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海達集團怎麼樣?

測繪類的女生,進去合適嗎?待遇如何


中海達-胡煒微博


暑假剛剛去那邊社會實踐調查過:給你貼一下部分成果。

單位資質

單位基本情況

座談人員

招聘情況

工資待遇

男女比例、待遇

業務主體

發展方向趨勢

產值

後期培養

單位或企業文化

對學校建議

對同學的建議

中海達

上市公司

成立於1999年,於2011年2月15日在深圳創業板上市,是國內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領域第一家、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上市企業。中海達現有員工近1000人,其中博士後、碩士、高級工程師等研發、技術精英近80名

5

1

1

3.

10月份開始校園招聘。

在武漢各個高校都有招聘會。

一般是武大的都能進去。

填寫問卷的11年畢業學長工資在3000~5000

公司實行的是安工作完成與否,而非完成量給予相應的獎金激勵機制,如:區域經理完成銷售額多少,應許給予相應獎金額,完成不了給你一年或者一定期限可以累積,累積到了再給,不行就換人

女生傾向於做銷售

公司致力於GNSS 技術的深層次研發,提供全球定位系統及相關行業完整高效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全面、快捷、周到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同時還銷售儀器。

從銷售測繪儀器到現在定位為空間信息產業。目標是成為國際化的企業,成為衛星導航領域全球第一品牌。

數億

只要有能力,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做銷售方面的工作。同時公司也需要較多的研發人才。前期培養過程中比較注重演講能力的培養。

有自己的雜誌和報刊。

李總定義為文化首要是要搞好分配,良好的分配製度是一切的前提

希望學校在教授技術方面的同時可以結合實際的國度到生產中的講解。

編程能力和外語能力都非常重要,同時希望術業有專攻,可以有一門自己相對擅長的學科。

-------------------------------------------------------------------------------------------------------

中海達會談記錄

【第一環節】 倪老師介紹本院情況以及方向設置情況

【第二環節】 李總介紹公司的發展以及對測繪行業大方向的展望

李總:..............

公司成立的前十年,只做了一個GPS。

在上市之前,公司純粹地干測量。

用測量設備進行地形檢測。

業務布局。

你們可以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進行了解,學校教授的都是技術方面的內容,而真正要把技術進行實現,需要依靠儀器來完成。而對整個測繪行業的前沿技術進行了解則關注三家公司就可以了,這樣的關注對你們以後學測繪也會有很大的幫助。第一個是X寶,第二個萊卡,第三個拓普康。從他們的動作,可以預測到未來三五年內測繪的發展。

而國內的測繪裝備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是發展的前十年,原來靠外業賺錢。

其次,2000到2010年,黃金十年,產業資產。誰能做好儀器,做好測繪產品,誰就能主導。

而在做了產業五到十年之後,地理信息產業開始有很多公司上市。而此時做產品的公司馬上就沒有了優勢。

以X寶為例,這家公司就是一條全面的收購兼并之路。最初,它只會做一些儀器,而後來涉及的東西則越來越多,幾乎除了水上測量之外都有涉及。

整個的測繪地理信息發生了變化,可以抓住這幾個敏感詞。

模擬測繪到數字測繪的轉化。這是最基本的。

數字測繪到信息測繪的轉化。不僅測量出了坐標,也同時搜集屬性。

信息測繪到智慧測繪的轉化。

傳統測繪也有很大的變化。

二維測繪到三維測繪的轉化。

固定測繪到移動測繪的轉化。測繪的效率得到了飛速的提高。

靜態測繪到動態監測的轉化。

公司的定位並未把自己完全局限於測繪,因為現在完全著眼於測繪已經不夠了。現在已經定位到了空間信息產業。涉及的領域也較之前更廣了。

最近也在謀劃大數據的研究。而公司也展望著,以後可以從銷售儀器到銷售數據。而中海達希望能夠做到的是,數據更新快,費用低,獲取方便。

原來國內一個產業的發展基本上以南方測繪或者蘇一光為代表,而出一個產品需要漫長的10到20年。而中海達的產業模式則不同,我們是選擇高投入短時間內迅速出產品。

--------------------------------------------------------------

【第三環節】互相交流提問

問:企業文化

答:中海達,上市是拉開和同行業的差距。上市從某一方面意味著資產的力量,可以吸納更多的人才。而在資產分配方面中海達也做得很得當....................

今天也有幸邀請到了武測畢業的一名學長。2012年本科畢業。現在在公司做數據處理方面的工作,同時編寫一些演算法。另外一名學長,廣州博士後培養基地,博士畢業。主要從事遙感方面的工作。

張cy:各位能否給我們提些意見呢?關於在校的時候應該如何進行培養。

學長:學院教授的東西都比較雜,但是以後進入工作的時候要求專。希望你們可以有一門自己很擅長的東西。就比如你喜歡GPS,你可以深入地進行研究。找一個自己關注的點然後專心地研究下去。

學長2:你們也可以提些自己的疑問。基礎專業課也學得差不多了,有關專業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具體地進行提問。對自己的定位也很重要。是本科直接就業呢還是繼續深造,都關係到以後的發展。至少要擅長一門語言。

人事部某高層:擅長一門外語也很重要,公司現在有很多和國外公司的業務,而這一塊恰成了我們公司在開發市場的一塊短板。你有自己的發光點,這一點無論在什麼公司,你都可以成為炙手可熱的人才。而且,要有遠見,你可以從自己的未來可能的需求來塑造自己。

問:校招方面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答:公司每年都在10月份進行校招。而根據往年的經驗,武大的招聘場是所有武漢高校裡面最難預訂的。而後來得到建議,在校招的時候直接和院系聯繫,而不是和學校聯繫。這樣會比較方便。校招的時候也歡迎你們來圍觀。

問:企業文化方面,公司是如何成長的呢?

答:公司有定期的雜誌和報刊。(巴拉巴拉巴拉)

問:能不能有具體的要求呢,關於對人才的一些素質儲備。

答:傳統測繪都是往外面跑。而其實有了專業知識,就業範圍其實是很廣的。公司現在不是去做測量,而是把產品銷售出去賣給別人做測量。所以現在除了研發方面需要的技術需求之外,要是銷售能力可以提高的話也是很不錯的。公司在進行培訓時,會非常注重演講能力。營銷方面如果特別擅長的話,再加上專業知識,在同行中會有很大的優勢。

問:關於就業能給一些意見?

答:現在的你們,就業不要僅僅局限於測繪。在當前網路時代,有很多發展的機會。很多新興行業都是需要人才的。測繪行業也在不斷的轉型。而關注數據,你們也可以得到很多機會。現在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所以不能僅僅的把自己禁錮在傳統測繪的圈子裡,如果那樣做無疑等於自己把自己變得雷同,不稀缺。


個人感覺這家公司並不適合計算機專業的人去,測繪專業的人倒是可以去。首先這家公司有以下幾個問題:

1.沒有核心競爭力,還喜歡吹牛自己是行業第一;

2.領導層有能力的少,大部分是能力一般或者很差,能上去完全是因為工齡夠久;

3.公司窮,喜歡壓榨研發人員,熬夜加班周六日還喜歡叫人過來加班,對外宣稱自願加班,周末加班費50!!!!

4.公司是屬於傳統行業公司,短時間內不會倒閉,但是不看好前景,領導層思維太狹隘。

5.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在公司學不到技術,技術人員待久了就廢了。每年公司的人才流失率都很大,基本留不住大牛也留不住新員工,剩下的都是能力一般或者很差離不開的。


15應屆生招聘,銷售3000,推廣4000,研發8000.把同學們都震驚了。測繪行業薪資難道都這麼低?


雖然沒有去過實踐,不過有了解一些故事,不過曾經寫過董事長的故事。

《保衛南海18年,這名軍官創業,竟成測繪界的定海傳奇》

哪有什麼現世安穩,

不過是因為有人在默默為我們付出。

中國南海歷來戰亂紛憂,圖片來源於新浪博客

今天的中國能在國際上稍微站穩腳跟,也全賴有一群可愛的人在默默付出。他可能是富饒的西沙群島上駐紮的軍人,也可能是搶佔高新科技領域桂冠的企業家。

廖定海就是這麼一個"他」。

18年的軍人生涯,他的足跡幾乎遍布了廈門以南整個南海的島礁。有感於當時國產測繪器材的落後,廖定海急流勇退,決然離開部隊,下海創業,要開創屬於中國人的測繪企業,在另一條國防線上延續軍人精神。

廖定海 中海達衛星導航技術公司 董事長

「我本人曾經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工作過,對南海有非常濃厚的感情。強烈的民族責任感驅使我們一定要生產出最好的產品,為國家的南海發展戰略盡一個中華兒女綿薄之力。」 —— 廖定海

解甲創業報國,逆轉市場格局

他是六十年代生人,從大連海軍艦艇學院海洋測繪系畢業後就進入海軍。1990年代初,30多歲的廖定海成為國內海軍系統最年輕的總工程師,科研成果榮獲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更受到了江澤民接見。

而在南海測量工作中,他時常遇到危險。「有生命危險的情況很多」,對於那些過往,廖定海輕描淡寫,「由於出測所用的船都是小船,風浪大時,常有翻船的危險,靠近島礁全是懸崖峭壁。「這種危險是很大的,好幾次都差點死掉。」

另外國產測繪器材的落後,同樣帶來了很大風險。這不僅導致軍人體力嚴重透支,不時還會有生命危險。較好的儀器基本都是進口的,而且價格昂貴。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選擇了解甲下海。

中海達全名廣州中海達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領域第一家、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上市企業。

1999年,他創辦了廣州中海達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測繪勘探、海洋探測、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光電測繪、三維激光掃描業務等領域研發。

廖定海感恩於近二十年的部隊大熔爐錘鍊,讓他具備了堅強的意志和過人的膽識, 讓企業有良好的執行力。

同時,他也是技術出身的企業家,因此對技術十分重視。「在企業發展的第一個五年里,我還親自做產品研發,中海達的大部分產品我都參與過,直到現在,我仍然參與技術把關。」

與廖定海一路同行的,還有志同道合的兄弟。他們不只為賺錢,而為共同的目標和理想共同奮鬥,頗有當年從軍的情懷,企業也因此能走得遠。

「我們的高管,在投奔中海達之時,一個月只發兩千多元工資。但大家都覺得足夠生活就行了,都懷揣一顆產業報國之心,一心想把企業做大做強。」而這家公司目前,團隊平均年齡還不到26歲,除了廖定海和另一名高管是60年代的,其他高管都是70年代的,其他員工多是80年代的。

中海達剛成立時,國內的高精度衛星導航裝備95%依賴進口。但廖定海用了十年的時間,便將整個市場的競爭格局逆轉,目前市場國產化率已經達到95%。廖定海表示,中海達的高速發展,是整個高精度衛星導航市場發生如此翻天覆地變化的決定性因素。

明年或將重演「國產替代進口」

中海達預計明年海洋產品線會迎來爆發期,一系列新產品將成為海洋探測高端設備的進口替代。因為至今,高端海洋測繪裝備仍有90%依賴進口,國內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二十年左右的差距。一方面因為海洋探測領域,需要長期的研發投入,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另一方面,我國在海洋探測領域的人才儲備極度緊缺。

海底光纜分布圖,華為的海底通信系統已具挑戰國際壟斷巨頭的實力

海洋探測的研發難度到底有多高?廖定海提到:「華為的無線通信水平世界一流,但是學無線通信出身的科研人員卻做不了水下通信,研究水下通信出身的人卻一定能研發華為的通信產品。這一領域研究實力最強的是哈爾濱工程學院水聲學院,不過該校過往的畢業生幾乎都被華為招攬了。」

海洋之爭,必將爆發

「海洋探測市場目前是十個億的量級,但大部分都是靠進口。以往高精度GPS也依賴進口,直到國產化以後,成本降低,市場量逐步加大。這時候消費者才是想用,也買得起。」 廖定海說。

廖定海認為,從全球的大環境來分析,陸上資源已經爭奪得差不多了,各國都必將往海洋發展。即使沒有近年南海事件的發酵,中國這幾年的海洋裝備市場也會有一個爆發。而隨著對海洋權益重視程度的提升,港口和碼頭會有大量新增的工程建設,海洋的石油勘探,都需要高精度的定位探測系統作為基礎。

紮根海洋探測的中海達,有望在海洋之爭中為中國人摘取桂冠。

無人機完善救災系統

為什麼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民間,能快速有序地抗震救災?因為有一個民眾看不見、摸不著的「體系」在運行: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增強了應急能力;航空遙感系統,確保複雜天氣條件下的飛行;空間通信設施建設,提高通訊能力……

廖定海也認同這個體系,因此中海達不僅下海,還要「上天」。中海達只花了半年時間迎來中海達iFly無人機。這款無人機廣泛用於農業、工業,甚至在救災險情也能派上用場。它不僅可以穿透煙霧尋找火點搜救,為災害評估留下第一手實景資料,還能配置應急物品投擲,為災區人員提供保障。

在全國各地啟動應急測繪預案時,無人機能赴災區拍攝災情,可以為抗災救災提供大量的科學依據。而這也是無人機在智慧城市的新應用,將成為大數據產業的新註腳。

大數據催生的產業革命才剛剛開始

移動互聯入口爭奪日趨白熱化,空間信息提供商已是巨頭們廝殺的腹地。中海達近期頻頻布局,先是與百度簽訂激光全景街景數據的採集合同;而後設立全資孫公司涉足O2O;再換股收購聯睿電子,布局室內定位市場... ...

為搶佔空間信息產業制高點,中海達投入了三維測量系統和近百工程師的數據團隊。其激光街景現已能生產高清晰、可探面、可量測的街景地圖,可應用於數字城市、智慧旅遊等行業。

而當下最大的問題是,對此,互聯網巨頭仍未構建起清晰的商業模式。廖定海預計,一旦商業模式構建,街景數據採集的潛力將有大爆發。

從50萬元起家到市值20多億,從海軍軍官到上市公司董事長,從保家衛國到產業報國,廖定海很明確,公司上市或是成為行業領頭羊,不只是造就了多少個億萬富豪,而是意味著肩上平添了一份責任。

在海洋探測、三維激光等領域,未來中國人是伸手求助他人,還是像華為一樣,讓世界為之折服?只有不斷搶佔高地,才不會辜負這個大數據時代。

一如當初,年少的他成為一名錚錚軍人,接受著其他人艷羨、尊敬目光的背後,也獨自承受著一份不為外人道的擔當。


公司關係很純粹的一家公司,只有優秀的人,傑出的人,肯努力的人,才能夠出頭。


推薦閱讀:

TAG:測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