構以及創業者們都認為共享單車是近幾年來最好的創業項目。


關於共享別的不知道,只知道歐洲有很多家庭和來自戰亂地區的難民共享房子,就是結局不太美妙……果然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1.這是中國在這幾十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可喜的表現之一,包括我們的o2o補貼這樣的經營模式。

2.所謂的物聯網是一個概念,但在我看來這是他們一開始就應當想好的,現在他們是用錢來彌補過去在生產頭幾期車的時候沒有考慮周全的地方,也就是精細化管理。

3.ofo明顯是趕鴨子上架,連自己的車的使用授權機制都做不好,就這樣的水準,隨著車輛壽命的終結,和摩拜相比,他最後一定是輸家。

4.除前兩名,別的自行車品牌心理很清楚,他們會像百團大戰最後只剩下來一兩個巨頭一樣,他們在市場飽和的時候,沒有新的資金進來,他們的公司就會變成像一個城市的垃圾一樣,連處理回收這堆垃圾的錢都出不起。

5.就我來看,現在的單車的供能方式沒有考慮到利用好太陽能,也沒有考慮到車內電池壽命的終結之後他們怎麼辦,說到底還是技術不完善,趕鴨子上架,未來他們融資也將為此付出不低的成本。


其實,如果中小城市也普及的話,會更加多的人用,國內人口本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追求國際化的同時,更應該推向這些二三線城市,畢竟未來發展方向大都傾向它們,尤其現在還有習大大的一帶一路理念指導。

推向了國際化,但是連小城市的人也用不到,你說這不是很可惜嗎?雖說推進小城市有較大困難,人們的普遍素質也待提高,但是也不能就這樣忽略了小城市。

如果能夠給小城市他們也帶來便利,而且以mobilke現在的技術,推向中小城市已經不會帶來多大損失,mobilke單車幾乎不能被人們隨意毀壞,這最後的贏家還是mobilke啊!那又說回來了推向國際還會那麼難嗎?這個用戶基數已經變得足夠大了,其他國家看到這麼大的基數,而且技術也不斷成熟的mobilke單車,也很難拒絕吧!

【我是月兒灣,帶有自己想法的去看待生活的我。】


再融資6億美元,摩拜的錢燒到哪去了?

作者:逍遙小妖

時隔4個月,摩拜單車又融資了。

本輪融資的金額高達6億美元,號稱破了單筆融資的行業記錄。騰訊領投,工銀國際、交銀國際、Farallon Capital等重磅機構入場,TPG、紅杉中國、高瓴資本等老股東增持。按照騰訊科技旗下媒體「騰訊創業」的說法,騰訊已經是摩拜單車除創始團隊外的最大股東。

融資輪次推向F,上一家在融資路上走到這個編號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還是凡客。

摩拜上一輪的融資是今年2月,融資金額也是上億美元。雖然摩拜燒錢的速度基本算是共享單車行業的平均水平,但摩拜與ofo和其他許多共享單車不同有著全行業最堅固的耐用的車型——短時間內既不用重複投放,又不用大量維修。

所以,摩拜單車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投放需要大量金錢支持。共享單車依然處於高速投放時期,媒體估計,摩拜單車製造成本相對較高(均價1800元左右),投放量400萬輛,如果這些數據屬實,那麼其成本在72億元,7輪融資24億元,資金缺口較大。按照3400萬用戶的規模,雖然摩拜手裡有上百億押金,但也不是隨便能動用的。摩拜需要大量現金來支持投放,再次融資也在情理之中。

出海也需要資金。在中國企業的出海潮中,也有摩拜的身影。摩拜CEO王曉峰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即表示,他們今年計劃將業務拓展至全球150-200座城市,目前公司正在海外尋求移動支付和信用卡合作夥伴。事實上,摩拜已與Apple Pay蘋果支付達成了合作。

研發新技術也需要金錢投入。在尋找外部合作過程中,摩拜也拉上了漢能國際研發薄膜太陽能供電技術,拉上陶氏化學為新一代單車研發新材料,拉上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研究共享單車回收拆解和再利用。雖然研發可以成為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的新故事,但也有反對聲音,比如周鴻禕就表示,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共享單車不以技術創新為導向。

所以,摩拜此次融資的新聞雖然略令人疲倦,但對業界來說,毫不意外。

摩拜CEO王曉峰迴復了本輪融資的主要用途

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僅成立2年的企業,摩拜作為共享單車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風頭都過盛了。這當然也是因為它有一個同樣爭強好勝的老對手ofo。不過不止橙黃兩家,市面上單車企業的競爭顯然均已走上歧路——出單曲,開演唱會,發衛星,在單車上裝平板,這些都是與騎行這件事,與單車租賃這門生意本身關係不大的的燒錢行為。

如果共享單車真是一門好生意,那也是因為它的使用高頻度,可收費和付費門檻低。客單價最多1元的共享單車與前兩年的o2o和網約車不同,不僅毛利低而且重資產,原本並不應該能支撐如此浮誇的市場競爭——換個說法,你見過網吧(共享電腦)天天刷地鐵廣告嗎?

實際上,在資本並不熱捧的日本和歐洲市場,共享單車往往迅速按區域被一家企業壟斷,並開始進入常態化的付費運營——開始盈利。

而中國的單車企業不僅要免費給用戶騎車,還要發紅包讓用戶騎車,甚至通過高昂的廣告投放來吸引用戶騎自己的車,最終計算下來的客單價基本是個負數。

而這場競爭最後的結果即便是如滴滴一般一統江湖,國內市場獲勝者的日子也不一定好過——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免費、倒貼錢騎車,要是突然取消了一切補貼甚至還要漲價,還會有人用嗎?

這麼看來,摩拜和ofo都拚命的想要發展出海業務也就不難理解了:中國的單車租賃消費者已經徹底被企業自己帶歪了,短期內怎麼看都賺不了錢。

不過,這樣倒也挺好,可以讓悠閑的美國創業者感受一下被狼性支配的恐怖。

-------------------------------------------

更多精彩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PingWest品玩


不請自來,我們新發了文章《摩拜和ofo,到底誰做的更大?》摩拜和ofo,到底誰做的更大? - 知乎專欄 供參考

作者:左刀

微信公眾號:xiaoshangbang 微博號:小商幫

版權申明:本文為小商幫原創,轉載請務必添加來源和作者

小商幫:新經濟,新科技,新服務,新模式

背景

昨天的朋友圈中出現了馬化騰和朱嘯虎關於摩拜和ofo誰更好的辯論,一開始我以為是有好事者開的玩笑,後來上網一搜,竟然是真的。

關於辯論誰更有道理,這個很難評判,因為各自代表自己的利益,難免會有一些護短的心態,所說的話也難免會有一些偏袒。不過,朱嘯虎最後也為馬化騰親自這麼關注一個被投企業點贊,雖然在商業上有各自的判斷,但英雄還是惜英雄的。

共享單車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火拚,從資本到渠道,從質量到數量,從國內到國外,雖然共享單車的顏色都不夠用了,但除了極個別的選手退出之外,其餘的單車還在混戰中。根據新榜的統計,共享單車有如下色系:

這個名單可能並不全,因為最新名為「終結者7號」和「七彩單車」的彩虹單車又來了,乾脆把幾種顏色放在一起,而且夜裡還會發光,據說用戶非常的喜歡。

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完全超出了創業者和投資人的想像,畢竟朱嘯虎最初投資ofo時,主要是考慮了校園的場景,而且為滴滴打造閉環的目的也非常的明顯。而戴威和胡煒煒們,也根本沒有想到做的共享單車能夠到這麼大的規模。

雖然在各自的統計口徑上分歧巨大,但摩拜和ofo遙遙領先於其他的單車是毫無疑問的,大家的共識是:市場的最終角力基本上就是摩拜和ofo的角力。

由於公開的實時數據並不多,我們來看看幾大公開的數據對比:

1、艾瑞諮詢

數量單位:萬 時間單位:小時

從第三方機構艾瑞截止5月份的數據來看,ofo的月獨立設備數多於摩拜,且環比增幅明顯,日獨立設備數雙方則大致相同,這說明ofo的使用者面更廣一些。

但總有效時長方面,摩拜明顯大於ofo,對應的月度獨立設備單位時長方面,摩拜也領先ofo,這說明摩拜單車的用戶粘性更強,間接說明摩拜的用戶體驗可能更好。

另外,比達諮詢的報告顯示,2017年Q1,ofo的市場佔有率達51.9%,摩拜市場佔有率為40.7%,與艾瑞諮詢的數據結果差不多。

2、速途研究院

有另外的機構結果剛好相反,比如速途研究院《2017年第一季度國內共享單車市場調研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摩拜單車已佔據國內共享單車市場56.56%的市場份額,領先第二名近30個百分點。

http://www.sootoo.com/slide/670814_8.shtml

速途在報告中,引用了微信指數和百度指數作為重要的依據,不過這裡小商幫科技(公眾號:xiaoshangbang)提醒一句,微信指數和百度指數在引用時,一定要注意關鍵詞的選取。比如,百度指數選取:摩拜、摩拜單車兩個關鍵詞,數據量相差巨大,同樣的,選取ofo時,要考慮「小黃車」、「ofo單車」這樣的關鍵詞。(百度指數沒有收錄「ofo單車」這個關鍵詞,而微信指數有)。

如果加入這些關鍵詞,你可以看到摩拜和ofo的百度指數差距並不大,微信指數差距較大,考慮到微信跟摩拜的關係,以及雙方引流的合作,微信指數可靠性遠不如百度指數。(正如微信指數中京東遠高於淘寶一樣,跟現實中的銷售數據是非常不同的,畢竟京東在微信有單獨的引流入口)。

從最新的百度指數上看,摩拜+摩拜單車的30天總指數為33981,而ofo+小黃車的30天總指數大約為27366,雙方指數差距6615,考慮到關鍵詞「ofo單車」並未被百度指數收錄,因此雙方的百度指數實際差距應該非常的小。在速途的報告中,把「摩拜單車」跟「ofo」兩個關鍵詞進行比較,得出摩拜遠大於ofo的百度指數,這個比較是非常不嚴謹的。

考慮到艾瑞諮詢在國內IT諮詢領域的權威地位,他們的數據比速途的數據可信度要高得多。考慮到百度指數監測的是搜索詞為主的數據,因此,百度指數只能作為參考。

到底誰的車多

摩拜和ofo從開始運作之初,就出現了非常大的分歧,ofo主打低成本策略,而摩拜主打精品策略。

ofo的單車成本根據不同媒體的匯總,大約在200-300元之間,在後續的計算中,為方便起見我們可以取250元的中間數來計算。

摩拜的成本則複雜的多,最開始的摩拜號稱成本為6000元左右,後來量產後為3000元左右,後續推出的mobike lite據媒體稱成本在600以內,為方便起見,我們可以按每輛車500元來計算成本。

根據摩拜自己公布的數據,截止4月份,摩拜的投放量大約是450萬輛,不過,第三方機構的數據則差距非常大。

比達諮詢的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3月,摩拜的投放量為100萬輛,而ofo的投放量為250萬輛,這兩個數字與摩拜公布的450萬輛數據差距巨大。

對於摩拜450萬輛投放,小商幫科技(公眾號:xiaoshangbang)有非常大的疑問,我們簡單計算如下:如果按照450萬輛來計算,假設50萬輛是第一代單車,400萬輛是mobike lite,那麼摩拜的投入最少為:50*3000+400*500=35億人民幣,按照6.8的匯率,相當於5.14億美金的投入。(實際上應該會大於這個數字,因為之前的成本是6000,後來是3000。)

如果按照最低來計算,第一代成本2000,第二代成本400,總投入也將達到26億人民幣,相當於3.82億美金

根據摩拜單車的融資記錄,不算上2017年6月16日敲定的這筆6億美金的融資,截止2017年2月20日的D輪融資,摩拜的融資總額大約在4億美金左右,這也意味著如果按照450萬的投放量來計算,即便按照最低成本來計算,摩拜單車光單車的成本就花了3.82億美金,留給其他方面的空間就非常少了,包括人員工資,運營費用,廣告,補貼,維修等等,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實際上,如果第一代的比例再增加的話,450萬輛的成本很容易超過6億美金!這已經遠遠超過了融資總額,所以,更加不可能!當然,這裡沒有考慮押金的問題,假設如網友擔心的那樣,押金被挪用的話,投放450萬輛當然不在話下。

所以,我們質疑摩拜450萬輛投放的真實性。當然,由於沒有精確的數據,這裡只是質疑,並不代表真實情況,僅作參考。(摩拜單車相關負責人19日在青島說,目前,摩拜單車在全球超過100個城市運營超過500萬輛智能單車,日訂單量最高超過2500萬,註冊用戶超過1億。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相關的數據是否合理!)

相對而言,截止Q1摩拜100萬輛的數據可信度更高一些,由於第二代產品真正推向市場已經是2016年11月以後,根據媒體報道,2016年年底左右,摩拜的數量大約是50萬輛,所以按照第一代50萬輛,第二代50萬輛的數據來計算的話,投入大概是17.5億人民幣,摺合約2.57億美金,加上人員工資,運營,推廣,補貼、維修等等,這個數據的真實性要高的多。

以同樣的方式計算,比達諮詢公布的ofo截止4月份250萬輛的數據真實性方面,至少是合理的。250*250=6.25億人民幣,摺合美金1億都不到,而ofo實際的融資額度達到了6億美金以上。考慮到小黃車的盜損率相對較高,按照1.3:1來測算,ofo實際投入單車的額度在8.1億人民幣左右,相當於1億多美金,加上人員工資,運營,推廣,補貼等等,ofo看起來不是那麼缺錢?(僅為推測,實際以官方或其他權威第三方數據為準)

雖然此前有人發文說比達諮詢是夫妻店,專發黑稿,但從實際測算來看,比達諮詢的數據和艾瑞的數據接近,至少推敲起來沒有太大漏洞,而摩拜的數據和其他第三方的漏洞我們已經在上面說過了,小商幫科技(公眾號:xiaoshangbang)更願意相信比達的數據真實性更高一些。

所以,在摩拜本輪融資之前,100萬輛的投放相對合理,不太可能支撐起450萬輛的投放,而ofo由於成本較低,投放250萬輛則毫無壓力,甚至以之前的融資額度測算,500萬輛以上的投入也沒太大問題。

所以,2017年Q1之前,ofo的市場投放總量大於摩拜的概率要比摩拜投放總量大於ofo的概率要大得多,除非出現一些不該發生的情況。

誰更有前景

從用戶使用體驗來看,摩拜好於ofo應該沒有太大的爭議,無論是舒適度還是完整性方面,摩拜都好於ofo,艾瑞的報告中同樣可以分析出這樣的結論。

但從數量上來看,ofo大於,甚至遠大於摩拜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我們在之前已經測算過了。

那麼,到底是數量取勝的ofo未來會更好,還是質量取勝的摩拜未來會更好?

實際上,這取決於幾個方面:

1、資本方的支撐力度

從目前來看,摩拜應拿到了新一輪6億美金的融資,如果其中4億美金用於投放共享單車,以全部推低成本的mobike lite來測算的話,按照400元的成本測算,4億美金大約可以投放680萬輛左右。

目前,據稱ofo也正在進行下一輪的融資,ofo上一輪的融資額度為4.5億美金左右,如果本輪融資成功的話,額度應該不會低於摩拜的額度,假設為同樣6億美金,同樣4億美金用於投放,那麼,按照250元的成本測算,4億美金大約可以投放1088萬輛。

按照摩拜10%的折損,ofo30%的折損計算,實際有效投放,摩拜為618萬輛,而ofo為836萬輛!實際上,摩拜的mobike lite與ofo折損率差距不會這麼大,這裡只是假設情況。

也就是說,哪怕考慮極高的倒損率,ofo在投放力度方面也會比摩拜更加有力度。而如果ofo下一輪融資資本方加大力度的話,ofo的投放能力將大幅超過摩拜。

數量會取得決定性的優勢,這一點在共享單車領域毫無疑問,所以,假設兩家都合法運營的情況下,ofo佔優的概率更大!

至於馬化騰說的ofo不能「雙向通信」等所謂的技術硬傷,想想當年QQ的前身OICQ怎麼搶奪市場的,ICQ和MSN都是怎麼被打敗的?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時代,在新興的項目中絕大多數都是速度快的打敗一開始就做精品的,速度和品質做折中是最好的選擇,畢竟速度快佔領市場之後,你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精細化。

2、推廣速度和力度;

這個跟運營和有多少錢有關係,也跟是否存在貪腐有關係,推廣速度更快,力度更大的肯定在未來市場份額中佔優勢,不再多說。

3、兩方的運營能力;

運營能力當然也很有幫助,比如微信大戰支付寶的初期,用搖紅包的方式,硬生生從支付寶手中搶奪了大片的份額。

兩家如果有一些特殊的經營方式,導致份額突然提升,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雖然現在還沒有人想到。畢竟紅包一類的補貼方式,作用非常的有限,而且很容易被模仿。

有可能的方式是某一方引入一些黑科技,以此帶來很高的人氣。

4、貪腐和違法情況;

小商幫科技(公眾號:xiaoshangbang)在3月份曾經撰文《細思極恐,共享單車產業可能會有哪些灰色收入》中,曾經假設了共享單車領域可能會存在哪些灰色收入的機會,當時都是假設,但後來發生的ofo貪腐事件以及摩拜貪腐事件,部分印證了我們的擔憂。雖然這些貪腐事件都已經不了了之,但灰色收入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

如果在未來,哪家公司暴露出嚴重的灰色問題,尤其是挪用押金這方面的問題的話,對該公司可能會造成重大的打擊,而這種打擊很可能會直接促成行業內決定性的併購完成。

對於共享單車這種與億萬群眾緊密相關的產業,應該定期由政府部門安排第三方進行專門的審計,以防止出現重大的問題。

5、背後力量的支持

摩拜背後是騰訊,而ofo背後主要是滴滴,還有阿里巴巴。

從目前的支持來看,摩拜與微信進行了結合,另外,與iPhone也進行了掃碼解鎖的合作,而ofo與滴滴打通交通閉環,並與支付寶的信用進行捆綁。

從效果上來看,摩拜與微信的結合在最初的時候,據說獲得了200%的增量用戶,但在近期,36kr報道稱:據摩拜內部員工透露,自接入微信後,來自微信的訂單量僅佔到摩拜訂單的10%左右。

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微信給摩拜的引流作用有限,至少目前為止是這樣。後續蘋果的合作引流的能力很可能也不會超過微信的引流比例。

而ofo與滴滴和支付寶則是全面打通的,這種合作從互補性來看,比摩拜與微信的合作還要好一些。但ofo同樣存在問題,比如有媒體報道,滴滴希望控股ofo進而取得控制權,但ofo的管理層不願意放棄管控,目前管理層有被架空的危險。不過,對資本方而言,目前並沒有讓滴滴全面控制ofo的慾望,畢竟ofo獨立發展,很可能在速度上會比滴滴在全球布局要更快,獨立發展對資本方的回報而言會更高。

綜合而言,小商幫科技(公眾號:xiaoshangbang)認為,ofo在未來領先摩拜的可能性更大,ofo與滴滴和支付寶以及芝麻信用結合起來的威力更大一些(可以參考小商幫科技(公眾號:xiaoshangbang)歷史文章《阿里巴巴密集的徵信布局,到底有什麼戰略企圖》以及《讀懂滴滴估值500億美金的背後》)。當然,背後的可變因素很多,這裡只是目前的看法。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來源:小商幫科技(公眾號:xiaoshangbang) 轉載請務必說明出處


這次摩拜融資之後無疑是增加了一支強化劑~

之前說過了顏色不夠用了,留給創業者的顏色已經不多了。

那麼,開始雙拼了~


公元前700多年的時候,管仲就創立了共享女友的經濟模式,直接給國家的GDP帶來增長。共享單車啥的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瞎扯幾句

1.確立巨頭地位,進軍國際市場。

這是目前共享單車最大的一次,高達6億,傳聞估值達30億美元,但這不是終點。

考慮到全球市場,還有未來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融合,摩拜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估值將會進一步提高。不得不說,創始人很有眼光,看到了未來的發展方向,率先在共享單車上使用了GPS智能鎖,讓分散的單車鏈接成網路,為未來的智能化發展打下了基礎。

毫無疑問,隨著巨頭的介入,摩拜由獨角獸成長為新的巨頭。

2.持久戰將持續

與之前的團購大戰、打車大戰不同,共享單車除了燒錢,其自身也有造血功能。

每天2000萬次出租服務,可以為摩拜帶來千萬級的現金流,雖然有好多是補貼,但是也有好多用戶提前充值,這部分充值金額成為沉澱資金,加上百億級的押金,若做理財,也能提供龐大的收益。既然有源源不斷的彈藥,那麼就能可持續燒錢,繼續單車大戰。

騰訊領投了6億,那麼某電商很大概率有大動作,新一輪補貼大戰即將開啟

3.對城市的影響

對於開車太近、走路太遠的目的地,共享單車是比較好的選擇,極大的方便人們的出行,填補了最後一公里的交通方式。然而,共享單車的亂停亂放、報廢堆積,對城市的管理,造成了消極的影響,這個要相關管理辦法來實行改善。

不過,由於單車的佔位,競爭性抑制了人行道上汽車、小販的數量,只能說有利有弊吧。

4.新的風口

根據相關管理辦法,投入使用達到3年的共享單車要強制報廢。

考慮到龐大的單車數量,單車回收行業有望成為新的風口。

5.顏色不多了

相信大家在街上看到了五顏六色的單車,赤橙黃綠青藍紫,什麼都有。在顏色的選擇上,只能另闢蹊徑。

 附摩拜單車融資歷程:

2015年10月,A輪,數百萬美元,愉悅資本投資

2016年8月,B輪,數千萬美元,熊貓資本、愉悅資本、創新工場投資。

2016年8月,B+輪,數千萬美元,祥峰投資、創新工場投資。

2016年9月,C輪,1億美元 紅杉資本、高瓴資本等投資。

2016年10月,C+輪 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騰訊、紅杉資本、啟明創投、熊貓資本、貝塔斯曼、美團王興等投資。

2017年1月,D輪,2.15 億美元融資,騰訊、華平投資領投,新引入的戰略和財務投資者包括攜程、華住、TPG等,紅杉、高瓴等現有股東跟投。

2017年2月,D輪,新引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 的股權投資。自今年1月初至今,摩拜單車累計融資額超過3億美元。

  附ofo融資歷程:

2015年10月,Pre-A輪,唯獵資本和東方弘道投資投資。

2016年1月,A輪,金沙江創投領投,東方弘道跟投2500萬。

2016年8月,A+輪,真格基金、天使投資人王剛等共同提供A+輪融資。

2016年9月,B輪,完成經緯領投、金沙江、唯獵資本跟投數千萬美元融資。

2016年10月,C輪系列,包括滴滴出行數千萬美元C1輪戰略投資,及美國對沖基金Coatue、小米等領投的C2輪投資,一共1.3億美元。

2017年3月,D輪,此次融資由DST領投,滴滴、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Coatue、Atomico、新華聯集團等機構跟投,總共4.5億美元(約31億元)。


高瓴資本再次入局,單車大戰的結局算是有跡可循了,商業模式本身不再吸引高端資本,背後的技術創新才是,我看好摩拜一騎絕塵


推薦閱讀:

人工智慧這麼熱,有沒有什麼實際落地的好的產品,是和實體行業有深度結合的?
有哪些拿著望遠鏡都找不到競爭對手的產品?

TAG:風險投資VC | 互聯網 | 創業 | 摩拜單車 | 共享單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