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應用心理學大會水平如何?
2016年4月25-27日,北師大要舉辦華人應用心理學大會。我想報名參會,可是查不到除了官方主頁以外有關這個會議的說明。而官網也建立的非常不完善,信息不全。我想請問下業界的前輩們,這個會議屬於一個什麼水平的會議呢?是否是第一次舉辦呢?都會做些什麼?值不值得報名參加呢?謝謝!
在會場休息中?注意力渙散中。不如來回答問題好了。
首先說會議的規模和影響力這些形式上的吧。
北大的公益講座,津巴多教授一人足以撐起整個百年紀念講堂的氣場,從前期的宣傳和搶不到票的一片哀嚎,從叨叨魏出場的主持,到彭凱平的幽默受邀致辭,無不體現了北大心理學系的人文氣息和對心理學的發自內心的熱愛。到場的幾乎都是北大,中科院,北師大的心理學專業學生,可以說是一場粉絲見面會。當時我和室友就在失落,我們北師大心理學院得請什麼樣的大牛,才可以與之抗衡?學院好像一直在致力於圈錢?想來想去,就是去年中國臨床心理學年會失之交臂的歐文亞隆了吧。聽說去年他來不了,以後可能也不會再來中國了。
中科院的心理援助論壇牽手世界宣明會,同時發布了《人道主義保護行動中的兒童保護最低標準》。規模不大,加上心理援助志願者可能就一百來人,傅小蘭、錢銘怡、張侃、許燕等教授均有出席,影響力僅限於心理援助這個圈子,能夠到來的基本上都是對心理援助、災後心理服務有著經驗或者有著善意的專業人士。從一開始提供了大量心理援助、兒童保護等大量資料,會場的飲用水、全天飲食均在會場提供,極大地弱化形式,突出論壇人道主義的心理援助這一重點。
北師大心理學院這次主辦的華人應用心理學大會,從規模上講肯定是最大的,倒有一種魚龍混雜的感覺。相比上面兩個免費論壇,似乎像是用會議註冊費來限制報名。從一開始關注這個會議,就開始不斷收到繳費註冊的郵件、簡訊、提示,忍不住開始吐槽自己學院到底是人性化服務還是要走低端路線low下去?最讓我失落的是,一開始註冊為的就是聽美國閱讀障礙的道格拉斯講閱讀障礙和工作記憶,結果開幕式出現的卻是另外兩位報告。現在官方會議上放的還是之前的安排,一種深深地被欺騙感。然後就是兩位在開幕式發言的國外研究者,按喬老師的話來說,就是「你們都沒聽懂吧?沒關係,我也沒聽懂,我們都要接納自我!」啞然失笑之餘,其實也反應了報告者本身的渲染力吧。
說完形式再來說內容吧。會議的水平還是主要體現在「大師」上。這次會議聚集了國內應用心理學領域內的很多知名專家,在開幕式結束後,你到處可見諸如侯傑泰啊、林丹華啊、伍新春啊、劉嘉啊等等。有可能一個不經意就跟某一領域內的專家擦肩而過,更何況你還有可能和他們一起在宴會廳吃盒飯...然而,對我們這些天天在學院都可以見到的,為見這些老師而來就實在是沒有必要。內容主要還是聽各種大師們的專家報告比較好,光看一眼沒聽到思想語言才是參會人員的愚蠢。
休息好了,下午要聆聽報告了。作為學院的一員,自然是支持自己學院主辦的會議,可能期望很大,不過我覺得學院也沒有讓我失望。希望自己吸收知識吧。
作為心理學學生,在理論素養和應用情懷上,視角狹隘的我,還在管中窺豹,期待從這個會議上,再打開一個全局觀的視角吧。北師大的微信公眾號推送的~貌似挺屌的
看了一眼大會特邀嘉賓名單也覺得醉醉噠!
貌似會費好貴!!!怎麼能這麼貴!!謝謝您對大會的關注!目前我們的網站正在陸續更新信息中,包括參會嘉賓,嘉賓所講內容等,都會一一上傳網站,您可以保持關註:)這是國內應用心理學界第一次這樣規模的會議,議題涵蓋全面,會議包括主旨、專題報告和工作坊(註冊費也含參加工作坊哦)等內容;您主要關注應用心理學的哪個方面?如果是臨床的話,您可以看到這次臨床出席的嘉賓都是業內知名的
推薦閱讀:
※情緒智力是一個正式的學術概念嗎,是否有相關的著作或理論體系,目前發展如何?
※如何擺脫抑鬱症,雖然我不確定我是不是真有,但是我很痛苦?
※精神分裂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看不進去書,這是不是病?能治嗎?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