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幾個朋友的孩子,在玩湯姆貓的時候玩的方式都驚人的一致,就是不停的打它到湯姆貓完全暈倒為止,好玩的說話功能卻提不起這幫小孩的興趣,能否有育兒行家解釋下這種行為的原因,家長如何應對,制止還是順其自然?
01-11
之前3歲的小侄子來我家玩,也是對打倒TOM貓很有樂趣,一打倒就會很開心地大笑,拿其他東西給他玩,他都沒這麼大興趣。
但我認為,這跟什麼暴力之類毫無關係,而是他們的探索本能,是他們與外部世界互動的方式。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子,認識世界的主要方法不是通過語言和邏輯思維,而是感官刺激。 小孩子對生命、死亡、痛苦、傷害等等是沒有概念的,需要有人來教他,並讓他在實際生活中有所體會,他才能慢慢地懂得,才能培養出同理心。對小孩子來說,外界的任何變化都是新奇有趣,都是好玩的。平時越不常見,刺激越大,他越覺得好玩。他享受的不是對方的痛苦(他根本不明白這對對方而言可能是痛苦的),而是任何可能的新奇體驗,所以談不上殘忍、殘暴等。 至於家長,大可不必對此太過敏感,你們日常的所作所為、言傳身教對小孩子的影響要遠大於這種小小的遊戲。如果實在擔心的話,只要把握好尺度,在他身上「有樣學樣」,讓他切身體會一下自己的行為可能帶給他人怎樣的感受就行了。若是直接就在心裡對他下了殘忍、壞孩子的評判,並嚴厲斥責、懲罰、壓制,不但會傷害到小孩子的心理(因為他根本不懂自己哪裡錯了,為什麼錯了),甚至反而會激起他的叛逆心,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變本加厲地尋求發泄的快感,到那個時候他就真的「如家長所願」的走上暴力之路了。
ps、除了小時候偶爾幫忙照看比我小8歲的妹妹外,毫無任何育兒相關經歷。以上純屬觀察與推理結果。我給我媽玩湯姆貓的時候她第一回合也是把它打翻在地或者讓他去抓燈,第二回合是聽他呼嚕嚕,第三回合才是讓他學說話。
我覺得這跟這款遊戲的設計有關,打的動作很容易達成,但呼嚕嚕需要連續較輕地觸屏好幾次,而學說話及錄音就更麻煩,要掌握它側耳傾聽的「微妙」動作,看錄像的話更要在兩個app之間切換。互動遊戲最重要的是簡單反應,如果在湯姆貓里,猛按屏幕的回饋是貓舔手指,也可能小孩子們的反應會不同。他們熱衷於直接和容易的操作,喜歡看這些操作在不用細想之下形成的強烈反應。而且,作為小孩子來說,他們不會覺得湯姆貓說話的聲音有什麼好玩吧。他們自己不就是那樣么……當然,兒童對暴力、苦難這些還尚未生成判斷以及動物搶佔優勢的暴力本能也是一部分原因。這個問題跟弗羅姆在《愛的藝術》裡面舉出的一個例子很相似。書里大體的說:兒童抓到蝴蝶之後,為什麼要殘忍地把它的翅膀折斷,讓蝴蝶不能飛呢?其內在原因是想了解蝴蝶,愛的第一層次就是了解,蝴蝶必須交出自己的秘密。對於兒童,湯姆貓遊戲也是,把你打暈了之後你會怎樣呢?小動物眼睛嘴巴散了一地的原理也是一樣,各器官散一地是怎樣的(有多少個器官)呢?也許只有多學點「發展心理學」才能給樓主一個答案。
另外,對於兒童,各人的氣質類型、心理傾向、生活環境等方面是一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見到兒童殘忍的一面不要大驚小怪,制止了就行。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來看待。
第一:您的孩子喜歡這麼"暴力"對待湯姆貓,這是"人之常情",絕對跟大人的灌輸沒有因果關係。就像很多大人很喜歡看那些別人怎麼倒霉的真人秀節目一樣,我覺得小孩子看到湯姆貓"倒霉"了很高興也是人的本性,不至於會影響到暴力傾向那麼大的問題上的。 如果你細心觀察,會發現一般打的是男孩子居多,女孩子會採用別的方式(我女兒是剛開始喜歡不停給湯姆喝奶)開始,但是一旦發現有打這個玩法,男孩女孩都不放過了。我女兒就是因為被男孩子"教會"了打之後就不再給湯姆喝奶了。當然不排除有孩子會因為代入感很強烈,覺得貓很疼不會打,但是這是少數。 第二:(另一個角度)如果您不希望您的孩子看到湯姆貓倒霉了會那麼高興,(我覺得可以允許作為父母選擇性的"灌輸"自己的審美。)如果這個角度來看,你可以對孩子說:"湯姆很疼了,要不我們摸摸他吧"然後您帶頭摸一下湯姆貓(我知道湯姆貓被摸之後也會有一個很舒服的表情"。但是這個其實不會根本上杜絕這件事情發生的,你做不到他在你面前就裝著撫摸它,背後就使勁地打他吧。 你可以選擇別的遊戲給他玩,APP STORE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遊戲拱您的孩子選擇,為何要在受爭議的遊戲裡面糾結呢,完全可以選擇你也樂見他也高興的新遊戲。就如在我家,孩子是不能看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一個概念。聽過 mit 一老師講動物行為,說到貓有獵殺的本能。這是本能,所以就算它不餓,有機會,也要抓抓耗子,鳥,小魚啥的,也不為了吃。
有些東西,是生存本能。本能的問題是,你越憋,它越強烈。不信你不眨眼試試能撐多久。
所以有個地方,以正確的方式把這本能釋放出來,是件好事,大部分情況下,不會說讓你變得越發暴力。
所以個人以為不用太上心,要注意,慢慢體會孩子的目的,必要的時候引導一下,幫他們分清玩具和真實的動物。
我也發覺很多兒童會有一些無意識的暴力傾向,比如會非常殘暴的虐殺小動物,我也很好奇這是為什麼?天性嗎?還是受環境影響?
打貓又簡單效果又明顯,每一次點擊都會有響亮的啪啪啪,直到tom倒下,換成鳥叫,頭上冒星星;我外甥女兩歲,也喜歡打,打倒之後她就笑著跟我說「打歪啦」;這跟殘忍、獵殺本能無關;她對這是「傷害行為」毫無概念;後來我就說打它它會疼,然後教她跟貓說話,她會說,說完接著「打」;直到我說再打就不給你玩了才不「打」了。
我看過一篇關於孩子教育的博文,裡面提到他三歲的孩子非常喜歡一部叫happy tree friend的動畫片,這部動畫講的就是一群樣貌可愛的動物結伴出去玩,最後都會遭遇各種飛來橫禍,腦袋腸子眼珠掉一地,這對大人來說簡直就是暴力的,冷血的,限制級的。博主不懂為什麼他的孩子就是喜歡看,而且還邊看邊笑。 其實我當時跟博主也有同樣的疑惑,後來我想,可能對於這些初生的孩子來說,他們本身就是「生命」的代表,在家庭的悉心呵護下,死亡、傷痛離他們遙不可及,甚至從未見識過究竟有多麼可怕,他們喜歡這些在成人看來是負面的東西,可能因為出於對未知的探索,驅使他們行為的是好奇心。 再往下說,我們都是成年人,我們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周遭的事物,用社會常識去衡量自己的行為,要有愛要和平,那是因為我們明白戰爭的血腥和殘暴,明白生離死別有多麼痛苦,而這些孩子卻是無辜的,他們去做這些看起來殘忍的事情,或許僅僅是好玩好奇,他們並不懂成人世界的價值觀,更沒有所謂良心上的道德譴責。 最後,我很慚愧的說一句,我不是教育專家,也未曾生兒育女,卻在這裡大放厥詞。但我覺得就算有教育專家出來給樓主指條明路,也千萬不要草率盲從,因為任何事情都應該根據具體的環境作出相應的決策。就像解剖一隻青蛙有可能讓孩子培養起生物學興趣也有可能讓孩子變的有暴力傾向,關鍵在於家長怎麼引導。怎麼教育孩子,我想對於每一位家長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責任,一定要三思慎行!
我家小孩三歲,玩湯姆貓頗有幸災樂禍的感覺,發現之後就再也不讓他玩ipad了,取而代之的就是買了好多小孩子看的繪本,晚上讀故事給他聽,至少故事書里,繪本里講的都是關於愛,真善美的東西。個人覺得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遠離電視,多看書更有利於他的成長和人格的發展。
我也觀察到了同樣的問題,小孩喜歡把貓打到暈倒。不過我看到的幾個小孩也喜歡和他說話,而不是僅僅打貓。 我認為這只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方表現,並沒有特定的含義。這幾個小孩子日常的性格也是各不相同,也有很溫順的孩子。 記得某位育兒專家說的,幼兒不願分享玩具和長大後是否大度、有分享精神沒有任何關聯。我想這是一樣的。
打貓又簡單效果又明顯,小孩子很容易上手啦 學說話還是要複雜一點,小孩得慢慢才能體會它的樂趣
我個人的看法是,小孩子會對新鮮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在tom貓這個遊戲中,擊打tom貓比聽tom貓的聲音,視覺上和聽覺上的衝擊都要大的多
如果家長有點擔心,可以引導小孩子摸摸貓的肚子啊,然後,摸摸小朋友的肚子,把小孩子的吸引力轉移走之類的
湯姆貓倒下以後很萌的~場面並不血腥殘忍,所以沒什麼可擔心的
我也喜歡打到昏為止,不為什麼就覺得好玩啊!ps我本身不那麼暴力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張堯學任校長以來中南大學的變化?
※國際象棋在世界上非常流行,為什麼在中國很難推廣普及?
※「好為人師」是不是我們的國民性格之一?背後的深層動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