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初學民法很混亂,大家有什麼學民法的建議或者方法啊?


民法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法律規範,所以大凡涉及三個層面問題:主體,主體之間的行為,和法律後果。

第一個主體仔細研讀下民法通則,初步理解法人和自然人就可以了,具體的分類了解而不必太深入理解。另外注意有時候【最大的法人——國家及其行政機構】作為民事主體的情況。

第二個主體之間的行為,在民法領域有兩種,第一種「行為」,如財產法相關規範,可以化約到【意思表示發出——接受】這一模式,即合同行為,所以要先理解合同概念,從基礎的債務關係和典型糾紛起步,再通過研讀民法通則對債理解清楚。作為債的標的之較有難度的一種,物權也就順便理解清楚了。第二種實際上是「狀態」或者「長期延續性行為」,如親屬法等身份關係,了解民法通則和婚姻法等相關法律即可。

第三個法律後果其實是嵌入到對上兩個尤其是第二個民事行為研習中進行的。

初學覺得混亂,是因為你接觸了大量概念和行為模型,但並未在生活中切實觀察到或者落到實處,所以這些概念總有種二次元的趕腳,彼此之間也有點模糊不清,遇到實例有點把握不準。但這絕對不是記憶力的問題,一方面建議多在腦海中構建和演練案例實景,在接觸一些案例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歸納和總結,多做「虛擬觀察」實驗,這樣能提升你對不同法律概念和規範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建議經常自己嘗試按不同的邏輯標準和路徑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做到能像玩積木一樣對各個部分知識進行鏈接操作,提升你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法界小學徒矣,唯曉一二,望有助益。


民法確實比較混亂

沒有民法典

通則、部門法及各種解釋之間經常打架

建議先把書大概看一遍

把民法體系搭起來

教材的話用那本黃的

名字叫民法原論

我覺得比較好

忘了是誰寫的了

再去聽聽司法考試民法的講座

網上到處都有下載的

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有個很好的方法。

自己制定一部法。

比如你這學期學了/看了民法總則,你就自己寫一份民總草案,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語言去寫。寫時參考各種教科書、專著、比較法。寫的過程就是你運用知識、調和體系的過程。

寫完後肯定會有很多很多錯誤,用詞上的、構成要件上的、體系上的矛盾等等。你可以拿去給民法老師看,如果這個老師比較和藹或和你關係好,他可能會樂於給你批註一下。

過兩年當你再看自己制定的法條時,會覺得~

「當時好幼稚啊!」

評論有人說立整部法要很久吧,太費精力。那你可以只寫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制度呀,比如我這周學了代理制度,我覺得我國民法總則中代理制度立的不行,有欠缺。然後就按學理的步驟參考比較法,寫一套我自己認為理想的代理制度,最多二十條。通過自己擬定法條,會對整個代理制度有一個全面的把握,這本身就是學習的過程。


看法條,一個部門法一個部門法的看


學習民法從簡單開始。

有兩個方法:

  • 從法條到案例,這個適合法學專業的,結合起來學,效果更好,可以對一些法律術語有更好的理解。
  • 從案例到法條,這個感覺適合非法學專業,只針對個案,而且學起來有興趣。

學法條也要有方法,民法分物權、債權、繼承等等,逐一的學習,要注意其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係 。一部分一部分的學相對容易點。

如果時間緊的話建議去聽點司法考試的民法錄音,基本也就2天可以聽完了,而且講義那些東西分類也很明確,學起來很容易。這個方法應付考試很輕鬆。


1、先看一遍法條:通則、合同法、物權法、擔保法、侵權法、婚姻法、繼承法。有個概念。

2、讀案例和判決書。發現對法條的理解會有很多問題。

3、回到理論,讀教科書和其他解釋論的專著。

4、重複和穿插上面的步驟,並進一步深化理論性書籍的閱讀,這時候就可以按照興趣和特長不再拘泥於解釋論。


首先弄清楚基本的框架體系,然後去細化自己的知識,對照法條理解記憶。


王澤鑒的《民法概要》可以看看。


民法是一部權利法,以依照權利來分別看。具體從權利入手。分門別類分別從概念,特徵,內容入手。

債有意定之債和法定之債的區分,從合同,侵權,分別著手。

就這兩個部分


民法不存在很清晰的系統,把每個概念理解透徹民法肯定就學好啦^O^當然,這裡的理解透徹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多看教材多看教材多看教材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還有就是可以按照行為論主體論客體論的思路


建議先看王澤鑒先生的《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再運用該書的方法論,分析五年以內的司法考試所有案例,並結合現有的法律條文,相信你會有所收穫的。


推薦閱讀:

法理學那麼難懂,為什麼還說是入門呢?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特別注意保留證據,應該怎樣保留才是有效合理的?
霍sir如果在遇地痞到尋釁滋事毆打時是否會選擇還手?
為什麼國外法庭上稱呼法官為 「Your Honor」 ,而稱呼領主,貴族小姐為 「My Lord」 , 「My Lady」 ?

TAG:法律 | 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