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沒受過教育心理學專業訓練的大學老師,怎樣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
我在一所三流一本高校執教,主教領域經濟學。剛過去的畢業答辯季節中,一位學生(不是本人帶的論文)因論文查重兩次沒過,按規定被延期半個月答辨。然後這孩子就當晚從宿舍5樓跳下,第二天上午才被發現……
類似的還有前一個月我校隔江而望的另一個高校研究生因答辯沒通過跳樓的例子。心裡很痛……想請教下心理方面的專家,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以及交流的過程中怎樣及時發現學生的棄生情緒,在教學過程中有沒有好的方法(比如心理暗示)把抗壓能力培養融入到非心理學專業教學中。
我覺得是個例,想要通過心理輔導的方式幫助是蠻好,但是不是所有的人能被幫到。
這算是制度和選擇的問題,只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另外一種情況吧而且一個人的性格還有各方面是從小培養,就算大學還處於可塑造的階段,但是從小所培養而來的抗壓能力什麼的不是一次活動或者心理輔導可以解決的。雖然話是難聽,但這孩子也是自己不尊重自己的生命啊
如果真是要關注學生成長,那就需要更多的老師來確保每個學生都被關注到並對學生使用相應的或是溫和或是嚴厲的教育方法,但至少目前來看不太現實。BTW:期末季順便吐槽一下大學老師老師A:不點名不掛人,平時作業少期末給重點,人均80+,選課時各種熱鬧,教務處學生排隊求開名額,口碑好科研棒。海龜美帝top10畢業任教背景,常年代表學校學院做相關學科的海內外交流。你說他對學生不負責?他的重點裡面囊括了他認為本科生應該掌握的所有知識,大家都認真複習了,其實考前突擊學到的,到用到的時候這些東西都是有印象的,所以他其實也做到了在本科階段的教育。老師B:學生評價低,所有學生及帶的研究生都是剩下的,科研成果只能說這麼些年的累積讓他能在學校混口飯吃,到外校貌似好幾次交流申請失敗?口口相傳有他的課就是要看造化,講課全靠念教材,期末全部來源於題庫,末了要是你們班級考的太好,壓壓分,這個成績不真實,「你們班集體作弊了嗎」。從不給重點,什麼都重要,考倒了才說明有難點要加強,學生期末多是放棄複習,聽天由命或是純背題庫,不曾思考。所以這兩種,你會選擇哪一種?哪一種給學生壓力更大?純屬真人真事吐個槽,並不知道大學對老師的評判標準很榮幸受到這樣的邀請,專家不敢當,只是有些知識儲備和體驗總結。
看到有老師這麼用心的為學生提問,很開心,所以,這個問題我會很認真很認真的回答的。
目前絕大部分的老師是受過教育心理和普通心理課程的培訓的,但是依舊無法承擔教學之外的心理干預,雖說老師是否有這樣的角色要求還需要討論,但如果老師能有這樣的能力還是對學生的幫助很大的,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很高,他們說出來的話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您所希望的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我分為三部分回答:1.平時:提高學生心理彈性2.抑鬱焦慮期:提高學生情緒疏導和自我訓練能力
3.突發事件:危機干預(這部分需要專業培訓,我會介紹什麼是危機干預,無需您知道怎麼做,只要明白什麼不該做,什麼不該說)
在所有的諮詢師從業之前,都需要做一項必須做的事情:自我體驗。
在學習這三點之前,我們需要很認真的聊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幫助學生提高抗壓能力?為什麼你覺得自己需要做這一件事情?
在我督導的諮詢師課程中,我總會問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成為一個諮詢師?很多人的回答是為了幫助別人,但是這樣的人一般堅持不下來,因為心中的自己偉大了,自己偉大了預期就高了,承擔失敗的能力就下降了,我花了很久才明白為什麼項羽要自刎,本來不是什麼都沒有,現在有名回去再干一票為什麼就這麼難?烏江邊的項羽已經不是當初的項羽了,他太偉大了,偉大到已經無法接受失敗,無法接受從頭開始了。每當我自我懷疑時,我都會試著去想,最初為什麼成為一個心理諮詢師,那些偉大的偽裝都無法支撐我繼續下去,我都自我懷疑了,還會有心思想別人?但有一個理由,每次我想到就會釋然很多。因為我喜歡,我喜歡做一個心理諮詢師,我喜歡幫助別人的感覺,因為我喜歡。你喜歡幫助自己的孩子嗎?不用悲天憫人,不用偉大自豪,你喜歡做這件事情嗎?你有了幫助別人的能力,就有了幫助別人的責任,如果你不喜歡,遲早會被這份責任拖垮。當你在課堂上提供了心理學的輔導,或者你只是一個小例子中傳遞出了某種信念,學生在困難時就會聯繫你的,你能承擔別人的信任,不去辜負別人的信任嗎?
你會告訴我,你可以的,因為你的問題描述很偉大,但你必須要想到,可能今天你內心無比焦慮,可能你今天自己都搞的一團糟,那時候,學生向你求助時,你願意真誠以待嗎?
這不花你的時間,但需要你足夠看清自己,其實那時你只要和學生說:「老師能感受到你現在真的很焦慮,老師也很難受,但老師自己現在也有很多思路想不通,很多事情沒完結,沒有辦法幫助到你。」真誠很難的,我們有太多的自我神話。最後,很現實的一個問題,你有了能力就必須要幫。當一個人痛苦時,知道有人可以幫他,那麼那個人就變成了理所應當的應該幫他。如果不幫,會產生恨意的。而你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空間,
在我大學時有一個舍友,我一次在外做項目,他打了我三個電話我沒有接到。那時候我已經是心理諮詢師,在校內還算小有名氣,我回來的時候他已經被送入七院(在杭州精神科比較出名),後來出院回宿舍收拾東西回家休學,他和我講,他恨我,因為我可以幫他卻沒有幫。他之前已經處於抑鬱期,扳機(心理學中指那些突發誘導了疾病發作的事件稱為「扳機事件」)是他現女友的前男友用煙頭燙了他,他沒敢還手,他打電話給我有兩個預期,一個是我可以幫他疏導,一個是我幫他打回去,這兩項我都有能力,但是沒有做,所以造成了他住院。聽了這些如果你還是願意做,那就繼續看下去,如果不願意就打消這個念頭吧,即使做了效果也不大,知識科普的力量是有限的。正文:1.提高心理彈性小紅和小明兩個人這次都沒有考試及格,他們都很難過,小明難過了兩天就快快樂樂的繼續玩耍了,小紅卻一直抑鬱了半個學期,並且一想到考試就害怕。這兩個的人表現差異就叫做心理彈性差異。
心理彈性能力不同,事件造成的影響不同,也就是所謂的抗壓能力。那如何建立良好的心理彈性?a.社會支持系統社會支持系統說白了就是多交朋友,但是你作為老師傳遞不能這樣理論化,在課堂上講解最好多舉例子,舉你自己的例子,舉你們當下的例子。例如:我時常在諮詢課程講合理的諮詢心態時,經常被反問:「您是不是也失敗過了,失敗之後不難過嗎?」
我失敗過,並且失敗過很多次,直到現在我失敗了還會非常難過,但是我不那麼害怕失敗。我第一次諮詢時,我如果失敗,那是我的全部,因為我只做過一次。第二次在成功了,那麼那次失敗只是我的二分之一了,之後越來越多,失敗也就對我的影響變得小。我每次失敗依舊難過,但是我能更快的調整自我,因為失敗不是我的全部。那麼,支持系統也是一樣的道理,當你的痛苦有一個人願意與你承擔時,那只是你的一半,如果每次痛苦很多人願意和你承擔呢?
因為我不懂經濟學,所以舉例都側重我自己的生活經驗,你可以自己舉你的學生都能聽懂的例子,告訴他們支持系統的重要。
最近我在知乎一直宣揚支持系統,並且在我的公益諮詢中也時常提及,多次被反問一個問題:
怎麼交朋友?一般都是開始的時候和朋友相處很好,但是一段時間沒了興趣,也漸漸變淡了,到底如何交朋友,如何建立社會支持系統?因為我們不真誠,才開始交往的時候,努力表現出一個優秀的自己,雙方的互動很有激情,始終能從對方的眼睛裡看到理想的自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沒有了興趣,因為我們感受到了,在對方面前,自己很假,要維持那個假的自己很累。所以慢慢就不願意再和對方相處了。b.合理的歸因方式
小紅和小明考試都沒及格,小紅沒有多大在意,但是小明卻耿耿於懷,吃不下飯。這種差異來自歸因,在你的眼裡,這次失敗的考試意味著什麼。關於歸因我就不多說了,百度百科的解釋應該算是蠻全面的。2.情緒疏導、自我訓練a、情緒疏導老生長談了,情緒需要的是疏導而不是壓抑,所有的情緒都有意義。而疏導,就是找到意義在何方,並且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前幾天一個學生電話聯繫我說最近因為找工作壓抑到不吃飯不睡覺。我們的對話過程:老師,我最近非常焦慮,因為找工作的事情,好幾天失眠了。
確實找工作蠻難的,你焦慮的時候都做些什麼?打遊戲,或者和朋友聊一聊,能好一些,但是很短暫。問題就在這裡了,你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你處在應該焦慮的狀態, 你的未來不確定,所以你現在需要做很多事情讓未來確定下來,而焦慮的意義就是讓你去做事,用你們的話說就是睡你麻痹起來hi。但是這份焦慮卻讓你恐懼了, 你為了逃避焦慮出去逛街打遊戲,試圖壓制焦慮。但是你的焦慮源還在啊,你的工作始終還沒有落實,所以才會讓你的焦慮越來越強烈,你的身體在時刻的提醒你,還有事情沒做。你現在做好好好理一理,找工作需要做些什麼,比如寫簡歷,了解投簡歷的公司,把每個步驟細化好,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做到制定的計劃,你的身體就不會這麼督促你了。
始終記住,所有的情緒都有他的意義,當情緒來了的時候找到為什麼。
b.自我訓練抑鬱和焦慮的情緒他是我們的一個基本組成元素,被抑鬱和焦慮折磨的人,是因為把這兩種情緒變成習慣固定下來了,打破習慣是需要訓練的。訓練屬於私人定製式的,第一步需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方式之一:
自我對話。最近最多次浮現在你腦中的辭彙是什麼?就這個辭彙問自己幾個為什麼?例如:
- 最近多次在我腦中浮現「寢室關係」這個辭彙。
-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詞?因為和舍友吵架了。
- 為什麼吵架?她總是亂用我的東西。
- 為什麼她亂用你的東西?她就是這樣的人吧...
- 打住,記住自我對話總是將問題往自己這裡總結,回歸到外部又會陷入無能無力的狀況。
- 為什麼她亂用你的東西而不用別人的?她也用別人的。
- 為什麼別人不像我這麼痛苦在意?我是不是太敏感了?
- 我為什麼這麼敏感.......
就這樣自己問自己,直到問不下去了,然後回頭看這個過程, 你會看到很多你不了解的自己。
方式二:模型法。目前有很多模型,從人格大五(big five,其實我搞不懂,為什麼大五可以翻譯為big five,我當年寫淪為將模型法翻譯為model low就被老師罵)的發現開始,我們開始層出不窮的試圖以模型的方式概括人格類型,比如控制型,安全型... ...找一個你自己願意相信的模型方式,就算是星座也可以,以那個為支點了解自己。當然你可以自己總結,以下面五個維度:
- 外傾性(extraversion):好交際對不好交際,愛娛樂對嚴肅,感情豐富對含蓄;表現出熱情、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點。
- 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煩惱對平靜,不安全感對安全感,自憐對自我滿意,包括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衝動、脆弱等特質。
- 開放性(openness): 富於想像對務實,尋求變化對遵守慣例,自主對順從。具有想像、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慧等特徵。
- 宜人性 (agreeableness):熱心對無情,信賴對懷疑,樂於助人,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謙虛、移情等品質。
- 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對無序,謹慎細心對粗心大意,自律對意志薄弱。包括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剋制等特點。
訓練自己是在了解了自己的基礎上的!!!不要拿別人的眼光要求自己,別人的眼光是追求而不是枷鎖。
下面就是如何訓練自己了,不同類型的人有不同的訓練方式:自我煩惱型:生活被各種煩惱搞的一團糟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1.煩惱事對未來混亂的預期2.我們總是試圖控制那些我們覺得不安全的東西3.我們時常通過破壞的方式確認是否安全(例如為了確定桌子是不是穩定,我們會嘗試著搖晃一下,女孩子在覺得男生不愛自己的時候,會試探著去分手看看)自我煩惱型最大的問題就是總試圖用想像來代替現實,並且行為都是對想像的表達,而非現實的應對。訓練就一個原則:把你所懷疑的事情,用希望他怎樣的方式對待。例如:我懷疑難朋友不愛我了,但是我希望他是愛我的。那麼你的行為就始終圍繞,我希望他愛我這件事去做。訓練方式:現實化。1.將煩惱寫下來2.將自己的看法寫下來3.請同樣參與該事件的朋友幫你寫出他眼中的事件將一張紙疊成三份,並列寫出上述三條,從中找出差異性。(好久不和大家互動了,大家試試通過大五分析自己,然後我幫你概括什麼型人格,然後給出一點小建議)哈哈,把選擇題答案設成一樣的就好了
從教育心理的角度來說,教師溫暖(Teacher warmth)對於學生的壓力能有很大的正面作用,意思就是說只要態度對學生好,不要忽視任何一個學生,說話的時候多笑笑,就能有很大的作用了,聽過去像是廢話但是大部分老師,特別是高等教育的老師做不到。從臨床心理的角度來講,你需要在教室里建立一個預防機制,這個機制的重點就是識別誰誰有自殺傾向,建立溝通,預防誘因。
從學生角度說一下。
現在中國教育體制里有一種非常不好的現象,把一件事無止境地吹噓和放大。高考,研究生考,各種類型的考試;畢業論文、答辯;檔案調轉;畢業證學位證;似乎缺了一樣,或者時間上遲了半年,人生就沒有希望,要走無數彎路。這些東西都是學生路上的一次轉折,不應該被渲染成決定人生的因素。在現在的高等教育里,不培養學生長遠的眼光,不注重學生人格的塑造,考試通過率和畢業就業率才是重點,拿著嚴格的數字來衡量學生。
所以如果我是老師,或者我期待的一個好老師,就告訴學生這些都是屁,做好自己的事,能有就有,沒有就拉倒。有路等著你去走,有事等著你去做。讓他們知道人生除了這些證書成績以外,還有更精彩的世界。
因為如果他們已經有了輕生的想法,他們感覺到的不是壓力,而是絕望。我是抑鬱一段時間的學生。平時也比較關注心理學,久了也稍微有些想法。我看過一個節目《my cat from hell》。裡面有些貓經常表現出一些很不好的行為,比如沒有安全感獨自躲在角落,孤僻,貓生無戀或者欺負或者被欺負。但光頭大叔過來總能帶來奇蹟。光頭大叔用的方法不多,總而言之就是給他安全感。讓它能夠玩耍,吃飯。好像上面一段略無關。但是啊~跳之前能有個人告訴他沒關係這些都沒有關係,即便答辯不過,你以後也會很好~能給這麼個安全感很不錯了推薦集體觀看《哈佛幸福課》至於棄生情緒,我這樣已經半死不活了,反而沒死,所以我也不知道真正棄生的人是個什麼表現。我只能說我難受的時候的確想死,但是我在床上拖拉很久就又沒事了……
推薦閱讀:
※如何用 「木、走、阝、亻、訁、日、己、上、兌、本、才、亥」 兩兩組合成六個字,每個只能用一次?
※南科大現在(2014 年)發展情況如何?
※若您是暨南大學2012屆廣告系同學,您該如何回應社會的批評?
※工業設計比較重要的專業課有哪些?能否介紹幾本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