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腿部力量沒有阻礙的傳達到腰部?

最近體會腰胯發勁,正面發力的時候感覺力氣很大,腿部明顯感覺到力量傳輸,具體表現就是做俯卧撐的時候全身形成整勁,腰力和腿力是互相傳輸的,所以輕鬆又快,昨天一口氣做了50個(沒有換氣),但是往下打的時候,明顯感覺腰胯的力量使不上,個人感覺是因為腿部力量傳輸不到腰胯,所以,想問一下,在往下發力的時候,如何能使用腰部的力量。寫的比較亂,猜測成分可能比較多,希望大師們給我指點一下,謝謝!


感謝邀請!總結一下您的思路:

1、腰胯發勁可以發出很大的力量;

2、向下發勁的式子使不上勁;

3、所以感覺是腿部的力量向腰胯的傳輸有問題。

為什麼不直接回答您的問題,而是總結您這個思路呢?因為我認為您現在這個思路有問題了,思維有點僵。那麼下面就這個「如何向下發勁」咱們先說道說道。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拿八極拳里的兩式說說吧,一個是小架里的二郎擔山,一個是大架里的反臂砸。先說說二郎擔山,下圖分別是吳連枝老先生的練法:

和呂寶春先生的練法:

二郎擔山兩手的動作基本是由胸前(橫向或縱向)打開壓下(或砸下)。吳的練法是闖步上前,兩手反臂砸下;呂的練法是闖步上前,兩手作圈抱掌而後打開壓下。

再看看大架里的反臂砸,下圖是吳連枝老先生的練法:

可以看到,上接彈踢,繼而上步跺碾翻砸。

--------------------------------------------------------------------------------------------------------------------------------------------

您發現了沒有,八極里這些向下發勁的動作都不是單純的向下發勁,而是下面配合了闖步,上面配合了橫向的勁道。也就是說,單純的向下發勁是無意義的。即便是在二郎擔山和反臂砸這樣明顯的下打動作中,都是配合著向前的力量打進去的。

就我了解,形意中的劈拳也不是單純的向下劈。車式形意中的五行拳更是拳拳不離前進的意,不論怎麼個勁路,最終的目的都是把拳捅進對方的身體(這麼一說怎麼感覺這麼血腥-_-!)。

說回八極里,孟村八極拳里開頭的上步撐錘,就是帶著一個下壓的力量。用法是在對方出拳的時候不去架他,而是貼著他的小臂,壓著他把拳扎進去,簡單而直接。

--------------------------------------------------------------------------------------------------------------------------------------------

所以我說您的思路有點僵化了。這些式子里的勁路都是合在一起的,前撐、前闖、橫向打開的力量越大,下壓的力量也就越大,這幾個方向的力量是一股力量的幾個分解。您單純地把向下的勁拆了出來,想要單獨強化這個,這個思路未免機械了些

======================================================================

那麼咱們現在說說這力量該怎麼發出來。還是拿二郎擔山和反臂砸來講,先說二郎擔山。

以吳的練法講,首先是要把闖步打出來。闖步一出,身子向前奔涌的勢頭就有了,對方不能硬抗,只能移動閃避(當然如果他選擇硬抗,我們就不一定用二郎擔山了,或者這手臂就變成照面門砸去了,那個另說)。他在移動中所能發出的向上的抵抗力就很有限了。這時候踏進去,沉勢坐胯,以下肢進一步破壞對反的下肢支撐,兩臂配合跺碾和沉勢砸下來。

呂的練法中多了一些柔化的手法,在進步圈抱時捋帶了對方的前臂,或者對方為避讓圈抱的前臂而移動,腳步踏入對方外門,沉式子,定馬步,手法上外開下壓,類似陳氏太極里的懶扎衣。

--------------------------------------------------------------------------------------------------------------------------------------------

您看,八極里所有的沉勁都來自於馬步。只要步子踏到地方了,剎下式子,下肢自然會破壞對方的支撐,上肢隨著整個身體一起下沉,方有力量。而且在發勁的時候,是氣力周身一致,由腰胯帶動同時到點。舉個例子,上步撐錘,拳上扎進去的力量到點了,也沉到位了,他們都是來自於身體向外爆炸的力量。至於整個爆炸力量的來源:擤聲跺碾擰腰轉胯坐馬而已。

======================================================================

再多說點吧。您出現的這種思維偏差,很多練拳的人都會有。主要是因為練得少,想得多。這些東西要揣摩思索不假,但是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實踐作為揣摩的素材和基礎。碰到不清楚的發勁了,怎麼也發不好,就多練。這個練的過程無外乎一下這套步驟:一開始覺得發得有點不好 --&> 越來越不好了 --&> 把自己發累了 --&> 自己不會和自己較勁了 --&> 身體就順了 --&> 身體就會教你怎麼發勁了 --&> 這種感覺越來越熟悉了 --&> 這種勁能發好了。

當然,有老師教就更好了,因為他會幫您縮短這個過程,並且全程監控,免得您出錯。

練拳是個累人的活兒,沉下心來加緊練吧,這滋味美著呢~


謝邀。。。

雖說我即將說的話有忽悠的嫌疑,但是

還是要說

就是多練,拳,練既為師

功夫不到少問問題。。。


多練。練不明白再多練。再不明白找懂行的現場指導。練拳過程中感覺對了往往是不對的,得找人盯著練。


如果只是單純的生理學的話……你需要鍛煉腸骨筋


謝謝邀請,力量要順達要求: 松腰活胯,渾身成為一個整體,我們和式太極拳的講究:三直、四順、五行,所謂順,就是要求力量傳遞通暢、順達,具體表現在肢體上:手順、腳順、腿順、身順。

樓主感興趣和進一步了解的話,可以搜一下《和式太極拳》了解一下和式太極拳的特點。因幾句話不能表達清楚,請您諒解!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啟示!謝謝。


把腰放到屁股下面去。


功夫不到,你多練唄,樁功到了自然就沒問題了

另外別做什麼俯卧撐,對練內家沒好處


我來跑個題,題主一口氣沒換氣,是一直憋著氣做了50個俯卧撐?


以形意為例答題。

前輩大師說的催三節是形意的根基,能量從腳下到腿到腰和脊柱,都是由根節催上去的。

但是前輩大師為了藏住形意功夫這個寶貝,就是不告訴大家三節怎麼催!

形意的本質就是一種在肌肉不緊張狀態下的發力方式與能量傳簇方式,即用周身整體的壓縮旋轉產生並傳簇能量。

形意蓄力時,玉枕百會(神意之所在)開始壓縮旋轉催脊柱三關壓縮旋轉,三關催腰胯,腰胯催腿腳--------即用身體各部位的壓縮旋轉催。

周身整體的壓縮旋轉將身體像擰螺絲一樣擰入地下,身體由此獲得地面給與的上下貫通之力,上下貫通之力起於腳,是形意的根節能量源。上下貫通之力被腳、腿、腰胯、脊柱三關依次以壓縮旋轉向上催,將能量向上傳簇。

由百會到湧泉的身體各節--------可以細分到每塊骨骼、每個能活動的部位------均用壓縮旋轉的方式逐節上下正反二個反向催,就習練出了形意的化勁。化勁就是吞化對手勁力,將對手勁力用自身壓縮旋轉引進並傳簇到腳下,這樣身體獲得的上下貫通之力就包括了自身與對手能量總和-------就是說化勁是用能量傳簇的方式技擊的。化勁在太極拳中就是引進落空借力打力。

所以想讓腿的力量無阻礙地達到腰部,就得習練會周身整體的壓縮旋轉,將能量逐節傳簇。


旋轉


好吧!周身節節貫通 斂氣入骨 松筋骨 肌肉周身整勁 一氣貫通 意到氣到 用意不用力 用心走拳 內外協調 神形相合 在節 尾閭 命門 ……大椎 百會 督脈諸穴 貫通 兩腎如煎 丹田呼吸 內轉 任脈諸穴也是 這是上下的勁 左右的勁 走帶脈 呼吸丹田 而僅僅是轉腰 扭胯……之肌肉外勁 三三六節 貫通周身 什麼是三三六節? 根中梢三節人人都知曉 但三三六節知曉的人就少了,在身 鎖骨咽喉之節為根 鎖骨中節為中 肩為梢 在手 肩為根 肘為中 掌為梢 在胴 丹田為根 肋(鳩尾)為中 咽喉鎖骨根為梢 三根梢連三根梢 呼吸丹田 筋骨 關節 經脈 穴位 肌肉 氣血一發 勁直接穿到手指 在腳 襠為根 臀胯為根 缺了襠勁 丹田勁就穿不到腳趾 發勁也是,根穿到梢 別丟了襠勁 整個身體 都有三節 三三六節 節節貫通 不要丟了經脈 氣血的勁 要周身整勁 打的時候再細微的三節寸勁 一氣貫通 周身貫通 別丟了用心走拳 意到氣到 意不到 氣不到 用意不用力 心要明 要活 勁也是 渾圓整勁 對手變化 打的也變化 勁也是,人活著都有勁和氣 不過是運化罷了


推薦閱讀:

內家拳訓練里的放鬆和鍛煉筋骨矛盾嗎?
練習內家拳之前想打好身體基礎,是不是不能練肌肉,該進行怎麼樣的基礎訓練呢 謝謝大家?
初學太極拳,打的如同機械人般僵硬毫無圓潤柔感該怎麼辦?體會不到太極的柔慢。
請問當今最與時俱進的太極拳在哪裡?怎麼才能找到真正有傳承有改進能實用的太極拳?

TAG:功夫 | 武術 | 中國功夫 | 內家拳 | 武術基本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