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絲用來做衣服,在古代是剛需么?為何商代甲骨文中就有規模養殖桑蠶的記載?

古代講農桑,農代表種糧食,桑代表養蠶織布。問題是農業是為了吃飯屬於生存需求。蠶絲極其輕薄,產量低,耗盡人力,且穿著不能幹活一碰就壞,為何地位如此顯赫?為了吃飽穿暖,理論上應該是種棉花比較重要才對。我們中國有2000年的規模養蠶經歷,2000年前大家都已經溫飽了么?如果沒有,養蠶的人豈不是很可憐?整個國家政策也很扭曲?作為奢侈品的蠶絲被過度重視,只為了螺祖穿著美麗的衣裳,一群傻娘們兒跟著後面呼呼的養蠶,冬天睡在茅草屋裡哀嚎?畫面太美......無法理解個中緣由,有誰知道?


中國古代紡織品的原料,是就地取材,有很多,比如葛,毛,麻,絲等。

PS:絲綢只是其中一種,題主為何以偏概全?

PS:棉花在傳入中原較晚,作為紡織品原料是宋代以後的事。

   我國至少在2000年以前,在廣西、雲南、新疆等地區已採用棉纖維作紡織原料。但是在中原地區,起初人們只將棉花作為觀賞植物,並未認識到它的經濟價值。9世紀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在其《蘇萊曼遊記》中記述,在今北京地區所見到的棉花,還是在花園裡被作為"花"來觀賞的。《梁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纊,名為白疊子。"由此可見,現今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當作花、草一類的東西看待的。

  棉花傳入我國,大約有3條不同的途徑。根據植物區繫結合史料分析,一般認為棉花是由南北兩路向中原傳播的。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亞洲棉,經東南亞傳入海南島和兩廣地區,據史料記載,至少在秦漢時期,之後傳入福建、廣東、四川等地區。第二條途徑是由印度經緬甸傳入雲南,時間大約在秦漢時期。第三條途徑是非洲棉經西亞傳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帶,時間大約在南北朝時期,北路即古籍"西域",宋元之際,棉花傳播到長江和黃河流域廣大地區,到13世紀,北路棉花已傳到陝西渭水流域。

  由於非洲棉和亞洲棉質量不好,產量也低,所以到了清末,我國又陸續從美國引進了陸地棉良種,現在我國種植的全是各國陸地棉及其變種。

  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中國邊疆地區各族人民對棉花的種植和利用遠比中原早,直到漢代,中原地區的棉紡織品還比較稀奇珍貴。唐宋時期,棉花開始向中原移植。目前中原地區所見到的最早的棉紡織品遺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發現的一條棉線毯。也就是從這時期起,棉布逐漸替代絲綢,成為我國人民主要的服飾材料。元代初年,政府設立了木棉提舉司,大規模向人民徵收棉布實物,每年多達10萬匹,後來又把棉布作為夏稅(布、絹、絲、棉)之首,可見棉布已成為主要的紡織衣料。元以後統治這都極力徵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從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可知當時植棉和棉紡織已遍布全國。

  在我國的棉花栽培歷史上,先後種植過四個栽培品種:海島棉(長絨棉)、亞洲棉(粗絨棉)、陸地棉(細絨棉)和草棉(粗絨棉)。在不同歷史時期,我國的主要栽培品種也不一樣,亞洲棉引入歷史最久,種植時間最長,同時栽培區域較廣;陸地棉引入我國的歷史較短,但發展很快,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即取代了亞洲棉。目前廣大棉區所種植的棉花多為陸地棉種(細絨棉),新疆還種植有少量海島棉(長絨棉)。

PS:以現代人的眼光思考歷史沒有問題,但請記住:作為中國人,我們並不比自己的祖先更聰明。


中國古代紡織品材料也是很多的。

《禮記·禮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可見,麻絲出現之前,古人是用動物的皮毛來製作衣服的。

其實,「工種」不同,衣服材料也是不同的。

鄭玄注《易緯》「古者田漁而食,而衣其皮,先知蔽前,後知蔽後。」

說明漁民獵人多以皮為材料。

《禮記·郊特牲》「黃衣黃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黃冠;黃冠,草服也。」

則是說農夫多以草為材料。

絲在古代之所以被如此重視,一方面,絲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大標誌,編織工藝的精進也為紡織技術的產生提供了基礎。另一方面是絲出現的時代紡織技術落後,無法大量生產,導致價格極貴,不是普通人能穿的,更不是穿來幹活的。現代社會皮裘昂貴,古代因為畜牧狩獵比較發達,皮裘比較普遍,絲織布帛卻比較貴。

還有一種重要材料就是棉。古代棉的地位不如絲,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棉普及到全國是很晚的事了。唐時期,棉還只是流行在交、廣一帶,宋時推廣到福建,元普及到了長江流域。


你還想得挺美,古人有錢的才穿絲綢,沒錢都穿麻葛之類的粗布衣服。不然怎麼會有「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的詩句。


胡厚宣先生認為殷墟甲骨卜辭中有「蠶示」,認為是蠶神,這就是說商代已有養蠶及絲織業的證據。

但張政烺先生正確地把「蠶示」改釋為「它示」,得到了古文字學界的認可和支持。


《詩經》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先秦典籍中可信度較高的一部,它向我們展示當時社會生活的風俗畫卷,這其中包括人們的農桑、紡織和服飾文化。

縱觀《詩經》,發現其中以桑作比起興的詩篇不少,如《衛風.氓》中就以「桑」作比,警告女子別像斑鳩貪吃桑葚而醉一樣沉醉於愛情之中,以免不能自拔。《唐風.鴇羽》、《秦風.黃鳥》等也以寫「桑」起興。。在一篇篇詩句中以桑作比起興,說明它在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地位及普及性。由於農桑的重要性,各國諸侯對此極為重視。《鄘風.定之方中》寫衛國被狄滅後,衛文公遷居營丘後,親自督促農桑,詩的第二章寫他「降觀於桑,卜雲其吉,終焉允臧」,第三章說他駕車視察時「說於桑田」,即在桑田旁休息。當時那些自給自足的人們就像《魏風.汾沮洳》中隱居的賢者一樣,要「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即親自植桑採桑養蠶紡織以供己所需。可見農桑是當時人們維繫生活的必需活動,以至於採桑的季節,桑田中一片 。《魏風.十畝之間》就描寫了採桑忙的景象:「十畝之間兮,桑田閑閑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意思是:廣闊的桑田中,採桑的人們來來往往,忙忙碌碌,而桑田之外,人們也是為採桑吵吵嚷嚷。當然,採桑這種繁忙而又勞累的工作是勞動人民乾的,貴族自然不會親自動手。《幽風.七月》描寫了春陽燦爛的日子裡,姑娘們採桑忙的場面:「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即她們拿著斧頭,看長的枝條就砍斷,身旁矮樹就摘其嫩桑,回去餵養蠶寶寶。「八月載績,載玄載黃」,蠶養成抽出絲,姑娘們就要紡織出各種色彩的絲綢「為公子桑」。低層勞動人民 辛苦的勞動並不只是自給自足,還得為那些貴族們提供無償服務,所以他們為此憤憤不平。在《大雅.桑柔》中就描寫了採桑生活的艱辛:「筦彼桑柔,其下侯旬,捋桑其列,瘼此下民」。即嫩嫩的桑葉下很陰涼,人們想要去採摘它,採摘的活兒苦難當。採桑雖然辛苦,可若無蠶絲,人們的生活就無法維持。《大雅.大東》是東國人遭掠奪後,對周王朝發出怨詞,抱怨自己的生活之苦,其中第2章感嘆他們無紡織品無法生活:「小東大東,杅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即近東遠東各個地方,織機上被剝削得精光,葛條編的鞋,穿起來又怎麼能踏寒霜?葛是藤本植物,用來紡織製作夏衣的,平民只能穿粗糙的葛布衣。

《小雅.黃鳥》寫流落異鄉之人對家鄉的思念,就呼喚「黃鳥黃鳥,無集於桑」,以免引他思鄉,在遊子征夫的眼中,桑樹成為了家鄉的象徵。《鄭風.將仲子》中少女頂住情人到她家找她時「無折我樹桑」,以免家人說閑話,可見房前屋後有不少桑樹。這都說明農桑的普及性以及當時在人們生活中所佔據的重要地位。


推薦閱讀:

修建一條從錦州經過克什克騰旗,烏拉特後旗,酒泉,羅布泊到喀什的海水「新遼大運河」,有可行性有嗎?
能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歷史上絲綢之路的變遷嗎?

TAG:中國古代歷史 | 絲綢之路 | 真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