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一些所謂「心理學家做了 XXX 實驗」解釋了 XX 道理,心理學家真的做了這些實驗嗎?
比如1、跳蚤實驗,說把跳蚤放在玻璃杯里,然後上面蓋個玻璃片,跳蚤跳的撞了頭,就不再跳更高的高度,就算把玻璃片拿掉也不會跳出去。
2、【毛毛蟲效應】心理學家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使其首尾相接,圍成一圈,在花盆周圍不遠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松葉,它們開始一個跟著一個,夜以繼日地繞著花盆的邊緣一圈圈地走了七天,他本以為會有毛毛蟲破除尾隨習慣轉向松葉,但卻沒有,它們最終因飢餓和精疲力竭而相繼死去 。這兩條貌似都說明做事情不能死板等等道理還有很多的,用來說明道理的小實驗,都是真的做過的實驗嗎?我同時邀請了生物學,心理學兩邊的大蝦們,希望能共同探討下這個事兒
先轉載個漫畫
而且做心理學實驗不用老鼠啊... 這明顯不科學!!即使研究昆蟲行為,能立刻反映到高等動物的行為/心理上也屬罕見吧。重要的是,任何一個實驗是揭示科學原理,而非人生道理!前者是理性的,後者是感性的,xx學家在討論xx研究的時候與感性部分是不兼容的。我並非認為科學的理性與人生的感性部分是水火不容的關係,而是這種片面理解事物再投射到另一事物上的態度,是相當反智的。話說回來第一個跳蚤的故事倒是和經典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有些類似,當然真正的實驗並非如此,其科學解釋也是比較複雜的,某一方面即是認為形成了固定心理圖式。同意@金晨羽說的。得一個一個查。
且不說比較心理學所研究的動物範圍。就你的敘述來看,不像正規實驗。因為犯了一些科學實驗的忌。
==============漂洗程序==============
問題描述中的跳蚤實驗可以概括為兩步:操縱(蓋蓋子)---&>測量(看樂子)槽點一:跳蚤原來能跳出去么?也許跳蚤君原本就沒能力在瓶子里完成剛好合適的高難度拋物線動作。
這個研究設計缺陷可以通過『摸底考試』改善。將實驗流程改為:測量(看樂子)---&>操縱(蓋蓋子)---&>測量(看樂子)這樣你至少能了解跳蚤君本來能否跳出。但即使這樣也只能是改善,也充其量只能算準實驗。因為這種設計依然無法抵擋『時間效應』的侵蝕。你壓根不知道跳蚤的跳躍變化是什麼導致的。也許人家煩了等你把它再次取出呢……
當然這也可以繼續通過在『操縱』之前和之後再加『測量點』,比如:
測量(看樂子)---&>(再)測量(看樂子)---&>(再)測量(看樂子)---&>操縱(蓋蓋子)---&>測量(看樂子)---&>(再)測量(看樂子)---&>(再)測量(看樂子)且不說跳蚤君不一定撐得住,就算撐得住這種泯滅蟲性的實驗,這個設計也依然不能將之送入真正實驗的殿堂。因為你無法排除蓋蓋子的同時發生的其他同期因素所可能製造的蟲蟲心理危機(比如一隻難看的讓蟲蟲倒胃口的手,比如不適的震蕩……)
槽點二:跳蚤是因為心懷蓋子才跳不出去的么?也許它撞傻了……也許它看破紅塵了……也許人家就是餓了嘛……
這個可以通過組織兩波蟲蟲一起跳來改善。
隨機分配一半蟲蟲---&>組甲:操縱(蓋蓋子)---&>測量(看樂子)隨機分配一半蟲蟲---&>組乙:別動(沒蓋子)---&>測量(看樂子)這才能算是個真正意義上的實驗。不過即使這樣該實驗也不理想,因為如果隨機分配無法製造兩組蟲蟲的『等同性』,你就無法確定你『操縱』之前,蟲蟲們本來是一樣的。這可以通過在操縱前增加『測量點』來改善。
隨機分配一半蟲蟲(至組甲)---&>測量(看樂子)---&>操縱(蓋蓋子)---&>測量(看樂子)隨機分配一半蟲蟲(至組乙)---&>測量(看樂子)---&>別動(沒蓋子)---&>測量(看樂子)不過即使這樣設計你的實驗你的實驗依然是有缺陷的,因為在經過了一次摸底考試之後,蟲蟲們可能在心理、生理上發生一系列變化,從而影響實驗結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大概想這麼設計你的實驗:
隨機分配四分之一蟲蟲(至組甲)---&>測量(看樂子)---&>操縱(蓋蓋子)---&>測量(看樂子)
隨機分配四分之一蟲蟲(至組乙)---&>測量(看樂子)---&>別動(沒蓋子)---&>測量(看樂子)隨機分配四分之一蟲蟲(至組丙)---&>無為(看啥子)---&>操縱(蓋蓋子)---&>測量(看樂子)隨機分配四分之一蟲蟲(至組丁)---&>無為(看啥子)---&>別動(沒蓋子)---&>測量(看樂子)------------------------------------------------------------------------毛毛蟲實驗同理:操縱(連蟲子)---------&>測量(看樂子)槽點一:毛毛蟲原來能爬出去么?也許那幾條毛毛蟲都是毛毛蟲中的霍金,人家本來也只是踱步思考思考宇宙的問題……槽點二:毛毛蟲是因為心理從眾慣性才爬不出去的么?也許它們只是聞著面前的屁屁身子發軟……==============脫水程序================
個人結論是:以上兩種描述不是心理學實驗。此致,
謝邀!心理學小蝦米先開個頭:
- 關於心理學的實驗,包括其他學科的實驗,都是非常嚴謹或者說嚴肅的一件事,涉及到職業的道德,學者發表一篇實驗論文,公布一個研究結果,可以說必然確實是經過實踐研究的,而且是在相當嚴謹的實驗條件下進行的,例如必須盡量排除影響實驗結論的干擾因素,目的是為了使實驗結論有效、精確。而如果發表一個偽實驗結論,結果就是這個人從此在科學界混不下去了,一個典型的l例子是宣揚「優生論」的高爾頓,這為大神宣稱經過研究,發現知識份子家庭的後代,其能力也要優於相對低學歷、低智商家庭的後代,即所謂的「遺傳決定論」,但後來其他學者發現高爾頓的研究過程是「作弊」的,也就是為了證明「優生論」而有選擇地挑選研究對象,並在數據上弄假。此事之後,高爾頓也成為了笑談。可見能夠被外界承認的實驗結論都一定是做過,而且是被驗證過的。
- 樓主舉的兩個例子,應該都可以被劃分到社會心理學範疇,也就是這些實驗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了解社會人的行為模式。為什麼用動物做實驗對象呢,這又涉及到了倫理道德層面,即有一條公認實驗規則是儘可能地不對被試造成傷害,特別是人就更不行了。這種做事不能死板的道理也就是所謂的「思維定勢」,人其實也是有的,但科學家不能為了證實這一點而讓人像毛毛蟲那樣渴死餓死……所以許多實驗只能由動物代替人作為被試,再通過實驗結果推論人的行為模式。(當然也有很多以人為被試的有趣實驗,科學家靠非常高明的實驗設計,即規避了被試受到傷害的危險,又能得到可信的實驗結論,詳情可查閱各版本的《實驗心理學》或其他讀物)
- 至於樓主對這些網上流傳實驗產生疑惑的原因,我想一個原因是網路確實流傳了挺多的偽科學,所以影響了我們對網路信息的信任感;另外就是實驗研究報告其實都是比較枯燥的,但是為了在更大範圍里流傳,就要省略類似研究數據、參考文獻等讀者不必須了解的信息,只重點描述相對有趣的實驗過程,所以感覺就像故事一樣,有趣但不那麼可信。
- 說了許多,但其實我也不了解做這兩個實驗的大牛究竟是誰,還望後面的大俠們指點~
- 抱歉,補充更正一下:那個跳蚤的實驗,反映的應該是類似「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現象,指因為連續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強烈無助感,以及相應的行為表現。雖然跳蚤實驗無從證實,但「習得性無助」的實驗卻有不少,比如百度娘可以搜索到的馬丁.塞利格曼以狗為實驗對象進行的相關研究。
網址:http://baike.baidu.com/view/115884.htm
第二個實驗是1896年昆蟲學家法布爾做的,用的是松毛蟲。詳見《昆蟲記》第六卷。不過第八天的時候松毛蟲們終於找到回家的路了。前七天中不斷有英雄松毛蟲要離經叛道探索新路,但最終都失敗了,有一次離成功僅有兩巴掌的距離。
整個實驗中貌似沒有松毛蟲喪生,全員回家。不過傷員不少。法布爾和心理學沒有任何關係。PS:法布爾的文筆真贊,《昆蟲記》是將來我孩子的必讀書目里的書。這個問題我們分幾個層次來看。
先忽略你問題補充里裡面那兩個例子,單純來看「心理學家做了XXX實驗,證明了XXX道理這句話」,前半句,有那麼一丁點可能是對的;後半句,多半是不靠譜的。
心理學家當然會做實驗,甚至可以說實驗是科學心理學最核心的內容,但實驗只能夠呈現客觀事實,甚至實驗呈現出的客觀事實也要接受各種驗證,比方說實驗是否能重現等,比方說實驗環境是否經過嚴格控制等;也只有信效度較高的實驗結果,才能夠拿來解釋一些事情。
Philip Zimbardo曾經說過心理學對於行為描述的作用有四個層面,分別是描述—解釋—預測—控制,單純一個實驗,通常只能達到「描述」這個層面,能夠說明的僅僅是「你看,這些跳蚤或者毛蟲有這樣的行為表現」,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主觀猜想。
@外星菜鳥回答中轉載的漫畫試圖諷刺的是「給相關強加因果」,這種情況是最經常也是最容易發生的錯誤。受控實驗得出的結論都很難驗證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繫,更何況一些簡單的社會調查。
當然這也是科學心理學軟肋所在,如果你要驗證實驗結果的因果聯繫,你就不得不引入縱向研究,即在相當一段時間中追蹤你的實驗對象;但同時,如果引入縱向追蹤,那麼時間跨度帶來的實驗成本的劇增常常是難以接受的,且時間跨度越大,環境控制越難,干擾變數越難以控制,這樣的研究通常也就不能稱之為實驗,而只能將其定義為」追蹤調查「或」非實驗設計「。
反過來說,如果真的是一個嚴格控制的真實驗設計,那麼其結果的解釋又受到實驗環境的限制,即漫畫中」給定C,假定D並在E的前提下,A和B才相關」,可以想像,越是精確的實驗,越是難以推而廣之解釋更多東西。
綜上所屬,來看怎樣解釋你問題補充裡面提到的那兩個所謂」實驗「。
當然,@益之已經提到一個問題就是「心理學實驗所選擇的動物範圍」,毛蟲和跳蚤肯定不在這個名單之列,甚至「毛蟲」和「跳蚤」本身都不是」一種「生物而是」一類「生物。再來看實驗過程,@益之的槽點已經總結不少了,我引入科學的視角,如果這個實驗真的存在的話,那麼「換一組毛蟲是否還有這種現象?」,「這一圈毛蟲究竟有幾隻?多幾隻少幾隻會怎樣?」……
最後看實驗的解釋,毛蟲和跳蚤發生了怎樣的行為,跟人類的行為又有何干係?實驗的結果推廣到另一隻跳蚤或者毛蟲身上或許勉強,推廣到人身上……恐怕哪怕人和人之間的行為都不可推廣吧,再次說明,心理學的結果都是統計數據,可以從人群推廣至人群,但絕對不能從人推廣到人。
所以,我覺得也沒必要去找什麼「實驗原始材料」了(當然這不是科學的態度),我也主觀一下,這個故事應該是某心靈雞湯作者哪天無意間看到,有感而發所做。正如@采銅所說,真要較真兒,《讀者》、《意林》更有可能是「此實驗」的原始來源。心理學理論和實驗通常都用實驗者的名字命名的,比如斯金納箱,米爾格萊姆實驗等。凡只提實驗不提做實驗人名字的都極有可能是耍流氓。凡提了實驗人名但google scholar找不到的也多半是耍流氓。
題主是你理解錯了,LS各位也是。原作者寫錯字了,應該是「心裡學家」,他心裡那個學家而已。
毛毛蟲那個實驗確有其事,但是和心理學屁關係沒有, 我覺得@李兵的觀點很精闢,心靈蟲湯。
關於毛毛蟲的實驗我再多說兩句:那個實驗是法布爾做的,記錄在《昆蟲記》里,實驗用的動物似乎是松毛蟲(記不清了),而且那種蟲子是為了保持群體不走散,會在爬行的時候吐出細絲,為後來者示明路徑,精疲力竭而死純是扯淡,最後法布爾自己干預了它們的方向,把它們引向了樹葉。這樣這群可憐的小東西就有東西吃而且餓不死了。
所以說法布爾很萌的,泥萌不要黑他!!
在《昆蟲記》里他從來沒有主動殺死過什麼昆蟲(我看的是選集,至少選集里沒有)。大多數在網路上你能看到的「心理學家」說,基本上都不是高校里的心理學研究者做的研究結論,只是因為加上「心理學家」看起來比較權威,比較容易讓人相信,比較容易好騙微博轉發,僅此而已 我之所以這麼講,一是因為大多數高校里進行的心理學研究,在心理學專業之外的人看來都是極其無聊的;二是因為高校里的研究成果一般都只會發表到學術雜誌,而能看到學術雜誌全文的也只有大學裡的老師和學生(大學買資料庫)。能見諸大眾媒體的研究成果,要不十分有趣,要不對社會可能會產生重要影響,而符合這兩個條件之一的研究,遠沒有我們平常能看到的「心理學家說」那麼多
這個不是心理學,是心靈蟲湯
我簡單說一句: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自古中國先哲就明白這麼簡單一個道理,為何人類一個所謂心理學「實驗」(況且還不知道是否是真的),就完全磨滅了「蟲性」? 這可能嗎?
首先,不管這些實驗是否做過,這根本就不是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實驗和其他科學研究方法一樣,有嚴格的控制變數,有明確的操作定義,有重複性操作,有精確的數據分析,上述兩個"實驗"符合哪一點?不要再認為雞湯文里提到的所謂"實驗"是實驗了,心理學的真正含義已經被那些假"心理學家"扭曲,讓民眾對心理學的認識越來越偏,烏煙瘴氣的雞湯文頂多是茶餘飯後的消遣!算什麼心理學!對心理學感興趣的話推薦看格里格和津巴多的《心理學與生活》
推薦閱讀:
※差生應不應該少交學費?
※微博上的靈源玄學館究竟是什麼人?
※愛國這種情緒可否用進化心理學予以解釋?
※心理學上「看不見的大猩猩」實驗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說話時覺得自己說得很有道理,事後聽錄音時卻感覺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