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邊強調要保持真實自我,又一邊鼓勵改變自己呢?

這個是看了《魔鬼約會學》之後的感悟,書是自然流的很多地方都提倡保持真實自我,但是有的時候卻發現要改變自己,當然了改變自己的缺點追求完美也算是人進步的天性使然。但是逐漸發現有些的方面較矛盾了,一時之間不知道某件事是要「保持」還是「改變」好。(說的籠統了還望見諒)希望專業人士能給點解答,當然不是局限於情感方面,最好能在生活上給些建議和啟迪。多些各位~


保持真實自我和改變自己並不衝突,比如你看著領導不順眼,你有以下選擇:

1.不隱瞞自己的想法,橫眉冷對(保持真實自我,沒有改變自己)

2.但是壓抑著自己的不爽,對領導表面上畢恭畢敬(沒有保持真實自我,沒有改變自己)

3.換位思考,改變了對領導的想法,發自內心的對領導畢恭畢敬(保持真實自我,改變自己)

以上是我的一點粗淺理解。


那個帶著光亮,出現後又消失的你和現實捉迷藏,它總能找到你,你卻不知它,然後心空了…懂?


季羨林老先生有句名言: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對於人,這話可以改成:假我全不做,真我不全做。

改變自己,可以理解成在拿捏表現真我的火候、技巧方面有所精進,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達到欣賞真我層次。


人總得有底限,有所為有所不為。

總不能二十年後看見鏡子里的自己又陌生又噁心吧?

所以要保持「真我」,「初心」。

同時人要會變通,才能在暫時的妥協之下以最小的代價換取自己想要的。

改變自己,是在原基礎上精工細雕,淬火出真金,而不是回爐重造把方的改圓的。

改變自己是將方的角度更正,更有稜角,更銳利,更有張力。

就像PS照片一樣,P成完成不像自己的照片,再美也是失敗的;

而P白膚色,P掉一些小皺紋,則是可以接受的。


本答案扯淡,偏題:

-------------------------------------------------------------------------------------

我國知(che)識(dan)分子中流傳著這麼一句話:

中國人沒有信仰。

我們真的沒有信仰嗎?如果信仰指的僅僅是各種宗教的話,那的確。

但是,各位捫心自問下,是否有一些東西,你是無條件信奉的,並且堅信自己永遠不會改變這種信奉?

這些東西,是你一切思維活動的出發點,是原因而不是結果,無需論證。

我堅定地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這麼一些東西,或者說每個人都在尋覓這種東西。如果沒有,你就是懷疑論者,那你也至少相信一點:真理是不存在的。

那中國人沒有信仰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我認為有道理。

大部分中國人不是沒有信仰,而是他們的信仰非常赤裸裸:利益至上。

本來嘛,利益至上這種信仰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整個社會都是這種信仰,那這個社會就似乎很可怕了。

我始終覺得,這種信仰不怎麼美好。我相信大部分人有更美好的信仰。

什麼叫保持真實的自我?堅持自己的信仰一生不變,就是保持真實的自我。

--------------------------------------------------

但是,我們真的弄得清自己的信仰是什麼嗎?

我認為,我們一輩子都弄不清。

我們所擁有的,只是一個方向。

我們知道那個地方有我們尋求的真理,於是我們義無反顧地向那個地方前進。

換句話說。我們的心靈能感覺到信仰的存在,也隱約知道它是什麼。我們只是在不斷尋找合適的詮釋方式而已。

這個過程是無窮無盡的,窮我們一生都無法掌握。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不去追尋。因為追尋真理本身就是生命的意義。

---------------------------------------------------

總結一下。

我們心中都有真理,都有信仰。我們需要堅持。

但是這是虛的,生活中我們必須不斷用實踐詮釋我們的信仰。由於不存在完美的詮釋方式,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尋找,以期待自己的心靈越來越靠近那個真理。我們需要進步。


鼓勵改變自我,是去變成自己內心嚮往的人,過自己內心嚮往的生活,亦即真實的自我。

很多人的現實自我真實自我是不同的。

比如,很多人說「我熱愛自由與藝術」,而他的現實生活並不自由,也很少接觸到藝術。這時,如果選擇不改變,並不稱為「保持真實的自我」,而叫安於現狀懶於改變,會一直忍受現實自我與真實自我的差距。

不是每個人都在活真實的自我,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活真實的自我。改變自我,即是鼓勵去擁有活真實自我的能力。

比如在約會這件事上,能夠展現真實的(而不僅僅是現實的)自我,自己舒服,也才能遇到真正對的人。


我認為這兩者並不衝突,保持自我才能在這喧擾的社會看清自己,但人也是在不停的進步當中,學習好的知識和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真正地生活是內心的生活 真正的航程在心裏面


我之前也有著題主同樣的疑惑,不過不到半個小時我就自己想通了。
保持真實的自我,和努力提升自己,其實一點也不矛盾。
為什麼呢?
想想吧,如果你以各種刻意的方式偽裝自己不曾有過或達不到的能力和水平,別說對方,連自己都覺得很辛苦。假以時日,有一天被人揭穿了,自己也會覺得尷尬羞愧。而且,展示真實的自我,其實才是對對方的尊重。
但是,你願意和你相處,想要和ta 一起走下去的那個人,面對的是一無進步的你么?正視自己,接納自己,保留自己的善良和正直,學會慢慢改正自己的缺點,學會如何與對方更好的互動,直到更美好的未來,這樣不是很好么?
答案有些心靈雞湯了,望見諒。就醬。


之前答案和我看法比較一致了。

【強調要保持真實自我】結合語境來說對應的應該是「強調不裝」,負責任的去應對,你是什麼樣子就be yourself(這裡自我認知比較重要了,可能有不是太了解自己的)。同時應該也強調突出自己的優勢、勇於正面自己的不足、在原則性問題上有自己的堅持等等。

【鼓勵改變自己】應該是在對自己的認識的基礎上去求進步,不停留在自己的comfort zone。

上面兩個方面即相互有區別,又有一定的聯繫吧。

答主自身正處於保持自我和改變自己的道路上,第一次知乎答題,大家隨便看看。


因為現在的自己不是真實的,甚至是虛偽的,改變只為做回真實的自己!


為了成長為一個自己更欣賞的自我。


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僅此而已,你想的只是那個高度,而不是完全變成某個人


真實的自我其實也有「好」有「壞」。而好壞的評判標準就源自人的社會性。

說白了,自認為再」好「的自我,如果周圍人都一致認為是「壞」的,那你恐怕都要試著改變。因為堅持不變的最終結果就是毀滅人的社會性繼而毀滅人本身。

比如同樣是「不想讀高中想打工賺錢」的想法,一線大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可能就會得到截然不同輿論態度的反饋,所要面對的社會壓力完全不同。最終的結果,城市孩子被迫要嘗試改變(重返課堂,即便你是混日子),而農村孩子則能夠保持真實的自我。

所以,什麼時候保持自我,什麼時候改變自我——表面看是由自己來決定。其實本質上都是人社會屬性的功勞。

答主的結論是:題主的問題誰也沒法給你標準答案。就像小馬過河,你只有自己去嘗試。

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順其自然就最好。既然你現在還在為是否該改變自己而煩惱,那就證明你並不是發自內心的贊同這種改變!所以,大可不必著急。反正我是深刻領教過潛藏在人性深處的社會屬性的強大力量。早晚有一天,它都會一點點的不自覺的把你推向主流價值觀——而直到那個時候,你都還倔強的認為你是在堅持自我,殊不知卻早已站到了曾經那個我的「對立面」。

最後抖個機靈——「我始終堅持一點,人應該不斷求變。」


很正常,真實自己是本性,本性和進步不衝突。比如,一個女的這是真實的自己,美白,健身,學廚藝這是進步對於外人這個女人的真實就是:上得廳堂下的廚房。but~如果這女的沒有這些技能還對外宣稱,那就是另一碼事,男人同理,一個人所有的真實只僅僅是一個人而已,拿的出的都是進步


樂嘉說過一句話,我印象深刻:真實的你,不代表最美好的你!自己拿捏吧


接納自我,然後再努力做到更好。或者,一成不變的人多無趣。


為什麼一邊強調要保持真實自我,又一邊鼓勵改變自己呢?

這裡的「真實自我」≠「自己」

」是有很多要素組成的,是有很多層的。

真實自我就是最初的自我,是我之所以為我的要素

真實自我自己之間有一條識別的分界線,這種分界線是由三觀確定的。

假設,在未來,人類和機器人大戰,一個人類戰士要提高自己,他可以裝備高級的武器、防具,但是他不可以像改裝汽車一樣把自己改裝成一個機器人。

在這裡,他的身體就是真實自我,這個真實自我是我們要前進的根本原因,是一切的出發點如果改變了真實自我,後面的一切就都沒有了意義。如果在這個人類戰士認知中,為了勝利,在所不惜,變成機器人的身體也無妨,那麼這個分界線就變了,人類的身體就不是真實自我了,是什麼呢?或許是人類的靈魂,因為他要的是人類的勝利而不僅僅是勝利(勝利包括作為人類得到的勝利和作為機器人得到的勝利)。在這裡真實自我就是人類的靈魂。自己就包括武器、防具乃至作為人類的自然身體。

所以,不要忘記最初的自己,那是你前進的意義。但是另一方面,你要知道最初的自己要求的是什麼,是勝利?人類的勝利?作為人類存活下來?


不是專業人士不好意思透露姓名。。= =

【真實地自我】跟【改變自我】邏輯上不矛盾啊。

改變之後的自我也是真實的自我啊,只是跟改變之前的真實的自我不同了而已。真實的自我跟【偽裝的自我】才是矛盾的。所以,展示真實的自己,但是同時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而,每個人內心,都有希望自己變得更美好的願望吧。那麼去實現這個願望,也是真實自我的體現啊,因為不管從前的還是現在的真實的自我,都期望自己改掉壞習慣,變得美好~


所謂真實自我也是分層次的。

每個人都是由一些或好或壞的品質組成的。

好的品質:智慧,勇敢,真誠……

壞的品質:貪婪,怯懦,恐懼……

(以上區別未必準確,因為有的品格在某種場景下是好的,在其他情況下就可能是壞的,視情況而定)

每個人性格中以上品質的比重不同,這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人,而每個人在每個時期每個也是不同的,但其實都是真實的自我,比如在某種情況下你的恐懼被放大導致你的理智被壓縮會讓你做出一些正常情況下不會做出來的事情。

所謂真實自我是分層次的,意思就是說自我按照以上品格組成的權重不同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1.完全是懷的品質(魔的境界)

2.壞的品質佔大部分(人的境界)

3.好的品質佔大部分(人的境界)

4.完全是好的品質(佛的境界)

其中1和4兩種情況恐怕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我們一般是從2或3,努力追求達到4的境界,也就是所謂的完人,聖人,神人,佛祖的境界。(請看我簽名)

當一個人從2改變為3的時候,他是從一個低級的自我變為一個高級的自我,這兩者哪個是真實的哪個是虛假的?在我看來都是真實的自我,只是在自己的不同階段展現的自我而已,但是你經過自己的改變使得自己更接近4的境界,也就是完人、佛祖的境界。

現在你告訴我幼年時候的佛祖和成佛之後的佛祖哪個是真實的?要不要改變?

(ps:我沒讀過魔鬼約會學,以上只是我對本題的一些淺見而已,而已,而已……)


推薦閱讀:

你們經歷過所謂的identity crisis么?
如何接受自己不是個好人的事實並繼續生活(補充:如何做一個符合現實需求的好人)?
如何改變因家庭環境導致性格上的孤僻、自我界限不清?
我這算憤青么?

TAG:生活 | 心理學 | 約會 | 自我認知 | 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