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心理學角度看,「壓抑」的情緒本質上是什麼?


壓抑本身不是情緒,而是對情緒的一種處理與對待方式。某種層面來說壓抑是情緒的反義詞:壓抑是不允許情緒被表達。

開心了不被允許笑,傷心了不被允許哭,是壓抑。

開心了沒有能力笑,傷心了沒有能力哭,是壓抑。

沒有辦法感受開心,沒有辦法感受傷心,是壓抑。

這是我對壓抑的幾層理解。

但壓抑這種因應方式本身並不一定不好。壓抑作為最原始的心理防禦機制,本身是有正面意義的,並且非常重要。大喜大悲、憤怒害怕,這些極端情緒會影響思維能力與判斷能力。機體通過壓抑這種心理防禦機制,讓個體覺得好受些,並且能夠保持理性。極端危急狀況下人們害怕恐懼時,壓抑是很容易出現的心理防禦機制,而這種機制能幫助個體維持判斷力,提高生存幾率。比如最近《敦刻爾克》,非常壓抑的一部影片。陸軍那條線里,體現了壓抑的作用。而海上那條線里被救上來明顯ptsd的飛行員,表現出的狀況,是壓抑失效後,極端恐懼害怕淹沒了心智造成的影響。

但萬事有度,過猶不及。壓抑只是因應情緒的一種方式,但如果成為因應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會影響身心健康,甚至影響生活工作與人際交往。

壓抑這種情緒因應方式,與天生氣質、家庭教養、社會環境、個人經歷都有關。

一些壓抑的形成,是將外界的壓抑內化。外界不準哭不準笑不準發怒不準害怕的條條框框,慢慢內化為自己不準哭不準笑不準發怒不準害怕的標準,再慢慢,簡化成不準有情緒,再慢慢變成對情緒鈍感,失去感覺情緒的能力。

另外一些壓抑的形成,我覺得和「習得性無助」類似。正常地表達情緒,得不到關注,長時間被忽視。時間久了,個體潛意識覺得表達情緒無用,慢慢失去了表達情緒的動力與能力,也逐漸對情緒鈍感,失去感覺情緒的能力。

常常,過度壓抑習慣的養成,各種因素是交織在一起的,非常複雜。而且壓抑又是非常原始的防禦機制,而且時常壓抑是與超我對自己的自我要求有關,一旦建立起來這種應對情緒的習慣,會很堅固,很難改變。自我改變的重點在於重新學習覺察情緒。情緒本身是好,情緒是可以表達的,然後尋找適合自己的健康的表達情緒的方式,並在嘗試表達情緒中獲得正面的體驗,慢慢地,是可以打破壓抑的壁壘的。


今天正好想到了這個話題,轉過來希望對以後看到的朋友有所幫助:

可能很多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朋友都會聽到一些說法叫做:「不要壓抑情緒」,或者說要「接納情緒」等等。這到底是啥意思呢?為啥不能」壓抑「情緒呢?不壓抑的話多難受啊?

解釋為什麼不能壓抑前要先解釋一下意識和無意識。無意識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各種爭論也很多,但這裡簡化的介紹一點:就是無意識是我們意識不到的但是可以影響我們行為的那部分東西。它的思考邏輯是關注眼前利益,追求快樂,逃避痛苦。而意識,可以近似理解為理性,它會權衡近期利益和長遠利益,做出理性的行為選擇。

如果上邊的說法比較抽象,可以借用暢銷書《象與騎象人》中的比喻:我們的無意識和意識有一點像大象和騎在上邊的人。大象比較沒有理性,看到好吃的就去吃,看到害怕的東西就跑。而負面情緒就像是一個火盆,我們可以把它端在人的手裡(接納),也可以把它丟給無意識的大象(壓抑)。端在人的手裡,雖然也很燙手,也很難受,但人可以控制自己,暫時還不會失控;而如果丟給大象,大象則會抓狂,這時候人就沒法控制大象了,整個象和騎像人都會失控。

比如焦慮的時候,如果我們不面對焦慮,而是壓抑,焦慮情緒就會進入無意識,然後無意識就會按照我們慣用的方法迴避焦慮,比如暴飲暴食,比如玩遊戲等等,而且還會編出一些理由來對自己說:「不吃飽怎麼減肥呢?」。(這些情景一定很熟悉吧:))

無意識大象會找到一條最簡單的趨利避害的解決方法,而這些行為對於我們的長遠利益其實是無益的。所以我們要想辦法把火盆抱在自己手裡,而不是丟給無意識去處理。而情緒也像火一樣,總有燒盡熄滅的時候,所以不用擔心,只要端著它,不要加柴火,過不了多久就息滅了。

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需要練習的。這裡提供一個小小方法:負面情緒來了以後可以閉上眼睛深呼吸三次,想像負面情緒在身體的什麼位置,是什麼樣子,觀察它,而不是壓抑它。也可以想像有一團陽光照耀著它,慢慢那個情緒就會散去。或者不善於想像的同學也可以將情緒和心裡想的東西寫下來,都會有所緩解。總之就是要看到自己的情緒,它很有力量,接納它的存在,與它共處。

誰都有情緒不好和失控的時候,只要將頻率和影響範圍控制在一個可接受的範圍內就好了。

大象很厲害的,我們要多哄著它。


心理學中「壓抑」這個概念,最早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按照他的說法,他把壓抑叫做:「整個精神分析理論結構的基石」。我自己的理解呢,就是說,當人遇到衝突,無論是內在淺薄的衝突還是深層次的衝突、害怕面對的情緒啊諸如此類,人都會使用「壓抑」這個工具來保護自己。

所以壓抑本身不是個情緒,是一種為了處理情緒,而做的積極的努力,就是一個人努力地通過「壓抑」把讓自己感到威脅或者痛苦的內容排除在意識之外。比如說一個孩子對於自己的童年沒有什麼記憶。但他明顯有很多創傷後的反應。這並不是孩子在有意隱瞞,也許是因為這個記憶實在太痛苦、太可怕了,於是他將這些意識"壓抑"了。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呢,每個人都會使用壓抑,因為所有人都有不願意帶進意識的想法,就要努力地將它們壓抑到「潛意識」中。所以它是對於各種情緒的反應行為,也帶來各種情緒。弗洛伊德還有個名言,大意是說,壓抑這事情不但很累,且要付出代價:但凡被壓抑的,都會以更醜陋的方式捲土重來。

順道再講個課本上關於「壓抑」的八卦。前段時間備課時候看到的,也挺有趣:

因為有了這麼一套理論,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陣子由於過度相信「壓抑」而出現的冤假錯案。

最著名的是「富蘭克林案」:1969年一個8歲的女孩失蹤了。後來人們在一個水庫發現了她的屍體。但是警方找不到實際的證據,沒找到殺人犯。結果,二十年後,被害者兒時的夥伴,叫艾琳.富蘭克林有一天忽然她想起了一些畫面。她想起來:案發當時,她在現場,她看到她爸爸性侵了這個女孩,並用石頭砸她的腦袋,把這個女孩兒殺死了。

當時的法庭認為,除非當時艾琳富蘭克林在現場,否則她怎麼會知道案件細節呢? 因此將她父親定了罪,送進了監獄。(是不是很魯莽……人的判斷就是這麼地不可靠,囧)。

但是為什麼這些記憶在20年後才浮現出來?檢察官認為:是因為這些記憶太痛苦,以至於艾琳把這些記憶壓抑在無意識層面。而20年後因為自己有了基本上同歲的小女兒,激發了她被壓抑的記憶,進入了意識。

於是她的父親呢,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由於:「被壓抑的」記憶而被定罪的。

結果呢,她爸爸服刑5年之後,由於有新的證據出現證實她爸爸是被冤枉的。那艾琳證詞中的「細節」是哪裡來的呢?大家這時候又認為:是二十多年前那個小姑娘死的時候,新聞報道了大量的細節,這些是艾琳.富蘭克林所謂「記憶」的來源。

於是這個倒霉的爸爸在1996年被無罪釋放了。

這個心理學教材裡面,原話是這麼說的:

「有少數心理治療師因為誤用了精神分析的壓抑的概念,而造成了數千家庭的破裂。在20世界90年代的幾年時間裡,很多成年人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回憶起童年時曾被父母虐待,尤其是性虐待。伴隨著這些」被壓抑的記憶「案例被揭露,許多人格心理學家和記憶研究者做出回應,質疑患者回憶的準確性。研究者證實,人們通常確信無疑的、被壓抑的記憶並不真實。

你看,人的記憶是多麼地不可靠啊。所以心理諮詢中有個重要的區分:相比來訪者描述中客觀發生了什麼事件,諮詢師更關心的是來訪者由此經歷的情緒和情感體驗。舉個例子:媽媽在忙著給孩子煮飯,但是孩子很希望媽媽來抱抱。於是孩子可能會說,我記憶之中,媽媽很少來關心我。那個「被忽略」的感受是孩子的的真實體驗。「被忽略」的感受是工作的材料,而不能由此在現實世界來判斷說,媽媽就是個不關心孩子的母親。

客觀事實有上千個面貌。但人們常常混淆內心感受和客觀事實。我常覺得這是上帝給人設置的一個大bug。


世間萬物總是傾向於流動變化的,大到日升日落、四季輪迴,小到人體的新陳代謝,更具體到我們的情緒,也應是流動變化的。通俗地說,本應流動變化的情緒在和外界的互動中受外界影響而卡住時,便是壓抑。

1 發展性的壓抑

一個人的情感及情感調節能力是通過早年和撫養者的抱持性互動慢慢孵出來、長出來。如果在這樣的互動中,撫養者因各種原因沒有給孩子恰當的回應,為了減少求而不得的痛苦,孩子的一些情感及需求會被自己壓抑掉,壓到無意識里,就好像它們不存在一樣。因為發生較早,如此的壓抑容易影響人格結構,就像一棵樹本應成長的地方被束縛住了。

比如,蹣跚學步的孩童在學會邁出第一步而自豪地看向媽媽,媽媽卻沒有回應,次數多了,他的自信及想與媽媽情感聯結的慾望便多少被壓抑了。被壓抑的不僅僅是微觀層面的情感、想法,一個人的整體活力、勝任感也被壓抑了,便是空

2 防禦性的壓抑

在日常生活的人際互動中,一些情緒不允許表達時,我們會把它壓下去,感受不到它,以防止它破壞人際關係。當被壓抑的情緒本身不強烈時,這樣的壓抑從效果上講是成功的;當被壓抑的情緒較強烈時,如此的壓抑容易付出代價,比如軀體癥狀的代價。因為萬物變化是本質,能量流動是本能,強烈情緒被卡主時,它會改頭換面尋找其他形式的突破口。此時的卡住,便是堵

3 解離性的壓抑

如果我們使勁壓一個物體,比如餅乾,當壓力過大時,餅乾容易碎成幾塊,就像當壓抑面對的創傷性體驗太難承受時,壓到無意識里的創傷體驗並不處於沉寂狀態,而是以與主人格不同的意念、情感形式閃回式地存在著,就好像人格因創傷而裂成兩部分或更多部分一樣。此時的壓抑,便是裂

無論是空、堵還是裂,這些不同的壓抑形態都有機會在抱持的、慈悲的、智慧的互動空間中重新長出、疏通和整合,讓情緒回到本應流動的狀態。

初稿於2017-09-15


從本質上說,壓抑不是一種情緒,而是你所選擇的處理自我負面情緒的一種方式,和由此所衍生的某些情緒,比如悲傷、抑鬱或焦慮。

通常的,當人面臨痛苦情境時,採取的反應可大致分三種:1. 採取行動,從根源上改變或消除導致不快的情境;2. 當無法改變情境時,表達出各種不快情緒以獲得宣洩;3. 通過轉移注意、迴避表達情緒,來忽略或否認發生了令人痛苦的事。

以上1和2, 只要方法得當,都是處理情緒的健康方式。而3,無疑就是我們正討論的「壓抑」。

方式3的產生有多重原因。有些壓抑是因為不善於表達情緒,缺乏相應的語言能力。有些,特別是男性的壓抑,是為了避免社會文化中對情緒表達的負面標籤(「軟弱」「幼稚」「衝動」等等)。也有些,是因為害怕表達情緒帶來的嚴重後果,比如新手客服因為怕丟掉工作, 面對客人無理挑釁時忍氣吞聲。

心理學界也普遍相信,沒有一種不良情緒可以被真正的永遠壓抑,它總會使你在之後某個不經意的時刻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失控。學界也普遍認為,長期壓抑情緒會導致大腦疲勞,壓力荷爾蒙升高,誘發身心疾病。


內化的對自己的無能為力的怒與哀


環境使然,記憶成習。不調為過失


我認為是絕望。

就是當我們知道我們渴望的目標無法達成,並且我們明確認知到這個狀況。

成立條件中,我們對目標的真正渴望也是一部分。

越渴望,對應的絕望就越壓抑。

而錯誤的把自己的渴望放大,也是加深這種絕望感的原因之一。

補充一下,關鍵就是「絕望」的「絕」字,是主觀的。


導致壓抑最根本的原因是一種消極方向的思考習慣,比如努力的同時想著自己肯定得不到好的結果,比如面對中性的事件情緒感受上都是負面的,缺乏調動情緒氛圍的能力,缺乏解決困境的動力,這些都會讓人感到壓抑,也是因為消極的思維已成為習慣。


去年在圖書館看了幾本心理學基礎的書(菲利普·津巴多,戴爾·邁爾斯,埃略特·阿倫森,丹尼爾·卡尼曼等),都是教科書夠厚的,也沒老師就瞎看。印象中留下了各中譯學術名詞,順帶把十餘年煙癮戒了。

今年初,帶著這不完善的知識構成看阿城先生的《常識與通識》,太有意思了,原來合著去年看的常識,是往複雜里看懵了,像筆記里的老學究,字字化為黑煙。這些天,重看阿城先生的書,仔細看曾看過的書有趣,看到的每每是新東西。關於壓抑,也是這回漏看之一。

先看腦,人腦結構大體分為三個層次,最深層腦幹,外包著邊緣系統,之外再是大腦,佔據總重量的2/3。阿城寫道:

人腦是由「新哺乳類腦」例如人腦,「古哺乳類腦」例如馬的腦和「爬蟲類腦」例如鱷魚的腦組成的,或者說人腦是只進化中層層疊加形成的。

古哺乳類腦和爬蟲類腦都會直接造成我們的本能反應。比如,如果你的古哺乳類腦強,你就天生不怕老鼠,而如果你的爬蟲類腦強,你就不怕蛇。......

爬蟲類腦位於腦的最基層,負責生命的基本功能,其中的「下視丘」,有「進食中樞」和「拒食中樞」,負責餓了要吃和防止撐死,也就是負責我們人類的「食」。

「下視丘」還有一個「性行為中樞」,人類的「色」本能即來源於此。

也就是,爬蟲類腦是我們人類腦里的最原始部位,主管著我們最基本的生命本能。這之後發展出古哺乳類腦,有個「情感中樞」:

腦神經生理學家證實,古哺乳腦中的邊緣系統是「情感中樞」。因為這個中樞的存在,哺乳類比爬蟲類「有情」,例如我們常說的「舐犢情深」,哪怕它虎豹豺狼,只要是哺乳類,都是這樣。爬蟲類則是「冷酷無情」,這怪不得它們,它們的腦里沒有情感中樞。......

情感中樞中最古老的部分是嗅葉,負責接收和分析氣味。氣味對古老動物的重要,可說是攸關性命。

......情感中樞嗅腦的那一部分,裡面還有兩個部分極為重要,一個命名為海馬回,一個命名為杏仁核,都是因為它們的形狀,而非其功能。

......海馬回,是一個情境記憶庫,用來進行信息的比對,例如,關著的狼於荒野中的狼,意義不一樣。海馬回管的是客觀事實,杏仁核則負責情緒意義,同時也是掌管恐懼感的中樞。

......杏仁核儲存情緒記憶,當新的刺激出現,它就將之比對過去的記憶,新的刺激里只要有一項要素與過去相彷彿更算符合,它就開始按照記憶了的情緒記憶啟動行為。

接著再看大腦,其分成左右對稱的兩半,由胼胝體連接,每個半球又分成四個區:額葉,頂葉,枕葉,顳葉。他寫道:

不過在腦的構成里,人是因為新哺乳類腦中的前額葉區而異於禽獸的。這個前額葉區,主司壓抑。前額葉區如果被破壞,人會喪失自制力,變得無計劃性,時不時就將爬蟲類腦的本能直接表達出來,令前額葉區沒有被破壞的人很尷尬,前者則毫不在意。

說到現在,我們可以知道,爬蟲類腦,相當於精神分析里所說的「原我」和「原型」或「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新哺乳類腦里的前額葉區,相當於「超我」;「自我」在哪裡?不知道。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署(不是精神文明署,因為縮寫為NIMH)腦進化與行為研究室的主任麥克連說,「躺在精神科沙發上的,除了病人,還有一匹馬,一條鱷魚」,這比弗洛伊德的說法具體明確有用得多了。

壓抑是文明的產物。不過這麼說也不全對,因為比如狼的壓抑攻擊的機制非常強,它們的遺傳基因中如果沒有壓抑機制的組合,狼這個物種早就自己把自己消滅了。這正說明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能夠逐步在前額葉區的這個「硬體」里創造「壓抑軟體」的指令,控制爬蟲類腦,從蒙昧、野蠻以至現在,人類將這個「逐步」劃分為不同階段的文明,文明當然還包括人類創造的其他。不同地區、民族的「壓抑軟體」的程序及其他的不同,是為「文化」。

到這裡,我認為大致解答了題主的問題。接下來的引用,或無關,權當抄書:

古希臘文化里,非理性的戴奧尼索斯也就是酒神精神,主司本能放縱,理性的阿波羅也就是太陽神精神,主司抑制,兩者形成平衡。中國孔子說「吾未見有好德如好色者」,一針見血,挑明了本能與壓抑本能的關係。

不幸文化不能由生物遺傳延續,只能通過學習。孔子說「學而優則仕」,學什麼?學禮和技能,也就是當時的權力者維持當時的社會結構的「軟體」,學好了,壓抑好了,就可以「聯機」了,「則仕」。學不好,只有「當機」。一直到現在,全世界教育的本質還是這樣,畢業證書是給社會組織看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臉上或深或淺都是蓋著「高等壓抑合格」或「高等偽裝成功」的印痕,換取高等的社會待遇。

最後,感慨下自己重看常識與通識、閑話閑說等書。因這次看不是「新」書,就老老實實也結結實實,去讀它。而讀來的還只是知識,知道的知,有沒內化成智識還不懂。無為無不為,知道了熱鐵摸不得,還得學用鏟子,用夾子。共勉。


馬斯洛提出了人類需求的5個層次金字塔

所謂壓抑的本質,本質

就是人都有向更高一層發展的慾望

可現實卻不能,於是就壓抑了。


「壓抑」是一種行為,不是一種情緒,造成壓抑的動力才有可能是情緒所為,所以先去體驗壓抑帶來的感覺,然後找到「壓抑」所帶來的情緒,最終找到觸發「壓抑」的無意識動力,這樣才能找到問題根源。


題主這個問題想問的是什麼其實是不明確的。如果問題的側重點是情緒,那麼題目中的「壓抑」就不應該理解為一種心理防禦機制、一種行動,而是作為形容詞,來形容沉鬱、憂慮等情緒狀態,想問的是這種消極情緒本質上是什麼,而不是想問「壓抑」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的理解。

忽略情緒運作於無意識水平的情況,這種沉鬱的壓抑的情緒是你接受刺激後,通過認知評估賦予這個刺激意義,隨後產生的內部情感的個人體驗,另外這個感受會給杏仁核以及其他腦結構發送情緒信息,喚起相應的生理反應。

壓抑的情緒是由你對事件的認知決定的,再追問下去,為什麼會有這個導致自己壓抑的認知?什麼認知方式導致了壓抑的情緒?答案是:執著於無常的自我。絕大部分人會把「我」以「我」所擁有的東西來定義,「我」就是「我」的社會地位、財產、所屬團體、取得過的成就等等,擁有的這些東西越多、級別越高,自我的認同感、安全感就越強。但是「多」和「高」是建立在比較之上的概念,沒有比較就沒有這種概念。這種自我認同感與安全感是需要不斷地擁有更多東西來獲得的,在未來不能繼續擁有某些東西或者失去某些東西都會削弱自我的安全感,因此自我並不會在達到某個目標後就得到永久的滿足,總會處於焦慮的狀態中。這種認知模式是壓抑以及其他消極情緒的本質。


自卑+害怕別人的目光。


攻擊自己


心理防禦機制的一種,只是字面理解是比較消極的。實際上也有利有弊,傳統文化比較推崇忍讓退縮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下絕對結論。


有所顧慮所以無能為力


對自己的靈魂與行為感到深深地厭棄

卻也冷眼旁觀他無休止地墮落


何必為難自己


我認為壓抑是對自我天性的束縛,相對克制而言讓,是對不良情緒表達的控制。


缺少自我,不能完整的表達自己,或無法釋放自己的情緒


所謂壓抑,就是不敢唄,就是承擔不了特別想做某件事產生的後果。有點知識的叫理智勝利,人民群眾就叫慫。


謝邀,我個人認為壓抑的情緒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一種攻擊,因為你沒有辦法去解決,所以才會憤怒,憤怒不能發泄就轉化成了攻擊,攻擊就變成了壓抑


推薦閱讀:

目前心理學體系的全貌是怎樣的?
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注意力非常專註,學習的時候卻常常分心,家長應該怎麼做?
當女性遭受社會排斥時 ,她們通常採取的應對方式會讓自己更容易被忽視嗎?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這句話在心理學中的原理是什麼呢?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