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抒情詩?
這大概不是靠這樣的提問,可以回答清楚的問題。
一個理字,可以有成千上萬種乃至無窮,一個情字,也可以有成千上萬種,乃至無窮。我曾說過,離開了情字,無法審美。情是千姿百態的。不妨試一試,隨便找出10首古代的、現代的好的抒情詩,你都絕然找不出絕對相同的意象來。
感受和欣賞抒情詩,是很個性化的問題。我只能說,你讀得越多,情感體驗越豐富,你能體會抒情詩中的妙趣越強。你非要在被打動的同時或被打動後,才能欣賞。 (或問,既然是很個性化的問題,為什麼有些詩知曉率會如此之高,億萬人說好,如李白的《靜夜思》,在中國,大概已到家喻戶曉的程度了。明白如話,閱讀無障礙,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此詩捕捉到了億萬人都有或者可能會有的一種感受,這就是當明月與故鄉相聯時產生的或淡或深的鄉愁。 我們在求職表或什麼表上填履歷時,通常會有填「出生地」的要求,這裡要求的只是準確,你填上「延安」或「上海」或「北京」或「普定」,出生在什麼地方就填什麼地方,其中「普定」是貴州的一個小縣。出生地,就是故鄉。但無論是要求填報者或填報者,在看填報結果或填報時,都可以不參與情感色彩,準確就行。 故鄉一詞,本身就是含有情感意味的詞。我們通常認為,凡概括,就要抽象,凡抽象,就是理性,就成了乾巴巴的東西。這是不對的。故鄉一詞,也是抽象,但這種抽象,屬於帶有情感意味的概述性事實,是對成千上萬的人出生在成千上萬的地方的事實性概括,是用更大的事實對個別事實的概括;每個人都會有思鄉之情,故鄉又概括了離鄉之人共有的情感。除非有人從來沒有離開過出生地,否則概莫能外。「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一旦說到故鄉,見到故鄉人,可以喚起多少人美好的回憶和思念啊。
上面所說是鋪墊,現在再來說李白的《靜夜思》。不管學界對李白的出生地有什麼爭論,現按公認度比較高的四川江油縣說,他當時想到的故鄉是江油,或者他是普定人想到的是普定,他可以寫成「低頭思江油」或者「低頭思普定」,對他本人來說,是合理的準確的,但是此詩的普遍性馬上就顯著降低了。首先,即使讀者感興趣,他也得費勁去想,江油或普定在哪裡,是個什麼樣的地方。賞詩的興緻就敗了,更重要的是,他用一個非常具體的地方,限制和規定了讀者的思維範圍,讀者不會用自己的思鄉之情去參與感受,此詩的讀者,就可能會因此減少一大半,或者歸於零。 同理,如果換為「延安」或「北京」,會讓人和政治意味聯在一起,換為上海,會和繁華聯在一起,對於當代中國人來說,這些地方,也都有其特定的含義。而像上海、北京這樣的地方,夜晚燈火輝煌,早已沒有美麗的月色,能否再以故鄉的月色來說思鄉之情,怕也是不行了。 這裡有個故鄉的共有性和個人故鄉的個別性的關係,找出共有性使其具有了最大的普遍性,不限制你的個別性,又給了你充分自由的聯想。這正是賞此詩的關鍵點。 現再複製我說唐詩的貼文網頁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76041,其間也說到了相似的道理。順便說一下,對於文筆好壞此類主觀性評判的東西,道理也是相通的。知乎上有這一問題,我也答過。主觀性的評判,並不排除對客觀性定義的認識。既然許多人讀文章或文藝作品,都會注意到文筆,甚至評判其是好是壞,說明文筆這個東西是存在的,只是由於懶於深思,不願花功夫去尋找他的共同點去定義,或者覺得他人說得不準,不願承認。所有客觀存在的事實,都是可以定義的。自己未找到或者不願承認他人的定義,都不能否定其存在。)(從第4自然段至此處,為後來補充。)
現在一些離退休老人,閑下來,喜歡寫點古體詩,認真地學格律,寫出來的詩,格律倒是對了,卻無法讓人讀下去。這說明,技術性的能學會,而詩味這個東西,很多時候,都只能意會。學新詩的也不乏其人,許多意象,都是硬粘貼上去的,怎麼讀怎麼不是味道。 如果對方不能體會到詩味,你讓他去閱讀欣賞,怎麼說,都是枉然的。 所以,有些人終其一生,不會喜歡詩。而能賞詩之人在一起,幾句話一說,就會談得神采飛揚。 這是一個和氣質、閱讀範圍、情感體驗、想像力有關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了,除了一些技術性問題外,欣賞上幾乎可以不師自通。 發現此提問有修改,可能是邀請我回答者,覺得我的回答與他要問的不完全對應。看來是我偷懶了。又作了補充,補充部分加括弧標出。也不知說明白一、二沒有?面對十九世紀大量「抒情詩閱讀障礙」的讀者,抒情詩人夏爾·波德萊爾頗為焦慮。他覺得自己有必要親自「指導」讀者如何閱讀抒情詩——於是專門寫了一首抒情詩,編在詩集《惡之花》的開頭。
雖然隔了一個半世紀,但這份「指導」大概並未喪失效用。
以下摘錄部分:愚蠢和錯誤,還有罪孽和吝嗇,
佔有我們的心,折磨我們的肉身,我們在培養我們喜愛的悔恨,就像乞丐們贍養他們的白虱。我們的罪孽頑固,我們的後悔無力;我們想讓我們的懺悔獲得厚報,我們快活地走回泥濘的小道,
以為廉價的眼淚會洗盡一切污跡。
……
正是惡魔,拿住操縱我們的線!
我們從可憎的物體上發現魅力;我們一步步墮入地域,每天每日,沒有恐懼,穿過發出臭氣的黑暗。像一個貧窮的放蕩子,狂咬狂吻一個老妓女的受折磨的乳房,我們一路上把秘密的歡樂偷嘗,拚命壓榨,像壓榨乾癟的香橙。
……
這就是無聊!——眼中噙著難忍的珠淚,
它在抽水煙筒時夢見斷頭台。讀者,你認識它,這難對付的妖怪,——偽善的讀者,——我的同類,—— 我的兄弟!
——〈致讀者〉,錢春綺[譯]。
敢於相信世間有純粹的感情,敢於相信看似不可能的誓言。
當實在無法被打動時,敢於相信這詩人是個傻逼。中文語境里,抒 情 詩 三個詞指涉的範圍實在太寬廣,寬廣到如果題主如果不界定
什麼時期什麼地區
什麼語種那麼,這個問題,或許根本不可能得到合適的回答。方便界定問題起見,簡單說幾句。
就西方文學來說,抒情詩通常對應英文的lyric,詞根lyr-來自古希臘文λ?ρα,歐洲文學裡,德 法 意等國都曾用同詞根的詞來指稱過某一時期或者某一類的文學作品。中文翻譯統一用了抒情詩這樣的稱呼,可是,就詩而言,這些詩的共性除了都被稱為詩以外,其他的很多時候很難描述。古希臘文中λ?ρα本意指的是一種弦樂器,常被譯為弦琴,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代稱,用來表述伴隨弦琴演唱的詩篇。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還有伴隨管樂器等演奏的詩篇。所以,lyric本意指代弦琴詩,因此,如果題主看的是古代作品,包括古希臘和古羅馬,那麼這些多少還靠近弦琴詩本意的作品,其閱讀理解方式可以粗分為一類。
古典晚期到中世紀,抒情詩不多見,文藝復興時期才湧現了不少用lyric自稱的詩篇,一直到近代古典主義興起乃至現代,幾乎所有的詩歌都會被歸結到抒情詩一類。這首先是因為古典時期以後其他門類的詩體,比如史詩 頌詩等,很難見到了。 其次是因為,後人很難再創造其他詩體的輝煌,只有用抒情詩來緬懷詩歌的尊嚴。
回到中國文學,抒情詩到底指什麼,顯然也是個很大的話題,因為,甚至有人說,中國詩歌都是抒情詩。顯然這裡是就詩體而言的。比如,史詩這種體裁在中國漢族文學中是不存在的。
所以,題主不妨精確一下問題,你想問的是
哪個時期哪個地方哪個語種乃至哪個詩人的作品。因為,讀博爾赫斯和讀賀拉斯絕對是不一樣的啊!足夠了解作者的性情,作詩時作者是否發生過什麼事情。
問人世間情為何物,只叫知友呼朋來回答!
閱讀抒情詩,掌握感情的輕重很重要。希望你去了解抒情詩的背後,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那麼,你才能充分了解這首詩給你帶來的情感。
推薦閱讀:
※《詩經》中有哪些關於星象的記載?
※「寫詩」是一種「精神貴族」的標誌嗎?
TAG: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