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間諜之橋》(Bridge of Spies)這部電影?

間諜之橋 (豆瓣)

http://www.imdb.com/title/tt3682448/

間諜之橋(Bridge of Spies)2015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 科恩兄弟編劇 湯姆·漢克斯主演


其實U2飛行員和阿貝爾的行為同出一轍,一個玩潛伏,一個航空盜攝,倒沒有任何道德高下之分。阿貝爾被捕後經受了所有情報人員都會經歷的種種嚴酷的策反考驗,他的作為讓美國同行欽佩不已。最後阿貝爾的結局那段不合史實,實際上阿貝爾在過橋後確實被他的同志們熱情擁抱,然後去和妻女團聚。其回國後也得到了很不錯的待遇(在赴美前就因對德潛伏而被被授予蘇聯英雄),晚年從事特工教育工作 。二十年後在解體前,蘇聯髮型了卓越情報英雄的一套郵票,阿貝爾位列其中算是給他一生的功績蓋棺定論,並被世界公認為二十世紀最成功的諜報人員之一。

借張圖 :


《間諜之橋》:規則是文明的基石

影片質量:4/5

是否推薦:非常推薦

因為都是歷史,所以也沒什麼可劇透的

這部電影根據歷史上的真實事件改編。它講述冷戰初期,紐約保險業律師詹姆斯·多諾萬(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飾),為蘇聯情報員魯道夫·阿貝爾(馬克·里朗斯 Mark Rylance 飾)辯護。當時美蘇關係緊張,詹姆斯仍然秉持律師原則,為此備受輿論指責。後來,美軍U2高空偵察機在執行機密任務時,被蘇軍擊落,詹姆斯受雇於中情局,代表美國與蘇聯談判,與蘇聯交涉換囚條件,營救被劫持的美國飛行員蓋瑞·鮑爾斯。

電影的名稱《間諜之橋》,指的是格林尼克橋,位於德國哈弗爾河上,連接柏林和勃蘭登堡州首府波茨坦。兩國最終就在這裡交換俘虜,該橋因此而得名。

如今,昔日的「間諜之橋」早已褪去冷戰的肅殺。

因為都是歷史事件,早已塵埃落定,所以片子在結局上沒什麼懸念。

片子在大的價值觀方向上也是美式主流價值觀,仍舊是熱情歌頌了美國的民主法治,順道黑一下蘇聯和東德的集權專制。

但這些不妨礙這部電影成為一部精彩的作品。影片在情節編織、人物塑造,以及通過它們所引發的思考上,都做到了極致。

電影開頭的一個小情節就設置得格外精彩,為整部電影做了註解:多諾萬的一個客戶是保險公司,結果一個投保人駕車不小心撞了五個摩托車手。保險公司保證投保人每次意外都會為其支付三百萬美元,於是摩托車手們的律師認為這是五次意外,應當理賠一千五百萬美元。二人私下見面時,多諾萬不同意,於是兩人之間發生了一段頗具黑色幽默的對話。多諾萬舉例說:「如果我將保齡球瓶全部擊倒,就只算一件事,不是十件事。」

對方律師反擊道:「我的人不是保齡球瓶。即使你的人是那樣對待他們的。」

對方律師有一點毫無疑問說的是正確的:人不是保齡球;而多諾萬看上去毫無人性,只是玩弄概念和規則。

在多諾萬看來,那些受害人,他們當然慘;但不可能因為他們慘,就出賣自己客戶的利益。

而且,多諾萬一直不厭其煩地向對方律師強調:肇事司機不是我的客戶,他的承包人才是。

這個小橋段,成功地塑造出有關本片男主角多諾萬的兩個事實:他很在意規則,而且他在規則中遊刃有餘。

這兩點對後面的情節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正因為他在意規則,他才堅信每個人都有權被辯護,從而盡心儘力地為蘇聯間諜魯道夫·阿貝爾辯護;正因為他在規則中遊刃有餘,他才能像把「五件事」變成「一件事」那樣,用一個蘇聯間諜換回兩個美國人。

影片對多諾萬如何秉持律師規則有很多描繪:拒絕向中情局透露客戶信息、質疑檢方的證據獲取程序、積極上訴、遭受輿論指責和暴徒攻擊不為所動,等等。當阿貝爾問他,想不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間諜時,多諾萬回答:「這並不重要。」

這與日劇《勝者即是正義》中的古美門的觀點如出一轍:「不管他殺沒殺人,都和我無關。」

就算當事人親口描述,也不一定是真相——真相,永遠不可能為非當事人知道。

因此只有相信程序正義,相信規則。這裡不是蝙蝠俠的哥譚或是夜魔俠的地獄廚房,法外正義,不可取。

但《間諜之橋》可不是科普法治精神這麼簡單,庭審這件事只佔了電影的前半部分。

《間諜之橋》與《勝者即是正義》的不同點在於,前者還涉及到國家安全。被告不是什麼普通的犯罪嫌疑人,而是國家公敵。

傳統的法制規則在這裡適用嗎?非得證據確鑿才能治罪嗎?

時值冷戰高峰,美蘇劍拔弩張,國際社會是一個無政府的社會,幾無規則可言,大家都為利益不擇手段。希望多諾萬透露阿貝爾信息的中情局特工霍夫曼就說:「這件事沒有規則的。」

為了一點點虛無縹緲的信念,不懲處國家的敵人,那不是傻嗎?大部分美國人都這麼想——從特工、到當過兵的警察、到法官、到多諾萬的小兒子。

但多諾萬不這麼看。他指出,世界各地的移民成為美國人,是因為遵守憲法。「我們遵守規則,才成為美國人。」「我們的氣度,不就是這場冷戰中最有力的武器嗎?」

第二點,多諾萬上訴時指出,阿貝爾只不過是為國效力而已。

搭配著多諾萬的演講,電影穿插了美軍U2高空偵察機起飛的畫面(這種穿插對比電影后面還會多次用到),在為多諾萬的演講做註解:他們做的事情,我們也在做。你們希望蘇聯人怎麼對待我們的人?

這兩點聽上去可能還有點「聖母婊」,那麼接下來,多諾萬還有第三個理由:讓阿貝爾活命符合美國利益。因為兩國愈演愈烈的情報戰必定會在日後導致美方情報人員的被捕,從統計學上講幾乎無可避免。今天我們處死了蘇聯人,明天蘇聯人就會處死我們的人。

這裡就顯示出多諾萬不只是個「聖母婊」,還有大智慧了。大部分美國人被國家宣傳的仇恨蒙蔽了雙眼,以至於不能看到最符合美國利益的做法。

對等的、成熟的國際政治是紳士的遊戲,紳士的遊戲必然要講規則。而當時美蘇剛剛開始冷戰,關係還不成熟。多諾萬在影片中是最早認識到這一點的,也是最善於利用這一點的。所以他提議留阿貝爾一命,建立一種交換規則,這樣對雙方都有好處。說到底,大家不過是互相刺探,沒必要搭上一堆人命。

國際社會上,外交也好、情報戰也好、戰爭也好,無非都是大家想爭一口飯吃。在過去,這種利益分配通常由戰爭來完成,所造成的結果也常常是兩敗俱傷。所以,人類一直致力於以越來越文明的方式解決爭端,以至於連最不講規則的戰爭都有了戰爭法,就是為了盡量減少生命的損失。儘管大家常常破壞規則或者利用規則漏洞,但有規則,哪怕是潛規則,就比沒有強;正如邪惡披著偽善的外衣本身就是正義的勝利一樣。

因此可以說,多諾萬完全順應了歷史趨勢。但,一個普通人,在沒有規則中堅守自己的規則,從沒有規則中創造出規則,這真正是一個大寫的人。即使這背後是美式主旋律,也依然不令人生厭。

本片的男配角,蘇聯情報員魯道夫·阿貝爾,同樣大放異彩。他戲份不多,卻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很難想像他繪畫那麼好卻是個情報人員。被捕後數次被問到緊不緊張,而他常回答的一句話是:「那有用嗎?」

自始至終,淡定自如,並且也像多諾萬一樣堅持自己的原則。無怪兩個人會惺惺相惜。

說句題外話,這位阿貝爾在這個故事裡可能是個配角,但他在歷史上絕對是個主角。他真名威廉·奧古斯特·費舍爾(俄語:Вильям Генрихович Фишер),生於英國,在那上學。他善於偽裝,精通數門外語,擅長攝影繪畫,這些技能使他成功地扮演了各種不同角色。他是20世紀最神奇的間諜大師,在二戰中就已經立下汗馬功勞。他是克格勃上校,被稱為「當代諜王」。西方情報機關稱他為「千面人」。美國人直到放他走,也不知道他的真名。回到蘇聯後,他受到表彰,不再從事一線工作,而是投入到培訓工作中去。

他在二戰末期的事迹被蘇聯作家尤里安·謝苗諾夫改編為小說《春天的十七個瞬間》,1973年被改編成12集同名電視劇,上映時萬人空巷。80年代末中國中央電視台引進,同樣廣受好評。此劇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3.

說回電影。如前所說,這部電影有很多巧妙的穿插對比。

一是在阿貝爾被判處三十年監禁時,美國民眾憤怒了,大叫:「以上帝之名,為什麼不處死他?」

而蘇聯人判處美國飛行員鮑爾斯十年監禁時,場面更加毛骨悚然一些:全體起立鼓掌。顯然除了多諾萬以外,沒有人尊重規則,也看不到規則帶來的好處。

二是多諾萬在東德坐城鐵看到試圖翻越柏林牆的人被打死;回到紐約,他坐城鐵時又看到孩子們愉快地翻柵欄玩兒,沒有子彈呼嘯,沒有鮮血飛濺,陽光如此明媚。美國特色資本主義道路優越性盡顯。

三是交換過程中,多諾萬問阿貝爾:「你怎麼知道你回去他們怎麼對待你?」

阿貝爾回答:「看他們是擁抱我還是讓我進汽車后座。」結果鮑爾斯回來,戰友熱情地擁抱他,而阿貝爾則進了汽車后座。

但這段是強行黑一記,因為歷史上阿貝爾也是接受了同志的擁抱,並且事後被給予表彰。

而且諷刺的是,儘管鮑爾斯受到了戰友的擁抱,中情局還是對他不理不睬。

其實歷史上,鮑爾斯回到美國後也受到指責,因為他沒能啟動飛機的自毀機制,也沒有服毒自殺。但最終他被認定「在危急情況下表現良好」。從各種對比中,能看到影片對蘇聯和東德的黑,有正常黑也有強行黑;也能看到對美國的自省,自省中透露出驕傲——儘管我們有這麼多毛病,可我們的制度、我們的規則,終究能創造出大寫的人,這些人會創造更好的制度、更好的規則。

無論你認不認同這種驕傲,《間諜之橋》都是一部好電影,傳遞出的精神是非常正面的。它沒有明目張胆地(像一些國產主旋律那樣)站在政府角度向觀眾灌輸美式主旋律,而是講普通人的故事。它採用了總體上冷靜克制的鏡頭語言,通過對兩個身處不同陣營的個人——尤其是對普通人多諾萬的塑造,成功地展示了他如何艱難行走在一條法治精神、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殊途同歸的道路上。

他是一個小人物,卻是一個在國家利益與歷史洪流間搏擊的、堅守自己原則、並最終改變了世界的小人物,這一點尤為讓人動容。這種感動,是跨越信仰、跨越政治立場、跨越人類所有分歧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格林尼克橋、魯道夫·阿貝爾、春天的十七個瞬間

Wikipedia:Glienicke Bridge,Francis Gary Powers

豆瓣電影:間諜之橋、春天的十七個瞬間

微信公眾號:銀幕篩查機(filmfilter)


想從談判的角度來回答一下提問,畢竟男主扮演的律師靠談判取得了"一人換回兩人"的大逆轉。

總體上來說,這個談判桌上一共有三方利益在互相牽扯(方便敘述,姑且把美國政府和男主的利益默認成一致的)。

Position vs. Interest

人員的交換是雙方的立場,但是真正negotiation的核心是interest,是當事人的利益。對於美國和蘇聯政府而言,他們的interest是保護自己國家利益,避免被俘的間諜透露出更多的消息給對方。對於東德政府而言是提升自己的話語權,或換得美國政府承認自己主權國家的獨立地位,或者換得蘇聯對自己的支持和重視,簡而言之就是在美蘇談判中插一刀、秀存在感。

圍繞著各自的利益,電影中很多橋段都可以被很好的分析和理解。

首先,當男主第一次與所謂的蘇聯『二等秘書』見面時,男主圍繞蘇聯政府的interest釋放了兩層信息:

1. 蘇聯間諜給我們透露的信息並不多,你們和美國談判的動力和價值都還在。

2. 如果你們搞砸了,你的間諜會覺得自己被出賣了,可能給美國透露更多信息。

這兩層信息釋放以後,其實加給蘇聯帶來很大的壓力,就是這次談判一定要有個結果,否則局面肯定會比談判之前更難堪。在談判中,隨時能離開談判桌其實是一種強大的negotiation power,因為 『no deal is better than a bad deal』。但是在這次談判中,男主切斷了蘇聯的退路,即如果蘇聯談不成功,情況肯定比之前更糟糕,使得蘇聯和美國的談判一定會有一個結果。除此之外,男主在這次見面還確定了一個十分緊張的schedule,告訴蘇聯這次談判有個deadline,間接的增加了蘇聯的壓力。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男主遇到的主要阻力其實是如何與蘇聯和東德進行斡旋,實現一人換兩人的結果。蘇聯一直在強調,美國學生的事情需要美國和東德進行協商。但是蘇聯和東德想得到的都是蘇聯的『間諜』,交換的標的事實上只有一個。男主的初始策略是『一物二賣』,因為他認為東德的利益和蘇聯的利益其實是一樣的,但是東德並不接受,因為東德要體現自己的存在感。男主分別與蘇聯和東德進行溝通,但是效果並不明顯,蘇聯推脫美國學生的事情自己無權做主,而東德強調要美國學生就一定要把蘇聯間諜交到自己手上。東德和蘇聯一致在撇清自己與對方的關係,使得這次談判一共有三個主體,兩場談判。(聽起來像極了電影開始時男主關於保險事故是一還是五的討論。)

接下來最精彩的一幕出現了,男主在已經和蘇聯達成協議以後,又去見了東德的檢察長。這裡需要注意一個重要的時間點,這次會面發生在美國和蘇聯已經達成一致,間諜交換會在第二天早上進行。男主通過東德檢察長身邊的小秘書表達了以下觀點:

1. 我和蘇聯已經談成了。

2. 我不管你和蘇聯的關係,我就只看結果,結果是一換二。

3. 如果明天沒有一換二,那這個談判就崩了。

4. 如果談判崩了,是你的責任,你要向蘇聯負責。

男主很聰明的把壓力轉移給東德,在此之前,男主一直在試圖理順三方的關係,但是局勢卻越來越複雜。美國和蘇聯都有著強大的談判地位,這種negotiation power由國家實力支撐,這是東德無法試圖超越的。尤其是東德需要蘇聯的支持,如果東德搞砸了蘇聯已經和美國談好的交易,那麼結果就只能呵呵了。

這裡還有一個小細節,男主是通過東德檢察長的小秘書傳的話,其一,體現了男主的堅持和不放棄;其二,通過這樣的方式傳達信息更像是一個final offer,either take it or leave it。檢察長無法再次進行討價還價,如果兩人面對面的進行,結果可能有許不同。檢察長通過自己秘書的口吻得知上述信息,無法判斷男主是否還有談判的空間,現在檢察長能做的就是致電男主告訴最後的offer是否接受。

在這次會面之前,男主的形勢是:

自己已經達成美蘇的間諜人質互換;

自己還需要向東德爭取換回美國學生。

這是包含三個對象的、兩個相互獨立的談判。

男主想要的結果是一換二,但是需要自己努力爭取,決定權分別在蘇聯和東德。

在這次會面後,男主的形勢是:

東德決定最後美蘇間諜人質是否互換成功,前提是把美國學生還給美國。

這是包含三個對象的一個談判。

男主想要的結果是一換二,最終的決定權在東德,但是東德無法拒絕。

『決定權』交給東德的實質是壓力的轉移,東德有權拒絕把美國學生教給美國,但是東德沒膽量叫停美蘇的交易。通過最後的這一步,男主實現了華麗麗的逆襲。

其實在最後的交易方案里,三方的利益都得以實現,美蘇的利益無需贅述,東德也爭取到沒我這交易就成功不了的微弱存在感。

綜上所述,東德的加入給這次談判帶來了更多的變數,但是無奈negotiation power決定了自己在這次談判的地位。男主很好的分析了蘇聯和東德在這場談判中的潛在利益,而不是表面的主張。男主首先斷了大家的後路,這次談判一定要有個結果。其次,他在不停的像雙方十分這樣一個信號:如果你不接受我的提議,結果比你什麼都不做還要更糟;如果你接受我的提議,你的需求都可以被基本實現。所以結果自然很好推測。

(單純論述電影中的談判橋段,對冷戰歷史細節不慎了解,輕噴,歡迎指正。)


片子是好,尤其是在堪村剛剛被思聰升級的電影院看完,有種回國在萬達看片子的意思(椅子還帶電動伸縮調節,不要太奢侈好不好!!!)

但看完總是有種說不出的遺憾感。怎麼講呢,就是這個片子太斯皮爾伯格了,太Tom Hanks了,如果被營救的美國飛行員是呆蒙去演,這就又是一個拯救大兵的片子(話說這個片子就是在拯救一個軍人!)

一開始看trailer知道了導演跟主演的時候,心裏面大體就非常放心片子的水準,但有時候人就是有些貪心吧,希望能夠看到一些不一樣的突破。比如Men from U.N.C.L.E.,比如Martian,比如Mad Max, 比如& etc,. 這些片子看完就是有種"我已經做好了這個片子很精彩的準備了卧槽沒想到能精彩成這樣"的感覺.(看Insider out時候哭的跟傻逼一樣這種事情我才不會跟你講呢)

尤其是今年,很多片子都是大製作,全球發行,但都像&<間諜之橋&>一樣,精彩是精彩咧,就是覺得少了一些靈氣和驚喜,&, &<碟中諜&>, &<蟻人&>, &, &<終結者&>等今年大部分暑期檔的片子都是這樣, 刺激, 緊湊, 大製作, 但看完了一直覺得欠缺些什麼, 總想著片子應該能夠更加精彩一些.

反觀今年秋季檔,片子數目少了些,比夏季檔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聖誕檔更期待&<星球大戰&>.....

說回電影來,個人來講是覺得片子前後割裂的有些嚴重.前半部分講的是美國司法體系;後半部分又開始講大國對抗中個人的命運. 我知道前後的基本出發點都是美帝那一套普世人權的價值觀,全世界裡他們最好,全世界都該向他們學習,片子起承轉合都很不錯, 但我個人還是覺得怪怪的, 可能如果把片子拉長到3.5hr 並把前半部分稍微再潤色豐富一些就好些了吧.

附上個人最愛的一句台詞:

"you"re Germany and I"m Irish, but what makes us Americans? It』s the rule book—the constitution. That』s what makes us Americans."

麻蛋美帝統戰宣傳工作做得太好了,TG萱萱你要多學習啊!!!!


劇情不討論,導演很有誠意,編劇很用心,細節非常美妙。科恩兄弟very good!

第一,男配被抓的時候的表情真真是淡定的表情,演技特別驚人的那種淡定,淡定的讓人覺得間諜就應該這樣,007瞬間就檔次低了。

第二,第一次看見畫家怎麼畫自畫像的,原來是用一個鏡子,難怪梵高的自畫像是側臉。

第三,早前男主讓助手幫忙的時候就露出非常詭異的惡作劇笑容,之後女兒說她男朋友爽約了,接著在吃飯的時候,助手來幫忙了,女兒的那種眼神變化,太細微了,整部片子之後並沒有展現他們兩個是否男女朋友,也沒有講男主是不是知道他們在一起,但 這才是電影的味道!特此展示一張。

第四,庭審的時候男配說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 would it help? 酷酷的,但沒有其他特別的感觸,只是覺得他看的蠻開的。作為上帝視角,即使是我不熟悉的歷史重現,我仍然知道這個人一定不會被美國政府判死刑。可是到了結局,在橋上分別時再說的時候,突然之間就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此時男配的表情和之前一模一樣,同樣的台詞,此刻的表演只能用酷來形容。因為我真的不知道他會被蘇聯怎麼處置。

第五,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最重要的不是什麼人權,美帝主體思想,而是湯姆漢克斯的思維以及講話方式:

說動法官那段(戰俘交換)

被小混混圍住的那段(保不住衣服也仍然可以獲得一定的利益)

和所謂的蘇聯秘書第一次對話(直截了當的對話)

和東德檢察長小書記員的對話(中間人)

第六,影片最後也沒有講兩個戰俘有沒有吐露機密,這才是好電影,一直站在上帝視角看電影的感覺太糟糕。

it doesn"t matter what people think, you know what you did.


至少奧斯卡最佳男主、導演、編劇、影片四項提名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去年上映的時候妄發的言語,所以……


說這是一部標準的美式主旋律電影,且並無驚喜。確實美國人在電影中宣揚自己那一套人道主義、自由、法治等等都是非常拿手的,況且還是斯皮爾伯格這個對這種題材信手拈來的導演。

但在我看來電影最值得關注的恰不是這些,而是主人公在這場經歷過後終於回家時,在家轉角處買的那瓶果醬,雖然他知道這不是妻子想要的那瓶,但這沒有關係,因為那是家。美國人的家庭觀在最後結尾被導演所安排的這些細節道出,但導演還要「不懷好意」的想要用美國人的英雄主義將其包裹隱藏。所以要我說,這其實才是真正值得讚賞的美國精神。


發現自己越來越難被取悅。選片時先看了《奮鬥的喬伊》和《朱莉與朱莉婭》,都沒有看下去的興緻。而《間諜之橋》,湯姆漢克斯張弛有度的演技,讓我錯不開眼,男二號亦是很好,刻畫了一個有城府毫不顯眼的卻有自己獨特魅力的間諜。拍攝選景與歷史背景完美貼合,冷戰時期的社會政治萬象也在點點滴滴的細節中展開。那些特殊年代的政治遊戲我並不了解也不懂,但是在片子結尾我大笑後又深思。這是一部展示人性的教科書式的作品,這也是一部可以載入史冊的作品。完美無瑕。8分佳片推薦。


謝邀。

這裡一堆人都說這是一部所謂美國愛國主義教育片,然後扯一堆史實,就是不說電影。這就是知乎電影評論的最大問題,似乎誰都能說,但都不在點上,總喜歡扯電影之外的。

不談史實,因為毫無必要。只說說這部電影。

簡而言之,這是一部乏味且無甚可觀的電影。無論從技巧,人物塑造,故事推動,立意主題方面都是如此。

如果說同為冷戰背景《慕尼黑》失敗是偶然,那麼《間諜之橋》的不成功,我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斯導的短板在哪裡?

泛泛地說沒意思,我們套用一個模型、或者說指標來說明。

1,Drive,好的電影(不是絕對的),主要故事情節不是依靠外加力量推動的,而是依靠人物性格驅動的。外部事件只能是第一推動,在這個第一推動之下,人物依照其性格產生第二推動,第三推動……這樣才好看,人物才不是棋子。

我們來看看這部電影:多諾萬從一開始接阿貝爾的案子,是一個外部強加的,這個且不論,但是要去東德交換俘虜,也是CIA直接找上門來的,和主人公的性格以及辦案結果並無直接關係。這麼做,很顯然是不精彩的。也許邏輯上沒問題,但是不精彩。最好的結果是,多諾萬接了案子,隨之帶來的一些列多米諾骨牌式的事件導致了他去東德換人質,俗稱『滾雪球』敘事,而不是目前的這種。整個故事推動,既不是多諾萬的能力,也和他性格無關。

2,Arc,好的人物是活在電影中的。從開場的五分鐘,到結尾的五分鐘,人物必須經歷一個弧線(Arc),他必須有明顯的性格、心理狀態與人生感悟上的完整變化。從A變到B,或者變成A+,都必須能讓觀眾看到這一結果。也許他還是他,他還是那麼倔強、愛國、自尊,但是他的內在必須發生變化,而不能是沒有變化。阿甘一開始傻乎乎,結尾也是傻乎乎,但是很明顯,影片結尾的阿甘和影片開場的阿甘,內在精神氣質起了變化。《肖生克救贖》中的銀行家安迪,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磨難,雖然他嘴角還是帶著微笑,但是很明顯,他不一樣了。

而在《間諜之橋》中,多諾萬律師的性格,處事原則,心路歷程以及人生感悟均未起任何變化,從始至終,他都是一樣的。我們完全看不到他的困惑與無助,也看不到他歷經艱險之後的釋懷與糾結,所有的這些都只能看做:他一直如此,於是也就如此。我們最多能感覺到,他多了一個朋友。

這當然是很要命的,不過我說一點:邏輯上通。

3,Stake,賭桌的精彩程度,只和桌上堆了多少錢有關。人物命運是否揪心,只和他將要付出多少代價有關:你是將身家性命與個人榮辱壓上去呢還是損失一件羊毛外套?大部分成功的電影,主人公之所以讓觀眾投入與揪心,就在於主人公不能失敗,失敗即意味著失去他最寶貴的東西(Stake),而不是失去對主人公來說不那麼重要的東西。奧德賽十年海上漂泊,他不能失敗,因為他失敗了,除了自己身死之外,還有他的妻兒老小;馬克西穆斯必須殺死皇帝,否則他將無法復仇,更加上整個羅馬共和制的希望(老皇帝奧勒留斯的遺願)……

我們來問一句:多諾瓦失敗了會怎麼樣?他自己回國,順手哄老婆說自己從倫敦回,兩邊的間諜繼續關押,不會死。準確的說,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所以,劇情在這裡並不具有真正意義上特別好的張力,非常非常遺憾。但是我最後說句:邏輯上,通。

開各種劇本會,我都在說一句話:你們總覺得這個地方說得通,我不在乎說得通還是不通,我關心的是,精彩與否!?

最後說,斯導在處理冷戰題材方面,常常把它當一個背景,而塑造一個在傳統熱戰時代的Hero形象,換句話說,Tom Hanks的形象只是從《Saving Private Ryan》轉移到了冷戰時代;但是,在我看來,冷戰的荒謬性、複雜性造就了它絕對不是背景,而是故事魅力本身。

《慕尼黑》是想在複雜性上發力,但是可惜地很,失敗了。

----

某回答說,魯道夫阿貝爾就是《春天的十七個瞬間》裡面的那位……不是吧!完全不是。

後者是一個虛構人物,任何資料也沒顯示,就是根據費舍爾的形象改編的啊……

並且費舍爾在美國的情報活動並沒有什麼成就。他在德國的諜報活動僅限於做報務員和一些訓練事情。根本不是電視劇里描述的那樣。


從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說起.

2005年陳凱歌導演的古代奇幻大片《無極》,說是奇幻大片,但其劇情邏輯實在讓廣大觀眾扶額,一部名為《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在網上傳開,成了熱門惡搞視頻的焦點。

陳凱歌也因此「爛片」被黑得不見天日,但不久在網上形成了另一個聲音--你還能指望什麼?《霸王別姬》就夠他吃一輩子了!

----------------------------------------------------------------------------------------------------------

關於導演

《間諜之橋》並沒有在國內掀起多大轟動,主要原因是片方導演並沒有刻意去把該片當做-卡梅隆式大片來宣傳,看看人家小李子為了奧斯卡........

真正引起我對該片注意的是它宣傳海報

湯姆漢克斯!再看導演~斯皮爾伯格!

《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的奧斯卡光環既視感~~~

大背景是ww2而間諜之橋的大背景是cold war

可以說每一個導演的差別在於他對電影題材的洞見以及敘事表達方式的創造性,決定了熒幕前播放的到底是什麼以及我們會以什麼視角去接觸它。

斯皮爾伯格成名很早,早期的科幻小說與冒險為題材的電影《大白鯊(1975)、《E.T.外星人》 (1982)與《侏羅紀公園》(1993)已經讓他打上的偉大優秀導演的標籤~就如《霸王別姬》於陳凱歌一般。

事實是,在你取得普世價值認為的成功之前,也就是每一個導演成為一個偉大導演或是優秀的導演之前,他所在乎的更多是題材的新穎,更多的想像力來豐富內容,更刺激的畫面來吸引觀眾的眼球以獲得他們的認可。

當我還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導演——我沒太多選擇,題材沒有太多選擇,表達方式沒有太多選擇。

p1觀眾的需求 p2我自己創造意願的需求

每一次偉大的創造,靈感的迸發,都有它可追尋的痕迹(it is traceable)

1946.12.18 美國 辛辛那提市 猶太人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不管你想不想都會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有幸的是,他的誕生伴隨著與ww2的謝幕。不幸的是,迎接他的卻是持續半個世紀cold war的開幕。

對於一個猶太血統的導演來說,自己內心想要的不僅僅是成為一個偉大的導演被人們所讚頌,認可。對於猶太人二戰的遭遇,冷戰之下世界格局的分裂都伴隨著猶太人命運的跌宕起伏在歷史長河中。

20世紀90年代的,已經名聲大噪的斯皮爾伯格,或許創造出更刺激更新奇的電影題材對他來說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影迷觀眾的肯定與讚許也許只是浮雲。

他~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會發現——將歷史與現實還原再現也是一個藝術的創造,這甚至比自己的架空於歷史憑藉想像力創造的產物更沉重,更迷人,更有意義。

能將猶太人在整個20世紀的遭遇還原重現,展現給這個世界對斯皮爾伯格才是更重要的,我堅信也肯定斯皮爾伯格並不那麼希望被歷史所銘記,他更希望的是猶太人20世紀的遭遇,他們的命運被歷史所銘記,這也許才是他最初成為導演的初心!

----------------------------------------------------------------------------------------------------------

關於影片

電影取材自真實的「1960年U-2擊墜事件」,講述律師詹姆斯·B·唐納德文為了讓墜機的美軍飛行員弗朗西斯·加里·鮑爾斯獲釋,捲入到了冷戰的漩渦之中,最後通過談判將雙方間諜人質交換,這裡我就不過多累述。

Highlights

程序正義大於結果正義

即使是敵方間諜也有權利申請辯護,在法律上得到公平的審判。雖然USA也並不會那樣做到每個案件絕對的司法程序化,USA對司法程序化這種觀念政府卻是毫無保留的宣傳的,並且也在努力的去讓司法體系變得更完善。(快播在這點了32個贊)

影片里小學課堂向學生講述核武器的破壞性。

雖然這個情節很平常,但千萬千萬千萬別低估這個情節,每一個情節在電影的承擔的作用都不同。

這樣一個細節正是反映了蘇聯和美國間冷戰核武的緊張局勢(這已經成為小學生的公共常識課)~想想的我們的火災地震避險常識課就知道局勢的嚴重性了。

看似平常稀鬆,卻是當時冷戰緊繃氣氛的常態。

standing man

這是蘇聯間諜對辯方律師的評價(這正是美國政治宣傳的核心之一~平民英雄化,平民國家化)

這句話也是人質交換的伏筆(斯皮爾伯格確實很在行,在劇情鋪設方面)

這種無縫式帶入廣告我真是特別喜歡,既優雅又不違和(好吧我也不管這叫摩托羅拉的宣傳廣告。。)

柏林牆

這確確實實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東西,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像柏林會留下如此深的政治烙印!

讓我們來理清一下思路,兩個社會制度形態意識的分裂居然物化了!變成了167.8公里實實在在的一堵牆!(當然包括水下部分的圍欄措施)~他們也是敢想,用一堵牆來分裂一個國家,來隔絕一個民族(好吧我好像說錯什麼了,牆。。。。。。)

我們來扒一扒這堵牆的結構

兩堵牆之間的地帶又被稱為「死亡地帶」

這一片開闊區域沒有任何可以提供掩護的地方。其間的房屋均被夷為平地,並鋪上細沙以更容易追蹤逃亡者,同時也便於邊防軍長官檢查衛兵是否執行了他們的任務,地面還有不少雷區。

阻擊手射殺試圖穿越柏林牆的東德人民~以及湯姆漢克斯看到這一幕的表情(確實很到位是不是)

2014年11月8日起德國展開為期3天的柏林牆倒塌25周年慶祝活動。60歲的總理默克爾在她最新的網路Podcast中說:「我希望你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一天的感受,至少我將永遠都不會忘記;我等待了35年才有那種自由的感覺,這改變了我的人生」

可以說柏林牆的倒塌,冷戰形態意識的對立的結束也是從1989年開始的,這一年確實發生了很多事(不管是西方國家還是東方國家)。

這也是USA政治宣傳的號牌(人人生而平等~不論是國家特間諜還是被困海外的無名留學生)

很經典的一幕(兩大陣營的對峙)

交換回來的特務間諜是否和能得到國家的信任?

USA(embrace) 信任

Soviet union(back seat) 不信任

學生和特務都是交換的人質(學生在東德手上,特務在蘇聯那邊,顯然他們想告訴美國他們說兩個立場和政體,實質上。。。。。)

蘇聯間諜選擇等待幫助美國律師保證學生也能夠到場(我覺得這是導演最想表達的 立場可以不同但信任屬於人類 沒有國界)

美國小孩在戶內翻牆玩耍

這裡的對比我就不多解釋了~還有湯姆漢克斯看到這一幕的表情變化我給滿分(原諒我就是這麼在乎細節)

這是影片最後的字幕交代(大家可以自己去看故事背景)

這也是我特別喜歡這類同題材的電影的主要原因(卷福的模仿遊戲也是同樣的感覺),結尾的字幕總是給人一個最後的交代,也算是對歷史的尊重和人物的尊重吧,每個人每個故事都有開始的序幕和最後的句號。

----------------------------------------------------------------------------------------------------------------------------------------------------------------------------

也許劇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箭弩拔張,煽情劇情也設定的不那麼投入,但歷史本就不是我們想的那樣溫情。

作為歷史人物傳記改編題材的電影,斯皮爾伯格拍的很用心,能將一段歷史客觀真實的展現在熒幕面前便是他的偉大之處。他只想努力做好這件事,並不需要多精彩的劇情和鋪墊,榮耀和名譽他都有,他想做一個猶太導演該做的事。


最近一股腦兒地看了很多口水片,也就是喜聞樂見的top250那種。順便把宮崎駿的電影都看過了。

之後又看了這部《間諜之橋》。

我以前對宮崎駿是有偏見的,覺得他的電影幹嘛甜得要死,簡直糊弄人嘛。

但是現在……

如果說有的人拍的電影乍一看很幼稚,但你發現他幾十年如一日地拍這種電影,你就會對他由衷敬佩。這是宮崎駿;

而有的人拍的電影乍一看很成熟高端,但你發現他幾十年如一日地拍這種電影,你就會覺得他很幼稚。這是斯皮爾伯格。

這是我從思想上對這部電影的看法,這個很主觀。客觀的話也可以從技術上分析這部電影,但我不想拉這個片子,別人也都寫得很好了。

參考其它答案中一些懂冷戰史的知友的答案,又吸收不少知識,原來真實的歷史,尤其是結局,跟片中表現得不大一樣。我倒是覺得斯皮爾伯格完全藝術加工一下:阿貝爾向男主講了「車后座」的梗,男主為他捏了一把汗,阿貝爾走過去卻受到了擁抱;當男主回頭時發現,前來迎接鮑爾斯的戰友並沒有擁抱鮑爾斯,而是給了他一個白眼。


《間諜之橋》這部電影的資源出來的很早。但是作為一部歷史片,又是這樣「過氣網紅」作為主演。每次看到下載鏈接總會想到《逃離德黑蘭》,就提不起興趣下載。直到在奧斯卡上這部電影搶走了我認為已經是史泰龍囊中之物的最佳男配角,我才意識到錯過了什麼。

然而也是基於以上的原因,第一遍看《間諜之橋》的時候我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男配角也就是蘇聯特工的身上。第一次暫停是在律師家被國人襲擊的時候,第二天跟單位的同事討論

——《間諜之橋》是一部講法律正義和職業尊嚴的電影。同事應道:恩,標準的美國主旋律電影。

第二次暫停是律師得知東德西德各有一名美國人的時候。第二天跟同事補充

——原來這部電影還談到了責任和選擇。同事應道:斯皮爾伯格最喜歡的調調。

第三次一口氣看完,心裡一驚,原來還有歷史。

這是一段大多數中國人只在段子里聽說過的歷史。比如美蘇冷戰,比如柏林牆的建立,東德西德不同的境遇。也許正是因為這段歷史在我們的概念里並沒有那麼深刻,所以才會當它出現在電影里的時候顯得沒那麼感冒。然而儘管歷史背景千差萬別,影片最想表達的往往是人性。

就像我么其實並了解諾曼底登陸以及之後德國的負隅頑抗,但是我們能看懂《拯救大兵瑞恩》所講的勇氣和責任。我們沒有參與過蘇聯保衛戰,但是我們能理解《兵臨城下》的成長和擔當。還有《珍珠港》描述給我們的愛情,《黑鷹墜落》告訴我們的殘酷。這些都是在全人類範圍內能引起共鳴的情感,

只是和上面提到的那些相比,《間諜之橋》少了一些勁爆。很明顯,斯皮比爾伯格大神是故意的。

在這部慢吞吞的電影里,我們能看到當戰火尚未到達的時候政府和人民的反應。柏林牆建成後數萬家庭的破裂和幾十萬民眾飽受經濟崩潰之苦變成了電影里的蕭瑟和灰暗。美國主旋律的映照下蘇聯官員的狂妄和迂腐(當然這裡有所誇張)。跟火爆的戰爭片相比,而是這確實缺少了些許荷爾蒙的刺激。但看完之後它卻能給觀眾持之以恆的回味。畢竟不是每個人都經歷過戰火卻多多少少的都感受過人生的灰暗。

而這也是奧斯卡最佳男配的功力所在。他的角色是一個之身赴美幾十年的間諜。當他被捕後可能面對的是死刑或者終身監禁。而即使被遣返回國也再無親眷可認還有可能被定為投敵的事實。在這樣絕望凄苦的境地下,一個飽經風霜的人應該是什麼反應。馬克里朗斯給出的答案是隱忍和接受命運的安排。

總之這不是一部能讓人享受的電影。它卻會用獨特的方式給人能量。以史為鑒,我們總要選取和自己最相關的那部分。突然想到一個段子,史泰龍大叔在奧斯卡結束後接受採訪。主持人問,對於和最佳男配角失之交臂會感到遺憾么?史大叔聳了一下肩,撇撇嘴說:would it help?


斯皮爾伯格老了,拍電影也波瀾不驚了,沒什麼野心,也沒什麼錯誤。《戰馬》《林肯》《間諜橋》政治正確的電影一部接一部。


前方劇透預警。

這個月我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絕命海拔》(Everest),還有一部是就是《間諜之橋》(Bridge of Spies)。前者讓我看到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後者則告訴我自由是多麼的可貴。

我知道斯皮爾伯格,是從他「科幻片專業戶」開始的,然而如今我覺得,他老爺子真正的絕殺,還是在描述戰爭上。《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單》……聽到這些名字的時候,你總會想起那個飽和度不高的黑白時代。人怎樣在大國遊戲中生存下去?人又是如何被發現,被定義的?

此次的《間諜之橋》講述的也是「戰爭」的故事,然而卻沒有火炮,沒有死亡。

What makes us both Americans?

首先,這是信仰的戰爭。在法庭上,敵國間諜是否能得到公正的審判?他是否被賦予同等的權利?開篇,主角就捲入了愛國信仰與憲法信仰之間的戰爭。

主角和前來交涉的CIA探員都有他國血統。一個是愛爾蘭裔,一個是德裔。

The rulebook, we call it the Constitution, and we agree to the rules. And that』s what makes us Americans. It』s all that makes us Americans

對規則的遵守,是美國建國的理想,也是他們成為美國人的理由。

雖然法官最後的判決時是基於對未來交換間諜可能性的保守性判斷,但是這一次,依舊是憲法之信仰贏了。到這裡,我情不自禁為主角豎起大拇指。

One for Two

第二場戰爭,是生命的戰爭。柏林牆建成的那一天,美國留學生冒險去東德找自己的教授和女友,想要帶他們去西德。然而當他和女友抵達柏林牆附近的時候,發現出口已經被封上,他也因此被監禁。後來他成為了交換間諜的籌碼。

政府希望主角用蘇聯間諜換回被俘虜的飛行員,而主角認為被監禁的留學生和飛行員同樣重要。我在上中學的時候,老師曾經給我做過這樣一道題:

你是火車司機,你的火車已經失去了控制。你面前有兩條軌道可以走。一條廢棄的軌道上有一個小孩在玩,另一條你正在行駛的軌道上有五個人在玩。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做?

五個人的生命是否值得用一個人來換?其實這個問題在討論的,就是生命的價值。她應當如何定義,又應當怎樣衡量?

同樣地,在飛行員面前,學生的生命被放在什麼位置,事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對待生命的態度。

Is there any outcome here where I am not either detained or shot?

最後一場戰爭,是自由的戰爭。整部影片有許多細節可以琢磨。在與間諜分別時,主角問他,你是否擔心你的國家會懲罰你?他說,不擔心。等會你就會知道。主角追問他,這要如何知道?他說,這在於他們是會擁抱我,還是將我請上汽車后座。

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美國的飛行員從橋中央走到西德那一側的時候,他的夥伴緊緊地擁抱了他。而間諜先生,則是默默地坐進了汽車后座。

整部影片在東德的部分無時不刻不在展示東德的冷清蕭條,蘇聯的虛偽功利。我想,導演自己在創作的時候也是有一定政治傾向的。混亂的東德街頭與整潔的西德希爾頓酒店餐廳形成鮮明對比。似乎在告訴我們,看吧,自由是多麼的可貴。

說得直白一些,這甚至可以說是一部自由世界的主旋律片。一個國家的理想,都展示在這裡了。可是,它不禁讓我想起我的朋友親人。我慶幸柏林牆已經不復存在,卻又隱隱地害怕,我所愛的人們依舊活在另一種高牆之中。

磚石已經瓦解,無形的阻礙依舊存在。然而冷戰已經結束24年了。

片尾主角回到美國,從輕軌的窗外望去,看見一群少年自由地翻越院地間的鐵絲網。我在心中暗暗希望,冷戰結束50年的時候,我身邊的每一個人,也能像他們一樣沐浴在如此燦爛的陽光里。

以上。


主旋律拍的扣人心弦熱淚盈眶啊。

我看了豆瓣和知乎的評論,大多數人都覺得這對斯皮爾伯格和湯姆漢克斯來說表現平平缺乏驚喜。

可是我覺得這已經很棒了。

和同類型的《逃離德黑蘭》相比,這片子更令人感動,因為多諾萬律師尊重生命,尊重憲法,他不僅為同胞爭取自由,為敵人爭取合法權利,也會憐惜無辜生命。

這比純粹的愛國主旋律要動人的多。


第一次看到這美蘇國旗並立的海報,心裡好激動了一陣。一定是個類似桌游「冷戰熱斗」一樣的精彩對決吧(話說U-2偵察機事件在這個桌游里也是一張牌哦)?怎麼著也得是《裁縫,士兵,鍋匠,間諜》那樣的高水準諜戰片吧?

哎,原來是個美國主旋律電影,而且是真實歷史改編的故事。我之前對這件真實歷史一無所知,可猜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且它有固定的人物,已經發生的基本故事線,以及已確定的結局(未必是電影創作者想要的戲劇化版本)。真實歷史改編的最大難點還是缺乏戲劇性。

斯皮爾伯格通過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把一個乏味的故事儘可能的拍得好看。真實歷史已經發生,那麼改編電影的最大發揮空間在哪裡?人物啊。雖然故事脈絡和結局不可改變,但真實人物是內向還是外向,有什麼獨特的個性,往往未必有詳細記載。就算有記載,大幅度改變也不會對故事的可信度造成多大影響。這部電影正是這麼做的。抓住蘇聯間諜是個畫家的事實,影片塑造了他無比淡定與內斂的個性,從片頭給自己畫像,到反覆出現的口頭禪「Would it help?」 無一不讓這個人物更加豐滿,並令人產生好感。

塑造了人物,第二個重點是儘可能的聯繫大歷史,引發觀眾的回憶共鳴,而大歷史往往具備很強的戲劇性。U-2偵察機事件和換俘是敘事重點,但還設法聯繫了其他地標性的歷史。把那個大學生被抓安排在柏林牆邊,就把故事和建造柏林牆,東德警察射殺翻越者等等聯繫起來了。歷史上這個大學生不是在柏林牆附近被抓,射殺翻越者也發生在Donovan訪問德國之後。有了大歷史最靠山,進一步便是潤色細節劇情了。比如增加了Donovan在東柏林遭到混混刁難打劫的情節,暗示東德之亂以及指使這一事件的東德和蘇聯當局之陰險。最後人質交換時,又增添了」如果他們擁抱我,我就安全;如果直接讓我上后座,我就危險「這樣的細節劇情,讓觀眾到結尾還捏一把汗。

劇情豐富了,最後就是要宣揚價值觀啦。湯姆·漢克斯演的Donovan律師,那就是美國精憲法精神的化身。即使是敵人,在司法審判時也應該按照人來對待。他以極高的專業水準和精神為客戶做了務實的辯護,雖然在強大的輿論浪潮中敗訴,但是據理力爭保了他的客戶–這位蘇聯間諜一命。他對客戶不僅專業,而且還充滿了作為人的關懷–他堅持一同換回被東德扣留的學生,而非僅僅是美國軍方關切的掌握機密的被俘飛行員,他還擔心他曾經的客戶回蘇聯後遭遇不測。當然,片尾字幕告訴我們,真實歷史中,他回蘇後與家人團聚,安然無恙。似乎與我們想要的戲劇性不同,但不要緊,影片就在他沒被擁抱而傷了后座中戛然而止。真實歷史就留給寥寥幾句字幕吧。同時,作為主旋律,本片的立場也不是一邊倒的。對於美軍方要求U-2飛行員寧死也不能成為戰俘的非人道命令,也是持批判態度的。

至於畫風質感之類,那一直是斯皮爾伯格最拿手的。全片大多數場景都處於寒冬,黑夜,喚起了那個劍拔弩張人人自危的冷戰回憶。

看完全片回過頭一看,好像沒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還這麼主旋律,雖然沒多少驚喜,但貌似還挺好看?這就是改編的功力啊。

知乎專欄:肥嘟嘟看電影

微信公眾號: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昨晚剛看的首映,趁著記憶新鮮趕緊過來回答(內有劇透)。我們看的是晚上6點多的,基本都已經坐滿了,很多老先生老太太在看。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片拍的真是生動好看,還帶有很多人性的反思。

湯姆大叔的演技很贊,眉梢眼角都是戲,把一個表面看起來精明圓滑但是內心原則感極強的律師演的入木三分,裡面有大量經典台詞。但是我印象最深刻還是那個蘇聯間諜,在平淡的表情下掩藏著對命運深深的無奈,還有著一股子冷幽默。電影裡面對於冷戰時期的東德還有美國,還原度非常非常高。想到我們出生的年代,柏林牆其實還在,把一個國家的首都分割成完全不一樣的世界,這真是難以想像(扯遠了,咳咳)。

我覺得美國的愛國主義片比中國最強的地方是,人性的衝突展示的非常合理。那個蘇聯間諜,他的台詞不多,但是他身上有讓人尊敬的地方,因為童年命運導致將來對於政治理念的選擇。而美國政府在冷戰時候做的很多事兒也完全不高大上,這些都被電影非常真實的展現出來。電影最後一幕,在大橋上換人,國家的選擇和個人的選擇交織在一塊,可以感受到」respect「這個詞,不僅僅對於人和人,也對於國家對個人。在人質被exchange以後,Tom大叔站在空空的橋上,我感受到的是在戰爭時期,在這種政治的對立下,個人抗爭的渺小和無力。

還是不要有戰爭。


如果會聽粵語的朋友可以在yuotue找這一期節目來聽~說得很深入和詳細~而且還特別提到一個中國和美國有關的間諜金無怠_百度百科,我覺得這個真的值得中國拿來拍一部類似的間諜片啦!


先說結論:《間諜之橋》是一部美國的主旋律電影,片子中充滿了美式的政治爭取,是對美國精神的闡述與褒揚。

先看《間諜之橋》的男主人公,詹姆斯·多諾萬。影片開始沒多久,我們就看到他施展了三寸不爛之舌將對手辯駁得啞口無言,展示了他作為一個優秀律師的專業素養。當場景轉換到他的家裡時,我們看到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在這個家裡,一切都是無憂無慮的,為詹姆斯提供了棲息處,避風港。當風浪來襲,詹姆斯由於為阿貝爾這個俄國間諜辯護而遭到全民敵視時,家庭,特別是詹姆斯的妻子給予了他充分的支持。綜合下來我們可以對詹姆斯作出結論:一個精明能幹的成功律師,擁有一個妻子賢良淑德,子女活潑可愛的中產階級家庭。這個人物背景就已經充載了美國夢的基本元素。

當然,這種外在的符號並不能真正闡述美國夢的真正精神。太多的電影展示了美國中產階級的腐朽內在了。鑒於美國中產已經被黑的體無完膚,為了達到弘揚主旋律的目的,導演在詹姆斯身上植入了美國夢的核心精神。為了將這一核心逐漸被展示出來,詹姆斯受命為一個蘇聯間諜,魯道夫·阿貝爾,做無罪辯護。當別的律師都認為這次意思意思即可,不能真正為阿貝爾開罪時,詹姆斯反倒認了真。他不顧來自上司,家庭,社會乃至國家權力的壓力,堅持要維護司法公正。這裡就展示了美國精神中對司法公平的追求,以及對個人主義強大力量的宣揚。當上司不理睬他的時候,當妻子惱怒他所作的為間諜辯護的決定的時候,當孩子質問他的時候,當電車上乘客們投來懷疑的目光的時候,當不明身份的人士開槍恐嚇他的時候,當霍夫曼探員跟蹤他的時候,詹姆斯也從來沒有屈服。

當霍夫曼和詹姆斯在咖啡廳里的時候,詹姆斯直接搬出美國憲法精神來告訴霍夫曼自己是絕不會屈服的。這種偉光正的正面啊人物簡直閃閃發亮。相比於美國完善的司法體系,針對一個間諜的判決還如此大費周折,影片在這一點上狠狠地黑了蘇聯一把。阿貝爾是在鮑爾斯被蘇聯的防空導彈擊落之前就被收押,而當鮑爾斯已經被判刑10年時,阿貝爾的判刑還沒有最終確定。當蘇聯的法官通過麥克風莊嚴宣告鮑爾斯的判決後,最終全場起立熱烈鼓掌,這種盛大莊嚴的審判場面更像是一場表演而不是基於法律公正的正義審判。

繼鮑爾斯被捕之後,普萊爾也被抓了。這兩個人的被捕使阿貝爾的案件有了意想不到的轉機。詹姆斯之前關於我方可能需要交換人質的預言實現了。詹姆斯此時臨危受命,毅然決然地來到了當時的全球政治的焦點——柏林。熟悉冷戰史的都知道,柏林作為美蘇兩大勢力交鋒的前沿,一直不太平。但是詹姆斯出於一個公民的愛國之心,不顧個人危險做出了這樣大無畏的選擇,確實將美國精神中的愛國主義展現的淋漓盡致。

有個有意思的細節是,詹姆斯到東柏林不久之後就被街頭小混混搶走了大衣。面對人多勢眾的小混混們,詹姆斯「認慫」了。這也許與我們平時在銀幕上看到的美式英雄不太一樣。然而這裡恰好是詹姆斯這個英雄人物的一個深度刻畫。這個小插曲說明,詹姆斯並不是那種拳腳英雄,儘管他不善於打鬥,像普通人一樣有被迫妥協的時候,但是他卻能做到我們普通人按理來說能做到,但在現實中往往不能做到的事情。詹姆斯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所以在與蘇聯代表和沃格爾以及東德審判長的交鋒中,詹姆斯的談判技巧,博弈智慧已經超越常人的勇氣真正教會了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傑出。關於詹姆斯的談判技巧,有很多值得稱道之處。本來賦予他的自由談判者的身份(即名義上不代表政府)看似是個弱勢,會導致詹姆斯在談判者底氣不足,但是詹姆斯反其道而行,成功地將他個人人道主義上追求的目標(釋放普萊爾)和美國政府的真正目標的界限模糊了。除了這一招,他在最後通過小職員給審判長帶口信時所說的話,不斷死死地掐住了東德的軟肋,還順便玩了一把空城計,也是機智到不行。

除了愛國和英雄主義,詹姆斯還展示了他的人道主義。普萊爾這個在美國政府眼裡自己作死的大學生本來毫無希望,「沒有拯救價值」。但是在詹姆斯的堅持之下,最終成功得以被解救。最後東德人玩的花招也是令人緊張不已。詹姆斯的堅持獲得了阿貝爾的支持,人道主義作為普世價值的地位在此凸顯。

詹姆斯之所以能夠取得阿貝爾的支持,很大程度是因為他的人格魅力和美國精神內核的展示征服了阿貝爾。阿貝爾給詹姆斯講的」standing man」的故事是對詹姆斯在橋上的行為的最好註解。

除了塑造詹姆斯這個」standing man」的正面形象,這部主旋律電影在蘇聯出現的鏡頭大多都黑了一把這位昔日的死對頭。除了前面提到過的表演般的審判,還將蘇方的談判人員奸詐化。東德的審判長也沒有倖免,被塑造成了一個喜怒無常的暴君式人物。除了這些,電影里有一個值得玩味的地方是鮑爾斯和阿貝爾截然不同的待遇。當鮑爾斯被虐待時,阿貝爾卻在美國的監獄受到了好得多的待遇。

這部電影雖然存在一些美化美國精神的地方,但也有和客觀的地方。總體而言,算是一部合格的美國主旋律片。片子中製作方如何將煽情鏡頭處理得合情合理不會引起觀眾反感的技巧與手法真心值得國內相關電影製作方的借鑒。除了政治宣傳之外,斯皮爾伯格在影片里還加入了人道關懷,賦予了電影以更深的內涵,這同樣值得國內某些粗製濫造的電影反思。


男人的抉擇與堅持。

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美國夢。

家庭的溫暖和包容。


推薦閱讀:

電影院為什麼不按照觀影位置而制定價格?

TAG:電影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Spielberg | 湯姆·漢克斯TomHanks | 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