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物塑造誰來完成?
好奇怪啊居然沒人邀請我。沒人邀我就簡單寫一下吧。
首先,這問題不應該是二元論。一部電影和電視劇集中的角色的人物塑造這件事,相關的劇組技術部門實際上包括至少四個環節,製作層面越複雜的電影涉及的部門越多。
第一個是編劇(編劇團隊),也就是創造角色的人,角色的基本屬性,包括性別、種族、性格、體貌特徵、生活方式、行為舉止、家庭和社會關係等都由編劇首先做好設定,如果設定不完整,就會出現國內一些不靠譜劇組需要一個娘炮卻找來硬漢演員的情況。
第二個是cast選角導演,國內一般是副導演,也就是確定這些角色由哪些(什麼樣的)演員來扮演的人。編劇為劇本做的人物設定越完整,cast在進行選角試鏡的時候選出的人選越靠譜。像《小時代》的選角就很成功,演員基本符合郭敬明的劇本對人物的設定(先不論演技)。
接下來除了一些需要演員提前進行技能訓練(如動作片需要練武,特殊職業角色需要學習職業技能)的影片,演員和主創就進組開始拍攝期了,也就到了第三個環節—導演。我在另一個問題里曾經講過導演在一部影片的創作中到底要做些什麼,在角色塑造環節,導演需要根據劇本的文本設定進行視覺創作,確定角色的形體動作、說話方式、表情語氣、衣著打扮等,調配服化部門、燈光部門、攝影(動作捕捉影片還有特效部門)等提供支持,指導演員進行表演,並在後期製作中要求視效、音效、剪輯等部門實現細節層面對人物的創作。
跳過各技術部門對角色塑造的幫助,最後就是執行者,也就是演員了。演員對劇本情節、人物設定和導演要求的理解力,和塑造角色的表現力,決定了演員在進行表演時,能夠呈現出的實際效果的好壞。而塑造方式根據演員自己的特點和角色屬性又牽涉到了表演流派。
影視劇中的角色塑造就是在這些技術環節或者說劇組部門的共同創作(作用)下完成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些環節各自的重要性高低,或者說各個環節是不是都有可能在塑造角色時起到主要的作用。我的答案是,不同的影片不同的角色,在塑造角色中起到關鍵作用的環節是不盡相同的,沒有哪個因素是絕對意義上的主要因素。
首先,如果編劇在劇本創作階段就創造出了極具個性且豐滿完整的角色,他也就完成了角色塑造一多半的工作,因此這樣的影片和角色,編劇的作用最大。典型的比如Aaron Sorkin編劇的《社交網路》,他為扎克伯格構造出了典型的偏執狂自私鬼的性格特點和連珠炮式的刻薄台詞。再比如諾蘭兄弟和大衛?高耶編劇的《黑暗騎士》,在情節上為joker設計了多次不可思議的直指人性陰暗面的變態犯罪方式,並在恰當的情節中為其寫作了數段經典台詞(當然不都是原創),讓這個角色與影史上大部分變態犯罪者角色都大為不同(至於我是否認同是另一回事)。
第二,如果選角成功,利用了演員本人的魅力甚至選擇了和角色個性一致的演員,則角色塑造就成功一半,此時,選角的功勞最大(雖然有時候是導演本人選的角,但cast並不是director的工作範圍,等於導演本人完成了cast的工作)。如《無恥混蛋》的奧地利佬克里斯托弗?沃爾茨,角色本身設定很酷但很難找到適合的演員,昆汀從奧地利找到這傢伙,而他幾乎和角色百分百一致,這就是選角成功解決了難演的角色。再比如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選擇了山西的呂劇演員陸樹銘出演關羽,簡直就是靈魂附體。找到關公轉世,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陸樹銘就用戲台上的表現方式在鏡頭前演了一整部電視劇。
第三種,就是在指導表演領域極具水準,能讓不會演的演員演好的導演威能了。前面提到,有些導演擅長選角,比如昆汀?塔倫蒂諾、大衛?芬奇、陳凱歌、吳宇森,他們只要找到適合的演員(大多愛用御用),幾乎不用在指導表演的領域操太多心。還有一些導演擅長視覺和文本領域,比如複雜情節、世界觀創設或者攝影技術和大場面,不通表演,比如王家衛、邁克爾?貝、諾蘭,他們根本不在乎角色塑造(王家衛大家可以討論,但演他的戲其實都是展現狀態罷了,大家可以想想諾蘭的角色是不是大多沒什麼表演的發揮空間)。還有一些導演,比如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張藝謀、李安、杜琪峰,他們很擅長指導演員表演,一些完全不會演戲的傢伙比如海瑟格拉漢姆、周杰倫王力宏,還有任賢齊劉德華古天樂(抱歉啊,是說劉天王和古仔剛和老杜混的時候),在他們手下可以基本完成任務;而有一定水準的演員,比如保羅達諾、劉燁、希斯萊傑、張家輝,在他們手下會發揮出頂級水準並實現質的蛻變;至於殿堂級演員,比如丹尼爾?戴-劉易斯、姜文葛優、梁朝偉、劉青雲,會在他們手下奉獻出最偉大的演出。可以說,擅長指導表演的導演,他們的影片的角色塑造基本由他們掌握,但同時也需要編劇(張藝謀杜琪峰只要拍角色推動的作品都對編劇很依賴)和演員(像《活著》《色戒》這樣的戲一般的演員根本不敢接)的高水準發揮作支撐。
最後一類是偉大演員起決定性作用的影片。通常來說,像《甘地》《女王》這樣的傳記片,成功的一半功勞都來自本?金斯利爵士和海倫?米倫女爵士自不必多言。還有一類影片也是由演員的表現決定其角色塑造的成敗的:著名漫畫(科幻小說、動畫、經典翻拍)改編的大片。實際上,這類影片由於其角色的家喻戶曉,編劇根本無需自己胡亂修改人設,導演也無需教導演員如何演(看!原!著!就!是!了!),完全就看演員是否能夠百分百發揮出角色的魅力。有朋友肯定會覺得這難道不是選角的功勞嗎。實際上,由於選角基本基於試鏡,而這些題材的角色都太知名,cast選角時會不自覺覺得只要夠像就好,《超人歸來》選擇布蘭登?魯斯出演超人就是其中的典型。魯斯長相雖然完美,但實際在大銀幕上展現毫無力量感和英雄氣質,活脫脫一個基佬奶油超人,徹底的失敗。成功的例子就多了,小蘿蔔頭?糖泥的鋼鐵俠,和今年的超人亨利?卡維爾就是典型。
實際上,還有一些影片,塑造角色的關鍵是服裝(一些古裝片)道具(蒸汽朋克時代科幻片)化妝(《狼人》)或者特效製作(安迪瑟金斯為代表的表演捕捉,阿凡達的納威人,復仇者的浩克等)。像電影這樣複雜的藝術創作形式,其規律和道理遠沒有那麼單一和簡易。
同意@為夢而生老師的答案,我再補充一個剪輯。 剪輯可以通過控制節奏強化演員與劇作人物相似的地方,並儘可能的避免和修飾表演上的瑕疵。
電影人物的塑造?電影人物的塑造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吧。每個人和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對待事物和人物的感官也不同。造就出不同的人去塑造出的人物也不同。每個人心目中就都有個人心目中的電影人物。目前,能被大部分觀眾所認可的電影人物就算是塑造成功了吧。
推薦閱讀:
※《舊與新的鬥爭 - 十億消費者》中提到的一個完全偽造的中國無線通訊協議,該協議將允許二十四家被指定的中國公司獲得他們的技術和商業秘密是什麼?
※喬治亞 (Georgia) 的經商環境如何?為何能在世界銀行「2015 經商環境報告」中位列加拿大、瑞士等國之前?
※2017 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公司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