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幼兒園是否是真的蒙台梭利幼兒園?


(前方多圖預警)

我是接受過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培訓的老師。

我可以分享一下蒙特梭利教室大概長什麼樣子。

一. 遠看

  • 適合孩子身高的柜子桌椅
  • 整齊的教具
  • 美麗的鮮花和植物

二 . 近看

  • 坐在椅子上安靜工作的孩子

  • 鋪著工作毯,坐在地上安靜工作的孩子

  • 看不見老師。咦?老師呢?老師去哪了?
  • 老師正在一對一給孩子展示教具呢。

  • 有兩個孩子需要老師幫忙。他們把手搭在老師肩膀上,安靜耐心等待老師完成一對一的展示。

這就是一個蒙特梭利教室的樣子。

三 . 區域設置

3-6歲的蒙特梭利教室一共有五個區域,

  1. 感官區
  2. 日常生活區
  3. 語言工作區
  4. 數學工作區
  5. 文化工作區

每個區域,我會列舉幾件一眼就能認出的教具。

(0-3歲的蒙特梭利教室和3-6歲的教室有點不同,如果大家對0-3的教室也感興趣,我可以另外寫一篇文章詳述。)

  1. 感官區

蒙特梭利非常重視孩子身體感官的發展。對於蒙特梭利來說,這個階段的孩子是「sensorial explorer 感官探索者」。通過對環境的分類判斷,孩子在建構他的心智,學會適應他所在的環境,最後去改變環境。

蒙特梭利感官教具包括八種感官活動。這些活動培養孩子觀察,比較和判斷的能力。這些認知技巧有助於日後的各種學習。例如,感官教具中有許多牽涉到幾何概念。這些是學習數學的前置概念。而在操作感官教具時,孩子對手指和手腕肌肉的控制也間接地為以後寫字的動作做好了準備。

感官區的教具可以按感覺分類:

(1)觸覺

(2)嗅覺

(3)味覺

(4)聽覺

(5)壓覺

(6)觸覺

(7) 溫覺

(8)視覺

(1)觸覺 tactile sense:觸覺板/布盒/壓覺圓柱

(2)嗅覺 olfactory sense:嗅覺瓶

(3)味覺 gustatory sense:味覺瓶

(4) 聽覺 auditory sense:聽覺筒/音感鍾

(5)壓覺 baric sense(重量感):重量板

(6)觸覺 stereognostic sense:神秘袋/幾何立體組

(7)溫覺 thermic sense:溫覺板/溫覺瓶

(8)視覺 visual sense:粉紅塔/紅棒/棕色梯/帶插座圓柱體

視覺區還有:幾何櫃/色板/二項式/三項式等等。

2 . 日常生活區

日常生活區聯結了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也進一步培養孩子的獨立。日常生活區的工作包括切水果,針線活,剪紙,倒水,插花,澆水,布置餐桌等等的活動。這些活動鍛煉了孩子的手指手腕肌肉,為以後寫字做好準備;也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還有「i can do it 我可以」的心態;同時還學會了邏輯思維。因為每個活動都有很多小步驟,記住每個小步驟,循序漸進,為以後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通過日常生活區的活動,孩子還能學習到許多新辭彙。所以,對語言的發展也很有幫助。

每個蒙特梭利老師都有自己一套布置日常生活區的方法。老師們常會準備的教具可能有:

  • 剪紙 paper cutting

  • 衣飾框 dressing frames

  • 切蘋果 apple cutting(各種切香蕉/切青瓜/切雞蛋)

  • 插花 flower arranging

  • 針線活 sewing

3 . 數學工作區

蒙特梭利教室的數學教具非常的多,而且十分精美。很多朋友參觀蒙特梭利教室時,都被數學教具吸引了。大人玩數學教具也經常玩的不亦樂乎。教室裡面的教具都是具象的,但是每個具象的教具背後都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我們認為孩子學習數學是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他們通過不斷地操作教具,從而獲得了抽象的概念。所以你會看到我們的教具例如下面這個紡錘棒,是具象的一個個棒,給孩子們數數用的。

數學區域大概是這個樣子:

數學區最顯眼的是這個串珠大柜子

數學教具:

數棒/紡錘棒/郵票遊戲/十進法(銀行遊戲)

加減乘除運算板

因為這篇文章主要講教室長什麼樣子,所以就不細講教具及其操作。孩子們使用數學教具時,是下面這個樣子:

4 . 語言工作區

在蒙特梭利教學裡,我們認為當孩子的手部肌肉有力,內在心智發展到一定程度,他們某天就會自然而然拿起筆,開始嘗試寫字。不需要大人去逼他寫。我們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而下面的金屬嵌圖板,是給孩子鍛煉手部肌肉用的。孩子通過描線填色等活動,不斷鍛煉以後寫字會用到的肌肉。砂字板的用法是用手指去摸上面的字母。在拿起筆寫字前,他們會先用砂字板去學字。中文學校會用中文的砂字板,有筆劃和簡單生字。

為寫字做準備的金屬嵌圖板/學字母的砂字板/學中文的砂字板

正確使用方式如下:

5 . 文化工作區

文化工作區包括了地理,動物學,植物學,科學等知識。

最顯眼的教具是各大洲地圖拼圖。

正確打開方式如下:

還有植物嵌板卡片櫃

植物拼圖櫃。

(每一塊拼圖都是植物的一個部位。通過拼圖,可以教授語言和植物知識。)

動物拼圖櫃

(每一塊拼圖都是動物身上的一個部位。配合拼圖,可以教授語言和生物知識。)

蒙特梭利教學有將近四百種教具。以上這些只是所有教具裡面的一小部分。希望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上網搜索。或者另開問題提問。參加AMI蒙特梭利培訓的的老師們需要花9個月才能學完3-6歲所有教具的具體操作,而且這些教具還有很多延伸的練習和活動需要學習。所以,蒙特梭利3-6歲的課程內容其實是非常非常豐富全面的。

老師通過「展示(present)」來教孩子如何使用這些教具。而這些教具最重要的目的,其實是作為孩子拿來工作的材料,主要是為了誘發孩子由淺入深的自我重複操作,最終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 . 混齡教學

  • 蒙特梭利班級採取3-6歲混齡教學。我們認為混齡能夠真正模模擬實社會的情景。大家想一想,我們上班工作時,身邊既有長輩也有晚輩,很少遇到全公司都是同齡人。混齡,對於孩子的社會化發展是有利的。而同時,因為蒙特梭利班級採取的是跟隨每個孩子的進度,一對一的教學,所以老師會根據每個孩子的進度設計適合這個孩子的教學計劃。爸爸媽媽們不用擔心3歲的孩子跟不上6歲孩子。
  • 我們相信孩子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小孩子會模仿學習大孩子,而大孩子也可以幫助和領導小孩子。不同年齡的孩子相處,可養成互助的良好社會行為。 

五 . 上課時間

  • 每個早上必須有三個小時無間斷的工作時間。為什麼?

  • 蒙特梭利通過多年在全世界各地的觀察,發現孩子如果能獨立自由地操作他們感興趣的教具時,都會有一樣的工作周期。這個周期大概維持三個小時。

  1. 假如九點上課,孩子們剛進教室,通常會選一些比較簡單的工作,他們通常做一會,像是在重拾一下工作狀態,然後進入下一個工作。
  2. 下一個工作通常他們會選擇有一點點難度的,並會做得久一點。
  3. 大概十點左右,會出現一個「假性疲勞期」。這段時間裡,孩子看起來好像失去工作興趣和專註力,教室開始音量升高,感覺孩子好像產生了倦怠感。然而,如果老師不要干涉,孩子過了這個時間,會繼續回到他們的工作,而且工作效率與專註力也會更上一層樓。
  4. 這時候,他們會進入工作專註最高峰的時間,完成一些更難的工作。而很多時候,他們技能上的進步和知識的習得都來自於這個階段的專註工作。

  5. 下課。
  • 這就是為什麼要堅持三小時無間斷工作的原因。如果我們上了兩個小時的課,孩子還未進入專註高峰的狀態便下課,他每天就失去了最專註的時機。所以三個小時無間斷工作時間,對於蒙特梭利班級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六. AMI老師

在選擇蒙特梭利學校時,我個人推薦有聘用AMI老師的學校。你可能沒有聽說過AMI, 它的全名是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國際蒙特梭利協會。我個人認為,這是蒙特梭利培訓裡面最權威最嚴肅最嚴格的教師培訓。個人覺得,這個群體的老師素質很高。我所見過的AMI培訓師和AMI培訓出來的老師,都是優秀且負責的。

不過,就像學歷不能代表素質一樣,培訓證書也不能等同於老師的素質。所以,我無法說所有AMI老師都是最好的。每個老師都是需要多年經驗的積累,不斷學習探索和理解蒙特梭利教育的理念,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蒙特梭利老師。我自己也在不斷地學習中。我只能說,AMI培訓非常嚴格,所以,比較靠譜,值得信賴。

七. 教學原則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我個人認為一個學校是否是真的蒙特梭利幼兒園,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遵循蒙特梭利的教學原則和理念,而不是看它是否有華麗的教具和寬敞的教室。設施齊全,不代表它就是一個蒙特梭利學校。而,為什麼說AMI老師顯得尤其重要,是因為這些老師都受過蒙特梭利思想的熏陶和教育。他們就是負責把這些理念貫徹到班級中去的人。

而有時候,這些原則可能寫在學校的官網上,但是不代表學校真的是這麼做的。這點就需要家長們察言觀色,從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老師校長的各種講話,他們的一言一行去體會他們是否實踐了蒙特梭利所倡導的理念。

以下是幾大重要的原則,大家可以體會一下:

1. 培養孩子的獨立 INDEPENDENCE

「HELP ME DO IT MYSELF!」(「請幫助我,讓我能自己做」)

「Never help a child with a task at which he feels he can succeed.」(如果孩子覺得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就千萬不要幫助他。)

蒙特梭利教室就是一個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的地方。老師的存在,是為了協助他們,協助他們成為有能力照顧自己,他人和環境的人。而最終,我們最希望看到的理想狀態是,即使老師不在,學生們也能獨立自律專註地做自己的事情。

2. 有界限的自由 Freedom within limit

蒙特梭利相信一個孩子必須跟隨自己內在的動力,在環境里自由探索,才能發展他的潛力增進他的知識。在一個有預備的環境中,孩子需要體驗自由的行走,自由的探索,自由的社交。這一切的自由,最終要領導孩子走向更高層次的自由:自由地選擇。不過,我們並不是說讓孩子為所欲為。這一切的自由是有界限的。而老師和家長必須制定合理的界限和規則,清楚地讓孩子知道界限在哪裡,規則是什麼,並且在孩子挑戰你的權威或者試探你的底線時,堅定到底。一旦你第一次不堅定了,以後他們就會不斷打破你設定的規則。所以,設定了界限後,大人必須做到堅定。但這種堅定必須是溫柔的堅定,不是憤怒的堅定。另外,有時候孩子屢次打破既定的規則,也可能是因為大人設定的規則是不合情合理的。所以,這個界限在哪裡,規則該怎麼定,是每個老師每個家長都要不斷反思和實踐的事情。

3. 跟隨孩子 FOLLOW THE CHILD

"Follow the child, they will show you what they need to do, what they need to develop in themselves and what area they need to be challenged in. The aim of the children who persevere in their work with an object is certainly not to 「learn」; they are drawn to it by the needs of their inner life, which must be recognized and developed by its means.」

跟隨孩子,他們會讓你知道他們需要做什麼,他們內在需要發展些什麼,他們在哪些方面需要些挑戰。堅持不停地做某一個工作時,孩子的目的一定不是為了「學習」,他們因為內在心智的需求,被這個工作深深吸引了。因為這種內在需求必須得到肯定與發展。

我們說,跟隨孩子,我們不是說讓他們為所欲為。跟隨孩子,意思是我們要承認每個孩子有他自己的發展模式和不同的速度。我們需要觀察他們正處於怎樣的階段,內在有怎樣的需求。比如七八個月的時候,他們的需求是爬行,1歲的時候,他們內在的需求是走路。

我們必須對孩子內在的規律有信心。全世界的孩子,無論貧窮富裕,無論在哪個國家,他們都有一模一樣的成長規律。作為大人,我們必須承認規律的存在,尊重這些規律。而說到跟隨孩子的成長規律,不得不提「觀察」的重要性。

4. 觀察 observation

「The teacher』s first duty is to watch over the environment, and this takes precedence over all the rest. It』s influence is indirect, but unless it be well done there will be no effective and permanent results of any kind, physical, intellectual or spiritual.」

老師的第一責任是觀察環境。觀察,必須優先於其他任何的教學步驟。這種影響的間接的。但只有老師把觀察做好,孩子才能在身體上,智力上,精神上,得到任何有效和長久的進展。

蒙特梭利教師的最重要的職責不在於「教」,而是在於「觀察」。「觀察」是蒙特梭利培訓裡面花了很多時間培養的技能。在AMI的培訓里,老師們需要做幾百個小時的觀察訓練。0-3的培訓師250個小時,3-6是170小時。

我們相信每個孩子內在發展是有規律的。他們需要環境去協助他們內在需求得到滿足和發展。而老師的作用,就是觀察他們的需求和發展進度,從而設置最適合他們的環境和活動去協助他們內在能量的發展。

在觀察之後,我們就必須根據孩子所在的階段和內在需求,去預備環境了。

5. 有預備的環境 PREPARED ENVIRONMENT

在蒙特梭利教學中,有預備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孩子從大人那裡獲得知識的橋樑。

蒙特梭利教室的物品都是適合兒童尺寸的,並且活動教具的設置也是讓孩子能夠成功完成,並允許他們自由選擇。這個環境必須是安全的,準備好的,而且是美麗的,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去工作。蒙特梭利把「活動」稱為「工作」。她認為這是「工作」,因為孩子通過這些活動創造了自己的心智,所以這不僅僅只是在遊戲。我們大人的角色就是要構建一個環境,讓他們能夠在這個環境中工作並學習。所以孩子的成長依賴於他所在的環境,而這個環境裡面包括他的父母,他的老師。

6. 有吸收力的心智 ABSORBENT MIND

我們認為0-6歲的孩子和我們有著不同類型的吸收方法。六歲前孩子有著獨特的吸收性心智。孩子透過此心智吸收環境中的一切並以此為原材料構建自己的內部世界。比如,當我們大人看到美麗的環境時,我們可能心裡會想「好美啊。我的家有這麼美就好了」,然後隔天我們可能就忘了這回事兒了。但是,當0-6歲的孩子看到美麗的環境時,他們會吸收這個環境,將其作為自己心智的一部分。所以,你給他美麗,他以後就會創造美麗,因為那是他構建心智時的一部分原材料。那部分已經生長在他心裡,成為他的一部分。而如果你給他看到醜惡,他也會吸收醜惡,醜惡也會成為他身上的一部分。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是他們吸收的原材料。他們通過環境中的人和物體來構建他的心智。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孩子們表現出和家長一樣的性格和品質。因為他們從小就看到父母處事的反應和態度,吸收在心。我作為老師,也發現我們班裡面自信的家長他們的孩子都很自信,不那麼自信的家長的孩子也會表現得比較不自信。這些其實都是來自於孩子的環境來自於家長。所以,我們想要孩子成為怎樣的人,我們自己首先必須先是那樣的人。

說到這裡,好像有點兒跑題了。

蒙特梭利是個很大的話題。在我看來,蒙特梭利不只是一種教育方法,它更是一種哲學思想:「你認為人是什麼,人是怎麼成長的,人是怎麼學習的」;它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專註,自律,獨立,自信,創造有秩序的美的環境,尊重成長規律,培養「i can do it 我可以」的態度。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可以從蒙特梭利教育思想裡面學習到很多很多。我很幸運,能夠接觸到蒙特梭利,也希望可以把我所學的東西分享給更多的人。

微博:@KateZeng

微信公眾號:katecasa

如果覺得有幫助的話,記得點贊哦~


謝邀。

我曾經寫過類似的文章,希望能為題主提供一些參考:

【家長建議】如何鑒別一所學校是否為蒙特梭利學校? - 蒙學草廬 - 知乎專欄


不要讓孩子上蒙氏幼兒園,除非你有能力移民,讓孩子一直接受國外的教育。上過蒙氏幼兒園,然後上中國傳統教育的小學,中學,大學,就好像上帝曾經給你打開了一扇門,然後就殘忍的關閉了。我在早教機構工作,相當於興趣班吧。我們有個學員就是在蒙氏幼兒園的。每次他來上課我們就很頭疼,因為他和這裡的環境這裡的小朋友格格不入。我們每節課會按主題完成作品,他只做自己喜歡的車子,提醒以後走開一會,他又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毫無紀律感。當他被老師批評,拿走他的東西時,他不理解為什麼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被說多幾次後,他的眼神從迷茫不解,到生氣,再到想反抗,最後到知道自己反抗不了。看到一個五六歲的孩子這麼委屈壓抑,我覺得,在中國這樣的大環境下,上蒙氏幼兒園的孩子很難融入適應幼兒園以外的世界。


真的不一定水平就高。

孩子最近在挑蒙式園,這周一開始上半天的IC班適應幼兒園生活,主教是個AMI受訓中的男教師,有一米八出頭。

第一天我走的時候孩子還跟我說拜拜。一上午除了另一個小朋友哭著找媽媽時跟著哭了幾聲。半天的時間孩子基本都是跟著助教玩。

第二天班裡的助教發燒請假,我就多待了一會陪孩子,給老師減輕點負擔。當時我看到有兩個小朋友拿著半截香蕉。我就帶著孩子去拿盤子里的香蕉吃。主教比較嚴肅的說「孩子放回去,這個不是吃的,是用來切切的教具。」孩子有些失望就把香蕉扔在了桌子上。主教又說要把香蕉放回盤子里才行。孩子可能沒有聽清楚,還在往我這裡走。主教立刻用手托著孩子的後背把孩子推回桌子旁並重複了要求。孩子把香蕉放進盤子後走到我身邊就哭了。

我好不容易把他安撫好了,他開始玩

還有一個也是這樣的板子,上面有三個柱子,紅黃藍三個顏色,每種顏色各有三個圈。孩子把三條柱子的倒過來放,說這是個桌子,然後把圈圈撒上去,說我在做披薩餅。做好後邀請我一起吃。因為助教沒來,園長過來幫忙,園長看到孩子這麼用教具,就把主教叫過來,讓他教孩子正確的使用方法。結果他就是過來說你這樣不對,然後把教具重新擺好,就走了,就走了,就特么走了!我知道你們AMI體系的很注重教具的正確使用,所以我同意你們過來教他正確的方法以達到學習的目的。想像力什麼的在家裡我可以陪他。但是你特么這是在教嗎?收拾東西的話讓阿姨來就行要你幹啥?隨後園長只好自己過來教孩子正確使用方法。我就退到一旁去觀察,園長畢竟是女性,很有耐心,說話也比較溫柔。過了一會我就告訴孩子爸爸要去上班了。孩子立刻就要崩潰,顯然主教推他那一下讓他很傷心。哄了一會還是不讓我走,園長說在不走一會就更不好走了,一會她帶著玩玩玩具講講故事就好了。於是我就退了出去。

這一上午,孩子基本都在哭,並沒有哄好。回家後我問他明天還要不要去,他說不要,我說好。

作為一個認同蒙式教育的家長,我自己都知道要蹲下來和孩子溝通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站著。孩子需要的是引導不是推搡。一個幼兒教育者,絲毫沒有耐心,沒有同理心,動作粗魯,他的培訓都訓到狗身上去了嗎?

我也看過他的CASA班,孩子表情都很木訥,各玩各的。外教想召集孩子過來卻想不出好辦法,主教也沒轍。最後還是我老婆一下子就把孩子們都吸引過來了,不過是用了一團紙巾和一個小球放進了兜里讓他們猜而已。

這家園不用說,肯定是不會去了。

挑蒙式園,不要看他持什麼AMI和AMS證,就要隨堂觀察他們,通過細節來確認是否有真才實學,是否真的喜歡孩子。


孫瑞雪的幼兒園收費6000元/月(幾年前,不知道現在價格)。
其實,只要達到4000+元/月的標準,每班12名幼兒(每年級1個班),2教1保,老師也是尊重幼兒、孩子幾乎沒有不友善舉止的,連用手直指人都不會去做。

如果某社區公立二級一類幼兒園使用蒙台梭利教育法(不管是否真正實現),每班30名幼兒(每年級5個班),2教1保,托費900元/月,孩子出來就是平常的樣子。

兩園顯著區別除上述內容,主要在於生源家教,主要在於生源家教。


我怎麼感覺這是個廣告貼?


9月OK就要正式上幼兒園咯,因為先前讀的托班是蒙台梭利的教育體系,他也還適應,所以這次升班我依舊選擇了蒙氏幼兒園。

好多媽媽一直問我蒙台梭利教育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適合的,又怎麼來鑒別幼兒園的靠譜與否?嗯,那天入園報名的時候,老師給每個爸媽都派發了下面這本小冊子,雖說我已經對此很熟悉了,但小冊子的內容簡單實用,條理清晰地把蒙氏教育說了個大概。

那我就剛好通過這本冊子的內容,給大家全面捋一捋什麼是蒙台梭利教育。蒙氏教育在家裡在幼兒園都是怎麼進行的?如何鑒別什麼才是真正的蒙氏幼兒園?我們的孩子是否適應?一個個問題講過來!

1、 蒙台梭利教育是怎麼來的?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最早是由19世紀的蒙台梭利女士提出的。出生於義大利的蒙奶奶是個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不僅是義大利歷史上第一個女醫生,還是義大利第一個女醫學博士。在照料殘障兒童的時候,她天才般地發現「兒童可以實現自我教育」這個領先時代的教育理念,之後在貧民窟開設兒童之家,用自己獨創的教學方法把貧寒普通的窮人家孩子教成了少年英才,轟動了全歐洲,於是蒙氏教育一炮而紅,全世界都開始研究這種由蒙奶奶創立的教學法。

蒙氏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兒童為中心,全面激發他們的潛能。

與以往傳統的教育觀不同,蒙奶奶認為,6歲以下的孩子可以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學習到各種知識,而且相當輕鬆,即擁有「吸收性心智「,學齡前兒童處於吸收性心智的巔峰時期。如果成人不能好好理解這一時期兒童的行為和心理,就會嚴重干擾他們的成長。

這一時期的孩子對一切充滿好奇,他們開始嘗試觸摸與操縱物體,他們什麼都想碰!他們會對一切刺激感官的事物感興趣:不一樣的形狀、聲音、氣味、材質和味道,蒙氏教育有很多教具來滿足這一時期孩子的探索欲。家長和教師不用刻意去教導孩子,讓孩子被動地學習,只需要適時引導和鼓勵,孩子就能主動學會知識和技能,得到巨大的進步。

2 、 蒙台梭利教育里老師是如何教學的?如何辨別什麼才是真正的蒙氏幼兒園?1、蒙氏教師都是怎麼做的?

看完上面,估計有的媽媽有疑問了,既然蒙氏教育中的孩子都是自主學習的,那老師起什麼作用呢?蒙奶奶說,蒙氏教師需要做的,是去追隨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跟從他們。

蒙氏教育里的老師角色和傳統幼教很不一樣。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幼兒園老師,在發現孩子一些錯誤行為時,會立刻進行糾正,而蒙氏教師是不會過多干涉和糾正孩子行為的,他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自己完成糾錯。看一家開展蒙氏教育的機構是不是值得信賴,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裡面的老師有沒有AMI(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的簡稱,國際蒙台梭利協會)頒發的培訓證書,要是沒有,那教學資質就值得懷疑了。

在蒙台梭利幼兒教育體系中,教師主要扮演以下角色:觀察者、環境創設者、指導者、家園合作的聯絡者。

A、觀察者

蒙氏教育中的老師是要經常與孩子一起生活、工作的,要和孩子保持親密友好的合作,這樣才能把握他們的內心世界、及時發現他們的需要、洞察他們的個性。

B、環境創造者

蒙氏教師要能根據孩子所處的階段準備適合孩子探索學習的環境,並且有能力使整個教室處於平和、有秩序、溫馨和愉悅的氛圍中。

C、指導者

蒙氏教師不會過多干涉和糾正孩子的行為,更多的是鼓勵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在孩子自己操作教具的過程中,沒有糾正也不會有嘲笑,孩子永遠不會覺得自己「蠢笨」或「木訥」。

D、家園合作的聯絡者

蒙奶奶認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求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標協調一致,所以教師還需要與家庭合作,形成發展的合力,共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2、真正的蒙氏幼兒園是什麼樣的?

除了靠譜的老師以外,蒙氏幼兒園是否正規看以下幾點

&>&>&>&>

混齡,不分班

大家所熟知的幼兒園都是按小中大來分班的,而蒙氏幼兒園根本不分班!蒙氏幼兒園採用的是混齡教學。

進入蒙氏幼兒園的孩子會在同一個教室生活學習,三年里都會由同一個老師指導。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孩子們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為榜樣。當老師在給大孩子演示教具時,年齡小點的孩子可以在旁邊自由觀察,提前吸收一些知識;而後大孩子又能像小老師那樣教年齡小一點的孩子,對大孩子而言,這不僅僅滋養了他的自信心和領導能力,教的過程本身對他來說更是一種知識鞏固。孩子之間和諧的相互學習也是蒙特梭利教育的特點之一。

&>&>&>&>

教學環境分區布置

蒙氏幼兒園的教學環境也是一大特色,是專為兒童設計,最大限度滿足兒童獨立性和探索精神的環境。所有的傢具和教具都按照兒童尺寸設計製作,方便孩子們隨時拿取,用完後可以及時放回原地。通常情況下,教室會分為四個不同區域:日常生活區、感官區、數學區和語言區。

A、日常生活區

3歲的孩子進入蒙氏幼兒園,日常生活區便成為了家庭和幼兒園之間的關聯點。在教室中,孩子可以用適合他們尺寸的工具刷洗、倒水、掃地,這些能讓他們理解開始與結束工作的意義,更能培養他們的獨立性。

B、感官區

感官去是孩子們探索世界的地方,他們可以在這裡體驗不同的顏色、大小、數量、不同的形狀、不同的聲音和質感等等,以此來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

C、數學區

數學區的教具包括小木棍、卡片、珠子等,運用這些具體的工具來幫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數學,教具設置從易到難,還是可以根據自身發展的節奏,循序漸進地使用它們。

D、語言區

蒙氏教室的孩子從口語開始學習語言,老師先引導孩子學習字母和發音,然後可以使用活動字母拼字,最後寫出完整的故事。語言區還有與社會知識結合在一起的卡片,通過分類各式卡片,諸如各類植物、動物名稱,以此來擴展辭彙。

當然,那麼贊的教室里肯定少不了藝術的元素,孩子們可以欣賞音樂,也能自己搗鼓搗鼓樂器,想畫畫的時候,畫板就在不遠處等著,是不是感覺超棒?此外,蒙氏教室還提倡自然環境與教室無縫對接,讓孩子們可以在室內與室外之間穿梭,到大自然中學習知識,尋找快樂。

3、在家,我們怎麼開展蒙氏教育?

蒙奶奶曾說過,「家庭不僅與教育進步密切聯繫,而且也與社會進步密切聯繫」,父母的舉止態度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家長也需要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來。

所以如果在家中要開展蒙氏教育,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提供舒適、美觀、並且適合孩子探索的環境,比如適合兒童身高的傢具和柜子、兒童剪刀之類的安全便捷的道具、和孩子視線平行,方便孩子觀察的畫或地圖等等。像玻璃瓶這類被貼上危險標籤的物品,也不用刻意收起來,只需向孩子解釋該怎麼用,有什麼危險,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意識。

最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觀察、理解孩子;鼓勵孩子取得進步,不能傳遞不信任,要讓孩子成為大人的朋友,讓他們有機會犯錯誤,這樣才能在錯誤中學習進步。

4、 蒙台梭利教育適合我們的孩子嗎?會不會在幼小銜接方面有問題?

講了那麼多,媽媽們肯定在想,雖然蒙氏教育看起來很好,但是適合我們中國孩子嗎?

從全球來看,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兒童都受益於蒙台梭利教育,並沒有嚴格的要求和限制。入學蒙氏幼兒園也並不需要孩子有多出色的資質,當孩子已經可以接受新環境,與新的朋友交往,他就具備了在蒙氏教室學習的素質。

不過我的好友王睿(兒童閱讀與早期教育研究者)覺得,因為蒙氏教育強調自律和安靜遊戲,所以可能更適合喜歡自己研究和琢磨的孩子。對於害羞的內向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可能會從蒙氏教育中得益更多。如果是性格外向、活潑好動、喜歡社交、對人際關係敏感,或者是有些藝術天份、天性浪漫愛幻想的孩子,就不一定適合蒙氏的方法。並不能說後一種孩子完全不能接受蒙氏教育,而是說在蒙氏教育環境中,這些孩子可能發揮不了最大優勢。

但是也有研究者認為,蒙氏教育體系出來的孩子,有相當比例的擁有出色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所以只要教學方式得當,孩子的活潑天性和藝術天賦並不會被埋沒。

也有的媽媽表示擔心,如果孩子上的是蒙氏幼兒園,會不會適應不了普通小學的教學?

根據國內許多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的經驗,如果孩子能在幼兒園期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較強的獨立意識、自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有較強求知探索欲,那孩子肯定能比較順暢地過渡到小學。從這點上看,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會更有助於孩子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因為真正的蒙氏班必須保證對孩子有一對一的教學時間,大班教學會嚴重影響教育效果。與此同時,真正的蒙氏是非常強調紀律和規則的,但是目前在國內已經大大弱化了這方面的要求,片面關注」孩子的自由「,所以這很考驗老師的能力,如果老師在實際操作中把握不好,一些活潑好動的孩子很難建立秩序感和責任感,這可能會對將來進入小學的過渡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TIPS:怎樣辨別蒙氏幼兒園(之前第二大段我已經具體分享過,這邊再拎小點,供大家回顧一下)

1、混齡編班(不是混齡的一定不是)

2、完備齊全的蒙氏教具

3、獨立教室,完整的一日作息,不是只有幾堂蒙氏課

4、受過培訓,擁有AMI資質的教師(這點很重要,很多不正規的幼兒園老師並沒有資質)

5、重視和家庭的互動(老師一定是經常和老師交流動態,進行指導的)

6、重視實踐,會根據孩子實際狀況調整(因為更注重對個體的關注,老師擔任的也是觀察者的角色,所以老師一定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興趣點、適應度等進行調整的,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樣)

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媽咪OK」(ID:mami-ok):港大教育學博士主創,美國幼兒教育協會成員指導。關注0-6歲寶寶大腦發育、早期發展等靠譜育兒知識。也可以加微信號:ok15932936,和高知麻麻做朋友。


如果你在三線城市,想辦法把孩子送進公務員幼兒園才是正道。就算有那個設施,老師條件基本不可能達到,那些幼兒園只是託兒所而已。


關於蒙台梭利教育,你之前了解的都是錯?

by 駱思潔Jesmine Lok

不知從何時起,「蒙台梭利教育」成了優質且價格不菲的早教代名詞。

我從美國到北京做主班老師的時候,有一位媽媽問我:「蒙台梭利幼兒園價格都很高,是貴族幼兒園嗎?」

我說:「不,蒙台梭利不是貴族幼兒園。」 貴族教育,這是大家對於蒙台梭利在中國落地之後的第一印象,而實際上,蒙台梭利教育的初衷恰恰是推行「平民化」教育。在國外,蒙台梭利教育機構收費並不高,而且在美國已經有很多公辦幼兒園轉換成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模式,可以從幼兒園念到高中,其中最普遍是念到小學。

在中國,蒙台梭利教育在幼兒園中傳播的趨勢是從沿海至內地,從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從單位辦園、私人辦園到教育部門辦園。目前蒙氏園普遍收費較高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幼兒園教育資源相對偏少,規範化的蒙台梭利幼兒園更少;其次蒙台梭利教師需要專門培養,培訓周期長,投資大;再次蒙台梭利教室有供孩子工作的專門教具,投入成本高。但假如僅僅把蒙台梭利教育理解成昂貴的教具,也是有失偏頗的。蒙台梭利的理念是尊重孩子個性化發展,培養他們的獨立性,提高孩子的專註力、秩序感、創造力、自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跳出框外去思考的能力。

那位媽媽又問: 那什麼才是真正的蒙台梭利教育?

蒙台梭利在家長的眼中,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不論是在網路、微信還是市面上的各類早教機構或是幼兒園,這幾個字出現的頻率很高,也已經成為許多家長為孩子選擇教育方式時首要考慮的理念。蒙台梭利教育是以孩子為中心,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和成長過程,為孩子打造一個他們可以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越是在童年早期,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他們自發的學習慾望。

媽媽問:蒙台梭利只可以在幼兒園嗎?我在家可以做什麼?

其實,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應該是24小時,一個星期7天都在進行著的。它是一種方法,一種了解兒童的渠道和策略。當年,瑪利亞·蒙台梭利博士在《發現兒童》一書中提到:「提高自有,協助生命,好使孩子的生命能自發的綻放,才是教育人的基本任務。」最重要這個任務交給誰來做?答案是…不是老師或其他專家,而是父母或首要照顧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故此啟蒙家長才是真正地幫助孩子,扭轉幼兒教育的現狀。我和白瑪琳博士合著了這套書《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因為蒙台梭利教育本應該在家裡開始。簡單的鍋碗瓢盆、紙和筆等等,就能幫助孩子在各方面全面發展。比如認知發展,情感發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互動中提升親子之間的關係,親子關係能夠直接影響孩子的世界觀。

希望通過我們的這套書能夠讓家長明白蒙台梭利的核心理念,了解自己的孩子,將所讀的內容應用於親子生活,與孩子同行。家長建立對孩子的信心,對孩子本能的信心,跟隨孩子,與孩子一同發掘更好的TA。


隨著蒙特梭利被越來越的人熟知,蒙氏幼兒園在中國也開辦得越來越多,BUT!掛羊頭賣狗肉的偽蒙氏幼兒園也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孩子如果上了這種偽蒙氏幼兒園,後果是我們無法估量的,那麼如何去辨別挑選出一所「24K」純正蒙氏幼兒園呢?

首先是要了解日程安排,是否保護孩子的自由活動時間;

日程安排很容易打聽,問一問負責接待的人員就可以,通常來說,每天的日程都是差不多的,小朋友需要有規律的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幼兒園會盡量多地把課程內容安排得豐富,好讓家長感覺學費花得不冤枉,孩子在幼兒園體驗到了很多東西,甚至讓小朋友們趕場子穿梭在各個特色課程的教室之間,但是其實這樣並不一定適合孩子。

蒙氏理念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創造一個合適孩子發展的環境,然後讓孩子自由地探索。為了保護他們珍貴的專註力,通常在孩子們「工作」時,不加干擾。因此在蒙氏幼兒園中,是不會有「上課」的概念的。當老師們想要組織活動時(比如講故事,或者介紹一些生活常識時),會藉助音樂或歌唱的方式將小朋友們一點點地吸引過來,而不是強制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必須參加,或者在同一時間整齊劃一地做同一件事。如果有一個小朋友恰好專註在了自己的工作中無法自拔,老師並不會去打擾他。

我有時候會發現一些所謂的蒙氏早教班,在屋子中擺滿了蒙氏教具,但是卻偏偏愛好指揮所有的小朋友一起行動,「我們現在一起來走線!」「我們現在一起來搭粉紅塔!」「我們現在一起來擦桌子!」這樣的情況都和蒙氏理念相悖。

然後就是教室環境,是否整潔、美觀並按功能劃分區域

環境整潔有序,是為了順應小朋友們秩序感的發展,美觀並具有藝術性是因為小朋友們的審美能力和成人相同甚至更高,絕不應該用淺白幼稚的裝飾物去布置小朋友們生活的空間。至於按功能劃分區域是因為蒙氏理論中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布置環境、演示一項「工作」,在小朋友開始模仿並沉浸於「工作」之後就撤退。其餘的時間,都只是作為觀察者的角色出現,觀察小朋友的發展需求是什麼?觀察小朋友對教具的反饋是如何?因此,按功能劃分教室並在相應的低櫃中擺放恰當的教具是老師的基本功。通常會有,生活實踐區(例如掛衣服、洗手、洗碗)、感官體驗區(玩沙子、繪畫、樂器等)、精細動作區(例如剪紙、串珠子等),大運動區(例如攀爬架、平衡木等)。

大年齡段的孩子還會有數學認知區(擺放有各種幫助認識圖形、數量、長短的教具),語言區(書架、字母拼讀教具等)。想像一下如果老師不在,小朋友們是不是依然可以自娛自樂得很high?如果答案是yes,那這個環境就差不多了。

還有就是日程活動中,獨立性和自理能力的鍛煉

當過媽媽的人都知道,日復一日地等待和引導孩子們自己把衣服穿妥絕對要比三下五除二幫孩子搞定要費事得多。為了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蒙氏幼兒園的老師恰恰是需要付出更多精力的。蒙氏教育非常強調從生活實踐中鍛煉小朋友的獨立性。並且,獨立性越強的小朋友越自信。而小朋友自信心的習得主要是通過不斷地重複和實踐得來的。

舉個年齡段來說,12個月左右的小孩應該給予機會自己用勺子吃飯,18個月的小孩應該給予機會自己穿鞋,2歲的小孩吃完飯應該給予機會收拾桌子擦地洗碗。這些都在蒙特梭利的兒童發展時間表上面有明確的標註,既不能揠苗助長,也不可過度包辦。分寸的拿捏可就全憑老師的專業素養和經驗累積了。

最重要的是生活老師,是否有蒙氏潛質;

既然開了蒙氏幼兒園,大部分的主教和助教老師應該還是經過了專門的培訓的,一般都不會太跑偏。這時,一些不夠專業的生活老師就很容易成為蒙氏幼兒園那一抹淡淡的憂傷了,尤其是一些高端幼兒園聘請的是外籍主教老師的時候。因為對於小朋友來說,照顧他們吃飯睡覺上廁所的那個「阿姨」,可能會比教他們閱讀畫畫的老師更貼心。會說他們母語的那個「阿姨」,可能會比金髮碧眼高端大氣的外教更親切。因此,生活老師往往更容易成為小朋友們言行舉止的模仿對象,生活老師的思考邏輯、價值觀也會對小朋友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但是,生活老師偏偏又是最難觀察到的一個點,在家長開放日和參觀接待時我們都見不到生活老師。即便有認識的小孩就讀,你也很難通過小孩了解到生活老師的素質。因此,最穩妥的方法是找到一些不聘用生活老師,由主教+助教老師分擔掉所有雜事的學校(其實,國外幾乎都是這樣做的,生活似乎是中國化育兒的產物哦)。


有的教具被幼兒弄不見了。


辨別是否是真的蒙台梭利幼兒園?對於我們家長來說有個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問問孩子的主班老師是否有AMS或者AMI的教師認證資質。

AMS(美國蒙台梭利協會)和AMI(國際蒙台梭利協會,總部在義大利)是目前世界上蒙台梭利教學領域最正規的組織,獲得他們頒發的教師資格證書一般需要1-2年的理論學習、實際操作(教具)、和進入班級實習。

雖然不能說這個方法100%的保證孩子能夠受到真正的蒙氏教育,但是比起名字叫做蒙台梭利(或者蒙特梭利,翻譯不同,目前中國官方用蒙台梭利),而班裡老師連蒙氏教師資格都沒有的地方,會有更大的保障。


拿著教育理念的書籍和老師進行交流,如果他們什麼都不懂,他就是假的。


我個人認為一個學校是否是真的蒙特梭利幼兒園,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遵循蒙特梭利的教學原則和理念,而不是看它有沒有華麗的教具和寬敞的教室。設施齊全,不代表它就是一個蒙特梭利學校。

而有時候,這些原則可能寫在學校的官網上,但是不代表學校真的是這麼做的。這點就需要家長們察言觀色,從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老師校長的各種講話,他們的一言一行去體會他們是否實踐了蒙特梭利所倡導的理念。

以下是幾個重要的原則,大家可以體會一下:

1、培養孩子的獨立

2、培養孩子內在動力

3、心智的重要性

4、記錄孩子成長軌跡,並預備環境

1、培養孩子的獨立

舉個栗子:

一個母獅子生了2個小獅子,一個獅子,放回到了大深林,另一個,被動物園收養;

3歲時,在森林生活的小獅子,可以捕捉一下,小兔子,作為食物;另一隻,小獅子在籠子里,每天吃一些雞蛋,一下奶粉;

6歲時,在森林生活的小獅子,可以和豺狼對抗,分庭食物;而另一隻,小獅子依然在籠子里,每天吃一些雞蛋,一下奶粉;

成年以後,在森林生活的小獅子,成為森林霸主;而在籠子里的小獅子,因經常患病,賣給了雜戲團。。。。。

同一個母獅子生的兩個小獅子,卻又不同的命運,一個在森林中,不斷成長,另一個在「溫室里」生活。

蒙特梭利教學,會給孩子森林,而不是籠子。

有一回,我去接孩子放學的時候正好遇上準備吃點心。有幾個小朋友們很自覺地跑去排隊洗手。還有幾個孩子沒洗手,只是傻乎乎地望著老師準備分發的點心流口水。洗完手的孩子自己會抽幾張紙巾把小手擦乾,擦完自己跑去垃圾桶扔掉。

我表姐家的娃4歲了,洗手、上廁所,還是大人幫忙完成。。。。

不得不說,訓練孩子的獨立性,多麼重要!

2、培養孩子內在動力

兒子2歲多時,我從一個巧克力罐里拿出一個給他,他偏不要,非要自己在巧克力罐里摸啊摸啊,最後心滿意足地挑了一個出來。罐子里巧克力雖多,(在我看來)都長得一模一樣,沒有哪一個比其它的更大,他摸個什麼勁呢?因為有選擇,是他自己決定的,爽啊(身為心理學工作者,後來明白過來了)。這就是孩子自主需要的體現。

蒙特梭利教學,其中有一個原則:只有愛好一件事,才會專心,才會把他做好!

每當,我們找工作,填寫簡歷時,幾乎所有簡歷都包括:你的愛好是什麼?你喜歡做什麼?你有什麼興趣愛好?

或許,HR就根據這個原理,來設計的簡歷的吧!

只有愛好一件事,才會專心,才會把他做好!

看 我家兒子在組裝玩具,看看,多麼認真呀!多麼專註呀!這估計都是來源於他的內在動力吧!

3、心智的重要性

0-6歲的孩子和我們有著不同類型的吸收方法。

六歲前孩子有著獨特的吸收性心智。孩子透過此心智吸收環境中的一切並以此為原材料構建自己的內部世界。

比如,當我們大人看到美麗的環境時,我們可能心裡會想「好美啊。我的家有這麼美就好了」,然後隔天我們可能就忘了這回事兒了。但是,當0-6歲的孩子看到美麗的環境時,他們會吸收這個環境,將其作為自己心智的一部分。

所以,你給他美麗,他以後就會創造美麗,因為那是他構建心智時的一部分原材料。那部分已經生長在他心裡,成為他的一部分。而如果你給他看到醜惡,他也會吸收醜惡,醜惡也會成為他身上的一部分。

4、記錄孩子成長軌跡,並預備環境

蒙特梭利教師的最重要的職責不在於「教」,而是在於「觀察」。「觀察」是蒙特梭利培訓裡面花了很多時間培養的技能。在AMI的培訓里,老師們需要做幾百個小時的觀察訓練。0-3的培訓師250個小時,3-6是170小時。

我們相信每個孩子內在發展是有規律的。他們需要環境去協助他們內在需求得到滿足和發展。而老師的作用,就是觀察他們的需求和發展進度,從而設置最適合他們的環境和活動去協助他們內在能量的發展。

在觀察之後,我們就必須根據孩子所在的階段和內在需求,去預備環境了。

在蒙特梭利教學中,有預備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孩子從大人那裡獲得知識的橋樑。

蒙特梭利教室的物品都是適合兒童尺寸的,並且活動教具的設置也是讓孩子能夠成功完成,並允許他們自由選擇。這個環境必須是安全的,準備好的,而且是美麗的,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去工作。

蒙特梭利把「活動」稱為「工作」。她認為這是「工作」,因為孩子通過這些活動創造了自己的心智,所以這不僅僅只是在遊戲。我們大人的角色就是要構建一個環境,讓他們能夠在這個環境中工作並學習。所以孩子的成長依賴於他所在的環境,而這個環境裡面包括他的父母,他的老師。

我個人認為一個學校是否是真的蒙特梭利幼兒園,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遵循蒙特梭利的教學原則和理念,

1、培養孩子的獨立

2、培養孩子內在動力

3、心智的重要性

4、記錄孩子成長軌跡,並預備環境

而不是看它有沒有華麗的教具和寬敞的教室。設施齊全,不代表它就是一個蒙特梭利學校。

喜歡更多的啟發式育兒分析,搜索並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家長書」(ID: jiazhangshu_com)

蒙特梭利培養專註力很牛,趕緊學幾招在家練起來


陝西註冊的那個是假的


請問我們這裡有一所幼兒園寫著美國蒙特梭利國際學校,但是只有一個老師有國際蒙特梭利教師培訓結業證書是ams,其他老師都只有通過蒙特梭利0到3歲師資培訓和蒙特梭利3到6歲師資培訓。全園就一個外教,外教不是蒙氏老師,園長說她們幼兒園是美國ams 直接會員學校。班級是混齡,相對固定,但主題課是按年齡段分開上課的。一個班20個人,三個蒙氏老師一個生活老師。以蒙特梭利教育課程為主,結合生成式主題課程,陽光體能課程以及成長力父母課程,自主研發了園本課程--mic課程。請幫忙指導一下這個學校是蒙氏幼兒園嗎?謝謝!


國內很少有真正的蒙台梭利幼兒園…大部分這種幼兒園該有的環境,教具教材,師資,教學形式的確是具備的,但不是國際蒙台梭利授權的那種權威+_+畢竟這種形式在國內還是初期。。我之前受過蒙台梭利培訓也考了證,我相信大部分蒙氏園老師也是我這樣考個證崗前再系統培訓一下。當然了再專業些的就是去國際蒙式培訓…(哈哈跑個題我未來是不會讓自己孩子去蒙式園滴^ ^)


廣告無疑!


這是一個廣告貼,吃瓜群眾可以散了


國內在做蒙台梭利的幼教集團,大概只有北京博苑了。


推薦閱讀:

開辦幼兒園前期工作需要做什麼?如何評價所需資金?
學費一年 20 萬元的幼兒園究竟好在哪?
是家長的愚昧,還是老師的自私,到底怎樣做才好?
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打淤青了,如何處理這件事?
80 後父母在早教上一般都有哪些誤區?

TAG:蒙特梭利 | 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