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紀實頻道的紀錄片《明天,你好》?


轉自陳佳瑩應援會,我覺得說的很好http://m.weibo.cn/3059301162/4018008752648725?_status_id=4018008752648725luicode=10000188mid=4018008752648725moduleID=feeduicode=10000002


質量真的很高,個人覺得質量甚至超過了當時小四的《媽媽的牽掛》(也真的很好看但畢竟有台本),簡單舉兩個栗子

1. 呵呵姐幾大標籤就是小護士、有車、上海戶口,大家都說兩份工作累,但背後的權衡、與家人的抗爭、兩地跑的心酸真的不拍出來旁人是體會不到的。爸爸媽媽的嘴上勸阻但拿海報時的發自內心的微笑也是real「可憐天下父母心」。想到金星在《奇葩說》的一段話(引用可能不當):「父母可能不接受,暫時的。不理解,永遠的不理解。但是父母的愛,會幫我,幫他們超越一切」。

2. 不拍出來誰能想到趙粵這個所謂「不走心」的傻boy會哭的那麼傷心,還是在化妝間當著大家的面就哭了出來,誰能想到訥。

跑題:

1. 戀愛禁止真的到三十歲唉= =

2. Kiki和十七素顏真的可以唉


48G需要的就是這種紀錄片。

非要說故事,SNH48里每個人都可以拉出來說出自己的故事,不止關於夢想,關於努力,關於奮鬥,還關於家庭,父母,未來,和壓力。

紀錄片的內容是我們每一個粉絲都能想到,能體會到,或者模模糊糊猜測到的,但是也都是我們不曾深入了解的。我們知道走上偶像這條路會帶來父母的不理解,身邊環境的壓力,但是小偶像們的切身體會比我們更深刻。

走上這條路,意味著以前學習的無關的東西都付之東流,以前的人際關係也不能像平常人那樣維持,以前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擦清重來。

我們看到絲芭強制籤約八年只會想到絲芭真黑心,小偶像以後沒有火未來怎麼辦。但是對於這些女孩子來說,她們想到的還有這八年的青春。

青春對於女孩子來說是再寶貴不過的東西了。

八年時間,年少的長大了,懵懂的成熟了,脆弱的堅強了;但是也可能,年長的過氣了,成熟的被隱藏了,堅強的承受不住了。

時間是個再無奈不過的東西。

我們都希望她們都可以永永久久的這樣活潑下去,熱鬧下去,我們喜歡看她們燃燒工資換來開心的MC,也希望她們每個人都能達成自己的夢想。但是,這是不可能的。

雖說人沒有了理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有的追逐夢想的人混的還不如鹹魚。

夢想是服可口的毒藥,這毒藥可能讓她們展翅高飛,也可能讓她們夭折在夢想的路上。

更可怕的是,可能越努力的人傷的越深。

努力總有回報只是人們自我安慰的話,努力從來不是都會有回報的,這句話不過是因為成功的人說的比較多,而失敗的人說出來也沒有人聽到。

我們粉絲能做的,僅僅是在偶像背後托住她,讓她有力量去飛向頂峰,而不是像伊卡洛斯一樣,翅膀融化在飛向太陽的路上。


謝謝@吐槽黑@崔德強的邀請,我回答得有點晚…

首先不得不承認這個紀錄片拍得確實好,大手筆就是不一樣。

紀錄片的要求就是客觀、冷靜,拋出去一些台本需要的地方,而且不得不說這個片子拍得其實挺本質的。

把咱們圈裡粉絲的狂熱與情懷全都拋掉,把剩下的事實剝給路人看,就是這個樣子的。

說到底大家都是普通人,都被相同的問題所困擾著。

十七作為一個高中生,馬上就要面臨我們這些粉絲也要面臨著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呵呵姐作為上海本地人也是被父母催婚、先讓她有一份在老一輩眼裡還算是「正經、穩定」的工作;大C作為現在團內最大的「百年的傳奇」和同學們走上了不一樣的路也要面臨著所謂的「大齡剩女」的焦慮。

其實這部紀錄片里給我最大感觸的地方是一個很小的細節,就是呵呵姐一早上起來的時候岳母幫她弄飯的那一段。像極了當年上高中的時候天天早上給我做飯的媽媽,這紀錄片里呵呵姐吃的貌似是餛飩,我是一個很願意吃餃子的人,我還只喜歡放醋。當呵呵姐在片子里問出對我來說很熟悉的那一句「醋弄了嗎?」的時候,我真的是差一點眼淚就沒繃住。

可憐天下父母心,真的。

父母都是希望兒女能更好,而且看得我很感動的地方是雖然父母對當偶像這件事都有過質疑,但是最後仍然是支持女兒做自己想做的事,雖然父母的這份妥協也算是呵呵姐的妥協——把當偶像作為「兼職」。

呵呵姐掉站位這個事大家也都是知道的,這件事在有心人那裡也不算什麼秘密,當初相關的言論就有流出而且講道理,那個時候的公演視頻看一眼就知道是什麼情況。絲芭對於上海本地的偶像還是比較在意的,畢竟算是純本土,你說因為「兼職」對她之前是沒影響的,我覺得沒人信,絲芭的尿性大家也不是不知道。

十七在這部紀錄片里給我最深印象的地方就是她自曝經常去人民廣場的段。最開始的時候她是15歲,選擇一個人來的上海,需要多大的勇氣。尤其是對於多愁善感的年紀,一個人在上海真的會感到迷茫和不確定吧。

大家都知道大C是團內的實力唱將,但是不多練唱功也是會生疏的,所以我們在片子里能看到大C自己一個人以及S隊的大家在一起練歌。有特長就得努力的發揮出來。而且不得不說大C畫功真的挺過關的,把KIKI畫的很少女很年輕2333

看著十七在文具店裡被有趣的東西所吸引的嚮往,看著呵呵姐在醫院裡的實習,看著大C在逛商場時的考慮與買衣服時說的話語,拋開偶像與粉絲的這層關係,其實大家真的都是同齡人、同樣的青年、普通人。

人生的路實際上都是需要靠自己走出來的,別人是幫不了你的。所以我們的小偶像們自己作出的決定,都是應當並且值得被他人所尊重的,就像我們做出決定時也渴望得到別人的支持與尊重一樣。


拍的很不錯。

是目前的運營根本沒有可能拍出來的水準,且不說運營半吊子的技術和水平,這樣主題圍繞主角三人展開視角的紀錄片,sb根本不敢拍,現在這個為了偶像個人幀數、隊伍時長分分鐘撕上天的飯圈,這種有明顯主角的紀錄片大概只有在大top「順利畢業」的情況下sb才有可能拍。

說回《明天,你好》。

早上在b站看完的。

這才是一直期待的關於snh的紀錄片該有的樣子。

不吹不黑,不誇張不媚俗的向「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講述三個女孩子關於「夢想」的執念和努力,也向他們介紹一下所謂的名字很長的大型女子偶像團體究竟做的是什麼玩意兒。

這段紀錄片對於這三個人而言,是很難得的對粉絲表現訴說的機會。

讓我們知道,

其實呵呵姐的家境並沒有飯圈傳言的多麼優渥,為了努力平衡好生存和夢想、家庭和工作,她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要做好護士的本質工作又要兼顧劇場表演,默默的努力的很辛苦。

褪去舞台上的光芒耀眼,剛滿十八歲的十七隻是一個愛哭的小女生,十五歲孤身來到上海,卻因為snh這個特殊的環境不斷的告訴自己要成熟、要不去抱怨、要加油去成為更好的人。

作為團內現役成員中年紀最大的人,cc選擇的路和她的朋友們完全不同,即使人氣不高,即使有時候會失落失望,可現在的她還在堅持著嘗試著不同的路線。

在寫答案的時候摸魚刷微博,正好看到《文藝風象》雜誌官博的那條關於阿黃的文字訪談——

雖然跟記錄片沒有關係,但對於「成長」的解讀確實就是我個人為什麼會關注snh的原因。我知道絲芭這個運營對於小偶像們的各種行為運營都不那麼美好,可我也相信,這些小偶像們在嘉興路的小小劇場上一步步成長一步步走遠的時候,為之努力的各種原因中,一定或多或少的,是關於她們不願放棄夢想。

也許這個團體的各種機制很殘酷,也許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可是有多有少的,在這裡,總有粉絲能看到,能知道你的努力,知道你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人。


這就是華人文化入股的好處,黎瑞剛的人脈和資源就體現在了這些地方。如果讓絲芭自己來拍的話,光是主視角集中在所謂邊緣這一點上就能讓那些所謂的top的粉絲撕半天了。

至於質量,其實只是延續了紀錄片編輯室一貫的風格,不煽情,走平實生活路線,拍攝對象吃大排檔買早點跟鄰居吵架等鏡頭都不會剪掉。如果說絲芭以前那些綜藝的台本是虐心艹腎的話,那它的台本就是平實


剛剛看完來說一下。

很喜歡這樣感覺的紀錄片,感覺很真實,沒有過度的煽情,就把一個人平平凡凡的奮鬥描述出來,她們遇到的困難,她們的擔憂和渴望的東西等等。感覺重新認識了三個成員,我是某大top的推,說真的以前對「邊緣」的認識是很少的,例如大c在我印象里,只是一個唱歌很好長得一般的女孩,可是看完覺得她在我心中有了一個更立體的印象吧。呵呵姐也是,雖然我一直知道她身兼兩職,可是真正看到紀錄片,才真的知道這是很辛苦的,對她也更加佩服了。看到17去逛很普通的文具店,被裡面的小玩具吸引著迷,那一刻覺得她不是偶像就是我身邊的一個同齡好朋友。

希望以後可以多一點這樣的紀錄片吧,與其每個成員分幀數,還不如每年挑幾個成員深入的去講。(不過如果是sb拍估計會被大top粉撕爛吧)


選人很具有代表性:

17是剛好今年成年,呵呵姐是唯一兩邊工作的成員,大C是年齡最大的。

最難忘的幾個畫面:

17看著文具店的微型布景出神,開心地聽八音盒的音樂。

呵呵姐給老人家打針時候的溫柔交流。

大C試衣服的時候說以後可以在辦公室穿,但是怕女同事有意見。

總體上講,很全面。

剛成年的成員用來講成長,很合適。

呵呵姐的情況,兼顧自己的夢想和父母的期望。

對於大C而言,很多其她成員的未來,對她而言就是眼前的事兒。

應該說是一個很容易產生路人好感的紀錄片,不過沒法跟總選紀錄片比。目的不一樣。

總選紀錄片沒有TOP,粉絲不炸絲芭總部才怪……


娶妻當娶陳佳瑩,只是希望各位聚聚不要去打擾別人的生活

當時看大C,只是覺得她唱歌好聽,並沒什麼其他的感覺,看了才知道,人人都不容易,其實可能大C父母的反對不必呵呵姐家裡少,只是沒表現出來罷了

十七隻是表現的成熟罷了,這個鏡頭讓我覺得,她真的只是個孩子

最後,為了艾澤拉斯...


謝邀!

我看了一點,其實不看也能知道是什麼樣的片子,煽情的嗎,以感動為主。

1.拍的不錯,挺感人。

2.這個感人的片子對已經是粉絲的人來說,似乎沒有太大的用處。因為,它表現出來的東西都是粉絲耳熟能詳的,很難帶來新的感動。就像我之前在另一個回答里說過的,大家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困難,這圈子裡都知道,連我這麼個五月份才關注的人都能知道的事,老粉絲能有不知道的?

3.這個片子可以用來對外宣傳,而且可以用來改善一下團隊的整體形象,少女偶像並不是只有光鮮亮麗的一面,也有自己的辛酸和難過,她們在舞台之上展現了自己的風采,但是私下裡她們可能付出了難以言喻的努力,這點我覺得是很值得肯定。

4.「才藝表演不重要,抓住粉絲的心才是她們最殘酷的課程」,應該是這意思吧?這算是一下揭開了這團的核心秘密?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吧?挺好,挺好。

5.我覺得這種片子可以適當的多弄啊,那些TOP就別拍了,您有的是吸粉的途徑,給這些姑娘留條活路成嗎?您別肉吃了,湯也不放過,這不好。十七的確算是個TOP,但是她因為學業的問題好多資源是用不了了的,就別叫這真兒了。像這些年紀大的啊,人氣略微低一點的啊,有學業壓力的啊,可以多點這種資源。當然了,要是人氣太低了,資歷又不夠的,公司應該不會拉你一把。

6.現在這個形式,現有的蛋糕已經被瓜分完了,想從別人嘴裡搶食這不僅是難,而且太容易得罪人,得不償失,先想辦法把蛋糕做大比較好。面對村外的時候,有好的東西大家多誇誇;有壞的,大家多幫著遮一下,維護一下,這玩意多不了你少不了我的。你看看隔壁郭德綱師徒的大戰,那看著有好人嗎?別說這倆,就是那相聲圈,你怎麼想,「越思越想越傷情,洪洞縣裡無好人。」

最後兩段和這題沒有什麼關係,各位要是就當一樂看吧!


謝謝 @崔德強@吐槽黑 的邀請。

看完這個紀錄片,我腦子裡反應的第一句話就是:「我還沒用力,你就已經倒下了。」

這個紀錄片一開頭,就犯了一個路人里很常見的錯誤,把48念成了「四十八」,這難免讓人懷疑,紀錄片的製作團隊是不是對SNH48缺乏了解。

但是,接下來的幾句解說,立刻讓我對這個紀錄片刮目相看:

「和演藝專業院校不同,在這個天地里,練習才藝只是一方面,學會抓住『粉絲』的心,不被市場淘汰,才是她們重點要學習的殘酷課程。」

從一個路人粉的角度來看,這句話說的太好了。

一方面,這句話很正確,非常精準地描述了SNH48或者說「偶像藝人」這個行業的「真相」——她們的工作是「被人喜歡」。

另一方面,這句話說給路人聽,能夠很好地消除誤解,因為很多路人不接受SNH48或者偶像藝人的願意之一就是覺得她們才藝欠佳——讓路人看到偶像藝人的本質,非常有助於路人的了解。

這個紀錄片的另一個亮點就是真實和真誠。

「即便這個組合已經小有名氣,但做著明星夢的女孩,想要在這裡脫穎而出,機會仍然非常渺茫。」——有一說一,實事求是。

路人很多時候會反感偶像藝人,其實不是反感偶像藝人本人,而是反對一部分粉絲和宣傳的無腦吹捧,「天王遍地走、天后賤如狗」的宣傳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現在的路人早就不是一個響亮的名頭所能唬得住的。與其強行地描述得「高大上」,不如有啥說啥——路人未必反感名氣小的,但是一定反感明明名氣不大卻偏要打腫臉充胖子的。

這個紀錄片選了三個成員:龔詩淇、陳佳瑩、徐晨辰。這裡單說陳佳瑩這一段,因為我個人的感覺,這一段光是視角就已經贏了一大半了。

陳佳瑩的這個部分,充分說明了一件事:現實永遠比故事更精彩。

一方面很真實地展現了現實的殘酷,一方面又讓人在現實中看到了理想的曙光和親情的溫暖。

這個紀錄片,直到最後,陳佳瑩的媽媽還在念叨著讓陳佳瑩退團、結婚、安安心心做護士的工作。我不直到這個是不是台本,如果是的話,這個台本我給滿分,因為太真實了,這分明就是現實的樣子。

以前看到的這一類的紀錄片或者影視劇往往都是一開始家長反對,後來子女堅持夢想,到最後父母終於被自己的孩子打動,轉變態度全力支持孩子的夢想。但是這個紀錄片到最後,陳佳瑩的媽媽還是在執念,這種真實感立刻就到了一個新高度。

但是,在真實地展現現實的殘酷的同時,又讓觀眾看到了一片溫情。片中陳佳瑩的父母對她的關懷和惦念,陳佳瑩對父母的感恩和溫柔,以及一家人雖然各執己見卻又其樂融融的氛圍,還有陳佳瑩父母展開自己女兒的大幅海報時候,那種慈愛,那種父母因為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而發出的喜悅。一切的溫情都以最真實、最真誠的樣子展現在觀眾面前。

而且這個紀錄片對於陳佳瑩這份護士工作的表現也很棒,當陳佳瑩說出「感覺現在屬於一份責任了」,一瞬間現實與夢想的交織以一種非常美麗的形式展現在觀眾面前。最可貴的是,這句話一定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工作可能就是這個心態——一開始只是迷迷糊糊地走到現在的道路上來,卻漸漸從懵懵懂懂變得愈加清晰,最後在掙扎中逐漸開始喜歡上自己的事業。

看到這,不禁讓人覺得,這個紀錄片雖然把48念成了「四十八」,但是卻深諳偶像藝人的取勝之道——儘可能地貼近真實卻又在枯燥的真實中讓人看到夢想和溫情

想要打動觀眾,就一定要能夠和觀眾產生共鳴。

要想和觀眾產生共鳴,就要真實,就要貼近現實。

但是只有枯燥的現實還不夠,因為呈現給觀眾的不應該只是現實的堆砌,還需要從現實中挖掘閃光點。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紀錄片非常的成功。

最後回到一開始把48念成「四十八」這個小錯誤。我有一個猜想——當然是純純的猜想而已——以這個紀錄片整體的水準和紀錄片製作方對於偶像藝人的深刻了解來看,恐怕不至於不知道48應該念成" forty-eight"。所以這個念法會不會是有意為之?

說實話,其實對於路人來說,「四十八」可能比「 forty-eight」更好被人接受,畢竟前者更貼近我們的生活。

另,評論中 @戴鍔 的觀點是「四十八的問題,應該是跟把nba念成美職籃一樣的處理方式。紀錄片編輯室畢竟是正規電視台的正規欄目,網路節目可以隨性,它必須按照規定來」。

這個我覺得有可能,但是不能確定。因為因為按照這個說法的話,「SNH」也不應該按照英文來讀。一個組合的名稱,我覺得不太可能只有後面一半考慮到這個規定。實際上「SNH」作為「上海」的縮寫,和「NBA」作為「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意義差不多。

差不多就這些吧,還是那句話,作為路人粉,談不上評價,就是一點自己的感受。

總的來說,這個紀錄片很好,即使是我這樣的路人粉,也會向身邊的人推薦


看了挺憂鬱的, 主要是cc部分, 還是沒有解決團員年紀大了究竟怎麼辦這個根本問題, 畫畫設計要賺錢需要專業水平, 有沒有時間去訓練。

呵呵這裡似乎也就能再堅持個一兩年的樣子, 升職當護士長的話肯定要退團了。


絲芭給我們展示的是真人秀,紀錄片裡面的才是普通人的生活。也請粉絲們珍惜偶像選擇與我們共度的時光。

ps羅蘭可能要退團了,邊緣們真的壓力挺大的,SNH的模式可能一個城市只能容納下幾十個妹子


占坑,看完回來答。

中午看完了,前來填坑。

先用幾個詞來評價:真實,本質,感動

第一個打動我的點在旁白的一段話:

「和演藝專業院校不同,在這個天地里,練習才藝只是一方面,學會抓住『粉絲』的心,不被市場淘汰,才是她們重點要學習的殘酷課程。」

短短一段話,就把48G的本質說了出來。48的本質永遠不是歌舞,是與偶像的羈絆,是成長的陪伴。紀錄片也really耿直,開頭就用鮮為人知來描述這個團體。我們的小偶像也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啊,她們有著舞台的夢想,一直以來堅持著這個夢想,即使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接下來,選取了3個主角,都有一定的適普性,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團里妹子們都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困境與糾結。

17 學業問題

呵呵姐 事業問題/畢業之後的問題

大C 年齡問題

學業問題一直就是團內的一個大問題,尤其新鮮血液的流入。大量的成員還是初中生高中生,在夢想和學業面前,必須要做出的自己的選擇。關於成員的選擇不想做過多評價,只想說,每個站在舞台的成員都值得我們的call聲。

呵呵姐其實不僅僅是說事業與夢想的衝突,更多的也有與家人之間的妥協。我一直覺得呵呵姐的媽說的幾句話很在點,偶像事業就是吃青春飯的,家人總是希望孩子有一個安穩的生活。但是在這虛無縹緲的未來,偶像的夢想確實一直支持她走下去的動力。

大C的年齡問題也是團內逐漸要開始面對的問題了,舞台過後,終究要回歸普通人的生活。

不善表達,我只能祝福團內所有有夢想並還在堅持的妹子們。以紀錄片最後一句結尾:這些女孩選擇了一條有別於同齡人的道路,她們的夢最終能否實現,她們的選擇難道真的正確,沒有答案。花只開一季,這一季她們至少努力地綻放過,和所有人的年少青春一樣,終有一天她們會長大,然後無悔地走向明天。


選角挺好的。有十五歲就出來討生活的孩子,有進團就帶老菜皮光環的大齡女青年,還有一個不妥協的本地姑娘。

感覺這個紀錄片能一些吸村外的觀者,雖然三人都算不上顏值擔當,但是播出效果應該比刷臉外務更有內涵。

苦是大C苦,。

lasia sia 勇敢飛吧。

所以兩分二十三秒,我推為什麼哭成了周冬雨?


不知道有沒有像我這樣的笨蛋,對於這部真誠實感容易讓人動情的記錄片,看了開頭幾分鐘,很喜歡看,但卻捨不得看完,想留著在一個美好的時刻再用心的去看……~


講道理,我一個糙漢子因為一部紀錄片來粉一個少女偶像也是夠了。跟我姐說的時候,她說「你千萬別告訴我是鞠婧煒」,講道理,全程只關注了她 我要粉這個小護士了!


剛剛在b站看完。能給一個還不錯的評價,但是有落差,並沒有覺得有其他回答中的那麼好。

這部片子應該而言是站在路人的角度去看這個團體的成員生活和各自的問題,這一點絕對是運營沒做到也不會去做的。這一點上是絕對的優勢,一方面能讓村內觀眾更清晰地直面一些問題,另一方面同樣站在路人角度對吸引村外也是亮點。

優點感覺有幾個不過似乎還有點不足:敘述的面廣而且抓了三條主線,但是十七的線感覺表達得感覺並不完全,和另外兩條線有點雷同了;把成員的家人溫情拿出來渲染,這一點很有意思;幾條線是交叉敘述的,但好幾個場景之間的轉折太突兀了一些感覺就有點亂。其中呵呵姐的內容拍的感覺很不錯,另外兩個就一般。

總體而言不錯,但一大波人在說的吊打運營的紀錄片我認為不至於。官方紀錄片召反感主要問題無非就兩個:一是販賣夢想來騙錢,一是給成員的鏡頭有爭議。運營拍攝的角度是對成員相對更熟悉的,這樣更能夠抓住一些重要的事件來側重,僅從這一點還是優於其他外界的片子,至少在一些問題上並不會太重複累贅(這部片子我很不爽的是對大c的年齡和未來發展考量問題前幾段沒有單獨一段描述得足夠深入然後又隔一會兒給你強調一遍)。運營的片子還有就是對全團更全面一點,畢竟片子的性質不一樣……不過運營的問題在於鏡頭確實基本都在各隊top,很少觸及到成員生活日常,另外就是敘事條理也不很順暢。尤其第二點,運營理論上會有更多資料然而卻不觸碰,真的是逗逼。

總之,算是中規中矩的一部片子吧,不要吹得太響。也希望sb能學到一些東西,接下來的紀錄片能有更多的角度和手法吧。(我覺得這麼期待sb進步是不是想多了?)


1真的很好 感謝黎瑞剛 子傑你走吧 我們需要的是黎瑞剛這樣的紀錄片 ,而不是 那樣的紀錄片。

2其實我軍有很多人其實比大C 17 呵呵 故事還多,比如,五折 毛毛 (黑歷史多)羅蘭 二狗,阿黃啊 等故事,但是為了展示夢想 就選擇了這三位

3這三位,如果從名次來說 CC 比其他人會考慮的更多,就像在裡面說的,人家同學都結婚了,有孩子了可是由於合同 哎 心態大C和呵呵

4這三位 就算今天說退團 也有可以從事其他職業 呵呵的護士,17考試 cc的設計畫畫

但想想其他妹子 心疼


幸虧這個東西不是絲芭拍的,不然我肯定要站出來給個差評【。

紀錄片編輯室_百度百科

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紀錄片編輯室》欄目,是全國第一個以紀錄片命名的電視紀錄片欄目,創辦於1993年。自創辦以來,始終關注社會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情感和命運,形成了獨特風格,深受觀眾喜愛,已經成為市民生活內容的一部分。代表作有:《德興坊》、《十字街頭》、《壯行羅布泊》、《大動遷》、《回到祖先的土地》、《婆婆媽媽》和《房東蔣先生》等,這些為《紀錄片編輯室》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和一系列國內外的重要獎項。

你看,這個節目早在SMG還沒有成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很多姑娘當時好像還沒上幼兒園,甚至還沒有出生呢。

在自創節目上,《紀錄片編輯室》 欄目組遵守的製作流程是在節目編輯完成後,接下來的周一進行後期製作的準備,周二特技及字幕,周三音效完成,周四、周五審查後改完入庫,接下來就等安排播出,如此快節奏才能維持節目創作與播出的平衡。為保證每年能有一定數量的高質量的作品參加國內外各電視電影節比賽,還專門成立了一 個參賽片組。

假如這個片子也得了一個什麼獎的話,說不定我軍還真能稍微沾點兒光呢。

我先寫到這兒,等別人回答出來以後再更新。

---------------------------------------------------分割線---------------------------------------------------

說實話,我挺佩服黎叔,他把一幫「會拍紀錄片」的人留給了現在的SMG,近年來,他們也拍出了像《上海100》、《海上絲綢之路》、《人間世》這樣的片子。

回到片子本身。

相比《少女的巴別塔》和《比翼齊飛》,這部片子的視角可能會更加客觀一些,它是站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的視角來審視SNH48,當然,這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當中的絕大部分可能連AKB48是什麼都不知道,更不要說SNH48了。

這部片子可以說是繼承了《紀錄片編輯室》的一貫風格,把SNH48成員的「成長故事」放到當今時代的大背景下,不刻意煽情,不過度解讀,在他們的鏡頭中,大C、17、呵呵,以及其她SNH48的成員都被還原成了有血有肉、可感可觸、實實在在的普通女孩。

但是,SNH48四年多來所經歷過的那些事情,一期40多分鐘的節目估計是講不完的。

很多人在電視上或者一些大型活動的網路直播當中所看到的可能僅僅是姑娘們光鮮亮麗的一面,然而為了這至少幾分鐘的出場機會,姑娘們付出的努力卻遠非常人所能理解和體會的,隨便拿出一個外務估計就得講很長的時間,要是把這些都拍成紀錄片的話,恐怕這片子的篇幅會長得嚇人,起碼不會比前幾年央視中文國際頻道《遠方的家》拍的「邊疆行」、「沿海行」一類的片子要短。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水果姐Katy Perry首當製作人拍公益記錄片撐MSL?
有哪些優秀的動畫紀錄片?
紀錄片和劇情片,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TAG:紀錄片 | SNH48 | 龔詩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