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臨床試驗如何確認療效?

理論上中藥也需要進行臨床試驗才能上市,我想知道一下中藥的臨床實驗是如何確認療效的。

比如:清火、清熱、解毒,這種模糊的療效如何客觀定性的分析?


謝 @陳蒟蒻邀。

copyright@xkcd

大部分療效是拿手槍打出來的,另外一些是造假造出來的。

至於什麼清熱清火解毒什麼的,根本無法評價,因為中醫體系內部都沒能達成一致,這些詞到底什麼意思。


主要靠動物實驗,扯淡和作假。


適應症定細一點

比如只針對心衰ST段有抬高什麼的,別只對心衰之類

目前幾個上市的中成藥都是西藥沒太多辦法但是中藥做的效果不錯的。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些東西不了解就不要說得那麼篤定。

1 中藥新葯上市也要做人體臨床試驗,由於中藥成分複雜,一般做二期(劑量探索)三期(療效確證性試驗)。新葯要想成功上市非常難,包括中藥在內,藥品註冊管理辦法規定了各期臨床試驗達到最低例數。

2 有人說到清火 清熱的問題。這在中醫里叫辯證,比如有些感冒中成藥,會在說明書明確說明適宜證型。那問題來了,試驗怎麼做,這並不是問題,因為試驗方案會參考中醫診斷標準,包括證型的判斷,根據患者的癥狀(如是否發熱,咳嗽,流鼻涕等)表現。有興趣了解的可以翻閱中藥新葯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3 其實中藥確實面臨尷尬的局面,就是怎樣評價療效的問題。西醫評價標準還是中醫評價標準。現在比較多的臨床試驗既採用了公認的評價標準,比如替代的實驗室檢查指標,療效評價量表,也也採用了中醫癥候評分量表體現中藥治療特色。當然目前也有爭論。

4 天士力的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心絞痛的,一年銷售額超過20億,通過了FDA二期,目前完成了三期臨床試驗。主要療效指標採用西醫評價指標運動平板試驗,獲得FDA認可。以嶺葯業的芪藶強心膠囊採用實驗室指標NT-proBNP為主要療效指標,臨床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當時引起了關注。

舉了兩個隨便百度也能查到的例子,就是想說明中藥也是要做臨床實驗的,而且也是可以做到高質量的臨床試驗。

手機打,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如有錯漏之處,敬請指正。


曾經面試過一個做中藥的PM,談起來中藥臨床項目作假,簡直是觸目驚心。


局座,中醫當然有中醫的辦法了。

比如,你提出了清熱,那必定對應一個癥狀上火,有療效的定義就是上火的癥狀消失。

或者回到出發點,病人感覺舒服了,病好了,一口氣上五樓不喘氣,人民群眾都說好,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

其實反過來也一樣,西醫依據什麼說我的感冒好了。

所以關鍵還是口碑。

為啥口碑這樣,因為西藥見效快,方便。

在xx開放,加快建設xxx的新時期,誰有時間坐下來去抓十幾味葯,稱來稱去,還要學習專業知識,區分藥材的質地,是否霉變,有效成分是否還在,然後拿回去炭火加瓦罐熬上老半天,又苦又澀,不好哄小孩喝

換一個角度,中藥方子,中藥質量並不存在統一的鑒定,審核,監督,藥效,副作用這類標準。不能標準化的東西,在今天要流行起來還是有難度。

好像歪樓了,那再歪回來

總之一句話,中醫肯定是有療效的,不然中華文明五千年早被疾病打敗了。

至於什麼是療效,人們心裡自己有底。


中藥臨床一般都應該是在實症治療中獲得治療效果後,確證同樣組方藥物在針對同類疾病治療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實用治療意義,才能作為新葯去申請上市,然後在後面的臨床實驗也必須還原實症治療的同樣效果。

但是絕大多數中藥方劑包括全部的國醫大師的藥方,都很難達到這個要求。因為中醫疾病理論本身就是錯的,用藥理論自然也是錯誤百出,治療上就基本不可能重複對症使用,很多用中藥藥物治療好的疾病,其同樣的組方藥物無法在多數同類疾病的治療中還原療效。

是否中藥真的做不到具有西藥那樣的療效?絕不是,但是僵化的中醫藥傳統理論實在是被高抬了,幾千年的吹噓只不過是古今中醫里那些庸醫生活來源的根本,神話傷寒論,把黃帝內經奉為聖典,中醫藥改革就無從說起,所以離開現代科學越來越遠!

中醫理論方面的問題請移步到我發在知乎的文章。《現代中醫陰陽五行圖解》一文


推薦閱讀:

TAG:中醫 | 中藥 | 醫學 | 臨床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