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伊東豐雄在墨西哥設計的巴洛克主題博物館?
謝謝 @盈任 邀請。之前一直出差,好久沒有答題了。也謝謝 @shuojiong 的回答,讓我有感而發也想跟著寫一點。
Toyo Ito 是我最喜歡的建築師之一。他的作品都是從結構的角度出發,設計一個空間原型,然後重複變化排列組合,富於變化的同時又有很強的邏輯感,讓人不禁拍桌子感慨!做這種有靈氣的設計,也是我的理想。
其實我第一眼看到Baroque Museum入口的照片有Frank Gehry 的感覺。仔細一看這種淺色的混凝土薄片還是很有Toyo Ito的風格。
相對於台中歌劇院的超複雜3D扭曲鋼筋混凝土現澆結構,(下圖現場圖令人髮指)
還有Berkeley Art Museum和deichmann library的競賽,
這些結構模塊三維扭轉,再重複排列組合,
Baroque Museum相比上面幾個例子簡化了很多很多,從立面圖和照片上看,牆體也有扭轉,但是在剖面圖裡面能看到,所有的承重牆全部都是垂直的!可以說是妥協,但在我看來無論是結構承重,工期控制,還是預算造價上都是很聰明的解決方案。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說是性價比很高的作品。
最後牆體是亮點。半預製的,借鑒了在這邊常見的半預製輕型混凝土樓板工藝,如下圖。一般5cm厚,鋪好之後搭建上層鋼筋再現澆,省去了模板的工序,又快又省
Toyo Ito把這種技術用在了牆體上面,兩層預製的6.5cm厚的混凝土殼板,在現場再往中間注入現澆混凝土,最後總牆厚36cm。 在這種異型建築中最挑戰的鋼筋和模板兩道工序省掉了,同時還達到了會讓人聯想到台中歌劇院的效果(當然不一樣,只是聯想到)!台中歌劇院施工方看到了不知道會不會吐血三升。。。。
上圖能看到牆體上面的分割,豎長的預製板便於運輸,裡面大部分完全是平板,少部分2維上面有彎曲,3維彎曲的極少,而且都不是承重的部分。
最後是一張詳圖,信息含量最高, 難得能有這種級別的建築在 archdaily能看到詳圖。
最後,做個廣告:17年開了自己的個人公眾號 - 趙德住, 定期寫一些關於建築,德國的文章,也歡迎關注我。
謝邀 @盈任
這是一個從design approach設計方法角度看非常標準的伊東的項目。恭喜伊東成功地把伯克利的方案在墨西哥實現了。(上圖Baroque Museum, 下圖Berkeley Art Museum,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跟台中歌劇院比起來算是一個脈絡。這種反邏各斯的流線與牆體也是非常迷人,空間之間柔和的過渡也非常體現了Ito游牧的思想。但是個人感覺整個空間被結構所限制了,失去了White U中的邏輯表達,同為混凝土 室內也沒有達到多摩圖書館的那種輕盈,個人認為只能算ito設計生涯中是一件質量比較高的作品,遠沒有達到代表作的程度。
謝 @盈任 邀,以下評論全依據個人喜好。
先說結論,這個房子不太喜歡,因為缺乏張力,建築語彙的延續性、一致性 ( Cohesion Coherence ) 也不夠好。
整個方案最吸引我的是這張平面的構成感,還有房間與房間的交界處的圓角處理手法。但可能是因為受到混凝土牆的結構限制,這個房子的空間尺度有點雷同和單調。
室內的照片印證了我的第一感覺,空間被結構束縛了,太過乖巧。伊東把仙台媒體中心的那一套室內又用了一次,但在這裡不太吻合外表混凝土的純粹氣質,要扣分。
順便說,哪怕是 Ghery 最近被噴出翔的 Biomuseo 我也覺得比這個好……
VIA:Baroque Museum / Toyo ItoAD Classics: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 Frank GehryBiomuseo / Gehry Partners最近在研究日本建築的東西,有一點點體會
日本的建築對結構研究很深,結構的表達也具有意念的滲入,結構即意匠
伊東的這個作品確實不算一個頂尖的作品,個人猜想,可能與工程的整個預算的限制有關(後面回應)
關於結構即意匠,大家可以看看郭屹民老師的博士論文,裡面有詳細的論述,在這裡簡述一下。日本很多建築師的作品中的結構已不是僅僅只作為承重的構件了,結構關乎建築,關乎空間,關乎意念,關乎意匠,愈是高明的人,其處理結構與空間的關係就會愈純粹,大道至簡,大巧若拙。拿伊東的另外一個作品來比較, Tama藝術大學的圖書館。
個人認為這個作品比巴洛克主題博物館更好,能夠算是伊東最厲害的作品之一了,因為其達到了建築意念、結構、空間的完美契合和高度的統一,純粹而無多餘的雜質,整體的統籌一氣呵成。(建築中的拱形構件全是承重結構,除此之外再無多餘的牆體。)
而反觀巴洛克主題博物館,其形式(牆的形式和整體造型)與結構不是統一的,甚至其形式都不能算是結構的延伸,這樣做只會落入純為形式的表現主義的桎梏,難免落於下乘和俗套,這也有違日本建築的傳統教義和伊東個人的建築觀念的,但是伊東為什麼仍要將其做成這樣呢?
其實就其空間的形態來看,是可以將其牆的形式做成結構的表達的,這並不是太難,難點可能在於工程的資金預算,因為國外的工程資金不像國內,在國內只要是政府的項目就可以無上限的增加預算,比如當年的中國國家大劇院的預算是10億,做完後花了20億,所以伊東應該是一種妥協的做法,即便是有違建築師個人的觀念,市場和當地政府如此,也唯有妥協和讓步,所以出來的這個作品才在結構與整體的契合上有些不倫不類,只留下形態上的輕盈,而難算佳作了。
不邀自來,被失望情緒籠罩,胡言亂語:
這巴洛克博物館是個第一眼建築,亮眼的白色和多重圓弧確實奪人眼球,如果它的設計師是一個年輕代或者南美本土設計師,我會很欣賞,值得讚揚和期待。
但它是伊東的新作,就個人感覺,巴洛克博物館太流於形式表面,沒有伊東大師應該的生成邏輯:「透過設計演演算法來創造出類似在運動過程中人體般的不安定,然後在瞬間卻能很巧妙地抓到平衡的流動性空間」、「像磁場一般從中心發散開來的波紋狀的磁力流形成複雜的交線。」
仔細看巴洛克博物館的功能布局,黑點是八個永久性展廳,紅點是兩個臨時性和一個特別收藏廳,二層以複合性功能為主。
有人讚歎這種重複變化排列組合,但在這個項目上,我看不到伊東的「平衡之流動性」,看到的是凌亂和怪異。
讓人懷疑是不是憑名氣接下來後,丟給年輕助理做的……
伊東哲學:「如果整個世界是一條河流,那麼建築就是『插在河流里的木樁』。木樁內部可能和河流完全不相關,但是我的建築像是『河流里的漩渦』,既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也完全融合在河流的水波中。」
也許見仁見智,我看到了木樁和獨立空間,看不到漩渦和融合。
當然也有亮點,如上所說的結構策略和半預製混凝土工藝,但看完這個項目還是避免不了的失望,對大師探索停滯的失望……
已首發馬良行,不喜可噴/(ㄒoㄒ)/~~
創造了一種迷宮般的流線路徑 缺點是人可能會迷路 至於曲面的牆我覺得是景上添花吧
推薦閱讀:
※芝加哥的摩天大樓有哪些設計令人嘆為觀止?
※五六十年後,還有多少現在的建築可以保存下來?
※有哪些優秀的美術館設計案例?
※你知道有哪些非常好但是未建成的建築方案?
※如何評價 MAD 設計的哈爾濱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