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語各方言聲調的調值五花八門?能否總結出一個聲調上的譜系樹?

現在流行將中古的聲調認為是來自於更早之前的音節末的輔音成分。若果真如此,那麼,是不是在輔音成分變作聲調的過程中,就已經有了幾派不同的初始調值體系?能否根據現代方言的調值對中古的這幾派進行推測構擬?


中古聲調被認為來自於更早之前的音節末的輔音成分,這個說法是根據越南話聲調的形成過程而得到的。鄭張尚芳先生在上古漢語中構擬了大量的-s、-h尾。而一些語言學研究者更推進了一步,認為不僅僅是輔音成分,而是發聲態。上聲來自於假聲,去聲來自於氣聲(breathy)。在這樣的理論之下,「聲調」這個概念都將被重新定義了:聲調不再只和音高/頻率有關,而是調域、發聲態、長短、調拱等所有超音質的綜合體現。

考證古調值有意義嗎?當然有。為什麼一般的調類分合都只是分陰陽,但是上聲上出現了全濁上和次濁上分離的濁上變去?我去年跑了文成一帶,從他們的調值上一下子就得出了答案(後來發現鄭張尚芳先生已經做過同樣的猜測):中古上聲是一個假聲,在全濁聲母后最容易錯配而失去假聲成分,次濁聲母則可以很好地帶假聲。這很好的說明了考證調值在研究調類分合演變時的意義。

至於聲調譜系樹,如@郭家寶 所說,用調類來畫倒是很好的。比如說用「全濁上歸去」,基本可以將全國方言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官話、贛語、湘語,另一部分是南方方言。用「平分陰陽」,可以將晉語核心區從官話中分出來。用入聲的派法,可以分出官話中的北京-東北、膠遼、中原、冀魯、上江、下江等區。漢語方言的分區、分片、分小片,大量使用了聲調作為標準。

而調值的譜系樹,暫時看不到希望……調值本身確實是經常變化、相對不穩定的。我一直猜想,可以用連調變化取代單字調來作為調值譜系樹的核心。但現在的聲調研究幾乎是推倒重建,對調值的描寫都沒有定數,更別說連調了。

哦說到聲調的譜系,西南官話倒是非常齊整,內部相對統一,尤其是雲貴川一帶,陰平是升調,陽平是低降,上聲是高降,去聲是低凹調(或者說純低調)。


如果聲調產生於韻尾的簡化,那麼這個簡化過程必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s先變成-h,然後脫落變爲去聲。具體過程肯定更加複雜,可能中間某個階段時,區別於平聲的聲調已經產生,但是僅僅是韻尾的伴隨現象,後來慢慢變爲主要辨義手段。

調值是語音體系中最不穩定的部份,即使是非常臨近的方言之間也差別極大,可見古今流變不計其數,切韻序中說過「秦壟則去聲爲入,梁益則平聲似去」,一般的解釋是秦壟的去聲調值和「切韻標準語」的入聲調值相同,梁益平聲的調值和「切韻標準語」的去聲調值相似。這反映了古代方言之間調值就差異巨大。然而穩定的是調類,一千多年來平上去入體系(除了北方入聲消失,濁上變去)幾乎沒有什麼重大變化。

我覺得考證調值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如果說有幾派不同的調類劃分,到有這個可能。《聲類》就把音韻分爲「宮商角徵羽」五類,很可能就是不同於「平上去入」的一種劃分方式。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當今普通話的韻律,吳語四聲八調、粵語九聲、潮汕八音,哪個更接近古漢語的詩文韻律?
「小姐」「哪裡」等詞中,第二個字是三聲還是輕聲?

TAG:方言 | 漢語 | 音韻學 | 聲調 | 中古漢語 | 中古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