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藥品 O2O 葯給力正式停止運營?

葯給力官方消息收到確認消息:葯給力1小時送葯的業務於2016年5月18日14:00暫停。


瀉藥。

我一直都搞不懂,葯給力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融資失敗的事兒先緩緩,雖然這是官方給出的原因,但我覺得依然需要從產品甚至需求本身找原因。投資方不是傻瓜,不給錢總有他的道理。

我覺得從我的角度來說,就從來沒有對這一類的上門服務有過一絲絲認為他們能成功的希望。

最核心的原因還是:

藥品消費頻次過低,要起量需要大體量用戶支撐

我就想問問,購藥行為來說,對於個體是個多高頻的消費。對於我來說,頻次真的很低,如果沒有足夠的用戶體量,購葯本身就是一個極度低頻的消費,當然,你說性保健品也算是購葯,那麼,好吧,頻次因人而異了。

去年年底的數據,對外宣稱60萬用戶,復購50%,日單峰值10000單,北京上海兩地開通服務。

這個數據即便是真的,也是有問題的。

峰值萬單,那麼均值多少單?去年上半年的數據是800-1600單,折中一下1200單,意味著一年是365*1200單,一年44萬單,60萬用戶,復購50%?復購用戶年均1.5單?註冊用戶年均0.7單……這個頻次……

當然了,還有其他因素影響,譬如:

購葯者不管是自己買,還是送上門,都有這些限制,更不要說,很多人都不知道應當吃什麼葯,去藥店,還能問問藥劑師——雖然藥劑師不能當醫生使,但通常的用藥建議,總比自己瞎琢磨靠譜。

送葯上門的需求者更多是頭疼腦熱的小毛病,真有急病、重病,根本不可能通過這個應用去解決問題,過於垂直和狹窄,場景存在瑕疵。

另外,選擇上海作為切入點一點都不好,相較於北京,上海的生活極度便利,只要在市區,隨處都可見24小時便利店、藥房、社區衛生中心……所以,生活服務類的創業,除了外賣——大多數上班族每天至少要點一次外賣作為工作餐——其他的,基本都活不下來。

至於上門服務嘛,除非能做黃賭毒(但是能做嗎?敢做嗎?能活在日光下嗎?然並卵嘛),否則真的呵呵噠,這就是我一貫的看法。


額。。。我還經常拿他們做負面例子,其實挺值得研究的。

先說這個總監發的這個文章,(送葯O2O企業葯給力宣布業務暫停),簡單聊聊

  • 怪罪於投資這是不靠譜的,如果一個產品需要不斷通過投資才能走下去,也是不健康的
  • 整體上來說,並沒有在產品和模式上去思考,反而是引入了很多外圍的因素去佐證不成功的道理。
  • 你很苦,但不代表很苦就必須能成功

然後從產品和運營的角度,再簡單說說

  • 葯給力這類產品,是典型的會掛的O2O產品,如下圖,創業的話,很多人都會講頻次和用戶量,從下面圖中可以看到,右側兩個區域的已經機會不多了,右下角呢,基本上都需要資金或者資源密集。
  • 創業的話,左上角是比較好的,容易出口碑,典型的小群體剛需。而左下角,是典型的容易死的。
  • 比如葯給力這類產品,頻次肯定是低的,因為經常生病的人,家裡肯定有葯,不經常生病的,一年幾次就差不多了吧。
  • 那麼人群是不是很大?確實非常大,畢竟每天生病的人很多嘛。但是呢,往下場景分解,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把數據分解一下吧:

  1. 生病的人很多,但慢性病的基本不會用,上醫院的也不會用...這兩類病人佔7成吧。所以剩下30%目標群體(很高了)
  2. 滿足1,不扛著的人,50%(很高了)
  3. 滿足2,還要家裡公司沒藥的,50%吧(很高了)
  4. 沒藥的情況下,家裡公司附近,走路15分鐘沒有藥店的50%(很高了)

  5. 滿足3,葯給力還能覆蓋到的,50%吧(很高了)

  6. 滿足5,還要下載了APP的,10%吧(不低了)

估計在北京,滿足以上1-4的情況的,估計只有懷柔山區了吧。可是,這些區域,5-6也沒辦法服務啊。。。

反正這樣這算一下,攤分到覆蓋率上,真沒覺得這玩意有什麼前途。。然後等京東到家、美團外賣等開始的時候,這個產品徹底就得掛了,入住京東到家估計人家都不要(當然現在也是有接入的)。。。

所以當我看到葯給力剛上線的時候,葯給力的推廣人員,竟然在小區在藥店門口給大爺大媽裝上APP,給送不低於10塊的小禮品的時候,我就呵呵了。。


前邊業務的問題有兩位講的已經很清楚了,我就不說了。還有一點也很致命,「他們一直在迎合投資人」,這簡直讓我覺得不能容忍。創業者當然要能聽得進去建議,但是「聽進去別人建議然後吸收改進」和「迎合投資人」本質上是不一樣的。迎合投資人,彷彿在說,你說咋干就咋干,只要你給我錢。但是作為創業者你覺得投資人真的比你更懂市場更懂用戶嗎?


先說我一年前第一次使用藥給力的經歷。他們承諾一小時內送葯,快一小時的時候配送員打電話給我說「跑了三家藥店,沒有買到您要的葯,請再多等一會兒」,我才知道他們不是有一個集中藥品倉促配送中心,而是接了訂單之後人肉跑到藥店去買了給用戶送過去,並且,葯比藥店還便宜……

我立馬被這種活雷鋒式的「商業模式」震驚了。一個商業模式要成立,應該是通過提高效率、壓縮成本或者別的方式為用戶創造價值,然後從用戶節省的時間或者金錢成本里分享一部分利益,絕對不是這種割肉相啖的方式。用戶對於送葯上門未必沒有需求,如果是通過改變藥品的流通鏈條、減少中間環節的方式去服務用戶,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葯給力從誕生的第一天就註定要倒閉的,讓人驚訝的是它居然活到了現在,也許是對「O2O宗教」的信仰支撐他們活了這麼久。

這個文章是個市場總監發的,也許他不是這件事最核心的構造者,說了那麼多外因,好像這些問題解決了葯給力就能愉快地活下去了一樣,而最核心的理由卻隻字不提:這件事本身不合理啊。


剛加完班碎不著,說兩句

1、偽需求:

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且不說社區周邊藥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出行到達時間都有明確規定,且中心有藥房,那麼對於有購葯需求的人來說,通過APP購葯還有沒有必要?看圖。

(下圖隨意的搜索)

以及2006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與建設規劃

(請看圖三,文件對於出行到達時間的規定)

2、偽動機:

如宣傳所說"一小時送葯上門",對於慢性病來說,家中常備治療葯,為何要選?對於突發病來說,要麼家中常備應急葯,要麼就近藥店或衛生服務中心解決,要麼120直達醫院,為何要選?一小時,慢的快的都刺激不了動力,為何選你?

好吧,能刺激懶得掉渣的主,但是有幾人?

不如直擊單身狗,如"病了沒人疼?找人葯給力"

3、偽價值:

一小時送葯上門,說白了就是搬運工,用戶最終購買的是藥品而非配送,所以除了做促銷燒錢引流轉化,一小時送到家對大部分人然並卵。如外賣送餐,你是會買20分鐘送達五星好評8元的土豆絲,還是會買5分鐘送達一星差評無數的10元紅燒肉?

4、無門檻:

只能配送OTC藥品,誰不能送?樓下小賣部帖張紙條可能10分鐘送達,街口藥店24小時營業滿100就送貨。

5、競爭秒掛:

大BD送餐順道送葯,咋玩?仁和集團DD快葯7*24還28分鐘免費送葯到家,咋競爭?

---------------------------------第一次更新2016.5.20------------------------------

6、消費人群不聚焦:

對於初創公司來說,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企業,都面臨一個問題,「市場選擇」,糾結選擇哪個人群作為核心市場,一方面容易突破,一方面能夠幫助產品快速更迭,另外初創企業資源有限,越小的市場越能夠集中力量去做,而對於目前的送葯產品來說,都在做大而全的市場,就如上面所說,你是針對懶惰人群、還是針對單身狗、還真針對老年人、還是針對孕期行動不便的女性......人群不聚焦、利益不清晰,自然價值會減弱。

7、消費場景模糊:

吃藥在哪兒吃?不同的病症使用場景不同,誰見過一大哥在辦公室服用六味地黃丸?誰見過一美女在辦公室吃避孕藥?。什麼情況下吃什麼?家中必備創傷葯、感冒藥、止瀉藥、止痛藥....那麼針對家庭用戶主打什麼?還是一小時送葯?據我了解,葯給力在營銷活動方面確實做的不錯,走進100家良心企業(包括E代駕、有緣網...),但是對於辦公室一族,他們需要的什麼?他們的消費頻次有多高?

8、未及時更迭:

其他送葯上門企業有藥劑師送葯上門,解決了很多頭疼腦熱不知什麼癥狀的病因,該服用什麼藥品的問題,而很多送葯上門企業還在訴求價值是速度,你一小時、我40分鐘、他28分鐘、她25分鐘....

9、業務造血能力弱:

這是諸多創業企業的通病,認為有了用戶數據做什麼都行,所以瘋狂的引流收集數據,下一步有了數據做什麼呢?是為了有新服務後刺激客戶?還是為了下一步商業模式升級?還是為了市場人員更準確的制定營銷策略?還是為了其他?

恰恰忘記了企業的第一目標應該是「活下去」,沒有收入企業沒法發展,沒有收入如何養團隊,沒有收入如何開拓市場?一味的沒有目的的補貼,是極大的透支。

..........

葯給力企業內也有熟識的人,也和葯給力展開過合作,以上的很多問題,不僅是葯給力一家企業的問題,對於很多創業公司來說也是一樣,今天葯給力暫停業務,也是對諸多創業公司的警醒。

創業不易,且行且珍惜

創業艱難,想清琢磨透

事已至此,希望團隊有個好歸處。

手機黨,手指抽筋,結了。

今天醒來又看了看,回答的還是不夠全面,這兩天抽空再完善一下吧


終於碰到個有發言權的問題了,我家開藥店的我來簡單說下我的看法。

生病沒時間買葯? 開玩笑滿大街的藥店,我現在住的這條街三家藥店,10分鐘就到!

半夜急用藥?一般小病第二天起來買葯也沒問題,更何況現在誰家裡還沒備點常用藥的,來我家買葯的一般都是一瓶一瓶的買,感冒沖劑都是大包裝的。(我上學的時候身邊帶的葯可是夠吃幾個月的,寢室里感冒拉肚子之類的都不用去藥店)說不定第二天起來了啥事都沒了,嚴重的直接上醫院吧,我小時候貪吃急性腸胃炎直接被我爸送醫院了,都沒考慮先吃點葯!

這第三條看著好像很需要,我想說的是這也太極端了,只有一個出門在外獨自居住的單身狗才會碰到把還得是冬天(好像在說我自己 )。能出門買葯證明還不嚴重,去藥店要醫生好好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的配點葯好的還快!要是出不了門了打120把,免得過幾天新聞報道某小區一獨居男子意外死亡,請廣大人民群眾關愛身邊的單身狗的健康!

寶寶生病我還等你1個小時送要上門?半小時之內已經帶著孩子出現在本地最好的兒科醫院了好嗎?

拉肚子你可以把葯給我送到廁所嗎?扭到了我憑啥坐地上等你一個小時?

都是啥年代了,不管哪個時間點要用藥和醫生保證不超過一小時,連農村的赤腳醫生都要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好吧!

誰知道你在線質詢的醫生是啥水平,能不能在第一時間解決我的問題,生病了吃藥很重要,吃誰開的葯也很重要! 我爸不敢說有多厲害但是在當地還是小有名氣,價格低效果也好,你賺一塊我只賺5毛。有一次一個病人在另外一家藥店買葯吃了沒效果,換我家還是開了同樣的葯,結果好了!我爸給我說大概是心理作用吧!

第一次寫這麼長的答案,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

今天21號,吃完狗糧來補充下答案,上面一直說不好的,這下來說些其它的吧。剛才也簡單試了下軟體。

1,家庭常備葯可以按季節分下嘛。

2,拉客戶可以弄個定期免費體檢啥的,然後根據身體情況推薦一些可能會需要的藥品,因為現在能做到定期體檢的人不多,對自己身體健康狀況也不一定有準確的了解。

3,再弄個一鍵急救的功能,像老人啊總會有些緊急情況,身邊一般會帶些急救的葯。萬一出門忘帶了犯病了,可以直接通知醫院或者馬上把設定好需要的葯送到。

4,這在線質詢咋有時間限制?

我這在成都也沒開通,不知道送葯的時間到底是咋樣的,這不好說啥。剛才看到其它朋友的答案提到了有些不好買的葯,這點確實是,之前沒想到這點,我家有時候也會碰到要買的葯沒有的情況,那些藥物屬於很不常用的一些。我之前也有次幫 前女友! 前女友! 前女友!(我也是有過女朋友的人 )

買葯跑了10多家藥店的情況。

創業不易,現在可以說是背水一戰了吧!建議還是先停下來找下問題在哪兒,加油吧!


我想起了以前徐智明做的快書包。

雖然在配送商品上有顯著的區別,一個是葯,一個書。

快書包沒做起來。

葯比書看起來還要更急一些。

是不是能做起來呢?

答案是,也沒做起來。

這種項目很明顯是功於心計,一心想拿到投資的,投機分子想出來。

處心積慮地貼合各種概念。

然後就忘了商業模式本身。

首先,藥品的效率價值不是體現在快速配送上,

而是體現在快速見效上。

其次,如果把「快速配送」當作產品,

那麼,這事輪不到你干。

再其次,想用「一小時」送到,粘住用戶。

那你不是在祈禱每個用戶都頻頻生病,經常卧床不起嗎?

這是不可能粘住的。不可能形成高頻次的。

當然,這種項目也有成的可能,就是不斷地燒錢,燒到連藥房都怕你。

然後,自己賣葯。路漫漫,要燒錢。

所以,他們自己認為失敗的原因是沒有人繼續投資了。


昨天我司群里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但是重點放在了創業公司如果死了怎麼辦?

先說一下,個人覺得創始人團隊搞的那篇情懷文背後核心邏輯是「咱們挺過這麼久了,那麼大家能不能不拿工資,再挺2-6個月」?

憑什麼啊!!!這邏輯不就是去個人山人海的景點,然後勸自己「來都來了么」。

如果我是葯給力的創始團隊的一員,我的建議一定是終結了這段故事吧。有時候承認自己錯了,沒啥了不起的事情,沒必要撐著。

從去留人員表裡,就能看出這個所謂的創業團隊,內部的團隊對立有多嚴重。基本上互聯網相關的全走,傳統醫藥行業的全留。

我司群里討論了半個小時,如果我們公司死了,該如何做。

例如 搞一場直播,每個人都亮相拍賣自己,找下家

吃一頓轟轟烈烈的散夥飯(好像我司面對一切被黑的情況,最後的應對辦法都是一起吃頓好的……)

寫一封煽情的告別信,然後附上一個打賞二維碼……

最後CEO脫不花的話還是比較觸動我。「請大家毫不猶豫立即自己突圍,別信情懷。」

真的讓員工白乾2-6個月,葯給力就能挺過來?

如果能挺過來,之前的2-6個月你們在幹嘛?


1.處方葯-難以啟齒的處方葯-去藥店不好意思買的葯-藍色小藥丸之類的,你懂得,如果能夠專營這些葯,可能還是剛需,但前提是你有辦法 合法

2.前提還要讓用戶知道上門郵遞的不知道裡面是什麼葯(郵遞和採購要分開),如果知道的話,就算是馬應龍,也會讓人不舒服。


剛剛從某個醫藥O2O平台離職,號稱首家在線醫保結算。

和商務跑過很多地市,從東北到華北,從華中到華南。有的地方藥店自帶24h送葯上門,有的地方一個小區門口6、7家藥店的也有,有的地方藥店有自身的配送平台,有的地方監管有特殊要求。。。。只是單純的做低頻的藥品,平台訂單量一直很低迷,補貼不夠用戶不來。

公司做在線醫保結算,而這裡面又是困難重重,政策不放開,社保局,系統商阻礙,人事變動。。。總是有各種想像不到的問題阻礙業務的進度,過了2015年訂單量才開始有起色,產品迭代也從可用到易用。

總之:

1.單純的醫藥配送盈利很難;

2.醫藥周邊的衍生服務在未來價值會越來越大;

3.健康服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和國家的政策很有關;

4.在線醫保結算聽起來很美好,做起來才知道有多痛苦。


先答一個,非常惋惜。

創業維艱,好多因素不可控多很多窗口一閃而過。很多陷阱難以分辨。決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也許最不起眼的蟻穴最後是最致命的傷口。尤其醫藥這個特殊的行業,從0做到1太困難。

以下:

1、投資一定要落簽到手才算,在此以前要多放考量各方投資人。

2、CEO一定要保證最大的決策權,方向小偏差不可怕,可怕的是像無頭蒼蠅一樣走折路。

3、作為決策人要反覆斟量每一個細節。

4、任何行業從快速發展都會有見頂的一天,進入時機非常重要。


1,用戶

藥店的大老客戶都是誰,還不就是老頭老太太,年齡大的人。

他們不會使用app的,他們的信息來源是廣播,養生講座,購買渠道就是藥店。

他們為了一種自己想要購買的葯,可以跋山涉水,你送上門的是很好,但是有人家要的葯么?

2,頻次,在這裡其實也就是場景問題。

送葯APP其實是蠻人性的,每個人都有生病的時候,一個人生病在家,打開APP就有人來送葯,確實很好,很體貼,但是!這個場景卻是不真實的。

一個人生病在家,都不能出門?這時候應該打120,而不是找人來送葯吧。

就算這個病沒那麼重,那他為什麼就不能出門呢?現在這24h的藥店蠻多的吧。

就算這人嬌氣,生病不願意出門,找你去送葯,那顯然,葯不會很貴,頭痛感冒發燒什麼的。

另一個問題,這應該是在晚上或者深夜吧?這時候的配送成本,簡直高到逆天。

理想場景太理想,需求弱,客單價太低,實現成本太高。

3,營銷,推廣

門口藥店買葯送雞蛋,開班授課講養生。

你補貼拼得過雞蛋?你對用戶的粘性拼得過小班授課?

目前醫藥的主要客戶還是老頭老太太,他們不僅需求量大,而且對新葯,貴葯更有嘗試的願望。

老太太群體里,一個人買到一個葯治病了,然後口碑傳播,整個小區都去買這葯了,門口藥店瞬間一級響應,大批量採購應對這一波高峰。

這裡的口碑傳播,社會化營銷app很難吧。

還有一個,人家安利的時候,一定是指定要某一種葯的,可不是你隨便一個葯就能解決問題的,app對制定藥物的響應很難吧。

醫藥行業SKU太多,長尾嚴重,庫存、物流都是問題,

藥效口碑傳播,馬太效應嚴重,個別葯突然被大量購買。

口碑來得快,去得更快,昨天還都要這個葯,明就變成別的風口了。

現在的藥店誰還靠賣感冒藥掙錢啊,賣米面油刷醫保卡,賣保健品賣禮盒哪個不是高毛利。

對了,不知道這個APP能刷醫保卡不,不能刷就更扯淡了~


好像又要恢復了?

以下是引用,不保證真實性。

各位親愛的葯給力戰友,在葯給力危難之際,我昨夜臨危受命擔任公司CEO!經過昨天一夜的思考權衡,我決心使用現有十分有限的資金,恢復重振葯給力一小時送葯業務,並深度提升藥學服務的附加價值![奮鬥]我也十分痛心地對公司全體員工坦言,因為創始合伙人之間長期以來的不團結不和諧,對公司經營方向的嚴重分歧,導致公司目前面臨十分嚴重的困境!在此我也深表歉意!即日起,我與任斌會團結攜手,緊密合作,共同前進!所以,我希望,給予公司全體員工同樣的坦誠告知和同樣的選擇機會!懇請,願意把葯給力作為事業、責任、情懷來做,熱愛葯給力的同事,請你們留下同甘共苦幾個月的時間,2-6個月的時間為限,沒有工資,重振河山![奮鬥]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會儘可能先照顧基層員工的基本生活及工資,合伙人及中高層管理人員暫停發工資,與公司生死與共![微笑]公司對每一位員工一視同仁,給予同樣的告知和機會!對此方案,如有不同意,或確實有實際困難不能留下的,可於今日提出離職申請並交接工作!請各位於今日下午2點之前,做出選擇並告知公司人力資源部!感恩一年多以來的一路攜手奮鬥![玫瑰]

以下是我的回答:

表示像我這種沒時間去藥店的上班族葯給力還是蠻好用的。

但葯的客單價並不高,這樣保證時效的運送成本還是蠻高的。

而且葯不是高頻需求,真生大病就去醫院了。

小病有常備葯。

到現在為止也就用過三次。沒想到關了啊z


online to offline的模式。

其實對於每一個行業角度都有可行性,只是具體操作上如何創造最大價值。

這個項目思考起來甚至不比送餐更值。

送葯的時候是否配套宣傳和推廣相關業務鏈接呢?

單單的o2o送葯實在驚不起一場腥風血雨啊。

套用下基本的SIVA市場營銷理念

Solution:客戶需要葯了怎麼辦?通常小病家裡會備葯,甚至711等便利店都買的到。嚴重一些的必要去看下醫生再做選擇,處方葯在外頭也不好買到。

Information:獲得藥品的信息?小病基於常識下了解的藥品,基本網路搜索,大病就得問醫生了。

Value:不談

Access:在什麼地方了解買葯的信息?(這裡我倒是覺得可以延伸很多業務方向出來,影響業務動向。)

縱觀下來。送葯上門,局限性太高了。決定了悲劇啊!


網上藥店真正的用戶群體是:

1.買藥店里買不到的葯 ,很多葯是本地買不到的

2.更便宜的價格買長期需要的藥品(乙肝一類)

3. 處方葯(噓~ ),這個藥店里買不到吧,網上藥店可以「線下」下單。

但是1小時送貨上門的場景是什麼呢?(感冒中,不得了不得了,趕緊上一個APP,馬上就可以送上門喲~)問題是這類的藥品不賺錢啊!你做得比京東更牛逼的物流配送又能怎麼樣呢?

所以才有以前我們合作的老闆調侃:剛才有個人下單,開起勞資的保時捷去送感冒藥!油費都要虧50!


1,低頻低價;

2,核心價值(24小時送到)用戶不care;

在16年,O2O能繼續講故事,不可避免的篇章,就是盈利,所謂的大數據變現,平台價值,流量勢能,羊毛出來狗身上,誰相信呢?


先佔個坑,回頭有時間一點點分拆細聊


模式吧,個人愚見,一小時送葯上門如果側重點是送葯上門倒沒啥問題,強調一小時是偏了,真捉急處理傷口、急救還是去醫院樓下找藥店靠譜,但非緊急醫藥需求,生了病買葯這件事完全是可以做高頻的

母親高血壓、骨質疏鬆,需要常年服藥,一般一年複查一次,看醫生建議是否需要調整藥品,期間則可以自行買葯,那麼網路購買送貨上門是最佳的選擇。

一、為什麼網上藥店買呢?

雖然在北京,部分藥品藥店沒有而且價格高、處方葯需要定期開處方(有有效期,過期藥店需要你再去開處方)才能購買。而網上藥店全解決了,方便。

那麼全國這樣的中老年人、慢性病人有多少呢?

二、低頻低價的問題如何破?

如果你只是聚焦在感冒-》買康泰克上,那當然有問題。

但若是:感冒-》康泰克緩解癥狀、力度伸補充vc、營養食譜順帶湯包(養生粥、水果啦啥的)-》複合維生素治癒後鞏固加強。

每次給母親買葯,就會順手捎帶一些補鈣、複合維生素片,對老年人有好處同時還能湊單有滿減啥的活動,平時也會關注骨質疏鬆症的食療方法之類的,如果有這個配套的服務當然會用。

所以,送葯上門是一個入口,如果能抓住用戶做好後續配套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可能對於葯給力團隊來說,會覺得一小時是一個差異化和給人印象的品牌戰術,這倒也無妨,只是後續沒有接上。

而答案中一些用成功案例模式去套失敗案例的分析法也是醉了。


只想說說自己的使用體驗。

我是因為百度外賣認識的葯給力,和大家認知相反,看著那麼多的」不看好「的回答,我覺得拿現有數據說話沒什麼道理,創業本來就是個壓賭注的事情。

一線城市環境逐年惡劣,工作壓力大,消費水平高。只要這些數值達到一定高度,買葯的人會變多。

更何況他的價格比藥店還便宜。而且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不是葯給力,應該是一號店那個一葯網吧。

況且同類的商戶也有很多,百度外賣上可以看到很多。

≠============================

我買葯一般都是腸胃藥和清肺葯。感冒發燒一般家裡備著,沒了的話也下樓買了,這個等不起這一小時。

老買葯的人對葯和葯的商家很挑剔,所以很多葯必須去醫院或者大藥店才買的到。

第一次使用藥給力時,一個小時是沒送到的,當我想打客服時,我發現十分鐘前有個未接電話,問客服才知道要的那個葯賣光了,剛才分部沒有聯繫到我,能不能只送訂單其他的葯。

我問為什麼快一小時才聯繫我,對方也含糊其詞,什麼工作失誤,業務繁忙之類。

因為是有滿減的,所以我問這滿減怎麼算。

滿59減10。

客服小姐說了一堆我跟不上思路的演算法,最後告訴我的結論是按比例滿減,我以為大概就是根據消費除以59乘10的這麼一個數。

然後客服小姐告訴我的結果是,您消費29,應該能減3塊錢,到時支付26就可以了(貨到付款)。

我當時就沒緩過來,我努力回憶她剛才說的詭異演算法。妄圖知道她怎麼算的。

之後她就開始推薦她那個官方平台 app ,她說用那個下單也是滿 59減10。

……

當然最終我還是要求退單了,有點蒙。

單說客服服務態度,確實可以堪比10086。

但是整個做事態度確實不怎麼樣,百度外賣上掛著賣光了的葯,快一小時才聯繫買家說明你要的貨沒了。

而且,只打一次,打不通就不打了。

訂單一直是等待收貨狀態,不聯繫客服能傻等一宿。

附帶說些矯情的事,這家店之後也用過(畢竟有的葯便宜),配送小哥衣衫襤褸(夏天街邊賣羊肉串的那種打扮)就來了,五十的葯,我給一百,被告知找不開。我當時網路不太好,手機支付寶一直打不開,最後對方用支付寶找了我五十塊錢。

關鍵是你百度平台上你又不支持在線支付。

有一個叫快方送葯的就相對好點,錢能找開就不說了,人家竟然是穿著白大褂來配送。

≠≠=====================…=====

不注重配送質量,做事不用心,光知道拉投資,只做表面功夫。

怎麼看都是一鎚子買賣,怎麼可能不死


頻率太低了,沒前途


推薦閱讀:

上班究竟能不能發財致富?
怎樣面對人生中的巨大失敗?

TAG:互聯網 | 創業 | 應用程序Application | 奮鬥 | O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