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間故事與西方民間故事結局大多不同的深層原因?
01-11
看書的時候,遇到一些禁忌故事,A被B告知絕不可以觸犯某禁忌,卻打破諾言。在日本故事裡,冒犯者往往沒有受到相應懲罰,而被冒犯者「受到了侮辱」傷心離去。
而在西方故事裡,冒犯者一般披荊斬棘大施英雄主義的手段完成了冒犯的懲罰,獲得了權利金錢名譽等等,甚至奪去了被冒犯者的一切,最終被冒犯者死亡而冒犯者勝利。這些過程以及結局如何反映了表面民族性格背後的意欲?(比如越是內在性格越被壓抑需要在民間傳說中表達)歡迎相關研究者以及有興趣者前來討論。
這個問題,我恰巧看過一本書,就是講述這個
但書名我實在記不得了,只知道實在東城區圖書館借到的。這是一個歐洲的學者考察日本故事的奇怪特點。他總結:日本故事最大的特點就是結局「回歸原初」歸回原初:什麼都沒有,一切都是空。主角在故事最後回到了故事最初的狀態,沒有得到任何東西。
這是唯有日本民間故事才有的特殊之處。其他國家的故事,往往符合英雄之旅的母題,英雄歷盡艱辛後得到了升華,取得了萬能葯或某種幸福,改變了世界。
但日本故事只是空。主角的一切行動是被動的,而結局是無意義的。這種結局給人的失落感,稱之為「侘寂」 侘び(WABI)與寂び(SABI)。簡單來說,就是粗朴、空寂,不完美與消逝,然後在這不完美與與逐漸劣化之中,感受到美。
這種美並非只有日本人能欣賞,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比如著名的「西遊記倒著寫」所給人的震撼,或者大俠名士歸隱山林的那種結局)不過,日本民族對於發現這種美,有著優勢。所以他們率先將這種美學普及到了最底層的民間故事裡。日本民族資源不豐富,即使是貴族也並沒有什麼好日子過(頂多吃個白米飯還要得腳氣病,成天吐血),但自然環境和景物非常美麗。在面對這樣的生活時,日本人就養成了比較消極、比較追求寂靜、出世的審美。尤其是戰國時代之前的狀態,大概很符合老子那種小國寡民的理想狀態。但是物極必反,這樣的民族一旦嘗試到「得到」「積極」「英雄劇」給人的滿足,就會餓死鬼投胎似的開始追求慾望,軍國主義的暴走,其實在完全相反的侘寂之美中已經留下了種子。世間之事,真是陰陽依存,不可追求極端啊。推薦閱讀:
※你身邊有哪些具有強烈信仰的人?
※《阿拉丁神燈》原故事中並無「三個願望」一說,那麼這個設定是從哪裡來的?
※有哪些你聽過一遍多年不忘的故事?